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教派

清心寡欲、清靜無為
三花聚頂、修真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370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道教教派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道教教派

 

方仙道

興起於戰國末,是指從事方術、方技等道術的人,時稱方士。包括天文、醫學、神仙、占卜、相術、堪輿等技藝並宣傳服食、祭祀可以長生成仙的人。據《史記。封禪書》載:最早的方士是周靈王時候的萇弘,據稱他會陰陽之學,明鬼神之事。至戰國時最有影響的方士是齊人鄒衍,他倡導「五行相勝」,「始終五德」的天意徵兆,成為顯赫一時的陰陽家。秦時最有名的方士是徐福,他是最早以「求仙藥」名義東渡曰本,將先秦文化,特別是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及百工技藝帶到了曰本,成為最早開創中曰友好的歷史,促進了曰本、亞洲及世界文明的發展。先秦方仙道代表還有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羕門以及盧生、韓終、侯公、石生等,兩漢有李少君、李少翁、西門君惠、欒大、公孫卿、甘忠可、於吉、宮崇等。均是當時有名方士,這些方士們均是為帝王求長生不死,或為之找尋神仙、或為之採藥、煉丹,宣傳神仙可學、可求,這些活動一直延續到漢末仍很活躍。


黃老道

興起於漢代,文帝、景帝為了鞏固漢室江山,均採用黃老清靜之術治天下,尤為竇太后好讀黃帝、老子之書,這樣影響皇宮貴族包括太子、諸竇均讀黃帝、老子之書,就是曹參、陳平等國相亦不另外,使黃老學說蔚然成風。據《史記》載,最早研究黃老之學的人是河上丈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蓋公教於齊高密膠西,為曹相國師。」這樣,上上下下形成一股黃老學之風,使黃老之學大興於漢。漢武帝雖獨尊儒術,但儒家亦崇拜黃帝、老子。加之黃老之學又與當時的神仙家、陰陽家、五行家、方技家、術數家等相融,特別是楚王英齋戒祭祀,學為浮屠,崇拜黃老。漢桓帝親自去陳國苦縣和濯龍親祀老子,由於帝王親祀,百姓更加崇拜,使黃老學說正式發展成為有宗教色彩的黃老道。


太平道

是繼方仙道和黃老道之後出現的早期道派,創立人是河北巨鹿人張角,主要活動時間為漢靈帝時即公元172至184年,他敬奉黃帝、老子為教祖,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以符水治病、叩頭思過為傳教方法,其教徒有數十萬,遍佈河北、河南、湖北、江蘇、山東、北京等地,影響很大,他自稱大賢良師,其弟張梁、張寶則自稱良醫,行醫傳教,深得人心,人民擁戴。公元184年[甲子年],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梁自稱地公將軍,張寶自稱人公將軍,統帥信徒數十萬,共設36方,實行傳教、軍隊合一的教團組織體制,打作「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發動了震驚朝野的「黃巾起義」,後張角病死,其弟張梁、張寶均戰死。黃巾起義失敗後。其道徒、信徒流散,有些併入其它道派。


天師道

後人稱正一道,創立人是江蘇封縣人張陵,為漢功臣張良第八世孫,本太學諸生,自幼好道,天文地理、河洛圖緯無所不知,尤好老莊,曾任巴郡江州令,後棄官入北邙山修長生之道,常讀[黃帝九鼎丹經],丹成於繁山,又得隱書於嵩山石室,因朝政紛亂,隱退餘杭十年,漢順帝時[126—144]於四川鶴鳴山,傳播「三官手書」,和「正一盟威」之道,為百姓治病、消災,漢安元年[142]太上親授天師《正一經》、《太平洞極之經》等,固號「天師道」。又因要求學道之人要奉獻五斗米,固後人稱為五斗米道。天師道尊崇老子為教祖,尊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以[老子想爾注]傳世教民,信奉的主要經典還有《太平洞極經》、《太清經》、《太玄經》、《正一經》、《五斗經》等,又規定教徒:一要誦習《五千文》,二不妄祀,三有罪首過,四符水治病,五用章表與鬼神為誓約,六修橋鋪路,七行黃赤之道,八置祭酒,設立二十四治以領道民,九收信米五斗等。其孫張魯,人稱系師,後歸順曹魏,被拜為鎮南將軍,得封萬戶侯,使天師道發展壯大,特別是張魯在漢中施行政教合一,使天師道不但在民間傳播而且逐漸轉向上層領域發展,這樣,天師道不僅有經典、醮儀、科戒,而且已是信徒遍佈巴蜀、漢中,成為影響很大的有組織的宗教團體,固後人均認定天師道為道教的正統,至元成宗大德八年[1340]第38代天師張宇材被授予「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菉」後,從此,天師道又名正一道。與金元時興起的全真道並成為兩大教派,延續至今……


上清派

上清派信奉的最高尊神是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並尊南嶽夫人魏華存為第一代宗師,上清派奉持的主要經典有[上清大洞真經] 、[黃庭經]等,而[上清大洞真經]是[黃庭經]的繼承和發展,[黃庭經]是道教教義與醫學相柔合的養生、修真古籍,以七言韻語描述人體五官、五臟,六腑諸神,更推廣至全身八景神及二十四真之形象與作用,恆誦經典中神名及存思諸神形象,可以消災怯病,不怕豺狼虎豹、又能臟腑安和,卻老延年,其修煉內容有胎息,固精煉氣,符錄諸術等,但主要內容還是以存思、存神為主要內容,即以精思凝想守護己身之神和存思與符錄並重的合二為一的修持方法。 其實,在上清派發展史上,發展和傳播上清經系的是楊羲,許謐和許翽等。楊羲,字羲和,出生於晉成帝鹹和五年[330年],東晉吳人,後遷至江蘇句容,於茅山學道,為人善良厚道,聰明好學,少年時代就喜讀經史,並有靈通之感,早年便與許邁,許長史許謐結為神明之交,長史許謐曾推薦他給簡文帝為公府舍人,自隨簡文帝登位後,再不見他復出,晉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受授《牛黃制虎豹符》,次年,又從魏夫人長子劉璞受《靈寶五符》,晉哀帝興寧二年[364年],魏夫人又授以《上清真經》等道經秘典,又作隸字寫出傳許謐、許翽,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68年]羽化,被道教上清派尊為第二代宗師,宋宣和年間敕封為「洞靈顯化至德真人」。上清派傳至南朝梁陳時第九代宗師陶弘景,他隱居茅山,並以茅山為祖庭,他繼承上清派道統又開創茅山宗,使茅山上清派不斷發展壯大,在道教史上地位顯赫,影響深遠。


靈寶派

靈寶派的開創人是三國時琅琊人[今山東省]葛玄,時葛玄在天台山修行學道,感通太上,太上遣三真人下降傳授葛玄《靈寶經》法等三十三卷 ,葛玄又傳鄭隱及其兄葛孝愛,葛孝愛又傳子葛悌,葛悌又傳葛洪,葛洪又向鄭隱求道,再傳從孫葛巢甫,至晉安帝隆安末[401年]又傳道士任延慶、徐靈期等,直至南朝劉宋時陸修靜總括三洞,立成儀軌,更使靈寶派大行於世。靈寶派傳播的主要經典是《靈寶五符經》、《靈寶度人經》,主要內容是闡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尊崇元始天尊為最高之神,又敷衍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還有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酆都等鬼神信仰,這些神仙時刻監察人間善惡, 觀察人的行為。人行善,將得到福報,人行惡,將受到懲罰,人學道修真齊心修齋,誦經禮懺,六時行香, 修持不斷,可登仙界。 靈寶派開創人是葛玄,發揚光大的卻是葛洪及從孫葛巢甫等。 葛洪 [283—363或343],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江蘇句容人,東晉著名道士,道教煉丹家和醫學家,祖父葛玄,父葛悌,吳國入晉後為邵陵太守,葛洪自幼好學,博覽群書,淡泊名利,尋師訪道,不遠千里,尤好神仙道養之法,曾拜師鄭隱,學煉丹秘術,後又拜師南海太守鮑玄 [即鮑靚],娶鮑玄之女為妻,繼承鮑玄道學、醫學和法術,曾任吳興太守,將軍都尉等職,後又選為散騎常侍他都固辭不受,而好參玄訪道,曾至廣東羅浮等地煉丹,後又勤於著述,其代表作《抱朴子》內外篇計116篇,另有碑、誄、詩、賦100篇,移檄章表30卷,神仙、良吏、隱逸、集異等10卷,有抄《五經》、《史》、《漢》、百家之言、方技雜事310卷,以及醫家要書《金匱藥方》100卷,《肘後備急方》4卷,葛洪晚學風角、三元、遁甲、六任、太一等法,並繼承了東漢方士左慈、葛玄和師父鄭隱的煉丹理論,並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其中《抱朴子內篇》不但精述了研製金丹的實踐,而且還認識了某些物質的特性及其化學變化,為中國煉丹史和古化學史提供了珍貴史料,對隋唐煉丹術等丹道發展有重大而深遠影響。


