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介紹單味藥物!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有補有瀉,能表能裏,可升可降。)


性味:味甘,生用氣平,炙用氣溫。
功用:
(一) 生用--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火急甚者,必以此緩之。)
(二)炙用---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
(三)配伍功效:
(1) 入和劑則補益。
(2)入汗劑則解肌。(解退肌表之熱)
(3)入涼劑則瀉邪熱。(白虎湯、瀉心湯之類。)
(4)入峻劑則緩正氣。(薑、附加之,恐其僭上。硝、黃加之,恐其峻下。皆緩之之意。)
(5)入潤劑則養陰血。(炙甘草湯之類。)
(四)生肌止痛。(土主肌肉,甘能緩痛。)
(伍)通行十二經。
(六)解百藥毒。
(①凡解毒藥並須冷飲,熱則不效。
②小兒初生拭去口中惡血,綿漬汁令咂之,能解胎毒。)
命名:能協和諸藥,使之不爭,生肌止痛,故有國老之稱 。
禁忌:中滿證忌之。
(①甘令人滿。亦有生用為瀉者,以其能引諸藥至於滿所。
②經云:以甘補之,以甘瀉之是已。
③故《別錄》、《甄權》並云:除滿,脾健運則滿除也。
④仲景治痞滿,有甘草瀉心湯。
⑤又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瀉。陶宏景,著《明醫別錄》,發明藥性。)
品質:大而結者良。
用法:
(1)補中炙用。
(2)瀉火生用。
(3)達莖中(腎莖)用梢。(梢止莖中痛,淋濁證用之。)
配伍:
(1)白朮、苦參、乾漆為使。
(2)惡遠志。
(3)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並用者。
(①胡洽治痰癖,十棗湯加甘草。
②東垣治結實與海藻同用。
③丹溪治勞瘵,蓮心飲與芫花同行。非妙達精微者,不知此理。
④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等分,棗十枚。仲景詒傷寒表已解,心下有水氣、喘咳之劑。
⑤時珍曰:甘草外赤中黃,色兼坤離,味濃氣薄,資全土德。協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贊帝力而人不知,參神功而己不與,可謂藥中之良相也。
⑥昂按:甘草之功用如是。故仲景有甘草湯、甘草芍藥湯、甘草茯苓湯、炙甘草湯,以及桂枝、麻黃、葛根、青龍、理中、四逆、調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湯,無不重用甘草,贊助成功。
⑦即如後人益氣、補中、瀉火、解毒諸劑,皆倚甘草為君,必須重用,方能見效,此古法也。奈何時師每用甘草不過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習成風,牢不可破,殊屬可笑。附記於此,以正其失。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神農本草經讀 --- 清 -- 陳修園

【性味】氣味甘、平,無毒。
【功效】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腫,解毒。久服
輕身延年。(生用清火,炙用補中。)




