中醫婦科學

有關婦女、嬰兒(小孩)的疾病,歡迎在此貼!

版主: MissC

版面規則
有關婦女、嬰兒(小孩)的疾病,歡迎在此貼!中醫婦兒科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第一節 產後病小論
產婦在產褥期內發生與分娩或產褥有關的疾病,稱為“產後病”。
常見的產後病有產後血暈、產後血崩、產後腹痛、產後痙證、產後發熱、產後身痛、惡露不絕、產後小便不通、缺乳等。上述諸病多數發生在“新產後”,目前根據臨床實際,傾向將產後7天以內稱為“新產後”。
產後病的發病機理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失血過多,亡血傷津,虛陽浮散,或血虛火動,易致產後血暈、產後痙證、產後發熱、產後大便難等;二是瘀血內阻,氣機不利,血行不暢,或氣機逆亂,可致產後血暈、產後腹痛、產後發熱、產後身痛、惡露不絕等;三是外感六淫或飲食、房勞所傷等,導致產後腹痛、產後痙證、產後發熱、產後身痛、惡露不絕等。總之,產後臟腑傷動,百節空虛,腠理不實,衛表不固,攝生稍有不慎便可發生各種產後疾病。
產後疾病的診斷在運用四診的基礎上,根據新產特點,還須注意“三審”,即先審小腹痛與不痛,以辨有無惡露的停滯,次審大便通與不通,以驗津液之盛衰,三審乳汁的行與不行及飲食之多少,以察胃氣的強弱。同時,參以脈症及產婦體質運用八綱進行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在古代醫籍中,對新產疾病頗為重視,不但論述了亡血傷津的情況下產生的“新產三病”,即《金匱要略》所云“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而且指出了急重症“三衝”、“三急”的危害性。如《張氏醫通》所論的“三衝”,即衝心、衝肺、衝胃,其臨床表現:衝心者,心中煩躁,臥起不安,甚則神誌不清,語言顛倒;衝肺者,氣急,喘滿,汗出,甚則咳血;衝胃者,腹滿脹痛,嘔吐,煩亂。張氏還指出:“大抵沖心者,十難救一;衝胃者,五死五生;衝肺者,十全一二。”該書又提出產後“三急”,曰:“產後諸病,惟嘔吐、盜汗、泄瀉為急,三者並見必危。”
產後病的治療應根據亡血傷津、瘀血內阻、多虛多瘀的特點,本著“勿拘於產後,亦勿忘於產後”的原則,結合病情進行辨證論治。 《景岳全書》說:“產後氣血俱去,誠多虛證,然有虛者,有不虛者,有全實者,凡此三者,但當隨證隨人,辨其虛實,以常法治療,不得執有誠心,概行大補,以致助邪。”即產後多虛應以大補氣血為主,但其用藥須防滯邪、助邪之弊;產後多瘀,當以活血行瘀之法,然產後之活血化瘀,又須佐以養血,使祛邪而不傷正,化瘀而不傷血。選方用藥,必須照顧氣血。開鬱勿過於耗散,消導必兼扶脾,祛寒勿過於溫燥,清熱勿過用苦寒。同時,應掌握產後用藥。三禁。 ,即禁大汗,以防亡陽;禁峻下,以防亡陰;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第二節 產後血暈
產婦分娩後突然頭暈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滿悶,噁心嘔吐,或痰湧氣急,甚則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稱為。產後血暈。 ,又稱。產後血運”。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產後出血引起的虛脫、休克,妊娠合併心髒病產後心衰,或羊水栓塞等病症,是產後危急重症之—,若救治不及時,往往危及產婦生命,或因氣血虛衰而變生他疾。
[病因病機]
主要病機不外虛實兩端,陰血暴亡,心神失養,或瘀血停滯,氣逆攻心。
一、血虛氣脫
新產元氣虛憊,或因分娩傷損胞宮,血去過多,營陰下奪,氣隨血脫,心神失養,致令血暈。
二、血瘀氣逆
產後胞脈空虛,寒邪乘虛內侵,血為寒凝,瘀滯不行,惡露澀少,血瘀氣逆,擾亂心神,而致暈厥。
[辨證論治]
產後血暈的治療,首當辨其虛實,分清脫證與閉證。本病屬產後。三衝”範圍,無論虛實都屬危急重症,均須及時救治,必要時,中西醫結合搶救。
一、血虛氣脫型
主要證候:新產去血過多,突然昏暈,面色蒼白,心悸饋悶,甚則昏不知人,眼閉口開,手撒肢冷,冷汗淋漓,舌淡,苔少,脈微欲絕或浮大而虛。
證候分析:血去過多,心失所養,神明不守,則令昏暈,心悸憒悶,或昏不知人;陰血暴脫,不能上榮於目,則瞑冒眼閉;氣隨血脫,脾陽衰微,故面色蒼白,口開,手撒肢冷;營陰暴虛,孤陽外洩,則冷汗淋漓。舌淡,苔少.脈微欲絕或浮大而虛,為血虛氣脫之徵。
治療法則:益氣固脫。
方藥舉例:清魂散(《丹溪心法》)。
人參、荊芥、澤蘭葉、川芎、甘草
方中人參、甘草補氣固脫;荊芥理血升散以達清空;川芎活血上行頭目,合澤蘭辛散芳香以醒神。全方共湊益氣固脫醒神之效。
心清神醒之後,繼之則應大補氣血,方用加味當歸補血湯(《醫理真傳》)去蔥白、甜酒,加人參、熟地;黃芪當歸鹿茸麥芽炮薑炙草蔥白甜酒
二、血瘀氣逆型
主要證候:產後惡露不下,或下也甚少,小腹疼痛拒按,甚則心下滿悶,氣粗喘促,噁心嘔吐,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兩手握拳,面色青紫,唇舌紫黯,脈澀有力。
證候分析:新產感寒,內襲胞中,餘血濁液遇寒則凝滯,停蓄於內不得下出,故惡露不下,或下也甚少;瘀血內阻,故小腹疼痛拒按;敗血停留,氣機不暢,逆上攻心、攻肺、攻胃,攻心則擾亂神明,清竅閉塞,以致神昏口噤,不省人事,攻肺則肺失清肅之職,症見心下滿悶,氣粗喘促,攻胃則胃失和降,而見噁心嘔吐;瘀血內停,筋脈失養而拘急,故兩手握拳,為閉證之象。面色青紫,唇舌紫黯,脈澀有力,為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活血逐瘀。
方藥舉例:奪命散(《婦人大全良方》)加當歸、川芎。
沒藥、血竭
方中沒藥、血竭活血理氣,逐瘀止痛,加當歸、川芎以增強活血行瘀之力,瘀去則氣機條暢,逆氣可平,暈厥除則神自清。
若血瘀裡實,症見大便燥結,腹滿脹痛,神昏譫語者,宜祛瘀通腑,方用牡丹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牡丹皮、大黃、芒硝、冬瓜子、桃仁
方中大黃、桃仁、牡丹皮活血行瘀;芒硝軟堅散結,與大黃配伍能通腑瀉熱;冬瓜子清利濕熱排膿。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第三節 產後血崩
產婦分娩後,突然陰道大量出血者,稱為“產後血崩”。
本病基本相當於西醫學的產後出血,它與產后宮縮乏力、軟產道損傷、胎盤胎膜部分殘留、凝血功能障礙有關,若救治不及時,可引起虛脫,甚至危及產婦的生命,故為產後危急重症之一。如係胎盤、胎膜部分殘留宮內,或軟產道損傷所引起的產後陰道大量出血時,應及時手術止血。
[病因病機]
主要機理有氣虛血失統攝;瘀血留滯,新血不得歸經;或產傷損傷脈絡。
一、氣虛
產婦素體虛弱,或因產程過長,疲勞過度,損傷元氣,氣虛衝任不固,血失統攝,則致血崩。
二、血瘀
產時血室正開,寒邪乘虛而人,餘血濁液為寒邪凝滯,瘀阻衝任,新血不得歸經,而致崩下不止。
三、產傷