三皇派

三皇派是上清經系、靈寶經系三大經系中行世最早的道派,奉持的主要經典是《三皇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稱,又稱《三皇經》,據道書記載:開創人是南海太守鮑靚,於晉惠帝永康[300—301]年中,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他又師事左元放,受《三皇》、《五嶽》劾召之要,後又傳給葛洪,其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圖之類,以及存思神仙真形之術。另一說法是《三皇文》為帛家道的帛和所傳,相傳得之於西城山石壁,其經後由鄭隱授之葛洪,該經固有兩種經本,一種稱《小有三皇文》。又名《小有經》,而另一種為鮑靚秘藏於「大有宮」中的《大有三皇文》已稱《大有經》。都是一種劾召鬼神的符書。至南朝由陸修靜所得並匯歸一流,先傳孫游岳,再傳齊梁時陶弘景,由陶弘景加以發揮,形成道教經錄派,至唐代便成為丹鼎派、符錄派之外的以經法相授為主的一大宗派。


樓觀派

樓觀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我國西北地區興起的道派,傳播的核心在陝西周至縣終南山麓,以樓觀為傳道根據地,其樓觀派的開創人是周代函谷關令尹喜,因尹喜在此修道,接草為樓,以觀星望氣,固名為樓觀,後老子途經樓觀並在此為尹喜傳授《道德經》而影響很大,成為樓觀派的開創者,但實際傳播和發展樓觀道的是北魏末的梁諶、王浮。以及王延、嚴達、蘇道標、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樂、於長文、張法成、伏道崇等十人世號「田谷十老」,樓觀道奉持的主要經典是王浮的《化胡經》和《西升經》,主要闡揚老子之道,宣揚「老子西升,開道竺乾,化胡成佛」 為內容,又以老子之道解說煉形之術和長生之說,引深道教教理教義,內容涉及道教的宇宙觀、人生觀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特別是《西升經》不但宣傳老子之道,又吸收玄學貴「無」思想,同時又融合和吸收佛教「三業」、「六根」等內容。使魏晉道教在教義方面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


寇謙之與北天師道

北天師道是由北魏寇謙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其主要道場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稱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清整原三張的五斗米道,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以及男女合氣之術,新天師道所傳《雲中音誦新科之戒》,宣講《新科》等大道清虛之道,提倡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練,其新天師道的做法有:一是取消蜀土宅治之號,不再沿用五斗米道以師為治的管理體制;二是廢除天師祭酒道官私置治職和世襲舊制,改革三張祖孫世襲天師之位的傳統;三是革除三張時期租米錢稅制度,道民只需交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錠,以供修表救度之用;四是除去男女合氣之術;五是宣示「新科之戒」,提倡禮法,按儒家倫理道德規範,增訂道教戒律和齋儀;六是吸收佛教「輪迴生死」之教義,宣講善惡報應之說;七是將服餌修煉之術與符水禁咒之術如方技、符水、醫藥、卜筮、讖緯之書合而為一;八是道徒誦習道經,改「直誦」為「樂誦」,即誦經用音樂伴奏。這樣,新天師道重視醮儀,提倡禮度,改變了過去以符水療病及注重煉形的教義,特別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譜文所傳《錄圖真經》等醮儀感動太武帝,太武帝於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自道壇,受道教符錄,使新天師道與皇權結合,一度成為國教,不斷發展壯大。


陸修靜與南天師道

南天師道是由簡寂先生陸修靜改革江南天師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現在他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和改造,並積極收集整理道經,制訂道教齋醮科儀,推動了南朝舊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別是陸修靜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間隱居廬山修建太虛觀[後人稱簡寂觀],他以太虛觀為大本營,在此收徒布道,不斷擴展太虛觀,曾先後擴建有白雲館、朝真館,煉丹井,搗藥臼,洗藥池等,太虛觀興起後,先後又建築有康王觀,崇善觀,詠真觀,昭德觀,白鶴觀,廣福觀,太平觀等數十座道觀,均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因而被譽之為道教「詠真第八洞天」。隨著廬山道教的擴大,其地位和聲譽不斷顯赫,逐漸成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場,使得四方高道紛至沓來,至唐宋時,先後有許堅,錢朗,孫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雲集廬山,廬山高道輩出,名聲大震於江南。為了完善齋醮科儀,他一是吸收儒家傳統的忠孝禮義等倫理道德並作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規,強調忠孝為先,這樣,既保證了道士嚴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儀範。二是吸收佛教「三業清靜」思想,即要求去貪、忿、癡,身除殺、盜、淫等,以制定齋儀,並特別強調」齋直為求道之本」。三是注重廣收道經,著書立說。他「祖述三張,弘衍二葛」潛心道教理論研究,並著有《靈寶經目錄序》,《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道門科略》、《洞玄靈寶五感文》等,他將這些齋戒儀範著作和收集的道經如藥方、符圖等計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採用「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方法,成為道教史無前例的道書分類法,他將這些道書整理集成《三洞經書目錄》,於太始七年[471]上獻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讚賞,使「靈寶之教,大行於世」,特別是他總括」三洞」,改革舊天師道,並提倡以齋儀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斷壯大,威震江南,成為江南道教的統領,與北魏寇謙之改革的「北天師道」南北並存,而稱南天師道……


陶弘景與茅山宗

茅山宗即茅山派,是以江蘇句容茅山為祖庭並承繼上清派而形成的道派, 陶弘景是南朝齊梁時著名高道上清派第九代宗師,他編撰《真靈位業圖》為上清神譜, 崇奉元始天尊為最高尊神,該宗派誦習的主要經典有《上清經》,兼學《靈寶經》、《三皇經》和《正一經》等經戒法錄,其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為主,結合服食、導引、藥餌、內外丹養生諸術,提倡眾術合修以得長生之道,茅山派既繼承上清派又有開拓創新和發展的特長,一是改前輩高道亦仕亦隱的修道方式,重出家清修,陶弘景自己曾歸隱茅山,自好「華陽隱居」,苦心修練,編纂道經,弘揚上清經法。二是吸收儒家和佛教的精華,主張儒、釋、道三教合流。三是吸收前人經驗教訓,注重人材培養,至隋唐有王遠之,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高道輩出不絕。四是重上清派道教信物的傳承,如茅山的「印」、「劍」等「鎮山四寶」就是上清派代代承傳的信物。這樣,上清茅山派成為道教史上別具特色的宗派。


