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布施波羅蜜4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上士道 (2) - 布施波羅蜜4
p. 275
【若諸外道為求過端及非求知經典之義,以財貨想而來乞求,捨彼經典,《菩薩地》中略說如是。廣如《菩薩地‧攝決擇分》應當了知。如云:「若是已寫完善經典,有嬰兒慧眾生來乞,若施與之當知有罪。若為施彼轉向餘求,亦是有罪。若我令他持諸深法及觀彼能如實信解,唯以是思而惠施者,是為無罪。」 】

 如果外道來向你求經典,但是他的目的不是要了解經意,他看了以後是要找麻煩,挑這個經的毛病,在這種情況之下,經不要給他;或者他不是挑剔,也不是要了解,只是覺得你這本經是古裝版絕版書很值錢,這種情況你也不要給他。這個是《菩薩地‧本地分》當中大概地說。如果遇見一個情況要詳細地分辨如何如理、如何不如理的內涵,這在《決擇分》當中有廣說。   如果是已經寫好的經典--現在印刷很方便,古代取得經典好難呀!硬是要用手一個字一個字抄起來的,這在我們國內已經看不見了,不過我在印度還看見他們寫在貝葉上面,用人工楷寫得很端正,這要花很長時間去寫。當然寫好了以後,是專門供別人讀誦思惟觀察的,可是來求的這個人,他不懂事,嬰兒慧是指像小孩子一樣,根本跟它不相應,這種情況不要送給他,你送給他反而有罪的。乃至你自己沒有而向別人求來轉施也是不對,因為經典的目的是使人增長智慧,他不懂道理,你送給他,不是白白浪費嗎?不要說像嬰兒慧者來求,就是智慧不夠也都不要送。若是覺得他能夠照著經典深入法義,這樣應該送。如果覺得他能夠如實信解,這個時候你就送給他,這是無罪的。這裡有一點要注意:容或他像你所想的能夠深入,或者他雖然不能,而你覺得他能夠,這時你送他的意樂是正確的,那你送給他是沒罪的。
【若令諸具正信有情,書寫相似正法典籍,或外道論,或先已寫現在手中而施信者,或從他乞而施與者,是名有罪。手中現有已寫似典,菩薩應令改拭彼典書佛聖教,自亦應知彼無堅實亦應為他說其非善。 】
如果我們令具正信的有情寫相似正法的典籍,就是雖看似正法,但卻是相似法,外道論當然更不可以。或者我們手上有一些外道論典拿去布施,這對佛法是有損害的。不要說外道論,就算相似佛法的典籍,把它當成財施送給別人,或者以法施講給別人聽,這些都是不可以的。這一點我們往往很容易犯,現在看見的各式各樣的經典,有很多是偽造的,也有很多人是自己知見還不成熟,卻說了一大堆道理,寫了一堆書,這些都是相似見解,都是不可以的。佛經裡面告訴我們,破壞佛法的並不是那些外道,而是有兩種人,其中第一種是說相似法的人,你說他不對好像他也講得對;說他對,實際上似是而非,這點要分辨清楚是很難的!所以真正修學佛法的弟子,要想開口辯論,辨別如法與否,的確自己先要作一番努力,能夠辨別出如理以及非理,尤其似是而非的相似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不但是不可以寫,如果已經有了那種似是而非的相似論典,那該怎麼辦?把它改掉,改寫和正法相應的佛聖教。如果你已曉得它是錯誤不堅實的,要告訴別人這是不對的。要做到這點,首先自己應該有能力辨別得出似、正之間的差別,目前有太多這種混亂的情況,常常有人建議我說:「某人啊,你應該如何如何!」我自己很清楚,對於真正的正法,我實在談不到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告訴你們,我是個常敗將軍,只是把我的失敗經驗告訴你們。在座的諸位如果有這個經驗,我們可以互相勉勵,要想得到正確的知見是不容易啊!   
有些人動不動要去弘法,我常常有一個感覺:法不外弘,它的金字招牌藏諸深山,等到一旦有聖人出世時,再傳諸其人,它那個金字招牌還不會壞。古來人就是這樣,世間做生意的人也是這樣,他願意把最好的東西藏起來,等到真正識貨的人來時再拿出來,它那個金字招牌還在。現在我們忙著要去傳法,你不傳,法還不壞,被你一傳,法就完了。因為來學的人,他總覺得你是一位法師,他因自己沒有能力所以才跟你學,結果你所傳的是相似之法,他誤以為這個就是佛法,相似跟正確之間一定是有差距的,結果當真的好的東西來了,他反而聽不進,然後就拿這個相似的來判斷、來行持,完了,佛法真正就衰在這個地方。現在有太多人說心好就好,在《了凡四訓》上面一再說:「好心而行壞事」,這是我們無論如何應該避免的。絕對不因為你好心就一定得到好報,好心究竟是會有好報的,但如果對外產生壞的影響,你往往要先受這個惡報。你雖然一番好心,但傳了相似法害了人家,把別人送下地獄去,這是真的好心嗎?所以對「相似」兩個字我們應該要特別認識。不僅在這裡我們要認識,就是在求善知識的時候也是一樣,本論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善知識的行相,絕不是那些略有知解,稍微碰到一點什麼就說得頭頭是道的人。
【若諸紙葉猶未書寫,有來乞者,爾時菩薩應問彼言,汝今以此欲何所為,若云轉賣以充食用。菩薩若是將此紙葉預書正法,則不應施。若有財者應施價值,若無價值,二俱不施亦無有罪。若非預為寫正法者,應即施與,令彼隨意受用安樂。】
這個紙葉就是以前印度書寫佛經用的一種樹葉,相當於現在的紙張。如果有人來乞求你本來要寫經用的空白紙葉,這個時候就問他:「你求這東西幹什麼?」如果他說:「我沒得吃,現在看見你有紙,來向你求這個紙去賣掉,然後去吃飽肚子的。」如果本來你這個紙張是準備寫正法的,就不要送給他。那怎麼辦呢?他本來的目的就是要錢不是要紙,如果你有錢,那麼你把和那個紙相當價值的錢給他,如果你沒有錢,你不施也沒有罪,這是第一種情況。換句話說,你那個紙是準備有大用場的,為了小小的利益不送是沒罪的。假定你這個紙不是為了寫正法的,那麼你就應該送給他,隨他的意,使他得到快樂。
【如是若乞欲書最極下劣典籍,不施無罪。如欲書寫極惡典籍,如是欲修中典亦爾。若欲書寫最勝經典,不施求者,當知有罪。】
如果來求紙的人拿到了紙以後,是為了要寫那種很下等的、惡劣的書,那就不要送給他,不要幫忙他作壞事。就是說求者欲書寫的典籍,如果是下劣的、罪惡的不可以,就算是中等的也不可以。反過來,如果他拿了這個紙張是為了要寫殊勝的經典,那個時候你不送給他,就有罪了。在布施的時候,一定先要有詳細的比較,如果對他現在和究竟,兩方面都有利益,那個時候再送。如果像前面那種,他拿了你給的錢去做壞事這不可以,然後你送給人家,讓人家說相似法、寫相似法也不可以,因為眼前好像很動聽,但究竟來講是害人的。這是第二,對於你所布施的對象來說。
【◎ 三、就自身門不應捨者。若自了知,於經卷等其義未辨,又於經卷亦無慳垢而將經卷惠施求者。此不應施之理者,謂行如是法施,為成三種隨一所須,若不施者,尚有後二殊勝所須,施則無故。初一所須已辦訖故,謂我自心都無慳垢,故慳煩惱不須更除。若不施者,見增眾多妙智資糧,施則無之。若不施者,便能修集妙智資糧,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即為愛念此一有情及餘一切,若施唯是愛此一故。《菩薩地》中所須輕重如是宣說。《入行論》亦云:「為小勿捨大。」故不施此非僅無罪。】
第三是就布施者自身而言,在什麼情況之下不應捨。如果你自己曉得,你對於他來求的這個經書還不了解,而且你對這個經典本身,並沒有小氣、捨不得的心,那時候可以不要送給他。這個條件要注意,就是說你自己心裡面並沒有捨不得,而且你自己還不了解還要學,他要來求你的時候,你可以不送給他。因為你想研究經典的內涵,了解了以後才能夠如法行持,而菩薩的如法行持是廣利一切有情,把佛法流傳在世間,有這樣殊勝的好處。如果你現在送給他了,最多只是滿了他一點的小願,以及捨了你自己的慳貪。所以眼前雖然不捨,可是後面還有兩種更殊勝的利益在,一旦送給他了,這些利益就沒有了。布施的三種利益,第一個除掉慳貪之心,像上面這種情況,我自己心裡並沒有慳垢,所以並不違背。   如果不施而把這本經留下來自己研讀,能增加眾多的妙智資糧,如果送給別人就沒有了。現在不送給他,你就能深入這本經典,集聚勝妙智慧資糧,有了勝妙智慧資糧,你就能夠安樂利益一切有情;反之,你如果送給他了,只是利益他一個有情,經過這樣比較後那就不捨了。在《菩薩地》中對這個輕重分別,就像這樣說。不但《菩薩地》,《入行論》也這麼說。所以不送給他,不但沒有罪還有大利益。下面說,雖然不施,還需要有個善巧的方法。
p. 276 (3)
【不施方法者,不應直言此不施汝,要當施設方便善巧,曉喻遣發。】
不施的方法,不應該直接說這個不給你,要善巧方便地向他說明。
【方便善巧者,謂諸菩薩先於所有一切資具,以淨意樂迴向十方諸佛菩薩。譬如苾芻於法衣等為作淨故,捨與親教軌範師等而守持之。由如是捨,雖復貯蓄眾多資具,亦名安住聖種菩薩,增無量福。】
我們用的方便,不是為自己的煩惱找一個藉口,因為修學菩薩道的人,已經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以清淨意樂統統迴向給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了。就像出家人持三衣的時候有作淨法,就是我作意把這件衣服捨給某人,我是代某人來持受,這點平常我們不大注意,這樣做就是說,你這樣做再去受持是清淨的,如法的。實際上大乘行者的一切受用都是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所以要利用這個暇滿的人身,內是自己的身,外是這個身所受用的資財,我們的確需要這些東西。現在不管是捨給上面的尊長,還是捨給別人,就像前面所說的,「以有主身,護有主財。」這些有主物我已經捨了,我拿這個身來保護這些,所以苾芻的作淨有它特別的意義在,就是說已經捨給那些人了,你代他來持守而行如法事。  
像這樣的捨法,雖然儲蓄了很多東西,仍然稱得上是安住相應的聖種菩薩,而不是敗壞菩薩,這是如法如理的,而且可以增無量福。所以菩薩在增上生當中,雖然受用這些東西,他絕對不會增長自己的煩惱。他也要錢、要財、要身體、要種種東西,但都是為了要助人而去受持這些。用之前要作一個法,用意是說:「現在我送給某人了,我是為某人而持。」比丘戒當中的羯磨有這個真實的意義,在這地方簡單地說明。
【此於如是一切資具,如佛菩薩所寄護持。見乞者來,若施與彼此諸資具,稱正理者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少物不施有情,思已而施。若不稱理,即當念先作淨施法。由已捨故,告言賢首,此是他物不許施汝。言曉喻。或以紙價二倍三倍施與遣發。令他了知菩薩於此非貪愛故不施於我,定於此經不自在故,不能施我。如是行者是巧慧施。】
現在你所有的一切資具,的確都是諸佛菩薩寄在你那裡的,你只是幫忙護持著。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有人來向你討,那時你就想:佛菩薩的目的無非是利益有情,沒有一點點東西是捨不得的,既然如此,他來要了,我是代佛菩薩看管的,那就送給他。這裡是說來要的人是合理的,如果來要求的人是不合理的,或者你覺得這樣送了以後不合理的話,那時你就應該想:我這東西,已經捨給別人了,已經不是我的了,所以對於來求的人就告訴他:「賢首(就是我們說的善知識、菩薩、仁者,你這位先生、大德等等),我這個東西已送給別人了,所以我沒辦法送給你。」這個就是布施的方便。  
假定他來求的是書寫正法的紙等等,你不要送給他,而比照這個紙值超過幾倍的價錢來送給他,讓他了解你的確不是因貪愛難捨而不捨,的確你是對這個經不自在,作不了主,既然作不了主,怎麼可以把別人的東西送人呢?這樣的作法是我們行者的善巧,所以不送也有不送的方法。
【◎ 四、就施物門不應捨者。若自父母,有蟲飲食,妻子,奴等未正曉喻,雖正曉喻若不信解。若自妻子形容弱,族姓之人,雖說此等不施為奴,然亦即是物之重者,故墮物數。】
有些東西是不應該捨的,儘管菩薩把他的一切,已經在發心受戒的時候,誓願要送給別人,這是為了增長自他的善法。所以不能捨的這一類就是,不能增長自他善法反而有相反效果的。它的重點在捨的目的,如果捨了以後與它的目的相違,那就不該捨,這是總則,現在這裡再說明細則:如自己的父母當然不能送給別人;有蟲的飲食不但不能利人,而且對他人有損;平輩乃至於最親近的妻、子以及下面的佣人等,雖然也可以送人,但是你一定要如理地告訴他,如果不告訴他,或者雖然你如理地告訴他,他不能了解也信賴不過,這樣他被送出去固然是不服氣,到受贈的人那裡也會產生不和合的現象,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就不要送。還有不管妻或者是子,他形容軟弱,譬如身體有病,如果送給別人,人家要派上用場,結果他身體又差又有病,乃至心力提不起來,這個不行。還有族姓之人,他出身很高貴,這種高貴出身的人,你送給別人由別人來支配,在印度當年的習慣,送給別人就像奴隸一樣。可是他出身高貴,無法做這些事情,所以雖然你將他送給別人了,可是產生了反效果,跟你的原意不合,這個也不要送。上面這一類就是物之重者,故墮物數。平常輕微的東西,稍微有一點損益,影響不大。可是現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一點點弄得不好的話,就產生絕大的反效果,所以要避免。
【《菩薩地‧攝決擇分》說,若是三衣及餘長物佛所聽許,無慳意樂於修善品極所須者,雖不施與亦無有罪。如云:「出家菩薩除三衣外,所餘長物佛所聽許,身所受用順安樂住,若故思擇施來求者當知無罪。若顧善品非墮欲貪,雖不施與亦唯無罪。」】
在《瑜伽師地論》的《本地分‧菩薩地》中,說明修學菩薩行的根本意趣,然後在《攝決擇分‧菩薩地》裡邊細辨一些問題:如出家人的三衣,這個是修學佛法必要的,除了三衣以外,日常生活必要的其它「長物」(就是多餘的東西),這個也是佛所聽許的,且對自己本身修學上是很用得上的,能夠增長善法,是修善品所須要的,而自己對它並沒有放不下(慳貪)的心情,在這種情況之下不施也沒有罪。三衣以及其他佛所聽許的長物,這些對出家修行的人,不論是菩薩眾或是聲聞眾,他受用的目的,不在長養世間的身、心染污,而是由於要利用自己的暇滿人身,以及維持暇滿人身所必須要的外在的受用來修學佛法,所以這個是需要的。  
就像《攝決擇分》所說的:出家菩薩除了三衣以外,其他佛所聽許的東西,你經過思擇以後,覺得還是可以送的,拿去送人,這沒有過失。如果你對這些東西並沒有慳,而這些東西在修學善品當中是需要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不施也沒有罪,在這地方要辨別清楚。   
所以不是貿貿然的,別人來要我就送給人,你必須了解,送了以後是不是對人家有利,對你自己也有利,對現在有利,對將來也有利。雖然這些你是需要的,但是你並沒有慳貪心。布施真正最重要的,第一在內心上面一定要去除慳貪,而且要至心以無貪的心去布施。
p. 277 (2)
【《菩薩別解脫經》云:「舍利子,若諸菩薩重來求者,捨與三衣,此非修習少欲。」故出家菩薩施自三衣,即是有犯。】
乃至於《菩薩別解脫經》上面特別說明出家人的三衣,別人怎麼來求你,這個不要捨,因為這是你必須要的。若說少欲,其他的東西都可以捨掉,但三衣是出家人根本需要的,捨這個不算少欲,而且如果你把自己必須要的三衣捨掉了,反而有罪的。這是就東西來說不應該捨的狀況。
【◎ 五就所為門不應捨者。若有來乞火刀酒,或為自害或為害他即便施與。若有來乞戲樂等具,能令增長墮惡趣因,是應呵止,反施彼物。】
第五是就他來乞這個東西是要做什麼這點來說。如果他拿了這個東西做不合理的事情,那就不要送給他。例如若有來求毒藥、火、刀、酒這些東西,不管他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別人,這個不可以送給他。還有一種來求像戲樂等具--這是沒有義利的事情,眼前看起來不傷害,但是將來是會墮落惡趣的,像這種事情是應該呵斥,這個是不可以布施的。
【若有來求或來學習罩羅罝弶為害有情,教施彼等。由此顯示,凡害眾生身命資財,皆不應學彼等教授。】
還有,有的人來求或者來學「罩羅罝弶」,就是捕捉鳥獸的東西。「罩」是竹子做的一種竹籠,擺在河裡面捕魚用的。「羅」是羅網,捕鳥的。「罝」也是種羅網,不是捕鳥,而是捕走獸,通常是捕兔子這類的。「弶」是一種弓箭,上面有雕刻得很特別的紋飾。若有人來求,或者是來學這些東西,他的目的無非都是要傷害有情。因此你有也不能送給他;你知道了也不能教他。從這裡更說明了,凡是能傷害眾生的生命及資財的,皆不應學也不可以教。
【若為殺害或陸或水所住眾生,來乞水陸即施此等,若為損害此國人民或為害他,來求王位而行惠施,若有怨家來求仇隙,施彼讎敵。】
不管水上或者陸上都有眾生,如果有人來求你,目的是要傷害這些眾生,這都是不應該給的。有個概念要先澄清,我們現在對這種概念不大清楚,比如說有一塊田荒在那裡,我們任何人都可以踩上去,好像無關緊要似的。可是在西方--美國,就不是這樣,儘管是一塊荒地,如果不能證明這是公家的,別人決不隨便踩。有的人會在那個邊界上,比如在公路旁邊,標上自己的姓名或者寫一個「private」表示這是私有的。其他人就不會隨便站到那地方去,萬一有的時候不小心踩過去了,沒有人就罷了,如果有人看到,一定要跟他打個招呼說:「對不起,不方便。」徵詢對方的同意。不像我們現在隨隨便便亂踩,踩上去了還說:「怎麼,妨礙你呀!」在美國這樣都不可以。在那邊到了春天有人會打獵,通常會有一個固定的範圍,如果那個地方標了「private」,獵人看見了就不會再進去。所以文上是說明如果這個地方有水、陸等等的眾生,有人要來傷害這些眾生--譬如捕魚,如果那條河是你的,人家來要求你,你不要同意,不要讓他傷害那些有情,這是對畜生來說。同樣地,對一個國家來說,有人來要求王位,他是為了要傷害你的國民,那也不要給。還有,當冤家跑來求你施捨身上的東西,他不是為了救命,而是要來傷害你,那你也不可以送給他。以上說的五項是不應該捨的,下面說什麼是應該施的。
【◎ 第二應施外物之道理者。若即此身非是大師所遮之時,於彼補特伽羅捨所施物,非不稱理,於彼相宜即應施與。】
還是照著前面的次第,就我們自己的身體來說,剛開始雖然你發了大心,樣樣東西想送給別人,但是你的悲心還沒堅固,捨心還沒培養出來,這時佛不讓你隨便送的。反之,如果不是佛所遮止的情況,你夠這個條件,那時候你去布施是合理的,如果有人來要,對他有用的,那你就送給他。
n【又若自身與前相違,於諸經卷有慳吝心,雖未已辨經典之義,應施來求樂勝智者。此復若有二書即應施與,若無二者應與書價,價亦無者應作是念,我行此施,縱於現法而成癡,不忍慳貪,如是思已定當惠施。】
前面說過,如果有人來求經典,可是你自己對經典裡的道理還沒弄通,還要修學,以後有大利益在,如果現在送給了別人,對於捨慳貪那一點是做到了,可是後面的大利益卻得不到,所以是可以不必送的。現在是說,雖然你對經典的道理沒弄清楚,可是你有慳貪心在,而在修學布施的時候最重要的目的是破除慳貪,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就應該送給別人來破除你的慳貪。假定你有兩本書,就送給他一本,你還留著一本。假定沒有兩本的時候,因為你還要學,所以儘可能想辦法給他跟書相等價值的東西。如果說連這個也沒有的話,那個時候你就想:「我把書送給他以後,就算因為沒辦法深入了解而成癡;但是我的目的是破除慳貪。如果我拿這個藉口來增長自己的慳貪,那我寧願成癡,也不可以慳貪,所以還是把它送出去。」  
這個地方有一點很值得我們注意,他在碰到這種關鍵問題時,寧願送出去而不願忍受自己的慳貪。我們平常做很多事情,實際上都是隨順自己的煩惱,他現在的問題是慳貪,我們是什麼?或者好戲論,或者好慳貪,或者好什麼,實際上是內心的煩惱放不下,然後找藉口,說修行要這個身體,所以要講營養,要好好地睡、好好地保養,實際上內心真正的行相就是慳貪。看看菩薩怎麼做的!換句話說我們若真正想修行的話,要從自己內心上檢點,如果說慳貪心在的話,這個地方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寧願把命送掉,不要長養慳貪。我們往往會拿一個很好聽的名詞做藉口,來保護自己的煩惱,修學佛法真正的內涵是要我們以全部精神去對治煩惱,本來學佛是用來對治煩惱的,結果反而成了我們保護煩惱的藉口,這個是修學佛法嗎?這一點務必要自己好好地反省。   
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們做時要有次第,至少第一個理論上面要清楚,清楚了以後如果做不到,應該懷著慚愧的心情想:「唉!我怎麼做不到,我要好好地努力。」單單這個慚愧的心情還不夠,應該更進一步了解,長養煩惱的結果是傷害自己,因為煩惱所使貪一點小便宜,結果受到絕大的大痛苦。你所以放不下是為了貪一點快樂,結果卻傷害了自己。認識了這點,你覺得煩惱是不能忍耐的,因此要找種種方法去對治它。我特別欣賞《了凡四訓》的原因,是因為《了凡四訓》在《改過之方》當中提出三個辦法來:第一是恥,然後是畏,第三是勇。恥是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覺得:「唉呀!我怎麼這麼差啊!」這個在佛法裡面稱為「慚愧」。慚愧是一切白法的根本。又《遺教經》上面曾提到出家人要著「慚恥之服」,如果沒有慚愧,那就完了。什麼叫慚愧呢?就是一個造惡行的人,當他辨別清楚是非以後,自己覺得我怎麼這麼糟糕!拿我們儒家來說叫恥,就是覺得自己不對。你一定要如理地辨明邪正是非,才會知道自己不對。單單這個還不夠,更要進一步感到「畏」。造惡的根本原因是貪,為了求快樂,結果貪了半天,不但得不到快樂,反而會大大地傷害自己,那個時候心裡會害怕。前面的恥是策勵你的力量,後面的畏是推動你的力量,當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這個就是正信,信為欲依,你的善法欲就生起來了;有了善法欲,勤精進就跟著來了,所以就有精進的力量。世間聖人說知恥近乎勇,它並不是勇,但是近乎勇。世間是如此,我們修學佛法亦復如是。關於這一點,尤其是一心向上的出家同修們,務必要三思而行。
【若所施物除前所說,又自作王時,終不抑奪餘妻子等,令離其主而轉惠施,唯持村等可施求者。如是不為墮惡趣因,諸戲樂具及罩羅等,不損於他眾生所居水陸之處,不傷眾生無蟲飲食應施求者。若有來求毒火刀酒,為自饒益或饒益他,即當施與。】
除前面所說不該施的這一些東西之外,都是應該送給別人的。如果你是個國王--國王對於他屬下的一切東西都有主權處理。雖然有主權,但是他不會搶奪人家的妻子,然後轉送給別人。還有,王也可以任意分封土地給臣下或有功的人,有人來求,如果不跟前面所說的相違背,而且你送了他以後,他不會做壞事,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可以施捨給他。前面說過毒火刀酒這些東西不捨的道理,不在這幾樣東西本身,而是因為對方拿這個東西要去傷人。但如果拿了這些東西,能夠饒益自己也能夠利益他人,那就可以送。比如人家常說以毒攻毒,如果身上有病或長瘡,往往用毒藥來攻,就可以把它治好。那給他就做對啦,火、刀、酒,亦復如是。
p. 278 (2)
【若如是行財施之時,來二求者,一貧一富應如何施。先作是念,設二求者來至我所,若堪於二充足滿願,即當俱施滿願充足。若不堪者,則當圓滿貧者所願。由其先作如是念故,若不能滿二所欲時,即當滿足貧者所願。應以語曉喻富者,告曰賢首,我此資具於此貧者先已捨訖,切莫思為特不施汝。】
在布施的時候,若兩個人同時來求,一個是窮人,一個有錢的,那怎麼辦呢?你心裡面先要這樣想:「假定說我能夠同樣滿他們的願,那最好。如果不行的時候,我的取捨是先滿窮人之願。」因為之前已經有了這樣的心念,所以當兩者不能同時滿足的時候,先滿貧者所願。雖然你只送給一個人,另外一個人得不到,這個時候始終有一個原則,你不能讓他過分失望,所以要溫和善巧地對他說:「這位大德實在太對不起,我這個東西已先答應給這個窮人了,並不是不願意送給你。」要這樣去做。為什麼要事先這樣想呢?要了解菩薩之所以為菩薩,他固然有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大菩提願,而這個大菩提願最中心、最堅固的是「大慈悲」。大慈悲是看見人家苦,要幫助人拔除,使人得到快樂。在貧富兩者當中,當然對貧者來說更需要,因為他的痛苦比較大,你給了他利益會更大,取捨是這樣決擇的。但是為什麼要先想呢?因為先想了,心裡的確就存著這種意樂,如果不先想好,臨時這樣說的話,那是欺誑或者分配不公平,這是很不好的。  
所以雖然是小地方,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我們常常說方便妄語,實際上菩薩所行的是方便而不妄語,因為的確事先已經想好,我這個東西要這樣分配的,所以當他來求索時,也就這樣告訴他,這才是真正的方便。我們常常講方便方便,人家方便的結果是增長善法,從增上生到決定勝,我們方便了以後開惡趣門,這是忍非所應,該忍的正法不忍,不該忍的煩惱去忍它、長養它,還找種種的藉口,這個地方我們務必要辨別清楚。這個文字一看就懂,可是為什麼要這樣安立的特質必定要把握住,這個才是我們真正學佛法應該了解的基本概念。
【受菩薩律初發業者,如是學施極為緊要,故特錄出,凡無別義者,皆如《菩薩地》意趣而釋。】
所以一個剛開始學菩薩行的人,在受了菩薩戒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學布施,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師特別從《菩薩地》中摘錄出來。上面是說外財應捨的道理,下面緊跟著說明,當不能捨的時候該怎麼辦。
【◎ 第二不能捨時當如何行者。若有求者正來求時,為慳覆者,應作是思,此可施物定當離我,此亦棄我我亦捨此,故應捨此令意喜悅,攝取堅實以為命終,若捨此者,則臨終時不貪財物,無所憂悔發生喜樂。】
我們雖然學了大乘佛法,乃至發了菩薩願,可是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性所使,真的有人來乞求的時候,心裡面就會捨不得。那怎麼辦?假定說境界當前人家來向你要東西,那時你為慳貪心所覆蓋,換句話說在慳貪的現行當中捨不得,這時我們應該如上文所說的這樣去思惟觀察。注意!這個思惟觀察,一定要在事先學習的時候,先如理地思惟觀察。假定事前沒有善巧的話,在對境的時候,你腦筋裡面連這個道理的影子都沒有,心裡面只覺得:「唉喲!給人家怎麼可以呀!」只會往負面想,如理思惟的正念是絕不可能提起來的。境界現前所以能夠提起來,必須平常的時候多學習思惟觀察,在很多小小的境界上面有了對治的工夫以後,當大一點境界現起的時候,這個如理如法的力量才能生得起來。  
現在碰見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想:「我現在捨不得那個東西,儘管我捨不得,可是到最後一定要離開它,沒有一個人可以保得住的。」古人有一句話:「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秦始皇的雄心大略很不得了,那時像樣一點的工具都沒有,他卻造了萬里長城,一直到今天科技發達,算起來它仍是世界的幾個大奇觀之一,是這麼地了不起,結果請問保得住嗎?萬里長城都保不住,現在這些東西又保得住嗎?這是千真萬確,沒有一樣東西例外的。所以不管怎麼捨不得,到時候一定得捨離。反過來說,「此亦棄我我亦捨此」,彼此都是如此,既然這樣的話,又何必牢牢執守呢?早點送掉了以後,應該歡喜這圓滿了你的布施波羅蜜。以前由於慳貪難捨,一天到晚忙這個「我」,結果這個我偏偏把你送到地獄裡面去,一直在輪迴生死當中受盡了痛苦。現在我捨掉了,結果是把這個不堅牢的物品,換得了堅牢的法財。如果一生能夠這樣的努力,下一生豈不是更好嗎?此生你一直捨,捨到後來養成了「捨」的習慣,到臨終的時候心裡面是了無掛礙,不但沒有掛礙,因為你一生集了很多善法,所以會一直覺得歡喜。現在雖然樣樣送掉了,你集的是法財,那個財集在極樂世界,或者在天上,時候到了正好去享受,真歡喜啊!平常我們臨終的時候,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於是就被這種貪著的力量牢牢地綁在生死中,這就是前面十二因緣當中有支的力量。
【如是思已仍不能捨,如《勇利經》說:「應以三事曉喻求者,謂我現今施力微弱善根未熟,於大乘中是初發業,隨不捨心自在而轉,住於取見我我所執,唯願善士忍許,不生憂惱。如何能滿汝及一切有情意樂,我當如是漸次而為。」】
像上面這樣思惟了以後還不捨,那怎麼辦?佛菩薩真了不起!他倒不一定強迫你,還有更退一步的善巧。就以這樣的三件事情,好好地向來求的人說。第一個是說,我雖然想修菩薩道,要學菩薩行,可是對布施這件事情,力量還不足,善根還沒有成熟,在修學大乘當中,只是剛剛開始。就譬如說,我的目的是將來做一位醫生或工程師來利人利國,儘管有這個目的,可是現在我還在小學,乃至於幼稚園,成為工程師那是我將來要做到的。同樣的道理,雖然我的目標是捨一切給眾生,因為沒有如理的修習,所以目前還是會被煩惱所捆住而捨不得。為什麼會捨不得?就是由於惡取見。所以對那些該捨的東西,由於與無明相應的染污知見,會覺得這個對自己很好而捨不得,被這種見解所自在,換句話說,被這種心理以及我、我所這些概念所籠罩。所以祈求你原諒,請不要生憂惱。雖然如此,但是要滿一切眾生利樂的這件事情,是我的志願。雖然眼前我做不到,但是我正在努力,將來我一定要認真做到,等圓滿了後,才能幫助你們。要這樣的自己努力去對治這個不能捨的習氣,並且以這種心態面對來求的人。
【此是斷餘不信過失,非無慳過。】
不過這地方要注意!這樣做不是沒有過失,你這個慳貪的過失是有的。只是經過了這樣善巧的做法,人家對你不會失去信心。像在這個地方,辨別得實在好呀!一步一步,次第是一點不亂,目標是最崇高,萬一你這個做不到,退一步該怎麼辦,再退一步該怎麼辦;把我們所走的次第這樣層層說明。還有在做的內涵,也分析得清清楚楚。後面這兩句話就是這樣,你照著去做的話,至少有一個好處:來向你求乞的那個人,不會失去他的信心,也不會生瞋心等等,這個至少做到了。但是你應該破除的慳貪這個過失還是有的,你還是得努力。
【《集學論》說,菩薩慳是應呵責,然如是行似能遮免:「由慳不施財法他勝。」《攝波羅蜜多論》亦云:「若有求者現在前,力極微故不能施,必令求者不退弱,應以軟語慰其意。以後若再來前乞,必定不應令失悔,當除慳諸過失,為斷愛故應勤修。」】
對於慳,是應該大大呵責的。眼前雖然做不到,但如果你肯努力對治慳的話,將來漸漸就能做到了。在菩薩戒當中有一條他勝罪是慳貪自己的財法,他勝是根本罪!你如果這樣去做的話,多少能把這個根本罪遮止,如果不能遮止,那就破了戒體!  
《攝波羅蜜多論》上面也這麼說:若有人來向你乞討,因為你的布施心力還很差,以致不能送他。此時你應該溫言軟語來安慰他,不要讓他失望。為什麼特別要說這一點?我們所以要布施的原因不是為了世間一般的好處,而是要求無上菩提果。無上菩提果的特質是為利益一切有情。今天他來向你求,即使沒辦法直接當下就圓滿他的欲望,至少不要使他失望。所以這個層次很清楚,雖然你沒有圓滿他的意,但是至少保護了他的信心,這在修學菩薩道上,多多少少也向前進了一步,結了一個下次見面的善緣,等到你慢慢地修習,力量強了再來圓滿這個緣。另一方面也要呵斥自己:「我怎麼這麼慳!我要努力修學,使心裡面力量增強了,若以後再來的話,一定不可以再使他懊悔,也絕不可以再讓自己失掉這個機會。」所以在他走了以後,要努力對治慳貪,把貪愛難捨的心斷除掉。這是說萬一我們做不到的時候應該這樣。   
布施是這樣,其他所有東西也都是這樣。所以凡是我們目前該學的東西,做不到的時候,都要這樣策勵自己,這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而且是一定要認識的!我們常常說:「唉呀!我很差啊!」或者說:「這個是佛菩薩的境界,我作不到呀!」這是佛菩薩的境界沒錯!問題是,請問你跑到這裡來是幹什麼的?如果說求的是世間法,那這樣講是應該的,你也不必到這裡來;如果你是要學佛菩薩的,那你應該怎麼做,不就很清楚、很明白嗎?所以要時時告訴自己:「我來幹什麼?是要努力學習,對治我的煩惱的。」而且前面也說過,這不是等到境界來,而是事先要學習,事先要認識。   
昨天晚上我們作羯磨的時候,有位同學懺悔,我非常讚歎、非常高興。我覺得我也是這樣,我的確是個凡夫,但正因為我是凡夫,所以絕不能寬恕自己。如果說我是個凡夫就這個樣,那跑來幹什麼?就因為是凡夫所以才跑來要努力地學。這個時候就分得很清楚,因為我是凡夫,所以還沒學之前,的確一不小心就犯了;但是如果覺得我是凡夫來學,所以犯了以後,自己保護自己,說我該如此的,那你趕快回去!應該要呵責自己,發願一定要改過,一定要改過!在我的經驗當中,以及看見佛菩薩的榜樣,我們目前真正該做的就是如此。能夠這樣不斷策勵自己的話,自然而然將來就會做到。祖師說得清清楚楚,沒有一個天生彌勒、自然釋迦,他們絕不是天生下來就如此;沒有一個佛菩薩例外,最初也都是三惡道當中的眾生,然後也是如理如法、勤勤懇懇地努力了多少阿僧祇劫,才能變成這個樣子!假如修學佛法是一聽就會了,那這無量阿僧祇劫算什麼啊?那些人豈不是笨得不能再笨了嗎?當然不是這樣,天下唯一真正了不起的就是他們。所以我們要學他們,也是要這樣去努力,這個概念我們要特別注意!再說一遍,真正學本論的時候,這個才是我們應該跟著學的,這個就是文字裡邊真正的意思,能夠把握住這一點,一定學得成功。實際上,我們現在真正應該學的也就是這麼一點。
p. 279 (2)
【◎ 第三習近對治布施障。障者如《攝決擇分》略說四種,謂未串習、匱乏、耽著、未見大果。】
不能捨是由於有障礙!所以現在要好好地修習怎麼樣對治這個障礙。這地方雖然是說布施,實際上修學所有次第都是同樣的,要先知道障礙、淨除障礙。我們應該推而廣之,聞一知十。  
不能布施的障礙有四種。第一個,沒有習慣。這是通一切毛病的,就是你還沒有好好地練習去修改這個老毛病、老習氣(就是所謂的惰性)。第二,匱乏,就是你自己沒有東西可施。第三個,雖然你有,但是對這個東西耽著難捨。最後,是未見大果。不能正確地知道這樣做的殊勝、偉大的果報。這個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想修學,就要在這地方努力。所以前面中士道講戒的時候,不說戒的體性(特質),而是說犯戒四因。現在一樣的,要修布施的時候,對於障礙的原因,你能把它找到了,能夠對治並去掉它,那布施就成了,其他的亦復如是。
【其中初者,謂雖現有可施財物,然於求者不樂惠施,能治此者應速了知如此過患,是我於施先未串習,今若不施,則於後世亦不樂施,強思擇已而行惠施,不隨未習過失而轉。】
這一點非常重要!是說眼前我有可以送的東西,但是人家來求時,我卻不願意送給別人。針對這個毛病,要了解不送的過失禍患。因為我以前沒有串習,(串習就是持續不斷地練習),所以不習慣,假定現在還不開始去做的話,這個布施的習慣就始終生不起來,倒是不送的這個習慣老在長養,所以注定永遠墮在這裡邊,那就害了!經過這樣的思惟觀察,就會勉強自己堅強起來,提起勇悍的心說:「我一定要去做,絕對不跟著老毛病,它是有很大禍害的,不要讓它這樣做!」  
布施是如此,其它一切也都是如此!所以經過了前面一段修學以後,現在有很多同學有很好的現象,覺得心力堅強了起來,一點都沒錯,心裡先堅強起來,然後在碰見的小事上面去練,處處地方都是如此。對在座的各位,這是我最歡喜讚歎的一件事情,大家這麼努力,做了這麼多功德,我沾了大家的光,可以說非常感謝大家!沾什麼光?隨喜功德。你們這麼努力,我真是感激不盡!我想你們自然也更是歡喜無窮,因為我們這樣慢慢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把我們十足十的生死凡夫,漸次漸次轉向於超脫生死的聖賢,乃至於幫一切人都解決問題,這是第一個。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布施波羅蜜5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布施波羅蜜5
【第二者,由其財物極闕故不生捨心,能治此者應作是念:我於生死流轉之時,或由宿業或繫屬他,於他人所未能饒益,令我具受眾多難忍飢渴等苦。設由利他,於現法中發生眾苦乃至殞歿,此施於我猶為善哉,非空發遣諸來求者,縱無彼財尚有菜葉可以活命,如是思已,忍匱乏苦而行惠施。】\r
如果是因為自己匱乏而生不起捨心,那怎麼辦呢?妙了,要是我們自己都窮得要命,怎麼送給別人呢?它也有對治的方法,這時應該這樣想:我一向在無始生死當中流轉,因為宿業所感,或者繫屬於他(「繫屬於他」通常總的就是被業力所綁,別的來說,因為過去的惡業,所以現在做人家的傭工等等,自己做不了主。)因此不但不能真正幫別人的忙,自己也受盡了飢渴等種種痛苦。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我宿生一直慳貪不捨,假定我以前了解了,不為自利而能夠利他的話,一定不會這樣的。所以眼前我應該扭轉這種一向無知的自利而去利他,就算眼前受種種的苦,乃至於命都送掉,這還是好的呀!因為眼前所以這樣匱乏是由於宿業,假定現在還不努力轉的話會每況愈下;現在已經是窮人了,再下去來世就是畜生,再下去就是餓鬼、地獄了。所以我願意拼命去做,就算是再苦,也是值得的。所以我們常常說一個譬喻:平常躺在那裡哼呀哈呀站不起來,等到地震了,房子要塌下來的時候,哇!逃出去,還是有氣力啊!雖然這一撐累得很,可是卻逃出去,把命救出來了,的的確確我們應該這樣想。這個對治方法之善巧,我真是無限地讚歎!   接著想:既然是這麼好,他今天來求了,不是成就我的布施嗎?絕對不讓他空手而返!我雖然少一點,但他比我更窮,我要送給他;送給他了以後,哪怕沒有米,我還有一點菜葉子,還可以多多少少讓自己活下來!這樣思惟,就能忍受自己的匱乏而行惠施。說實在,現在我們遠比他好啊!所以我們常常覺得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實在是因為沒有如理去思惟!真正如理思惟的話,現在有太多的事情可做,絕對不會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我們會幾乎樣樣都行。這個就是得未得正知見,以及是不是照著這個正知見去如理思惟的差別。所以我們做一切事情都是如此,最主要的是現在努力,如果現在放棄了不努力,那以後永遠沒希望了。
【第三者貪可施物極為悅意最上勝妙,於來求者不能生起捨與之心,能治此者應速了達耽著過失,我今於苦倒執樂想,由此能生當來眾苦,如是知已斷除耽著,即將此物而行惠施。】
就是對自己有的東西,本來應該捨的,卻耽著難捨。這時要了解難捨耽著的過失,了解了以後,就不會再耽著難捨了。所以這個對治的方法是先要看見它的過失,知道這是錯的,有種種的患害,明明這是苦的因,現在要除苦,卻不在苦因當中除,反而還增長那個苦因,請問這個苦要除到哪一年呀?豈不是愈除愈多,愈弄愈錯!所以說:明明這是苦的因,我現在顛倒了,執著以為這是快樂的。如果對這個錯誤的妄想不能認識,或雖然認識了還做不到的話,仍舊是為貪所使,造的是與煩惱相應的惡業,將來會感得眾苦。既然我是因怕苦而來,現在一點小苦都忍受不住,將來感得大苦,而且輾轉地增長,這怎麼可以忍受?無論如何,唯一的辦法,就是趁現在苦還小,而且能夠知道的時候斷;如果到時候,苦又大,又不知道,一點辦法都沒有,那個時候就完了!所以對這個概念要努力觀察思惟,這樣一定能夠斷耽著之心,就能把那個東西捨掉了。  
不但如此,實際上捨掉了以後還應該隨喜,我們只要去做了,內心當中一定會有相應的覺受,會產生一種跟法相應的快樂,這是美不可言的。所以不管是透過思惟觀察耽著的過失而斷除它也好,乃至斷除掉了以後,對於布施功德的思惟慶喜也好,這兩方面,一個是「懺悔業障」的功德,一個是「隨喜功德」的功德,由此而引伸出去的話,那十大願王都在裡頭:像這樣做本身就是「隨佛學」,又是「法供養」,不是這些內涵都包含了嗎?尤其是在行布施波羅蜜時,幾乎十大願王每一個願都包含在裡頭。所以我們現在必定要了解這樣的一個過失而去斷除它。
【第四者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勝利,觀見廣大資財勝利而發施心,能治此者當速見其過,總應觀察一切諸行,皆念念滅,特觀資財速滅速離,一切所施皆當迴向廣大菩提。】
這個話應該這樣唸:「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而發施心,只觀見廣大資財勝利。」或者這樣唸:「但見廣大資財勝利,而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所以只發求後世廣大資財的布施之心。這是因為你對法沒有正知見,不如實地了解,所以只看見財物的好處,而沒有看見把財物送給人家,行布施波羅蜜多,能得到殊勝菩提果的偉大利益。要對治它的辦法,還是先見到這個的過失。前面是見到耽著財物的過失;現在是見到看不見這個大利益的過失。平常我們只看見眼前的小利益,這是真正可憐愚癡的地方。我們就是因為不知道才來學,偏偏學了半天,真正好的地方卻學不到,心裡始終纏繞在眼前一點點的小利益上。真的曉得了以後,叫你去犯罪你也不肯。我們很容易在語言上乃至於在個人利害上爭執,這都是由於見不到真正的殊勝大利益,始終被自己的煩惱所顛倒,在眼前似是而非的小利益上面轉,結果造了大罪還不知道。所以無知真是好可怕啊!  