甘草 戰國秦漢‧佚名(清孫星衍本摘錄)‧‧神農本草經
味甘平。主五藏六府、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腫,解毒。
久服輕身延年。生山谷。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甘草 中草藥入門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和根。
【性味與歸經】甘,平。入十二經。
【功效】補中益氣,瀉火解毒,潤肺袪痰,緩和藥性,緩急定痛。
【臨床應用】
1.用於脾胃虛弱及氣血不足等症。甘草味甘性平,能補脾胃不足而益中氣,對於脾胃虛弱之症,常與黨參、白朮、茯苓等補氣健脾藥配伍應用;對於心血不足、心陽不振之症,可與補血養陰及溫通心陽藥如阿膠、生地、麥冬、人參、桂枝等品配合應用。
2.用於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甘草生用則能瀉火解毒,故常用於瘡癰腫痛,多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配伍;對咽喉腫痛,可與桔梗、牛蒡子於等配合應用,有清熱利咽的功效。
3.用於咳嗽氣喘等症。本品甘緩潤肺,有袪痰止咳的功效,在臨床上用治咳嗽喘息等症,常與化痰止咳藥配伍應用,作為輔助之品。因其性質平和,故不論肺寒咳喘或肺熱咳嗽,均可配合應用。
4.用於腹中攣急作痛。本品有緩解攣急之功,常與芍藥配伍,治腹中攣急而痛。此外,甘草還能緩和藥性,有減低或緩和藥物烈性的作用,歷代本草文獻上並載有本品有解藥毒作用,可供研究。
【處方用名】生甘草、生草、粉甘草(生用,多用於瀉火解毒,緩急止痛。)炙甘草、炙草(蜜炙用,多用於補中益氣。)清炙草(炒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三錢,煎服。
【按語】
1.甘草是一味常用的藥物,一般認為本品在方劑中只是作為輔助、矯味之用;其實根據臨床實踐的體會,它本身確實具有一定的功效,如炙甘草湯補心氣、振心陽,甘草乾姜湯溫潤肺脾,芍藥甘草湯緩急定痛,甘桔湯袪痰利咽,銀花甘草湯清熱解毒等,都是用它作為主藥的。
2.甘草又能緩和藥性,如四逆湯用本品以緩和乾姜、附子的溫熱,調胃承氣湯用本品以緩和大黃、芒硝的攻下作用等。
3.甘草甘緩,凡濕阻中焦、脘腹脹滿者用之能令人氣窒滿悶,故在使用時必須注意。
【方劑舉例】炙甘草湯《傷寒論》:炙甘草、生姜、人參、地黃、桂枝,阿膠、麥冬,麻仁、大棗、酒治心動悸、脈結代。
【文獻摘錄】《本經》:「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腫,解毒。」《別錄》:「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用藥法象》:「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湯液本草》:「附子理中湯用甘草……,調胃承氣用甘草……,此緩之之意;小柴胡有柴、芩之寒,參、半之溫,用甘草和之;建中湯用之,以補中而緩脾急。


中草藥入門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名稱】 : 甘草/生甘草 【課本參考】 : Lotusea中草藥學 283.00頁
【分類】 : 補虛藥 -- 補氣
【功用】 : 補中益氣,瀉火解毒,潤肺袪痰,緩和藥性,緩急定痛。調和諸藥。益脾和中。
【性味】 : 甘. 平。
【歸經】 : . 十二經
【用法用量】 : 五分至三錢,煎服。
【使用注意】 :
【藥名及炮製】 : 生甘草、生草、粉甘草(生用,多用於瀉火解毒,緩急止痛。)炙甘草、炙草(蜜炙用,多用於補中益氣。)清炙草(炒用。)
【方例】 : 炙甘草湯《傷寒論》:炙甘草、生姜、人參、地黃、桂枝,阿膠、麥冬,麻仁、大棗、酒治心動悸、脈結代。
【應用】 : 1.用於脾胃虛弱及氣血不足等症。甘草味甘性平,能補脾胃不足而益中氣,對於脾胃虛弱之症,常與黨參、白朮、茯苓等補氣健脾藥配伍應用;對於心血不足、心陽不振之症,可與補血養陰及溫通心陽藥如阿膠、生地、麥冬、人參、桂枝等品配合應用。
2.用於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甘草生用則能瀉火解毒,故常用於瘡癰腫痛,多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配伍;對咽喉腫痛,可與桔梗、牛蒡子於等配合應用,有清熱利咽的6。
3.用於咳嗽氣喘等症。本品甘緩潤肺,有袪痰止咳的6,在臨床上用治咳嗽喘息等症,常與化痰止咳藥配伍應用,作為輔助之品。因其性質平和,故不論肺寒咳喘或肺熱咳嗽,均可配合應用。
4.用於腹中攣急作痛。本品有緩解攣急之央A常與芍藥配伍,治腹中攣急而痛。此外,甘草還能緩和藥性,有減低或緩和藥物烈性的作用,歷代本草文獻上並載有本品有解藥毒作用,可供研究。