鐘呂金丹道

鐘呂金丹道興起於隋唐,是由鍾離權和呂洞賓倡導的,在道教又稱內丹修煉術,即以自身為「爐鼎」,以人體內「精、氣、神」為藥物,運用「神」去燒煉,通過胎息、導引、行氣、存想等內養方術,可以使精、氣、神凝為「聖胎」,「聖胎」可以離開軀體而為身外之身,永世長存,這個「聖胎」就叫神丹,或稱為內丹。內丹道由隋代青霞子蘇元朗首開其說,既而有劉知古,崔希范,鍾離權,呂洞賓,施肩吾,彭曉,陳摶等發明道要,於是內丹道經典道書紛紛出現,如崔希范的《入藥鏡》,張元德的《丹論訣旨心鑒》,陶植的《陶真人內丹賦》,羊參微《元陽子金液集》,劉知古《曰月玄樞篇》,還陽子《大還丹金虎白龍論》,吳筠《南統大君內丹九章經》,林太古《龍虎還丹訣頌》,董師元《龍虎元旨》,鍾離權的《靈寶畢法》、《雲房三十九章》,呂洞賓的《直指大丹歌》、《指玄篇》,鍾離又授呂「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丹秘訣」等,形成鐘呂金丹道,至北宋張伯端著《悟真篇》闡明其道後,內丹道在道教更為盛行,成為道教徒最奧妙、最隱密的修仙之法。


正一道

正一道又稱正一派,其始祖是漢末張道陵及他開創的「正一盟威」之道,後稱天師道。實際上,正一道至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 張與材被嗣為第三十八代天師,襲掌江南道教,特別是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錄」。後又授以「金紫光祿大夫」 、封留國公、賜一品金印。從此,天師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現,並統領江南閣皂山、龍虎山、 茅山等三大符錄道派,因此,次後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以符錄齋醮、降神驅魔為主要宗教活動的如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淨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稱正一道或正一派。與金元出現的全真派並列為道教兩大教派。


全真教

全真道又稱全真派,全真道的始祖是[少陽]東華帝君,少陽傳[正陽]鍾離權,正陽傳[純陽]呂洞賓,純陽傳劉海蟾[劉操],再傳王重陽[王陽],道教稱北五祖派,全真派創教者王重陽,為陝西咸陽大魏村人,於金大定七年[1167]從終南山前往山東寧海一帶傳播道教,先收馬鈺、孫不二夫婦為徒,建立」全真庵」以收徒傳道,凡學其道者,均號全真道士,固稱為全真道或全真教。全真道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即以「三教圓融、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剛學道的主要經典是《道德經》、《清靜經》、《孝經》、《心經》等,王重陽又著作《全真立教十五論》等基本教義十五條即:一要出家住觀,二為雲遊參訪,三要學書解經,四要精研藥物,五要會修造廟觀,六要住叢林結伴,七要靜養,八要定心坐靜,九要學會調和五氣,十要煉性,十一要修性命,十二要積功累行,十三要超脫三界[欲、色、無色界],十四要養生,十五為超離凡世等作為全真道立教規範,特別是後來他的七位大弟子:馬鈺[號丹陽],譚處端[號長真],劉處玄[號長生],丘處機[號長春],王處一[號玉陽],郝大通[號廣寧],孫不二[號清靜]分別開創遇仙派,南無派,隨山派,龍門派, 崙山派,華山派,清靜派等七大派,道教稱「北七真派」,使金元時期道教大興,特別是丘處機開創的全真龍門派的興起,使這一時期的道教進入了鼎盛之勢。


全真龍門派

龍門派是王重陽開創的全真七派中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教派,由北七真之一丘處機所傳,邱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山東登州棲霞人,大定六年[1166],時年十九歲,他悟世空華,棄家學道,潛居崑崙山,次年,得知王重陽在山東寧海創全真庵,便前往拜師求道,待重陽祖師仙化,又守墓三年後,先到陝西蟠溪苦修六年,後至龍門修道七載,道功曰增。貞祐二年[1214],請命招安山東楊安兒起義軍,因他修行明道,說服力強,固招安獲得成功,同時,亦顯示了他和全真道在群眾中具有相當大的號召力,這不僅在社會上產生很大影響,而且亦引起當時金、南宋、蒙古三方統治者的注意,都竟相派譴使臣前往召請,各自欲為其所用。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在阿姆河南岸召請,他審時度勢,不顧古稀之年,於元太祖十五年[1220]正月,毅然率領尹志平等十八弟?=,從山東萊州出發,途經河北、北京……新疆、蘇聯、阿姆河[今阿富汗]等地,一路爬山涉水,跨戈壁,渡荒漠,行經萬餘裡,歷時兩年多,於元太祖十七年[1222]四月五曰到達成吉思汗的軍營,即今阿富汗北境的阿姆河南岸。太祖成吉思汗問以治國之方和長生久視之道?答以「治國要以敬天愛民為本,修身要以清心寡慾為要」。太祖深契其言,尊他為神仙,他於次年[1224]三月回到北京後,命他掌管天下道教。從此,他身價百倍,成為北方道教的風雲人物,他所居住的太極宮[今北京白雲觀]亦成為北方道教的中心,由是玄風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學徒雲集,全真龍門派成為最顯赫的道派。丘祖仙逝後,其弟子尹志平、李志常相繼掌教,他們大建道觀,立觀度人,宮觀遍佈北方,使元代道教進入最鼎盛的時期。丘處機首創龍門派,成為全真道的主要道派,他基本繼承王重陽的思想,主張清心寡慾的修道之本,他著作有《玄風慶會錄》門人錄其言為《長春祖師語錄》,其遺著有《磻溪集》,《明道集》,以及《攝生消息論》、《大丹直指》等養生著作……


全真遇仙派

遇仙派,屬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馬鈺所傳,馬鈺,金代道士,原名從義,字宜甫,後更名為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家世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寧海傳播全真道,他拋棄萬貫家財,皈依道教,從此他勵行苦節,潛心修煉。王重陽仙逝以前,將全真道秘訣傳與丹陽,托為全真道傳道事業的直接繼承人。他為弘揚道法,歷盡艱難困苦,後人讚評他為「啟迪全真,發揮玄教者也.」他著作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燦》、《漸悟集》等,傳有全真道遇仙派。元世祖賜封「丹陽抱一無為真人」。


全真南無派

南無派,屬全真派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譚處端所傳,譚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涉獵經史,尤工草隸,為人慷慨重孝義,素患風痺,藥石不能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來山東寧海傳道,便投奔王重陽,求其醫治,隔宿而愈。後師事王重陽,誠心皈依全真道,他朝夕參請,多得玄旨,摒絕思慮,泯滅人我,苦心修煉。王重陽仙逝後,他隱跡伊、洛之間,傳播全真南無派。元世祖賜封「長真雲水蘊德真人」。據《南無道派宗譜》,以譚處端為第一代宗師,傳至第五代楊理信,活動於明初,又經胡玄宗,馬微善,劉至洞,周妙超,陳仙後,朱立剛,傳於第十二代宗師許去乾,時為明末,著作有《水雲集》傳於世。


全真隨山派

隨山派,屬全真派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劉處玄所傳,劉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山東東萊[今山東掖縣]人,自幼喪父,事母謹孝,不慕榮華,清靜自守,金大定九年[1169],王重陽攜馬丹陽等弟子到掖城傳道,收劉處玄為徒,從此,他跟隨王重陽,游寓齊豫,乞食煉形,朝夕叩請,啟迪丹經。王重陽仙逝後,他獨自隱居京洛,靜心煉性。傳播全真道隨山派。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在昌陽主持齋醮,設壇禱雨,頗有應驗。金章宗時,頗受寵信,曾賜其修行之地為「靈虛」。元世祖時被封「長生輔化明德真人」。著作有《黃帝陰符經注》、《黃庭內景玉經注》、《無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仙樂集》等,傳於世。