我們要見到發無上菩提心以及跟菩提心相應而廣行六度的殊勝利益,如果見不到這個勝利,應該要改善。怎麼改呢?最快的方式就是,想辦法多去觀察、思惟,看見它、認得它。如果能看見有一個遠大的、好的果報,那眼前這種很小的利益都擋不住你了。平常我們總是怕人家笑,怕人家說什麼的,這是世間人的做法,因為這樣,一天到晚就纏死在這裡邊。我們看古來大德,他們所用的真正了不起的大手段,都是超乎常情的,都有極遠大的眼光,這樣才談得上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這是很明白的!我們眼前是目光如豆,只看見一點點,總覺得這個人也這麼說,那個人也這麼說,你是在學佛,還是學那些人?如果你學那些人,那本來就不必到這裡來,你就跟他們去混在一塊兒就算了嘛。如果說你要學佛的話,那一定要看佛是怎麼做的。佛原來是個王子,他連王位都能捨,這是為什麼?因為他見到這個絕大的利益,所以眼前的事情都擋不住他!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觀察的時候從兩方面來看:整個來說,諸行無常,沒有一樣東西能夠保得住的。無常有粗有細,現在這裡講的只是粗相,念念都在遷滅當中。特別是觀資財很快地就會捨離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樣樣東西趁它還可以利用的時候,趕快用來布施,種下無上菩提大果的因,這樣就可以以這些不堅固的、毫無意義的東西換取堅固的、廣大的大勝利。
【若唯顧視財等異熟,則唯能得廣大財位,不得解脫。】
假定你只看財物等異熟果報,就算你得到了廣大的財位,還是不能解脫。這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固然這地方是講財物,其實世間哪一樣東西不是如此啊?前幾天我到台北去,那之前我們這裡有位同學離開了,雖然他離開了,但離開的那天他還說,他聽了《廣論》是很歡喜的,但是他為了一些家裡頭的事情要回去。事實上這個同學非常好,我到台北去時,看見他去請《廣論》的錄音帶,他的的確確是很相應的,他不只請一套,他還要去送給別人。那時候我心裡有個很大的感慨,我們總是看不見遠大的地方,只看見眼前的這些東西,乃至於常常覺得要顧慮到這個,要顧慮到那個。所以古來那些出家人的確是像我們常常說的一句話,「壯士斷臂」;就好比被毒蛇咬了以後,毒很快會循著血向心臟來,如果為了痛惜一根手指頭,最後那條命就捨掉了。所以壯士是真正有智慧、有勇氣的人,那時候曉得唯一的辦法是拿起劍來,「叭」一下,連手臂也切斷,雖然是要有一點損失,但成佛絕對沒有說是天上掉下來的;你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天下沒有這樣的事情!你要牠好,但牠的食量很大,你要牠不吃草,那這匹馬注定跑都跑不動,你要牠背都背不動,還能騎牠嗎?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不要為眼前這些小事情所困住。
【如諸商賈為與價故,一切資財悉無惜捨與於他,此唯得利非能得福。《四百頌》曰:「云於此行施,能生大果利,為報而行施,如商利應呵。」】
假定你不了解菩提無上的廣大功德,所注意的只是異熟的財位,儘管你也布施,那就會像做生意的人一樣。做生意的人也把東西送給別人,但是他為的是能賺錢,所以可以毫不顧惜地送給人家,心裡還非常高興。因為他曉得他賺到了錢嘛!不過他得到的是世間的利益,而不是福。我們現在行持的這個布施波羅蜜多,要曉得它能成就無上的菩提大果,而不是為了一點點眼前的果報,如果為了果報而做的話,那就像生意人一樣,是應呵斥的。所以千萬注意!不但眼前的小利不要,人天果報不要,乃至於聲聞的小果都不要,我們要求無上菩提大果,這是必須了解的。以上是習近對治布施障的四個要點。
p. 280 (2)
【◎ 第二唯意樂布施者。內居閑靜由淨意樂淳厚淨信,分別化現種種廣大無量財寶,勝解惠施一切有情,以少功用生無量福,亦名菩薩巧慧布施,是《菩薩地》說。】
布施當中有二項,一個是實際施捨東西的布施,第二個是單單在我們意念當中的布施,所以叫「唯意樂布施」。這時候我們並不是以外在實際上的財物送給別人;而只是自己靜靜地安居,依淨意樂--就是內心清淨、淳厚的心情,還有淨信心。淨信心大家都了解,這裡特別說明我現在這個布施是為求無上大果利,一切財物都無條件地送給別人,而且送給別人以後,絕對不望報。平常我們送給別人總是覺得我幫了你的忙,好像就是做了一個人情一樣,這種心態千萬要不得,應該要不求回報的。現在不但不求回報,布施以後得到的善根,也是一起捨給一切眾生,這一定是根據和大菩提心相應的一種心情,這才是淳厚的淨信心。以這種清淨信心,我們在意念當中去觀想有無量無邊的財物,然後以這樣殊勝的正確認識,運用自己的思惟,來布施給一切有情。這樣去做的話,不要花太大的氣力,不像我們以身口實際上去做那麼辛苦,而它卻也有無量的福德。這個地方的「福」,要注意!在梁武帝跟達摩祖師的公案裡說,他積累的是福報,而不是功德;我們往往把這裡的福看做福報,但這不是世間的利益,這個福是福智二資糧的福資糧,一定要有慧來攝持的,這是將來圓滿報身報土的資糧,是成佛必不可少的,這一點我們要了解!這個就是最善巧的,真正有智慧的布施方法,這是《菩薩地》上說的。
【《妙手問經》雖說此是無資財者所應修學,非有財者不應修習。】
經典上雖然是說你沒有資財的時候要這樣修,但是並不是說有財的人就不必修,有財的也要修。所以有財的人,不但要實際上的財物施,還要拿意樂來施,但如果你沒有財物的時候,就可以單單意樂施。尤其有一點很重要的,如果是個出家人,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不是財施。現在有很多出家人還要去忙財,那完全錯了!但如果你是如理如法或因宿業而感得的資財,那個時候你要毫不顧惜地去布施,如果你為了布施而求財,那就完全錯了,這絕對不是出家人該忙的事情。
【無資財時巧慧布施,是為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初極喜地;若證此地,則諸資財定無匱乏。如《菩薩地》云:「如是菩薩現無財寶,巧慧方便而行布施,此說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若諸菩薩已證增上清淨意樂,如已獲得超諸惡趣,如是生生必當獲得無盡財寶。」】
上面這些沒有資財時善巧布施的方法,是在你還沒有證得初地(又叫增上清淨意樂初歡喜地)之前修布施的善巧;換句話說,這是見道之前的布施方法。一旦你修菩薩道真的證得了初地,那福報是不得了的大,財位是一定不會缺乏的。所以在這地方雖然並沒有明確的說明,但是卻可以證明一個事實:譬如說我們國內禪宗很盛,禪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法,這是千真萬確的。但禪這個法很妙,從凡夫地一直通到佛地,都可以用得上,它並不是漸次的,而是一種最殊勝善巧的方法,所以單單用這個方法,是不能判斷你的位次的。前面曾經說過大小乘的判斷不在般若慧,而在發心的方便分,這個我們要了解。當菩薩證得初地的時候,他一定也見道,換句話說,那個時候他一定也是在開悟的狀態。但是,開悟了也許是初地、二地、佛地,乃至於還是個凡夫或加行位,這個位次的判定不在他的見,而在他的行。《十地經論》以及《入中論》對地上菩薩作了很多介紹,其中說到初地菩薩的福德是不得了的大,他絕對不會是證得了初地,還是窮光蛋一個。但是證了二乘果,固然可以見到空性,但是如果沒有修福的話,他可能窮到連飯都吃不到,這地方也是順便提一下。  
下面就引《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上面的文。我們要學菩薩行的人,在資糧位、加行位以前,因為資糧不具足,用上面這個意樂來布施是非常好的方法。一旦真正的證得了初地以後,那絕不會再窮,一定有無盡的財寶。
【◎ 第四此等略義者。正受菩薩律儀已,學習大地布施道理,發願修學。】
這個值得我們很認真地研討一下。在上面大要都說完了以後,可以說是一個結論,也可以說在布施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我們一定要認識,把握得住的,就是雖然我們現在是凡夫,當我們發了願心,正受菩薩戒以後開始學時,一定要發願學地上菩薩那樣。為什麼要這樣?我們應該問一下自己:「我為什麼到這裡來?」我們到這裡來是要求無上菩提之果;更確實地說,要徹底解決一切痛苦,要究竟圓滿一切福德。如果你是要求這個果,請問你因地應該做些什麼?第一個是確立正知見,然後根據這個發廣大的願力,說我一心一意要求無上菩提。有這樣心願力的話,自然而然會不斷地增長,逢緣觸發,它就來囉!沒有這個心的話,處處地方畏畏縮縮,「我不行啊!馬馬虎虎算了!」一天到晚這樣想,一個逆緣來時,你就退了。然後真正順緣來的時候,你又上不上去,總是想:「唉!反正我沒有份的,我就這個樣啊!」為什麼這樣啊?因為你在因地當中播下去的那個種子,就是失敗、退縮的因,所以遇到緣長起來的就是失敗退縮的種子,關鍵就都在這個地方!  
所以儘管我今天身體這麼衰弱,年紀也比較大,可是我一直告訴自己:只要有一天命在,我一定要做到!我真正能夠做到的,就是當下種正因,絕對不是說等到下一生,下一生,再下一生!當下這一念,我牢牢把握住,絕對不放過!正因為要得到這個果,所以必須在當下一念這個因當中牢牢地把握:「我發願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就這樣,就這麼簡單。佛法雖然深奧,但是它就是這麼踏實。然後你拿這個心願去念佛,念佛一定上品;去持戒,持戒一定上品;去參禪,參禪一定上品;不管你學哪一個都是這樣。所以我們千千萬萬不要說:「我不行啊,我不行啊!」前面一再告訴我們「乃至戲笑」--乃至於說笑話,也千萬不要說我不行。同樣的,在懺悔的時候,也不要說:「我就是這個樣啊!」要說:「我一定要連根把它拔起!」是不是現在能夠連根拔起,那沒關係,但是我要讓這個因本身,沒有一點點漏洞,一直加強這個因,所以任遇何緣,就助長你連根拔起並徹底斷除惡業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來說,你一直發這個圓滿成就的因,所以碰到任何外緣的時候,觸發的都是增長你圓滿得到這個果,那就是直路,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   
所以我們平常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設,千千萬萬不要把失敗主義擺在心裡。譬如我們上課的檢點等等,說來說去沒有別的,無非就是共同的目標。所以你一定要把殊勝的大利益擺在心裡以它為追求的目標,有了這個,什麼小事情都擋不了你;如果沒有的話,只要風吹草動,就跟著人家跑。人家眼睛看你一下,你心裡面就嘀咕半天;要不然就是人家說你一句,你就在那裡轉個半天,你在搞什麼呀?你要解決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之苦,現在一點小事情就被纏得轉不過來。所以,我寫在黑板上面:「我來幹什麼啊?」記得這個話,並時時記得:我要盡苦,乃至於要解決盡法界一切有情的苦。苦的根源在哪裡啊?惑、業。所以要發這個願,而且這個心一定要非常強有力,要猛利!如果你能夠正確而且猛利的話,這個力量就是這麼不得了地大。
【如前所說布施之理,當先了知現在進修開遮之處而勤學習,特於慳身財善根而修對治,勵力增廣能捨之心。】
前面所說的布施的道理,你真實發了願以後,能不能成滿,還要如法行持。要如法行持,必定要了解正確的方法,該做的是「開」,不該做的是「遮」,了解了以後精勤努力,照著去學。特別是對於壞的那一面,也就是對自己的身財善根捨不得的心,要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如理如法地針對毛病治療它,努力增廣能捨之心。這地方很妙,它教我們的是能捨之心,心真的能夠捨的話,那物就能捨了;反過來,如果我們不了解這個特質,往往會把心跟物分開來看。關於心跟物,世間認為是別別的兩樣,佛法裡說心物是分不開的;看起來是兩樣東西,但是彼此間是非常密切的。譬如你有一樣好東西,平常擺在那裡不覺得什麼,如果有人來要的時候,你心裡面是什麼感受啊?所以這個難捨的心,是從物上產生的,但是絕不是物,這個心是最主要的。假如說你真的有了捨心,當人家來要時,因為你平常就是針對這個去想,就會很歡喜地送給別人。所以前面一直告訴我們說布施的特質在心,但是不要誤以為既然是心的話,那心想布施就可以了,實際上財物積了一大堆,真要送的時候又捨不得,那是騙自己,沒有這樣的事情,這個我們要分得清清楚楚。布施是這樣,其它的也都是這個道理。
【能如是修應自慶喜,心若未能如是薰修應生憂惱。】
這兩句話妙了,不僅僅是教我們做了就算,還要「應自慶喜」,這是個大學問!前面我們一直說隨喜功德,真正修學佛法過程當中,最善巧、最有幫助的,就是隨喜一支,真是美不可言,實在好啊!自己的功德要隨喜,別人的功德也要隨喜。總之一句話,一切時處隨喜功德的話,那個功德的本身固然在無限地增長,隨喜本身也是無比的功德,這個功德又有絕大的力量會幫助你下面的行持。布施如此,我們改過等等也是如此,一旦改過了,對自己的改過還要隨喜。能做到了,就會歡喜說:「我居然做到了!」自己歡喜,功德也會增長,而且下次再做的時候,能力也會增強。  
反之,萬一不能做怎麼辦呢?有一個巧妙的辦法,那個時候應該生憂惱。但是我們現在恰恰相反,不能做還歡喜,還找一個藉口:「我這個東西,本來應該要捨給你,可是如何如何……」自己保護煩惱!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在跟煩惱鬥的時候,要對煩惱不能忍耐。如果這個煩惱留在心裡,應該生憂惱,總要想辦法去除它。能夠這樣做,儘管眼前一時做不到,這個心理狀態本身就是在「懺悔業障」。能夠這樣去做,自然而然障礙會慢慢減小,那個時候你就能夠改善了。   
所以在整個的修行過程當中,無非三件事情--淨除罪障、積聚資糧、增長廣大迴向無盡,這裡面所說的也就是這樣。如果能夠善巧運用,不管是好事也好,壞事也好,都沒關係,事情是有好壞不同,可是對我來說,是一直增長功德;或者是用第四支的「懺悔業障」,或者是用第五支的「隨喜功德」,這樣做就是「常隨佛學」,就是「以法供養」,而且這個裡邊一定是「迴向無上菩提」,這個事情實在好啊!因為你這樣做,處處地方都是如法,處處地方都是增上,不管是好、是壞。所以如果你能施,那麼就應慶幸;不能施,就要憂惱懺悔啊!
【若如是者,則如《妙手請問經》說,於當來世,少用功力能滿布施波羅蜜多。】
這句話最重要,眼前你能夠這樣做的話,將來不必太大的努力,就能夠圓滿布施波羅蜜多,這是在經典中佛親口講的。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先發願;有了這個願,正行持的時候,如果能做到,那麼就應該慶喜,如果不能做到,則應該憂惱而懺悔,因此一切時處都是在如法行持中。發願一定有信解、有正知見在裡頭,接著去行持,修學佛法沒別的,先見道然後修道,見、行俱足,圓滿的果就出現了。所以既然這一世種下這個正確圓滿的因,當來世自然少用功力,果報就會現起,而波羅蜜多也就圓滿了。  
說到這裡,我們同樣的要看看自己,如果這一世不行,說明我們宿生沒有努力,既然如此,現在就趕快努力,布施如此,其它的修行也是如此!任何一件事情,凡是眼前不理想的境界現起來的時候,千萬要有這樣的認識:眼前為什麼不理想?就是宿生因地當中,沒有如理地認識、發正願、行正行;所以現在趕快努力還來得及,將來自然會有做到的一天。如果沒有這個認識,遇到不順的境就抱怨,然後在其它次要的,乃至非理的事相上去忙,反而越走越遠,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前面是正面告訴我們怎麼做,下面是反顯,就是顯示另外一方面的過患。
【若此一切皆悉捨置,即於現法亦當恆為重過所染,於當來世心不趣入,極難趣入諸菩薩行。】
假定我們不能這樣做,把所說這些道理擺在那裡不管,結果現法也一定會一直為很大的過患所染污,這是最嚴重的事情。實際上我們的確有太多像這樣的情況,一碰到事情,「唉呀!我不行啊!」這不行,那不行!好了,結果就不去做,請問不照著佛法去做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啊?自己檢點一下馬上就知道了,我們不做的結果就是在染污當中,這是耽擱自己啊!  
我今天到了這個年齡,常常會有人說:「唉呀!某人,你年紀大,你身體不好!」我卻常常反過來想:正因為我年紀大了、老了、身體不好,我再不努力的話,就完了!我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地努力,現在年紀大了,如果還在那裡養老,那我這一生就完了;而且正因為身體不好,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兩腳一伸就走了,我趕快趁著身體還可以用的時候充分利用它。我覺得佛在因地當中都是這樣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千萬不要說現在為了某種原因而不能去做。身體是這樣,心上也是如此,我們常常說:「唉呀!我是凡夫啊!」我自己這個常敗將軍的經驗已經告訴過你們了,以前我一直在這上面敗,可是正因為敗了還肯站起來、肯鬥,所以自己美其名曰將軍,我還在鬥!今天還能告訴你們我鬥的經驗,當年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凡夫啊!現在我完全反過來:「對啊!我是凡夫,我要趕快努力!」你們記住這個話。   
我鬥到今年五、六十歲,總算有了一些經驗,儘管今天老了,身體差了,沒關係,我要鬥下去!以前年輕的時候,已經白白浪費掉了,我跟你們同樣都是凡夫,而你們年輕力壯,遠比我來得好。你看看我這麼老了,身體這麼差,我還要鬥,何況你們現在年輕力壯!所以年輕力壯時,一點小病不要去管它,趁著一口氣在還要鬥。這一生成就與否,就靠我們現在的努力。這一生的一切都是宿業所感的,如果你要保護它,那你就完了!身體保護得好好的,結果它耽擱了你。你今生能夠這樣去努力修行,這一生結束後,你會投生天上或是到極樂世界去,然後可以對著前生的骷髏頭禮拜、感謝。我常常告訴自己,千萬不要到了地獄裡面,再回頭去打那個養得胖胖的屍體,絕對划不來。所以假定現在不做的話,會產生這麼大的毛病。通常我們的致命傷就在這裡--聽是聽見了,也懂得了很多大道理,然後就擺在那裡,好可惜!如果我們不懂,還可以不信;懂得了卻擺在那裡,養成一堆毛病,我們平常提不起來的原因就在這裡。不懂固然不行;懂得了還是擺在那裡不動,結果習氣串習了以後,就很難改得過來。所以你沒有別的辦法,修習佛法絕對沒有一點點可以討巧的地方,咬緊牙關就把它提起來。   
我為什麼很歡喜僧團呢?因為那天我去臺北兩天,實在很累。平常我在早晨三點鐘一定固定會起來,但是我想想今天要做那麼多事情,回去還要講課;好了,再睡一會。然後把鬧鐘關掉,結果就睡著了,我回來想想真懊悔,因為我睡過了以後,回來並沒有多長幾斤肉,那時也並不覺得怎麼樣。如果必須靠睡眠才能延長生命的話,那業感緣起的道理,就沒有用了,我們也不必來學佛法了,所以越想越懊悔。所以我要特別說明,如果你不當下努力的話,眼前不管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是「恆為重過所染」,這一點我們必定要注意。如果你心裡真正在用功,就算你行為上不做而把正念提起來,則剎那、剎那都在增長善法,剎那、剎那都在淨除惡法,沒有一刻浪費掉的。只要在因地當中都是這樣努力,到來生的時候,結出來的果就是這樣,所以當來世自然能行。如果反過來,今生不做,養成了惡習,當來世你就沒辦法趣入了。眼前有這個機會,你都放棄了,將來惡習越來越重,你就有力量了嗎?現在叫你拿三斤,你說拿不動,擺在那裡,變成五斤、十斤、五十斤,你就拿得動了嗎?我們常常會把事情擺在明天。今天拖一點事情擺在明天,明天又拖一點事情擺在明天,越拖越多,眼前這麼一點點事情都解決不了,累積更多時你能解決得了嗎?天下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如此,到那時候「絕難趣入」,你只會感覺越來越難。因此天下沒有一點點投機取巧的辦法,要注意的就在這地方,所以必須咬緊牙關提起來。
【又如《攝波羅蜜多論》云:「布施根本菩提心,勿棄如此能施欲,世間具此能施欲,佛說此為施中尊。」此說應當憶念修習菩提心,為諸行所依。願證菩提即是一切能捨根本,是為一切能捨之尊。故於此心應勵力學,此即總攝《妙手問經》勝扼要義。】
這裡的布施是指布施波羅蜜多,它的根本在菩提心。這個心我們千萬不要輕易地棄捨。這個心就是能布施的好樂之心,如果能有這個好樂之心,那是布施當中最珍貴的。世間做任何事情,能與菩提心相應的話,就是所有事情當中最珍貴的,實際上也是唯一珍貴的。  
總之我們應該憶念菩提心為修行的真正重心,以菩提心作我們現在一切行持的根本依據。所以經上有一句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一切時處,真正重要的就是菩提心。實際上你們慢慢地會注意到,只要肯去做,真正得到好處的,還是你自己;相反的,一旦你忘掉了菩提心時,就會煩惱叢生,同時你還自己覺得很有道理。真是顛倒!因為你依止的是菩提心,而菩提心的特質是「為利有情願成佛」,不管是自、他二利,能達到究竟圓滿的唯有菩提心。所以你發這個心,一心要滿這個願,這是策動你做一切事情的根本。現在這裡講布施,就是以「願證菩提」為布施的根本,這也是一切布施中最珍貴的。   
這是把《妙手請問經》上,最殊勝的重要經義總括來說。這個略義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前面先總略地說明了以後,最後又把綱要提起來,所以它是這麼重要;布施如此,其他的一切都是如此。總之,大家千萬要注意這一句話:發願,然後如實地學習,努力地行持;行持的時候,正面的應該怎麼做,反面的應該怎麼做。如果能修應自己慶幸;不能修時應該要了解它的大禍患。兩個這樣一對比的話,那自然而然就知道如何決擇。平常空閒的時候,如果自己要思惟,就應該思惟這個,開起口來討論,就應該討論這個,然後站起來以後的行為就要做這個。能夠這樣做就對了,否則不管講多大的道理,等到真正行持的時候,總是為自己的煩惱找藉口。   
我自己以前也是這樣,平常什麼事情都做得很起勁,但是要修行時,就有種種的理由,這就是跟法不相應。如果你能夠把上面所說的道理領納入心,建立起正知見,而這個正知見不是說建立起來一下就算了,你要不斷地把它堅固,不斷地薰習,隨時隨地讓那個正知見引導你,那麼你的行持一點也不會有難關,什麼困難都可以衝破了。如果平常沒有這個薰習,起心動念一定是無始的妄習,顛倒的錯誤概念,還沒做,就覺得這個不行那個又不行!所以菩薩有八進八退之法,說起來也很有意思:這個人吃飽了就覺得吃得太飽,身體疲倦;然後肚子餓了覺得身體太虛,所以吃飽不行,肚子餓也不行。反過來的話,吃飽了正好努力啊;肚子空了,正好用功啊!又說:跑出去了以後覺得累了,所以不能用功,諸如此類,總是處處地方找藉口;反過來可以這樣講:我今天跑了一天,耽擱了用功,所以停下來趕快努力去做啊!然後說生病了也不行,老了又不行;反過來可以說,病是死因!正因為生病,趕快努力啊;老了啊,時日無多,趕快努力啊!進退之間就差這麼一點點!所以絕對不在事相上轉,處處地方要注意怎麼樣去心理建設。   
我始終記得這一句話:「當知善知識,如命不可捨」,善知識是最寶貝的東西,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能捨棄。善知識有兩種:人跟法。實際上所對的都是人,佛是我們最大的善知識,他把法教誡給我們,而我們身邊的人也是修行的助伴;反過來就是惡知識。這是真正在實踐上我們一定要注意到的,彼此在這個團體當中,應該以法共同策勵,怎麼樣互相成為善知識。從心理建設開始,到行持的步步增上,千萬不要因為種種顛倒錯誤的概念或習氣,而走八退之法;在任何情況之下,要走八進之法。   
上面是關於布施的種種,再下面是尸羅,就是持戒。這個地方對持戒並沒有說得很多,要特別了解的是它的特質。我們平常用四個概念去了解它,所謂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也就是法、體、行、相。所以不詳細地說明,有一個最大的理由,是因為真正要把握住的是它中心的根本,這個根本就是大菩提心。若是能夠把握住並且認識了這個,而跟它相應的話,那時我們所得到的就叫戒體,這個概念是第一重要的特點。   
所以在正式講文之前,我希望諸位事先把它好好地看一遍,尤其是出家的同學,戒是我們的根本,實際上整個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能不能成就都是看戒。我之所以特別說這個話,是因為現在有很多人很難得地認為持戒是最重要的,然後說出家五年一定要通戒!可是戒的真正精神是什麼,他始終在概念上面弄不清楚。假定你曉得自己是個凡夫,而能夠無條件地尊重戒法,那你這個尊敬心將來的結果還是很好。但目前又有一類人常常這樣說:「唉呀!佛當初制戒的原因是這樣,現在時代不同啦!我覺得應該如何如何……」這個話有兩種不同情況:假定說他真正地了解戒法,得到了戒體,像我們中國古代的大祖師那樣的行持,那的的確確在當時有他很了不起的地方。那時產生的現象就是--「心平何勞持戒」。「心平」兩個字要平到什麼程度?應該像六祖那樣,一把刀從他脖子砍過去,他動都沒動;人家罵你一句乃至於砍你一刀,你了不動心,這樣就對了。或者你還沒達到那個果位,全部的精神都在一心一意地參「念佛是誰」,或者一句「阿彌陀佛」,天塌下來你都不管,那也沒錯。如果不是這樣,而拿這個做為藉口的話,那你就完全錯了。所以我們正規學戒的人,一定要了解戒的特質是什麼、從哪裡戒起、為什麼制戒。這個我簡單的說一下:我們之所以要持戒,因為修學佛法的目的是除痛苦、破煩惱,而破煩惱的根本就在戒,所以戒是從煩惱上說起的。這一點你們要是把握得住,下面的就都對了,如果這一點認不清楚的話,那你都錯了。因為如果把握不住,我們會拿戒相互相爭論,你說這樣、我說那樣。結果是越爭煩惱越大,大家還覺得在持戒。   
上面講完了布施度最後的部分,第四此等略義,你們對於這個概念,要很認真地去體會。現在我們不妨溫習一下,前面在講到業的時候,提到業有四個總則:業決定一切、業會增長廣大等。在一一九頁倒數第四行有這麼幾句話,「由修善不善諸業,諸人即成慣習性,如是雖不特策勵,他世現行猶如夢。」這個「修」就是指我們平常的行持,善業才是修行,惡業是不用修行的;也可以說,修行就是在我們平常起心動念的心理行為。造了業,不管大小,善也好,惡也好,一點一點集到最後會大得不得了。不管你的行為是什麼,養成了習慣以後,到下一世你雖然不特別去努力,它也會生起現行,就像夢中一樣。現在回到這個地方一對比就曉得了,它告訴我們,假定布施這一度不馬上修的話,將來根本沒有機會!而我們現在雖然做不到,但能夠這樣去努力,他世少用功力就能夠圓滿。現在我們了解,以前養成的習慣,不論善惡都是這樣,到這一生自然而然就會現行了。   
然後再向後翻到一三五頁,講的是異熟、等流、增上諸果;在等流果當中有一種叫造作等流,論上說「愛樂殺生等事」,換句話說就是又碰見這種情況時,喜歡殺生的等流又來了;一遇境逢緣,自然而然起心動念就是這種念頭。前面都是從整個前後的因果關係來說,而等流果是從果上面說的。當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為什麼現起這種心念呢?因為在因地當中造業時就是這樣的心念,所以感果時現起來的也就是同樣的這個心念。大家注意到沒有,就是這樣!所以一個人平常如果一向是這樣的話,碰見事情起心動念,想的就是這個,除非是自己深入地去思惟觀察、努力改變。譬如說我們現在在這兒講很多道理,為什麼我平常特別強調說單單講道理沒有用?道理是幫助我們修行最好的東西,但是注意哦!你若不能了解這個道理所指出來的內涵及真實的意義,換句話說,假定你不能認識這一句話所指的心理行相是什麼的話,你就不曉得真正的心性怎麼去轉,結果都是在文字上面繞,一點都不相應;而你心裡所串習的,還是這種錯誤的習慣性。所以要了解,不談修行則已,談修行的話,必定要把它所說的內涵指出來,在自己的身心上去反省,找到它的特質是什麼。   
我們再回憶一下常用的幾個祖師的比喻:譬如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他遇見這麼大的困難,老師對他這麼不合理,但他總是覺得:「我業障很重啊!我業障很重啊!」這說明他宿生修的淨信心很淳厚,所以不管老師怎麼處置他,他沒有一點點跟法不相應的想法。這就是因為他以前已經修行過了,否則他一定會受不了這種情況而離開,就算不走留在那裡,也會一天到晚呈現你說的我不相信,我說的你不對頭的現象,這就跟法不相應,結果會造成很大的損害。所以為什麼講淨信心很重要,而且你一定還非自己親身體驗不可,否則你看別人做也感覺不到。譬如以佛陀來說,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論人家怎麼傷害他,他只有悲憫之心。雖然我們信得過佛,但是他究竟生起什麼樣的憐憫心我們可不了解,除非有一天你自己跟他相應了。反過來說,像提婆達多、善星比丘等好幾個侍候他的人,一天到晚跟在佛的身邊,佛明明說遇見這種事情他就是生憐憫心,但那一些人就是聽不進去,總覺得佛在哄人。這就是因為那些人一向是以這種心理去想這件事情,所以他們的等流心識,自然而然想的是他習慣的那一面。   
現在再舉一個簡單的譬喻,當我們心裡面被一種強烈的現行心識籠罩之時,不管什麼境況現起,自然觸發的都是這個現行。譬如一個歡喜吃的人,他隨便聽見廚房裡今天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他心裡面就現起了這種狀態。講到這地方,我們可以溫習一下,前面講到業還有講到餓鬼苦的時候有一段話,說當他被熱逼,熱得不得了的時候,即使像雪這最冷的東西打在他身上,他也像火燒一樣;當他被寒苦所逼的時候,雖然火燒到身上,他也覺得很冷。這個實在很苦啊!當猛業成熟的時候(也就是強烈的業成熟的時候),就是這個現象。有一個地方告訴我們:一個人為什麼會到地獄裡面受極大苦,你祇要看他現在身心上面陷在這強烈的瞋火中就知道了。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心裡面,或者是猛利的貪心,一心一意的就只求這個;或者是猛利的瞋心,或者是猛利的癡心,陷在這種強猛的煩惱當中,碰到任何情況,總是以自己的這種觀念去想,就會觸發這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比如說在家庭裡,父母今天心情很高興,如果子女稍微犯點小毛病,雖然平常會責罰他的,但現在也覺得沒什麼關係,好好的就過去了;反過來,今天兩個人如果吵架了,或者是在外面受了氣,正在難過的時候,也許那個小孩今天很乖,但父母看見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不定就會大發脾氣。所以問題不是在這個小孩,換句話說,不是外境好壞,而是他那時內心的心理行相是這樣的。這是我們人人可以感受到的,而修學佛法,沒有別的,主要就在這個上頭用功。了解了這一點以後,再來講尸羅就大有意義了!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持戒波羅蜜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持戒波羅蜜1
p. 281 (3)
※﹝第二尸羅波羅蜜多分五。﹞
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這是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受盡種種痛苦,而想要超越過去的一個方法。若是有了這個戒,就可以超脫這些困擾,這個叫尸羅。尸羅是梵文,正翻成我們中文叫「清涼」。因為我們身口意三業一直為無明所縛,無始以來造種種罪惡的黑業,以後是會像熱火一樣焚燒我們的。那個燒的相狀就是當我們心裡面有這種強烈的貪、瞋時,會坐立不安,換句話說,這個煩惱向上揚的時候,會令人坐立不安;而癡重的時候,則心情下沈,提不起、塌掉了,眼睛也張不開,乃至會睡著,就是這種狀態。那時心裡面是被三毒所焚燒;而現在這個東西能夠使我們清涼,所以叫做尸羅,真正的意義就是這樣。   
所以這也說明了戒是從內心開始的,但是凡夫修學的時候,的的確確這個內心並不是無緣無故就能生起,而是從外境而引發的,所以一開始防的時候會防外境,但是重點是在內心,所以它一定是內外俱防,但主宰的是心。曉得外面會引發我這些煩惱,所以用種種方式來防止。出家人就是住在阿蘭若處,離開會引發煩惱的那種憒鬧的地方。但是不只是這樣,而是心裡面要能主宰,否則的話,儘管關在山裡,心裡卻亂糟糟的,那是沒有用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剃了頭,穿了袈裟,不但要自己摸摸頭,曉得我為什麼要這樣做,還要讓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個和尚、是幹什麼的。所以他們泰國出家的比丘,假定下午跑到市場裡,人人都會瞪大了眼睛看你,那時就會提醒自己趕快離開,所以會養成警策自己的習慣,有這麼大的好處在。因為它能夠防非止惡,有防範,禁止造惡的作用,所以又稱為戒。所以《大乘義章》說,旁譯叫戒,正名應該叫清涼。現在分五點說明。
※﹝① 尸羅自性,② 趣入修習尸羅方便,③ 尸羅差別,④ 修尸羅時應如何行,⑤ 此等攝義。今初﹞
戒的本質是什麼?我們怎麼樣去修?並不是叫我們馬上去修,它有一定的方法告訴你怎麼樣去做準備,然後就可以好好的修了。我們常常覺得背後缺乏一個推動的力量,所以這個方便很重要。有了這個力量,要去做的時候,裡邊還有不同的行相,所以下面說:尸羅有哪幾種?正修的時候該怎麼辦?每一種都不同,最後像前面一樣,再總略的把重要的地方提一下。
【◎ 從損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即是尸羅。】
第一個概念,我們要把握住這個戒是什麼?雖然正翻為清涼,可是我們在習慣上都是用「戒」來講。戒的特質,是戒除損害別人;平常我們認為損害別人就是指身口所造的業,打人、罵人,乃至於瞪人一眼等種種的行為,而它的根本是什麼呢?就是你的起心動念--意樂,一定是先有了這樣的想法才會去做,所以這個意樂的種子,就是損害他人的根本。平常我們或許行為上面沒有造作,可是心裡邊卻一天到晚懷著這種自私自利的想法,這些都是損害別人的。固然我們傷害別人要戒,那是與瞋相應的;還有與貪相應的,就是為了你自己的利益,用種種方法得到而不顧慮到別人的,這個也是要戒的根本。心裡面一旦有這樣的想法,不管你的行為做得多好,總歸不相應。應該「令意厭捨」,一定要從我們的內心上面厭離,因為心是主宰,要從心去捨棄它,就是這樣的意念。要斷除損害他,以及損害他的這個心理,要從根拔除,讓習氣一點不保留的那個決心,這個就是尸羅。   
現在我們了解了,戒真正的特質,就是你能斷除的這個決心,我一定要斷除它;有了這個決心,然後再進一步的去行持。所以了解了道理,正受戒的時候,一心一意地願意去學,就能得到戒體;所謂戒體沒有別的,就是這個心意。在《南山律》,尤其是弘一大師所集的《在家備覽》當中,解釋戒體的時候有詳細說明,譬如說一切有部是怎麼解釋,經部怎麼解釋,乃至於南山道宣律祖他怎麼解釋的。這是南山宗的精華,我看了實在讚歎不已。  
如果不懂得戒體的話,要想對戒有正確的認識是很難的。並不是說你認識了以後,戒就圓滿了,而是說你了解這個以後,就懂得戒的根本從哪裡開始。根本因抓住了,就算還不圓滿,將來也一定能夠走到圓滿的地方;反之,你把握不住根本因,就會在枝末上面轉。以前說過,如果從枝末上面先了解,再追根究底的話,還是一樣可以追到根本上面;不幸的是,若我們沒有這個決擇的能力,始終在形相上面轉的話,那不曉得要轉到哪一年,吃多少冤枉苦頭。所以關於戒的自性,我們一定要特別認識清楚。
【由修此心增進圓滿,即是尸羅波羅蜜多,非由安立,諸外有情悉離損惱,為滿尸羅波羅蜜多。】
把這個心增長進步,達到圓滿的程度,那就是戒波羅蜜多,換句話說,我們就能夠把這一個部分做得圓滿。所以這個必須要對自己內心的種種行相認識清楚。懂得了這一點,才會了解平常為什麼一直提醒大家一定要反省,觀察自己的身心相續;乃至於說為什麼世間大家講道理,講得百分之百有理的時候,在佛法上面已經百分之百的錯了。對這個根本意趣有了瞭解之後,再去修持的話,才能夠有所進步,才會得到真正的功德,而有了這個功德,苦就可以離,樂就可以得,否則,不管你覺得多好!好了半天,始終在文字上面打轉,這個叫作戲論!尸羅的自性,是從內心當中圓滿這個心,而不是從外面安立的。外面就是損惱他,或者不損惱他。假定是從外面來看的話,既然說你圓滿了不損惱他,應該所有外面的一切有情都沒有一點點損惱了。每一位佛都曾發願要圓滿戒波羅蜜多,假定是從外面來判斷的話,那麼只要有一位佛成就,所有外面的眾生都應該沒有損惱,離開損惱了!現在不但一位佛成就了,每位佛都成就了,可是外面的眾生照樣有種種損惱,這說明不是防止他不受損惱。這個懂得,我們看下面的文就很容易了。
【若不爾者,現諸有情未離損惱,過去諸佛尸羅波羅蜜多應未圓滿,亦不能導此諸有情,往離損害諸方所故。】
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它一定是從心裡邊安立,而不是在外邊安立的。例如我們去規勸別人,結果對方說得振振有詞,可是我們心裡面一點都不生氣,只同情他,憐愍他;遇見這個境界,的確自心調伏了,所以不會隨著煩惱轉,當別人說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時,若能勸得醒固然會勸,勸不醒的時候,自己內心卻是一動都不動。不但如此,而且會越來越憐愍他,曉得他這樣做是會墮落的。所以在這裡特別要了解這個行相,以後就曉得從什麼地方下手。等到你自己能夠調伏了,才能夠引導別人,告訴別人原來這個方法是這樣的,假定你這個做不到的話,就不能「導此諸有情」,沒辦法引導別人。  
所以從根本在心這一點,就可以了解前面所說的,當一個人猛業成熟的狀態是怎麼樣,然後持戒是如何戒法,自己怎麼防護,然後怎麼幫助別人,乃至於圓滿的狀態等等,那彼此間就沒有矛盾了。如果從外面行相判斷的話,那佛不是要布施、不是要持戒嗎?而且佛說,如果不滿願的話,他便不能成佛;結果他成了佛,而窮人還這麼多,那佛的布施,布施到哪裡去了?不是這樣的,持戒也是一樣。這個概念,我們要先認識,一方面固然是知道這個不矛盾,另外一方面,對自己是最好的鼓勵,真正重要的是要在內心上面認得了這個行相以後,努力去改善,那就對了!更進一步,因為我自己真正找到了問題的中心去改善了,才可以幫助別人,那才是真正幫助別人離窮苦、離熱惱啊!佛法原來是這樣!你也就真懂了。
【是故其外一切有情與諸損害隨離不離,自相續上有離損他能斷之心,修此即是受行尸羅。】
所以說對於外面的一切有情有沒有離開被損害,那個不是主要的,真正的特質,就是在你自己的身心相續上,不但是開口也好,行為也好,以及起心動念等等,沒有一點點損惱別人的心態,徹底地把它拔除掉了,這個就是圓滿。了解了以後,去修這個想要斷除損惱別人的心,就是「受行尸羅」。受行--受戒隨行,就是從這個上面開始的。下面就引經論證明:
【《入行論》云:「魚等有何處,驅彼令不殺,由得能斷心,說為尸羅度。」】
「魚等」是表示一切畜生,那些畜生當然是會被人殺害的。你在什麼地方能找到魚不被捕,不被殺的?我居然看見人家跑到放生池裡面去抓魚!那個放生的地方,他都要抓了,何況其他的地方?你沒有一個地方能夠使牠不被殺,所以說這個是外面的境界。我們現在修學佛法是「由得能斷心」,如果你能夠得到這個心,圓滿成就了,那就是尸羅波羅蜜圓滿的時候。
【戒雖有三,此約律儀尸羅增上,說為斷心。此復若具等起增上,斷十不善是十能斷,若就自性增上,斷七不善是七能斷,身語業性。】
現在要講的戒是就律儀尸羅而說。律儀尸羅在三種律儀中,主要是別解脫等等,這是根本。換句話說,戒有三種,下面在戒的差別裡邊一一介紹。戒就是能斷的心,我們從兩個角度去看它,一個是等起增上,一個是自性增上。先從自性增上來說戒的本質;就是說你以前犯的那些事情,現在不犯,要去斷除它,就它的本質來作說明。增上的意思,就是認真嚴格地確定。那這裡說的是七樣東西--身三口四,能夠斷除這七樣東西的就是戒,反過來不能斷除的就是惡。戒是防非止惡,身三口四,還有意業,意業是看不見的,但外面的行為,都是由於這個等起,跟它相應由此而起的,因此在這個七樣上面加上貪、瞋、癡,所以「斷十不善是十能斷」;或者只講防身口七支,或者是加意上的三個,所以有部、經部、以及進入大乘以後的三家所判戒體不同,的確有的是從身口上面說起,有的從防心說起,這都是有它的根據的。現在這個地方的自性增上是從它本質說,是外面現出來的行相,那是身口七支。但從它的整個內涵,也就是它的等起來說,那麼這個貪、瞋、癡等意業也包含在裡頭。
【《入中論疏》云:「此由不忍諸煩惱故,不生惡故,又由心中息憂悔火,清涼性故,是安樂因,為諸善士所習近故,名為尸羅。此以七種能斷為相,無貪無瞋正見三法為其等起,故具等起尸羅增上說十業道。」】
戒是「不忍諸煩惱故」,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現在動不動就不能忍耐,乃至於會發脾氣,覺得很難忍受,這個叫做「忍非所應」,忍不應忍的。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什麼該忍、什麼不該忍,要分得很清楚。修學佛法的人,要不能忍耐自己的煩惱,這個是很重要的!要能夠不能忍耐自己的煩惱,首先必定要認得什麼是煩惱,假定對煩惱不認識,就無從談起。所以我常說的,當你講道理時,不管講得多大的道理,已經完全錯了!為什麼?這個道理在煩惱當中會增長你的見惑、思惑,不管你有多大的道理,都沒有用!這個才是我們不應該忍受的。所以首先必定要認得煩惱的行相,知道我的大冤家就是這個東西,這個才是我絕對不能忍耐的,要斷除它!你能夠對這個有所認識,能夠不忍耐它,絕對不受它的騙,一點生起就要跟它鬥到底。能夠這樣的話,你就不會造罪了!  