產時助產不當,或產力過強,產程進展過快,或胎兒過大,以致產道損傷,脈絡破損,遂使流血不止,而致血崩。
[辨證論治]
辨證時應注意本病主要是指產後7天內的出血,而且以產後24小時內出血為主,以區別於產後惡露不絕,治療時除按虛實辨證施治外,危重者應予中西醫結合治療。
一、氣虛型
主要證候:新產後突然陰道大量出血,血色鮮紅,頭暈目眩,心悸怔忡,氣短懶言,肢冷汗出,面色蒼白,舌淡,脈虛數。
證候分析:因產氣虛,衝任不固,統攝無權,故令陰道大量出血,血色鮮紅;因無瘀滯,故無腹痛;氣虛不攝,營血下脫,清竅失養,故頭暈目眩;血脫不能上奉於心,心失所養,則心悸怔忡;氣虛下陷,故氣短懶言;氣虛,腠理不密,衛氣不固,則肢冷汗出;氣虛血少,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蒼白。舌淡,脈虛數,為氣虛血脫之徵。
治療法則:補氣固衝,攝血止崩。
方藥舉例:升舉大補湯(《傅青主女科》)去黃連,加地榆炭、烏賊骨。
黃芪、白朮、陳皮、人參、炙草、升麻、當歸、熟地、麥冬、川芎、白芷、黃連、黑芥穗
方中參、芪、術、草、升麻、烏賊骨益氣升提,固衝攝血;熟地、當歸、川芎補血益精;麥冬養陰生津;白芷辛香醒神;黑芥穗、地榆炭固經止血。
若昏不知人,肢冷汗出,脈微細欲絕者,為氣隨血脫,宜補氣固脫,方用獨參湯。若冷汗淋漓,四肢厥逆者,宜回陽救逆,方用參附湯。
二、血瘀型
主要證候:新產後突然陰道大量下血,夾有血塊,小腹疼痛拒按,血塊下後腹痛減輕,舌淡黯或有瘀點瘀魔,脈沉澀。
證候分析:瘀血內阻,新血難安,血不歸經而妄行,故陰道大量下血,夾有血塊;瘀血留滯,胞脈阻痺,不通則痛,故小腹疼痛拒按;血塊下後,胞脈瘀阻稍緩,則腹痛減輕。舌淡黯,有瘀點瘀班,脈沉澀,為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活血祛瘀,理血歸經。
方藥舉例:化瘀止崩湯(《中醫婦科學》)。
炒蒲黃、五靈脂、益母草、南沙參、當歸、川芎、三七粉
方中五靈脂、益母草活血祛瘀以止痛;當歸、川芎養血活血;炒蒲黃、三七粉活血止血,理血歸經;沙參益氣養陰,使祛瘀而不傷正。全方共奏活血祛瘀,理血歸經之效。
三、產傷型
主要證候:新產後突然陰道大量下血,血色鮮紅,持續不止,軟產道有裂傷,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細數。
證候分析:由於急產、難產損傷軟產道,經脈破損,故使陰道大量下血,持續不止,血色鮮紅;血失過多,故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細數,為失血傷陰之徵。
治療法則:益氣養血,生肌固經。
方藥舉例:牡蠣散(《證治準繩》)。
煅牡蠣、川芎、熟地黃、白茯苓、龍骨、續斷、當歸、炒艾葉、人參、五味子、地榆、甘草
方中人參、甘草益氣;;熟地、當歸、川芎養血;續斷補腎強腰以續筋脈;龍骨、牡蠣育陰潛陽,生肌固經;茯苓、五味子交通心腎而寧神;炒艾葉、地榆止血。全方共收益氣養血,生肌固經止崩之效。
若軟產道裂傷明顯,應及時縫合止血,繼以中藥調治。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第四節 產後腹痛
產婦分娩後,小腹疼痛者,稱為“產後腹痛”,又稱“兒枕痛”。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產后宮縮痛及產褥感染引起的腹痛。
[病因病機]
產後腹痛的主要機理有不榮而痛與不通而痛虛實兩端。
一、血虛
素體虛弱,氣血不足,因產重虛,復因產後失血過多,衝任血虛,胞脈失養;又氣隨血耗,氣虛運血無力,血行遲滯,而致腹痛。
二、血瘀
產後臟腑虛弱,血室正開,起居不慎,當風感寒,風寒乘虛而人,血為寒凝,或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血隨氣結而為瘀,瘀阻衝任,胞脈失暢,不通則痛,故使腹痛。
三、熱結
素體陽盛,或產後胞宮胞脈空虛,邪毒內侵,人裡化熱,損傷衝任經脈,熱與血結,阻痺胞脈,敗血濁液不得下行,不通則痛,故使腹痛。
[辨證論治]
產後腹痛有虛實之分。血虛者,小腹隱痛,喜按,惡露量少,色淡;血瘀者,小腹疼痛拒按,惡露量少,色黯有塊;熱結者,小腹灼痛,按之劇痛,惡露初則量多,繼則量少,甚如敗膿。
一、血虛型
主要證候:產後小腹隱隱作痛,喜揉喜按,惡露量少,色淡,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大便秘結,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證候分析:產後營血虧虛,胞脈失養,或氣隨血耗,氣虛運血無力,血行遲滯,致令小腹隱隱作痛,喜揉喜按;陰血虧虛,衝任血少,則惡露量少,色淡;血虛上不榮清竅,則頭暈眼花;血少內不榮心,則心悸怔忡;血虛津虧,腸道失於濡潤,則大便秘結。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為血虛之徵。
治療法則:養血益氣。
方藥舉例:腸寧湯(《傅青主女科》)。
當歸、熟地、阿膠、人參、山藥、續斷、麥冬、肉桂、甘草
方中當歸、熟地、阿膠養血滋陰;人參、山藥、甘草益氣健脾以資化源;續斷補肝腎,益精血;麥冬養陰生津;佐以少量肉桂以溫通血脈。全方合用,養血益陰,補氣生津,血旺則胞脈得以濡養,氣旺則率血以行,其痛可除。
若血虛兼寒者,症見面色青白,小腹疼痛,得熱痛減,形寒肢冷,或大便溏薄,舌淡,脈細而遲。治宜養血溫中,方用當歸建中湯(《千金翼方》)。
當歸、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飴糖
方中當歸、白芍養血和血;飴糖、甘草、大棗溫中補虛;桂心、生薑溫中除寒;芍藥配甘草緩急止痛。全方共奏養血溫中,祛寒止痛之效。
二、血瘀型
主要證候:產後小腹疼痛拒按,得熱痛減,惡器量少,色紫黯,夾有血塊,塊下痛減,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黯,脈沉緊或沉弦。
證候分析:產後血室正開,百脈空虛,風寒乘虛而入,血為寒凝,滯而成瘀,瘀阻衝任,血行不暢,則小腹疼痛拒按,惡露量少,色紫黯,有塊;血遇熱則行暢,故得熱痛減;血塊下後,瘀滯暫時減輕,故塊下痛緩;寒為陰邪,易傷陽氣,故面色青白,形寒肢冷。舌淡黯,脈沉緊或沉弦,為產後瘀血內阻之徵。
治療法則:溫經活血,祛瘀止痛。
方藥舉例:生化湯(《傅青主女科》)。
當歸、川芎、桃仁、炮薑、炙甘草
方中當歸、川芎補血活血;桃仁化瘀止痛;炙甘草補氣緩急止痛;炮薑溫經止痛。全方寓攻於補之中,化瘀血,生新血,血行流暢,通則痛止。
若兼小腹冷痛、絞痛者,酌加小茴香、吳茱萸以增溫經散寒之功;若伴肢體倦怠,氣短乏力者,酌加黃芪、黨參以益氣補虛;若兼心煩易怒,胸脅脹痛,小腹脹甚而痛者,酌加鬱金、香附以舒肝理氣,行滯止痛。
三、熱結型
主要證候:產後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熱疼痛,惡露初則量多,繼則量少,色紫黯或如敗膿,其氣穢臭,高熱不退,口渴欲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絳,苔黃而燥,或起芒刺,脈弦數。