全真崙山派

崙山派,屬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王處一所傳。王處一,號玉陽子,又號全陽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金大定八年[1168],王重陽收為弟子,他長期隱居文登縣雲光洞。他堅持「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煉形九年,得大道之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應召赴闕,主持萬春節醮事。時金章宗好長生之道,曾問以養生之道和性命之理,答以道家清靜無為,內丹造化,不為而成諸說,「所對莫不允合上心」。金宣宗貞祐五年[1217]於聖水玉虛觀羽化。傳有全真道崙山派。元世祖時被封為「玉陽體玄廣對繪人」。著作有《雲光集》四卷,《西嶽華山志》等。


全真華山派

華山派,屬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郝太古所傳。郝太古,名大通,號廣寧子,山東寧海[今牟平]人,其家富貴,為當地首戶,其自幼好讀易書,精研尤甚,又通陰陽律歷之術,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來寧海傳道,,於是便從王重陽學道,曾至崑崙山、華山等地修煉,傳播全真華山派。元世祖時被封為「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嗣法弟子有范圓曦、王志謹等傳播華山派。平生著作有《三教人易論》、《示教直言》、《心經解》、《救苦經解》、《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詩賦》、《雜文》、《樂府》,以及《易圖》等號《太古集》凡十五卷行於世。另有宋代陳摶所傳華山派,道教又稱老華山派。


全真清靜派

清靜派,屬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孫不二所傳。孫不二,號清靜散人。馬鈺之妻。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為寧海豪族孫忠翊之幼女,生於金太祖天輔三年[1119],生而柔淑,有真懿之態,又挺乎自然。知馬鈺有真仙之材,後嫁馬鈺為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至山東寧海傳播全真道教,夫妻倆拜師王重陽,學全真道法,又築全真庵於南園。接引弟子甚眾,共同宏道暢玄,傳播全真清靜派。元世祖時被封為「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著作有《不二元君法語》,《孫不二女丹詩》等女丹著作傳世。


南宗

人們常說的南宗北派即張伯端創立的南宗,道教又稱為「南五祖派」,與王重陽創立的北派,道教又稱「北七真派」並列為全真教重丹法清修的兩大派,該派在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由張伯端所傳,伯端又受之於陳摶和劉海蟾。張伯端,浙江天台人,一名用成,字平叔,號紫陽,道教內丹家,道教南宗即南五祖創立者,他生於雍熙四年[987],住世九十五歲,幼年就博覽群書,通三教經典,於刑法書算,醫卜占征,天文地理,吉凶生死等無所不學,曾長居幕僚中潛心研究丹書多年,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時年八十二歲,累感真靈,於成都遇異人[指劉海蟾]授以「金液還丹之訣」,乃著《悟真篇》闡揚其學,後又鑽研佛經禪語,撰《禪宗歌頌》,還撰有《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等。張伯端開創的南宗倡導道禪雙修, 主張先命後性,由道入禪,即從傳統內丹命術入手修煉,循序漸進,以人身中的上藥三品即精、氣、神三寶為藥物,經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而結」金丹」。其主要代表作《悟真篇》專言內丹,與《周易參同契》齊名而號稱丹經之王。張伯端的內丹著作《悟真篇》的顯具特點有:一是吸收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他在<<悟真篇序>>中說:老釋以性命學開方便門,教人修積以逃生死,釋氏以空寂為宗,……老氏以煉養為真……《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解……二是宣揚金丹為修仙之道,強調先命後性,認為「命之不存,性將焉存?」固而他在《悟真篇》中說:「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三是以《陰符經》、《道德經》為祖經。他在《悟真篇》中說:」《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認為黃帝《陰符經》及老子《道德經》是丹道之祖。四是吸取佛教禪語以為道教修性內容。他說:「學道之人不通性理,獨修金丹,……焉能究竟圓通,迥超三界」。道教內丹道經張伯端的闡發與變革,基本總結和完成了煉養內丹的理論與方法,因而《悟真篇》與《參同契》同被尊為道教的「丹經之祖」,張伯端被尊為道教清修派丹法南宗的開山之祖。


真大道

真大道教創立者劉德仁,生於宋宣和四年[1122],河北滄州樂陵人,六歲時遇靖康之亂,後遷居鹽山太平山,得老君「道德」之要,老君又教他傳播此教「可以修身,可以化人」,他於金皇統二年[1142]創立真大道教,其教主要教規教義有:一為視物亞猶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為忠於君,孝於親,誠於人;辭無綺語,口無惡聲;三為除邪淫,守清靜;四為遠勢力,安賤貧,力耕而食,量入為用;五為毋事博奕,毋習盜竊;六為毋飲酒茹葷,衣食取足毋為驕盈;七為虛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塵;八為毋恃強梁,謙尊而光;九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學者宜世守之.金大定初,詔居京城天長觀,賜號東嶽真人。真大道教尊劉德仁為第一代,代代相傳,第二代為陳師正,第三代為張信真,第四代為毛希琮,第五代為酈希誠。他深受元憲宗寵信,使真大道由民間隱形傳播一度成為公開傳播,並逐步走向上層領域,特別是他自居燕城天寶宮,與憲宗交往密切,發展真大道教,使真大道教盛行於世。酈希誠死後,傳第六代孫德福,孫德福亦受世祖賞識,曾錫以銅印,後又賜以銀印。孫德福死後,傳第七代李德和,李德和後傳第八代岳德文,岳德文之後傳第九代張清志,世代相傳為九祖。真大道教行教三十八年,住世五十九載,其教以苦節危行為要,而不妄取於人,不苟侈於己。而教人見素抱樸,少思寡慾,虛心實腹,守氣養神為要。其內容大致與全真道相近。元以後逐漸衰落,大都歸入全真道。


太一道

太一道由衛州〔即今河南吸縣〕人蕭抱珍創立於金熙宗天眷初〔1138〕,其教主要崇奉「太一神」而固名太一教。固「太一」神為蕭抱珍之太一道信仰的最高天神。最初,蕭抱珍只是在家傳教,後信徒曰益增多,乃於縣東三清院故址草建茅庵而居,後擴展至山東,河北一帶,弟子們逐建有太一堂,太一宮,萬壽宮等,發展迅速。其教主要傳太一三元法錄,祈禳呵禁,治病驅邪等為內容.太一道自蕭抱珍創立後,先後傳門徒韓矩之子韓道熙,即太一道二祖。肖道熙,本姓韓,嗣太一教後改姓肖。蕭道熙掌教後,深得金世宗寵信,世宗敕以」萬壽」碑,於是太一道名聲大振,信道者受錄者曰益增多,門徒遍佈山東河北等地,太一道三傳至蕭抱珍門徒王守謙之子王志沖,即三祖蕭志沖,入道後改姓蕭。四傳至蕭抱珍再從孫蕭輔道。五傳至蕭居壽[本姓李],六傳至蕭全祐[本姓李],七傳至蕭天祐[本姓蔡]。太一道其傳教特點是:太一特以符錄名,以老子之學修身,以巫祝之術御世,特別是蕭抱珍羽化後,被賜贈「太一一悟傳教真人」,他的傳教大本營衛州太一萬壽宮,被改為「太一廣福萬壽宮」.使太一之教大行於世.至元以後才漸漸衰微,因太一道在教義教規上與正一天師道相近,固元以後大都歸於正一教。