【文獻摘錄】 : 《本經》:「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腫,解毒。」《別錄》:「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用藥法象》:「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湯液本草》:「附子理中湯用甘草……,調胃承氣用甘草……,此緩之之意;小柴胡有柴、芩之寒,參、半之溫,用甘草和之;建中湯用之,以補中而緩脾急。」
【備述】 : 1.甘草是一味常用的藥物,一般認為本品在方劑中只是作為輔助、矯味之用;其實根據臨床實踐的體會,它本身確實具有一定的效用,如炙甘草湯補心氣、振心陽,甘草乾姜湯溫潤肺脾,芍藥甘草湯緩急定痛,甘桔湯袪痰利咽,銀花甘草湯清熱解毒等,都是用它作為主藥的。
2.甘草又能緩和藥性,如四逆湯用本品以緩和乾姜、附子的溫熱,調胃承氣湯用本品以緩和大黃、芒硝的攻下作用等。
3.甘草甘緩,凡濕阻中焦、脘腹脹滿者用之能令人氣窒滿悶,故在使用時必須注意。
【科屬】 : 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和根。
【藥用部份】 : 植物的根莖和根
【英文名稱】 :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Or G. inflata Bat. Or G. glabra L.s root or root bulb

來源http://www.chimed.info/herb_details.php?id=1392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甘草《全國中草藥彙編》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英文名】 RADIX GLYCYRRHIZAE

【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粉草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乾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須根,曬乾。

【製法】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性狀】

甘草:根呈圓柱形,長25~100cm,直徑0.6~3.5cm。外皮鬆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有的有裂隙。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

脹果甘草:根及根莖木質粗壯,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質堅硬,木質纖維多,粉性小。根莖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莖質地較堅實,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細而不明顯。

【鑑別】

(1)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棕色細胞。皮層較窄。韌皮部射線寬廣,多彎曲,常現裂隙;纖維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週圍薄壁細胞常含草酸鈣方晶;篩管群常因壓縮而變形。束內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射線寬3~5列細胞;導管較多,直徑約至160μm;木纖維成束,週圍薄壁細胞亦含草酸鈣方晶。根中心無髓;根莖中心有髓。粉末淡棕黃色。纖維成束,直徑8~14μm,壁厚,微木化,週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草酸鈣方晶多見。具緣紋孔導管較大,稀有網紋導管。木栓細胞紅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熱回流1 小時,濾過,藥渣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1 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 次,每次20ml,合併正丁醇液,用水洗滌 3次,蒸乾,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甘草酸銨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 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於同一用1%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 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色彩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0.2mol/L醋酸銨溶液-冰醋酸(67:33:1)為流動相;偵測波長為250nm。理論板數按甘草酸單銨鹽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約10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動相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0.2mg,折合甘草酸為0.1959m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中粉約0.3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約45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20kHz)30分鐘,取出,放冷,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於2.0%。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

【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廱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使用方式用量】 1.5~9g。