證候分析:邪毒內侵,人裡化熱,熱與血結,胞脈阻痺,則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熱疼痛;初時熱迫血行則惡露量多,繼之熱與血結則量少,色紫黯,邪毒熏蒸於血,故惡露如敗膿,其氣穢臭;邪毒化熱,熱與血結,故高熱不退;熱為陽邪,灼傷津液,在上則口渴喜飲,在下則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絳,苔黃而燥,起芒刺,脈弦數,為熱盛陰傷,瘀滯在里之徵。
治療法則:瀉熱逐瘀,活血止痛。
方藥舉例:大黃牡丹皮湯(《金匱要略》)。
大黃、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方中大黃、芒硝蕩滌瘀結,通腑瀉熱;桃仁、丹皮涼血祛瘀,與大黃同用逐瘀力更強;冬瓜仁清熱消癰排膿。本方有急下存陰,逐瘀止痛之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第五節 產後痙證
產褥期間,突然項背強直,四肢抽搐,甚則口噤不開,角弓反張者,稱為“產後痙證”,又稱“產後發痙”、“產後痙風”。
本病血虛型相當於西醫學的產後搐搦症,感染邪毒型相當於西醫學產後破傷風。後者病情變化迅速,若治不及時,常可危及產婦生命。
[病因病機]
主要發病機理有二:一是亡血傷津,筋脈失養;二是邪毒感染,直竄筋脈。
一、陰血虧虛
素體陰血虧虛,產後失血傷津,因產重虛,血虛津傷,筋脈失養,拘急抽搐,致令發痙。
二、邪毒感染
多因接生不慎,或產創護理不潔,邪毒乘虛而人,損及脈絡,直竄筋脈,以致筋脈拘急而發痙。
[辨證論治]
治療時首當辨其虛實,分清是血虛,還是邪毒感染所致。屬血虛者,治宜養血熄風;屬邪毒感染者,治宜解毒鎮痙。
一、陰血虧虛型
主要證候:產後出血過多,突然頭項強直,四肢抽搐,牙關緊閉,面色蒼白,舌淡紅,苔少或無苔,脈細無力。
證候分析:因產亡血傷津,筋脈失養,血虛肝風內動,則頭項強直,四肢抽搐,牙關緊閉;血虛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蒼白。舌淡紅,苔少或無苔,脈細無力,為陰血虧虛之徵。
治療法則:滋陰養血,柔肝熄風。
方藥舉例:三甲復脈湯(《溫病條辨》)加天麻、鉤藤。
炙甘草、乾地黃、白芍、阿膠、麥門冬、生牡蠣、生鱉甲、生龜板
方中阿膠、乾地黃、白芍、麥冬滋陰養血柔肝;龜板、鱉甲、牡蠣育陰潛陽;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甘草和中。全方共奏滋陰養血,平肝潛陽,熄風鎮痙之效。
若陰道出血不止者,酌加黨參、黃芪益氣攝血,山茱萸斂陰止血;汗出過多者,酌加浮小麥、山茱萸、麻黃根斂汗防脫。
二、邪毒感染型
主要證候:產後頭項強痛,發熱惡寒,牙關緊閉,口角抽動,面呈苦笑,繼而項背強直,角弓反張,舌正常,苔薄白,脈浮而弦。
證候分析:產後氣血虧虛,產傷不潔,感染邪毒,初起邪人未深,正邪交爭,故發熱惡寒,頭項強痛;繼而邪竄經脈,致使牙關緊閉,口角抽動,面如若笑;進而邪毒人裡,直犯筋脈,筋脈拘急,則項背強直,角弓反張。脈浮而弦,為邪毒感染之徵。
治療法則:解毒鎮痙,理血祛風。
方藥舉例:五虎追風散(《史傳恩家傳方》)。
蟬衣、天南星、天麻、全蠍、殭蠶
方中全蠍、殭蠶解毒鎮痙,熄風定搐,配天麻、南星、蟬衣以增祛風解痙之功。
若證輕者,方用止痙散(經驗方)。
全蠍2個、蜈蚣1條
方中全蠍、蜈蚣為解毒鎮痙,熄風定搐之要藥,以豆淋酒送服,其效更佳。
若邪毒內傳攻心,病勢篤重,如伴高熱不退,抽搐頻繁發作者,應急以中西醫結合搶救。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第六節 產後發熱 
產褥期內,高熱寒戰或發熱持續不退,並伴有其他症狀者,稱為“產後發熱”。 
本病感染邪毒型發熱,相當於西醫學產褥感染,其重症,可危及產婦的生命,應予重視。 
[病因病機] 
引起產婦發熱的原因很多,而與本病關係密切的主要病因病機有感染邪毒,正邪交爭;外邪襲表,營衛不和;陰血驟虛,陽氣外散;敗血停滯,營衛不通。 
一、感染邪毒 
產後氣血耗傷,血室正開,產時接生不慎,或護理不潔,或不禁房事,致使邪毒乘虛而人,稽留於衝任、胞脈,正邪交爭,因而發熱。 
二、外感 
產後百脈空虛,腠理不密,衛陽不固,以致風寒之邪,襲表犯肺,營衛不和,因而發熱。 
三、血虛 
產時產後血去過多,陰血暴虛,陽無所附,以致虛陽越浮於外而令發熱。 
四、血瘀 
產後情志不遂,或為寒邪所客,瘀阻衝任,惡露不下,敗血停滯,阻礙氣機,營衛不通,而致發熱。 
[辨證論治] 
產後發熱有虛有實,其證各異。在註意多虛多瘀的基礎上,治療應以調和營衛為主。感染邪毒者,其證危篤,變化多端,必要時中西醫結合治療。 
一、感染邪毒型 
主要證候:產後發熱惡寒,或高熱寒戰.小腹疼痛拒按,惡露初時量多,繼則量少,色紫黯,或如敗膿,其氣臭穢,心煩不寧,口渴喜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而乾,脈數有力。 
證候分析:新產血室正開,百脈俱虛,邪毒乘虛內侵,損及胞宮、胞脈,正邪交爭,致令發熱惡寒,高熱寒戰;邪毒與血相搏,結而成瘀,胞脈阻痺,則小腹疼痛拒按,惡露色紫黯;熱迫血行則量多,熱與血結則量少;熱毒熏蒸,故惡露如敗膿,其氣臭穢;熱憂心神,則心煩不寧;熱為陽邪,灼傷津液,則口渴喜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而於,脈數有力,為毒熱內盛之徵。 
治療法則:清熱解毒,涼血化瘀。 
方藥舉例:解毒活血湯(《醫林改錯》)加銀花、黃芩。 
連翹、葛根、柴胡、枳殼、當歸、赤芍、生地、紅花、桃仁、甘草 
方中銀花、連翹、黃芩、葛根、柴胡、甘草清熱解毒;生地、赤芍涼血解毒,當歸配之以和血;桃仁、紅花活血行瘀;枳殼理氣行滯。全方共奏清熱解毒,涼血祛瘀之效。 
本證之發熱,因產婦體質之強弱不同,所感邪毒種類之差異,其臨床表現也頗複雜,而且病情變化快,故當隨證而治。 
若高熱不退,大汗出,煩渴引飲,脈虛大而數者,屬熱盛津傷之候。治宜清熱除煩,益氣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參湯(《傷寒論》)。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參 
若高熱不退,煩渴引飲,大便燥結,惡露不暢,穢臭如膿,小腹疼痛拒按,甚則全腹滿痛,神昏譫語,舌紫黯,苔黃而燥,或焦老芒刺,脈滑數者,為熱結在裡,應急下存陰,方用大黃牡丹皮湯。如寒熱往來者,加柴胡、黃芩和解少陽。 
若高熱汗出,心煩不安,斑疹隱隱,舌紅絳,苔少或花剝,脈弦細數者,此為熱人營分。治宜清營解毒,散瘀瀉熱,方用清營湯(《溫病條辨》)。 
玄參、麥冬、生地、金銀花、連翹、竹葉心、丹參、黃連、水牛角 