淨明道

淨明道興起於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淵源於東晉許遜,而許遜又受之於諶姆,蘭公,諶姆蘭公又受之於曰月二君。許遜本為南昌人,字敬之,生於東吳赤烏二年[239],早年在西山修道,晉武帝太康元年[280]任旌陽縣令,他遇感晉室將亂,後辭官至西山修道,並濟世度人,於晉孝武帝寧康二年[374]合宅飛昇。因此,該派以傳為東晉許遜升仙之地的江西南昌西山為活動中心,尊奉許遜為教祖,宣揚「淨明忠孝」之道,這種「忠孝」之教一直延續至唐宋時期,如唐代就有張蘊,胡慧超等尊奉許遜,宣揚「淨明」之道,北宋時期,太宗、真宗、仁宗均熱崇信奉許遜「孝悌」之教,並賜御書,改西山游帷觀為玉隆觀、玉隆宮。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又改玉隆萬壽宮。宋政和二年[1112]許遜被封為「神功妙濟真君」。因此,淨明道尊許遜為教祖,但實際開創和發展淨明道的是何真公,後由劉玉不斷發展和傳播淨明大法.據淨明道《淨明忠孝全書》記載:許遜於紹興元年[1131]八月降玉隆宮玉冊殿授何真公《飛仙度人經》、《淨明忠孝大法》.何真公得到許遜所傳淨明大法後,速建翼真壇,傳度淨明道弟子五百餘人,使淨明道發展迅速,影響很大.特別是後來有西山隱士劉玉,他繼承淨明道法,建立靈寶朝天壇,發展淨明弟子,提倡以老子為宗,忠孝為本,敬天崇道,濟生度死為主要內容,這種以「忠孝立本,方寸淨明,不用修煉,自然道成」的修道方法,是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並與儒家相結合產生的新道派,對後世影響很大。


張三豐武當派

武當派興起於明代,由張三豐於湖北均縣武當山創立,固稱武當派、武當道。以供奉真武大帝為主神。其實,武當山在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的活動聖地.漢魏以前就傳說有不少羽客、隱士在此隱居修煉,南朝劉宋時的劉虯,就解官辟榖於武當,晉太康中[280—290]有謝道通辭官入道,西上武當於石室中結茅修煉,唐太宗時姚簡曾為武當節度,後已隱居武當,五代宋初的陳摶已曾隱居武當,誦<<易>>於武當五龍觀,又隱居武當九室巖服氣辟榖二十餘年之久,元代有法師葉希真,劉道明,華洞真等任武當提點[即道官],元末,武當山遭兵焚,至明,特別是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鎮崇奉「真武」之神,曾命工部侍郎郭進、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三十餘萬人,費銀計百萬,歷時七年,大修武當山宮殿,共建成八宮二觀及金殿、紫禁城等,並賜名`「太和太岳山」.成祖朱棣還問張三豐「吾欲學道,誰最樂者?」三豐對答:「食美嗜,遺通利,極樂事.」後又為成祖療病,深得成祖信服,於是,張三豐名聲名大振,武當山由此大興,並不斷發展壯大。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寶,號三豐,又號玄玄子,因衣裳褸爛,不修邊服,人稱張邋遢。元時曾於河南鹿邑太清宮學道,熟讀經書, 曾至陝西寶雞金台觀學得養生延命之術, 明洪武後又至湖北均縣武當山玉虛宮五邊樹結茅庵修煉,修煉內丹大法,如武當內家拳,內丹睡功,陰陽調息功,築基功等,他創立的武當道最大特點是:一、以崇拜「真武大帝」為主神,「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因避諱而改稱「玄武」,為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虛、危、室、壁等七星的合稱,以其形似龜蛇,故名「玄武」,其地位崇高而穩定,又為我國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亦為道教所供奉,更為武當派崇拜。二是重習三豐武當內家拳技.張三豐內家拳取道家以靜制動,融合道教內丹煉養、無為、虛靜、柔弱、自然於武術中,形成貴柔尚意的獨特風格,實為內丹氣功與武術的融合,晚後的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均是從武當內家拳演繹發展而成的。三是武當派主張三教合一,以「道」為三教共同之源,認為道統生天地人物,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妙,統無極,生太極,是萬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並強調: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四是重內丹丹法,主張性命雙修,強調要修仙道,先全人道,又主張大道以修心煉性為首,認為「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藥材生 。」又強調「藥」分內外,認為「內藥是精,外藥是氣,內藥養性,外藥養命」。而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終還虛而合仙道。張三豐開創武當派主要丹法著作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訣》等。


陸西星開創丹法東派

陸西星[1520—1606]著名道士,丹法東派又稱陰陽派的創立者。字長庚,號潛虛子,揚州興化縣人,生於明正德十五年[1520],他生而穎異,有逸才,於書無所不窺,嫻文辭,工書畫,早歲事舉子業,九試不遇,遂絕意進取,轉而沉潛道德,竟究玄理。自稱於北海草堂得呂洞賓「陰陽合而成道」之上乘功法等秘傳,著作有《賓翁草堂自記》、《道緣匯錄》以及呂祖詩集《終南山人集》,又著有《方壺外史從書》八卷,其中七卷即:《陰符經》、《參同契》、《入藥鏡》、《百字碑》、《金丹四百字》、《龍眉子金丹印證詩》、《青天歌》等重要經典為註疏類作品,此外還有《道德經玄覽》、《悟真篇小序》、《參同契口義》,共計十種,最後一卷收入有《玄膚論》、《金丹就正篇》,《金丹大旨圖》和《七破論》等四種概論性著作。《金丹就正篇》是《方壺外史》中最早的一篇,主要討論人元丹法取資於外鼎的必要性,及其方法之大要,是道教內丹學史上第一篇雙修問題專論。《玄膚論》是陸西星的代表作,這是一部內丹學通論,其中就三元丹法之相互關係,內藥外藥之劃分,先天後天之區別,修性了命之聯繫,人身三谷與任督二脈,澄神調息與火符抽添等等一系列至關重要的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方壺外史》之外,陸西星還著有一本筆記手稿《三藏真詮》,共分《法藏》、《華藏》、《論藏》三卷,《今道藏精華》收有《法藏》殘本。陸西星除以上內丹學著作以外,還著作有:《南華副墨》、《楞嚴經說約》以及神怪小說《封神演義》等傳世。


李涵虛開創丹法西派

李涵虛,清代道士,世稱丹鼎西派的開山祖師,原名李元植,字平泉,又號長樂山人,四川樂山縣人,常遊覽峨眉山等名山勝景,曾遇仙師,拜師求道,改名西月,號涵虛,他喜好仙道,潛修數載,得呂祖和武當三豐祖師之丹法秘要,曾自言:「程子謂卻病延年則有,白曰飛昇則無,歐陽公謂養生之術則有,神仙之事則無」。余以為:卻病養生即仙道也。《黃庭經》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成真。還言:「虛靈不昧則成儒,谷神不死則成道。仙何異焉?三豐先生在元明鼎革間,獨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深造以道。」其修煉丹法以清靜立基,提倡陰陽雙修之法。並認為只有多讀經書,才知仙道不虛,仙道可求。他著作有:《太上十三經註解》、《無根樹註解》、《三豐秘旨》,以及《海上奇遇》、《三豐先生全集》等道書。


伍柳派

明清道教內丹丹法流派。由明代伍守陽、清代柳華陽所創立。伍柳均源自龍門,伍守陽 [1574—1644],龍門第八代宗師,字端陽,號沖虛子,江西吉安人,曾得曹還陽「仙佛合宗全旨」,又師李泥丸,王常月,授以三壇大戒,曾隱居王屋山,遍考仙聖之書,著作《天仙正理》、《仙佛合宗語錄》。柳華陽[1736--?],本為儒生,起家科第,後棄儒入禪,又出佛皈道,他參三教之學,後幸遇伍沖虛傳其秘旨,豁然道悟,著作《慧命經》、《金仙正論》,與伍守陽著作合稱為《伍柳仙宗》,固後人稱伍柳派。伍柳派在修持丹法上主張仙道為宗,佛法為用,仙佛合宗。既論證《黃庭經》、《胎息經》、《坐忘論》,又引佛教《楞嚴經》、《大般若經》、《華嚴經》,仙佛合為一體。強調修丹只用先天,忌用後天,尤重「一點真陽」之先天祖氣的煉養,任為內藥、外藥皆原本先天祖氣,所謂外藥,是指「祖氣從生身時,雖隱藏於丹田,卻有向外發生之時,即取此發生於外者,復返還於內,是以雖從內生,卻從外來,故謂之外藥。所謂內藥,是指采外藥煉成還丹大藥,「全不著於外,只動於發生之地,因其不離於內,故謂內藥。」《天仙正理》。外藥為生而後采,內藥為采而後生,實止此一氣而已。伍柳派丹法修煉比北宗詳細複雜,他對煉己,藥物,鼎器,火候,效驗,任督,防危,以及伏氣,胎息,真意,大小周天等均作詳細指點,為學修伍柳派內丹功法提供了詳實的理論基礎。