由於不生惡,心中的憂悔之火都調伏了!平常我們憂心如焚或懊悔,會生起一種熱惱相,由於了解了自己的煩惱,經過戒的修習,把它調伏了以後,這種熱惱相就沒有了。所以平常我們往往一點小事情就坐立不安,心裡面就想東想西,這就是憂惱火,就像火在心裡燒一樣。如果能夠持戒,這是安樂的因,現在能夠清涼,造了善業,將來的果報比現在更好;反過來,不管講什麼道理,心裡是又憂、又惱、又火!等到這一生終了以後,將來會去的地方,那是不得了的可怕啊!   
我很早以前曾經跟大家提過,自從我懂得業以後,一看見了螞蟻就曉得它的因相。你看那螞蟻一天到晚在那兒爬,一碰到什麼就鬥起來,其實人家還不一定要跟牠鬥喲!但是牠心裡面,就是這個行相。另外一種是可愛的東西,譬如很多人養寵物像小貓、小狗等,如果你跟牠處得很好的話,牠一看見你就會上來跟你親熱。這是什麼因造成的?寵物和螞蟻所不同的,一個是由於貪相應法,一個是瞋相應法,都是愚癡的結果。我是隨舉一例,這是最下品的惡業,如果是嚴重一點的話,那絕對不只是這樣。你能夠把這些調伏的話,那就得到安樂的果報,這是真正的善士所習所近的,這叫尸羅。   
戒是清淨幢相,從行相上面看是身口七種;以無貪、無瞋、正見(就是癡的反面)為等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正見,具足這樣的等起的尸羅增上叫十業道。前面已經說過等起是根本,了解了以後要去修的時候,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才能夠趣入修習。
p. 282
【◎ 第二趣入修習尸羅方便者。如是發心受學諸行,此即誓辦一切有情,令具正覺尸羅妙莊,應修其義。此復自須先生清淨戒力,以自未能清淨尸羅及有虧損當墮惡趣,況云利他,即自利義莫能辦故。】
發大菩提心,然後廣學諸行,照著去作,誓願要使得一切有情具足最圓滿的正覺尸羅,尸羅才是真正最殊勝、微妙的莊嚴,我們必定要這樣去修習。既然發心要幫別人,自己先要有「清淨戒力」,如果自己都不能清淨,會墮落惡道當中,怎麼談得到利他呢?這很清楚很明白。要利他,先要有利他的本事,現在自己都要入地獄,還要叫人家來救你,你怎麼去救別人!你自己在煩惱當中,無法免於墮落,那更談不到救人了。
【故勤利他,當愛尸羅不應緩慢,必須力勵守護防範。】
所以真正努力利他的人,必定珍愛尸羅,毫不緩慢,必須要努力去守護防範。從這地方我們就看得見,諸佛菩薩及祖師講利他,從來沒有說為了利他而持戒卻馬馬虎虎。千萬不要說這是小乘的戒,小乘為了自利尚且這麼認真,你現在要利人,倒反而可以馬虎,天下有這種事情嗎?最可憐的就是很多人說利他,實際上連戒的真正內涵都不知道,說得更正確一點,他對心裡的行相,到底是在造罪還是在如法行持都不知道,自己還覺得我在利人,假如他真正了解尸羅調伏的自性以後,那會看得很清楚。  
以前我也犯這個毛病,當年我跟著我老師的時候,我常常說:「法師啊!現在這個時候您老人家不出來弘法利生,怎麼可以啊!」他回答我的話,我一直不同意,現在我覺得很遺憾!我當年不同意的那些話,現在也用來回答別的同學。他有的時候笑一笑;有的時候就跟我說:「你慢慢地、好好地學,學了一段時候再講。」當時我覺得自己是一番好心去勸他,因為覺得外面大家互相爭論,你說這個我說那個,莫衷一是。我現在慢慢地真正感覺到:這一點都沒有錯,不是就憑著認得幾個文字,去跟人家爭辯,就算你百分之百有道理,你說對了,但是對方就是不理你,就是不聽你!你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世間狀態就是如此。所以必定要你自己的內心能夠調伏了,看到這種情況,如果有適當的因緣,你還能幫助別人,所以絕對不是認得了一點文字就能幫助別人。所以說「勤利他當愛尸羅」,要想幫助別人,對戒絕對不可以緩慢,這是第一重要的。   
所以不管自利、利他,尸羅總是第一個。佛法當中不管是大乘、小乘,如果你不持戒,那就根本談不上。但是要注意,有的人是要為眾生播一點善種子,他能夠安住在菩薩律儀上頭,自己心裡面非常清淨,這種人是第一等了不起的人。我們不要從形相上面判斷,聽了這個東西以後,這個也瞧不起,那個也瞧不起,那我們就完全錯了。反過來真正懂得了以後,這個也尊重,那個也尊重,只有一個不尊重--就是我自己!因為覺得自己沒調伏,所以現在只好關在這地方,其他人就算不是真正調伏,他們也把佛法的種子傳播出去了,何況他是真正調伏!現在我關在這裡我不能做到,而他們把佛法種子傳播出去,那不是正好做了我不能做的事情嗎?所以我還是很尊重很感激,很佩服他們。而我唯一應該做的就是反省自己內心。所以不管你站在那一個立場,所應該注意的就是要調伏自己,要努力的守護防範。當我們要學戒的時候,這個原則要把握住。
【《攝波羅蜜多論》云:「若具正覺戒莊嚴,勤修一切眾生利,先當善淨自尸羅,發起清淨尸羅力。」又云:「毀戒無能辦自力,豈有勢力而利他,故勸善修利他者,於此緩慢非應理。」】
假定想要拿圓滿正覺的戒來莊嚴,並依此努力去利益一切眾生的話,要先善淨自己的戒,修習之後產生清淨戒的力量,也就是「清淨尸羅力」,這個力大得不得了哦!一旦毀了戒,自己都保持不住,哪裡還有力量利他?你不利他則已,要利他的話,對戒馬虎是絕對不合理的!說到這裡,我想起一則公案:佛世的時候,某處有條毒龍,五百位具足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以神通力想趕走牠,怎麼做也莫奈何,那條龍就是在那裡不動。最後來了一位很認真持戒的比丘,他沒有具三明六通,也不是大阿羅漢,跑來對那條龍說:「對不起,菩薩你讓一讓!」那條毒龍就走掉了。這五百位大阿羅漢大為驚訝:以我們的神力都趕不走毒龍,他跑來說一句話,竟然就把牠趕走了,於是問他:「大德修些什麼?」他說:「我什麼都沒有。」「不可能!」最後他檢查了半天,只有一樣東西--戒,即使最細微的戒,也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只要是佛制的戒,不論輕重都認真持。這說明了自利尚且如此,何況利他!所以現在即便做不到,至少應該了解根本在哪裡,這一點是我們應該認識的。
【如是能令尸羅清淨,依賴於諸進止之處,如制行持。】
要想清淨持戒,不是想一想就算了,要看你的行持。該做的是「進」,不該做的是「止」,不管是進止,或者是說作持、止持(作持就是該做的去做,止持就是不該做的要止住它),一定要「如制行持」。佛的教法以戒來說是制教,就是佛制定的規則。其他的則為化教,這是菩薩乃至於化人、羅漢都可以講的,而制教除了佛以外沒有任何人能夠講,有這麼尊重,所以它像國家的憲法一樣。要想「如制行持」的話,還必須要如理依照著這個學,不是只認識文字,還要認得這個文字所指的內涵,文字就像標月指,這個月亮就是我們的心月,或說是我們的身心相續。前面在共中士道中學戒的時候,先不談戒而先談犯因,就是先認識什麼是錯的。其中第一條是「無知」,也就是不知道。真正學的時候要先認識自己的無知,這個認識不是只知道文字,如果你學了半天只知道文字的話,那你完全錯了。不知道文字還少一點是非爭辯,一旦知道了文字以後,爭辯是越來越多,結果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又此隨逐猛利堅固欲守護心,故當久修,未護過失善護勝利,而令發起欲護之心。】
了解戒的特質以後,怎麼樣才能夠如制而行,也就是如佛所說的去做呢?這個要看我們有沒有強烈的要去持戒的心,有就做得到,沒有就不行。「隨逐」就是跟著,要有猛利而且堅固的防護的心,「堅固」就是別人都衝不破,「猛利」就是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有了這兩者你就能夠持戒,這個推動我們守護的心要「久修」,要經過長時間的修習,思惟不護戒的種種害處以及保護戒的殊勝利益,對這些了解了以後,會一心一意要受持、保護這個戒。所以在布施波羅蜜講完了略義的時候,為什麼要複習前面那些道理,無非是讓我們真正認識自己的心理行相。學到現在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是跟以前不一樣的,以前對所講的很多道理迷迷糊糊,現在經過了道前基礎、下士、中士以後,再講它所指的心理行相就很清楚了。比如說猛業成熟的狀態,宿生造了以後,他世現行猶如夢,以及眼前當下任何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等流的心識等等,你處處地方就會了解到業的中心在哪裡,然後要去防護時如何防法,所以從這裡我們曉得這個次第的必然性。反過來說,當你學到後面,了解了更多,然後你回過來防以前簡單的過失,那就輕而易舉。
【初者如前論云:「當見猛利大怖畏,可斷雖小亦應斷。」謂由過患深生怖畏,雖於小罪勵力斷除。】
「初」就是不護戒的種種過失患害,《攝波羅蜜多論》上面說:你應該見到不持戒的禍害,它厲害極了,因為這樣而生起絕大的怖畏。「可斷雖小亦應斷」,現在哪怕只稍犯一點點,將來受絕大的大苦報。反過來,你努力地做一點點的好事,將來是大安樂。現在先說可怕的那一部分。  
這個概念我們說得很多了,但是最重要的還要靠平常多思惟,如果不思惟的話,聽得時候蠻好,聽過了以後,仍然還在一向的現行當中。這個現行正說明我們一向無始以來的習性,宿生到現在一直都是這樣,所以它這個力量非常強,尤其我們受了戒法,如果到這種情況之下還不拼命努力,即使不增長它,這個惡的力量你都防不住,如果再把那惡的力量一增長,你還有什麼希望!現在我們一般的情況,就像前面提到的,叫你拿東西你說拿不動,拿不動你總要想辦法去增加你的力量,或減少你要拿的東西,那才可以。如果說現在拿不動就不管,把力量白白浪費掉了,乃至於又從別地方再搬幾個石頭來壓上去,那你要哪天才搬得動啊?你只有被它壓死在那地方,永遠動不了,這個概念很清楚。所以從前面到這地方的任何一句話,對我們內心上的策勵應該產生的功效是越來越深,不過不只是叫我們感覺害怕而已,害怕了之後,它確有一個很善巧的方法--既然你怕,你努力啊!努力就把這問題解決了,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就能夠如理如法地行持,慢慢地減輕習性了。   
這是告訴我們,先要見到過患,然後努力思惟觀察,當你一起心動念的時候,馬上就把它斷除掉。我現在慢慢的有一點經驗,如果好好地努力的話,當煩惱現起的時候,你可以立刻察覺到。比如你本來心平氣和,有一個境界引動你,如果你不觀察,剛開始的時候,你是完全看不見的,但是如果之前經過了思惟觀察,你就會很清楚、很明白的看見。比如一個瞋相現起了,你自己覺得心裡面好像有一股火要冒起來了,平常只要有下過工夫,一起來你就可以立刻察覺到,不會隨煩惱而轉。這個東西功用真妙啊!你立刻就能保持你的平靜,貪亦復如是。   
通常我的經驗是壓伏瞋遠比壓伏貪來得容易,貪的力量是沒有瞋來得猛,但是那個勁是非常大,所以要壓伏貪必定要很努力,它稍微一點點起來的時候就得覺察到,但是習慣難斷。我可以告訴你們我的經驗,比如說很多瞋的境界來的時候,一看見的當時,心裡面動了一下,然後自然而然就會很寧靜,對於事情的觀察處理等等,自己會把持得很穩,如果覺得不對了,就離開境一點,也能夠把持得很好。對於貪,我自己的調伏就不是這樣,我一定要事先準備得很努力,比如說我歡喜吃的東西,事前先想好該怎麼做,等到食物擺在眼前,看見貪起來了,不要讓它動,儘管自己覺得心裡面蠻平靜,口水卻咕嚕咕嚕流!所以我覺得這個習氣啊,粗猛的雖然沒有,但潛意識裡細的卻一點都沒有動,這是千真萬確的事。現在我們的習氣根本動都沒動,自己還說大話,說懂得很多佛法,我實在跟你們說,我的眼睛為什麼長到下面,理由就在這裡,等到你自己在內心當中一觀察的話,你就看得清清楚楚,騙別人容易,騙自己就這麼難法,但是如果你不認得它的話,自己一天到晚被它騙,根本不曉得,還覺得很有道理,唯有透過佛法,才能把這個真象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尸羅障品其粗顯者,謂十不善所有過患,如前已說當思惟之。】
要觀察不護尸羅的害處,對前面已經說過的,要好好地去思惟,有了這個推動力,就會警惕自己千萬不能犯。至於持戒的好處,前面已經簡單的說過了。總之真正開始持戒的時候,第一件事情要認得它的特質是什麼,然後一定要把它的好處與壞處作個對比,想辦法把那個強烈的對比運用在眼前的境界上,如果能夠體會到的話,不管持戒也好,布施也好,就很容易去做,否則就像一個窮人發了一點小財,那個錢藏起來都來不及,哪裡肯拿出來布施?真正說起來,我唯一的經驗也只有這個,如果你們真正肯去體驗的話,它的力量的確就會這麼大。有了這個力量後,平常持戒,或其它做不到的事情,做起來自然就會很輕而易舉,而且做完了以後,內心當中的那種快樂,就是所謂的清涼解脫,那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沒有一點點是想像出來的。  
有了這個經驗,然後再看人家的話,就會看得很清楚。不但是戒,別的事情也是一樣。比如說我們現在是大人,回過頭來看小孩子,僅管他想掩飾什麼,可是你看得很清楚,所以世間的聖人,曾經說過:「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你只要觀察他的行為、言語,你就曉得他腦筋裡動些什麼主意了,他怎麼瞞也瞞不了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在《了凡四訓》談到「改過」的時候,一開頭就說,春秋時代有些大夫,看人家的行為,就能夠曉得他未來的禍福。所以你心裡如果如法行持,跟戒相應,得到的果一定是好的;反之則一定是壞的,就這麼現實。當你看到這個以後,要去持戒的確是輕而易舉,不過這樣還不夠,還要堅固,還要猛利,那時候就無有不成者。下面我們看它的勝利:
【其勝利者前亦略說,吉祥勇猛所說者,即前論云:「可愛天物及人財,妙樂妙味天盛事,由戒因生有何奇,當觀佛法皆此生。」又由依此,能令相續輾轉勝進,與諸菩薩大悲性者共同學處,永斷一切惡行種子,得淨妙智。】
樣樣可愛的東西,從人間的種種財寶,到天上各式各樣微妙的好東西,無非都由戒而出生的,這有什麼奇怪!要曉得整個的佛法都從戒生,所以戒如大地,沒有戒什麼都談不到。由於依這個戒修學以後,使得我們的身心相續不斷地輾轉勝進。這「輾轉」兩個字,反過來如果在壞事情上頭就變成惡性循環,這一點大家注意。平常處處都是這樣,好的事是輾轉地增長,壞的事也會惡性循環,的確有太多事情它都會產生連環效果的。依著戒,你能夠輾轉勝進增上,再跟菩薩的大悲心一起學,則可永斷一切惡行種子而得到最微妙的淨智,所以戒是根本。換句話說,從這個根本上面再增上的話,才能夠圓滿你的大菩提心,乃至於大菩提果。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最好的莊嚴。
【餘莊嚴具太老太少,若著戴者成譏笑處,非為端嚴。尸羅莊飾,老幼中年任誰具足皆生歡喜,故為第一莊嚴之具。諸餘香者,能薰順風非薰逆風是有方限,戒名稱香薰一切方。能除炎熱檀等塗香有違出家,能除煩惱炎熱塗香,於出家者隨順無違。雖同具足出家之相,具戒財者勝出餘人。】
所謂餘莊嚴,就是我們普通所說的打扮、修飾。其他的飾品,如果老年人打扮,我們會說他看起來像個老妖精;年輕人打扮,就會說這個小孩子怎麼弄得這樣;我們出家人更談不到--頭剃得光光的,乃至於香皂都不能用,裝飾品一點都沾不上。所以如果你把不適合的裝飾品佩帶在身上,人家看了會譏笑的,而實際上也不是真正好的。只有尸羅這樣的莊嚴,不管對哪一種人都好,對老人好,對小孩也好。如果老年人有戒的莊嚴,我們會覺得他是了不起的一位老法師對他尊敬無比;如果是小孩,我們就會覺得他宿生大有善根,是了不起的再來人。所以不管誰持戒,不但自己歡喜,人家也歡喜,這才是真正的莊嚴,而且是莊嚴當中最好的!  
別的香順風就可以聞到,逆風則聞不到。但是戒香卻普遍十方。印度人習慣夏天時身上要塗一種香的油,它能夠除炎熱。我們在這地方不太熱,所以不會注意,實際上太陽太大的時候會燒傷皮膚,有一種油塗了以後可以保護皮膚。我們出家人就不可以塗香油,但是有一樣東西--以戒香保護熱惱,那就對了,不但可以塗,而且是隨順的。進一步來講,出了家儘管行相是一樣的,但是如果你具足戒財的話,就比別人超勝。我們不要說我是個比丘,而是要說我持比丘戒持得如何?清淨與否?這個才是真正判斷是否是個出家人的根本原則。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持戒波羅蜜2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持戒波羅蜜2
p. 283
【即前論云:「尸羅能得殊勝道,與諸悲性平等修,清淨勝智以為性,離過第一莊嚴具。遍薰三界悅意香,塗香不違出家眾,行相雖同若具戒,此於人中最超勝。」】
由於尸羅(戒),才能夠得到殊勝道(就是大乘道),大乘道還是從戒下手,然後跟大悲心平等修,以戒為根本,然後其他的一切才能漸漸具足。戒不但是這樣持守而已,它最後會跟智慧相應而徹底清淨,這個是它的特質,戒的自性跟智慧的本質到最後究竟圓滿的狀態是一樣的。那時候離一切過失,是真正最微妙第一的莊嚴具。戒香遍薰三界,塗在我們出家人身上是不違背的。同樣是出了家,如果能夠嚴持戒,那就是出家人之中最最超勝的。
【又雖未說虛讚邪語,未以勤勇功力積集,所須資財任運而得;不以暴業而令怖畏,然諸眾生悉皆禮敬;非為親屬,先未利彼,初本無識,然諸眾生自然慈愛;足跡之塵亦為天人恭敬頂戴,得者持去供為福田。此諸勝利悉由戒生。】
我們現代人要想得到名聞的話,會用種種辦法作宣傳、作廣告,這些宣傳、廣告本身就是「虛讚」,就是加油加醬,拿世間的話來說就是打知名度。現在不要用種種宣傳噱頭的誇語,不必做這種不正當的事情,你就可以得到大名稱。還有,平常我們要得資財的話,要好大的努力去賺錢,現在你不要很努力就任運可以得到。另外,在世間上來說,要以暴業讓人家怕你,暴業有二種:一種是違背世間常規的,就是世間的壞蛋,他處處地方窮兇極惡的樣子,你見了就怕;另一種,順著世間的狀態的話,就是威武的那種,比如將軍。不管是順違世間,都是暴惡之業,有了暴業你就害怕他。現在我們出家人不用這個,但是人人都恭敬禮拜,這我們看得見的。世間的惡人,你看見他就躲得遠遠的;世間的好人,你再恭敬他,最多也只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可是一個出家的法師,像我們老和尚,他向來都那麼慈悲,人人看見他不但歡喜親近,還恭恭敬敬趴在地上給他老人家叩頭,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就是這個道理。  
然後「非為親屬,先未利彼,初本無識」,但是眾生自然會對你慈愛。乃至於你足跡下的那個灰塵,天人都會跑來恭敬頂戴。反過來,如果是一個破戒的人,天人、大鬼等就會跑過去把他的足跡掃掉,乃至唾罵他。雖然他走掉了,連足跡都不允許留,有很多這種類似的公案。由此可見,持戒、破戒之間的差別實在太大了。你破了戒站在那裡,他固然是莫奈何你,等到你一跑,他馬上把你的足跡都掃得乾乾淨淨。但是你持戒的話,他會站在那裡繞著你,讚歎恭敬禮拜,你走掉以後,他還把你站過的灰塵請去作供養,這是他的福田哦!持戒的勝利不得了啊!以上是說明,接著就引論證明。
【即前論云:「未曾出言未力集,能攝所須諸資具,無怖世人悉敬禮,無功未集得自在。非可說為諸親族,未作利益及除害,先無相識諸眾生,皆禮持戒勝士夫。足履吉祥諸塵土,頂戴接受諸天人,稽首禮拜得持供,故具尸羅為勝種。」】
「未曾出言」就是講虛讚語等等,「未力集」就是不用努力去積集。「諸資具」,有的是名聞,有的是利養。你不須以威猛使人怖畏,人家都來恭敬你,都自然慈愛,所以都不要用什麼很大的努力,你就得到了自在。就像有很多人只是聽見了某位大法師,乃至於沒見過,就從老遠跑來親近,見了面一定要頂禮他。持戒的人所站過的灰塵,天人都會來恭敬、頂禮,還把那灰塵拿去受持供養,所以戒是最殊勝的根本啊!
【如是智者善為思惟,功德過失應善守護。】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善巧地思惟它的好處,以及不守的過失,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體會到的。我們的確很愚癡,常常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可是對佛法來說那真是幼稚。說到這裡,想起一個很有趣的公案:我有一個表姪兒,因為他是獨生子,所以家裡的人總是要求他很高。我表哥的地位等等都很不錯,所以自然希望兒子能克紹家業,他媽媽也是一樣,對孩子逼得很厲害。結果這個兒子到後來不願意唸書了。我到他家裡談起來了以後,知道在他的感受當中,他覺得媽媽爸爸逼著他,唸書好像是為了爸爸、媽媽,所以就不唸。後來他長大了,自己很懊悔!現在人在外國,一天到晚要勞碌奔波,為生活而忙。  
我現在深深地感覺到,出了家也是一樣,等到你真正體會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但是真的來不及嗎?來得及!佛法就這麼妙,因為就世間來說只看一世,就佛法來說是無限的生命。所以常常記著,前面我講布施度的最後略義特別強調:哪怕再晚,只要你一旦覺醒了,那個時候在心裡面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做!一定要做!」咬緊牙關,哪怕是開玩笑,千萬不要說相反的話。心識中這個種子種得越強烈,將來越方便。我自己反省為什麼不如你們,你們從小就出家,而且這麼努力,而我中年才出家,那就是因為我宿生沒有努力。既然我宿生沒有努力,現在老了,覺醒了,拼命努力,哪怕我體力不如你們,但是在心力上面,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絕對不放鬆、不馬虎,來生從小的時候,心裡面相應的現行就生起來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所以這也告訴我們一件事:我們沒有第二條路好走!認識正確了以後,接著心理建設最重要,加強它!加強它!時時刻刻絕對把握著根本正確的因,告訴自己:「我要做到它,我要做到它!」力量就在這裡,你先把心理建設得很堅固,使心猛利了,然後再慢慢依次第去行持,這就對了。這是我們現在目前能做得到的,而且應該要求自己去做的,這個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以說,要善思惟功德及過失,然後好好守護。
【即如此論云:「菩薩應護諸尸羅,莫耽自樂而破壞。」】
菩薩是覺有情者,要醒覺一切人,這個是我們要學的。菩薩一定是努力做這件事情,因為有了前面的認識,所以他絕對不會「耽自樂」。破壞尸羅的真正原因就在難捨自我,一心只為了自己求快樂。實際上真正找到快樂了嗎?並沒有!所以叫作顛倒。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學,你會發現:真正為自己求快樂,要守護尸羅,不要讓那個煩惱增長,所以趁現在得到人身的時候趕快努力,不妨讓這個身體稍微辛苦一點,儘管弄得骨瘦如柴,將來你會感謝它的。反過來,你現在把它養得白白胖胖,到那時你鞭打它也來不及了,所以說:莫耽自樂而破壞了尸羅,尸羅才是快樂真正的因。
【又云:「得自在故恆受樂,智讚護戒妙莊嚴,圓滿具足諸學處,極圓無慢依尸羅。」】
能夠得到種種自在,而且一直永遠不斷地享受快樂,因就在護戒上。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了暇滿人身,可以自由自在努力的時候,要趕快做守護尸羅這個事情,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所稱讚的。智慧是不顛倒,不會把事情弄錯。在行為上持戒、保護戒,這個才是真正的莊嚴。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乃至名聞利養,持戒才是能得到這些的因,所以一切時處要努力持戒。「讚」是嘴巴上面,「護」是行持上面,而根本就是我們內心的認識。「極圓無慢依尸羅」,要做到絕對地圓滿,千萬不要有一點點的馬虎,「慢」就是怠慢,有幾種意思,不過要特別說明的就是,慢的行相永遠是隨著我轉的,其中特別的一個行相是當我們行持做到了一點點的時候,就覺得很得意,得少為足這叫做增上慢,錯了!換句話說,不能得到一點點就沾沾自喜,越得到應該越上進;如果有了一點點就覺得自己了不起,看看別人不如自己的話,那就錯了。能夠無慢,就不會得少為足,能夠不得少為足就能夠圓滿,我們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根本依處是尸羅,我們行持的也是這個。
【又護尸羅非唯為自怖畏惡趣,及唯希望人天盛事,當為安立一切有情於妙尸羅。即前論云:「若欲安立無邊世,一切有情於淨戒,為利世故修尸羅,說為尸羅到彼岸。非畏惡趣希王位,及願善趣諸圓滿,唯願善護淨尸羅,為利世間而護戒。」】
現在這地方行持的根本是大菩提心!所以不單單是為了怖畏惡趣,或是希望得到三界之內的人天果,乃至於不單單要求自己解脫,而是要求一切有情都得到圓滿的解脫,所以要讓一切有情都得到妙尸羅,安住於淨戒。為利益世間而修習尸羅,這個叫作「尸羅到彼岸」,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不是怕惡趣,也不是求什麼好的果報,乃至於種種其他三界之內的圓滿,我們善護尸羅真正唯一的原因,就是為了利益世間。以上是趣入修戒的方法。
p. 284
※﹝第三戒差別分三: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今初﹞
【◎ 《菩薩地》說,即是七眾別解脫戒,故若具足別解脫律儀而住菩薩律儀者,或在家品或出家品,所有真實別解脫律儀,及諸共同能斷律儀是律儀戒。】
戒有三種,第一個就是攝律儀戒,第二個叫攝善法戒,第三個饒益有情戒,是利益別人的。第一個律儀戒的內容就是七眾弟子的別解脫戒,七眾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以及在家的男女二眾。七眾的別解脫戒,各有各的特質。具足這別解脫戒而安住於菩薩戒上,不管在家或出家,這個就是「真實別解脫律儀」。除了這個以外,還要「共同能斷律儀」。所以菩薩戒包含的範圍比較廣,這個我們要注意!  
所謂「諸共同能斷律儀」,在菩薩戒經上面說是共同世間的,比如我們儘管受了戒,世間法的威儀等等,也一定要隨順世間,世間認為不合理的事,雖然戒條當中沒有訂,你也要遵守。如果要圓滿持守菩薩戒,乃至於經典上此處沒有說,可是另一個地方有說的,你也要守。你會覺得戒裡面好像有了漏洞。然而戒絕沒有漏洞,戒上有所謂的「隨方毘尼」,在家人容或不了解,出家人都曉得的。佛的確了不起,他說得很清楚,隨方毗尼有它的時地性,你到任何地方,要適應當地的環境、狀態而運用;我們現在受戒以後,大家卻很執著,那是絕大的錯誤。之前我談過的那位泰國比丘,我真讚歎!希望你們有機會能遇見這個人,他的確值得我們請教。他到中國來以後,穿中國和尚的袈裟,而且很多行持都隨順此地的習俗,他不是個初學,他是某個聲望最高的學校裡面來的最精彩的人之一。戒的特色一定是隨順世間,這就是叫「諸共同能斷律儀」的律儀戒。
【若非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而具菩薩律儀者,謂共別解脫斷除性罪及諸遮罪,隨其所應能斷律儀,是律儀戒。】
別解脫戒,像比丘戒,非人不可受。但是菩薩戒就不是這樣,龍、天乃至於很多其他的有情,只要具足條件的都能受菩薩戒,但是卻不一定能受別解脫律儀。所以這地方「非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就是指這一些有情。他受了菩薩戒,同時他還要具備「共別解脫斷除性罪及諸遮罪」,有些和別解脫戒相共的地方,也還要遵守。比如說他雖然不是比丘,不受比丘戒,但是同樣的,性罪固然不可以犯,遮罪本身,就是剛才說共同的那一部份,也是應該斷除。這個範圍才是菩薩戒中的律儀戒,在《菩薩地》上面有詳細說明。
【◎ 攝善法者,謂緣自相續六度等善,未生令生,已生不失令倍增長。】
攝善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作持,該做的好事樣樣都要做。經過前面的決擇,我們曉得,不管是自利也好、利他也好,所要做的內容,在六度當中已經能夠圓滿含攝,所以在自相續上面學六度等善,還沒生起令它生起來,已經生起不要令它失去,還要令它倍倍增長,這就是攝善法戒。
【◎ 饒益有情者,謂緣十一種利有情事,如其所應引發彼等現法後法無罪利義。此等廣如《戒品釋》中我已決擇,定應於彼數數參閱。】
什麼是饒益有情戒?就是要幫別人該做的。《菩薩地》上面詳細分別,告訴我們利益有情有十一種事情,像它所說的這樣去做,就能夠引發現在、後世的種種好處。無罪二個字很有意思,現在我們做很多好事都跟雜染混在一塊的,此處談到饒益有情戒,必須更進一步,這時的好處是不能雜染的。詳細的道理宗大師在《戒品釋》,也就是《菩提正道菩薩戒論》中有詳細的說明,所以正式修的時候,一定在這裡邊去努力,大家好好地努力去學。
【◎ 故別解脫所制諸戒,是諸出家菩薩律儀學處一分,非離菩薩學處別有。】
這地方特別說明,別解脫所制的戒,就是我們出家菩薩應該學的,不是離開菩薩學處而另有別解脫戒。尤其現在有很多人誤解,說自己是學大乘的,大乘行者受持的是菩薩戒,所以別解脫戒就不要了,錯了!錯了!我們真正行的就是別解脫戒,它是根本,如果你沒有律儀戒而講是菩薩,那都是開玩笑。的確為了度眾方便,你可以現在家身。這是一種方便,你可以選擇在家修行,可是也必定要把屬於在家人的別解脫戒持得圓滿。如果你選擇出家,那麼就應該把出家人的別解脫戒持得圓滿。《華嚴經》是最徹底圓滿的圓教經典,在上面很清楚的介紹,善財童子參訪的五十三位大善知識,前三位都是出家人,中間出現一個比丘尼,最後一位也是出家人,其餘則都是在家人。所以除非不出家,要是出了家,別解脫戒一定要護持得很好。  
再不然你有本事可以示現逆相,就像金山活佛一樣,人家以為這個人瘋了!但是金山活佛真了不起,有人把糞桶扔到他頭上,他毫不在乎,照樣嘻嘻哈哈。有時沒有東西吃,看到地上有什麼花生殼、鐵釘等,撿起來就往嘴裡塞,有人送給他好東西,他就轉送給別人,或是餵狗,如果你真有這個本事,那你是可以這樣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有很多的高人就是這樣,本來對出家人來講這是禁止的,但是到了那個境界,對你來說這樣做並沒有錯,那時表現出來的就像個瘋子一樣,瘋瘋顛顛的,這是種「逆行相」,我們應該認識這一點。不過要注意啊,我們持戒是用來衡量自己,看待別人則都是菩薩啊!這是我們必定要把握住的一個原則。
【三聚戒中律儀戒者,謂於真實別解脫戒或此共戒而正進止,此於菩薩亦為初要,故當學彼。】
在三聚淨戒當中的律儀戒,就是剛才說的別解脫戒,在這上面加上兩個字-│真實,妙極了,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共」,是指共同的基礎。而且要「正」,一點都不能錯,一點都不能含糊!如法的進、止,該做的要做,不該做的不可以做,這就是我們修習菩薩的初要、基礎,所以應當要學。
【《攝決擇‧菩薩地》云:「此三種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進守護,亦能精進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菩薩一切律儀。」】
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當中說:這三樣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是由律儀戒所攝持的,一定要以律儀戒為根本,再把三種戒和合起來一起做。就像我們比丘是以比丘戒為根本,以在家居士來說,不管是五戒、八戒,都是要以這個為根本去攝持。如果能夠精勤守護攝律儀戒,那麼你也能夠守護其他兩個。如果不能守護根本戒,別的就不必談了,在家居士如果守不住五戒,菩薩戒也一定不行,所以律儀戒一毀,什麼都毀了,這是基礎,要很清楚、很明白。譬如你家的屋頂吹掉了一片瓦,補起來就行了,但是下面的基礎如果斷掉了,整個大樓就會塌倒,世間的事情都是這樣。
【是故若執別解脫律是聲聞律,棄捨此律開遮等制,說另學餘菩薩學處,是未了知菩薩戒學所有扼要,以曾多次說律儀戒,是後二戒所依根本及依處故。】
如果有人執著別解脫戒是小乘聲聞戒而棄捨不要,以為自己是修學菩薩,另外要學菩薩該學的東西,那是根本不了解學菩薩戒真正重要的中心。在很多地方都特別有很清楚說明,律儀戒就是聲聞的根本戒,更是後面菩薩戒的根本依處!別的東西可以少,如果根本少掉了,就什麼都談不到了。
【律儀戒中最主要者謂斷性罪,攝諸性罪過患重者,大小乘中皆說斷除十種不善,故於彼等善護三業,雖等起心莫令現起。】
律儀戒當中最主要斷的是性罪!並不是單在行相上去斷,犯罪要圓滿有四個條件:事、意樂、加行、究竟。事是指所做的這件事情,譬如殺就是所殺的對象;盜就是所偷的錢;意樂是你的心理,加行是你的行為,究竟就是做成功了。如果你沒有意樂,往往犯的都是下品罪,乃至於根本無犯。譬如盜,在印度那個時候盜者是要殺頭的,在根本戒當中,犯了盜是不可懺悔的,但是如果他不知道而把東西拿走了並沒犯!不但是大乘,在小乘戒當中,處處地方也都說明這個。所以儘管有很多遮罪,遮罪的根本還是性罪。性罪就是指本性是惡的,而根本就在你的起心動念,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律儀戒主要是斷性罪。  
性罪就是佛陀未制戒前它本身就有罪的;同樣的,佛制戒後,即使表面行相雖然做好了,但心裡如果犯了,也不對。如果在沒有制之前做了不犯,制了以後才算犯的,這個叫做遮罪,譬如說飲酒,佛沒有制的時候可以,制了以後就不可以犯,這個叫作遮罪。但偷盜的話,佛制了以後固然是犯,在佛沒有制之前本身就是惡的,這二者我們要辨別得清楚。   
既然最重要的是性罪,那麼性罪當中,最嚴重的是什麼呢?殺、盜、淫是身惡業,妄語、離間、惡口、綺語是語惡業,意惡業三是貪、瞋、癡,不管大乘小乘,都說這十種不善是最主要的,所以要好好努力地保護這身、語、意三業,乃至於起心動念也不要讓它生起。
p. 285 (2)
【《攝波羅蜜多論》云:「不應失此十業道,是生善趣解脫路,住此思惟利眾生,意樂殊勝定有果。應當善護身語意,總之佛說為尸羅,此為攝盡尸羅本,故於此等應善修。」】
《攝波羅蜜多論》告訴我們,十業道千萬不要失壞,千萬不要馬虎,這是能生到善趣當中,乃至於得到解脫以及究竟圓滿的一條道路,要安住在這上頭,然後不斷地加深認識,思惟觀察利益一切眾生。如果能生起這個最殊勝的意樂的話,一定會有圓滿的大果。佛說的尸羅包括了一切根本,而戒的根本都包含在這十業道裡了,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努力善護它。
【月稱論師於尸羅波羅蜜時,亦說是斷十種不善,《十地》等經多如是說,故先於此如前所說修靜息心,則諸餘戒亦易成辦。】
月稱論師談到戒波羅蜜,也說要斷十種不善,《十地經》也這麼說,祖師、菩薩和經論上都是這麼說,所以我們現在要努力修能靜息心。所以處處地方點醒我們,戒真正講的就是我們的能斷之心,斷除了煩惱,其他的就容易辦了。所以不管我們說什麼,總要觀察自己的自心:在癡心當中嗎?在貪心當中嗎?在瞋心當中嗎?癡裡面又開出二種,是見煩惱嗎?是思煩惱嗎?將這些煩惱辨別清楚後,至心去對治它,這個才是我們不應忍的,是我們要鬥的。所以在三十五佛當中,有一尊鬥戰勝佛,這大有道理,鬥戰勝佛降服和對治的就是煩惱!所以我們現在修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鬥煩惱。如果不鬥這個,卻跟別人鬥,不但傷害不了別人,反而傷害了自己,這是千真萬確的。了解了這個點,當別人要與你鬥的時候,就讓他去,你只有同情、憐憫他,能幫忙他固然好,你心裡面自然就不會跟他一樣;萬一你起煩惱了,要隨時自我檢點「錯了!錯了!」心裡馬上平靜下來,然後懺悔,至少你不會跟著他一起轉,然後你要發心,要幫忙別人,這時我們才談得到修習大乘。
【◎ 第四如何修此等者。謂應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而正修習。具六波羅蜜多修時,自住尸羅,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餘如前說。】
如何修?這裡就不詳細解釋了,和前面布施一樣,尸羅波羅蜜也包含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 第五此等攝義者。諸行所依謂菩提心,不應失壞漸令增長者,是為趣入戒等諸行所有根本,亦是第一遮止損害一切有情,大地以上所持尸羅為所願境。於初發業諸進止處,當從現在至心修學。】
我們時時要提起,並不是說提了一下就停下來,又提了一下,再停下來,要想辦法念念提起,所以必定要記住正念是什麼狀態。念力本身必定是指當下一念,這是我們一定要修的,「當下」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這兩個字實在美不可言,我們一天到晚很多的煩惱,都是莫名其妙想著過去或未來的事。這些想法跟我們真是了不相干,都是和以前無始煩惱相應,如果跑到這裡修行了還忙這個東西,那錯得不曉得到哪裡去了。  
修行真正重要的,就在當下這一念,看看現在的念頭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呢?很簡單,這就是因果,因緣所生法,就這麼源源而來,自然而然名色、六入、觸、受、愛,從一生來說是如此,從一念來說也是如此。那麼現在當下這一念怎麼辦呢?就是保持正念--絕不再被它騙了!如果你能夠提起來的話,不管是什麼境界,貪瞋癡當下就斷掉了,也沒什麼道理好講了。你很清楚認得了這些法理,知道那些煩惱都是害你的,這就是「覺」。要使自己的心常在覺的狀態,更進一步也幫助一切人「覺」,當你一覺的話,心裡就平靜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真正要達到修相應的量,憑我們是談不到的,也不是我們現在要談的,我們現在要的是聞思相應,當你有了這個因的話,自然一定能得到修相應的境界。那麼如何聞思呢?就是聽懂了道理所指的行相,然後擺在心裡去觀察和思惟。把當下這一念提起來,即使煩惱來了,我不認輸,要跟他鬥!就是這樣!如果跟無明愛染相應那就錯了。平常我們對歡喜的就貪著難捨,不歡喜的就排斥,然後用自己的想法講種種的理由,保護煩惱,再不然就是迷迷糊糊地呆在那裡,這些都是不對的。現在懂得了佛法,認得原來煩惱就是我們生死的第一大冤家,無始以來一直跟著它轉,因此而感得種種不如意的環境,以前所造的雖然莫可奈何,但是現在我了解了,決心提起來,這時煩惱也奈何不了我!就這麼妙法,如此一來心裡就太平無事了。這就是聞思相應的正念,但是還要有正知見,正念正見永遠是兩個最好的搭檔,只要能保持正念正見就沒問題了。   