若壯熱不退,神昏譫語者,可配服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或紫雪丹(《和劑局方》),或清開靈注射液(每日40ml ,加人5%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點滴)。若高熱持續不降者,或加用穿琥寧注射液(160rug,加入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鈉溶液500ral中,靜脈點滴,1日2次)。 
二、外感型 
主要證候:產後發熱惡寒,頭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脈浮緊。 
證候分析:產後元氣虛弱,衛陽失固,腠理不實,風寒襲表,正邪交爭,則發熱惡寒,頭痛身疼;肺與皮毛相表裡,肺氣失宣,則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脈浮緊,為風寒感冒之徵。 
治療法則:養血祛風,散寒解表。 
方藥舉例:荊防四物湯(《醫宗金鑑》)加蘇葉。 
荊芥、防風、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方中四物湯養血扶正,荊芥、防風、蘇葉祛風散寒解表。 
若感冒風熱者,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身疼,咽喉腫痛,口渴欲飲,咳嗽,痰黃,苔薄黃,脈浮數。治宜辛涼解表,方用銀翹散(《溫病條辨》)。 
金銀花、連翹、竹葉、荊芥穗、薄荷、牛蒡子、桔梗、淡豆豉、甘草、蘆根 
若外感暑熱者,症見身熱多汗,口渴心煩,倦怠乏力,舌紅少津,脈虛數。治宜清暑益氣,養陰生津,方用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 
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三、血虛型 
主要證候:產後失血過多,身有微熱,頭暈眼花,心悸少寐,惡露或多或少,色淡質稀,小腹綿綿作痛,喜按,舌淡紅,脈細弱。 
證候分析:產後亡血傷津,陰血驟虛,陽無所依,虛陽越浮於外,則身有微熱;血虛不能上榮清竅,則頭暈眼花;血虛心神失養,則心悸少寐;氣隨血耗,氣虛衝任不固,則惡露量多;血虛衝任不足,則惡露量少;氣血虛弱,則惡露色淡而質稀;血虛不榮,則小腹綿綿作痛,喜按。舌淡紅,脈細弱,為血虛之徵。 
治療法則:養血益氣,和營退熱。 
方藥舉例:八珍湯加黃耆、地骨皮。 
若血虛陰虧者,症見午後熱甚,兩顴紅赤,口渴喜飲,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嫩紅,脈細數。治宜滋陰養血清熱,方用加減一陰煎(《景岳全書》)加白薇。 
生地、白芍、麥冬、熟地、知母、地骨皮、甘草 
方中熟地、白芍、麥冬滋陰養血;生地、地骨皮、知母、白薇滋陰清熱涼血;甘草和中。全方共奏滋陰養血清熱之效。 
四、血瘀型 
主要證候:產後乍寒乍熱,惡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有力。 
證候分析:產後瘀血內阻,營衛不通,陰陽失和,則乍寒乍熱;瘀血內停,阻滯胞脈,則惡露不下,或下也甚少,色紫黯有塊;胞脈瘀阻不通,則腹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有力,為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活血祛瘀,和營除熱。 
方藥舉例:血府逐瘀湯。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第七節 產後身痛
產褥期內,出現肢體、關節酸痛、麻木、重著者,稱為·“產後身痛”,亦稱“遍身痛”、“產後關節痛”。
本病類似於西醫學風濕、類風濕引起的關節痛。
本病的發生與產後營血虧虛或風寒濕邪稽留有關。
一、血虛
素體血虛,產後失血過多,陰血虧虛,四肢百骸、筋脈關節失養,則肢體麻木、酸痛。
二、血瘀
產後惡露去少,瘀血留滯於經絡、筋骨之間,氣血運行受阻,故使身痛。
三、外感
產後百節空虛,衛表不固,腠理不密,起居不慎,風寒濕邪乘虛而人,客於經絡、關竅。
治療法則:養血祛風,散寒除濕。
方藥舉例:獨活寄生湯(《千金要方》)。
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細辛、當歸、川芎、白芍、乾地黃、桂心、茯苓、杜仲、人參、牛膝、甘草
方中四物湯養血和血;人參、茯苓、甘草益氣固表;獨活、秦艽、防風祛風除濕止痛;桂心、細辛溫經散寒止痛,杜仲、年膝、桑寄生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全方扶正祛邪,有養血益氣。祛風散寒,除濕止痛之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第八節 惡露不絕
產後惡露持續3週以上,仍淋漓不盡者,稱為“惡露不絕”,又稱“惡露不盡”、“惡露不止”。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產後晚期出血。
[病因病機]
發病機理主要為衝任不固:惡露乃血所化,出於胞中而源於血海,氣虛衝任不固,或血熱損傷衝任,或血瘀衝任,血不歸經,均可導致惡露不絕。
一、氣虛
素體虛弱,產時氣隨血耗,其氣益虛,或產後操勞過早,損傷脾氣,中氣虛陷,衝任失固,血失統攝,以致惡露日久不止。
二、血熱
產婦素體陰虛,因產亡血傷津,營陰更虧,陰虛則內熱,或產後過食辛辣溫燥之品,或肝氣鬱滯,久而化熱,熱傷衝任,迫血妄行,而致惡露不絕。
三、血瘀
產後胞宮、胞脈空虛,寒邪乘虛而入,血為寒凝,結而成瘀,或七情內飭,氣滯而血瘀,瘀阻衝任,新血難安,以致惡露淋漓不絕。
[辨證論治]
辨證應以惡露的量、色、質、氣味等辨別寒、熱、虛、實。如惡露量多,色淡,質稀,無臭氣者,多為氣虛;色紅或紫,粘稠而臭穢者,多為血熱;色黯有塊者,多為血瘀。當然也要結合全身症狀。治療應遵循虛者補之、瘀者攻之、熱者清之的原則分別施治,且不可輕用固澀之劑,以致助邪,變生他病。
一、氣虛型
主要證候:產後惡露過期不止,量多,色淡紅,質稀,無臭味,精神倦怠,四肢無力,氣短懶言,小腹空墜,面色觥白,舌淡,苔薄白,脈緩弱。
證候分析:氣虛統攝無權,衝任不固,則惡露過期不止,血量較多;血失氣化,則色淡,質稀,無臭味;氣虛中陽不振,則精神倦怠,四肢無力,氣短懶言;中氣不足,失於提挈,則小腹空墜;氣虛清陽不升,則面色光白。舌淡,苔薄白,脈緩弱,為氣虛之徵。
治療法則:益氣攝血。
方藥舉例:補中益氣湯加阿膠、艾葉、烏賊骨。
二、血熱型
主要證候:產後惡露過期不止,量較多,色深紅,質稠粘,氣臭穢,口燥咽乾,面色潮紅,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
證候分析:產後營陰耗損,虛熱內生,氣鬱化熱或感熱邪,熱擾衝任,迫血妄行,故惡露過期不止,量較多;血被熱灼,則色深紅,質稠粘,氣臭穢;虛熱上浮,故面色潮紅;陰液不足,則口燥咽乾。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為陰虛內熱之徵。