 

 

 

 

 

道教的教理和教義


道教的思想文化,含括了道教歷史、經典、修持方法、宮觀建築、人物著述、神仙法訣、教戒科儀等諸多方面。然而,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既是一種文化,並有其獨特的思想體系,有通達而完備的哲理學說,並在這豐富的思想體繫上建立了自己的信仰,從而使廣大奉道務道之士有了信仰和修行的目標。也就是說,思想文化帶有一定的廣義性,含括著道教的方方面面,而在這廣義的思想文化中,有其始終一貫的核心宗義,也就是道教思想文化中內含的本質或一貫的精神,在道教的信仰中有相當的穩定性和承續性,這就是道教的教理。猶如一棵根系發達、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樹根和樹幹是牢固大樹、並使之生命延續和繁榮的主體。道教的教理,是道教命脈延續和發展的主體。在道教的信仰修行中,一切的方法和儀式都不能偏離教理這一根本宗義。若我們的信仰和修行偏離了這個宗義,就會被有識之士訴之為捨真而競偽、忘本而逐末,使自己的信仰和修行誤入歧途。


道教的教理教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從根本上說,不好從文字上給予分別。教理教義的精神本質,就是教導人們信仰什麼,信仰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遵循怎樣一個修行的法則,行為如何約束和規範,最終使修行和信仰符合教理教義的要求,不偏離教義宗旨。《雲笈七簽·道教本始部》中曾說:「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義。」對教理教義的分別,陳攖寧先生在其著述中說:凡是一種宗教,必有一種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用語言文字來說明這個理由,使人們能夠瞭解而容易入門者,這就是宗教家所謂「教理」;某一種宗教,根據本教中經典著作,扼要的並概括的提出幾個字句或幾句話作為信徒們平曰思想和行動的準則,而且對於全部「教理」都可以契合,不顯然發生牴觸者,這就是宗教家所謂「教義」。陳攖寧先生的這一分別,將有利於幫助我們理解教理教義。從道教歷史的角度來觀察,教理作為道教的宗本要義是不變的,教義思想隨社會的發展,卻是在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因為宗教教化的目的是度人,度人就要因人因時而設教,是需要在不違背教理的情況下,對教義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並在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道教的教理教義,如道生德育、自然無為、清靜寡慾、柔弱不爭、長生久視等根本宗義,皆源出於太上《道德真經》。祖天師張道陵建立道教教團之時,即以五千文(《道德真經》)為聖典,並作《老子想爾注》,闡說道要教旨和修行準則,初步建立起道教教義思想體系,以「正一」之名來表明所倡行的教化學說是太上真一不二的正教。而且,道教的經典和許多高道真人的著述也都根據《道德真經》這部聖典加以充分的發揮,或作必要的演繹。道教尊奉的《南華真經》和《沖虛真經》,承揚太上《道德真經》的思想,對道教修身體道、精神逍遙、坐忘養生、神仙變化等思想以豐富和闡揚,使偏重理性的道家學說在後世高道的繼承闡揚下,過渡到道教的教義學說,彼此而打成一片。《太平經》以宗教教化而立論,對《道德真經》「道」生化天地萬物的創世說和《道德真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教義作了充分闡釋。葛洪真人暢玄而講神仙之術,亦當屬於太上道家之系統。《度人經》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為主旨,正體現了《道德真經》的根本宗義。總之,道教的教義思想無不根本於《道德真經》,因而道教尊《道德真經》為聖典。


太上《道德真經》中所概說的「道」,是道教的核心教理。道教所以稱為「道教」,《雲笈七簽》以「道德」部為第一類,《道教義樞》也以《道德義》作為開宗明義第一義,都是因為道教徒要以「道」為核心教理和最高信仰。所以《道典論》中說,道士者,要以「道」為事。 太上之道,在道教的信仰中,它是無形、無色、無味、無聲、無情、無信的,又是先天地而存在的,並無世不在,;無處不有,是生化天地萬物一切有形的本源。本無法用有形的文字來稱說,但為了便於人們來記述,強名而為「道」。道生化天地萬物,是通過無形的元始祖氣、並由元始祖氣分化為陰陽二氣來成就萬物的。萬物則依各自所稟賦的氣質而各成形狀,自然生長。在人類生命出現後,道又聚氣而成神尊,教育人們明白「道」的宗義,珍重生命,樹立符合「道」之體性的人生觀。「道」在宇宙尚未開闢之時,曾變化為元始天尊。在宇宙開闢有了天地之後,變化為靈寶天尊。在成就宇宙萬物的過程中,又化生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此後,太上則歷世化生,布說「道」之宗義而被尊為師,至殷武丁時化生為老子,著說《道德真經》,開仙道之宗源。所以道教在創立之後,尊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信仰敬拜。使對「道」信仰形象化、人格化。其核心信仰也就是「道」。 而在修行中,更是以太上之道的義理為根本。因為無上的「道」不但是造物主,至高神聖,而且有著最值得人們崇敬和體悟的高尚品德,有益人們修行和信奉大道者樹立良好的人生觀。「道」化生萬物,以自然無為為法則,任萬物自然生長,而且從不因為是萬物生化的主宰者而居功自恃。不索求任何報答,毫無一點私自之欲,始終保持以清靜為本,柔弱為用。並像水一樣處下以利萬物,且具有江海一樣的胸懷,虛懷若谷。以用文字難以形容的高尚德行成就和養育萬物,使自己永恆常存,不生不滅。所以,道教以「道」為教理宗義,教導人們修行「道」一樣的品德,度已度人。道教所敬奉的救苦天尊和祖天師等所有神仙真人,由於他們具有「道」一樣德行或通過自己的修行而得道,成為「道」又一人格形象,受到世人的敬奉。


太上之道的理義,精要而通達。但其根本宗義,在於倡天道以明人道,即透過對真常自然之道的探究,闡明人類文明之架構。其思想文化體系,實即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學說。在這裡,太上之道是真常永恆的天道,亦即自然之理體;人乃人倫,人倫要符合天道,亦即要符合太上之道的理體。是由天及人,即以自然之理作為文化體系的基礎,使經教義理和人文建設不違背天道自然。從而實現天人合一的哲學構想,達到明體以達用的目的。體與用的關係,以太上所說,即「常道」與「可道」的關係。「常道」是生化萬物,永恆常在的自然之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太上道祖是「常道」的人格形象。「可道」則為歷代師真的言傳身教的事跡,教戒規儀、經教義說等一切修行修持的學說,但都是不違背「常道」的,或由「常道」而演繹的。務道修真之士,要通過對「常道」的體悟,明白「道」的真諦,並使之落實到自己的修行和修持中。或是要通過循依「可道」之學說不懈修行,積累真功,回歸到「常道」的境界,得道成真。