【注意】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制劑】甘草浸膏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甘草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釋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靈通、國老。
  氣味(根)甘、平、無毒。
  主治1、傷寒咽痛(少陰症)。用甘草二兩,蜜水灸過,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兩次。此方名「甘草湯」。
  2、肺熱喉痛(有炙熱)。用炒甘草二兩、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兩,加入阿膠半斤。每服五錢,水煎服。
  3、肺痿(頭昏眩,吐涎沫,小便頻數,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兩、炮乾薑二兩,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幾次服。此方名「甘草乾薑湯」。
  4、肺痿久嗽(惡寒發燒,骨節不適,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兩,研細。
  每日取一錢,童便三合調下。
  5、小兒熱嗽。用甘草二兩,在豬膽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後研細,和蜜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十丸,飯後服,薄荷湯送下。此方名「涼隔丸」。
  6、嬰兒初生便閉。用甘草、枳殼各一錢,水半碗煎服。
  7、小兒撮口風。用甘草二錢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點兒口中。
  8、嬰兒慢肝風(目澀、畏光、腫閉,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長,豬膽汁灸過,研細。以米汁調少許灌下。
  9、兒童遺尿。用大甘草頭煎湯,每夜臨睡前服之。
  10、小兒尿中帶血。用甘草一兩二錢,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歲兒一天服盡。
  11、小兒乾瘦。用甘草三兩,灸焦,研細,和蜜成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溫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12、赤白痢。甘草一尺長,灸後劈破,以淡漿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13、舌腫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險)。用甘草煎成濃湯,熱嗽,隨時吐出涎汁。
14、口瘡。用甘草二寸、白礬一塊(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細嚼,汁嚥下。
15、背疽。用甘草三兩,搗碎,加大麥粉九兩,共研細。滴入好醋少許和開水少許,做成餅子,熱敷疽上。冷了再換。未成膿者可內消,已成膿者早熟破。體虛的人可加服黃耆粥。又方:甘草一兩,微灸,搗碎,浸入一升水中,經過一夜,攪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飲甘草水。
  16、各種癰疽。用甘草三兩,微灸,切細,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鉛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覆九次。令病人飲此酒至醉,癰疽自漸愈。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濃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此方名「國老膏」。消腫去毒,功效顯著。
  17、初起乳癰。用灸甘草二錢,新汲水煎服。外咂乳頭,免致阻塞。
  18、痘瘡。用灸甘草、栝樓根等分,煎水服。
  19、陰部垂癰(生於肛門前後,初發如松子大,漸如蓮子,漸紅腫如桃子。成膿破口,便難治好)。用甘草一兩、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自早至午,至水盡為度。劈開檢視,甘草中心已有水潤即可。取出細銼,再放入兩碗酒中煎成一碗。溫服。兩劑之後,病熱好轉,但須經二十天,腫痛才會消盡。
  20、陰部溫癢。用甘草煎湯,一天洗三、五次。
  21、凍瘡發裂。先用甘草湯洗過,然後用黃連、黃芩共研為末,加水銀粉、麻油調敷。
  22、湯火傷。用甘草煎蜜塗搽。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甘草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山草〕
{緩中氣不足}
甘草〔耑入脾〕味甘性平,質中,外赤肉黃,生寒、熟熱。昔人言其有火能瀉,
是因火性急迫,用此甘味以緩火勢,且取生用性寒,以瀉焚爍害耳。
至書有云炙用補脾,是能緩其中氣不足。調和諸藥不爭〔王好古曰:五味之用,苦泄,
辛散,酸收,鹹斂,甘上行而發。而本草言甘草下氣,何也?蓋味甘主中,
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外可內,有和有緩,有補有泄,居中之道盡矣。
張仲景附子理中湯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湯用甘草,恐其速下也,
皆緩之之意;小柴胡湯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而用甘草者,
則有調和之意;建中湯用甘草,以補中而緩脾急,鳳髓丹用甘草,
以緩腎急而生元氣也,乃甘補之意也。〕,故入和劑則補益,入涼劑則瀉熱,
入汗劑則解肌,入峻劑則緩正氣,入潤劑則養血,并能解諸藥毒〔頌曰:
按孫思邈千金方論云「甘草解百藥毒,如湯沃雪。」有中烏頭、巴豆毒,
甘草入腹即定,驗如反掌;方稱大豆汁解百藥毒,予每試之不效,加入甘草為甘豆湯,
其驗乃奇也。〕,及兒胎毒,以致尊為國老。然使脾胃虛寒,及挾有水氣脹滿等症,
服此最屬不宜;未可云其補脾,而凡脾胃虛寒,皆可得而服也;若使滿屬虛致,
則甘又能瀉滿,不可不知。〔王好古曰:甘者令人中滿,中滿者勿食甘,甘緩而壅氣,
非中滿所宜也。凡不滿而用炙甘草,為之補;若中滿而用生甘草,為之瀉,
能引甘藥直至滿所;甘味入脾,歸其所喜,此升降浮沉之理也。經云:以甘補之,
以甘瀉之,以甘緩之是矣。〕