治療法則: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方藥舉例:保陰煎加煅牡蠣、炒地榆。
若兼乳房、少腹脹痛,心煩易怒,惡露中夾有血塊,口苦咽乾,脈弦數者,此屬肝鬱血熱之證。治宜疏肝解鬱,清熱止血,方用丹梔逍遙散。
三、血瘀型
主要證候:產後惡露過期不止,淋漓量少,色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塊下痛減,舌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澀。
證候分析:瘀血阻滯衝任,新血不得歸經,則惡露過期不止,淋漓量少,色黯有塊;瘀血內阻,不通則痛,故小腹疼痛拒按;塊下瘀滯稍通,故使痛減。舌紫黯,脈弦澀,為瘀血阻滯之徵。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理血歸經。
方藥舉例:生化湯加牡蠣、茜草、三七。
若兼口乾咽燥,舌紅,脈弦數者,酌加地榆、黑黃柏以清熱止血。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第九節 產後小便不通
產後小便點滴而下,甚或閉塞不通,小腹脹急疼痛者,稱為“產後小便不通”。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產後尿瀦留,以初產婦、難產、產程長及手術助產者多見,是產後常見疾病之一。
[病因病機]
小便的正常排出,有賴膀胱氣化的調節,膀胱氣化不利,可緻小便不通。常見分型有氣虛、腎虛、氣滯、血瘀。
一、氣虛
素體虛弱,產時勞力傷氣,或失血過多,氣隨血耗,以致脾肺氣虛,不能通調水道,膀胱氣化不利,而緻小便不通。
二、腎虛
禀賦薄弱,元氣不足,復因分娩損傷腎氣,以致腎陽不振,氣化失司,膀胱氣化不利,致令小便不通。
三、氣滯
產後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機阻滯,清濁升降失常,膀胱氣化不利,而緻小便不通。
四、血瘀
多因滯產,膀胱受壓過久,氣血運行不暢,膀胱氣化不利,而緻小便不通。
[辨證論治]
產後小便不通有虛、實之別。治療時,虛者宜補氣溫陽以化之,實者宜疏利決瀆以通之。
一、氣虛型
主要證候:產後小便不通,小腹脹急疼痛,精神萎靡,氣短懶言,面色咣白,舌淡,苔薄白,脈緩弱。
證候分析:脾肺氣虛,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膀胱氣化不利,則產後小便不通;脬中尿液滯留而不得下行,則小腹脹急疼痛;氣虛中陽不振,故精神萎靡,氣短懶言;清陽不升則面色光白。舌淡,苔薄白,脈緩弱,為氣虛之徵。
治療法則:益氣生津,宣肺行水。
方藥舉例:補氣通脬飲(《女科輯要》)。
黃芪、麥冬、通草
方中黃芪補益脾肺之氣,氣旺則水行;麥冬養陰滋液;通草甘淡利小便。全方共奏益氣生津利尿之功。
若汗多不止,咽乾口渴者,酌加沙參、葛根以生津益肺;伴腰膝酸軟者,酌加杜仲、巴戟天以補腎壯腰膝。
二、腎虛型
主要證候:產後小便不通,小腹脹急疼痛,坐臥不寧,腰膝酸軟,面色晦黯,舌淡,苔薄潤,脈沉細無力,尺脈弱。
證候分析:素體腎虛,因產腎氣受損,腎陽不振,不能化氣行水,膀胱氣化不利,故令小便不通;尿蓄膀胱不得出,故令小腹脹急疼痛,坐臥不寧;腰為腎之外府,腎主骨,腎虛失養,則腰膝酸軟。面色晦黯,舌淡,苔薄潤,脈沉細無力,尺脈弱,為腎陽虛之徵。
治療法則:補腎溫陽,化氣行水。
方藥舉例:濟生腎氣丸(《濟生方》)。
炮附子、茯苓、澤瀉、山茱萸、炒山藥、車前子、牡丹皮、官桂、川牛膝、熟地黃
方中附子、官桂溫腎助陽;熟地、山藥、山茱萸補腎滋陰;茯苓、澤瀉、車前子、牛膝利水通溺;丹皮瀉腎中伏火。諸藥合用有補腎陽,益腎陰,助氣化,通小便之功效。
若腰痛甚者,酌加巴戟天、炒杜仲、續斷以補腎強腰;小腹下墜者,酌加黃芪、黨參、升麻以益氣昇陽。
三、氣滯型
主要證候:產後小便不通,小腹脹痛,情志抑鬱,或胸脅脹痛,煩悶不安,舌象正常,脈弦。
證候分析:因產後情志不遂,肝鬱氣滯,致清濁升降之機壅滯,膀胱氣化不利,故小便不通,尿液瀦留,久之則小腹脹痛;肝氣鬱滯,失其條達,故情志抑鬱,胸脅脹痛,煩悶不安。舌象正常,脈弦,為氣滯之徵。
治療法則:理氣行滯,行水利尿。
方藥舉例:木通散(《婦科玉尺》)。
枳殼、檳榔、木通、滑石、冬葵子、甘草
方中枳殼、檳榔理氣行滯,氣行則水行;木通、滑石、冬葵子利水通小便;甘草和中。
諸藥合用有理氣行滯,調暢氣機,通利小便之效。
四、血瘀型
主要證候:產後小便不通,小腹脹滿刺痛,乍寒乍熱,舌黯,苔薄白,脈沉澀。
證候分析:因難產,產程過長,膀胱受壓,氣血循行受阻,瘀血阻滯,氣機不暢,則膀胱氣化不利,小便不通;尿瀦膀胱不得出,則令小腹脹滿刺痛;瘀血內阻,陰陽乖格,故乍寒乍熱。舌黯,苔薄白,脈弦澀,為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養血活血,祛瘀利尿。
方藥舉例:加味四物湯(《醫宗金鑑》)。
熟地、白芍、當歸、川芎、蒲黃、瞿麥、桃仁、牛膝、滑石、甘草、梢木、香木通
方中熟地、白芍養血緩急止痛;當歸、川芎養血活血;蒲黃、桃仁、牛膝活血祛瘀止痛;木香宣通氣機;瞿麥、滑石、木通、草梢通利小便。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第十節 缺乳
哺乳期間,產婦乳汁甚少或全無,稱為“缺乳”,亦稱“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
[病因病機]
發病機理一為化源不足,二為瘀滯不行。常見分型有氣血虛弱、肝氣鬱滯。
一、氣血虛弱
素體氣血虛弱,復因產時失血耗氣,氣血虧虛,或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以致氣血虛弱無以化乳,則產後乳汁甚少或全無。
二、肝鬱氣滯
索性抑鬱,或產後七情所傷,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氣血失調,以致經脈澀滯,阻礙乳汁運行,因而缺乳。
[辨證論治]
缺乳有虛實兩端。一般乳房柔軟、乳汁清稀者,多為虛證;乳房脹硬而痛,乳汁濃稠者,多為實證。虛者補氣養血,實者疏肝解鬱,均宜佐以通乳之品。
一、氣血虛弱型
主要證候:產後乳少,甚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脹滿感,神倦食少,面色無華,舌淡,苔少,脈細弱。
證候分析:氣血虛弱,乳汁化源不足,無乳可下,故乳少或全無;乳腺空虛,故乳房柔軟,無脹滿感;氣血不足,陽氣不振,脾失健運,故神倦食少;氣虛血少,不能上榮,則面色無華。舌淡,苔少,脈細弱,為氣血不足之徵。
治療法則:補氣養血,佐以通乳。
方藥舉例:通乳丹(《傅青主女科》)。
人參、生黃芪、當歸、麥冬、木通、桔梗、七孔豬蹄
方中人參、黃芪大補元氣;當歸、麥冬養血滋液;豬蹄補血通乳;木通宣絡通乳;桔梗載藥上行。全方共奏補氣養血,宣絡通乳之效。
若納少便溏者,酌加炒白朮、茯苓、山藥以健脾止瀉。
二、肝氣鬱滯型
主要證候:產後乳汁澀少,濃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脹硬疼痛,情志抑鬱,胸脅脹悶,食慾不振,或身有微熱,舌質正常,苔薄黃,脈弦細或弦數。