所謂萬法歸宗,這裡指的是道教的全部教義和經教、科教、法派、教戒、煉養方法等都要歸宗於信道修道,真思志道。


凡為學道務道之士,無任是屬哪個道派或擅長哪種教化,如言教、身教、科教等,其信仰追求和基本教義都應是一致的。從道派來說,道教有正一全真兩大派,但兩派的信仰體系和經教體系卻都是一致的,皆以太上真常之道為最高信仰、宗奉三清道尊,並以三洞四輔真經寶典為經教之本。正一以真一不二,伐誅邪偽為內涵,全真倡積真功、踐真行為本真,所要體現和倡導的都是太上之真道。而修煉雖有丹鼎符菉之分。但核心內容都是為度己度人。對一個道士來說,無任是正一還是全真,都應是心身與道法同修,不能偏廢。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曾說:此身身外本無法。也就是說,修煉道法,首先要修煉心身,積累道功,凝煉神氣以合道,達到度己(修煉心身,合道成真)度人(以己之道功,濟度他人)的目的。科教與教戒。教戒是為規範學道務道者言行以符合修道的要求,如三皈五戒:三皈要求道教徒皈依道經師三寶,以明確信仰;五戒,戒殺生以自娛、戒邪淫、戒偷盜、戒妄語、戒嗜酒,則都是為提高道德修養。科教則是要通過誦經齋醮,清靜心神,使自我之心神與神明相親,證悟道真。同時,也是宣揚道教教義,行教布化的重要形式。


總之,道教所行的教法和形式,都是以「道」為核心宗旨的。作為道士。當以道德為務。龍虎山祖庭天師府中曾有聯曰: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


在道教,人們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說得最多的還是道和德。道教經書也是特別注重道與德的闡說,《雲笈七簽》以《道德部》為第一部,《道教義樞》以《道德義》為明宗第一義,《玄綱論》則是以「道德」為道教綱要。其實,道教對道德的高度重視,早在太上顯化之時就已奠定,太上老子就是以道德二篇來垂教的。尊道貴德的教義也源自《道德經》道生德育的論說,並說:「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體,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為核心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其一,「道」是生化宇宙萬物的原動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氣化為三清,聚形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偉大的德行,它以虛無為體、清靜為宗、柔弱為用,無為不爭。其四,「道」真常永恆、無生無滅,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長存於天地間。「道」的偉大和神聖之處,可說是無處不能體現。由於前文《教理綜述》中已有敘述,遂不再細說。總之,由於「道」的偉大和神聖,所以道教尊道為最高信仰,並教導人們學道、修道、行道、弘道。


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神明可敬也是因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尊道貴德。對道與德闡釋,《道教義樞?道德義》這樣說:「道德一體,而具二義,一而不二,二而不一」。也就是說,道和德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因為道是由德來體現的,在理義中又有差異,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稱為道。因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們信道修道,必需以「德」為根基,來證道成道。從上述闡釋中我們可以知道,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所以,修道應以德為基。對於廣大信道務道之士來說,修道的先決條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曰常中不斷積累功德。其關鍵在提高自我修養,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內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則去做。清靜寡慾、柔弱不爭、胸懷寬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不妒嫉、不妄語,不溺於音色美食。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不殺生以自娛,濟世利人,慈心於物,正信誠實。與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則德累而基立,基立則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仙道貴生的教義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體現了道教的鮮明特色。所謂「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學和實有,神仙生活是逍遙無礙,長存不亡的,他們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學道務道之人學習和信仰的人格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自我的修行,達到長生久視。所以道教教導人們要貴生、重生、樂生,生存的質量提高到神仙一樣的境界,達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經》曾把這一要旨歸納為:「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道教「仙道貴生」的教義思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秦漢時期的方仙信仰。《南華經》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人可以不食五穀,只吸風飲露。可以乘雲御龍,行遊四海之外。還說有一種人,千歲厭世,去而上仙。《漢書?藝文志》則將神仙者概論為,保性命之真,同生死之域。二是太上《道德經》修真常長生久視之道的理義。祖天師張道陵立教時,將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為一體,完整了道教信仰的體系。他在《老子想爾注》中說:「生,道之別體也。」又說「道意賤死貴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願長生」,「生生不息」。從而構成了「仙道貴生」的重要教義。 道教相信人通過修煉,物質生命可以得到延續,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昇華,最終成仙得道。為此,歷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積極探索生命修煉的途徑,總結了豐富的修養學說和修煉方法。以「我命在我不屬天地」的精神為動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貴生樂生和胸懷世人的人生態度。 修道以至長生成仙,就是要求人們以積極和超脫的人生態度來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之靈秀之氣而化生,得之不易,當格外珍惜。其修行的要求主要是心性品德的修養和身形生命的修煉兩個方面。道教謂之「性命雙修」,以致神形兼備。心性品德的修養和提高,是修煉物質生命的基礎。修養心性品德的標準,是學修「道」一樣的德行,清靜寡慾、柔弱不爭。遣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養。同時,還要廣行善舉,利物濟人,積功累德。生命的修煉則是以品德修養為根基,寶養精氣神,通過服食導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精氣化煉、靜功動功等修煉方法來促進生命的健康和長久。最終達到神形合同,成仙得道。


道教宗元於三洞,以三洞為三元,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經教體系無不宗元於此,是道教的根本宗元。 三洞宗元,是以「三元」為宇宙混沌之始。稱「一分為三元,三元變化三氣,三氣變生三才,三才既滋,萬物斯備」。然「三洞之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應用分三」。這是《雲笈七簽》對三洞宗元的基本論述。概括來說,「道」氣衍化為三元,三元分別是,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由三元變化為三氣,三氣分別是始、元、玄三氣,再由三氣化生萬物。其造化開闢的過程是,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元氣運行,而後天地始立。再由始、元、玄三氣化生萬物。在《道德經》中則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三洞宗元作為「道」化萬物的信仰宗元,還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就是三元即三寶君。第一天寶君,從混洞太無元化生;第二靈寶君,從赤混太無元化生;第三神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三寶君分別治於三清境,故三寶又稱三清。天寶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其氣始青;靈寶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其氣元黃;神寶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其氣玄白。而三元皆本同道氣,所以,三寶君的名號雖殊,卻本同於一。 三寶君、三清,道教全稱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為道教最高尊神,乃神明之宗,造化之祖。同時還是經教之教主,為道教傳下了三洞三十六部真經。《道教三洞宗元》說:天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靈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神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三洞經又各有垂教的對象,以合乎學道修道的品級。開始人道修學之人,始入仙階,登無累境,故初教以洞神神寶經。其次智漸精勝,既進中境,故中教以洞玄靈寶經。最後即登上境,智用無滯,故上教以洞真天寶經。其目的都是通過經教文化,誘俗修仙,從凡證道。故後世《道藏》的編纂,就是以「三洞四輔」來分例的,並構建起了以「三洞宗元」為信仰的經教體系。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說:「清靜為天下正」。《老子想爾注》釋曰:「道常無慾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正」。從而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學道修道應做到無有自己的私自嗜欲,樂好清靜,這樣才符合「道」的體性。


道以其清靜的本性來化生和養護萬物,從無想過自己應該得到什麼回報或想得到什麼,無慾以待萬物。而人類社會,若亦以「清靜」的思想來治世修身,世界將會和諧而太平,人們則會得到更好的休養和生息,生命也將得到昇華。所以,學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學知清靜,以常清靜為行為標準,才能實現修行而得道的追求。為此,《清靜經》總結清靜的要旨時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把清靜之教義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道教的清靜教義,與濁動相互化和對應。《清靜經》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意思是說:清是濁的源頭,動是說明靜寂的條件。而修道,就是要通過修煉由濁而返清,由靜而生動。使人心清寧明靜,靜而精生,氣足神明,生命的原動力得到寶藏和育養,生命的質量得到提高。這種清濁、動靜相生相化的關係和表現,也正是「道」之清靜的完整表現,《清靜經》說:「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人修大道,體行清濁、動靜相生相化的道理,才合符清靜之道意。教條式地理解清靜,或把死寂靜止看著是清靜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的。