菩提心不但不可以失去或壞掉,還要令它增長,我們一切行持的根本就在這裡。如果損害了一切有情,反過來都是損害我們自己,只要受持菩提心,自然能夠遮止損害一切有情,這才真正是大菩薩所學的,是大地以上菩薩所持的尸羅,是我們真正所應希願的。我常常鼓勵自己,但願諸位同學也一樣,學著鼓勵自己:這個「我」算什麼!出家是大丈夫事,人天將相根本算不了什麼,三界法王才是我真正的希願處。所以有人說只要真正見過大場面後,小場面就根本不在乎。世間作生意的人還比我們強得多啊,這話怎麼講呢?我們現在對東西難捨,但生意人把好東西包裝得很好,就怕人家不要,他想盡辦法把東西送給人家,他為什麼要送人?為了賺錢啊!簡單極了。所以真正說起來,我們還不如一個世間的生意人,因為他就看得比較遠,把東西送給別人以後,錢就賺回來了,現在我們就是這麼差,連這一點都看不見,處處都是為我,這「為我」反而把自己害了。所以,佛並沒有叫我們損害自己,恰恰相反地,佛是真正為了我們而說:「某人啊!為了你自己好,要這樣做。」   
我們現在所以會受傷害,說來說去還是兩個字--顛倒,自己以為做對了,結果完全傷害了自己。所以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曉得不管怎樣,我都是錯的,要聽佛說的,結果就對啦!這個正確的、對我們好的,才是我們真正所願之處。所謂大地菩薩所持的尸羅,就是圓滿的尸羅,這是我們應該要的。所以一開頭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我是凡夫做不到。反而應該說:就因為我是凡夫,所以我更要趕快努力,他已經成了菩薩尚且這麼努力,而我是凡夫怎麼可以不努力?所以在因地上面,我絕對不讓一點點錯誤的種子放下去,一定要種圓滿的因,對於要達到的境界一定要力求圓滿,必須斷除的壞處,一定要徹底地拔除。   
我一天到晚就是這樣為我自己打氣,你別看我老了,我就是這麼為自己打氣,將來等到我再轉世的時候,就比你們走得前了,人人都應該有這個志氣。所以這個地方是策勵我們,要以大地以上菩薩所持的尸羅做為我們的所願境。我們這些初發業的凡夫,對於該做、該遮的地方,就從現在當下這一念開始,要至心修學,絕對不是馬虎,不是去騙別人,騙別人就是騙自己。「至」就是到,意思是要到我的心裡深處,不讓它有一點點漏洞在。
【特當了知十不善等性遮諸罪,日日多起防護之心,又於自受律儀諸根本罪,尤應勵力數起防護。】
上面所說的是個原則,眼前我們真正行持的時候特別重要的,就是前面的十樣性、遮諸罪。這十樣東西本身都是性罪,在你受了戒以後,則既是性罪又是遮罪。現在有很多人以為出了家了,好像應該受信施供養,當別人來供養的時候,總是會對還未受戒的人說:「你沒有受戒,沒有你的份!」我現在恰恰相反,我以前可以貪這個東西,現在受戒了,絕對不可以!儘管在心裡我的確做不到,但是我很清楚、很明白,所以為什麼隨便一件小事情,乃至於在齋堂裡面,要這樣謹慎去做,就是因為我曉得我的心裡沒有擺平,為了要學好戒,必須要這樣去做,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所以在性罪下面還要加一個遮罪,我們千萬不要以為穿了這件衣服,該受人家頂禮。我以前還犯了另一個錯誤,覺得這件衣服不好穿,從前人家對我磕頭,我也磕還他,但現在發現不是如此,磕還也沒有用,在別人對我磕的時候,心裡要這樣想:我一定要把這清淨幢相撐起來,一定要撐起來,這不是我的,是佛的,就讓他磕,然後我全部精神貫注的提起心力,我得到好處,他也得到好處,我這是戰戰兢兢啊!他對我磕個頭,我在心裡面告訴自己:這位是善知識啊!他隨時提醒我,我有那些地方不可以。最早以前,我穿了這一件衣服,人家磕了一個頭我很得意,後來過了一些時候,覺得不可以,他磕了一個頭,我覺得沒有這功德,我又磕還他,現在發現這兩者都錯了。這是把我「常敗將軍」所敗的情況告訴大家。總之要記住,性罪固然不可犯,遮罪也不可以犯,在《南山律在家備覽》上告訴我們,佛不出世性罪也在,可是,一定要到佛出世才有遮罪這個制戒,然而佛出世真是難得!所以我們千萬要注意這一件事情。   
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應日日多起防護之心,其實這個日日是指時時刻刻,每一分每一秒。尤其是對根本罪更要努力防護,因為別的罪當我們煩惱生起,一個不小心犯了,還可以懺悔,但是根本罪一犯,戒就失壞了,因此要努力防護。所以我們要一再記住,瞋心是萬萬不可以,這東西真是厲害,我自己也曉得瞋是很難斷的,我花了這麼大的努力,到現在才多多少少稍微有一點點力量,但還是必須隨時隨地提醒自己,否則一旦粗猛的現行來了,你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平常的時候處處地方要小心,這樣效果就很好,你只要稍微感覺到要起瞋了,就把它擺平,否則如果等到瞋一起來了以後,要想擺平它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一旦起來了以後,所造作的業你要懺悔乾淨很難!尤其是我們出了家,在這個三寶的圈子裡頭,就像《大寶積經》上面告訴我們,身旁的人哪一個是菩薩你又不知道,所以只要一個不小心,讓一念瞋心起來了以後,將來所感的惡報是可怕得不得了。你現在要自度、要度人,若連這個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啊!所以關於這一點,最好的辦法,我鼓勵你們要多看《德育古鑑》,你看這世間的人,起心動念之間,果報馬上就現起來了,把這兩個配合起來,對這個理論我們已清楚明白了,再加上那種果報擺在眼前的喻,你只要肯多思惟、多觀察,沒有做不到的道理。   
上面關於戒波羅蜜多已講完了,我們要好好回憶一下,大家非常難得,都能精進修學,也了解戒的重要,可是戒的基本精神在什麼地方呢?在前面就先簡單扼要地介紹,儘管主要的內涵沒有講,可是這裡面最重要的特點一定要把握得住,尤其我們出家了,應從小乘的厭離心開始,希求出離解脫,乃至於大乘的希求無上菩提,這些根本一定要把握得住,那個時候才談得到所謂戒定慧。如果對這個把握不住,那我們做的其他事情,都在是在枝末上面走遠路。前面一再說過了,剛開始我們接觸一定接觸到枝末,這是沒錯,但是我們必定要從枝末的地方,摸到根本而走上去。以上是一般正規的路線,最好的人是一開頭就能找到根本而直接契入。而現在我們大部分的人摸到了枝末就停在那兒,覺得這個很對,這是錯誤的。但是你別小看枝末,枝末也是有它非常殊勝的意義,我們不要停在文字上面去看它,但是要由枝末轉到根本上,所須經過的時間有如天文數字一般的長,這是我們說過很多次的,在這個地方再重新提一下。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1
p. 285 (12)
※﹝忍波羅蜜多分五:① 忍之自性,② 趣入修忍之方便,③ 忍之差別,④ 修忍時如何行,⑤ 此等攝義。今初 ﹞
忍辱的內涵分成五個項目。第一先說明忍本身的特質,自性和體性是一樣的意思。第二是趣入的方便。《廣論》在每一個地方都是如此,當你要學這個法的時候,並不是馬上就去學,一定先告訴我們,要用什麼善巧方便,來推動、策發我們全心全力去做這件事情。有了前面這些條件--了解忍的特質,以及推動我們學習忍的主要力量以後,才告訴我們正學忍的時候有哪些內涵,在不同的狀態當中要使用不同的方式,而產生不同的效果。等到正式修的時候再談到怎麼修。其他沒有包含在前面各項的一些主要意義就放在最後第五個項目。現在一個一個來看。第一個是忍的自性。
p. 286
【◎ 耐他怨害,安受自身所生眾苦,及善安住法思勝解。此等違品亦有三種,初謂瞋恚,次謂瞋恚及怯弱心,三謂不解無其樂欲。】
忍辱波羅蜜多包含了三個內容,它不單單是指世間所謂的忍耐,例如這個人脾氣很好,或者很有修養就叫做忍辱波羅蜜多。本論先從反面來反顯,再從正面烘雲托月地襯出忍的這三種特質。「違品」就是指相反的。大家始終要記住,在決擇法的時候不能有一點漏洞在裡邊,換句話說,不是明就是暗,絕對不能說你贊成第一案同時也贊成第二案,或是既不贊成也不反對,並沒有這種情況。在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必定要了解,佛法是一點漏洞都沒有的,就這麼的環環相扣,你能夠先認識了錯的那一面,再針對錯的那一面去對治,等到徹底地解決就形成對的那一面,所以是先從反顯來說明正確的那一面。運用反顯還有另一個原因:正確的那一面是指成就後的狀態,然而對我們學的人來說,我們是一個凡夫,對於成就的狀態,就算你說的很清楚,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陌生。但是對於違品--我們所要對治的這些毛病,卻是我們現在眼前所有的,所以本論先從違品這一方面說起,我們就很容易了解、體會得到。遮止了違品所產生的功效,雖然我們並沒有直接和正面的體驗,可是我們可以感受體會得到犯違品的狀態,這是先談違品的理由之一,當然還有更深遠的理由,這裡先不去說它。  
這段上面有三句話是針對著三種違品,第一個是瞋恚,三毒當中貪瞋癡的瞋,這個內涵蠻廣泛的。第二個是瞋心跟自己的怯弱心,也就是畏縮、不夠堅強的心理。第三是不了解發起善淨之法的特質,所以對真正善法的美和好處體會不到,生不起跟法相應的樂趣,自然就不會產生追求這一個法的力量及好樂心。   
現在再回頭來詳細地說明一下,首先看第一個「耐他怨害」。不管是心理上或生理上,當別人損害你的時候,你都能夠忍耐。反之,如果你不能忍耐就會發脾氣,這是瞋火、無明火!這兩個確實是相反的。平常碰見對我們生理及心理上面造成傷害的境界的時候,我們就無法忍耐,這種煩惱相就叫瞋恚。現在有一個善巧的方法能夠針對它,把它平息,就是耐他怨害,這個是忍辱當中的第一個特質。
其次不是對外來的,而是自身所生的種種痛苦。對自身所生的痛苦,我們會產生的反應,第一個還是瞋心,對自己身心上的痛苦會瞋惱;另一個叫怯弱心,就是當我們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力量不夠,所以會產生很多苦惱,心裡面就畏縮退怯,不夠堅強。特別是在修行上,先不必談經論上面所提到,佛在因地當中是如何捨頭目腦髓的,我們退一步看菩薩行持的精神、然後再退一步、一直退個一百步,看看自己現在眼前的狀態,人坐在這裡講起話來頭頭是道,真正要開始做了,雖不能說一無是處,但的的確確是問題叢生。  
例如冬天天氣冷的時候,打板聲響,起來了覺得還捨不得,就是這個狀態;反過來,等到天氣暖和炎熱的時候,又是另一種狀態。對我們出家人來說,從起床開始,上殿、過堂,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如法如理去做,雖然理路上面已經了解貪是不好的,要去掉它,也說得頭頭是道,但是等到境界擺在眼前,你就是拿它沒辦法。狀況好一點的時候,有心要跟它鬥,但實際上鬥得過嗎?鬥敗了,而且這是經常的狀態!我現在深深地感覺,當年剛出家的時候,我的師長們常常策勵我,而我心裡總會想:「我還是個凡夫嘛,不必要求我這麼認真啊!」這是我那時候的心理。總算後來自己並沒有太差,否則就完了。現在我也慢慢地體會到,這就是自己心裡膽怯,覺得不夠堅強,如果真正想要修行,這一關衝不破是絕不可能。   
前面所講的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先在心理上建設起來。而這個心理建設絕對不是等到碰見強大的事情才努力,到那時候就來不及了。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能夠在細微的地方先慢慢把握住了,大的地方才有可能掌握。要不然道理永遠講得頭頭是道,好比人造衛星高掛在天上,而我們總歸是在地下。現在真正殊勝的地方就在於人造衛星雖然是高高在天上,可是我們的確是步步踏實地正朝它走上去,所以我們必定要把所了解的道理,在行持上踏實地去做。認得了這個道理,然後一步一步這樣走上去的話,才是正確的。本來這些道理是我們最好的引導,也是必經的次第步驟,但若只是做學問的話,對我們只是一個大戲論。所以祖師們常常比喻說,這個無價的摩尼寶,你卻拿去換糖吃,那是糟蹋了!以上所說的是第二種違品,對自身所受的眾苦,因沒辦法忍受而生瞋恚,或者沒辦法承擔而退怯。   
第三個「善安住法思勝解」。現在我們在顛倒錯誤和非法當中,所以要修學佛法,雖然我們並沒有如理如量地感到法的真實內涵,可是確實對眼前這種痛苦的狀態多多少少也體會到了一些。我們幸而進到佛門,知道真象是如此,而苦趣何止這麼一點點,還多得多,大得厲害!原因在哪裡?就在顛倒!對於眼前所對的一切境相沒有正確地如理認識,乃至於不能夠如量地令所認識的產生圓滿的了知。既然不了解,當然不行,因為在顛倒當中,自然會產生這種問題。現在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如理如量地去了解,了解了還不夠,因為那是人家的,前面這一段叫做「聞」,等你能正確地把握住這個內容以後,接下來是「思」,經過從善知識如法地聽聞,然後再如理思惟,得到了跟法相應的一種勝解。法的特質是為破除煩惱的,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把握住這根本。當解決了煩惱以後,你內心當中得到那種清涼感是跟法相應的覺受:「啊!原來這個東西這麼好,這麼美!」這個就叫法味,叫法樂。   
在我們不了解佛法之前,儘管看了很多經、念了很多書,講得頭頭是道,但這是在文字上面轉。如果你能夠進一步從內涵上,了解它所要指出來的行相時,你就能體會到煩惱的特質,以及破除煩惱的方法。等你能夠運用上了,人家來罵你、騙你,而你內心會產生什麼?歡喜!在以前如果碰見了這種情況,心裡會無法忍受,現在你一比較就會覺得歡喜。結果你發現真正受用的是自己,當下不僅是清涼,而且不再造惡業,以前的業到此為止,得到解脫。就是這麼清楚、這麼明白,而實際上這還沒有到根本,真正要解決的根本問題還在後頭,目前只是就我們眼前能夠體會得到的來告訴你。所以要能如法地思惟法義得到了勝解,才能夠善巧地安住在善法上頭,否則儘管我們文字很通,但卻無法安住,講的時候可以,一碰見事情就完了。   
所以第三是指不了解佛法的特質。不了解有幾種,第一種:你根本連碰到一位能了解的人的機會都沒有;或者雖然碰到了,你也如理地聽聞了,這還是不夠。聽時覺得有道理,但自己又用不上,為什麼?因為沒有如理思惟,所以告訴我們要「法思」,的確非常重要。我們從前面一路學上來,每一個地方都要決擇,關鍵就在這裡。不要說等到修相應(修相應的境界已經非常高了,絕對動搖不了你),你就可以安住在這個跟法相應的樂當中--或者是定相應的樂,或者是透過定而修習出佛法真正重要的慧相應樂。所以這個主要的違品叫「不解無其樂欲」。   
忍也有一層一層深入的內涵,到達究竟的第三層時,叫做無生法忍。平常我們叫生忍、法忍、無生法忍,這三句話所代表的內涵,大概也是相對於前面這三點。
【圓滿忍辱波羅蜜多者,唯由自心滅除忿等修習圓滿,非為觀待一切有情悉離暴惡,非能辦故,調伏自心即能成辦所為事故。】
忍波羅蜜多要到什麼情況才算圓滿成就了呢?當我們內心已把瞋恚、忿怒等徹底解決了就圓滿。等字包含了所有跟瞋相應的煩惱以及它的根本,也許表露在外面的行相上,也許只是心裡的瞋恚,乃至於它的根本,也就是種子習氣,這些都徹底解決了的時候,那就是忍辱波羅蜜多圓滿的時候。  
並不是外面一切有情都沒有暴惡了,才算忍辱圓滿。我們總以為會起瞋心是因為外面有一種暴惡眾生,行為非常粗暴惡劣,就是因為碰見這種情況才使得我們發瞋心。但這裡並不是從這上面著眼去看的,而是由我們的內心來看,因為真正能夠調的是只能調自己,外面那些眾生並不是我們的能力可以調伏的,所以說「非能辦故」,一個、兩個還可以,要想調伏法界一切有情,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你能夠把自己心裡面瞋恚的現行及種子習氣徹底盡除的時候,這個忍辱就行了。
【《入行論》云:「惡有情如空,非能盡降伏,唯摧此忿心,如破一切敵。以皮覆此地,豈有爾許皮,唯以鞋底皮,如覆一切地。如是諸外物,我不能盡遮,應遮我自心,何須遮諸餘。」】
暴惡的有情是無量無邊,就像虛空一樣,你絕對沒有辦法徹底地調伏,這和前面布施、持戒是一樣的,你只要能摧破自己內心的瞋恚,那就等於破了一切敵人。瞋心就是當境界現起的時候,產生了對立的狀態。如果你能夠忍的話,那敵對狀態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自然而然地都不會產生。佛陀在因地修行當中,也有很多典型的例子。  
論中這個比喻妙極了!就像我們走在充滿著沙礫石子的荊棘地上時,你想要用皮或者地毯將地鋪起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地是這麼大。但是有一個很妙的辦法,用不著鋪那麼多,你只要穿一雙皮鞋在腳上,跑到哪裡都沒問題。我們現在學忍辱也是一樣,你能夠這樣做到了,就等於把所有的地都覆蓋住了。所以,外面的東西我不可能完全遮住,應該遮的是我自己的內心,又何必去遮外頭的東西。   
佛法是內明,我們特別要注意,聽了這個道理以後,如果不在自己內心上用功夫那太冤枉了,不但冤枉了自己,也對不起我們穿這件出家衣服;佛、菩薩、祖師沒有一個是例外的,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特別地警惕自己。這裡我再提醒大家一下我自己當年的痛苦經驗,不要說:「我是凡夫呀!」要說:「因為我是凡夫,更要趕快努力呀!佛、菩薩和聖人都已經成就了尚且還這麼精進,我是一介凡夫,再不努力更待何時!」這才是我們應該講的話。如果還說:「我是個凡夫啊,我怎麼能做得到?這是佛、菩薩的事啊!」這就像前面所舉的比喻:人造衛星美不可言,可是你永遠只能仰起頭來,趴在地上看著它。   
修學佛法絕對不是這樣的,何況現在大家心裡都說:「我要學佛!」怎麼學佛?你發願要解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的痛苦,但現在就連這麼一個小小的問題,都不能解決。的確,因為我們還是凡夫,可是最主要的是,碰到不能解決的時候,更應該趕快努力呀。學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處處總要在自己的內心上面用功夫,如果你碰到了境,卻責怪別人的話,第一步就錯了,下面根本不必談,這是一個根本問題。所以前面的比喻,一方面告訴我們修忍辱是這樣修的,另一方面也明白地把方向指出來了,就是應該在我們自己的內心上面下功夫,這個叫做內明。   
所以這個「忍」字妙極了!心上一把刀,這一把刀擺在別的地方還可以馬馬虎虎,擺在這個地方,你若再向前一步就會送命。現在送掉的是什麼命呢?法身慧命!肉身的命送掉了固然不行,法身慧命送掉了是更可怕、更嚴重,這一點是我們要了解的。以上這些是忍的特質。
【◎ 第二、趣入修忍之方便者,雖有多門,且當宣說修忍勝利不忍過患。】
在還沒有修之前,先告訴我們一個善巧的方法,推動我們願意去修。趣入修忍的方法雖然有很多,這裡先說修忍的殊勝利益,以及不修的過失和禍害。因為勝利與過患這兩樣東西,在策發我們修行的方便當中,可以說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有力的,我們目前只要把最主要的、最有力的根本把握住,然後推動我們向上,自然而然枝末、根本就都能把握住了。
【其中勝利如《菩薩地》云:「謂諸菩薩,先於其忍見諸勝利,謂能堪忍補特伽羅,於當來世無多怨敵無多乖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於身壞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見勝利已自能堪忍,勸他行忍讚忍功德,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
先引《菩薩地》,這是《瑜伽師地論》上的一段文,說菩薩在修忍辱之前,會先思惟為什麼要修忍,先看到修忍辱波羅蜜多有種種殊勝利益。這個利益是什麼?下面分別說明:凡是能夠修忍辱的那些人(補特伽羅在這裡就是指人),將來很少會有冤家對頭,這種狀況是最惡劣的。其次是沒有乖離,周圍的人都跟你非常親厚,不會相乖背,不會離開;而且會有很多喜樂,不像冤家對頭而帶來無比的痛苦。如果不修忍辱,你周圍的人即使是蠻好的,可是一旦離你而去,或跟你不相應的時候,你心裡原有的樂反而變苦。修忍的人這些苦都不會有,只有種種的喜樂,所以說「有多喜樂」。這是指當來世,將來的殊勝利益。  
眼前則是臨終無悔,就是說我們這一生,到臨終的時候沒有悔恨。平常我們一生忙完了以後,到臨終的時候是什麼境相?這個我們現在感受不到,因為誰都還沒有到死的時候。但是,我們卻有一個經驗,就是當生病,或者遇上意外的突變時,我們心裡會有一種狀態產生,如果是年輕的,會希望病好,如果是年紀大一點的,就怕死,然後擔心這件事情還沒辦成,那件事情還沒著落,心裡一大堆事都現起來了。這個經驗我們有。   
什麼叫突變呢?譬如我們覺得這裡安安穩穩地蠻好,忽然間有一個變故產生,我們被迫要改變或遷離這個環境,於是這個事情不曉得怎麼辦、那個事情也不曉得怎麼辦,心裡一團亂。有很多的事情,如果以前做得不恰當、不如理的話,到那個時候你就會後悔,這個就是業,業就是這樣來的!現在你如果依照佛法去做,行持忍辱波羅蜜,力求跟佛法相應,到臨終時,你的感覺是什麼?是:我一生就忙這些,現在忙完了,這個安樂果就要來了!你會不會感覺到後悔?不會!就拿剛才的比喻來說,生病也好,或者被迫遷離也好,生病是就我們的身體來說,被迫遷離,是對外面的器世間受用來說,我們在不了解事實的真相之前,一天到晚為這些而忙,忙了半天,萬一生病失去了,就會痛苦萬分。   
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真相以後,發現原來生死的根本,就在這壞聚見上面。本來就沒有「我」在,只是依五蘊假立的,這五種東西是無常、變壞的,只因為自己的顛倒而執著。認識了這個,在修行過程當中,就能安住在善法上,所以你經過每一步,便種下每一步的善淨之業,到臨終時,你會覺得:我種下的因,現在要結果了。如果是一生念佛祈求往生淨土的,自己會覺得這個娑婆世界夠苦了,我本來就一直求生西方,現在生病,快要死了,正好往生淨土,那真是美不可言!你會憂、會悔嗎?對自己的身體是如此,對外面我們所受用的器世間也是同樣的道理。平常我們不了解而忙這個,忙那個,現在了解了怎麼辦呢?要修行!修行還非藉助它不可。所以房子有得住就好了,吃、用,只要能夠維持就好了。   
我剛出家時老師就說:「我們這裡只是一個小茅蓬,可以用來遮遮風、遮遮雨。」我現在回想起來,越想越美,越想越好。古代的大德蓮池大師,他到一個地方並沒有先想去造一座大廟,而是住在那裡,有人願意發心,因緣具足了就建造一座寺廟,始終是這種狀態。假定你不了解這一點的話,環境要是變化了、你要被遷離了,就會若有所失,因為你所認識的只是這個。若你了解以後,無論要你遷到哪裡,甚至遷到極樂世界去,你會歡喜得不得了,因為求之不得!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你對於法有了認識,能夠法思勝解以後,一生當中,能夠好好修習,將來感得的果報是樂的,眼前當然也不會憂悔。因為這樣,所以你身壞命終以後,「當生善趣天世界當中」,一定到好的地方去。所謂善趣就是從人以上包括天界,天有三種,就是所謂的欲天、色天、乃至於無色天;實際上這裡邊還包括從方便有餘土開始的第一義天,這些都包含在前面所說的善趣天世界當中。你想想此身損壞以後,能到那個地方去,多好啊!   
「見勝利已自能堪忍」,看到修忍辱有這麼大的殊勝利益,眼前吃一點小苦,將來可以得到這麼大的好處,真是美不可言。所以我們必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如理的思惟,要不然大家總把修行看成現買現賣一樣,對因果概念都弄不清楚,那就完全錯了。因為因果概念弄不清楚,所以總覺得修行好像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想跑來坐享其成。天下那有這樣便宜的事情?小苦都忍不住,何況是大苦!   
而且不但自己做,還要勸他人行忍。自己往內心深處去體會,才能開口就是讚歎,行持也就跟它相應;不但自己如此,看見別人能夠行忍內心即「慰意慶喜」,這是《菩薩地》說的。
【《攝波羅蜜多論》云:「若有棄捨利他意,佛說忍為勝方便,世間圓滿諸善事,由忍救護忿過失。是具力者妙莊嚴,是難行者最勝力,能息害心野火雨,現後眾害由忍除,諸勝丈夫堪忍鎧。惡人粗語箭難透,反成讚歎微妙華,名稱花鬘極悅意。」又云:「忍為巧處成色身,功德端嚴相好飾。」謂有情邪行不退利他,從能摧壞眾多善根忿恚怨敵而為救護,下劣為害亦能堪忍,是極悅意莊嚴之具。諸難行者破煩惱逼惱最勝之力,能滅害心大火之水,諸暴惡人以邪行箭不能透鎧,微妙色身具金色相,奪諸眾生眼觀意思,是能造此黠慧巧師,以如此等眾多勝利而為讚歎。】
我們不是要學佛、行菩薩道嗎?不是要廣利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嗎?但是因為有情都在顛倒、愚癡、大邪見當中,他的行為是非常的暴惡,現在要去幫他、救度他是困難無比的,所以我們往往遇到了障礙就覺得:「唉,我不行啊!」就怯弱了。由於自己覺得力量不夠,對於利他的事業,就產生退卻了,所以說「棄捨利他意」。那時候該怎麼辦呢?有一個非常善巧的方法,就是「忍」!所以佛說能夠使大乘的行者不退菩薩行最殊勝的方法就是忍。因為能忍,就能夠不退菩薩行;不退菩薩行,就能夠步步向上;反之,如果不能忍耐而退心的話,你的善根就到此為止。萬一你還發了脾氣的話,整個善根還會被摧毀掉,所以說「能摧壞眾多善根忿恚怨敵」,真正善根最大的冤家就是瞋恚。這個瞋恚之嚴重,過患之大,真是不得了,只有一個方法--忍,能夠把你從這個摧毀善根的怨敵手中救護出來,所以佛說這是殊勝方便。  
不但如此,世間圓滿諸善事也都是由忍成就的。這個地方所說的世間圓滿不單是指輪迴世間的這些,所以前面講共下士,這個「共」字有它特別的意義,對下士來說,所要求的是世間圓滿,但對中士、上士來說,求的是共世間圓滿。共世間圓滿是增上生,到最後圓滿的是決定勝--就是佛的報身報土,這也要靠忍來成就的。   
前面在還沒有開始講大乘真正的內涵之前,宗大師就決擇出大乘應該學習的內容有兩樣東西,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方便,隨缺一種不能成就。所以引了很多經論,說明菩薩如果厭惡有為是不行的;但是要在有為當中轉,要有真實的本事,要不然會被轉掉的,所以必須智慧來攝持。菩薩所行的布施、持戒都是方便所攝,果報也就是共世間的圓滿,這些都靠忍辱來成就,如果你不能行忍辱的話,則處處怯弱,碰到一點事情內心就覺得不行而退縮。現在若有了忍辱,就能夠勇往直前,真正圓滿無上大菩提。我們稱佛陀世尊為大雄大力,一點都沒有錯,所以說「是具力者妙莊嚴」。真正的大雄大力,就從這裡開始,這個才是菩薩乘最殊勝、最奧妙的莊嚴。   
「是難行者最勝力」,能行種種難行之事最殊勝的力量就靠這個忍。實際上需要兩樣東西:忍、進。「忍」是消極的防範,你有了這個本事,能夠擋得住一切逆緣,才能夠談得上向前猛進。擋都擋不住,還談什麼「進」呢?所以忍是最殊勝的力量。「能熄害心野火雨」真正損害我們身心的野火--瞋,為什麼叫「野火」呢?平常的火小小的,野火是在原野中燒的,大得不得了,而這個大火也靠忍辱之雨來熄滅。「現後眾害由忍除」,不管眼前的、未來的、一切禍害,都靠忍來消滅。   
「諸勝丈夫堪忍鎧」,這個殊勝的忍又是最妙的堪忍鎧,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都可以擋得住,所以不管多難之事都能行,這個才是真正的力。平常我們碰到一點小事情就暴跳如雷,這是最差勁的,一點用處都沒有。真正的大丈夫就在克服自己的煩惱,不為任何境界所轉,而且還有力量轉那個境界,這才是真正的大雄大力,否則,自己都是煩惱的奴隸,碰到一點情況就被纏在煩惱當中出不來。所以前面特別說,對付世間的敵人,再大力的勇士也沒有用,因為你以為戰勝了很多的敵人,但所有的世間人沒有一個例外,到最後都是死,敵人你不殺他也是會死啊!只有一樣東西--煩惱,是永遠存在的,真正有本事,就把煩惱克服,這個才殊勝。   
你有了這種忍的力量的話,不管外面的境界是惡人說粗語,或作種種不如理的事情傷害你,你都能不被傷害。為什麼叫箭呢?我們這個嘴巴就像利刃一樣,最容易傷人,而且一句話出來,往往沒有辦法補救,所以說「舌鋒」,舌頭像一把利劍一樣,一出來就傷人。如果你能忍辱的話,它就奈何不了你,不但沒有辦法傷害你,「反成讚歎微妙華」。這個我們就不大懂了,明明人家來罵你,怎麼會變成讚歎的微妙華呢?現在我們心平氣和地進一層來看看,例如:當兩個人吵起來時,彼此爭得面紅耳赤,乃至於打了個半天,平常我們總覺得自己有道理,就算自己沒道理也不服氣,就這個樣。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多大的道理,人家覺得:「這個人真是不可理喻,不是個畜生也是個蠻子,算了,就讓你。」人人怕你,你說你真的勝了嗎?你發了半天脾氣,結果人人厭惡你,表面看起來是給你笑面孔,實際上,心裡面躲得遠遠的。我想每一個人應該都有這個經驗吧!碰見這種情況的時候,儘管對方罵你,你若能忍,旁邊的人會覺得這個人有功夫、有修養、懂道理。如果是個修學佛法的人,人家會讚歎:「這是真功夫、真本事!」結果,平常別人來罵辱,我們會暴跳如雷,如果你能不暴跳如雷,他就一點也傷不了你,不但傷不了你,反而變成人家對你的最佳讚歎。反之如果你跟他吵了,雖然大家都不一定有道理,乃至就算他有一點理虧,吵完了以後他一定想:「我沒有錯。」如果你能忍的話,他吵過以後,反省時會覺得自己理虧了,而來道歉。不要說旁觀者讚歎你,跟你吵架的人,也會讚歎你。   
我們都極為短視,被煩惱綑死了,自己還覺得「我對!」實在是愚癡顛倒莫甚於此。這是淺近的,深的我們先不談。前面已經說過了,你能夠真正體會到淺近的,才有機會談到深的,如果淺的地方都談不到,講深的有什麼用呢?如果大家了解了,而且真能做到的話,壞人不但不能傷害你,反而變成最妙的讚歎。這個微妙華不是普通世間的花,是莊嚴我們將來報身報土的「名稱花鬘極悅意」。啊!美極了。   
「忍為巧處成色身,功德端嚴相好飾。」這解釋在二百八十七頁第一行的下面,就是「微妙色身具金色相」,佛三十二相的根本因就是「忍」。不過佛的忍,不是普通說的「這個人很有功夫、老成持重」,當然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先從外面的生忍、法忍開始,可是究竟圓滿是無生法忍,他能夠深深的體會到一切法原來真相是如此,所以,圓滿色身的根本因是「忍」,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世間的人長相美好有幾種原因,我們常常說,如果你以鮮花供佛會長得美,這個沒錯!我們不妨去看看人家的面孔,有美、秀、雅三種,這三種不太一樣。有些人你看他長得非常美,但是你不一定歡喜他;有很多人不一定太美,但是你一看到就會歡喜,我想大家都有這經驗。長得很美,但你不一定歡喜的人,根本因就是供養佛美麗的花而感得的;長得不一定很美,你看了卻會歡喜的人,那是忍辱功夫來的,這個不一樣喔!你們如果真正了解了,也可以自己做判斷。   
前面講業的時候,大家還記不記得「異熟」、「等流」、「增上」,這幾個的因?異熟的因有很多,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就是供花、忍辱。等流有兩種,一種叫「領受等流」,一種叫「造作等流」。你看見他為什麼歡喜?這個地方你仔細地想一想,就曉得我剛才講那句話的意思。所以佛的忍,不是我們普通的忍,那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忍,所以他得到的也是最究竟、最圓滿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實際上何止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無量無邊的功德,不要說我們凡夫沒辦法讚歎,就是佛要說給我們聽,經過無量無邊的時間也說不盡。   
「奪諸眾生眼觀意思」,佛的相好,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能把我們全部注意力吸引住。世間有一種人是醜八怪一個,人家一看就不歡喜,不想再看他了,還有一種就是剛剛才說的,不但美,而且你會歡喜。佛,不管任何人看見,就好像看見最美的東西,意識就完全被他吸引去。「是能造此黠慧巧師」,有了這樣微妙的身相,能夠令任何人一看見他便完全被他吸引住,這個結果,怎麼來的?就是這個忍造就的,所以忍辱是能夠造出微妙色身金色相最了不起的技師,它的根本因在忍。不過要注意,有了根本因,還要圓滿因。當我們想到這麼好,自然會在內心當中油然生起:「我要學!我要學!」的好樂心,這就是論上告訴我們趣入修忍的方便。   
現在還沒有正式講修忍,這裡是讚歎忍的功德,說明忍的殊勝利益。實際上,忍的後面還會帶來無量無邊的殊勝利益。假定我們修學的時候,對這一點覺得特別需要的話,就從多方面去找種種的殊勝利益。   
我們要特別注意一件事情:為什麼我們會發脾氣?是為了利害;所以貪著難捨又為什麼?還是為了利害。假定佛法教你把利益放掉,不要說你們不願意學,我第一個就不願意學。實際上佛法是恰恰相反,不但不教你放掉利益,還教你認識真正的利益和得到這利益的方法。不同的是,我們見到的、所謂的利益是用愚癡、顛倒的心去看的,只看見眼前小小的利益,結果辛苦了半天,苦不堪言,忙完了沒有得到利益,還把我們送到地獄裡去受無量苦!現在佛法告訴我們,真正要得到利益就不要被眼前的小利所騙,這些都是小的,沒有意思,另外有這麼大的好處可得,就策發我們努力,這一點我們應該特別深入思惟觀察。若能夠了解這一點,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例外,都只有一條路好走--學佛!不但是形相,而且會精進努力,忍耐種種的痛苦,去得到這個大利益。所以這裡就用種種殊勝的利益來讚歎忍的功德,策發我們的好樂心,把這個力量提得非常強烈。但這個時候還不是忙著去修喔!因為你還不曉得怎麼修,只是先把我們想修的心提起來而已,等了解了以後就可以好好地去修了!   
以上說明忍有這麼大的好處,下面就是講不能忍而讓瞋恚起現行,造種種惡業的過患。
p. 287 (2)
【《入行論》云:「若勵摧忿勃,此現後安樂。」若能恆常修習堪忍不失歡喜,故於現法一切時中常得安樂,於當來世破諸惡趣,生妙善趣,畢竟能與決定勝樂,故於現後悉皆安樂,此等勝利皆由忍生。於此因果關係乃至未得堅固猛利定解之時,當勤修學。】
n《入行論》告訴我們,現在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是要努力摧毀瞋恨之心。瞋恚的相貌是「忿勃」,就是臉突然變色,平常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叫做勃然大怒,是形容這個怒的狀態,這是我們現在應該摧毀的。這個摧毀不是浮浮泛泛、馬馬虎虎的,而是應該努力地勵心克己。「勵」字含有精進之意,到後面再詳細說明。總之,不管惡法的消除或善法的增長,精進是資糧善當中第一善,是斷惡修善都需要的,至少我們現在心裡應該建立起這種認識,策勵自己做事情一定要貫注全部精神努力去做,能夠這樣的話,現在能常得安樂,將來也一定生在善趣。所以你能夠努力精進,勵心克己,恆常不斷的修習忍辱波羅蜜多的話,一切時處都在法上就能不失歡喜。  
一般來說,一定是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才會發怒,如果沒有境界現起,就沒有你發怒之處,這裡主要是要讓我們了解,當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所以能夠擋得住,必定是在境界沒有現起的時候已經有了思惟、觀察,而且生起力量了。前面一再地說,我們也都能夠體會到,雖然善法上不一定體會得很強,但是平常一般的事情上,我們都體會得很多。當我們不斷地串習成習慣以後,一旦境界現起時,不知不覺那個習慣也就跟著起來了。因為我們以前所習慣的都是惡法,所以境界現起的時候,不知不覺這個惡法也現起,現在你要修忍辱,一定要事先修對治,這時候就要努力,所以說「勵」。這針對的是平常我們浮浮泛泛的心,任何時處,只要注意觀察自己的內心就曉得了,平常這個心都是與法不相應的。所以,我一直引用《了凡四訓》的幾句話--平常是悠悠放任,真正提起來的時候,內心上就會有一種戰兢惕勵的現象。   
譬如我們在這裡拜三十五佛,人家唸,你就跟著唸一遍,剛開始還不會唸的時候,你會注意去背,但等到唸會了以後;就隨口溜過。以前曾講過「熟、溜」兩個字,剛開始不熟,會去背、去記,熟了以後就隨口溜過。「溜」字就是嘴巴滑過,心裡面只是意思一下,如同本論前面說的,像浮在酸酒上的一點麵粉,那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的提起來,恆常地思惟觀察跟法相應的狀態,當境界現起的時候,這個跟法相應的、如理如量的力量就能現起來,而且內心能夠擺得很平。所以這地方我們要注意,所謂「恆常修習」是這樣的。   
了解了上述道理以後,我們就可以知道,平常真正的修行就在思惟觀察。但很不幸的是我們總覺得好像去拜佛才叫修行,做早晚課或打坐才叫修行,可是等到我們去上早晚課的時候,卻又覺得沒味道,拜佛也沒味道,做這個沒味道,做那個也沒味道,實際上根本問題就是前面說的,平常這顆心總是悠悠放任沒有提起來,所以我再提醒大家一下,你能夠經常這樣去做的話,就能「不失歡喜」。眼前雖然境界沒現起,而你在思惟佛法,就會讓你愈想愈歡喜,愈想愈對。平常心裡總是浮浮泛泛地,看見一個人就跑過去聊聊天:「今天天氣好好喔!」就是這種狀態,毫無意義。反之當你思惟法的時候,內心會覺得趣味無窮,當境界現起時,更是使得你立刻感受到以前隨著煩惱而起的熱惱之火,是在惡業當中的燃燒相,現在以法淨化,就得到調伏的清涼相。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能「恆常修習」忍的話,則「不失歡喜」、「常得安樂」,乃至於人家罵你,不但你不會受傷,反而會變成人家來讚歎你最好的微妙花。不但如此,而且能「於當來世破諸惡趣,生妙善趣」!   