{甘草梢}
梢止莖中淋痛〔氣行於下〕。

{甘草節}
節消癰疽焮腫,及除胸熱〔節行節處〕,功各有宜。

但用宜取大而且結。至書所載甘反大戟、芫花、甘遂,又云:亦有並用不悖,
惟深達精微者始可知之。〔如古治痰癖,有用十棗湯加甘草;東垣治結核,
與海藻同用;丹溪治癆瘵蓮心飲,與芫花同用,皆以反其下勢之銳。〕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酊

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0, 3(3): 183

手足癬.

甘草

內蒙古產一等甘草,切為1cm小段,溶劑為90%的乙醇,製成30%濃度.手腳洗凈後用棉球在患處充分塗擦,每日2次.

治療手足癬52例,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齡10~20歲17例,21~30歲29例,31~40歲5例,41~50歲1例;癬病史1年以內22例,1~3年23例,4~6年5例,7年以上2例.結果:痊癒(症狀及皮損完全消失,隨訪1個月無復發)27人;有效(皮損症狀消失或減輕,停藥後仍可出現少數新疹,但症狀較輕)22人;無效(用藥2週後,自覺症狀及皮損無明顯改變)3人;總有效率93%.見效時間1~3天,治癒時間7~16天[1].

〔1〕 鄭王巧等, 中藥甘草酊劑治療手足癬的初步探討, 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0, 3(3): 183.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中國藥典》

【英文名】 RADIX GLYCYRRHIZAE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須根,曬乾。

【制法】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性狀】

甘草:根呈圓柱形,長25~100cm,直徑0.6~3.5cm。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有的有裂隙。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

脹果甘草:根及根莖木質粗壯,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質堅硬,木質纖維多,粉性小。根莖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莖質地較堅實,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細而不明顯。

【鑑別】

(1)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棕色細胞。皮層較窄。韌皮部射線寬廣,多彎曲,常現裂隙;纖維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圍薄壁細胞常含草酸鈣方晶;篩管群常因壓縮而變形。束內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射線寬3~5列細胞;導管較多,直徑約至160μm;木纖維成束,周圍薄壁細胞亦含草酸鈣方晶。根中心無髓;根莖中心有髓。粉末淡棕黃色。纖維成束,直徑8~14μm,壁厚,微木化,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草酸鈣方晶多見。具緣紋孔導管較大,稀有網紋導管。木栓細胞紅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熱回流1 小時,濾過,藥渣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1 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 次,每次20ml,合並正丁醇液,用水洗滌 3次,蒸乾,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甘草酸銨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於同一用1%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 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色彩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0.2mol/L醋酸銨溶液-冰醋酸(67:33:1)為流動相;偵測波長為250nm。理論板數按甘草酸單銨鹽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約10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動相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0.2mg,折合甘草酸為0.1959m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中粉約0.3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約45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20kHz)30分鐘,取出,放冷,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於2.0%。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

【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廱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 1.5~9g。

【注意】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溫中
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
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久服輕
身延年。
一名密甘、一名美草、一名蜜草、一名 草。生河西川谷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除日採根,曝乾,十日成。
朮、乾漆、苦參為之使,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河西、上郡不復通
市。今出蜀漢中,悉從汶山
諸夷中來。赤皮、斷理,看之堅實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羌地名。亦有火炙乾者,理
多虛疏。又有如鯉魚腸者,
被刀破,不復好。青州間亦有,不如。又
經方少不用者,猶如香中
有沉香也。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