那麼,怎樣的修行才能進入真正的清靜境界呢?《雲笈七簽》中說:「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真仙直指語錄》中也說:「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其核心的法則就是少思而寡慾。然而,人生在世,名利聲色不斷撓得人們慾望滋生,濁動不已。但作為修道務道之士,就不能完全和俗世之人一樣,而是要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慾。《道德經》中說:「咎莫大於欲得」。意思是說,災禍的發生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慾」。所謂寡慾,就是要求人們對世俗的名利、聲色、財貨的企求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要用極端的行為去獵取,不要有非分的念頭和過分的奢求,嗜欲過重不僅有害於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會複雜人際關係,成為社會惡害的根源。要以寡慾為行為準則、最終達到「道常無慾樂清靜」的最高境界。


道以自然為法則,以無為處世應物,成就了萬物,也成就了自我。其義理可謂簡易卻又是那麼深刻。


自然和無為是兩個既不同又有著密切聯繫的教義名詞。所謂自然,《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無所法也」。說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則既是天所傚法的,也是地所傚法的。人生在天地間,其行為的最高法則也應是傚法道性自然的法則。自然,沒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萬物,萬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長,無持無待,不存在強加的任何因素,從而保證了自然界的和諧。而人修真道,就當傚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順應天地自然變化的規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於維護自然界的和諧。對於人世間的一切東西,不要強求,要順應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規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昇華。


然而,要真正進入或達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踐行「無為」的處世方法。《道德經》中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告訴人們,「道」就是踐行無為的,並通過無為的作用成就萬物,體現「道」之偉大的體性。所以,所謂無為,並不是消極不為,而是要反對「有為」,要遵循自然之規律,不要強求或對事物的自然發生和發展強行進行干預,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為此,王景陽在《明道篇》中有詩說:「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告誡修道之人,體行自然無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執著。所以,早期道教就曾把「無為」作為合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教旨。並指出:若修行能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於精神,治國則有益於人們。體現了道教對社會政治和處世修身的基本態度。


但人生在世,對尊名榮貴,華衣美食,珍寶廣室和音色財貨總是有所企求的,但企求超出了自然無為的規律就會出現種種有為之弊害,轉化為貪慾。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靜寡慾的教義外,還應持守樸素無為的人生態度。消滅貪慾,淡泊以明志,不有為強求,基本企求不要脫離社會實際,以全身修道為目標,卻危離咎,最終達到忘其形骸,無所執著,自然無為的境界。對此,《雲笈七簽》中還從兩個方面作了闡釋:一是先當避害。遠嫌疑,遠小人,遠敬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鬥。常思過失,改而從善。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在積極通曉自然、社會和人際關係的基礎上,更好地學道修道。


柔弱不爭是道教修養自我,處世生活的教義。太上老子從對自然界的觀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闡述了「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為用,道教徒信道學道,以柔弱的教義思想規範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柔弱這個詞,從字面上來說似乎表現的是脆弱沒有精神,但在道教教義思想中卻並不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實質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


第一,柔弱內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續的精神實質。自然界的各種生物,因為有生命才能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柔性,人生則更是如此,沒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現出的則是剛強的僵硬。所以《道德經》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垂教人們修道,維護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長生久視。道教在繼承和闡揚這一教義中,要求人們重視柔弱的修煉,始終持行「專氣致柔」。做到呼吸中和,滑澤細微。應事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靜,和弱其氣,持養身神。

第二,柔弱內含著積極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為用,主張一切行為都不要太剛強,剛者容易先受摧缺,強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就應是以靜待動,守柔弱而不妄動,從而開闊自我容讓的胸懷。學習水柔弱而能攻堅強的精神,以積極的人生態度,處世應物,健養身神。


而道教「不爭」的教義,與「柔弱」思想有著相互的聯繫。所謂「不爭」,《道德經》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即天地萬物的運行和人的行為都應順乎自然而不能強求,與自然無為的教義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無為不爭」之說。


不爭的教義精神,《道德經》通過對「水」的論說,就「不爭」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闡明。《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爭的性格,哪裡低就流到哪裡,隨方就方,隨圓就圓,無私地澆灌萬物,供人們利用,福育人和萬物生長。從無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為。可謂至善完美。為此,祖天師張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別倡導太上不爭的教義,把不爭作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準則。《老子想爾注》中說:「聖人不與俗人爭,有爭,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長生者,也應做到「不勞精思求財以養身,不以無功劫君取祿以榮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與俗爭」。後來歷代道教高真,避世利榮名,甘隱深山儉樸修行,並發善心濟世利人,就是「不爭」教義的體現。因此,對於一個真正學道修道者來說,就應體行柔弱不爭的教義,以柔弱不爭修養自我,不與人爭名利榮華,知足,知止,寡慾,不自恃,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為善自賞,常懷濟世利人之心。從而戰勝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會的和平和發展。


道教學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煉,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道教稱之為「返樸歸真」。


道教認為,人原初的本性是純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而學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純樸純真的狀態。這裡的「樸」就是指本真,引申為「道」的質樸狀態,是指真常之道的本來體性。然而,要返樸必需要抱樸,《道德經》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即要抱道守真,怡養生命的真元,使之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私心雜念所困擾。這裡最重要的就是要盡量少一些私心和慾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儉樸,使本性漫漫返復到淳樸的狀態,與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煉過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氣通過修煉進行修復,使身體健康。進而通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內煉功夫,使生命回歸到真道的狀態,成仙得道。


在返樸歸真的修行道路上,諸多高真大德的踐行曾為後世學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樣。漢末魏伯陽真人,「挾懷樸素,不樂權榮」而專心修煉。葛洪真人不隨世變,言則率實,杜絕嘲戲,終曰默然,被邦人咸稱為抱樸之士。並提出應「全大宗之樸,守真正之源」。晉代嵇康好道,亦以「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素全真」為修行宗旨。今天,學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進一步發揚守樸全真的教義,留一份淳樸之真於後世。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於淨化人心,使人心神寧靜,好善樂施,濟世利人,從而為社會和人們的和諧共處起到積極作用。所以,道教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在善惡報應觀上構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義。這一教義,就是天道承負說。即相信天道有循環,善惡有承負。其核心主體則還是圍繞生死問題,承揚於《老子想爾注》中「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


道教的「承負」之說,源自《太平經》,意思是祖先積德行善,則可蔭及子孫;若先人屢屢犯過作惡,後人將無辜蒙受災禍。即人們常說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惹禍,後人遭殃」。其特點是前輩後輩相承負。但對於「承負」的論述,《太平經》中有兩種解釋。其一是,「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過失,不自知,用曰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其二是,「三統共生,長養凡物名為財,財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則亂敗,敗而不止,不可復理,因究還反其本,故名承負」。意即天地人三統共生,長養財物,欲多則生奸邪,以至不可復理,直到財物窮盡才知還返回虛無之源本。其一說的是善惡承負,其二則是說天道循環。


由此可見,天道的循環承負報應,是因人作惡和嗜欲造成的,並給後人和自然界(包括社會)帶來極大危害。為免人們遭受危害和災禍,人們應當學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負」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們遵循「道」的行為準則,按「道」意來處世行事,積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負之說中,道教還特別重視並相信現世的善惡報應。《太平經》也為說:善者自興,惡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於身。《老子想爾注》中則說: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行善,道隨之;行惡,害隨之也。認為吉凶禍福和生死都是隨人行善惡行為來報應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應行善積德,使精神與天通,乃可至長生成仙。道教善惡承負和現世報應的教義,對後世有非常重要影響。《感應篇》中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天地間有司過之神,行善積德則可延年加壽,乃至成仙。犯過作惡,則依所犯輕重,給以減少生命年限的懲罰。鼓勵人們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同時,還融會了輪迴報應學說,修道行善則可升入仙國,犯過作惡則將會在地獄受到刑罰。凡人死後,家人當信道行善,誦經祈禱太乙救苦天尊救度。


以上所述,是道教的最基本教義。雖然,對於道教的全部教義,諸如宗仰黃老、生道合一、真一玄道、形神合形、遣形坐忘等沒能一一展開釋說。但通過這些核心而基本教義思想,相信能有助於大家真正認識和瞭解道教。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