當然你若能不瞋,與法相應,這時不但無瞋而且是在無癡的狀態,所以能夠無瞋、無癡的原因,一定還有一個無貪在。不發脾氣,怎麼還有無貪?試問你為什麼發脾氣?一定是因為有什麼地方被傷害了,也就是說,你對被傷害的這個東西貪著難捨,內心一直覺得被人家傷害了。譬如你有個好東西被人家拿走了,或者你的名譽被人家損害了,於是你自然發瞋了。當你能不瞋的時候,同樣的,就是你對所顧惜的東西就不再有執著它的力量存在。你之所以能夠做到這個,又是因為有無癡的善心在,多美啊!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地方的修習,完全是對前面法的認識。   
一般世間人講「這個人老成持重」,表示這個人是不動聲色,是個有修養的人,可是不一定是代表跟法相應的修養;說不定人家是說:這個人「城府甚深」、「老奸巨滑」,或者說「笑裡藏刀」。現在這裡所說的不是這一種,而是完全跟法相應的狀態。所以,你修了這個善法,眼前安樂,將來一定感生善趣,如果能這樣生生增上,將來必定得圓滿決定的勝樂,「現前增上生,究竟決定勝」,這種種殊勝的利益都是從忍辱而生的。   
這段最後再提醒我們「因果」。注意喔!我們現在要求的是果,但在因地上就應該時時刻刻、心心念念注意其間的關係。經過聽聞、如理思惟,產生正確的認識以後,要使它堅固、猛利。這個因果之間的關係,在你還沒有得到堅固猛利的定解之前,都要努力去修學,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所以我剛才特別解釋那個「勤」字,你們務必要去體會到它。所以我們真正的修習,就在當下這一刻。你靜坐的時候、早晚課的時候,乃至於拜佛的時候固然是修,但更重要的,在我現在的感覺,尤其是初機,卻是在離開了佛堂以後。所以前面的加行沒有準備好的話,匆匆忙忙跑到寺院來,請問你心裡是什麼狀態?跟煩惱相應的!因為你對修行本來就沒有準備,所以到了寺院就覺得悠哉游哉,叫你到佛堂去,你就覺得真是麻煩,雖然心裡面沒有明確的概念,可是這個習性帶在這裡。甚至現在有人說:「早晚課徒具形式,不如不要。」我一聽這話,就曉得原因何在,因為我自己多年來犯的毛病就是這個。我們現在講修行,很多人道理講了半天,卻還是這樣說!就算早晚課是徒具形式,那內容呢?內容大家就不談了。如果不了解這個特質,文章作了一大堆,三藏十二部都看過了,請問這就是內容嗎?這一點我們務必要知道。道理講得頭頭是道,生活中卻懶懶癱癱,請問這就是修行嗎?所以真正的關鍵在哪裡必須知道,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以上是說忍的殊勝利益,接著說明如果不能忍,隨著瞋毒而轉的害處,這個害處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現在看得見的,一部分是現在看不見的。下面就引經論來說明瞋恚過患中現在看不見的部分。
【◎ 瞋恚過患中,不現見之過患者,《入行論》云:「千劫所施集,供養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壞。」此是如其聖勇所說錄於《入行》,《曼殊室利遊戲經》說,摧壞百劫所積眾善。《入中論》亦說:「由起剎那忿恚意樂,能摧百劫修習施戒波羅蜜多所集諸善。」】
經過一千劫的時間行布施所積聚的善行,及親自供養佛等的功德,那是大得不得了的。佛教當中,有一位很有名的人物--阿育王,現在印度鈔票上面印的三隻獅子就是阿育王的標誌。在印度人心目中,阿育王在印度是無出其右的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還很難找到像他這麼的一個人,因為他的武功、文治、德行三方面,都是足以為人所景仰的;譬如漢武帝、唐太宗,武功很盛,但是他們的德行就不一定有特別之處。當然,實際上我並沒有研究歷史,不敢隨便的衡量,可是在我的感覺中,阿育王在印度的地位的確是無出其右的。他為什麼能感得這個果報?據說佛在世的時候,他曾捧沙供佛,就感得這麼大的果報。現在這裡說的還不是捧沙,而是在一千劫那麼長的時間當中行布施,及親自去供養佛陀所集的這麼大的功德,但只要發一次脾氣就全部摧壞了,這麼嚴重。這是《入行論》引用聖勇祖師所說的一段話。  
《曼殊室利遊戲經》說,你就這麼發一次瞋心,百劫所積的眾善,就摧毀掉了。《入中論》也說:「生起剎那的瞋念,就能摧毀百劫當中修習布施、持戒波羅蜜多所集諸善。」不是普通的布施,是修習布施波羅蜜多,換句話說,是菩薩行!請問現在我們的布施、持戒有沒有跟菩提心相應?跟大菩提心相應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經過了一百劫這麼長的時間修學,所集的諸善,發剎那的瞋恚居然就被破壞掉,這一點我們千萬不要把它當文字唸過,一定要把它深刻地記在心裡!當你了解了這個概念以後,不但要注意不要任意發脾氣,而且還要注意瞋的原因是什麼。所以平常見解特別強,動不動就歡喜跟人家爭論的人,千萬注意!剛開始我們不一定是發脾氣,但是就因為那見解梗在那裡,一不小心就發起來了,一發就害了,這麼嚴重喔!所以我們必定要找到生瞋的原因所在,才能給予對治。
【須瞋何境者,或說菩薩或說總境,前者與《入中論》所說符合。如云:「由瞋諸佛子,百劫施戒善,剎那能摧壞。」】
以上是講瞋恚摧壞善根的程度是這麼厲害,下面有個特別的說明,這麼嚴重的摧毀善根是瞋什麼樣的對象所造成的呢?是不是一般發個脾氣就算呢?還是對象(就是所瞋的境界)有特定的呢?有人說所瞋的對象一定要是位菩薩;有人說不管對象是誰只要發了脾氣就算。這兩者當中,前者跟《入中論》所說的相同。因為《入中論》也說,由於你瞋恚諸佛子(佛子一定是指菩薩),百劫所修的施、戒之善,在一剎那間,就毀壞了。實際上《大寶積經》也特別指出這一點,所以迦葉尊者會說:起瞋心這事情是這麼嚴重!而誰是菩薩我也不知道,所以不管是誰,我都絕對不能發脾氣。同時我們也應該了解,忍辱波羅蜜的圓滿,是在調伏我們自己的心,既然是調伏我們自己的心,管他對方是不是菩薩!修學佛法一定要把握住目標,這裡所以特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萬一對方是位菩薩,而你起瞋心的話會這麼嚴重;而真正重要的,不是在乎避免那個過失,而是我們一定要圓滿這個波羅蜜,所以必定要認識這一點,不管對哪一個境都不能瞋。
【生恚之身者,《入中論釋》說:「菩薩生瞋且壞善根,況非菩薩而瞋菩薩。」】
剛才是說瞋的對象,現在是說自己本身是什麼狀態,也就是說發脾氣的這個人。《入中論釋》說:菩薩對菩薩生瞋,尚且如此的壞善根,何況不是菩薩而瞋菩薩。前面已經說過了,百劫修學了施、戒等波羅蜜多的功德,這一定是位菩薩而不是普通人,但如果對另一位菩薩起瞋心,所有善根都會壞掉,何況是我們呢!所以對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如果我們不修行,那不談這個,因為凡夫本來就是忙下地獄、六道輪迴的事情,現在我們有了覺醒,觀察思惟後發覺,連菩薩都要拼命地努力,而我還只是個凡夫,更是不曉得要多努力多少倍啊!這是我們經常應該自我策勵的,就算沒有正式的修,這個心提起來的話,當下就對了,然後要把這顆心繼續不斷地增長、擴大。
【境為菩薩隨知不知,見可瞋相隨實不實,悉如前說能壞善根。】
這裡就說明了不管你知不知道他是菩薩,你知道固然不可以,不知道也不行。譬如我燒掉了一個東西,燒掉就是燒掉了,絕不會因為我不知道,燒掉的東西還會又現起來。假定燒掉這張鈔票是一百萬的英磅,我雖然不知道,但它就是被燒掉了,沒有挽救的機會。也就是說,他是不是菩薩,不管你知不知道,也不管你看見他的可瞋之相是實在的或是不實在的,只要你對他起瞋心,都會壞掉你的善根。我們常常會有這種情況,有時候自己心裡面不對勁,看見這個境界就是莫名其妙地發脾氣,換句話說,這可瞋之相實際上並不實在。即使是實在的也不可以瞋,因為菩薩要修的是忍嘛!所以我們對真實的都不可以瞋,何況是不真實的呢!因此不管實、不實,只要那個時候的內心現起瞋的狀態,那就會摧壞我們的善根。
【總其能壞善根,非是定須瞋恚菩薩。《集學論》云:「聖說一切有教中亦云,諸苾芻,見此苾芻以一切支禮髮爪塔,發淨心否。如是,大德。諸苾芻,隨此覆地下過八萬四千踰繕那乃至金輪,盡其中間所有沙數,則此苾芻應受千倍爾許轉輪王位。」乃至「具壽鄔波離來世尊所,恭敬合掌安住一面,白世尊言,世尊說此苾芻善根如是廣大,世尊,如此善根何能微薄銷滅永盡。鄔波離,若於同梵行所而為瘡患,為瘡患已我則不見有如是福,鄔波離,此大善根由彼微薄銷滅永盡。鄔波離,故於枯樹且不應起損害之心,況於有識之身。」】
上面說的是瞋菩薩,實際上能壞善根不一定要瞋菩薩,他這是有根據的。下面就引戒經上的一段文來印證。佛對諸比丘說,有一位苾芻以一切支來禮塔,那不是普通一個小小的合掌、低頭,而是以清淨心,五體投地而禮。隨他所禮之處,也就是說,他拜下去的地方,不論面積有多大,一直向下直到八萬四千踰繕那的深度,一直到金輪(金剛地基),其中所有沙數無量無邊,每一粒沙代表一世,而此比丘禮塔之功德,可以感得生生世世當轉輪聖王,如那些沙的千倍之久。  
經上告訴我們地下是風輪、水輪、地輪、金輪一個一個疊起來的,這沙數是不得了的多啊!我們禮拜的方式有大禮拜和小禮拜之別,大禮拜是整個身體趴下去,不要說大禮拜,就算平常我們五體投地的小禮拜,也就這麼方方的幾尺,那幾尺的深度到八萬四千踰繕那。我們可以算算看,踰繕那是古印度的度量單位,對換現在的尺度也有三種說法,以最小的四十哩來算的話,八萬乘以四十,就有三百二十萬哩。三百二十萬哩深的這麼一塊土地,把它磨成沙子,再把這沙子數目乘以一千倍那麼多世的轉輪聖王的位子,就能得到這樣大的功德,真的是不得了。   
下面「具壽」就是平常我們說的長老,這裡指鄔波離尊者,他跑到世尊面前請問:「這一位比丘這樣的禮拜,有這麼大的善根,這個善根是不是有可能因為做了一點不好的事情,就統統損壞掉了呢?」佛就告訴他,是的,「同梵行」就是指我們同道當中,「瘡患」就是指瞋心,只要一犯了瞋心,他那些福報就沒有了。這樣大的善根,就由於這麼一點點的過失,就徹底的摧毀掉了。所以世尊就告誡我們,乃至於「枯樹」都不應起損害心。為什麼要講枯樹?樹本來還能派上用場,枯掉了以後,一點用場都沒有,連對這個你都不能起一念損惱之心,何況是對於一般人等有識之身!這裡就不是特別說對菩薩或者是梵行者起瞋心,真正重要的,是不管任何情況之下,不要發脾氣,不要讓瞋恚生起現行。
p. 288 (4)
【壞善根義,有諸智者作如是說,摧壞先善速疾感果之功能,令果久遠,先當出生瞋等之果,非後遇緣不自生果,以世間道皆不能斷所斷之種,定不能斷煩惱種故。】
下面特別解釋「壞善根」。之前先要說明一點,平常我們讀經等等,往往是囫圇吞棗地唸過去了,《廣論》真正好的地方,就是每一個地方它都認真地說明;不但說明,而且還很深細地決擇,辨別得非常清楚。所以平常我們讀經往往覺得很懂,一讀論時就發現原來還在門外,它到底說些什麼,根本完全不知道。如果我們真正要想修行的話,請問:完全不知道你能修行嗎?當然不能!所以說種善根則可,真要修行就非要學論的原因在這裡。下面再辨別斷善根是什麼,壞善根在講四力懺悔的時候曾講過,現在在這地方又辨明一下。  
為什麼要這麼辨別呢?就是因為有些人有一些說法,而且這些人還不是普通人,是「諸智者」。這個情況,在當年印度、西藏乃至於我們中國都是這樣,現在我們也可以看得見。不要說眼前一般只是做些文字功夫的人,我們歷代的祖師大德們,的的確確對經的文義有的人這麼解釋,有的人那麼解釋,而這一些祖師大德們也都很有成就,我們都很尊重、很恭敬他們,所以才公認為祖師大德,這些都是智者。經文的內涵是確定不移的,祖師大德所說的話,彼此之間應該沒有爭議;既然有爭議,各說各話,那就表示大家的理解有問題。所以本論每一個地方都辨別得非常深細,讓你對真實的內涵了解無遺,那個時候再如法去行持的話,就不會出毛病,這是我們必定應該知道的。   
這裡這些智者有兩個說法,有的祖師們這麼說:摧壞善根就是讓原來應該很快感果的功能,暫時不能感果;而實際上以前的這個善業還在,只是說眼前先感得瞋恚之果,所以說「先當出生瞋等之果」,原來那個善根的果,只是令果久遠,不是說將來不生,如果以後遇了緣,它還是會生的,並不是說以後遇了善緣也不生果。它有理由,下面解釋:因為普通的世間道不能斷一切的有漏種子,所以有漏的煩惱種是不能斷除的。既然世間有漏之法不能斷除善惡業的種子,而瞋恚是世間道,所以不能斷善根的種子。你瞋恚了以後,那個瞋的果先生起,而本來所積的善根種子,果報暫時生不起來,只是使得它久遠以後才生起,這是一種說法。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2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2
【然此理不定,如諸異生,以四對治力,淨治不善所獲清淨,雖非斷種,然後遇緣其異熟果定不生故。又已感異熟善不善業,雖非斷種,然後遇緣亦定不生異熟果故。又加行道得頂忍時,未斷邪見及惡趣因不善種子,然遇緣時,亦定不起邪見及惡趣故。】
大師在這個地方沒有馬上否定,說它不對或者對,而說「不一定」。他一定要辨別得很深細,然後才如理決擇哪一個對。宗大師認為:就好像我們凡夫在懺悔的時候,以所謂的四力去對治它,把以前所積的種種不善之業都懺悔淨治了以後,雖然獲得了清淨,但是這個種子並沒有斷。如果說斷了種的話,你就證聖果了,對不對?所以種子沒有斷,你還沒有證聖果,只是說淨治了罪障以後,可以如理地修行,一步一步上去,從集資糧、加行,而證道--現證是見道,然後是修道,最後到佛果。所以那個種子的確沒有斷,但是因為經過了四力對治,以後即使遇緣也不會感果。既然惡法是如此,善法也是一樣。前面在四力對治當中已經很明白的說明,假如你的四力能夠圓滿對治的話,一定不感果。所以這地方說,你如果能夠以四力對治,下面這幾個字很重要--「所獲清淨」,獲得清淨的時候,雖然沒有斷種,你的惡業將來即使遇緣,「其異熟果定不生故」,就確定不會再生起。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根據:我們造了業以後一定會感果的,等到感完果以後(善業感善果,不善業感惡果。)種子還在--「雖非斷種」,然而再遇緣的話,它也一定不生。還有第三個理由,它是一層一層深入,除了上面這些情況以外,還有修行到加行位時--加行位有四個階段,所謂暖、頂、忍、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後面就是見道了,見道當然能夠把那不善的種子整個就斷除掉了。而在頂位跟忍位的時候,邪見和惡趣因的種子還沒斷掉,雖然沒斷掉,但是以後遇緣,也不會生起邪見或墮入惡趣。這就說明了前面那些祖師們說的話不對,他們的根據是因為世間道不能斷種子,就認為將來遇緣還會生果,那麼現在就告訴你了:有好幾種情況是雖然種子還在,但是它不感果,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在這個地方,一定要分別得清楚。
【又如前引「諸業於生死隨重。」隨先熟一善不善業,暫遮餘業成熟之位,僅以此義不能立為壞善不善,亦未說故。】
進一層再說,除了這個以外,另外就是業感果的原則。前面已經說過,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以往造的業感果的次第,是隨重、近、串習、以及在最前的先感果。當一個業感果的時候,其他的業就暫時停在那裡,所以一時只會感一個,而感果的次第是隨重、近、串習、造業的先後。當這個感了果,「暫遮餘業成熟之位」,其他的業暫時被遮止了,就停在那裡不動。所以單單從這一點,說暫不感果叫做壞善根的話,那是不合理的,而且經中也沒有說此即壞善根。
【又異熟暫遠,不能立為壞善根義。若不爾者,應說一切有力不善業,皆壞善根故。】
要曉得絕對不能將異熟暫時不感果而安立為壞善根的內涵,這是不可以的。假定不是這樣,反過來說:如果這個異熟暫時不感果,就叫做壞善根的話,那下面毛病就來了,豈不是所有有力的惡業都一定先感果,那麼善根不就都壞掉了嗎?實際上不是。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地方壞善根的意思,特別是指你一旦造了這個業以後,儘管將來遇見善緣,它就再也生不起來了。我們有善業,也有惡業,平常我們造了一點惡業,如果善根沒有壞而惡業較重的話,會先墮落,墮落完了以後,這個善根又來了,又成就了。比如說我們修學過程當中,正見、軌則、尸羅、淨命,萬一不能都做得圓滿,只要正見未壞,即使其他的地方做得稍微不大對,至少可以不墮落地獄等惡道,而墮到龍當中。在賢劫千佛當中,看我們所造業的輕重,業報盡了的時候,那個善根還在,一遇見緣就成就了。這一種情況就是惡業先成熟,而那個善業的力量還在,以後還是會感果的。現在這地方說的壞善根不是這樣,儘管這個惡業成熟了,等到惡業報完了以後,即使外緣再來,那個善根也沒有感果的力量,這個概念大家一定要辨別得很清楚。  
當了解了這個的嚴重性,才會策勵我們千萬不要發瞋心,這是我們所以在這地方要深辨的原因;否則我們修行始終都是馬馬虎虎、浮浮泛泛的。常常有人說:「法師,他們都是這樣做的嘛!」這是我為什麼要特別說明的原因,我們往往看見別人這樣做就認為我跟著去做也不致於壞到哪裡吧!你一定要先了解,他是智者還是愚者;跟著智者,你大概錯也錯不到哪裡去,如果跟著愚者,你就完了。所以我們真正要修行的人,一定要把聖教真正的內涵辨別得非常清楚。那個時候你不要管別人怎麼做,你自己曉得什麼是如理如法的,這樣才對。
【故於此中清辯論師如前所說,以四種力淨治不善,及由邪見損害之心摧壞善根,俱如敗種,雖遇助緣而不發芽,後雖遇緣亦不能生果。】
所以清辯論師特別說明:就像拿四力淨治不善以後,這個惡業就不會再感得惡果了;反過來說,你雖然種了善根,而心為邪見所損害,摧壞了善根,那時候這個善業也不能感善果了。不管是淨惡也好,是壞善根也好,那個種子就像敗種,已經損壞掉了。就像一粒稻子,你把它放到火裡面烤一烤,然後放入水裡面泡讓它發霉,那麼雖然春天把它種在土裡,也曬了太陽、加了肥料種種的助緣,它也不會發芽的。同樣的道理,我們種的善根如果被摧壞了,以後就不能生果了,這個才是斷善根的真義。
【又如前說,雖以四力淨所造罪而得清淨,而與發生上道遲緩無相違義。】
除了這個以外又順便說明一下,前面曾經說過,我們經由四力懺悔得到清淨了以後,惡果是不感了,但是並不是說,這個惡業就完全沒有影響,它的影響是這樣:你去修行的時候,要想證果會慢很久很久。所以下面特別說明這個差別:
【故有一類,雖壞布施護戒之果圓滿身財,然不能壞修習能捨及能斷心作用等流,後仍易起施戒善根。】
它會破壞我們的善業。有很多人造了惡業以後,就把布施、持戒這種感得圓滿身財的異熟果報斷壞了;但是那個等流還在,下一世遇緣的時候,他不一定會很有錢,乃至窮得要命,但布施心卻猶在,所以它不能壞修習能捨的等流,這是就布施來說。「能斷」是指持戒,下一生他持戒的心還在,所以這是我們要的。「後仍易起施戒善根」,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原來布施持戒的善根還是容易生起來的。
p. 289
【又有一類,雖壞施戒作用等流同類相續,然未能壞發生圓滿身資財等。】
反過來,有一種人做了壞事,破壞了這個善業種子以後,他的作用等流(等流心)破壞了,以前是布施、持戒的,可是這一生碰見了因緣,他既不能布施,也不能持戒,但是卻感得圓滿的財位、身相等等。也許大家會奇怪:這怎麼可能?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能明白,比如說這一世你雖然布施、持戒,可是後來心裡面生起了大邪見,覺得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意思,但是你本身並沒有做特別惡的行為;所以在因地當中,把你那個等流心破壞掉了,但由於你行為上面沒有造很大的惡業,所以到下一世,這個異熟還會感果。所以為什麼講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一定以意樂為先的原因就是這樣。我們眼前也看得見很多人,錢多得不得了,但是他的心卻縮成一團,不要說不肯布施,連自己都捨不得用,就是這種狀態。當我們辨別得很清楚了以後,自然對這一種行相就很了解。
【又有一類如前所說,若不瞋恚授記菩薩,一劫所能圓滿道證,由起瞋心自相續中已有之道,雖不棄捨,然一劫中進道遲緩。】
假定你所瞋的對象,是一位已授記的菩薩(通常授記有一定的標準,不是普普通通的菩薩),你一旦對授記的菩薩起瞋恚心,要想懺乾淨的話很難。又有一類人,他所瞋的對象並不是授記的菩薩,而是普通的,這種惡業雖然經過四力懺悔淨除了,他身心相續中已有的道也並沒有棄捨,但在一劫中的進步卻非常非常慢。這是說四力懺悔雖然可以把異熟淨除,本來在一劫中可以往上證道的功能,卻不是懺悔可以還原的。
【總之如淨不善,非須盡淨一切作用,故壞善根亦非壞盡一切作用,此極重要。】
這個地方再特別辨明,對做了善事以後發瞋心壞善根,以及做了壞的事情,經過如理的懺悔修持而淨除,都不是壞盡一切作用。前面引了很多例子,比如說布施、持戒的異熟果在,然而等流沒有了;還有一種是布施、持戒的果雖然沒有了,下一生很窮,但是他布施的心還在。這個概念我們要辨別得非常清楚。
【唯應依止佛陀聖教,及依教之正理而善思擇,故當善閱經教而善思擇。】
這個地方,特別下一個結論。為什麼剛開始的時候要教我們這樣辨別?因為我們真正要實踐佛法的時候,會發覺有的祖師這麼說、有的祖師那麼說,大家的概念莫衷一是。而現在不要說祖師,一般人更是百家競鳴,各說各的,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一定要依止佛陀的聖教,然後還要經過細辨,依正理而善思擇。所以學佛一定要根據大經大論,然而就算是大經大論,各家各派的說法又有不同;本論真正殊勝的地方就在這裡,經過大師這樣的決擇以後,你曉得原來龍樹菩薩性宗一系解釋的意趣在哪裡,無著菩薩相宗一系解釋的意趣在哪裡,彼此之間絕對沒有矛盾衝突,只有深淺程度的不一樣,以及針對眾生根器的差別而有不同的宣說。如果我們對這一點完全了解的話,就不會弄錯,所以這裡告訴我們一定要善思擇,而在這之前要善閱經教;閱經教不是單單多看,我們現在是看得很多但是不善閱,善閱就是善聞,善思擇是善思,要是能把握住經教的真義,那就對了。
【如是能引極非可愛粗猛異熟,及能滅除餘業所引最極可愛無量異熟,是為非現見之過患。】
不忍的過患分二部分,一個是眼前可以看得見的,一個是眼前看不見的。上面已經說明了眼前看不見的種種嚴重的患害,我們了解了以後,就一定要想辦法把它去除掉。尤其是後面辨明斷善根的內涵,非常地重要,實際上這不僅是說明善根斷不斷,它的重點是要告訴我們,真正想要把握住正確的根本因,乃至於如何把根本圓滿,在一開頭的時候,根本的理路就不能偏差。平常我們學的時候,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所覆,總是陷在自己的執著中,遇境現起的都是先入為主的概念,這種概念往往會對我們產生非常深遠的絕大禍害,所以凡是碰到這個地方,我都會特別指出來讓大家了解。我自己當年就犯了這個毛病,現在看見在座諸位同修也幾乎沒有人例外。尤其是我們初學的人,剛開始學了一點,個人的知見漸漸地就這樣形成,而實際上都陷在同樣的這個疇範裡邊。所以凡是這種地方,你們不要輕輕地放過。  
上面一段辨別了以後,我們知道應該依止佛陀的聖教,及依教的正理去善巧的思惟、觀察、分辨。這個話一聽就懂,但要做到它非常難,因為現在我們依止的是聖教,而不是聖人親口對著我們講的,這二者有絕大的差別。這個聖人就是佛陀,他是徹底圓滿、具足十力、四無所畏等等,所以對弟子的種種根性都瞭解得非常清楚,說法時針對著個人的個性所說的法理也一樣沒有一點點缺陷。等到佛說了以後,弟子記錄下來的這個經典叫聖教,但這個聖教用到我們身上來卻沒有佛親口說的力量。這是因為我們判斷的時候,還是陷在自己個人的見解認識當中,只能見到局部,而這個局部就是我們自己相應的那部分。所以說我們是應該依止聖教,但是我們對聖教能夠理解得像佛陀告訴我們那樣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必定要依論而善加決擇。這個論還要是無垢的經論,能夠仔細而善巧的闡釋佛法彼此之間的理趣何在,而又跟經裡的意旨絕不違背,要做到這一點就不是那麼簡單。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本論也告訴我們「故當善閱經教而善思擇」,它不說廣學而說善閱,換句話說,你對經教裡面所講的真正的內涵,要能夠如理的決擇,不要弄錯,這個才是善閱。   
下面我們說「現法過患」,就是指眼前看得見的害處。
【◎ 現法過患者,意不調柔心不靜寂。】
這是總綱。當我們發脾氣的時候,心裡邊是不調柔又不寂靜,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得到這一點。而且當瞋心現行的時候,簡直是什麼理智都失去了,這個先不必深談。我們現在再回憶一下,前面講惡道苦的時候,說當被業所逼的時候,連雪下在我們身上都像被火燒一樣;反過來說,哪怕火燒在身上,我們都覺得像在冰庫裡邊一樣。它的結論是「猛業成熟」--猛厲的、強大的業力成熟的時候,我們都在這種顛倒狀態當中,這個跟外面的境沒有關係。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話?我們馬上可以體驗一下,當瞋火非常大的時候,自己一點都沒有辦法調伏,我們看到別人暴跳如雷的時候,怎麼勸他都是沒有用的,自己也是如此。這個果說明過去就是種了這樣的因,當這個因感果成熟的時候,儘管在太陽下晒,乃至於火上烤,你還是會覺得冷得受不了;反之亦然,儘管把你擺在冰箱裡,還是覺得熱得受不了。當你瞋火非常猛利的時候,用什麼辦法都沒有用。同樣地,貪心很熾烈的時候,外面的境界都完全擋不住,就一直跟著如是因而感如是果。我們把這個因果概念認識清楚了,然後在事相上面去觀察,那個時候才曉得,原來這件事情是這麼的嚴重、可怕,瞭解了深切以後,再要去修行、去斷除煩惱等等就都辦得到!否則的話,那都是空話,只是講講道理而已。
【又諸喜樂,先有失壞後不可得,睡不安眠,心失堅固平等而住。】
種種好的事情,快樂的事情都失壞。喜跟樂也可以看成一樣,但平常我們講喜是心理狀態,樂是生理的感受,細分是這樣,粗分的說,則總是好的那方面的感受。由於瞋的關係,已經有的這種好的、快樂的感受,不管是心理的、生理的都會失掉,以後也得不到。不要說白天,乃至於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是睡不好,我們的心情想要保持平穩、平等但做不到,一直處在粗猛的煩惱、困擾當中。我想我們人人都能感受得到,有這樣大的缺陷。
【若瞋恚重,雖先恩養忘恩反殺,諸親眷屬厭患棄捨,雖以施攝亦不安住等。】
乃至於更進一步,如果瞋心大的話,對有恩於你的人不但是忘恩負義,乃至於產生非常激烈的「反殺」。有很多兇殺案,大家先是恩恩愛愛的,由於一點點小事情看不透、認不清,產生了瞋恚,甚至於親子之間反目成仇,這好可怕好可怕!還有因為瞋恚的緣故,使得乃至於親屬等人人厭惡,人人害怕,捨你而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你用種種布施幫忙他,你也沒有辦法攝受他;也不能夠好好地共同安處。瞋有這麼大的禍害,這是我們很容易感受得到的。
【《入行論》云:「若持瞋箭心,意不受寂靜,喜樂不可得,無眠不堅住。有以財供事,恩給而依止,彼反於瞋恚,恩主行弒害。由瞋親友厭,施攝亦不依,總之有瞋恚,全無安樂住。」】
前面的解釋,就是解釋這段《入行論》的文字。論當中最後一句話說,總之一有了瞋恚的話,你絕沒有安樂可言,這東西真是非常壞非常壞!
【《本生論》亦云:「忿火能壞妙容色,雖飾莊嚴亦無美,縱臥安樂諸臥具,忿箭刺心而受苦。忘失成辦自利益,由忿燒惱趣惡途,失壞名稱及義利,猶如黑月失吉祥。雖諸親友極愛樂,忿墮非理險惡處,心於利害失觀慧,多作乖違心愚迷。由忿串習諸惡業,百年受苦於惡趣,如極損他來復讎,怨敵何有過於此。此忿為內怨,我如是知已,士夫誰能忍,令此張勢力。」】
當忿怒之火在燒的時候,就算再美、再好看的人一發脾氣,看起來就非常可怕,這是就本身的容貌而言。即使外在用種種的裝飾也是一樣好看不起來,這是對外面的容貌上來說瞋的過患。下面就是對自己的心理上面的:就算你睡在種種舒服、安樂的臥具上,但是因為瞋恚像刺心的箭一樣,你心裡面還是痛苦無比。  
一旦瞋心引發了以後,你平常想到自利的種種東西,統統忘失掉了,我們人人都有這種經驗。一旦瞋火發的時候,你什麼也都忘得乾乾淨淨。我曾經聽見過這樣的事,有一戶人家,彼此間都是瞋心很大,一旦吵起架來的時候,把家裡的東西乒乒乓乓地摔。結果他平時辛苦了半天才得來這些東西,一發脾氣就統統把它打破,然後回頭再去買。這是很典型的例子,是對外在的東西而言。實際上我們修學佛法的人,積的財物不是外財,而是內在的法財。同樣的道理!辛辛苦苦積集的法財,你一念瞋心的話,統統毀壞無遺。我們平常都是為了自己,所以處處地方,要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透、要看得深遠。發脾氣未嘗不是為了自己,但卻因為不了解如理如法的內涵,反而大大地傷害了自己。為了一點淺短的利益,忘得乾乾淨淨。而且由於被忿怒的煩惱之火所燒,把我們送到惡趣。對於現在也壞、將來也壞,然後名聞也壞、利養也壞。一切都是像「黑月失吉祥」,這個壞事情,誰碰到了誰就倒霉。   
雖然自己最親近的人,一旦被這個瞋恚之心所遮障,那關係就都壞了,彼此會做出極不合理的事情,造成非常惡劣的狀態。那個時候心裡為粗猛的煩惱所使,理智根本完全失去了,不可能正確地了解到利與害。在這種情況之下,所作的事情統統都是跟正道背道而馳的。這可以說是愚癡迷惑到極點。   
由於我們被瞋恚之心所使,養成了習慣,造下種種為瞋所使的惡業,將來注定要到惡趣受苦。就算在人間,實際上過的日子都像在惡道一般痛苦,一定還是會走到這條路上去。外面再大的仇敵,對我們的傷害再怎麼嚴重,絕對沒有辦法跟內心瞋恚的這個傷害來比。所以要曉得內在真正的大冤家就是瞋恚心。你真正認識它了,誰也不能忍受,絕對不讓這個瞋恚的勢力伸張擴大!   
這個地方教我們對治「忍瞋恚」。我們要用不忍去對治這個忍。這話說起來很有意思,這也是為什麼密教的一些圖當中有大瞋相,是有它的道理。它就善巧地利用人的大瞋來做對治的方便。現在也是一樣,我們平常「忍非應處」,就是忍不應該忍的,然後不忍該忍的。現在假定你看對了,能夠不忍煩惱的話,那正好!你不忍的是你的煩惱,不忍你的貪瞋癡,在這種情況之下,就怕你忍,你能不忍才好。   
所以我們一定要辨別得很清楚,一切法,問題不在這個法的本身,而是你能認得這個法的法相它種種的關鍵,若是善巧運用,貪,貪也是最好的;瞋,瞋也是最好的!怎麼說?你要貪就貪善法啊!要瞋就瞋你的煩惱種!凡夫就要用這種方法才能夠提起勇猛精進之心,也才真正是這個地方說的士夫啊!這個「士夫」有個特別的意義,就像儒家說的「儒」,絕對不是我們想像一般世間的普通人,的的確確是個大丈夫。現在我們要當三界中的人天師範,也要做這樣的一位士夫。所以我們應該了解自己起心動念中不如理的心思是什麼,要對這個東西不能忍。
p. 290
【此等過患皆從忿起,乃至未得決定了解應當修習。如《入行論》云:「無如瞋之惡,無如忍難行,故應種種理,殷重修堪忍。」由見勝利過患為先,應以多門勤修堪忍。】
這些現見及不現見的過失患害都是從忿恚來的,我們在還沒有得到決定勝解之前,都要努力修習。大師他每講完一個段落,總要用這一句話來叮嚀我們,再三叮嚀。我們一定要「三覆斯言」,再三的反覆思惟!到時候你能夠運用它,就能得到好處。   《入行論》中特別告訴我們,瞋是如何地可惡、可怕,以及它惡劣的嚴重性。那麼我們怎麼辦呢?只有用忍耐去對治,而忍耐又不是那麼簡單,它非常難做,卻有它無比的勝利。反之,你不能忍耐,隨順瞋的話,有這麼嚴重的過患。既然如此,我們必須要用種種理論多方面努力,認真殷重地去修習它。假定忍很容易的話,說過了我們就做得到,或是說瞋沒這麼嚴重的話,說不定馬馬虎虎也可以解決。現在,恰恰相反,瞋是這麼地嚴重,而對治它的忍,又這樣難做,所以我們只有一個辦法--要從多方面深廣地認識,然後以這個如理的認識認真殷重地去修習、去對治瞋。
【初句之理由,如《入中論釋》云:「如大海水,非以秤量能定其量,其異熟限亦不能定。故能如是引非愛果,及能害善,除不忍外,更無餘惡最為強盛。」】
這裡特別又強調一下,正因為瞋心之害實在太嚴重了,所以菩薩、祖師們用種種的方便,乃至於論上面再三地提醒我們:就像大海水不是我們普通的秤等等容器能夠量的,同樣的,瞋心所感得異熟的果報大得不得了,非常非常可怕。所以說這一個非可愛的、惡劣的、傷害我們的力量,除了「不忍」(換句話說除了瞋心)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任何一樣東西會這麼強盛,這是特別告訴我們瞋的過患。前面的每一個段落,一定告訴我們過患,為避免過患會推動我們、策勵我們去修。現在一再特別強調瞋的過患,是為了讓我們了解最嚴重的就是這個。所以平常如果瞋心大的人,在這一點上要特別注意。還有更重要的,要找到瞋心通常從什麼地方引發,有很多是從「見」上面,也有很多從「情」上而來,你一定要找到那個根由,然後從這個地方除去的話,就很容易。
【若僅生最大非愛異熟而不壞善根,則非如此最大惡故。然能雙具引大異熟及壞善根所有惡行,除瞋而外餘尚眾多,謂誹謗因果所有邪見,及謗正法,並於菩薩尊長等所起大輕蔑,生我慢等,如《集學論》應當了知。】
上面說引非愛果及能害善,假定瞋僅僅引生非可愛的異熟,換句話說,單單引發惡報的話,還不那麼可怕;現在不但如此,還要壞善根。實際上這兩樣任何一個都已經可怕極了,結果瞋是兩樣兼具。而關於這一點,這個地方也順便提到,我們普通一般容易犯的,會引起大的非可愛的異熟(換句話說可怕的墮落),以及壞善根的罪惡之行,除了猛利的瞋以外,還有幾樣:誹謗因果,這個我們一般不會很粗顯地犯,但是細的地方,實在很難避免。你們會說:「我們信了佛,難道還不信因果,不懂因果嗎?」不能說你不信不懂,但是說你真的懂了信了,那也很難說。大家仔細想想看,假定我們真正了解因果的話,眼前任何一件事情沒有不如理去做的,你會很清楚現在忙的都是因啊!所以眼前遇見任何一個不順利、不好的境,就不會起貪瞋癡,對於這個果的呈現,既然你不瞋,就能靜下心來努力於怎麼在因上面改善,可是我們做得到嗎?實際上不一定。生病時固然是提不起來,就是身體很好的時候,稍微有一點境界,心裡面就隨著煩惱而去。假定真的對因果非常清楚的話,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勤精進,在因地上面是一刻不緩,非常清楚地看到當下一念是不是如理、如量的,是不是跟善法相應的,乃至於是不是處在威儀當中(如理的威儀是無覆無記)。我們做得到嗎?做不到,這說明我們對因果的的確確只是有個膚淺的認識、膚淺的知道;說得更實在一點,這個知道,往往還只是名相文字,心裡面對因果究竟產生多少力量,就很難說了。因為內心對因果正確的知見不深,所以碰見事情的時候,說不定我們的行為不知不覺當中就害了誹謗因果這個毛病。  
我還想起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就是自己剛出家沒多久的時候,跟一位在家的朋友隨便談起,他母親信佛,信了幾十年,後來生病死了。他的家庭環境很令人同情,遭到戰亂,母親把兩個孩子帶大,把他栽培到大學畢業,辛苦得不得了,所以這個兒子非常孝順,當時很哀念他的母親。那時候我剛剛懂了一點點皮毛,常常聽人家說求菩薩就可以了,也就衝口而出:「唸唸觀世音菩薩,他就救你了,就可以得到好處了。」我並不曉得他的家庭背景,結果他回過頭來說:「我母親信了一輩子佛,唸了一輩子佛,結果臨終的時候,還是這個樣。」當時我聽了覺得很不好意思,一直到學佛多少年以後,慢慢才了解,所以我們開口實在要小心。
本論前面下士道當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一切是這樣的因,感這樣的果;當這個業在沒有感果之前,如果能夠認真如理淨治的話,它可以不感果,但是一旦感了果以後,就沒辦法把果整個拿掉,這個很清楚、很明白。可是我們平常總是聽人家說有求必應--你求求嘛,就好了,也就糊裡糊塗地相信,反正什麼都照單全收,若仔細檢查的話,有太多問題。有很多人並不了解這一點,甚至開口的人也都不了解就說給別人聽,還覺得沒錯啊!對方對因果概念不清楚,於是也覺得唸了三句阿彌陀佛,唸了幾句觀世音菩薩,病就除掉了;結果他唸了三十句、三百句都沒用,然後就說:「你看,你們這些人就這樣。」請問這個後果誰造成的?所以說誹謗因果,大的我們絕對不會犯,可是細的地方就要注意。大邪見我們不會犯,小的地方如果不注意的話,慢慢的也會走上岔路。  
謗正法也是一樣,大的是不會犯,可是小的就很難說。尤其是修學佛法的人,對於佛法的整個原則大綱沒有把握住時,不知不覺之中會對佛法產生傷害。這種因我們一定要儘量拿掉,尤其是知見重的人。所以佛特別告訴我們,佛法損壞的兩個原因,不是外道,而是佛弟子說相似語以及行籌。你開起口來,說的道理好像是對的,實際上有問題,行為上也是如此。行籌是一種戒律上面的作法,就是我們作羯磨的時候,問大家同意否,你有行籌,換句話說也投一票,你有權投票,可是所知不對,投錯的那一面,這個是對佛法最大的損害。   
我最近正在看《資持記》,是元照律師所寫的,他真是了不起,他整理律典的時候,看了五十幾種,我們現在要看一家之言都辦不到,換句話說中國古代的注釋,他都收集起來看,看了以後結論是怎麼樣呢?因為聖教傳到現在,既遠又久,再經過傳譯,所以義理一定難免乖誤百出。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從義理上去考校、研討的話,很難把握住綱領,所以變成在枝末上面轉。綱領的確很不容易把握,由於個人的習性不一樣,所以所見的面也不一樣,各說各的。原則抓不住,在細則上、名相上去摸索,又是同樣的毛病,不曉得這個細則是為什麼而用的,為什麼要立的,這一點把握不住,所以不能說是錯,但是不一定配合得很好。
譬如說我們這裡現在要辦一所佛學院,要收多少學生,要教的內容是如何,應該配合這些內容再來安排一切。例如安排教室,假定我們這地方的人,一共就只有十個、八個,你把握不住這個原則,安排裡邊的設備可容納一、二百個人;或者我們本來是初級剛開始的,你卻是用最好的裝備擺在這裡,反過來的話,也是如此,結果每一個地方都產生了種種流弊。所以我們在事情上要把握住幾個重要的大原則,最好不要在枝末上面轉。因此常常說根本因何在(這個是不共的),要使它圓滿的共因是如何,這個必定要先深入認識,這一點特別重要。尤其是修學佛法的佛弟子們更應該注意,因為關於這幾件事情,它的流弊所及太嚴重,對我們的損害是太大、太大了。
【並於菩薩尊長等所起大輕蔑,生我慢等,如《集學論》應當了知。】
關於這兩點也是好難避免。平常我們常常說找不到善知識等等,這個真正的問題都不是沒有善知識,而是善知識苦於找不到善學的學生,現在我深深感覺自己就是這麼一個不能善學的學生。從因果的必然關係來說,你有這樣的因,才能感得這樣的果。現在我們還沒有學,跑到寺院,看這個不如,那個不如,又要配自己的胃口,就好像買東西一樣,「老子跑來,出了錢向你買東西的,所以說買主就是你老子。」我出了錢跑來買你的東西,我要什麼你就得給我什麼,這是學佛的態度嗎?完全不是。  
我們首先應該有兩個重要的概念,第一個,曉得自己的無知,所以要去學;第二個,所要隨學的對象一定是佛,而佛的完整內涵就在尊長身上。所以你一心一意要排除掉「我」的錯誤認識,然後處處地方去侍候、奉侍尊長,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經論上面也說得很清楚,如果我們有不理解的地方,千萬不要自作主張,我們只能說自己現在是愚癡凡夫,應該努力地學。現在我們碰見一點點小小的枝節,乃至於大的都根本看不見,不曉得自己在愚癡當中,在見思煩惱當中,動輒看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這個不是,那個不是,不配自己胃口,所以是越學這個「我」越大,這點我們要特別注意。本來這地方是講瞋恚,不談這些事情,可是因為這幾個問題對我們修學的人及對於佛法來說影響太大了,所以特別提一下。
※﹝第三忍差別分三:① 耐怨害忍,② 安受苦忍,③ 思擇法忍。初耐怨害忍分二:① 破除不忍怨所作害,② 破除不喜怨家富盛喜其衰敗。初中分二:① 破除不忍障樂作苦,② 破除不忍障利等三作毀等三。﹞
前面第二個項目,能夠策發我們修忍的方便有了,然後正修的時候,我們就要了解忍的特質,忍有幾種不同的差別,第一個耐怨害忍就是通常說的生忍,即外面的眾生來傷害我們的時候該怎麼辦。通常這種傷害無非就是我們想要的東西,他不肯給,而且障礙我們。我們要的東西又分成外在的、內在的,利養、名聞等等,一方面是人家來害我們,另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嫉妒心。先說人家來害我們,這個又分兩部分。  
平常世間人所求的東西,佛法裡面叫作八風,世間人一天到晚被它綑死,修學佛法的人認得了這個東西,從這地方跳出來,所以叫八風不動。哪幾樣呢?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第一個就是對於苦樂而言,人家障礙我們得到快樂,使得我們受苦,這是我們無法忍受的,怎麼樣針對這個問題破除瞋心而能夠忍受它。八風當中另外六樣是:利衰,利是對我們有利,是好的;衰就是壞的。毀譽跟稱譏是屬於名聞方面,稱譏是當面稱讚你、譏笑你;毀譽的譽是背後有人稱讚你、說你的名譽,毀是有人毀謗你。所以「障利等三作毀等三」當中,好的是利、譽、稱,壞的是衰、毀、譏。   
當人家來傷害的時候,你不能忍,怎麼來破除這個不忍?現在進一步,把不忍障樂作苦又分二:
※﹝初中分二:① 顯示理不應瞋,② 顯示理應悲愍。初中分三:① 觀察境,② 有境。③ 所依瞋非應理。今初﹞
第一個,你如果如理地了解了以後,根本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去瞋他。第二個,不但不瞋,還要去憐愍。慈悲是瞋的對治,你能夠慈悲的話,瞋心當然不會生起。  
顯示理不應瞋分三部分:境就是對象,這個指法;有境是指人,誰有這個境。譬如我們身體上的叫支跟有支。支就譬如身體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是支;有支,或者有蘊,是指具有蘊的這個人。觀察的時候先單單觀境,其次觀具足境的這個人,再觀所依,從這幾個角度來看不忍怨害之苦而瞋是不合理的。
【◎ 初中有四。一、觀察有無自在不應瞋者。應當觀察,於能怨害應瞋之因相為何。】
第一個是對這個境界,觀察來傷害我們、障礙我們快樂,使得我們受苦的境界現起的時候,他是不是可以作得了主,從這個角度觀察,不應該瞋。他怨害我們,我們就對他發脾氣,可是他為什麼怨害我們,我們為什麼要發脾氣,這個原因何在?你這樣去觀察一下。
【如是觀已,覺彼於自欲作損害,意樂為先,次起方便遮我安樂,或於身心作非愛苦,為彼於我能有自在不作損害,強作損害而瞋恚耶,抑無自在由他所使而作損害故瞋恚耶。】
我們觀察的時候,就覺得這個來損害我們的人,他心裡面先有要傷害的意樂,由於心裡的瞋,進一步起種種身口的行為來損害我們,遮止我們的安樂,乃至於在我們的身心造作種種苦的事情(不可愛的,就是苦)。這是第一步透過觀察找到作傷害這個境,它不在行為、行動上面,而是在策發行動背後的這個心。既然找到是心,那麼這個心理不外乎二種:他作得了主而來傷害我;或者他沒辦法作得了主而來傷害我。
p. 291
【若如初者瞋不應理,他於損害無自在故。謂由宿習煩惱種子境界現前,非理作意,因緣和合起損害心,縱不故思,此諸因緣亦能生故。若彼因緣有所缺少,則故思令生,亦定不生故。】
如果是前者,他自己能夠作得了主而來傷害我,這一個情況我們不必瞋他,為什麼?他於損害無自在故。前面說他有自在,為什麼這地方說無自在呢?你可以說他是有自在的,可是他那個自在本身是由於他的無明宿業的煩惱種子現前。因為瞋是一種煩惱相,瞋生起的原因,第一個是煩惱的隨眠種子,第二個順生煩惱的境界現行,加上其他的非理作意等種種因緣和合起來,而產生損惱心。他要傷害你的時候,是他自己要傷害你,沒錯,可以說作得了主,可是那個傷害心本身卻是因緣生起來的,就算他不是故意,這個因緣本身是法爾如是的。  
假定因緣不具足的話,就算刻意去思,也生不起來。為了使得我們更清楚起見,不妨自己想一想,現在坐在這裡,無緣無故叫你發一個脾氣,發得起來嗎?我想沒有一個人發得起來的。就是最會發脾氣的人,現在坐得舒舒服服,你歡喜茶,人家就端一杯茶,歡喜咖啡,就端一杯咖啡,要冷的,就給你冷的,要你發瞋心就發不起來,這很明白。所以要發起瞋心,一定是因緣和合。可以說他可以作主,可是既然那個瞋的現起本身是個因緣,實際上在這種狀態當中他的的確確是無可奈何。
【如是由諸因緣起損害欲,由此復起損害加行,由此加行生他苦故。此補特伽羅無少主宰,以他亦隨煩惱自在,如煩惱奴而隨轉故。】
由於種種因緣,而策發他生起瞋心,然後損害別人,由於這個加行而使得別人受苦,實際上這個人本身是一點都主宰不了,還是隨煩惱轉,為煩惱的奴隸。譬如拿印度當年的情況來說,如果我是個主人,我可以自己作得了主的,如果我是一個奴隸、僕人,主人告訴我怎麼做,那我只好去做了。拿我們現在來說的話,譬如我是一個劊子手,判官判了,說你要去對這個犯人刑罰,你就非得照著判官的命令去做不可,這個叫不自在;反過來自在就是我不是劊子手,我可以不接受外來的命令。實際上雖然你不是受外面的命令,可是你受裡邊的煩惱所使,雖然你不是受外面命令所使的奴隸,你卻是煩惱的奴隸,結果你還是作不了主。
【若他自己全無自在,為餘所使作損害者,極不應瞋。】
如果他自己根本沒有自在,是一個佣人、奴隸,叫他怎麼做,他就照著怎麼做,就像個機器、汽車一樣,你輪子這麼一拐,它就向這邊,輪子那麼一拐,它就向那邊,你問汽車怎麼轉向那邊呢?這個一點道理都沒有,汽車它自己根本作不了主。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假定他全無自在的話,你對他瞋,那更沒道理呀!