in>: 書名:新修本草
作者: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朝代:唐  
年份:公元659年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內容:枝葉悉如槐,高五六尺,但葉端微尖而糙澀,似有白毛。實作角生,如相思角,作一
本生。子如小扁豆,齒齧不破。今出河東西界,入藥須微炙,不爾,亦微涼。生則味不佳。


in>: 書名:本草衍義
作者:寇宗奭  
朝代:宋•政和六年  
年份:公元1116年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內容:甘草
味甘,氣平。生寒炙溫,可升可降。陰中陽也。無毒。產陝西川谷,逢秋後採根。因
味甘甜,故名甘草。忌豬肉,惡遠志。反甘遂、海藻及大戟、芫花。入太陰、少陰、厥陰足
經,用白朮、乾漆、苦參引使。生瀉火,炙溫中。梢去尿管澀痛,節消癰疽 腫。
子除胸熱,三者宜生。
身選壯大橫紋,刮皮生炙隨用。懸癰單服即散,(凡毒生陰囊後、肛門前,
橫紋者五錢,酒煎服下即散。)
嚥痛旋嚥能除。同桔梗,治肺痿膿血齊來;同生姜,止下痢亦白雜至。小兒初生,加黃連煎
湯,拭口有益;飲饌中毒, 伴黑豆煮汁,
肌,長肌肉,健脾胃,補三焦。止渴除煩,養血下氣。解百藥毒免害,和諸藥性杜爭。後人尊之,稱為國老。又因性緩,
能解諸急。故熱藥用之緩 其熱,寒藥用之緩其寒。如附子理中,用者恐僭諸上;調胃承氣,用者恐速於下。是皆緩之,
非謂和也。小柴胡湯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內加同煎,此卻調和相協,非謂緩焉。鳳髓丹中又為補劑,
雖緩腎濕,實益元陽。
經云︰以甘補之,以甘緩之,以甘瀉之,悉可征矣。中滿證恐甘能作脹,切禁莫加;下
焦藥因性緩難達,務宜少用。凡諸嘔吐,亦忌煎嘗。久服輕身,延年耐老。
(謨)按︰五味之用,苦直行而瀉,辛橫行而散,甘上行而發,酸束而收斂,鹹止而軟
堅。甘草味之極甘,當雲上發可也。《本草》反言下氣何耶?蓋甘味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內
補有瀉。居中之道,具盡故爾。


in>: 書名:本草蒙筌
作者:陳嘉謨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內容:(本經上品)
合腑臟為中,內筋骨,外肌肉為四。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 ,解毒。久服輕身延年。
【核】曰︰甘草,一名 草、靈通、國老、美草。
出陝西河東州郡,及汶山諸夷處。春生苗,高五六尺,葉如槐,七月開花,紫赤如奈冬,
結實作角如畢豆,根長三四尺,粗細不定,皮亦赤,上有橫樑,樑下皆細根也。以堅實斷理
者佳,輕虛縱理,細韌者不堪用。凡使去頭尾,及赤皮,切作三寸長,劈為六七片,入瓷器
中,好酒浸蒸,從巳至午,取出曝乾,銼細入藥。苦參、乾漆為之使。惡遠志。反大戟、芫
花、甘遂、海藻。忌豬肉。
先人雲︰甘具生成,路通能所,草從柔化,和協眾情。又雲︰和具四義,一合,二純,
三分明,四接續,甘草四德備焉。又雲︰青苗紫花,白毛槐葉,鹹出於黃中通理之 ,土具
四行,不言而喻矣。又雲︰土貫四旁,通身該治,是以土生萬物,而為萬物所歸。
【 】曰︰尚書雲︰土爰稼穡,稼穡作甘,言土以能生為性,而所生草木,唯稼穡最得
土氣之和,即拈以征土性,及土味耳。有雲︰土位乎中。又雲︰土貫四旁。難者曰︰設標竿
於中,東觀則西,南觀成北,中亦難定,予謂中當豎論,四當橫論。內經雲︰地何憑乎,大
氣舉之也。固知上下唯氣,而土獨居其中,四即在中之土,橫貫四旁,離四無中。統言之也,
甘草色味性情,含章土德,為五味之長,故治居中之腑臟。為邪所薄,而寒熱外見,與在內
之筋骨,在外之肌肉,悉以橫貫之力,堅固長養,氣聚於形,形全則力倍,形敗則氣亡,金
瘡成 ,如掘土剝地,以致腠理斷絕,此屬九土之精,行土之用,接續地脈,仍相連合,毒
性殺厲即以幽靜平和之土緩解之,毒自降心而退舍焉。形全則身輕,形固則延年。中央內外,
左右四旁,皆土貫之。若因土致病,因病及土者宜用,設四行借用,另須體會。
(土爰稼穡,金曰從革等語,直指五行真性,若能生之能所生之所,又指五行體用。)