證候分析:情志不舒,肝氣鬱結,氣機不暢,乳脈淤滯,致令乳汁不得出而乳汁澀少;乳汁淤積,則乳房脹硬、疼痛,乳汁濃稠;肝脈布脅肋,肝氣鬱滯,失於宣達,則胸脅脹悶;肝氣不舒,則情志抑鬱;木鬱剋土,脾失健運,則食慾不振;乳淤日久化熱,則身有微熱。舌質正常,苔薄黃,脈弦細或弦數,為肝鬱氣滯或化熱之徵。
治療法則:疏肝解鬱,活絡通乳。
方藥舉例:下乳湧泉散(《清太醫院配方》)。
當歸、川芎、天花粉、白芍藥、生地黃、柴胡、青皮、漏蘆、桔梗、通草、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甘草
方中青皮、柴胡舒肝解鬱;四物、天花粉養血滋液;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蘆活絡下;乳;桔梗、通草宣絡通乳;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疏肝解鬱,通絡下乳之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二章 產後病
[附] 回乳
產後不需哺乳,或因產婦有疾,不宜授乳,或嬰兒已屆斷奶之時者,可予回乳。
(一)麥芽煎
炒麥芽60g,煎湯頻服。
(二)免懷散(《濟陰綱目》)
紅花、赤芍、當歸尾、川牛膝
水煎服,連服3劑。
(三)朴硝外敷
朴硝120g,分裝紗布袋內,置兩乳房外敷,待濕後更換之。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三章 婦科雜病
第一節 婦科雜病小論
凡不屬經、帶、胎、產和前陰疾病範疇,而又與女性解剖、生理特點有密切關係的疾病,稱為“婦科雜病”。
常見的婦科雜病有不孕症、子宮脫垂、婦人腹痛、證瘕等。
婦科雜病,臨床證候不同,病因病機各異。就病因而論,總結有三:其一,起居不慎,感受外邪;其二,臟陰虧少,情志不調;其三,禀賦不足,氣血虛弱。這些病因作用於機體,導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失調,便產生各種疾病。
婦科雜病病情多變,治療必須以髒腑、.經絡、氣血為核心,辨證施治。一般來說,不孕症宜溫養腎氣,調理氣血為主;子宮脫垂宜補氣升提為主,挾濕熱者又宜清熱滲濕;婦人腹痛宜通調氣血為主,必須按寒、熱、虛、實用藥;瘕瘕宜理氣散結,破血消瘀,然必察正氣盛衰,酌用攻補。總之,對婦科雜病的治療,只要從整體觀念出發,施以辨證的治療,可以收到滿意療效。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三章 婦科雜病
第二節 不孕症
女子婚後夫婦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孕育過,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稱為“不孕症”,前者稱為“原發性不孕症”,後者稱為“繼發性不孕症”。古稱前者為“全不產”,後者為“斷緒”。
西醫學認為女性原因引起的不孕症,主要與排卵功能障礙、盆腔炎症、盆腔腫瘤和生殖器官畸形等疾病有關。中醫學對女性先天生理缺陷和畸形的不孕總結了五種不宜——“五不女”,即螺(又作騾)、紋、鼓、角、脈五種,其中除脈之外,均非藥物治療所能奏效的,故不屬本節論述範疇。
[病因病機]
男女奴方在腎氣盛,天癸至,任通衝盛的條件下,女子月事以時下,男子精氣溢瀉,兩性相合,便可媾成胎孕,可見不孕主要與腎氣不足,衝任氣血失調有關。臨床常見有腎虛、肝鬱、痰濕、血瘀等類型。
一、腎虛
先天禀賦不足,或房事不節,損傷腎氣,衝任虛衰,胞脈失於溫煦,不能攝精成孕;或傷腎中真陽,命門火衰,不能化氣行水,寒濕滯於衝任,濕壅胞脈,不能攝精成孕;或經期攝生不慎,涉水感寒,寒邪傷腎,損及沖任,寒客胞中,不能攝精成孕;或房事不節,耗傷精血,腎陰虧損,以致衝任血少,不能凝精成孕,甚則陰血不足,陰虛內熱,熱伏衝任,熱擾血海,以致不能凝精成孕。
二、肝鬱
情志不暢,肝氣鬱結,疏泄失常,血氣不和,衝任不能相資,以致不能攝精成孕。
三、痰濕
素體肥胖,或恣食膏粱厚味,痰濕內盛,阻塞氣機,衝任失司,軀脂滿溢,閉塞胞宮,或脾失健運,飲食不節,痰濕內生,濕濁流注下焦,滯於衝任,濕壅胞脈,都可導致不能攝精成孕。
四、血瘀
經期、產後餘血未淨之際,涉水感寒,或不禁房事,邪與血結,瘀阻胞脈,以致不能攝精成孕。
[辨證論治]
不孕症的辨證,主要依據月經的變化、帶下病的輕重程度,其次依據全身症狀及舌脈,進行綜合分析,明確臟腑、氣血、寒熱、虛實,以指導治療。治療重點是溫養腎氣,調理氣血,使經調病除,則胎孕可成。此外,還須情志舒暢,房事有節,擇綱組的候而合陰陽,以利於成孕。
一、腎虛型
(一)腎氣虛證
主要證候:婚久不孕,月經不調,經量或多或少,頭暈耳鳴,腰酸腿軟,精神疲倦,小便清長,舌淡,苔薄,脈沉細,兩尺尤甚。
證候分析:腎氣不足,衝任虛衰,不能攝精成孕,而致不孕;衝任失調,血海失司.故月經不調,量時多時少;腰為腎府,腎主骨生髓,腎虛則腰酸腿軟;髓海不足,則頭暈耳鳴,精神疲倦;氣化失常,則小便清長。舌淡,苔薄,脈沉細,為腎氣不足之徵。
治療法則:補腎益氣,填精益髓。
方藥舉例:毓麟珠(《景岳全書》)。
人參、白朮、茯苓、芍藥(酒炒)、川芎、炙甘草、當歸、熟地、菟絲子(制)、鹿角霜、杜仲(酒炒)、川椒
共為末,煉蜜為丸。
方中菟絲子、鹿角霜、杜仲補腎強腰膝而益精髓,四君子以補氣,配四物以養血,佐川椒溫督脈以扶陽。全方既養先天腎氣以生髓,又補後天脾氣以化血,並佐以調和血脈之品,使精充血足,衝任得養,胎孕乃成。
(二)腎陽虛證
主要證候:婚久不孕,月經後期,量少色淡,甚則閉經,平時白帶量多,腰痛如折,腹冷肢寒,性慾淡漠,小便頻數或失禁,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脈沉細而遲或沉遲無力。
證候分析: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衝任失於溫煦,不能攝精成孕,故致不孕;陽虛氣弱,不能生血行血,衝任空虛,血海不按時滿,故使月經後期,量少色淡,甚則閉經;腎陽虛,氣化失常,水濕內停,傷及任帶,故帶下量多;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胞脈失煦,故腰痛如折,腹冷肢寒,性慾淡漠;腎陽不足,氣化失常,關門不固,故小便頻數或不禁。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脈沉細而遲或沉遲無力,為腎陽不足之徵。
治療法則:溫腎助陽,化濕固精。
方藥舉例:溫胞飲(《傅青主女科》)。
巴戟天、補骨脂、菟絲子、肉桂、附子、杜仲、白朮、山藥、芡實、人參
方中巴戟天、補骨脂、菟絲子補腎助陽而益精氣;杜仲補腎而止腰痛;肉桂、附子溫腎助陽以化陰;人參、白朮健脾益氣而除濕;山藥、芡實補腎澀精而止帶。全方共奏溫腎助陽,填精助孕之效。
若寒客胞中致宮寒不孕者,症見月經後期,小腹冷痛,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脈沉緊,治宜溫經散寒,方用艾附暖宮丸(《沈氏尊生書》)。