【譬如有人,為魔所使隨魔自在,於來解救饒益自者,反作損害行捶打等。彼必念云:此是魔使,自無主宰故如是行,不少瞋此,仍勤勵力令離魔惱。】
譬如說有人被魔鬼附在身上,你要解救他,他因為被魔鬼所使,反而來傷害你,那個時候你會不會對他發脾氣?不會,你會覺得「他是被魔所傷,我正要來救護他,所以不管他怎麼樣,我不會對這個被魔所使的神經病人發脾氣,不但不發脾氣,而且努力去解救他。」  
我們不妨換一個譬喻說,我是一位醫生,神經病人看見醫生就要打呀、罵呀,醫生會不會跟他對罵、對打?這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了解了這個道理之後,不管他怎麼罵你、打你,你還是一心一意地想:我怎麼樣把他醫好,絕對不會生氣,一點瞋心也沒有,因為你了解他這樣罵你、打你,是根本一點自在都沒有。所以不管是從哪一方面,你都找不到一點點發脾氣的理由。如理觀察思惟,就是這麼好呀!
【如是菩薩見諸怨家作損害時,應如是思:此為煩惱魔使無主,故如是行,不少瞋此補特伽羅,須更發心為欲令其離煩惱故,我應勤修諸菩薩行。】
行忍辱波羅蜜多的菩薩行者,一看見怨家來作損害時,拿上面這兩個方法去觀察,會發覺對方的確是為煩惱魔所使,根本作不了主,所以不會生起一點點的瞋心;不但如此,還要想辦法幫忙他離開煩惱,因為菩薩解救一切眾生,就是幫眾生把煩惱拿掉。如果現在碰到怨家來作害,你自己還處在煩惱當中,能談得上什麼呢?本論之殊勝巧妙也在此,換句話說依著圓滿傳承的佛法,如理地分析思惟,你只要理路清楚,一層一層深入思惟,的的確確會找不到一點可瞋相。
【如《四百論》云:「雖忿由魔使,醫師不瞋怪,能仁見煩惱,非具惑眾生。」月稱論師亦云:「此非有情過,此是煩惱咎,智者善觀已,不瞋諸有情。」《入行論》中雖說多理,然唯於此易生定解,對治瞋恚最為有力。《菩薩地》說修唯法想,堪忍怨害,與此義同,故於此上乃至定解當勤修習。】
這個被魔所使、神經錯亂的人,責怪、打罵醫生,可是醫生絕對不會跟他發脾氣,也不會怪他。現在我們學佛,佛告訴我們說,那些來傷害你的眾生,是因為具有煩惱,作不了主,不是他自己願意呀!你認清楚了這一個觀點以後,對他就沒有瞋恨心了,就像醫生要去治療神經病人一樣的心情。月稱論師也說:這不是有情的過失,這是煩惱的過失啊!真正有智慧的人這樣善巧觀察以後,對眾生就生不起一點瞋心來了。《入行論》就是《入菩薩行論》,內容是告訴我們怎麼行菩薩行,裡面說的很多道理當中,現在所說的,是最容易生起正確的認識與見解,觀察的方法善巧無比,而且容易了解,所以對治瞋恚具有最好的功效,也是最大的力量。  
《菩薩地》當中也告訴我們,菩薩行者在學忍辱波羅蜜多的時候,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能夠忍受怨害。修唯法想是指原來傷害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個法爾如是的法,所以叫我們觀察來傷害的境是什麼狀態,這個前面已經分析過了。這個法本身是因緣如是和合,而這個如是和合的因緣,偏偏又是煩惱無明,既然你現在修學當菩薩行者的話,目的是要幫助眾生治煩惱病,現在這個煩惱病現起的時候,你會隨它轉嗎?當然不會,不但不隨它轉(所謂隨它轉,是指發脾氣、起瞋心),還要幫他忙!以上是說理不應瞋;要幫他忙是理應悲愍,這個後頭再說。
【若諸有情能有主宰皆應無苦,以此諸苦非所願故,有自在故。又諸有情若為猛利煩惱激動,尚於最極愛惜自身而作損害,或跳懸岩,或以棘刺及刀劍等,而自傷害,或斷食等,況於他人能不損哉,應如是思滅除瞋恚。】
現在是進一步深察這個自在的內涵。假定前面所說那些有情真的有主宰的話,都應該沒有痛苦了,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苦,苦都是不得已的,如果他有自在的話,怎麼會讓自己苦呢?所以他在這種狀態之下,顯然是沒有主宰。這些有情為煩惱所使不能自己作主,當猛利的煩惱刺激的時候,乃至於對自己最愛惜的身體都要傷害--例如我們看見有很多人自殺,從山上面跳下來,或從樓房跳下來,或者以東西傷害自己,或者絕食傷害自己,想想看他對自己尚且如此,何況是對別人。你這樣去觀察思惟的話,瞋恚就自然滅除掉了。
p. 292
【《入行論》云:「一切皆他使,他主自無主,知爾不應瞋,一切如化事。」又云:「故見怨或親,為作非理時,謂此因緣生,思已當樂住。若由自喜成,皆不願苦故,則一切有情,皆應無有苦。」又云:「若時隨惑轉,自愛尚自殺,爾時於他身,何能不為損。」】
《入菩薩行論》上面就告訴我們,前面所說的一切,都是被他所使。換句話說,自己做不了主的,是被他主宰的。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不應該再去發脾氣,一切都如幻如化,因緣生法就這個樣,這樣的因緣來,它就變成這樣,一下子因緣隨時改,它也隨時變,天下的事情無非是如此,你有什麼好瞋的!  
\n所以不管冤家對頭乃至於親愛的人對你作非理時,若了解這個都是因緣所生,如理思惟了以後,不管他怎麼樣,我們都能夠安住在安樂上頭。假定說他是自己作得了主,而願意歡喜這樣做的話,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歡喜要樂,不願意要苦,在這種狀態當中,一切有情皆應該沒有苦,但實際上一切有情都在苦當中,所以說,他根本就是作不了主,這是因緣所生,而這個因緣當中是煩惱種子以及順生煩惱的境界使得他這樣。這是淺的,觀察的是生忍;到後面法忍的時候,乃至於最後觀察諦察法,又是一番境界,以後再說。像前面所說,當一個人為煩惱所使的時候,尚且要傷害自己最顧惜、最疼愛的身體,何況對別人呢?以上是第一種觀察法。
【◎ 第二觀是客現及是自性皆不應瞋者。損他之過不出二事,謂是否有情之自性。若是自性瞋不應理,如不應瞋火燒熱性。若是客現亦不應瞋,如虛空中有煙等現,不以煙過而瞋虛空,應如是思滅除瞋恚。】
第二是觀察他的瞋惱、損害別人是外來的,還是他本身就是如此的。如果這樣去觀察,不管是外來的還是他自己本身,你都不應該瞋,為什麼?要傷害別人,或者說他來傷害我,總不出這兩樣:這個傷害本身是外來讓他這樣做的,或者他自己本身就是如此的。如果說他的本性就是如此的話,你不應該瞋,因為本性就是如此,就像火就是燒的,水是冷的,你不能對火發脾氣說它怎麼是燒的,火本來就是燒的啊!眼前一切東西,光就是亮的,拿掉了光就是黑的,它本性就是如此,不是外來的。如果不是本性如此,而是外來的因素(「客」就是不是主的地位),那也不應該瞋,也不必瞋。就像虛空本身沒有煙,外來的煙障礙了虛空,那時候你對虛空也沒有什麼好瞋的。煙既然是外來的,虛空本身也是做不了主,外面煙來了,你瞋虛空,那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入行論》云:「若於他惱害,是愚夫自性,瞋彼則非理,如瞋燒性火。」「若過是客來,有情性仁賢,若爾瞋非理,如瞋煙蔽空。」】
《入行論》說:如果來傷害你的這個愚癡的人,他的本性就是惱害別人,你沒什麼好瞋的嘛!就像火就是燒性,這個沒有什麼好瞋的。反過來說,如果過失是外來的話,他的本性是好的,那你更不應該瞋他,就像煙障礙虛空,你怎麼可以去瞋虛空呢?
【◎ 第三觀其直間由何作損皆不應瞋者。若瞋直接發生損害能作害者,應如瞋恚補特伽羅瞋刀杖等。若瞋間接令生損害能作害者,如刀杖等為人所使,其人復為瞋恚所使而作損害,應憎其瞋。】
你觀察直接、間接由什麼來損害你,不管你怎麼看都不應該發脾氣。如果你觀察是什麼東西直接來傷害你的,你就不應該對人生瞋恚了,為什麼呢?譬如說他拿刀來傷害我們,直接傷害我們的不是這個人,而是這把刀,你應該瞋那把刀。他拿刀來傷害我們,我們不會瞋那把刀,跟刀打架,卻會跟那個人打架,而人是間接地來傷害,如果要瞋間接來傷害我們的,還是不應該對人發脾氣,為什麼?如同這把刀來傷害你,但刀本身不會來傷害你,是這個人所使的,所以你會找間接使用那把刀的人,同樣地,這個人現在被瞋所使,他自己也做不了主,所以你還是不應該瞋那個人,應該瞋他的瞋心。所以不管是以哪一個方法去觀察,找了半天,找不到一點點可瞋的!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3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3
【如云:「杖等親為害,若瞋能使者,此亦為瞋使,定應憎其瞋。」故不瞋杖,亦不應憎能使之人。若瞋能使,理則亦應瞋其瞋恚。不如是執,即是自心趣非理道,故應定解一切道理悉皆平等,令意不瞋補特伽羅,如不瞋杖。此未分別杖與能使有無怨心者,由前所說破自在理應當了知。】
就像《入行論》說的:這個真正直接親自來傷害你的,是那根棒子(當然現在不會瞋這根直接打在你身上的棒子);而事實上能使用那根棒子的人,也不是你真正要找的對象,而是那個人背後的瞋心。  
所以假定你不瞋那根杖,也不應該瞋用這根杖的人。假定你瞋能使杖的這個人的話,照理應該要瞋的不是這個人,而是使得這個人發脾氣的瞋。你如果不像前述道理這樣看待此事,就走上了非理的道路,所以認識了如理取捨,那就沒什麼好發脾氣的地方,了解一切道理都是平等的,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會瞋恚這個人。下面說明此處並未分別杖與能使杖的人有沒有怨心,是因為前面講破自在的道理時已經說明了。
p. 293 (2)
【◎ 第四觀能發動作害之因不應瞋者。受由怨害所生苦時,若是無因不平等因則不生苦。要由隨順眾因乃生。此因是宿不善業故。由自業力發動能害令無自主,故自所招不應憎他。作是念已應怪自致。於一切種破除瞋恚。如那落迦所有獄卒,是由自己惡業所起為自作害。如云:「我昔於有情,曾作如是害,故害有情者,我理受此損。」】
最後一個,觀察能發動來傷害你的原因,那也不應該發脾氣。我們受到傷害而產生苦的時候,假定是無因、不平等因,那麼就不會產生苦;佛法告訴我們,一定要有隨順的、相應的種種因緣才會生起苦。追根究底找到這個因是宿生的不善業。前面是就眼前來觀察,最後的這一點是深入去觀察這個因。這是由於自己的往昔惡業所感,既然是你自己所造的,怎麼能夠怨別人呢!應該責怪是自己造成的啊。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怎麼看都找不到一點點可瞋恚的,瞋恚就破除掉了。就像地獄裡面的獄卒一樣,是自己造了惡業,感得他來傷害你,就是這個道理。就像我們犯了罪,然後被警察捉起來,是自作自受。我以前傷害了別人,現在就還給他了,所以我理應受此損害。
【又云:「愚夫不願苦,愛著眾苦因,由自罪自害,豈應憎於他。譬如諸獄卒,及諸劍葉林,由自業所起,為當憎於誰。由我業發動,於我作損害,此作地獄因,豈非我害他。」】
這段話我們值得反覆再三地反省啊!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苦,但是偏偏不了解苦樂之間的因果關係,因為不了解,為無明所愚,所以儘管不願意苦,卻偏偏忙著種苦因,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毛病。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想去掉苦得到快樂,卻偏偏在苦因上面拼命忙,偏偏把樂因趕走,結果變成眼前這個狀態。所以一切無非是我們自己的罪惡所引發的,是自己害自己,在這種情況之下豈可以瞋別人。此處一層一層地深入,現在了解了我們真正應該瞋的、真正應該不忍的,是自己的煩惱,我們應該跟煩惱鬥,不是跟別人鬥啊!瞪大眼睛看自己的起心動念,絕不饒它一點點。我們現在就是寬恕自己,實際上是寬恕自己的怨家,乃至還保護它,保護得很嚴密,所以佛怎麼救我們都救不起來啊!  
就好像地獄裡邊的獄卒,乃至劍葉林(地獄裡邊的樹,葉子都像刀劍一樣),都是我自己業力所感的,既然是業力所感的,我瞋誰啊?由於我自己的業所以造成他來傷害我,他傷害了我,他要下地獄去,這個情況是我害了他,不是他害我。所以真正如法了解了,當人家來傷害的時候,只有自己深自反省苛責:「唉!我對不起他。」怎麼會對他發脾氣呢?所以佛法真是妙!他來傷害你的時候,你不能如理了解,那就如世間的愚夫,會覺得他傷害了你,真正了解了,會發現是你傷害了他。他今天對我發脾氣,他是在造惡業,但之所以會對我發脾氣,卻是我的宿業所使。   
你們都比我好,剛開始學佛就聽見這麼圓滿的教法,我學了二十幾年,現在才慢慢體會到。若是有一個人騙了我、傷害了我,以前的話一定是不曉得怎麼樣,現在平常狀態如果我不提正念,還是隨煩惱而轉,一點用場都沒有,佛法只是口頭的;但是只要正念提起來,那時候我就感覺到歡喜,不為它所動,為什麼?我傷害了他,現在還了這個債了。所以我歡喜的是從此不在這裡面轉,這是第一個歡喜。第二個歡喜是不但還了這個債,由於他來傷害,讓我正確、如理地感受到佛法的內涵,他也是我的善知識。從前的業是解決了,現在他又是我的善知識,增長我的善法,不但歡喜而且感激,你找得到一點可瞋的地方嗎?找不到,這是千真萬確的。更進一步他現在這樣造業了,還要墮落,我要憐愍他啊!由此一切的善法都生起來了,佛法真美,本論實在是太好了!但願諸位平常空下來與其胡思亂想浪費時間,不如多翻翻它、多聽聽它、多研究研究它、討論討論它,自然有好處在。
【霞婆瓦云:「若云非我所致,實是顯自全無法氣。」】
我們現在覺得自己有道理,「不是我造成的!」你可以這麼說,但是跟佛法差得十萬八千里,一點佛法的味道都沒有,太不了解佛法了。假定學了滿肚子學問,講起來頭頭是道,三藏十二部都通,乃至講給別人聽,但一碰見事情就說「非我所致」,那你還是在外面轉,一點都沒碰上佛法。以上是「顯示理不應瞋」的第一部分,從境來觀察,就知道瞋對方是不合理的。
【◎ 觀察有境不應瞋者。若於怨害發生瞋恚,是因於苦不能忍者誠為相違,以不能忍現在微苦,極力引生惡趣無量大苦因故,故應自念我極愚癡而自羞恥,勵防莫瞋。如云:「於現在微苦,我且不能忍,何不破瞋恚,地獄眾苦因。」】
有境就是指這個境界是誰有的。例如:這個地方有個茶杯是誰的?我的。換句話說,這個境是我有的;同樣地他來傷害或來怨害,我有了這個境。我們從這個角度去觀察也不應該瞋。對於他來怨害而發生瞋恚,這是因為面對他來傷害這個苦不能忍受,如果你仔細去觀察一下的話,那絕對不應該發瞋心。  
如果你不能忍現在的一點點小苦,而發脾氣起一念的瞋心的話,結果會引生惡趣無量大苦。這樣想的話,絕對不會起瞋心!故應自念:我這個人真是愚癡到極點,不但是愚癡而且羞恥,真是見不得人啊!人家說你這個人是大笨蛋,自己還不服氣,當觀察以後發現自己真是個大笨蛋,那時候你會怎麼樣?我相信你們真的了解了以後,大家都會一樣:這兩隻眼睛剛開始長在臉上,學了佛法後長在頭頂,等到真正了解佛法以後,眼睛就跑到下頭去,見不得人了。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地差而覺得羞恥,你還會瞋嗎?當然不會。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發瞋的原因,是因為不能忍這個苦,結果你發了瞋卻造下將來無邊大苦的因。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為貪眼前的一點小利,反而虧了大本。比如做生意人的目的是要賺錢,結果他為了貪小利而虧了大本,這種生意人不是大愚癡蛋嗎?現在這個大愚癡蛋不是別人就是我自己啊!了解了這個道理後,真是羞恥!所以要努力去防瞋心,不應該發脾氣。   
我們溫習《了凡四訓》的時候,講到對下面的人第一個要慈,你們不妨回過頭想想,為什麼?你不要看它淺近,這裡所提出來的問題確實有它的價值。更進一步說:道理是一個,用在淺的地方--下士,深一點--中士,最後--上士,就看你怎麼引申。所以我們真正要學的時候,第一也應該要發慈心,因為慈心一起,慢心就消失了,然後煩惱也消失了,那時才能如理觀察等等。本來你的知見不知不覺一直在邪見當中,現在因為發了慈心,邪見也就拿掉了。   
所以就像《入行論》說的:既然你眼前小小的苦都不能忍耐的話,更應該努力破掉地獄大苦的因。真正有血性的丈夫,看到自己連這麼一點的小苦都忍受不住,就會自誓:「我尚且不能忍受小苦,所以一定要破那個大苦的因。」所以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若能看遠大的地方,那麼不管眼前遇到任何一件事情,就不會在那個境界上面轉;反過來說,眼前的境界,正是策發你如理思惟觀察的力量。至於怎麼樣把眼前的境界用來策發你如理思惟,留在下面諦察法忍(或者思擇法忍)當中解釋。
【其怨所生苦,是我宿世惡業之果,由受此故盡宿惡業。若能堪忍不造新惡,增長多福,他似不顧自法退衰,為淨我罪而行怨害,故於怨害應視其恩。如《本生論》云:「若有不思自法衰,為淨我惡而行損,我若於此不堪忍,忘恩何有過於此。」】
怨家給我的苦,是由於我宿生惡業感得的果啊!現在他傷害了我,剛好把以前的惡業還清了,無債一身輕啊!不但如此,如果能夠從此切斷這個惡法,堪忍不造新惡的話,還能增長多福!這是就我自己這方面而言。至於對方,「不顧自法衰退」,他不了解或者了解了做不到,而發脾氣起瞋恚,在法上面是衰退了,但對我而言,卻淨了我以前的罪,而且增長我很多的福。在這種狀態中,不但見不到他對我的怨害,還見到對我種種的恩。所以不但會歡喜而且會感激,乃至於找不到一點點可瞋的地方。這是對生忍而言。對法忍下面會告訴我們,譬如說我們身體上面受的病,或者遭遇到了什麼事故等等,也可以用同樣的理由去觀察。就像《本生論》說的:若有人不思自法衰損,為淨我的惡來行損惱,此時我假定不能忍的話,再沒有比這個更忘恩負義的了。
p. 294
【《入中論》云:「許為盡昔造,諸不善業果,害他忿招苦,如反下其種。」如為醫重病當忍針灸等方便,為滅大苦而忍小苦,最為應理。】
《入中論》也這麼說:人家來傷害我,我如理了解了以後,坦然接受(「許」就是接受)如今所受之苦乃是淨除我往昔所造種種不善之果。我對這一點若不能了解、不能忍受,還反過來繼續發脾氣,不但不能淨除惡業,還要種下苦因,感將來苦果,這是不合理的。就像現在我們有重病去看醫生的時候,那醫生在我們身上針灸,叫我們吃藥,這種小苦要忍受,忍受了這個小苦,大病就能消除。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修忍辱是最好不過,最為應理的!我們現在不能忍,實在是顛倒。做為一個世間人不能忍是理所當然,他本來在顛倒當中。修學佛法的人,還在談道理的話,那實在太沒有法氣了。
【◎ 觀察所依不應瞋者。一觀能害因及有過無過,如云:「他器與我身,為應於誰瞋,如人形大瘡,痛苦不耐觸,愛盲我執此,損此而瞋誰。」】
我們進一步去觀察能害我生苦的原因也找不到發脾氣的理由。你觀察能害的因,以及誰有過失誰無過失,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去觀察都不應瞋。「他器」是指他所使用來傷害我的器具。他用以傷害我的器具跟我的身體,這二者合起來共同造成我的痛苦,到底應該對這二者中的哪一個去發脾氣?要曉得這個無始惑業所感得的身體雖然形狀像人,實際上是一個大瘡,稍微碰到一下,那真是「痛苦不耐觸」,因為它是惡業所感得的,所以的確是耐不住、擋不住碰觸的。我對這個東西之所以不認識,是因為瞎了眼,無明,愛執這個身體真是顛倒無比。現在人家來損害它,你有什麼好發脾氣的?
【又云:「有由愚行害,有因愚而瞋,其中誰無過,誰是有過者。」】
前面是說明對能害的因觀察,其次觀有過無過。有的人因為愚癡而行傷害;有的人因為愚癡而瞋恚。換句話說,來傷害的那個人是由愚癡而傷害你,我則因為愚癡而發瞋。這個裡面到底哪一個有過,哪一個無過?不經過前面的分析我們不知道,分析了一下,實在是一團糟。平常我們一切狀態當中都是這樣,吵吵鬧鬧爭論不休,大家都覺得自己有道理,實際上哪一個人有道理?實在找不到,想到這裡真是覺得可笑!眼睛就跑到下面去了,見不得人,只有策勵自己趕快努力修學佛法,一點也找不到可以瞋他的理由。  
平常我們真的能夠這樣去想的話,心裡會覺得真是快樂,真是高興!所以當對方跑來傷害你的話,心裡會覺得那真是我的大善知識!佛告訴我很多道理,儘管告訴我了,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境界,就不能成就我的忍辱,就不能成佛!菩薩之所以不會待在極樂世界的原因,也就是因為了解這個道理。待在極樂世界的話,沒有辦法圓滿忍辱波羅蜜多,沒有辦法還債。   
常常有很多人來問我:到了極樂世界還要回來嗎?他總覺得不要回來才好。現在你們慢慢地了解了,不是不要回來,要回來的。真正重要的是就算到了極樂世界,把這個道理學好了,到那時候要留在那裡都留不住啊!這是千真萬確的,你眼看著人家在賺大錢,而你卻停在那個地方一點進步都沒有;人家得到這麼大的快樂,你卻在那個地方享受小小的快樂,當然不願意做。記得前面的法思勝解吧!沒有正確的認識不能生起欲樂,下面說諦察法忍,就從這個地方來的。我們現在對這個法了解了以後真歡喜,這個歡喜是聽聞相應的,然後你多去思惟觀察,境界現起之時這個感受就來了。到那時候,就會覺得原來法是這樣好啊!你就跟法相應了。
【二觀自所受者,若諸聲聞唯行自利,不忍而瞋且不應理。何況我從初發心時,誓為利樂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攝受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攝受一切諸有情者,如是思惟發堪忍心。】
現在,以我們自己所受的來看,我們現在要作一位利他的菩薩。《遺教經》上面說:「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白衣尚且不應該瞋,何況你是個出家人;聲聞行者只管自利尚且不可以,何況我發了心,誓願為利樂一切有情,要修利他行,那就是要攝受一切有情啊!既然是要攝受一切有情的話,你會發脾氣嗎?像前面所說的,你是醫生,要醫的是那些為煩惱所使的眾生。有時候,你可以當作是醫生醫那個發了神經病的病人;或者你不妨看看狗,當狗咬你的時候,請問你會趴在地上跟狗對咬嗎?我想沒有一個人會吧!因為我們是人,更何況我們現在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比起牠來還要高萬倍,居然你趴在地上跟牠對咬,那實在是愚癡到極點!
【博朵瓦云:「佛聖教者謂不作惡,略有怨害不修堪忍,即便罵為,此從根本破壞聖教,由此即是自捨律儀。聖教根本由此破壞,雖總聖教非我等有,自失律儀是滅自者。」】
看看佛的聖教,佛告訴我們的基本道理是不要作惡,任何壞事情都不可以做。現在稍微有一點點怨害,你就沒辦法忍受而破口大罵,乃至於打架等等,這種情況第一個已經根本破壞聖教;第二個自捨律儀。不要說你現在所受的菩薩戒、比丘戒,就是說受居士戒,乃至於說受三皈依,那根本就錯掉了。整個的聖教,不是單單我有而已,但是如果你自己不堪忍怨害而做惡,從你做的事情上面推測的話,你是損害自己、消滅自己的法身慧命啊!這個身體本身就是惡業所感得的,你也莫可奈何,趁這個惡業所感得的身體在,才了解了佛法,進而修行增長自己的法身慧命,怎麼可以為保護這個惡業所感得的身體,而損害法身?絕不可以!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又云:「如翻鞍牛縛尾而跳鞍反擊腿,若緩鞦落始得安樂,若於怨害而不緩息,為其對敵反漸不安。」】
又云:如從牛背上面跳下來。西藏人通常都是遊牧民族,因為我不會騎牛,也不會騎馬,究竟怎麼樣不知道。不過曉得下來的時候,通常是把住後面那個叫做鞦的東西。馬身上不是有一個鞍嗎?馬鞍就是讓我們騎的,它的前面綁在脖子那邊,牛也是這樣,後面則綁在尾部。我們從馬背下來的時候,一隻手按著後面這個,一隻手把著鞍前面的一個把。從牛背下來的話,不一定如此,而是按著綁在尾巴上面的那個鞦慢慢地下來,所以叫緩鞦落。如果你急急忙忙跳下來的話,這樣反而會傷害你,這說明怨害來的時候,你要心平氣和的,不要急急忙忙地反應。實際上這位祖師就是在告訴我們修行的經驗。剛開始的時候的確你做不到的,但是只要能夠不匆忙地立刻反應,慢一點來的話,那就行了。  
我想人人都有這個體驗,不要說修學佛法,就世間人而言,如果說境界現起的時候,你能夠稍微停一下的話,火氣就減了三分,說不定過了兩天火氣就沒有了。如果修學佛法的人能夠這樣做的話,那決定一點火氣都找不到;不但火氣找不到,還快樂、感激呢!這是我們必需要知道的。所以眼前第一件事情,當境界現起的時候,不要立刻衝動地對這個境界反應。那時候最好的一件事情是馬上把法理提起來,當然真正最好的是,事前你一直在思惟這個法理,然後境界現前的時候,正處在如法思惟的現行當中,你就派上用場了,不會被境界轉去。尤其是在瞋境界上面,因為瞋損害我們的程度太厲害了。
【◎ 第二理應悲愍者。謂當至心作是思惟,一切有情無始生死,無未為我作父母等親屬友善,又是無常命速分離,常為三苦之所苦惱,為煩惱魔之所狂魅,滅壞自己現後利義,我當哀愍,何可瞋恚及報怨害。】
破除不忍怨敵障礙我們的快樂、令我們痛苦,這部分分二點,第一個是不應瞋,現在我們能夠做到了,第二個是不但不瞋而且還應該悲愍。  
前面說的是思惟的方式,現在你再進一步地運用。至心思惟:從無始生死以來,沒有一個人沒有作過我的父母或親友。大家在輪迴當中,被種種煩惱引生種種的三苦,而且還在無常迅速變化當中,生命又短促,又受種種的苦,然後對苦的境界不知道,還被煩惱魔所轉,在這樣的狂亂當中,他們都在做什麼?損害自己眼前及以後的利益。我現在是學了佛、發菩提心要救濟他們的人,應該哀愍他們,怎麼可以瞋恚,乃至於由於瞋恚而加以反報呢?如果我們真正能夠這樣如理思惟,不要說至心,你稍微如理思惟的話,眼前我們這種問題就都沒有了。   
以前我們常常說,你如理思惟的話,眼前問題都沒有了。現在的思惟比之於以前的思惟,是一層比一層深,你們能不能比較得出來?而這個深一層的思惟,一定還得建立在前面那個基礎上面,前面的基礎講業感緣起的道理,不過前面解釋得比較淺,越到後面解釋得越深。所以道理是同一個,當你淺的地方慢慢地修學了,你的能力增強了,障礙減少了,深的才能慢慢明白。反過來說,如果淺的地方你都不做或者不懂,深的你能夠懂嗎?如果淺的地方懂了不做,你就能夠做深的嗎?所以,我自己感覺,不必先說我是大乘或小乘,也不必說我要救無量無邊的眾生、要弘法,先看看法在我們自己身上產生了什麼效果、我對治了什麼煩惱,這些都是眼前你隨時隨地俯拾即是的。   
早晨一張開眼睛、一聽見板聲,你是馬上就坐起來,還是趴在那裡想「唉呀!還早,等一下。」等你起來了,跑到佛堂時,是覺得又在做同樣的事情,還是你一心恭敬地作早課?到齋堂的時候,如何呢?乃至於眼前很多不理想的事情,譬如人家對不起你,或者你自己身體不舒服,你是用什麼方式去對待它的?你在這些地方一觀察,問題就解決了。能夠從這些小的地方慢慢地開始,那時才談得到你漸漸對佛法有一點認識,有一點了解,才算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問題並解決它。到那時候你才去幫忙別人,為時不晚,而且是真正有效。這是我深深的感受,要不然,講了半天是越纏越緊,如同剛才說的,不講道理,反正凡夫一個,大家容忍也就算了;講起道理以後,看看每一個人都是面目可憎,你看我固然是面目可憎,我看你更是面目可憎,那就害了!
p. 295
※﹝破除不忍障利等三作毀等三分二:① 破除不忍障譽等三,② 破除不忍作毀等三。初中分三:① 思惟譽等無功德之理,② 思惟有過失之理,③ 故於破此應當歡喜。今初 ﹞
【◎ 若他讚我稱我稱譽,全無現法延壽無病等,及無後世獲福德等二種利益。故彼失壞若不喜者,則無屋用沙屋傾塌愚童涕哭,與我今者等無有異,應自呵責而不貪著。】
前面指出為什麼不能忍的原因,是因為他來譏笑我,他來毀謗我。反過來說,我所要的是他來稱讚我,令我得到美好的名聲。但是現在你看看,他當面捧你、稱讚你,你有好的聲譽,有沒有什麼用場?這些東西能不能使你現在消災延壽、沒有病、得到利益,後世也獲利?實際上是一點用場都沒有,他讚歎了你幾句,你肚子不會飽,病不會好,壽命也不會延長,對眼前沒有用,對將來也沒有用,既然如此,失壞了你也不必懊惱啊!因為這些讚歎是沒有實際用場的。  
譬如我們所住的房子是有實際用場的,而你從沙堆造出來的房子沒有實際用場的,所以對我們真實了解的人而言,沙堆屋弄倒了我們不會在乎,可是愚童就不一樣了,在他正玩得很起勁時,你把他那個沙堆弄掉了以後,那個小孩子會哭啊、鬧啊等等吵個不停。我們現在對於上面所說的那些事情生起不如理的反應,就與這個愚癡的小孩子一樣,等無有異啊!所以想到這裡不但不瞋,反而呵斥自己:「我這個人真是愚癡到極點,這有什麼好貪的!」對這些稱譽一點都不貪的話,那人家稱讚你,就不會貪;反之,人家不稱讚、毀謗你,你自然也不瞋,也解決了。
【如云:「讚稱及承事,非福非長壽,非力非無病,非令身安樂,我若識自利,彼利自者何。」又云:「若沙屋傾塌,兒童極痛哭,如是失讚譽,我心如愚童。」】
就像《入行論》所說的:當面的稱讚也好,使你得到好名稱也好,種種的奉承等等,實際上你會有什麼福氣?換句話說得到了這些對你有什麼好處?是不是增長你的壽命?增長你的氣力?幫助你將病除掉?令你的身體得到種種的安樂?沒有!假定你真正認識你自己的利益的話,像這些稱譽,有沒有對你造成什麼利益?沒有耶!   假定我們不了解,就會像前面譬喻中那個小孩一樣的愚癡。我還記得小時候看見,你們現在說不定還看見過,小孩跑去撒一泡尿,然後摻在地上的泥巴裡玩得很起勁,你跑去把它拿掉了以後他就大哭大鬧。我們就是這個樣子--撒了一泡尿,然後弄得很起勁。撒的尿就是自己造的惡業,不但不知道,還弄得很起勁,人家告訴你不要,還對他發脾氣,真是愚癡啊!這點我們認識的話,就應該呵斥自己。
【第二讚譽等者,於諸非義令心散亂,壞滅厭離,令嫉有德,退失善事,如是思已則於彼等令心厭離。如云:「讚等令我散,彼壞厭離心,嫉妒諸有德,破壞圓滿事。」】
更進一步,上面說的稱讚等等,不但對我沒什麼利益,反而對我有害,「非義」就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它令我們散亂。修學佛法的人要遠離戲論,心裡面要想得定,如果一天到晚忙這種事情,定從哪裡起啊?令我們散亂的主要原因就是忙這些:這個人要顧,這個不好意思,那個人說什麼,這個又過意不去,這個又什麼等等!到底忙些什麼啊?我們一天到晚忙這些事情,其實別人讚歎我,令我有名譽,這都是令我散亂的原因,可是我們偏偏忙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我的厭離心就生不起來。也正因為這個可以令我名稱很高、地位很高,因此什麼都捨不得,所以爭名奪利,妒嫉有德,看別人有名聞,心想:「這有什麼了不起!」因此而退失種種善事。修學佛法的第一件事情是要生厭離心,能不斷地這樣思惟觀察的話,會發現稱譽有這麼多的損害,那時對這個東西會厭患得不得了,逃都來不及啊!人家來稱讚,馬上掩著耳朵逃開;人家來毀謗,反而感激他。  
當年來果老和尚人家稱讚他,他馬上手指塞在耳朵裡面,乃至於拿棉花塞住,人家罵他,他向對方磕頭,直稱「好、好」,我當年看見了來果老和尚的語錄,很感動,心想來果老和尚真是了不起,現在我慢慢覺得佛法真了不起,因為我也體會到這種心境,你們只要去做,自然而然會這樣的。到那個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毫無意義的事情,自然能夠捨離,絕對不會忙世間應酬等等,那時你的厭離心就生起來了,佛法也就來了。反之,一切真正圓滿的事都被讚譽等破壞掉了。
【第三如是令我退失譽稱及利敬者,是於惡趣救護於我,斬除貪縛遮趣苦門,如佛加被,如是思已,應由至心滅瞋生喜。】
更進一步,他這樣使我退失譽稱及利敬,對這點正確的了解應該是什麼?是把我從惡趣當中救出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而且斬斷我們貪著這個的過失。本來譽稱利敬是使我們進入惡趣受苦的,現在他能夠幫忙我們去掉,他的確是像佛來加持我們一樣。如同前面說的:佛感謝提婆達多,這個道理完全在這個地方呈現。所以到那時候,感激都來不及,不但至心滅瞋而且生喜啊!
【如云:「故若有現前,壞我譽等者,彼豈非於我,救護墮惡趣。我為求解脫,無須利敬縛,若有解我縛,我何反瞋彼。我欲趣眾苦,如佛所加被,閉門而不放,我何反瞋彼。」】
就像《入行論》所說的:如果有人破壞我的譽稱等,彼豈非把我從墮落惡趣當中救護出來啊!我現在要求的是解脫,而利養恭敬對我是綑綁,現在那個人是幫忙我解除身上的束縛,我怎麼反而還瞋他呢?如果我貪著利敬的話,將使得我墮落惡趣,他現在來幫忙我去除貪著心,就像佛來加被,把惡趣之門關閉,不放我到惡趣去,在這種情況下,我怎麼反而對他生瞋心呢?這個道理非常清楚、明白,好好地思惟啊!不要聽過了,書本一合,還給它了,那好可惜!好可惜!  
以上是破除當人家障礙我們得到美稱名譽時,我們不能忍受而起瞋心;下面是破除我們不忍他人之毀謗而生瞋恚的狀態。
【◎ 第二破除不忍作毀等三者。心非有體非他能害,若直害身間損於心,毀等於身〔亦不能損,既於身心二俱無損故應歡喜,如是思已斷除憂悒,憂悒若滅,瞋不生故。】
稱讚、名譽,反過來的就是毀謗、譏笑等,對人家來毀謗時我們不能忍耐,應該怎麼辦?他們來毀謗你、譏笑你,實際上毀謗跟譏笑,對你身體沒什麼傷害。他嘴巴在那兒開開口,就是如此而已。而我們心裡感受到的,卻是他罵了我!可是心是什麼東西?它不是實質的東西,拿不出來的,如果我們了解了佛法以後,更深一層觀察的話,這個就是無明根本了。心的確不像身體,它根本是無形無相的東西,既然是無形無相,那他來罵你幾句,對它毫無損害的。如果你身體受了傷,你被打了一下,會覺得痛,砍了你一刀流了血,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心裡邊會由於身上受傷而有感受。現在他罵你幾句,一來不會影響你的心,因為心本來就是空空洞洞的東西;二來又不傷害你的身體,身心兩樣東西都沒有損害,那有什麼好不高興的?如果能夠這樣了解以後,他辛苦地罵了半天,費了好大的氣力,都跟我了不相干了,心裡面不但一點都不會不歡喜,反而會很歡喜。你如果能夠這樣了解了以後,內心由於他的毀謗、譏笑而生起的憂悒也就沒有了,憂悒沒有了,瞋心也就生不起來了。如果我們能夠把前面那些道理好好地運用的話,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是找不到一點點可瞋之處的。
p. 296
【亦如論云:「意非有形故,誰亦不能壞,由耽著於身,故身為苦損。毀訾及粗語,并其惡名稱,於身若無害,心汝何故瞋。」】
「意」就是我們的心念,它是沒有形相,沒有實體的東西,既然沒有形相沒有實體,誰也不能去害它。就像虛空一樣,儘管風怎麼吹,虛空與它了不相干;火在虛空當中燒,虛空還是動都不動,再熱也與它了不相干,冷了虛空還是動都不動。你的心也像虛空一樣,沒有實體。如果我們對身體放不下,耽著這個身體,那麼傷了你的身體,倒是會產生痛苦的。現在不是這樣--他毀謗你、罵你,或者是譏笑你,心既沒有形可以被他傷害,也不會傷害你的身體,你因此而發脾氣,那豈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嗎?到了這裡,我們一步一步再深入地探討。的確平常你不如理思惟的話,由於習氣所使,自然而然還是跟著習氣轉,所以宗大師一再地告訴我們,平常真正修習最重要的、最有用的就是如理思惟。譬如我們聽見外面兩個人大聲吼叫,你聽見了,只覺得這兩人聲音這麼大,其實他們兩個人在罵你,你剛開始還不知道在罵你的時候,最多只是把門關起來,聽不見就算了,他們罵他們的;等一下你聽見在叫你,耳朵就豎起來了,等一下又發現他們在罵你,心裡面就暴起來了。同樣的罵,為什麼前面你了不動心,而後面會這樣反應呢?這很明白地說明,原來是自己心裡面在非理作意。假定說因為罵就一定會受傷的話,那應該不必等到你心裡面起了一些作意以後才受傷,應該在他們一開始吼時,你就痛不可當,因為有實體的東西,就像一根棒子打在你身上,不管你曉得不曉得,哪怕你睡得很熟,馬上就把你打醒,痛得你要命,這是很明白的事實。  
現在你一步一步深入,從前面了解是業的道理,乃至於更進一步成就你的忍辱,到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你會歡喜,哪有不歡喜的道理!若反而還要去瞋,那是絕不合理的。所以你要常常記得瞋恚帶給我們的嚴重過患,以及忍辱所得到的無比殊勝的利益。由於這個力量的推動,你空下來就如理去思惟,經常把法擺在心上轉。如果常處在這種狀態當中,一旦有人家罵你,不但不會使你痛苦,反而使你快樂。如果沒有外境幫助而單單以意識去思惟,這個力量不夠;當有人罵你,你的耳根又幫助意根如理如法思惟的話,就像燒火一樣,平常火上加油就加著瞋火,現在火上加油,是加到善法上,那個善法欲就會非常著力,使你愈來愈高興了。五根幫助你如法如理地思惟,力量就更強大,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   
菩薩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絕對不願意走小乘的路線--自己解脫,沉空滯寂。在世間行菩薩道有無比殊勝的利益,眼前快樂,將來究竟圓滿,對自己這麼有利益,還可以幫助一切人解決生死問題,實在好啊!這個要靠如理地認識正確的道理之後,努力去觀察思惟,現在我們主要修習的就是這個。所以我們常常說要修行,怎麼修?現在我們懂得了,原來就是透由如理思惟觀察,調柔我們身心,等到身心已經非常調柔了,到那時候欲止欲觀,樣樣都得的到。共下士道修習軌理部分的破除邪執,現在我們回想起來,一點都沒有錯,原來正規修行的方法是這個樣,所以我們一路上都用這個教授步步深入。
【霞惹瓦云:「若於康壟巴、內鄔蘇巴、照巴三人,任說何語與向土石,全無差別,故得安樂,後時諸人耳根薄弱,故無安樂。」】
這是祖師說明當初他們尊長、師友之間怎麼樣的修行,康巴、內鄔蘇巴等都是阿底峽尊者的再傳弟子,博朵瓦、慬哦瓦、樸窮瓦都是敦巴尊者下面最主要的弟子,也就是復興西藏佛教幾位了不起的大祖師。我們平常是人家讚歎自己幾句,心裡就浮到天上去了,如果是罵幾句,一下子又沉到十八層地獄裡面去了,心裡面一天到晚為這個所動搖,或者在情緒上面,或者在知見上面,乃至於無關緊要的隨便一點點事情,你又想出十萬八千里,不曉得想到哪裡去了。現在他們三個人,不管你說什麼,就像土石,就是動都不動。你罵他,他也不動,你讚他,他也不動,你說他幾句,他也不動,所以他得到安樂。我們仔細想想,我們平常的苦惱在什麼地方呢?真正的苦惱,還是在我們無明相應的這種心裡狀態。
我們後學的人「耳根薄弱」,我們的耳朵實在是太薄太弱,小小的風吹草動就被它動搖。這是個形容,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對佛法的認識,實在是太差太差,雖然說修學佛法要八風不動,我們卻往往無風自動,一點點的小風就大動,大風的話那更是吹得無影無蹤。我剛出家的時候,我的師長就告訴我,耳朵要硬,嘴巴要軟,弄了半天我不懂,為什麼耳朵要硬,嘴巴要軟?現在懂了,原來是這個道理,不管別人說什麼話,你動都不動,但是你開起口來,千萬不要像利刃一樣,一出去就傷到人,軟的東西叫人家感覺得非常舒服,說愛語等等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我們不具足如法相應的條件,聽見了什麼東西,心裡就被它所轉,所以得不到安樂。
【若對馨敦說某作是言,答曰:「暗中訶罵國王,汝犯離間應當懺悔。」】
有的時候人家是針對你當面來譏笑或背後毀謗,另外一種不是這樣,而是說離間語,搬弄是非,例如說:「那個人你別看他當面如此,他在背後怎麼怎麼說你壞話。」要是我們聽見了這種話以後,就覺得這個是好朋友,他把情況告訴我了。而祖師們是怎麼做呢?如果你對他說這種話,他反過來說:「暗地當中人人都會這樣的,不要說罵我呀!乃至國王都罵,(對一般世間來說,古代國王是最高貴的,在專制時代,說了國王的壞話,甚至是要送命殺頭的。)你何必跑來搬弄是非,趕快去懺悔!」想想我們跑到這裡專門歡喜聽那些小報告,也有人就歡喜打小報告。看看祖師之作法,所以我們聽見了這種小報告,應說:「你不必說這種話,趕快去懺悔。」
【有謂慧金剛瑜伽師云:「人說我等為伏後者。」答云:「人不於人作言說事,又於何事。」次云:「速斷離間。」】
另外有一位祖師,旁人跟他說:「人家說我們也是背後打小報告。」伏後就是打小報告、暗箭傷人、離間等。他回答說:「世間人就是這樣,專門做這種事情,世間人如果不做這個,也沒別的好做,你跟著他們幹什麼?趕快去懺悔,千萬不要再離間啊!」這是祖師典型的榜樣。裡邊的重點是告訴我們,不管對於前面所說的那一項,乃至於人家用打小報告來挑撥離間,我們心裡面都要不為所動。進一步從這個公案當中,也讓我們了解應該如何去做。
【若作是念,由毀訾等,則餘補特伽羅於我不喜,故不歡喜。若餘不喜我,於我有損可為實爾,然此於自全無所損,故應斷除不歡喜心。】
假定我們心裡想:雖然毀謗等不是直接傷害,但是會令別的人都不歡喜我;譬如說有人在背後罵我,別人聽見了這些傷害我的話而不歡喜我,因為這樣的關係,我不歡喜別人毀訾我。那麼該怎麼辦?假定那些人聽信了旁人的讒言而不歡喜我,這種狀態對我有真正損害的話,那的的確確應該不歡喜;但是實際上他們不歡喜我,對我有真的損害嗎?沒有啊!一點損害都沒有啊!所以我不必為了這個事情不歡喜,這毫無意思啊!