in>: 書名:本草乘雅半偈
作者:盧之頤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內容:甘草,味甘,氣平,性溫,可升可降,陽中陽也。他書說陰中陽者,誤。無毒。反甘遂,
不可同用,同用必至殺人。入太陰、少陰、厥陰之經。能調和攻補之藥,消癰疽癤毒,實有神
功。尤善止諸痛,除陰虛火熱,止渴生津。但其性又緩,凡急病最宜用之。故寒病用熱藥,
必加甘草,以制桂、附之熱。熱病用寒藥,必加甘草,以制石膏之寒。下病不宜速攻,必加
甘草以制大黃之峻。上病不宜遽升,必加甘草以制梔子之動,緩之中具和之義耳。獨其味甚
甘,甘則善動,吐嘔家不宜多服,要亦不可拘也。甘藥可升可降,用之吐則吐,用之下則下,顧善用之何如耳。
或問中滿症忌甘,恐甘草助人之脹乎?不知中滿忌甘,非忌甘草也。中滿乃氣虛中滿。氣虛
者,脾胃之氣虛也。脾胃喜甘,安在反忌甘草。因甘草性緩,緩則入於胃而不即入於脾。胃
氣即虛,得甘草之補,不能遽然承受,轉若添其脹滿者,亦一時之脹,而非經久之脹也。故
中滿之症,反宜用甘草,引人參、茯苓、白朮之藥,入於中滿之中,使脾胃之虛者不虛,而
後脹者不脹,但不可多用與專用耳。蓋多用則增滿,而少用則消滿也。專用則添脹,而同用
則除脹也,誰謂中滿忌甘草哉。(〔批〕中滿忌甘草,反用之以成功,可見藥宜善用,何獨
甘草哉?)
或問甘草乃解毒之聖藥,古人盛稱而吾子約言,豈甘草不可以解毒也?嗟乎。甘草解毒,
無人不知,然盡人皆知解毒,而盡人不知用之也。愚謂甘草解毒,當分上、中、下三法。上法
治上焦之毒,宜引而吐之;中法治中焦之毒,宜和而解之;下法治下焦之毒,宜逐而瀉之。
(〔批〕甘草解毒分上、中、下三法,實確而妙。) 吐之奈何?用甘草一兩,加瓜蒂三枚,
水煎服。凡有毒,一吐而愈。和之奈何?用甘草一兩五錢,加柴胡三錢、白芍三錢、白芥子三錢
、 當歸三錢、陳皮一錢,水煎服,毒自然和解矣。瀉之奈何?用甘草二兩,加大黃三錢、當歸
五錢、桃仁十四粒、紅花一錢,水煎服,毒盡從大便出矣。此三者,雖不敢謂解毒之法盡乎
此,然大約亦不能出乎此。毋論服毒、中毒與初起瘡毒,皆可以三法治之。此用甘草解毒之法
,人亦可以聞吾言而善用之乎。
或問甘草乃和中之藥,攻補俱用,不識亦有不宜否?夫甘草,國老也,其味甘,甘宜於
脾胃。然脾胃過受其甘,則寬緩之性生,水谷入之,必不迅於傳導,而或至於停積瘀滯。夫水谷
宜速化者也,宜速化而不速化,則傳於各臟腑,未免少失其精華,而各臟腑因之而不受其益
者有之。世人皆謂甘草有益而無損,誰知其益多而損亦有之乎。知其益而防其損,斯可矣。
或疑甘草在藥中不過調和,無大關系,此論輕視甘草矣。甘草實可重用以收功,而又能調劑
以取效,蓋藥中不可缺之藥,非可有可無之品也。
或疑甘草視之平平,世醫無不輕之,先生獨重者,何好惡與人殊乎?曰︰甘草乃奪命之
藥,如之何而忽之,誠觀上、中、下解毒之妙,神效無比,亦可以悟甘草之宜重而不宜輕矣,況
調和百藥更有殊功乎。
或問細節甘草,其性少寒,可瀉陰火,不識陰虛火動之症,亦可多用之乎?吾謂甘草乃
瀉火之品,原不在細小也。細小瀉火,豈粗大者反助火乎。惟是甘草瀉火,用之於急症者可以多
用,用之於緩症者難以重加。蓋緩症多是虛症,虛則胃氣必弱,而甘草性過於甘,多用難以
分消,未免有飽脹之虞,不若少少用之,則甘溫自能退大熱耳。若陰虛之症,正胃弱也,如
何可多用乎,毋論粗大者宜少用,即細小者亦不可多用也。


