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香港的手力急救值得我們推廣

有關傷科
pan0158
加油會員
加油會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7-07-14 , 23:28
來自: TAIWAN

﹝轉貼﹞香港的手力急救值得我們推廣

未閱讀文章 pan0158 »

手力急救
基本理論指力按壓之效用﹐可從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和生理知識得到解答﹐雖然利用穴位進行手力 急救不必對中醫學有認識﹐ 不過﹐ 對中醫理論如有小許認識﹐對運用肯定有裨益。 根據中醫學說﹐人體內有一度真氣循環不息的運行﹐才能生存。身體之經絡共十四條循環貫通﹐ 每條經絡掌管一個內部器官或體外部位或掌握一種生理作用﹐每條經絡有特定穴位﹐管制或影響 真氣運行﹐突然之休克﹑疾病都會擾亂真氣。因此﹐身體某部位受傷﹐可能在遠離該部位之某地 方出現徵狀﹔一些表面與病患無關之部位﹐亦會通過經絡而影響疾病。特別刺激適當之穴位﹐可以有下列之療效﹕ · 調整內部器官之功能﹐例如使心律回復正常或減輕舟車暈浪之不適。· 利用影響傳至大腦皮層之信息﹐減輕痛楚。· 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發炎滲出液之再吸收﹐藉以消除腫痛﹐減少發炎。· 使身體之腺和神經功能回復正常﹐以幫助回復知覺。 技巧操作方法 1. 推--用掌心向上﹑下直線推動。2. 拿--用拇指及其它手指﹐挾著患者的皮膚﹐肌肉或筋膜﹐用力壓挾。3. 按--用手指或指節頭﹐按壓在穴位上﹐用力壓下。4. 摩--用手指或手掌﹐貼在穴位上﹐作來回旋轉的揉擦。5. 點--用指尖﹑指節尖﹑指甲﹑或尖物(如牙簽之類)在穴位上用力壓。6. 拍--用掌﹑或拳﹑或合掌拍打穴位。力度輕重力度輕重可根據穴位在皮下之深度而定﹐太輕是不會產生刺激功效﹐過重恐傷害患者﹐同時 拯救員本身亦容易感到疲倦﹐用力恰當﹐神志清醒的患者﹐一般感到被按壓的穴位有﹕痠﹑ 麻﹑脹﹑痺或沉重的感覺。 尺碼準則穴位之尺度與患者之高矮大小成正比﹐故量度尺度﹐應以患者本人之手作量度尺碼為準則﹐ 若拯救員與患者的身體高矮大小沒有多大距離﹔取穴時﹐拯救員可以用自己的手指來比量。尺度標準如下﹕(寸 -- 指體寸) 1. 一寸 = 大拇指末節之橫度。 2. 一點五寸 = 食指與中指拼合之橫紋(以食指末節橫開量度)。3. 二寸 = 食指伸直時﹐中末兩節之長度。4. 三寸 = 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尾指拼合之橫紋(以食指末節橫開量度)。
按壓時間:通常約一分鐘為一療程﹐亦可按壓至患者恢復知覺或達到治療效果為止。人中
位置﹕ 人中溝上三份一與下三份二之交會點。
處理﹕ 窒息﹑休克﹑中暑﹑昏迷﹑心臟停頓﹑痙攣。
操作法﹕ 點(穴位在皮下0.3-0.5寸)。
鼻膈
位置﹕在人中溝之上端﹐鼻中隔根部正中。
處理﹕ 窒息﹑休克﹑中暑﹑昏迷﹑心臟停頓﹑痙攣。
操作法﹕ 點(穴位在皮下0.3-0.5寸)。
注﹕作為「人中」 之交替穴﹐譬如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沒法點刺「人中」穴。素蟉
位置﹕ 在鼻柱尖端。
處理﹕ 窒息﹑休克﹑中暑﹑昏迷﹑心臟停頓﹑痙攣。�
操作法﹕ 點(穴位在皮下0.3-0.5寸)。
注﹕與「鼻膈」之作用相似﹐當沒法點刺「人中」穴時取用。上星
位置﹕ 前髮際正中對上一寸。
處理﹕流鼻血﹑頭痛。
操作法﹕ 按(穴位在皮下0.3-0.5寸)。
百會
位置﹕ 前髮際正中對上5寸。
處理﹕ 休克﹑眩暈﹑頭痛﹑中風�C
操作法﹕ 按或點(穴位在皮下0.5-1寸)。
風池
位置﹕第七頸椎(C-7) 對上四寸之一點與耳後乳突下緣間聯線上之中點處。�
處理﹕頭痛﹑ 眩暈。
操作法﹕ 按或點(穴位在皮下0.5-1寸)。
上迎香
位置﹕ 在鼻柱中間﹐兩旁低凹處。
處理﹕ 鼻出血。
操作法﹕ 拿或按(穴位在皮下0.3-0.5寸)。
太陽
位置﹕ 從鼻尖與外眼角之中間向後約1寸。
處理﹕偏頭痛﹑ 頭暈。
操作法﹕ 按或點(穴位在皮下0.5-1寸)。
合谷
位置﹕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略近第二掌骨中點處。
處理﹕一般全身止痛作用﹐特別適應頭部痛症。
操作法﹕ 按或點(穴位在皮下0.5-1寸)
內關
位置﹕在掌後第一橫紋正中直上2寸在兩筋之間
處理﹕心臟復甦﹐心臟衰弱。
操作法﹕按或點(穴位在皮下0.8-1.3寸)。
少商
位置﹕在拇指撓側﹐距指甲角外0.1寸。
處理﹕昏迷﹑中風。
操作法﹕點(穴位在皮下0.1寸)。
腎俞
位置﹕在第二腰椎(L2)下凹窩左右向外各量1.5 寸即「命門」兩旁
處理﹕虛弱。
操作法﹕ 推按或摩(穴位在皮下0.8-1寸)。
雙脘中脘
位置﹕在肚臍正中直上4寸。
處理﹕胃痛﹑嘔吐﹑腹瀉﹑腹脹。
操作法﹕按﹑摩或推(穴位在皮下1-1.5寸)。
上脘
位置﹕在肚臍正中直上5寸。
處理與操作法﹕與 「中脘」相同。
丹田氣海
位置: 在肚臍正中直下1.5 寸。
處理﹕ 腹痙攣﹑腹痛﹑腹脹﹑腹瀉。
操作法﹕按﹑摩或推(穴位在皮下1.5-2寸)
關元
位置: 在肚臍正中直下1.5 寸。
操作法﹕ 與「氣海」大致相同。
足三里
位置﹕位於膝蓋骨下緣直下3寸距離脛骨外側1寸。
處理﹕嘔吐﹑腸胃痛﹑衰弱。
操作法﹕按(穴位在皮下1-1.5 寸)。


委中
位置﹕在膝彎正中央的橫紋上﹐左右兩條大筋的中間。
處理﹕小腿肌肉抽筋﹑腰背痛。
操作法﹕按或點(穴位在皮下0.8-1.5 寸)。

承山
位置﹕在小腿肚正中。
處理﹕小腿肌肉抽筋。
操作法﹕按﹑摩。推或拍(穴位在皮下1.5-2 寸)。





太沖
位置﹕在拇趾除與二趾的趾縫﹐後約2寸。
處理﹕足趾抽筋。
操作法﹕按或點(穴位在皮下0.5-1 寸)。

涌泉
位置﹕在足底(腳趾除外)第二﹑三趾縫與腳跟成一直線M上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二交匯點。
處理﹕休克﹑昏迷﹑心神不寧。
操作法﹕點或按(穴位在皮下0.5-1 寸)。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