艾葉、香附、當歸、續斷、吳茱萸、川芎、白芍、黃芪、生地黃、肉桂
方中肉桂、吳茱萸、艾葉溫經散寒而暖宮;香附理氣行血,祛胞中之瘀滯;地、芍、歸、芎養血和血以調經;黃芪、續斷補氣固腎而養衝任。全方可收溫經散寒,暖宮調經之功,經調則胎孕可成。 ,
(三)腎陰虛證
主要證候:婚久不孕,月經錯後,量少色淡,頭暈耳鳴,腰酸腿軟,眼花心悸,皮膚不潤,面色萎黃,舌淡,苔少,脈沉細。
證候分析:腎陰虧損,精血不足,衝任空虛,不能凝精成孕,則月經後期,量少色淡,婚久不孕;精血虧少,血虛不能上榮清竅,則頭暈、耳鳴、眼花,內不榮臟腑,則心悸,腰酸腿軟,外不榮肌膚,則皮膚不潤,面色萎黃。舌淡,苔少,脈沉細,為精血虧虛之徵。
治療法則:滋腎養血,調補衝任。
方藥舉例:養精種玉湯(《傅青主女科》)。
大熟地(酒蒸)、當歸(酒洗)、白芍(酒炒)、山萸肉(蒸熟)
方中熟地、山萸肉滋腎而益精血,當歸、白芍養血調經。全方共奏滋腎養血調-經之效,精血充足,衝任得滋,自能受孕。
若血虛甚者,酌加鹿角膠、紫河車等血肉之品填精養血,大補奇經。
若血虛傷陰,陰虛內熱者,症見月經先期,量少,色紅,腰酸腿軟,手足心熱,甚則潮熱盜汗,口燥咽乾,顴赤唇紅,舌紅而乾,脈細數。治宜養陰清熱,方用清血養陰湯。
若兼有潮熱者,酌加知母、青蒿、龜板、炙鱉甲等以滋陰而清虛熱。
二、肝鬱型
主要證候:多年不孕,月經愆期,量多少不定,經前乳房脹痛,胸脅不舒,小腹脹痛,精神抑鬱,或煩躁易怒,舌紅,苔薄,脈弦。
證候分析:情志不舒,則肝失條達,氣血失調,衝任不能相資,故多年不孕;肝鬱氣滯,故經前乳房脹痛,胸脅不舒,小腹脹痛;肝鬱疏泄失常,血海失司,則月經愆期,量多少不定。舌紅,苔薄,脈弦,為肝鬱之徵。
治療法則:疏肝解鬱,理血調經。
方藥舉例:百靈調肝湯(《百靈婦科》)。
當歸、赤芍、牛膝、通草、川楝子、瓜蔞、皂刺、枳實、青皮、甘草、王不留行
方中當歸、赤芍活血養肝;枳實、青皮、川楝子疏肝解鬱理氣;瓜蔞寬胸利氣化痰;通草、王不留行行水活血以通肝經之滯;皂刺、牛膝活血通經以行少腹之瘀。全方共奏疏肝解鬱,調經助孕之效。
若肝氣犯脾,肝鬱脾虛者,兼見不思飲食,倦怠嗜臥等,治宜疏肝理脾,養血調經,方用開鬱種玉湯((傅青主女科))。
當歸、白芍、白朮、茯苓、花粉、丹皮、香附
方中當歸、白芍養血柔肝;香附理氣行滯,以解肝鬱;丹皮涼血活血;白朮、茯苓健脾胃以資化源;花粉生津益血。全方共奏疏肝理脾,養血調經之效。
三、痰濕型
主要證候:婚久不孕,形體肥胖,經行延後,甚或閉經,帶下量多,色白質粘無臭,頭暈心悸,胸悶泛惡,面色觥白,苔白膩,脈滑。
證候分析:肥胖之人,痰濕內盛,氣機不暢,則衝任阻滯,脂膜壅塞於胞而致不孕;衝任阻滯,則經行延後,甚或閉經;痰濕中阻,清陽不升,則面色觥白,頭暈;痰濕停於心下,則心悸,胸悶泛惡;濕濁下注,故帶下量多,色白質粘無臭。苔白膩,脈滑,為痰濕內蘊之徵。
治療法則:燥濕化痰,理氣調經。
方藥舉例:啟宮丸(經驗方)。
制半夏、蒼朮、香附(童便浸炒)、茯苓、神曲(炒)、陳皮、川芎
共為細末,蒸餅為丸。 ;
方中蒼朮、茯苓、神曲健脾祛濕消積;半夏、陳皮燥濕化痰理氣;香附、川芎理氣行滯調經。
若痰濕內盛,胸悶氣短者,酌加瓜蔞、南星、石菖蒲寬胸利氣以化痰濕;經量過多者,去川芎,酌加黃芪、續斷補氣益腎以固衝任;心悸者,酌加遠志以祛痰寧心;月經後期或閉經者,酌加鹿角膠、仙靈脾、巴戟天。
四、血瘀型
主要證候:多年不孕,月經後期,量少或多,色紫黑,有血塊,經行不暢,甚或漏下不止,少腹疼痛拒按,經前痛劇,舌紫黯,或舌邊有瘀點,脈弦澀。
證候分析:瘀血內停,衝任受阻,胞脈不通,則致多年不孕;瘀血阻滯,故使經行後期,量少,色紫黑,有血塊及少腹疼痛;血不歸經,或致漏下不止。舌脈也為瘀血內阻之徵。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溫經通絡。
方藥舉例: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
小茴香、乾薑、延胡索、沒藥、當歸、川芎、肉桂、赤芍、蒲黃、五靈脂
方中小茴香、乾薑、肉桂溫經散寒;當歸、川芎、赤芍養血活血行瘀;沒藥、蒲黃、五靈脂、延胡索活血化瘀止痛。
若血瘀日久化熱者,症見小腹灼痛,拒按,月經量多,色紅,質粘有塊,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湯加紅藤、敗醬草、薏苡仁、金銀花等。
若兼血虛者,伴頭暈眼花,心悸少寐,治宜養血活血,方用調經種玉湯(《萬氏婦人科》)。
當歸身、川芎、熟地、香附、白芍、茯苓、陳皮、吳茱萸、丹皮、延胡索
方中四物養血調經;茯苓、陳皮健脾和胃;香附、丹皮、延胡索理氣化瘀止痛;吳茱萸溫通血脈。全方共奏養血活血之效,使其經調而胎孕可成。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三章 婦科雜病
第三節 子宮脫垂
子宮從正常位置向下移位,甚至完全脫出於陰道口外,稱為“子宮脫垂”,又稱為“陰脫”、“陰癲”、“陰菌”、“陰挺”、“子宮脫出”等。本病常發生於勞動婦女,以產後損傷為多見。
[病因病機]
主要機理是衝任不固,提攝無力。常見的分型有氣虛:腎虛。
一、氣虛
素體虛弱,中氣不足,分娩時用力太過,或產後操勞持重,或久嗽不愈,或年老久病,便秘努責,損傷中氣,中氣下陷,固攝無權,系胞無力,以致子宮下垂。
二、腎虛
先天不足,或房勞多產,或年老體弱,腎氣虧虛,衝任不固,系胞無力,以致子宮下垂。
[辨證論治]
臨床見子宮下移,小腹下墜,四肢無力,精神疲倦,屬氣虛;若子宮下脫,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小便頻數,屬腎虛。治療應本著《內經》“虛者補之,陷者舉之”的原則,以益氣升提,補腎固脫為主。重度子宮脫垂對婦女危害較大,是難治之病,宜中西醫結合治療。
一、氣虛型
主要證候:子宮下移,或脫出陰道口外,勞則加劇,小腹下墜,神倦乏力,少氣懶言,小便頻數,或帶下量多,色白質稀,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緩弱。
證候分析:脾司中氣,脾虛則中氣不足,氣虛下陷,衝任不固,無力系胞,故子宮下脫,小腹下墜;脾主四肢,脾虛中陽不振,則神倦乏力,少氣懶言,面色不華;下元氣虛,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濁下注,則帶下量多,色白質稀。舌淡,苔薄,脈緩弱,為氣虛之徵。
治療法則:補氣升提。
方藥舉例:補中益氣湯加枳殼。
若帶下量多,色白質稀者,酌加山藥、芡實、桑螵蛸以止帶固脫。
二、腎虛型
主要證候:子宮下移,或脫出陰道口外,小腹下墜,小便頻數,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舌淡,苔薄,脈沉細。
證候分析:腎虛衝任不固,帶脈失約,不能係胞,故子宮脫垂,小腹下墜;腎氣不足,下焦不固,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腎虛精血不足,外府及髓海失養,故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舌淡,苔薄,脈沉細,為腎虛之徵。