【如云:「餘不喜於我,此於現後世,俱不損於我,何故我不樂。」】
別人不歡喜我,對我現在也好,後世也好,能傷害我嗎?不能傷害我啊!我何必為了這個事情而不快樂!這樣一想,立刻就體會到世間都是顛倒的。現在我們認清楚了,自己要從這個地方透脫出來,還要幫助別人透脫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有什麼不歡喜呀?對你有什麼損害呀?一點損害都沒有啊!這正是你要脫離的。以前愚癡顛倒,一天到晚忙莫名其妙的事情。就像上面說的比喻,小孩子趴在地上撒了一泡尿,在那兒作了個泥娃娃,結果被人家稍微弄壞了,就哭啊,鬧啊,實在可笑得不得了。事實上不用人家來弄壞,當你曉得了以後,一定會馬上把泥娃娃丟掉,趕快去洗手,如果說要送給你,你會連逃都來不及,所以不應該不歡喜啊!
【若作是念,雖他不喜無損於我,然由依此,即能障礙從他人所獲得利養,故於毀訾毀謗傳惡名者而發憎憤。所得利養須置現世,瞋他之惡隨逐而行,故無利養速疾死沒,與以邪命長時存活,前者為勝。】
進一步也許我們會這樣想:他背後說我壞話是沒有關係,不會損害我,但是因為他對我做了這種不利的言論,以後會障礙我得到利益,因為我原有美好的名稱,所以人家會來供養我,現在這個美好的名稱被他破壞了,以後人家不供養了!在這種狀態當中,對於這個毀謗等等,就忍不住要發脾氣、引瞋心,那該怎麼辦啊?是的,他這樣做是可能會障礙你得到好處,因為你的名譽被人家損害了以後,你的供養就減少了;但是你要了解,你得到的利養只是留在現世,你帶不走的!另外因為你不了解而不能忍受人家這種毀謗,發瞋心,造了惡業,這個是生生世世跟著你的。所以你因為沒有利養,乃至於受了這個影響,很快命都送掉,比之於你現在雖然得到了利養,但是因為引發了瞋心,以邪命而活,即使活得久一點,比較起來,前者遠來得超勝。你很快地送掉一條命,但是因為你修忍辱,結果你生了天;反過來,你眼前雖然得到一點點的利養,結果以後使你下地獄了。  
眼前就算你得到利養,活一百歲,比之於得不到利養減了五十歲,你把五十歲的壽命換了最起碼的四天王天九百萬年的快樂,那個利益是大得不得了,如果到極樂世界,更是無法想像地大。反過來說,為了保護五十年的利養,發了個大脾氣,結果把你送到地獄去,最淺的地獄也要像天壽這麼長,你划得來嗎?我們真是愚癡啊!所以比較起來,前面是遠來得超勝。瞋是如此,對貪、對任何一切事情都是如此!你能夠善巧地思惟觀察法的話,我們眼前的煩惱,也自然而然都能夠慢慢地擋住。   
這個裡邊有一點蠻重要的,不是說懂得了道理馬上派上用場,這我們千萬要清楚,現在我們總有一個缺陷,要不然就是不了解,一旦懂得了以後,心裡就著急:聽了半天,怎麼老做不到!不是的,聽懂了以後真正要做到,還要數數思惟觀察稱量,把我們的善淨之業透過思惟去增長,那個時候無始以來所積的等流、惡習才能分分消滅。你能夠這樣做,一定做得到,這個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這理路很清楚,而實際上我們的經驗也是如此。不要說佛法,任何一件事,譬如寫字,告訴你以後,你曉得怎麼寫了,拿起筆來寫的時候,就像狗在地上亂扒扒出的痕跡一樣。現在學校大概不大練寫字了,我們那個時候天天要描紅,天天寫,寫久了,這個字就寫得好了!沒有一件事情例外的,所以修行也是一樣,我們必定要把懂得的道理在心裡邊不斷思惟觀察,在因地當中心心念念持續下去,自然而然會感得那個果報。不是聽懂了道理以後,急著要得果報,那你完全錯了,你要是急著忙這個果報,實際上卻是停在那裡,一步都沒有修行。
【設獲利養長時存活,然於死亡終無免脫,終須有死,至臨終時,先經百年受用安樂,與唯一年受用安樂,二者相等,唯為念境,爾時苦樂無差別故。譬如夢中受樂百年與唯須臾領受安樂,二睡醒時樂與不樂全無差別。】
假定你獲得了這個利養,能夠長時存活,永遠長生不老,那倒還情有可原,實際上,絕沒有這回事情。死是遲早要來的,而且實際上來得非常快。記住!前面都是後面的基礎,當你有了前面這個無常的認識,那的的確確你會很明白擺在內心的,這種事情還擋得了你嗎?絕對擋不了你啊!我們如果沒有把前面無常的概念認真修學過的話,現在不妨回過頭來再想想,一點都沒錯,不管你有多大的好處,到時候總歸要死,到死的時候,不管你受多長久的快樂,或是受很短的快樂,這兩種情形結果如何?死前沒有感覺到二者有什麼不同,只是你概念當中覺得好像過了一百年。我們回想看看,千真萬確事實如此!我今年六十歲了,想想六十年以前的事情,或者說回想六十年當中的事情跟昨天的事情,在今天的回想當中,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那一百年的事情,眼前只剩下一點的憶念。在意念當中,一百年跟一天乃至一剎那是沒有差別的。而且憶念的本質,不論當時受苦的或受樂的,眼前當下留下來的憶念本身,根本無所謂苦樂。就像夢當中一樣,等到夢醒的時候,這個樂或是不樂,都是一樣的。
【如是思惟,若於利敬能破貪著,則於毀訾揚惡名等不生憂悒,以不求於他顯我殊勝,雖不顯揚喜無退故。】
你能夠這樣如理思惟的話,對於名聞、利養、恭敬等等,你就一點貪著都沒有,因為沒有貪著,所以他不管怎麼毀謗、傷害你,說你的壞話,你也不會憂悒,也不會要求他不要罵我,要稱讚我,自然而然地八風不動,而你安住在法上面的心量一直在增長,所以你的喜心無退。能安住在法上面,不論就自利而言或利他而言,那都對了!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如果你要利他而不能忍,想退心的話,你懂得了這些道理以後,就不會退心了!你能夠這樣如理思惟,不但破除瞋,而且也破除貪,貪瞋兩個都拿掉了,而你能夠如理思惟的本身就是癡也沒有了,所以真正最好的修行就是這個。  
大家總覺得修行好像要去拜一下佛、念一下佛才算,拜佛念佛當然是,可是,如果你不能如理如法的話,那拜佛也錯、念佛也錯啊!祖師一直告訴我們,如果你心裡不相應的話,頭顱磕破、喉嚨喊破也徒然,如果閉關,千年不出也徒然。反之,如果你心裡相應的話,拜佛、念佛是當然好!因為你身口意三業俱在,就算你不在拜佛、念佛,你坐在這裡的當下,這意業本身也在念念增長啊!這麼好!所以我們一定要時時處處提醒自己修學佛法重心在「得正見」,然後增長它,那個時候你心裡面的歡喜一直在增長,內心那種與法相應的法喜就不會退,這個才是真正的法喜,而且是真正的增長。
【亦如論云:「能障利養故,若我不喜此,我利置此世,諸惡則堅住。我寧今死歿,不邪命長活,我縱能久住,終是死苦性。夢受百年樂,若至於醒時,與受須臾樂,若至於醒時,醒已此二者,其樂皆不還,壽長短二者,臨終唯如是。設多得利養,長時受安樂,亦如被盜劫,躶體空手行。」】
論上面所說的文很容易懂。假定人家來罵你、毀謗你,因此而障礙你獲得利養的話,那我們想想看,你得到的利養,只能留在這個世間,死後是帶不走的,但是由於你不歡喜,發瞋心,這個惡業就牢牢地綁住你了,它會很堅固地永遠安住在你的身心當中。想到了這一點,我寧願現在死,也不讓這個惡存在我心中,增長我的邪命。實際上,就算你能夠長時期享受一點眼前的快樂,然而死亡卻是你沒有辦法免離的,最後還是要受的。何況等到臨終的時候,哪怕受了一百年、一萬年、一千年或一剎那的快樂,比較起來是一模一樣的;壽命長短是如此,內心的快樂、痛苦也如是。等到你最後走的時候,就像在曠野當中被強盜搶得兩手空空,然後去見閻王,因為你生前不能如法行持,被貪瞋癡所轉,所以送去上刀山下油鍋!想到這樣,貪瞋癡很容易就拿掉了。  
這裡再說一遍,大家有不懂的,要想辦法弄懂,懂了以後去如理思惟,這是重要的地方。弄懂了以後,不要因為做不到心裡就著急,這著急本身還在錯中。弄懂了以後正好趁現在好好地如理思惟,你只要肯如理思惟一定做得到。如果你不如理思惟,只是著急我怎麼做不到,那是沒用的。實際上,前面雖然懂了,其實你沒真懂,你若真的懂了,就曉得怎麼去用它;而後面的著急,這個心理本身還在錯誤當中,所以關於這部分並沒懂!真的弄懂的話,會知道依著從淺到深的次第,第一步懂得道理,第二步先要把著急的心理想辦法拿掉,然後再把如法的內涵拿來思惟觀察,進一步境界現起的時候,正好派上用場,那個時候,人家來罵你也好、跟你囉唆也好,凡是你平常受不了的,現在你都覺得妙極了,以前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生煩惱,現在碰見這個情況是增長我的法樂啊!他不顧下地獄造惡業來幫忙我、成就我的忍辱,他是我的大善知識,那個恩是不下於佛啊!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平常一直討厭他的,現在卻變成比甘露還要好,請問世間還有什麼不安樂的?安樂的境界是固然安樂,種種的違逆境界你也能安樂,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佛在因地當中就是這樣地在每一件事情上努力,所以他最後把境界轉過來了。   
因此功德必定是從斷、證兩樣事情上面分分安立的。有很多事情,斷跟證好像是分開來的,但在這件事情上卻是同時成立,如果你不在斷上證的話,那就是犯了毛病。當然斷證有很多情況之下是兩個,譬如我們常常說,你不要邪妄分別,不管他說什麼你都不動,這是斷,這個斷本身證的是不為所動。現在我們這個斷而證的不但是不為他動,而且藉著惡劣的情況,就是這個娑婆的種種不理想,一下轉變過來,變成報身報土的莊嚴,這麼好啊!這是教法的圓滿。然後,我們稱讚如來、禮敬如來、如法供養等等,都在這裡,如果你還想到自己居然懂了,內心也高興,這個高興本身就是隨喜功德,的的確確隨時隨地十大願王一串就來了,這麼好呀!原本我們放下書本要去思惟觀察的時候,必須苦苦地思惟,現在妙不可言,聽完以後,放下書本內心是歡歡喜喜、高高興興,越想越高興、越想越歡喜。平常教你用功去想的話,想得頭昏腦脹,現在教你想的話,想得很愉快。進一步因為你心裡面有快樂,生理也就是少病少惱,佛法之美莫過於此啊!   
這是個大乘教法,現在我們還是初學,才碰見一點皮毛就這麼好了,所以你越到後面是越快樂。人家說:修行是苦事,的確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完全在自己的習氣當中,要把習氣拿掉的確是苦的,可是它苦不代表佛法本身苦,是你以前錯誤的習氣在苦,等到你拿掉了,跟法相應的話,哪怕剛開始一點點,就這麼安樂,到後面會越來越快樂,那還嫌多嗎?啊!修行實在好!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4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4
p. 297 (4)
【◎ 第二破除不喜怨敵富樂,喜其衰損者。本為利樂諸有情故發菩提心,今於有情自獲安樂反起瞋恚。又云:惟願一切有情皆當成佛,今見彼等略有下劣利養恭敬,反生憂惱極為相違。故應於他幾大富樂,斷除嫉姤,至心歡喜。若不爾者,則菩提心利樂有情唯假名故。】
前面講到人家傷害我,我們的心裡面就不願意,可是,我們卻偏偏要傷害、嫉妒別人,現在特別就這一點來說。對一般人我們還不至於嫉妒,可是當怨家對頭得到了好東西時,你內心就受不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怎麼對治它呢?   我們修學菩薩道,要求無上菩提,什麼是菩薩道?為利益一切眾生,乃至於要使他成佛,所以你忙的是這個事情。成佛的內容有兩樣,即眼前增上生和究竟決定勝,要把樣樣的好處都給一切眾生,這個是菩提心。我們現在學菩薩行的人,發心要做這件事情,現在你沒有給他,他自己得到了,你應該很高興,本來我要給他要花好大的氣力,他現在自己得到了,我真感謝他啊!結果你不但不這樣想,反而還去瞋恚,那豈不是顛倒嗎?發菩提心偈中說:「為利有情願成佛」,你發心乃至於要使他成佛,現在他得到一點點下劣的利養,你內心反而覺得憂惱,那跟你的誓願不是完全相反,完全違背了嗎?所以眾生有多大的好處,你就應該有多大的歡喜啊!絕不會有嫉妒的。否則的話,你說菩提心,那都是騙人!都是假的!
【如云:「為樂諸有情,而發菩提心,有情自獲樂,何故反瞋彼。云令諸有情,成佛三界供,見下劣利敬,何故起憂惱。若汝所應養,當由汝供給,親友得自活,不喜豈反瞋。不願眾生樂,豈願得菩提,故若憎他富,豈有菩提心。若他從施獲,或利在施家,此俱非汝有,施不施何關。」】
這都是解釋這個道理,說本來是應該由你去供養他的,因為你發了菩提心要這樣做,結果現在他自己得到安樂、快活了!你怎麼反而不歡喜還要瞋恚呀?假定你不希望人家得到快樂,嫉妒人家的話,那怎麼叫菩提?所以,如果你對人家得到的快樂起瞋恚不耐的話,這怎麼談得到有菩提心?退一步說,不管人家是從布施獲得還是其他因素下得到的,這都跟你了不相干啊!你何必要去橫插他一腳呢?
【怨家衰敗,而生歡喜,及暴惡心,願其失敗,僅由此心,於怨無損,唯令自苦。設能損他,然亦俱害,思此過患,當一切種而正滅除。】
更進一步說,你歡喜怨家衰敗、得不到富樂,當怨敵仇家衰敗的時候,你心裡面生歡喜,或者他得到富樂的時候,你希望他失敗,這是非常強烈的暴惡之心,要曉得這樣對他毫無損害!唯一損害的是你自己啊!我們心裡面造的是惡業,何苦來哉!就算你真的能夠損他,但你受的損,反而更厲害。你了解了這個禍患的話,在任何情況之下,你一定要正對著這個問題,徹底地消除它。
【如云:「設怨有不喜,汝有何可樂,僅由汝希願,豈為損他因。縱由汝願成,他苦汝何喜,若謂滿我心,損失豈過此。彼煩惱漁夫,利?之所執,我於地獄鑊,定受獄卒煎。」】
如果說怨家有壞的、不歡喜的事發生了,你又有什麼好快樂的呢?要曉得,僅僅由你心裡的願望,希望他不幸,對他並沒有什麼損害。你心裡面所希望的,跟他了不相干啊!就算是因為你希望他受損害,希望他得不到快樂,而真的如你所希望的話,實際上損害的是自己,沒有比這個損害更大的了。因為我們現在這種心理狀態是「煩惱」。這煩惱的鉤子,就像魚鉤一樣,你不了解而把它一口吞下去,如同一條魚,吃了魚鉤就被它釣上了,我們現在吞下了煩惱鉤,種了這樣的因,眼前心裡被煩惱誘惑所擾,將來一定要受地獄的煎熬啊!這樣去思惟的話,在任何情況之下,誰都一定會想把內心淨化得乾乾淨淨。所以,佛法真是巧妙極了,不是叫你不瞋,而是叫你要瞋對,要瞋自己的煩惱,所以前面說,要鬥的是跟自己的煩惱鬥。你千萬不要忍受這個煩惱,一旦吞下去,那你完了。
【如是若於障礙我樂及我親樂為作非樂,并於怨家所有盛事,一向視為不可樂相,由此生憂,憂增發瞋。若能破其一向不喜,則止其憂,由憂息故,瞋則不生。故應以前所顯正理,於此破其一向不喜,由眾多門滅除瞋恚,以其過失最重大故。】
像前面所說的,如果有人為了障礙我的快樂,或障礙我親友的快樂,而做出種種不好的事情,我因此而起瞋心;並且對於怨家所有的好事情,我們看到了不能忍受,也不歡喜(這裡說不可樂相),因為這個不歡喜而生憂惱,由憂惱而發瞋恚,如果照著前面這個道理把它都破除掉了,這個憂惱心就沒有了,瞋心也就平息了,此時忍也就成功了。這裡所說的「正理」,就是前面告訴我們的如理正確無垢的道理。應該以它破除我們這些向來一直如此的錯誤,跟煩惱相應的不歡喜的心。然後由眾多門(就是由各式各樣的角度)去思惟以破除瞋恚。為什麼要這樣努力呢?因為瞋恚的過失非常嚴重;如果能反過來,利益也是非常地殊勝。  
現在我們漸漸地了解,前面講到修習軌理破除邪執的部分說:你如果聞慧多,思慧就多;思慧多,修慧就多,將來你能夠斷過證德的功德也多。你了解得越多,你使用的方便也多,就能處處體會,在任何情況之下,不管你怎麼想,你找到的只是法樂。假定你了解得不多,而你用的方法又只有一個的話,那麼你只能用這一個。所以平常我們總是忙著要修行,覺得好像只要這樣就夠了,然而不管你是忙什麼,或者拜佛也好,或者跑到山裡面去閉關也好,用的都是死死的一個辦法,結果是你關在山裡可以,一出山,不行了;或是說關在山裡,到了夏天,熱了你就受不了,到了冬天,冷也受不了,叫你去買菜,不方便你也受不了,種種煩惱都來了,所以「關」不是一個辦法;至於念佛,剛開始念的時候蠻起勁,到了肚子餓的時候也不行,人家跑來找你談事情,也不行;拜佛也一樣,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弄到後來是閉關也不行,念佛也不行,拜佛也不行。   
本論處處地方告訴我們,如果想圓滿修學佛法,不要著急,剛開始的時候,要如理聽聞,如理思惟。那麼有人就著急了,說:「唉呀!這個無常很迅速啊!到那個時候來不及啊,生命很短促!」這話是千真萬確,本論一開頭也是特別重視這個。正因為無常非常迅速,所以你要趕快找到種種如理法門對治你眼前的煩惱,那樣才對啊!可是你不這樣找正確的方法,卻說要趕快,結果關在門裡邊自己生煩惱,白白浪費了時光。現在我們大家都是犯這個毛病啊!所以,它告訴我們要先如理、如量、次第等等圓滿無缺地認識。你能夠這樣的話,不管你拜佛也好,念佛也好,閉關也好,坐在那裡也好,做什麼事情都好,你一直在增長善法。生命是無常,很快會過去了,而增長善法的結果是什麼?來生增上,你還愁什麼嘛!你的善法這樣增長的話,那個是增上生。   
眼前你造的一切因都是善因,下一世,你碰見的比現在更好,而且會越來越好。你到了好的環境當中,你周圍那一些人也都很好。就算遇到惡人,或當惡的事情現起的時候,因為你宿生因地當中,都如法相應去做,結果是都成就你的功德。到了下一生,還是這樣策勵你向上。所以就算不往生淨土,你都不怕啊!更深一層說,菩薩之所以不怕的真正原因就在這裡,他已經能牢牢地把握住,一生比一生增上,這個道理我們務必要知道。這要靠了解得多,然後思惟得多,這樣的話,你造的都是善淨之業,你怕什麼?佛法不是講「因果」?我們現在積的就是「業因」,你現在積的完全是善淨之業,你還怕什麼?修學佛法的人如果連這都不瞭解,那還修些什麼?所以我們真正重心在這地方,要把握得住啊!並不是叫我們不要去修,也不是不要拜佛、不要閉關,恰恰相反,你要去做。把握住這個重點,到時候你是閉關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做什麼都好。這個要分別得很清楚。
p. 298 (2)
【能滅教授亦即上說佛子正理,要與煩惱而興駁難,向內摧壞第一仇敵瞋恚之理。】
能夠針對著瞋恚這個毛病,來消除它的過患的如理完整的教授,就是上面所說的這個道理,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該修學的。我們應該拿這個如理的教授「跟煩惱駁難」,「駁」就是辯駁,「難」就是問難。換句話說,我們針對著問題,往來推敲,一再地思惟觀察,深入探討,前面告訴我們的都是這個。他們來傷害你,然後你去思惟觀察這樣對不對、那樣對不對,你內心當中,的的確確在如理分別這件事情。最佳的修行就是「如理分別」,現在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常常說:「唉呀,你不要分別了!」就把最好的法寶損失掉了,真可惜!所以眼前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去反覆推敲,在內心把煩惱的怨敵摧毀。  
經過這樣的思惟,結果你在任何情況之下,找不到一點點你不能忍的理由,找不到一點點你瞋恚的理由,所以自然而然忍辱就成就了。妙的是當你破除這個瞋心的時候,貪也拿掉了,癡也拿掉了。這裡之所以只講破瞋恚,是因為它損害最大,是第一大怨敵。前面告訴我們「而興駁難」這幾個字,注意喔!這就是我們平常正確用功的方法。不要把這幾個字隨便漏掉,你懂得了以後,經常擺在你心裡邊,反覆思惟觀察,修就修這個。你拿這個概念擺在心頭上的話,持戒,戒持得好;念佛,佛念得好;拜佛,佛拜得好;閉關,也對了;然後你把內心調柔了以後,兩腿一盤,要得定很快啊!這是我們應該要正確認識的,所以這地方告訴我們要與煩惱而興駁難。
【是故若能以觀察慧善為思擇,以多正理而正破除,則能遮止多類瞋恚,由眾多門發生堪忍,能得堅固微妙習氣,以是由其無垢正理,於正教義獲定解故。有捨觀慧思擇修者,即捨此等菩薩一切廣大妙行,當知即是自他暇身受取心要無上障礙,猶如蛇應當遠離。】
「觀察慧」這三個字意思一樣,這個智慧怎麼來的?就是思惟觀察決擇。而這個智慧是破煩惱根本的正對治。而煩惱是我們生死的根本。我們常常說修行是要「了脫生死」,而最正確的唯一的工具就是智慧。要得到智慧,必須這樣如理觀察思惟,結果你不用,請問你修些什麼?所以說要拿這個智慧,很善巧地多多思惟觀察,如理地,正確無誤地正對著這個煩惱,把它一一摧毀,如此「則能遮止多類瞋恚」,各式各樣不如理的瞋恚,都把它遮止住了,忍就成功啦!  
關於耐怨害忍簡單說完了以後,又特別提醒一件事情,就是要善巧運用這個最殊勝的暇滿人身,六道當中也只有人具足思惟觀察的能力。實際上,要破除煩惱,透脫生死,也唯有靠暇滿人身。   
上面之所以能夠遮煩惱,是由眾多門破除瞋恚而發起堪忍的能力,在這種狀態中,能得堅固微妙的習氣。我們無始以來積累了染雜污垢的習氣,這個習氣堅固得不得了,怎麼弄也拿它莫奈何,經過了上面如理思惟觀察以後,這個微妙的習氣起來了,而且堅固。所以對於上面所說的正確無誤的、如法的正理要獲得定解。這個正理就是佛出世最完整正確告訴我們的教義,也就是諸法的真實內涵,對這個真實的內涵要獲定解,定解就是勝解。不是聽懂了就好了,你要確實去用,聽懂是第一步,聽不懂你還談什麼呢?但是單單聽懂而擱在那裡,書本一合,沒有用,還是在書本裡頭。所以我們必定要不斷地思惟觀察。   
前面告訴我們修是「於善所緣數數思惟、稱量、觀察」。平常我們心所緣的都是惡的,不是在明顯的貪境、瞋境當中,就是在不明顯的癡境當中,自己還覺得很好,這個都不是善。現在如理稱量觀察,所緣的就是善的。「數數」,是不斷去思惟、觀察、思擇。經過了這樣的話,對這個東西產生決定不疑的認識,那個時候你起心動念就是它。平常我們遇見任何一件事情,「我覺得這件事情這樣」,「我看這件事情這樣」,這就是一般人說的「見解」。這個就是我們一向的定解,可是這個一向的定解都是跟煩惱相應的。現在我們真正要努力的是要對這個如理正教的意義,經過思惟而得到定解。   
反過來說,有的人真是可惜啊!捨棄掉了「觀慧思擇修」,說要修行,結果修行的最佳工具(就是思惟、觀察的這個觀察慧),卻不要了,要曉得這樣的修行是捨棄了菩薩一切廣大妙行啊!入大乘之門的根本因是「菩提心」,方便是菩提心不共之因,慧是三乘的共因,這「方便」就是「思惟觀察」,要思惟觀察,一定要多聽聞。現在你捨棄掉了這個方便,然後說要去修行,請問在這種狀態之下,你怎麼修菩薩的大行?所以我們說要發菩提心、學菩薩行,結果行為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啊!我們必定要了解這個是最大的大障礙。   
我們現在得到了最難得的暇滿的人身,要用這個暇滿人身去修行無上的心要,而揀擇法的智慧是中心的綱要,你卻不要它、捨棄它,所以這是個障礙。因為這東西是修行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所以棄捨觀察慧這個障礙也是最大、無上的,就像毒蛇一樣,不要說跟它玩,老遠看見它,趕快躲開都來不及。我們現在不善學,往往不了解經論的真實意趣,在前面第十卷當中辨得特別詳細。很多人說:「不要分別啊!要如如不動啊!」這個是「果」,一定要經過前面在因位當中如理思惟觀察,修習以後,證得這樣的果,所以是這樣的因感得這樣的果。現在你在凡夫地,身心都在煩惱愚癡當中,還居然顛倒地說,這叫做「如如不動」,捨棄掉這個觀察慧,真是個大錯誤啊。前面大家重新再溫習一下,務必在一開頭的時候,關於正修跟破除邪執的概念要辨得清楚,所以前面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明這個道理,這裡又說一遍。上面就是關於生忍那一部分,當人家來傷害你時,你怎麼樣對治因此而起之瞋心。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一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299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二
※﹝第二引發安受苦忍分三:① 必須安受苦之理,② 引發此之方便,③ 處門廣釋。今初﹞
第二部分是說受苦的這種狀態,要安然忍受它。這裡的苦不是別人加諸於你的,是你自己本身所受的苦,這個苦也許是外面來的,也許是從內發的,乃至於你自己去找的。  
第一個說明為什麼一定要去受這個苦,如果不一定要去受的話,那我們不必找這個麻煩,所以它第一步說明為什麼一定要受。懂得了以後,既然必須要受,它不是馬上叫你受,而是要找方法,而在找方法之前,也有引發我們想去找這個方法的一個方便。前面一再說,先要生起推動你、策勵你精進想學的這個心,然後你去學,那就對了。如果沒有這個心,往往我們會說這個也少不了,那個也要忙,沒關係,慢慢地來。現在有了這個心,你就會一心一意全部精神急著要去找,旁的事情都丟掉了,那時你才真正有進入修行的可能。所以它每一個地方的次第都是這樣的完美。
【◎ 如《入行論》云:「樂因唯少許,苦因極繁多。」我等恆有眾苦隨逐,故以苦為道不可不知。】 @@  
論上面告訴我們,快樂的因很少,苦因非常多。注意這個「因」字,它不講苦、樂,而講苦因及樂因。我們現在要求的是求快樂,要求快樂先要找樂的因;我們要去苦,也要先看因地上怎麼做。真正去找的話,樂因很少,苦因則到處都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我們動不動就造了苦因,所以一直被苦纏在這裡。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要修道,又必定是用我們現在的身,在現在的環境裡邊去修,所以如果說不能針對這個環境,用我們現有的條件來努力,請問你怎麼修啊?既然如此,你必定要對於我們眼前這個苦,有正確的方法對治它,所以不能不以苦為道,所以以苦為道是不可不知啊!   
我們真正修行,就是在眼前這個苦上頭,了解怎麼安然忍受它。現在有太多的修行人,聽人家說這個世間真苦,修學佛法好啊!然後他就修了。他能感受到世間的苦固然很好,但是因為對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必然關係沒有弄清楚,聽見人家說修行是好事情,他就以為把家裡一拋,跑到廟裡就快樂了。有這樣的事情嗎?沒有!我們必定要知道,真正要得到快樂,必定要去修,而要修的話,在家裡是一定修不成,所以才要到專門修行的環境,這是我們到廟裡去的真正原因。不是說你到了廟裡就快樂了,那完全錯了。到了寺院,你修的是快樂之因,而眼前的痛苦是以往之果,正要如法地拿出你正確的認識以及意志去修行。修行是苦事,這我們必定要認識,認識了就沒問題了。   
就因為我們現在有種種的誤解,所以一到廟裡,總覺得好像只要袖手旁觀,看人家燒飯,等人家樣樣弄好了,然後我來張口吃飯,用完了飯,到佛堂去拜幾拜,然後早晨念它幾卷經,自以為我早晨幾點鐘起來,我打坐可以坐多久,可是天塌下來也不管,佛桌上面滿是灰塵也不理,覺得這就是修行,錯了!對此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當你有正確的理解以後,拜佛是最好的事情;念佛,再沒有比念佛更好的;但是,除了正行以外,最重要的是把正行的中心把握住,這是第一點。這個時候你就是苦苦地修行,這雖然是件苦事情,但你是在積樂因。除了正行以外,然後早晨到大寮燒飯,或是當淨頭打掃廁所,從最下賤的地方做起,乃至於到佛殿去作香燈侍候佛,沒有一樣例外,都是最好的修行。怎麼講呢?你在積樂因啊!這是我們必定要認識的。
【若不爾者,如《集學論》說,或生瞋恚或於修道而生怯弱,即能障礙修善行故。】
假定你對這個不了解的話,在《集學論》中,菩薩們告訴我們,到那時候你受不了了,說:「修行還要這麼苦啊!」你說:「我跑來是為了修行,怎麼還要叫我燒飯、打掃廁所、作香燈。」好像人家都應該供養你,乃至於覺得披了這件衣服是理所當然該受人家拜的一樣,錯了啊!以我現在的了解,一披上這件衣服,就要戰戰兢兢:「我心裡面跟這件衣服相應嗎?」所以我常常說,一看見人家拜,我不是覺得他在拜我,我覺得他是個大善知識,提醒我:「法師啊!你現在撐諸佛的清淨幢相,心裡面跟清淨幢相相應嗎?」我內心警惕得不得了,這是佛陀示現來警告我,我是戰戰兢兢啊!所以我跑到廚房的時候,不但要親自去做一下,更想到說人家居士們辛辛苦苦省吃儉用送到這裡,那我當然趕快做啊!不但我自己去做,有壞的,我自己吃,填飽肚子就趕快去修行;正行以後馬上去打掃廁所,弄好了以後,馬上做香燈。處處地方都是在淨除我以往的惡習,以這個助行來增長我的功德。你認識了以後,就不會總是覺得這個不對勁、那個不如理,你沒有這種心情的話,瞋恚就生不起來了,這是第一個。在這樣的狀態當中,你對修道就會覺得應該打起精神來,這都是在為自己積聚資糧、淨除罪障啊!你就不會怯弱了。要不然的話,作點小事情,就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的。  
所以不行的原因,容或你體力不足,但多半是你對修行的認識不夠,如果認識不夠,那就沒辦法好想了。所以,前面說無知的最佳對治是要學,如果這個不認識的話,那跟佛法是絕緣的。你要努力去學,了解了以後,才曉得唯一的辦法是--如理地了解,然後如法行持。你就會發現原來我在這裡花一點小本錢,其實是賺大利益。本錢是一定要花的,但是賺回來的利益是不得了的。你一看見這點,就像作生意人一樣,生意越忙他越開心越高興。我們現在由於不了解,作了一點事情就怯弱了,所以下面說,你對這個道理如果不了解,不能以苦為道的話,對於修道的種種善行就會產生障礙--「即能障礙修善行故」。
【此復有苦是由他起,亦有諸苦,無論於道若修不修由宿業起。又有一類如下所說,由修善行始得發起,若不修善則不發生。】
苦有兩類,有一類是不管你修道不修道,只要你宿生造了苦因,它總歸要來的。另外有一類苦則是修行才有的,不修行它不會發生。譬如我們現在跑到廟裡要修行了,可是早晨三點多鐘要打板,這麼冷的冬天,又不能讓你多睡一會,打了板就得起來,或者平常覺得累了就去躺一下,在這裡就不行!的的確確如果你不修行就不會有這種事情。以前想吃什麼、玩什麼,都是稱我的心意,但現在樣樣都不行;頭髮剃得光光的,身上花花綠綠的東西都剝掉,要看電視也不行,沒有一樣東西是順自己意的。然後還要作這麼多苦事情,這都是因修行而來的。
【如是若由宿業及現前緣增上力故決定起者,此等暫時無能遮止,起已必須安然忍受。若不能忍則反於此原有苦上,由自分別更生心苦極難堪忍。若能安忍雖根本苦未能即退,然不緣此更生內心憂慮等苦。若於此上更持餘苦助道方便,則苦極微而能堪忍,是故引發安受苦忍極為切要。】
這裡說明為什麼必須安受苦忍的道理。這個道理我們必定要認識,尤其是在座諸位決心想修學佛法的人,或者更推得深廣一點來說,任何一位真正想修學佛法的人,這一點必定要了解。如果不了解,不能安受苦忍的話,要修佛法不用談。像上面所說的,或者由於宿生的業力,這是我們必須淨化的;或者眼前種種因緣,因為你要修行,所以要衝破以往的無明、宿習。就像病一樣,如果生瘡就要動刀割除,如果是在身體裡邊就要吃藥,沒有一樣東西例外的,心病亦復如是。  
為了要求增上而生的苦,這個苦是決定要來的,絕對沒有方法遮止它的。在這種情況之下,苦生起來的時候,你必須要安然忍受。實際上,我們誰都在忍,修行人不可以唉聲嘆氣地叫冤,必須心裡能夠安然忍受,安然忍受還要有安然忍受的條件。現在假定不能安忍的話,因為對原來的苦不了解,然後又再非理分別,結果這個苦本來就是無法避免的,加上非理作意,心裡面更是痛苦不堪。   
現在不妨拿一些事實來說明,我們常有這個感覺,本來好端端的,然後心裡邊動了一個非理作意,自己去攀煩惱,在腦筋裡面胡思亂想一堆,結果是越想越煩惱,我想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吧!我們常常說的一個譬喻,譬如我跟某人吵架了,吵過以後我看見這個人在旁邊說話,本來是好端端的,但你心裡就會想:「這傢伙一定又在說我壞話。」然後越想心裡面火氣越大。再不然,沒有對象,也沒有跟人家吵架,好好地在做事情,內心就覺得:「哎!我本來好端端的,跑到這裡來修行……」就像前面說的,抱怨一大堆,這是對修行的本質沒摸清楚,以為修行就是離開了家,跑到這裡來享樂的,結果來了還得受苦,心裡面就會嘀咕,事情已經做完了,還嘀咕不已,坐在那裡愁眉苦臉,我想我們有這個經驗吧!再不然,你在忙,看見別人好像在那兒閒著,心裡邊又想:「他在那兒偷懶。」這些都是非理作意。本來就是無法避免的一些苦,因為火上加油,結果心裡面再增加一個苦,令自己極難堪忍。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能夠了解這個道理,反過來,不再非理作意、邪分別,而是如理分別地安然忍受它。雖然那個苦還在(並不是說安然忍受,這個苦就沒有了),但是由於你能夠不非理作意,因此外面的苦,就不會引生你內心這種非理作意的憂惱。更進一步,如果你在這上面能夠「持餘苦助道方便」,把這個苦反過來幫助自己的話,那這個苦就會變得很小,你就很容易忍受。剛才作生意的比喻是最現實不過的,作生意省力嗎?不省力,苦得很。但是因為你心裡邊覺得這是賺錢,是你該作的,所以不但不把它看成苦事,而且會策勵你,推動你去作生意,換句話說,推動你去做這件事情。如果說這件事情辛苦的話,它推動你去忍受辛苦,對不對?現在我們跑到這裡來,也是作生意,作什麼生意?賺的是佛法的法財,就是把煩惱換出去,正法換進來,世間的人是將商品換出去,把錢換回來,我們也是一樣的呀!對這個有正確的認識以後,我們不但一天到晚忙,還要去找事情做,所以應該以這個苦作為助道的方便。就像作生意人去忙一樣,結果是越忙越起勁,越忙越快樂,雖然有苦,但是你會感覺那個苦變得很小,這是我們人人有的經驗。   我們不妨再運用常提的一個故事,小孩子牙齒很痛,但是一看見糖,眼睛瞪得大大的,不讓他吃還不行,雖然牙齒痛,還吃得非常起勁。我們現在也是這樣,雖然受苦,但是的確要體會到裡邊的樂,在這種狀態當中,那一點小苦擋不住你。「是故引發安受苦忍極為切要。」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必須安受的道理,用什麼方法去策發它,這是絕對重要的,我們往往覺得不對就退心了,想想看退心的結果是什麼?後面精進度會詳細告訴我們,這裡不妨提前來說,退心的結果是--安樂並沒有增加,而大苦是大大地增加,我們必定要把這個道理反覆思惟觀察,在內心當中生起如理如量的定解。到那個時候,你自然而然什麼苦都不怕,不會退怯,然後精進自然提起來。正知見以及勤精進這兩樣有了,佛法就在你手上。
※﹝第二引發方便分二:① 有苦生時破除專一執為不喜,② 顯示其苦理應忍受。今初﹞
引發忍辱波羅蜜安受苦忍的方法有兩點:第一,當苦生起的時候,應該把你一向對它不能忍受、不歡喜的這種執著心理破除。更進一步,對這個不歡喜的苦,還應該忍受,還要歡喜它。
【◎ 若已生苦有可治者,是則其意無須不喜,若不可治縱不歡喜亦無利益,非但無益且有過患。】
第一個,先看這個苦能不能對治它,換句話說,能不能把它消除掉。假定可以消除,你不必不歡喜,只要照著方法消除就行了,何必不歡喜呢?我們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你跑到河邊看見人家撈魚,你不要只是羨慕,趕快去撈;我們現在要求善果,可以求得到的,你趕快在因地上面努力,不要等在那兒乾著急。快樂的事情是這樣,苦的事情也是一樣,它如果是可以對治的,你也不必喊苦,找到對治的方法對治它,你應該感到歡喜啊!就好像生了病一樣,這個病痛苦得不得了,現在居然找到了一位好醫生,這位好醫生一定能夠幫助我,內心好歡喜,現在對治煩惱心病亦然。反過來,如果這個苦是沒辦法對治的,既然沒辦法治,你不歡喜有用嗎?不但沒有用,而且有過患;前面已經說過了,本來身已經很苦了,結果你心裡面反而讓它苦上加苦,不是自找麻煩嗎?實際上,這個自找麻煩的苦就眼前來講還是小的,在心裡邊增長煩惱的話,它的影響是輾轉無窮的輪迴大苦,這是很大的過患喔!這裡就告訴我們應該拿起力量來!