in>: 書名:本草新編
作者:陳士鐸  
朝代:清•公元1644-1911年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24
文章: 33371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Re: 甘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甘草
內容:一名國老 甘平,無毒。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補中散表炙用,瀉火解毒
生用。中心黑者有毒,勿用。
《本經》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解金瘡腫毒。
發明 甘草氣薄味濃,升降陰陽,大緩諸火。生用則氣平,調脾胃虛熱,大瀉心火,解
癰腫金瘡諸毒。炙之則氣溫,補三焦元氣,治臟腑寒熱,而散表邪,去嚥痛,緩正氣,養陰
血,長肌肉,堅筋骨,能和衝脈之逆,緩帶脈之急。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縮者宜
倍用之。其性能緩急而又協和諸藥,故熱藥用之緩其熱,寒藥用之緩其寒,寒熱相兼者用之
得其平。《本經》治臟腑寒熱邪氣,總不出調和胃氣之義。仲景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僭上也。
調胃承氣用甘草恐速下也。皆緩之之意。小柴胡有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而用甘草則
有調和之意。炙甘草湯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渾是表裏津血不調,故用甘草以和諸藥之性
而復其脈,深得攻補兼該之妙用。惟土實脹滿者停用,而脾虛脹滿者必用,蓋脾溫則健運也
。世俗不辨虛實,一見脹滿便禁甘草,何不思之甚耶。凡中滿嘔吐、諸濕腫滿、酒客之病,
不喜其甘,藻、戟、遂、芫與之相反,亦迂緩不可救昏昧耳。而胡洽治痰 ,以十棗湯加甘
草、大戟,乃痰在膈上,欲令通洩,以拔病根也。古方有相惡相反並用,非妙達精微者,不
知此理。其梢去莖中痛,節解癰疽毒,條草生用解百藥毒。凡毒遇土則化,甘草為九土之精
,故能解諸毒也。《千金方》雲︰甘草解百藥毒。如湯沃雪,有中烏頭、巴豆毒,甘草入腹
即定,驗如反掌。方稱大豆解百藥毒,予每試之不效。加甘草為甘豆湯,其驗甚捷。嶺南人
解蠱,凡飲食時,先用炙甘草一寸嚼之,其中毒隨即吐出。


in>: 書名:本經逢原
作者:張璐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17-1700年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