治療法則:補腎固脫。
方藥舉例:大補元煎加鹿角膠、升麻、枳殼。
若子宮脫出陰道口外,摩擦損傷,繼發濕熱證候者,局部紅腫潰爛,黃水淋漓,帶下量多,色黃如膿,有臭穢氣味,不論氣虛、腎虛,輕者可於原方加黃柏、蒼朮、土茯苓、車前子等清熱利濕,重者可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83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中醫婦科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中醫婦科學》 > 第十三章 婦科雜病
第四節 婦人腹痛
婦女不在行經、妊娠及產後期間發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則痛連腰骶者,稱為“婦人腹痛”,亦稱“婦人腹中痛”。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盆腔炎、子宮頸炎、子宮肥大症及盆腔淤血症等引起的腹痛。
[病因病機]
主要機理為衝任虛衰,胞脈失養,“不榮則痛”,及沖任阻滯,胞脈失暢,“不通則痛”。
臨床常見的有腎陽虛衰、血虛失榮、氣滯血瘀、濕熱蘊結及寒濕凝滯等類型。
一、腎陽虛衰
禀賦腎氣不足,或房事過度,命門火衰,或經期攝生不慎,感受風寒,寒邪人裡,損傷腎陽,衝任失於溫煦,胞脈虛寒,血行遲滯,以致腹痛。
二、血虛失榮
素禀體虛,血虛氣弱,或憂思太過,或飲食不節,勞役過度,損傷脾胃,化源匱乏,或大病久病,耗傷血氣,以致衝任血虛,胞脈失養而痛;且血虛氣弱,運行無力,血行遲滯亦可致腹痛。
三、氣滯血瘀
素性抑鬱,或忿怒過度,肝失條達,氣機不利,氣滯而血瘀,衝任阻滯,胞脈血行不暢,不通則痛,以致腹痛。
四、濕熱瘀結
宿有濕熱內蘊,流注下焦,阻滯氣血,瘀積衝任,或經期產後,餘血未盡,感受濕熱之邪,濕熱與血搏結,瘀阻衝任,胞脈血行不暢,不通則痛,以致腹痛。
五、寒濕凝滯
經期產後,餘血未盡,冒雨涉水,感寒飲冷,或久居寒濕之地,寒濕傷及胞脈,血為寒濕所凝,衝任阻滯,血行不暢,不通則痛,以致腹痛。
[辨證論治]
首先辨其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及發作時間,結合全身症狀、月經和帶下的情況,以審其寒、熱、虛、實。臨床以慢性腹痛多見,因此,本病多屬虛中夾實的病證。治療原則以通調衝任氣血為主。對於發病急、重者,必要時可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
一、腎陽虛衰型
主要證候:小腹冷痛下墜,喜溫喜按,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小便頻數,夜尿量多,大便不實,舌淡,苔白滑,脈沉弱。
證候分析:腎陽虛衰,衝任失於溫煦,胞脈虛寒,故見小腹冷痛下墜,喜溫喜按;陽虛不能外達,故形寒肢冷;腎虛髓海不足,外府失榮,則頭暈耳鳴,腰酸膝軟;腎陽虛衰,膀胱氣化失常,則小便頻數,夜尿量多;火不暖土,則大便不實。舌淡,苔白滑,脈沉弱,為腎陽虛衰之徵。
治療法則:溫腎助陽,暖宮止痛。
方藥舉例:溫胞飲。
二、血虛失榮型
主要證候:小腹隱痛,喜按,頭暈眼花,心悸少寐,大便燥結,面色萎黃,舌淡,苔少,脈細無力。
證候分析:血虛氣弱,衝任胞脈失於濡養,氣弱運血無力,故小腹隱痛,喜按;血虛不能上榮清竅,故頭暈眼花;血虛內不榮心,則心悸少寐;血虛津液不足,腸道失濡,是以大便燥結。舌淡,苔少,脈細無力,為血虛之徵。
治療法則:補血養營,和中止痛。
方藥舉例:當歸建中湯(《千金翼方》)。
當歸、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飴糖
方中當歸、白芍養血和中,緩急止痛;桂枝、生薑溫中,通經止痛;甘草、大棗、飴糖補氣建中,生血養營。全方共奏補血養營,和中止痛之功。
三、氣滯血瘀型
主要證候:小腹或少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脘腹脹滿,食慾欠佳,煩躁易怒,時欲太息,舌紫黯或有紫點,脈弦澀。
證候分析:肝失條達,氣滯血瘀,血行不暢,衝任阻滯,不通則痛,故小腹或少腹脹痛,拒按;肝脈不舒,氣機不利,則見胸脅、乳房脹痛,煩躁易怒,時欲太息;肝鬱克脾,脾失健運,則脘腹脹滿,食慾欠佳。舌紫黯或有紫點,脈弦澀,為氣滯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行氣活血,化瘀止痛。
方藥舉例:牡丹散(《婦人大全良方》)。
牡丹皮、桂心、當歸、延胡索、莪朮、牛膝、赤芍、荊三棱
方中當歸、赤芍、牛膝、牡丹皮養血活血化瘀;三棱、莪朮、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桂心溫經通絡。全方行氣活血,化瘀止痛,使氣暢瘀消而痛自除。
四、濕熱瘀結型
主要證候: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有積塊,伴腰骶脹痛,低熱起伏,帶下量多,黃稠,有臭味,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證候分析:濕熱之邪與血搏結,瘀阻衝任,血行不暢,故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有積塊;瘀停胞脈,胞脈係於腎,故伴腰骶脹痛;濕熱纏綿,故低熱起伏;濕熱之邪傷及任帶、胞宮,故見帶下量多,黃稠,有味;濕熱壅遏下焦,故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為濕熱瘀結於內之徵。
治療法則: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方藥舉例:清熱調血湯加敗醬草、薏苡仁、土茯苓。
若熱結血瘀甚者,症見高熱不退,神昏譫語,腹痛拒按,宜瀉熱化瘀散結,可用桃核承氣湯(《傷寒論》方:桃仁、大黃、桂枝、炙甘草、芒硝)加金銀花、連翹、白花蛇舌草。
五、寒濕凝滯型-
主要證候:小腹冷痛,痛處不移,得溫痛減,帶下量多,色白質稀,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膩,脈沉緊。
證候分析:寒濕之邪,重濁凝滯,客於衝任、胞中,與血搏結,瘀阻經脈,血行不暢,故小腹冷痛,痛處不移;得溫則瘀滯稍通,故得溫痛減;寒濕生濁,下注衝任,帶脈失約,故帶下量多,色白質稀;寒濕之邪,易傷陽氣,故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膩,脈沉緊,為寒濕凝滯之徵。
治療法則:散寒除濕,化瘀止痛。
方藥舉例:少腹逐瘀湯加蒼朮、茯苓。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8.婦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