【若太嬌愛,雖於微苦亦極難忍,若不嬌愛,其苦雖大亦能忍故。】
這裡提出一個總則,如果我們太嬌嫩、太愛惜自己的話,即使一點點小的苦都受不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再大的苦也不怕。我們現在常常稍微碰破了一點皮,針刺了一下,就像小孩子一樣哭得要命,乃至於老遠看見一隻蟑螂,就害怕得在那邊跳。我也看見過這種事情,那的確是太嬌了。像這樣一點事情都不能忍,居然說要修行,不僅要自己解脫,還要幫助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解決苦惱,把這擔子承擔過來,結果自己碰到一點事情,就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沒用的。
【如云:「若有可治者,有何可不喜,若已無可治,不喜有何益。」又云:「寒熱及風雨,病縛捶打等,我不應太嬌,若嬌苦反增。」】
如果是可以對治的,那就去對治,不能對治的,你不喜有什麼用場啊!不管碰見什麼情況,自然界的寒熱風雨、生病,乃至於別人傷害你、綁你、打你等等,不要太嬌嫩,如果太嬌嫩的話,反而增加苦。尤其是出家的同修們,為了離苦而跑到這地方來,如果還要嬌嫩的話,趕快脫下這件衣服回家去。至於在家人,想要修學佛法的話,也是同樣的道理,假定碰見這種情況而透不過的話,你不必說:「我在修習佛法。」應該策勵自己好好努力,先認識正確的道理,心理建設起來,那就一定可以走上去。
p. 300 (3)
※﹝第二顯示其苦理應忍受分三:① 思惟苦之功德,② 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功德,③ 從微漸修無難之理。今初 ﹞

這裡告訴我們,照理來講,這種苦是我們應該忍受的,它分三項。首先思惟這個苦有大好處。進一步是思惟能夠忍受這個苦,進而行種種難行的功德。而且只要能夠漸漸去修的話,天下無難事。這個概念很重要!我們常常講注意因,就是在眼前的因位下因。我們往往對這一點不認識,聽見人家說念佛好,我也要去念佛;然後說念佛要得到一心不亂,我也要一心不亂,一天到晚希望能夠一心不亂,卻還是一直在亂。不論任何事情,想得到果都要靠種因,必須要一點一滴地積累。中國古代李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公案,他是非常有名的詩人,據說他幼年的時候逃學,不歡喜念書。有一天在路上看見一位老婆婆,拿了一根鐵桿在石頭上磨,他問老太太:「您在這裡幹什麼呀?」「我要磨一根繡花針。」她拿一根鐵桿去磨成一根繡花針,要是我們的話,的確沒有一個人會這樣做,但是這位老太太就是這麼磨著。李白一想:「這位老婆婆,年紀這麼老了,她能夠努力,我一個年輕人,卻不努力!」於是回去努力發奮,終於成為中國最了不起的一位大詩人。  
世間法尚且如此;現在我們求出世法,要為法界一切有情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要修,怎麼修啊?還是從眼前開始,只要這樣一點一滴去做,沒有不成功的。所以始終記住這句話:你只要跨一步,而且任何時候你都要跨一步,就是跟你眼前相應的如理如量的那一步,你要跨出去,一直向前跨那一步,等到最後成就等覺時,也是跨一步,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精進就從這上面講的。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眼前生活當中的任何一點一滴都在修行,以前不了解會覺得這是助行,如果正確地了解,就知道這個才是正行!上殿、過堂、走路沒有一件事情例外,都是在跨那一步,你必須任何時候一刻不離,剎那剎那都認真地這樣去做。只要眼前當下的一念把握住了,剎那剎那生善滅惡,求世間就得到世間的,求出世就得到出世的,出世當中求自己解脫--羅漢跟緣覺,求佛果--菩薩,也都是從這上面做起的,所以說,從微漸修無難。
【◎ 功德有五:謂若無苦,則於苦事不希出離,故有驅意解脫功德。】
苦有五德,現在把五德解釋一下。如果沒有苦,很快樂,你不會求出離。所以為什麼六道當中,只有人身才可以修,天上不能修,因為天上太快樂了;地獄是純苦也不行,只有這個人身是恰到好處。雖然恰到好處,但推動我們向上的,的的確確是苦,沒有苦你就不會想出離,不想出離,別的就不用談了,這是苦的第一個功德。
【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
因為有苦,就會遣除憍慢。平常當自己有了好事情,就覺得很得意,這個時候不是憍就是慢。慢是我比你高,憍是對自己得意的事情沾沾自喜。現在有了苦,憍慢就沒有了。憍、慢這兩樣是煩惱,尤其是慢,它永遠是跟著我相在轉的。這個地方講慢,倒不是說要破我相,而是要曉得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恭敬,最大的障礙就是慢心,只要慢心一在,就是「慢如高山,法水不入。」所以,當你一苦的話,因為身是老病牽連,心是煩惱纏綿,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到那時候,你自己身體生病了,一心一意求醫生;心苦求佛法。最後會發現,不管是身心之苦,唯有求佛法,對法自然就生起恭敬來了,能夠這樣的話就對了。所以這個地方對治憍慢,最重要的中心功效就在這裡,並不是其他的不管,這是苦的第二個大功德。換句話說苦推動你出離,有了出離心以後,你要努力地學,而學法的最大的障礙是慢,但是由於有苦,把你的憍慢拿掉了。
【若受猛利大苦受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
第三個,當你受到大苦的時候,你就曉得,這個苦是因為以前造了種種不善。既然怕苦,曉得苦果必定有它的苦因,趕快在因地當中努力,不要再造苦因。所以對自己造的種種惡業,會覺得我怎麼這麼差啊!內心羞恥,產生不願意作惡的功德。慚是對自己來說,愧是對別人來說;換句話說慚愧就是羞恥,羞是見不得人,恥是對自己做的事情感到恥辱,正確地了解了就會羞恥作惡。
前面說,苦使我們厭離,想修學佛法;進一步苦能對治慢;修學佛法的時候,如果沒有苦的推動,你會覺得要修就修,不想修就停在那裡,如果有苦逼的話,你就會進一步往上走。所以這裡一方面講苦的功德,一方面這些功德的次第中,有它修行的關鍵在!
【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善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由比我心度餘有情,知皆是苦,於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悲愍。】
由於苦所以求安樂,那麼安樂如何才能求得?修善因!所以苦會策發我們歡喜修善。一定是先有苦逼,這個道理已經說過了。所以有兩方面,後面是推我們離苦,前面是拉我們求樂。  
以上先是對自己而言,接著是推己及人。比度自心,從自己的苦擴大推到別人身上,那時候覺得:原來一切眾生都在生死大海當中漂流啊!悲心也就策發出來了,有了悲心,佛法就能夠圓滿了。前面是策發厭離心,這裡是策發大悲心。厭離心也好,大悲心也好,換句話說,單求自己解脫也好,幫助一切人解決也好,要解決的都是--苦拿掉、快樂得到,所以你必定要尋求智慧。整個佛法推動你的原因都在離苦得樂上,所以前面說苦有五德。佛佛道同,沒有一尊佛例外的,都是宣說苦集滅道。在中士道的時候,已經把這個概念說得很清楚了,現在我們正式用的時候又提一下。想到這裡,原來苦有這麼大的好處,我們偏偏不曉得還要避開它!並不是叫你受苦,而是要你利用苦。所以佛法真正高明之處,真正圓滿的無上正覺,他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轉煩惱、轉種種的惡業、罪惡變成智慧!變成功德!利用苦,就因為有苦才策發我們修行。所以不管出離也好,成佛也好,佛道就從這上面產生的,有這麼大的好處。這才是真正的功德!世間那些不是功德,是騙我們的。
【以上諸德及此所例諸餘功德,自應先知數數修心,謂此諸苦是所願處。】
以上把主要的提出來了,還有其餘的一些,我們應該先了解,了解了以後,先在這個上面好好地修行,這點很重要喔!如果你不修,就會像我們平常那樣,聽聽道理是可以的,聽完了道理,遇到苦境心裡就退縮,乃至處處地方退怯,這個要注意。所以說,要數數思惟修心--這些苦正是我要的、我願意的!這樣來策動我們。  
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名將│-韓信,韓信帶兵,多多益善,再多也不怕,就怕少。如果他帶的是訓練有素的兵,那是無堅不摧!把烏合之眾交給他訓練也一樣不怕,為什麼?善於利用啊!真正的問題就在這上面。大家記得不記得韓信破釜沉舟的故事?他到了緊急關頭,臨時找了一大批烏合之眾(就是不是訓練有素的人)來打仗,若是我們,這種情況怎麼打?一點訓練都沒有!而韓信懂得如何善巧利用。敵人就在眼前,而且是訓練有素的精兵,堅甲利兵。韓信的兵雖然不一定是老弱殘兵,但的的確確是毫無訓練的,武器又不行,乃至於武器也不會使用,韓信告訴他們:「吃過了飯以後,把燒飯的鍋子敲碎,渡過了河以後,把船打爛,因為前面敵人等在那裡,他那裡的糧草不曉得有多少!等著我們去受用享樂,這麼好的地方等著我們,我們何必回到原來這個苦惱得不得了的地方。船也一起打爛,我們不用它了。」大家聽了很高興,於是吃過了飯,就把鍋子打破了,把船弄沈了,跑到交戰的地方,一看,敵人來了,那時候的心情只有一條路,拼命!除了拼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因為你不拼命只有送命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善於利用,後面精進一度就是說這個。你們了解了這點,才曉得《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教法的圓滿!實際上,的的確確這是從佛傳下來,經由阿底峽尊者從印度傳進來的最圓滿的教法,它每一個地方就這麼善巧地運用我們現有的狀態,告訴我們要以苦為道。六祖大師也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是不離開世間的,你離開了世間求佛法的話,就像找兔子的角。兔子有角嗎?你找不到的!所以修行就是在你眼前的這狀態上以苦為道。
【如云:「無苦無出離,故心應堅忍。」又云:「又苦諸功德,謂以厭除慢,悲愍生死者,羞惡而喜善。」】
沒有苦的話,出離都談不到。不論對自己或對別人來說,真正能夠跳出痛苦,還要靠它,所以我們這顆心應該堅、忍。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們眼前第一個,要從這個上頭努力。  
這裡所引《入行論》的前二句是總提苦的特性;下面一偈是說出苦的幾個功德。第一個厭離心,出離心,第二個,除憍慢,第三到第五羞惡、喜善以及悲愍生死苦海中的有情。寫成偈子的時候,把次第稍微換了一下。   
以上是講苦的功德,曉得了苦的功德以後,去修的時候必須要忍受苦。所以接下來說,忍受苦也有種種的功德的。你能夠忍受苦的話,就可以得到這樣大的大利益。
※﹝第二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德分二:① 思解脫等諸大勝利,② 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今初﹞
【◎ 我昔流轉生死之時,為求微劣無義欲故,雖知有苦尚能輕蔑非一大苦,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忍受非一無義大苦。況我今者,為求引發自他無量利益安樂,尚應故知忍受過前百千俱胝倍數大苦,而修善行,況輕於彼,應數思惟令心堅固。】
我以前流轉於生死當中--實際上這個「以前」是無始以來,時間之長是你無法計算的。我們在生死當中做什麼?求微劣的、無意義的事情。世間的事情,真正說起來,真是毫無意義,都是虛假的,騙我們的。求的是這樣毫無意義又微劣的東西,還不怕苦地去努力。就像農夫種田、商人作生意,乃至於作官,別看官好作喔!要競選,戰戰兢兢地,請問哪一個不苦?求這些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就算有也是非常微劣的,明明曉得這是苦的,我還輕蔑不怕辛苦!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例如現在念書非常苦,大家都在念書,學校又這麼不容易擠進去;種田也是如此,因為大家要搶著種田,種田更是辛苦。天下的道理就是這樣,結果是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啊!忍受非一無義大苦啊!就為了一點小小的利益,眼前不怕苦,還要造將來無量無邊的苦因,受無量無邊毫無意義的大苦。  
這是做一個比較,以前我們做這種小事情尚且這樣努力,現在我們真正要求的是有極大意義的事情,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利益,就是求取自己及他人無可衡量的真實的利益安樂。在這種狀態當中,雖然明明曉得這個苦,但卻應該去受。既然這個安樂比前面的大這麼多倍,根本無法相比,當然你忍受這個苦,也應該超過前面不曉得多少倍,這是絕對應該的。所以真正修行,即使再苦,比現在不曉得再苦多少倍,都應該忍受。何況真正修善行的時候,苦並沒那麼多啊!所以應該「數思惟令心堅固」。   
現在有許多人,世間的事情忙得不得了;對修行的事情卻覺得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實在是很糟糕!回想我以前也是一樣,沒有如理的了解,也難怪會如此。回想我當初出了家,說起來是很難得,的的確確有善根,然而做一點小事情,自己就覺得委委屈屈不肯做!可是外面一點世間的事情,做起來卻很起勁。等一下一個親戚來,朋友又來了,這個也過意不去,那個也不能不做,那個時候計程車沒有這麼普通,要擠公共汽車,擠得滿頭是汗,一點都不在乎。然而在寺院裡面稍微做一點事情,自己就覺得委屈,這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如理稱量思惟觀察。稱量了以後,還要不斷地依法思惟,使得我們的內心對於這一件事情的認識能堅固。
p. 301 (2)
【《入行論》云:「為欲曾千返,受燒等地獄,然於自他利,我悉未能辦。現無爾許苦,能成諸大利,為除眾生苦,於苦唯應喜。」】
寂天菩薩著的《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我們為了追求世間的種種欲望,曾經千返(這個千不是一千趟,是泛指無量次)於地獄,不曉得受了多少的大苦,結果不要說對別人沒有利益,對自己也沒有利益。現在你不用受這個地獄苦,卻能成辦種種殊勝的大利益。修道的苦比起地獄的苦來,那不曉得要好多少倍啊!所以眼前既不用受這些大苦,而且得到的利益是大得不得了。既然這樣,我們對於要除掉眾生苦這件事情,應該感到歡喜得不得了,因為我們是在賺大的法財啊!  
\n這一段話,我們要常常記住,這對我們有絕大的幫助,要記住而且一直去思惟觀察。如果我們腦筋隨時處在這個概念當中的話,那修行就很容易了。我們無量劫以來,都是為了自己的好樂,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這個也必須要,那個也必須要;結果是忙了半天,沒有好處,反而一直長劫在地獄裡邊,本來你想利益自己,結果得到的卻是苦。   
有一位居士提到,當初很想學佛,可是對家裡面放不下,兒子沒娶媳婦,女兒還沒出嫁,等到兒子娶了媳婦,女兒出嫁了,孫子沒人招呼怎麼辦?肚子餓了,你也必須去弄。人就是這樣像牛馬一般,先是忙自己的,然後忙子女,被這個東西綁得死死的,自己卻覺得很好,結果真的得到利益了嗎?沒有,所得到的是地獄等等的惡果。我們為了這種事情,還不惜受種種苦去做;現在修行不要受這麼多苦,只要你肯修行,絕對不需要你下地獄,不修行是非下地獄不可,這是千真萬確的。就像佛陀因地當中捨身飼虎,這個比起下地獄來,不曉得快樂、輕鬆多少倍呀!同時又能夠除無量的大苦,成就無邊的大利益。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對於修行的苦應該感到歡喜啊!對這個概念,要把文字轉變過來,變成我們內心的認識,經常擺在腦筋裡面去想,等到能夠辨別得很清楚了以後,再在事相上面去磨鍊,經過了這個磨鍊,你內心當中會感受到歡喜,一旦跟法相應的喜樂生起了,你就有希望走上去了。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5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5

【思惟往昔於自他利俱無所成,尚能忍受爾許難行,今為引發極大利義,於諸微苦何故不忍。故雖有苦,然有此利,我實善得,如是思惟令心高起。】
想想看,我們未嘗不想利益自己、幫助別人。為了這個目標,所以忙很多事情,忍受很多難行之行。結果忍受了這些苦,做了這麼多難行的事情,不論對於自己或者對於別人卻沒有幫助,俱無所成。如果這個概念你弄不清楚的話,所謂修道,始終都是空話。現在反過來,對事情認識得很透徹,看得很深遠以後這樣去做,於自於他是真正有大的殊勝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也應該付出代價努力,而這個努力所付出的代價,比起以前要小得太多太多;以前這麼大的苦,沒有利義,現在有這麼大的利義,一點點的小苦,為什麼不能忍呢?  
這樣一觀察以後,就會感覺到:苦是苦,但是這麼一點小苦,卻有這麼大的利益。太好了!我真是得到太多了,賺了大錢啦!這樣一想的話,你的心就高昂起來了;否則的話,還沒做事情,就畏畏縮縮地縮在後頭。所以修學佛法處處地方都要有正見,就像這樣,當你一旦真正體會到了這一點以後,自然而然你會打起全部精神來做。現在因為我們沒有得到正確的知見,隨順著無明,自己還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對毫無意義的事也是一樣很起勁地做。這裡並沒有教你損失利益,相反的,是讓你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我們應該認識這個關鍵所在。那個時候,你對修行時遇到的種種難行就一點都不怕,而且心裡邊是幹勁甚大,所謂「令心高起」就是如此。   
就像我們現在一樣,我們現在是為煩惱無明所轉,自己還覺得想得很對,這是見煩惱;覺得這個對我好,貪著難捨,這是思煩惱。因為被這些煩惱所覆,做起來也同樣很起勁,起勁了半天,卻把自己送到地獄。這個概念是眼前第一步要了解的。我看見這個大好處,所以才特別說明。平常我們懂得了一點道理,看不見自己的錯誤,仍舊依著老習性還不知道,還覺得這是修學佛法,所以叫繞圈子,原因就在此,雖然是碰到了一點佛法了,但是所學有很多漏洞而自己不知道。我想學到現在這個程度,對這個概念應該認識越來越強,體驗越來越深。
【又由惡友之所誑惑,尚能趣向無義惡途,忍諸苦行,謂跳三尖矛及炙五火等。】
另外一類是由於被惡友所誑惑,這個惡友就是惡知識。所以稱他為「友」因為他表面上對你很好,但是他引導你的不是正見而是邪知邪見。佛在世時特別是指那些外道,他們有的是持牛狗戒等種種無意義的戒,行毫無益處的苦行,例如所謂五火炙身等種種事情。我們現在也常常可以看見乩童拿鞭子往自己背上打得都是血痕,然後用火去燒,那的確苦啊!不要說叫我去做,叫我看都不忍看!而他對於這些毫無意義,又會把自己送到惡道中去的事情,都能夠忍受,並且認真地去做。
【又為世間微劣事故,能強忍受務農,徇利戰競等事,非一大苦,如是思已當於苦行而發無畏。】
惡友是特別指不如理的教法、言論、思想等等,現在是指世間一般的事情。士農工商不管哪一個,都是在追求很微小、很下劣的那些果報,種田的人忙著種田,商人忙作生意,士人念書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舉一個我們特別容易感受的例子,如果我們親戚朋友得到一塊田,他會高興得不得了地忙著去種,如果讓它荒在那裡,他會覺得很可惜;或者有一棟房子在作生意的黃金地段,絕對不忍讓它空在那裡;如果生意非常好,也絕對不忍心把來買東西的人趕走,大家都為了這些在忙,只為賺一點點世間的微劣的好處。現在我們碰見一點點事情就受不了了,看看他們,太陽這麼大,還曬著太陽去做,冬天天氣這麼冷,他也這麼做;作生意人也得一大早起來打點,沒有一個例外的,為了什麼?「徇利」,「徇」就是以身從物,通常我們說徇情、徇戰,就是對他所希望的事情,全部精神貫注下去,乃至於不惜生命地去做。大家都是為了世間的利益,而實際上眼前雖看似有一點點小小的好處,卻帶來無邊的大苦,而又必須戰戰兢兢地忙很多事情,這是眼前看得見的事實。  
你能夠照著上面的次第一步一步觀察、決擇、思惟,漸漸會體驗到:現在如果忙著修行,所得到的利益之大,不管前面任何一種,都完全不能比。那個時候,自己對於修行當中所發生的種種的困難,就一點也不害怕了。   
目前我們真正重要的是正確的概念要認識,然後不要停在那裡。現在我們的大毛病,第一個是不懂,不但如此,還不想去學。第二個是聽懂了,也聽得很喜歡,書本一合就留在書本裡,這個一定要想辦法提升它,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地思惟、觀察,去運用這個道理。那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像上面所說的:種田的人勤勤懇懇地種;做生意的人勤勤懇懇地做;現在我們學佛,賺法財也是一樣,愈做愈歡喜。別人在後頭拖拖拉拉,一點都不會影響你,你還覺得:這個朋友真好,他把他該賺的財,不斷地讓我賺,我真感謝他,賺了以後我將來還要幫他,這是第一個勝利。
【◎ 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者。如有一人是應殺犯,若截手指能免殺罪發大歡喜。如是若由人間小苦,總能脫離無邊生死,別能永斷那洛迦等惡趣眾苦,極為善哉。若能善思現前久遠二苦差別,則於難行能生心力全無所畏。】
我們能夠忍受修行當中種種的苦事情,難行能行,這樣去做的結果,能夠把無量的大苦都消除,眼前是要稍微付一點代價,出一點力,吃一點苦,但是大苦由此淨除掉了,有這樣殊勝的利益。譬如有一個人本來是被判死刑,要殺頭或者要槍斃的,結果現在只要去掉一隻手乃至一根手指即可,他就歡喜得不得了。我們人人都是這樣的,生了病,本來要送命的,結果跑到醫院裡面去動一個手術,我們要出很多錢,還要受很多苦,但是大家好歡喜,讚歎這位大夫好!我們就是這樣,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現在我們的修行,只要忍受人間的一點小苦,就能夠脫離無邊的生死大苦,而特別是能夠解除地獄等惡道當中絕大的痛苦,這個實在是太好太好啦!如果我們能夠很善巧地思惟眼前的跟久遠的苦這兩個的差別,你能夠修行的話,眼前受一點點小苦,將來能把所有的大苦徹底解決。而且事實上忍受得住眼前的小苦,當下就有很大的快樂,後來的快樂更是無量無邊。反之,你如果不能忍受眼前的小苦,眼前就不快樂,將來更是一點快樂都沒有。把這兩個之間的差別分別得很清楚的話,對於眼前稍微受一點小苦的這種難行就能全無所畏,一點也不怕的這個心力就生起來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思惟一定要如理如量,正確無誤,最怕的就是這個地方有問題,不能如理,你動不動總是把錯誤的概念帶進去了,就像把毒放進去那一定不行,「見」是最難辨別得正確的。見正確了以後還要如量,這個才叫「善思」。
【如云:「若截殺人手,能脫豈非善,若以人間苦,離獄豈非善。」】
如果說,這個人本來是要被殺的,現在只要削掉他一隻手,就可以把他的命救活,那豈不是一件好事情嗎?同樣地,我們現在只要受一點人間的苦惱,就可以把地獄的大苦徹底解決,那豈不是一件大好事嗎?這是思惟能忍眾苦難行的第二個勝利。思惟能忍眾苦難行的功德,是從好的方面(得解脫等)以及遮止苦的方面告訴我們忍苦的殊勝利益。
【◎ 從微漸修無所難者。如云:「若習不易成,此事定非有,故修忍小苦,大苦亦能忍。」若被忍甲受苦意樂,雜諸小苦漸次修習,則忍苦力漸能增廣。】
修的時候有它的次第,只要一步一步順著次第去做,一點都不難。如《入行論》云:修行了以後不成功,這樣的事情是不會有的。所以現在我們先從忍耐小苦修起,自然忍苦的力量就會慢慢增大,到最後再大的苦你也能忍受了。其實這種事情,我們人人都有經驗,也都有這個力量。譬如有的人歡喜吃辣椒,如果沒有辣他實在吃不下飯,但是第一次吃辣的時候,如果那時候還是小孩子,不習慣就哭啊鬧啊,但是慢慢地吃到後來,沒有辣他就吃不下飯:「哎!今天沒辣」;或者有的人歡喜喫茶,我想這不會天生來的吧?你們怎麼樣我不知道,我現在也很歡喜喫茶,但是第一次喫茶的時候覺得苦苦的,可是後來就慢慢地養成了習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們沒有善巧,在無明當中,明明有這個能力,卻偏偏錯用了,還讓它送我們到地獄裡面去。所以有了正知見,你只要努力改,一定會改得過來的。  
前面曾提到《入行論》上面的一個偈子:「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遇到困難不應該退,尤其是修行!任何事情都是經過修習以後才學會的。你也可以把這個「修」改成「習慣」,就是靠不斷地練習而成功的。剛開始的時候好像冤家對頭,你一聽見就害怕,到後來沒有這樣東西你還覺得不快樂,放不下它。對人是如此,對東西也是如此,就像剛才講的茶也好,咖啡、辣椒、香煙也好,我們太多人都有這個經驗的。這個說明只要你願意不斷地去學,沒有一件事情是學不成功的。   
所以我們中國古代的聖人也告訴我們:「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意思是說,有的人是天生自然而然地就這樣去做了,有的人不是天生的,是覺得這樣有利益而去做的,有的人是連這個利益都不知道,被環境逼著勉強而去做的,但是做到後來都能改變過來。剛才講的辣椒等等,也是一樣。比如說,印度人的飲食習慣偏好辣椒,小孩子就在那個辣椒圈子裡長大了。以我來說,當然我現在胃不好沒辦法,假如我不在乎胃的話,第一次儘管不行,但是我也跟著大家吃辣,吃到後來也會養成非吃辣不可的習慣,這個就是勉強而行之。   
我為什麼要說這些?諸位現在能在寺院裡修習,這是宿生善根所使,但是我們的善根力量不強,如果善根力量強的話,你來了就不肯回去了,會全部精神貫注於修行,我們看見祖師大德們都是這樣的。像玄奘大師、憨山大師他們都是很小的時候,跟著母親到廟裡,一到了廟裡就不想回去了。在廟裡住下來了以後,聽到人家講那些行為是好的,他就拼命地去做,是壞的就改掉,這是大善根。我們現在是有善根,人家勸勸,我們聽見了覺得好,就來出家了。來是來了,但並不是「安而行之」,可是我們確實曉得它是有利益的,這個時候只有兩種辦法--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其實這兩者是同時並用的:講道理的時候,就是去了解這樣做的殊勝利益、不這樣做的大過患,以此來推動我們;去做的時候,就要勉強而行了。事實上,祖師也好,佛也好,沒有一個例外,都是從這一條路走過來的。   
就我們一生來看,短短的幾十年,安行、利行、勉行都有,但是就整個的修學過程來說,任何一個凡夫,從無始以來到最後圓成佛道,剛開始時一定是被迫而來,然後步步上去,這個叫做修學過程。正因為如此,所以如果我們能安而行之固然好,不能的話,更應該策勵自己說:「人家善根這麼夠了,還在努力,我現在不夠啊!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還不勉強自己,那要等到哪一年!永遠沒成功的機會呀!」就這樣推動自己去做。這個裡面就有「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所以碰見任何事情,萬萬不要為自己找藉口,這不是幫自己,而是害自己,這個概念我們務必要認得清楚。自己找藉口固然不可以,如果旁邊的朋友好像很同情你,你要很清楚這是惡友,是惡知識,這是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把握得清楚。我們也千萬不要作惡知識,告訴別人:「某人呀!這位老師怎麼要求這麼嚴?」等等,好像處處地方給他開一個方便,我們千萬不要這樣做,也千萬不要接受這種似是而非、害人不淺的惡知識的言論。   
做任何事情,第一個先要心理建設。現在我們修行忍辱,心理上面要披起忍辱的盔甲,然後去跟敵人打仗。披了忍甲以後,心裡的意樂就會覺得:我現在該去受苦,不是享受快樂,因為要修行就得受苦,所以要披起這個忍種種難行之苦的盔甲。修的時候由「雜諸小苦」,也就是由小小的地方漸次修習,如果能夠這樣慢慢地做,你的忍耐力慢慢地會增廣。我們寫字或做任何事情也都是如此。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說,不怕你們提問題,就怕你們不提問題,因為提問題就表示你開始思惟觀察了,否則你聽時覺得很懂,實際上自己想的錯得不知道到哪裡去了,還覺得自己很有道理。   
不但要提問題,而且要去行,實際上,你只有在行、思的時候才有問題,否則的確很難改,一個道理如果不實際上去體驗的話,那是沒有用的。平常害怕提出來、怕錯的人,不會有進步的時候。假定有人居然一學就會,那十方三世諸佛豈不都是一點用場都沒有了?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尊佛例外的,都要經過這麼長劫的行持才能夠證得,這說明了我們基本概念上的錯誤,一定要從這個地方開始改過來。所以為什麼我用寺院裡的很多事情為例,因為你認識了以後,每一個地方都是我們修行最佳的機會。
多年以前,我剛出家,總覺得修行就是要念佛,對於做早晚課不大相應,後來這個困難克服了以後,聽到別人有時聲調高一點,有時低一點,內心又覺得:「唉!唱這麼高,多傷氣!」現在想想,真不曉得一天到晚在忙些什麼!總歸隨著「我」在轉,覺得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事實上,我們不要說他對不對,就算是他完全錯了,你能夠跟著他的話,他卻是成就我們的忍辱波羅蜜。我們必定要常常自問:「我來幹什麼的?」「來學佛呀!」「既然來學佛,佛是怎樣做呀?」成佛也不是一天到晚都跟著佛後面喔!一開頭固然是跟著善知識,他告訴你這個道理,但在後來的生生世世當中,佛卻是跟著誰呀?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從來沒有做一件如理的事情,但是佛就生生世世跟著他,而且還感謝他,因為沒有提婆達多就沒有佛。這個概念,我們必定要從這個故事上面了解它的精神,進而體驗到它的特質,這必須靠我們身體力行。  
所以眼前這些小事情,千萬不要說這個不配我胃口、不合理。凡是這種事情都是成就我們的,從「布施」開始一直到「智慧」,都是如此。忍辱、精進,也都從小事上做起,所以不要看是小事就馬馬虎虎,小事馬虎的話,大事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小事你能夠戰戰兢兢,才有提高增強力量的可能。慢慢你的能力愈來愈大,到最後什麼事情都可以做。所以孔老夫子說他寧取狂狷,不取鄉愿,我們心裡上也應該這樣。因為狂狷的人他心裡面有把握住一個原則,狂的人就是把握住大的目標,從大的地方去做;狷的人他也有原則的,可是他從小的地方去做;鄉愿這種人是沒有原則的,看起來樣樣都是好,實際上做起事來,心裡面是樣樣都不好。   
眼前我們第一就是要披忍甲,就是心理建設,有了這個心理建設之後,你再從行持上面去下手。行持的時候要把握住大原則,小的地方也許不大注意。譬如說禪宗的祖師,他們的確是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邊,其他的小地方都不在乎,你如果打我,那你打好了,沒關係。像來果老和尚跑到廟裡住了三個月,人家問他:「某人呀!我們大殿上供的三尊是什麼佛?」「不知道!」這是千真萬確的。所以我常常說,如果你們真的有這種精神,小地方不做沒關係,因為他心智的確全部貫注在這個上頭。不過,這個我們普通人做不到,那怎麼辦呢?從小地方做起,一點一滴都不放鬆。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原則一定要把握得住,你只要認真這樣去做的話,無有不成功者。
【《集學論》亦云:「此中若修小苦為先,則於大苦及極大苦而能串習。譬如一切有情由串習力,於諸苦上妄起樂想,如是若於一切苦上,安住樂想而漸串習,則亦能住安樂之想。」】
《集學論》上面也說,先從修小苦開始,慢慢地習慣了以後,對於比較大的乃至於最大的苦,你都能忍!這裡指出一個實際情況:譬如一切有情由於無始的習氣所染,明明是苦事情,我們卻妄起樂想,這一點太清楚太明白了。眼前所有世間的事情都是苦事情,但是我們偏偏覺得快樂得很,為什麼?由於無始無明的習性所使。所以只要你了解了真相,對眼前修行的這些苦事,你也可以安住樂想。  
前面教我們修行的時候要具六想等等,就是要如理地去觀察,一路上來告訴我們的都是這種道理。修行是件苦事情,但是你如理觀察了以後,會覺得修行對你有大利益,這樣去做是好的,剛開始時安住在這上面,然後漸漸去練習它,到最後你會做得愈來愈起勁。比如說早上你一聽見板聲,就「啪」一下坐起來,坐起來了以後,心裡的緣念很重要,不是坐起來了就行,否則你會覺得坐起來了以後還是很累。如果你這樣,第一天第二天也許還可以,第三天坐起來以後又塌下去,第四天乾脆就不坐起來了。現在不是這樣,你坐起來後心裡就想:「你看以前我從來做不到,今天我居然做到啦!而且我今天提早坐起,跟昨天不提早坐起,起床以後一樣嘛!」你不斷地這樣想。這個地方很重要,所謂的修,始終是調伏自己的心。你必定要從這個地方真的努力養成了習慣以後,自然而然不單能「啪」一下就坐起來,而且坐起來以後你心裡邊很相應,這個才是我們最佳的保護,這個必定要懂得。這是我自己真正一生受用的地方,要不然,儘管在這個環境下慢慢地逼個三年、兩年,養成了好習慣,可是如果換了一個地方,早晨你就會塌在那裡。   
當年因為跟著我的老師,剛開始是被環境逼的,後來慢慢地有這個概念,情況就不一樣了。換一個地方的時候,自然而然由於這個心情的策勵就坐起來了,這不只是習慣喔!無始以來貪那個軟暖習氣,但是由於心力很強就坐起來了。坐起來了以後感到歡喜,「我今天沒有被煩惱、習氣所綑住,儘管外面的環境已經改變了。以前我之所以成功是外面的環境幫助我,現在這個卻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成功的。不但成功了,而且很歡喜。」能夠這樣去想的話,以後任何情況下,以這個原則,你就都能做到。所以等到一旦養成了習慣,有很多好處在,這個好處只能靠你們自己去體驗了。所以修行這件事情,的確是別人一點也替代不了的,別人能夠幫助你的,就是把這個道理告訴你。
p. 302 (2)
【又生此想,復如《猛利請問經》云:「應當捨離,如樹棉心。」《華嚴》亦云:「童女,汝為摧伏一切煩惱故,應當發起難行之心。」謂須心力最極堅穩,非心微薄之所能成。】
關於上面這種概念,你去做的時候,要捨離「如樹棉心」,這點很重要。棉花有二種,一種叫木棉,一種叫草棉,木棉是長在樹上的。真正修行的時候,千萬不要拿著軟趴趴的心,如同棉花,雖然看起來一大堆,一碰,軟軟的,沒有用。修行的心裡是要非常堅固、非常猛利、非常殷切,所以叫披甲,甲就是盔甲。然後跟煩惱鬥時,自己手上的工具要銳利,這一點也是同樣非常重要的,因為習氣的力量太大了。如果你軟趴趴地對它的話,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道理非常清楚明白。就比如說,我們現在想要去掉前面那堆土,或者是搬掉那個水泥塊,不要說什麼大的東西,你用的工具像棉花一樣,有用嗎?一點用場都沒有!《華嚴經》上也告訴我們:現在要修行摧伏一切煩惱的話,必須不求省事、不圖取巧,發起勇悍、猛利之心去做。這種心力必須如理而且極堅極穩,非常堅固,不為外面非理的事情所動搖,微弱的心力是絕對不行的。
【故若先發堅強志力,則諸大苦亦成助伴,譬如勇士入陣戰時見自出血,以此反能助其勇志。若先未聞如是之法,雖聞云我不能行,此自輕蔑者,則苦雖微亦能成彼退道之緣,譬如怯夫,雖見他血亦自驚倒。如云:「有若見自血,反增其堅勇,有雖見他血,亦驚慌悶絕,此由心堅固,怯弱之所致。」】
假定你先啟發了這個堅強的意志力,然後如理地去行,不怕艱難地去做,那麼不但你能克服苦,而且這個苦反而會幫助你,這是千真萬確的。  
不曉得你們平常有沒有打籃球或棒球的經驗,或許我們不一定有打球的經驗,可是我想很多人有看球賽的經驗。如果說雙方一隊是很強,一隊是很弱的話,你看起來沒勁,打的人也沒勁;反過來,如果雙方勢均力敵的話,看的人非常有勁,打的人也非常來勁。所以,對方的力量愈強,你跟他打的意志力、戰鬥力也愈強,是不是這樣?現在我們跟煩惱打,煩惱的力量很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苦愈大,反而你的勇悍心是愈強,所以這個大苦變成我們的助伴。剛才是以球賽作譬喻,現在這個地方是以打仗為喻,戰場上的勇士也是一樣,有時候自己不小心,會被人家傷了,但他就是因為受傷了,更是勇氣百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另外一種狀態,假定我們沒有如理地聽聞這個正確的方法,那時候,因為不了解行持的原則,雖然想「我要學佛,我要成佛!」但是因為不懂得怎麼修,所以一旦真正要叫你去行持時,會說:「成佛要修道,修道要這麼苦,我怎麼可以呀?我不行。」自己首先打了退堂鼓了,這就叫「輕蔑」,就是覺得「我不行呀!」自己看輕了自己。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一點點小苦,你也沒辦法承受。就好像懦夫,不要說自己身上流血,看見別人流血就嚇壞了。的確有這種很嬌嫩的人。我就看見有人老遠看見蟑螂,就害怕得要命,最妙的是閉上眼睛,在那裡嘩啦嘩啦大叫。我們常常笑雉雞(就是一種山雞),牠被老鷹追的時候,沒地方逃了,就把頭塞在草堆裡面,自己覺得很安全。我們會笑這些動物,但是人間居然也有這樣的人:看見了小小的蟑螂,就害怕地把眼睛摀起來!所以我們修行人在這個地方,務必要有正確的認識。如果真正仔細衡量一下的話,我們有太多人就是這樣。  
大家覺得出家修行,就好像你只要到寺院裡出了家,一披這件衣服,那些居士們就跑來送錢給你,還要跪著把最好的東西供養你,樣樣都是坐著等現成的。到寺院裡發現早上要幾點鐘起來,還有很多規定,內心就打退堂鼓了。所以太多人這樣說:「等到我老了,賺了一點錢,買一棟公寓,然後在那裡修行。」再不然拿了幾十萬到廟裡邊,討一個單,在那裡什麼事情都不要做,那是絕大的錯誤!所以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了解,修學佛法如果這個不認識的話,那一無是處啊!修行的時候,要按部就班慢慢地來。了解了這一點,現在就從我們的下手處做起,這個好重要!好重要!我們務必要注意到這一點。
【◎ 處門廣釋者。若須安忍所生苦者,為當忍受由何生苦,此分八處:依止處者,所謂衣服飲食坐具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是能增長梵行之依,此等諸物若得粗,他不恭敬,稽留乃與,不應憂鬱,當忍由此所生眾苦。】
修行必定要安受修行的苦,那麼,要忍受哪些苦呢?下面就詳細地從各方面來說明,分八個大類。第一類是依止處,我們為了修行,的的確確還要衣、食等這些東西,可是受用這些東西的目的是為了增長梵行,所以千萬不要弄錯,不是增長我們的雜染心。所以吃東西時覺得這個配我胃口,這個不配我胃口,這是雜染心,不是梵行。當覺得不配你胃口時,要曉得煩惱來了,正因為不配你胃口,而認得煩惱,那個才是梵行,才是持戒。  
衣食等這些東西,不管是粗劣或缺少,或者人家給你的時候不恭敬、種種留難,不要在這上面去多擔心,應該忍耐。不要說我們修行人,古來中國的念書人是「恥於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也就是真正的念書人,如果嫌吃得不好、穿得不好,這種人根本不足以談道。那是世間一般的人喔!現在我們是修行人,更應該超出他,他的目的是世間聖人,我們現在是要成為三界之內的導師。所以在這地方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出家的同修們。   
曾有人來寺院,我告訴他:「我們出了家都吃羅漢齋。」他說:「羅漢齋的味道真好,做起來又怎麼怎麼……」他以為這裡的羅漢齋,指的是台北最有名的素菜館的招牌菜。我告訴他:「我的羅漢齋是放一點水,一點鹽、油,有什麼就放下去煮。」他聽了半天很驚訝地說:「什麼?就這樣,這個菜不炒可以吃呀?」我出家到現在二十四年當中,剛開始,我在獅頭山出家,那時候是這樣。後來到福嚴精舍,以後到同淨蘭若,後來到美國,然後由美國的東海岸到西海岸。其間只有在東海岸美國佛教會大覺寺時,一段很短的時間,他們請了一個人,每天做幾個菜,除此以外,向來就是這樣,作法就這樣。我們這裡在座的還有一位同學,他長得這麼胖,吃的也是一樣,所以這個不是問題呀,你們千萬不要被這種東西騙掉,我是隨舉一例,這是第一個。
【世法處者,衰毀譏苦,壞法壞,盡法盡,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如是九種是為世法,依此一切或依一分所生眾苦,應善思擇而忍受之。】
第二是世間法,其中衰毀譏苦就是八法當中壞的那一面;壞法壞,就是壞掉了;盡法盡,就是沒有了;或者老、病、死等等,世間必然產生的,或者是全部,或者是其中的一部分,不管它有什麼問題來,我們應該善巧、如理地思惟,去忍受它。因為我們雖然出了家,的確出家還有出家的團體,乃至於眼前我們這種狀態還難免跟世間人接觸,而且真正講起來,本來修學佛法,就是在世間上面去認得了煩惱,跳脫出來。那個時候像這些問題,你必定要認識清楚,善巧思惟,然後忍受它。   譬如說,我們修學佛法卻常常還會說:「這樣做不好意思呀!」「這樣做是得罪人呀!」大家要注意,你不好意思的對象、理由是什麼?假定你是以法來衡量,我這樣做不如法,不好意思,那對!假定你的不好意思是跟世間人來往的話,覺得這樣做了以後,人家笑你,不好意思,那錯!同樣地,所謂得罪不得罪,這要看得罪的對象。你得罪了世間人,往往佛菩薩歡喜;反之,你怕得罪人,往往佛菩薩在那裡難過。當然做得好的話,兩者都好,皆大歡喜,做得不好,兩者都壞,我們必定應該如理取捨,這個概念是非常重要!眼前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處處地方要顧慮一個問題--目的為了什麼?應善思擇而忍受之。
【威儀處者,行住坐臥是四威儀,第一第三晝夜恆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由此生苦悉當忍受,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
「威儀處」,就是我們的行住坐臥,一天當中無非是這個。第一、第三的行跟坐,不管白天還是晚上,你應該努力地依法來進修。這個時候要忍受,千萬不要非時去睡覺。古人晚上睡覺,就只在中夜,從十點鐘開始到兩點鐘,睡四個鐘頭。現在還是能看見這種人。我們現在睡覺的時間的確已經夠多了,然後中午還要睡這麼久,打了板還爬不起來。這個事情並不太強迫,可是大家必須注意,就我們眼前的狀態當中,慢慢地從處處地方不斷地去改善。  
說到這個地方,注意始終要記著「次第」這個關鍵,前面告訴我們要「從微漸修」,這點我們尤其要把握住,剛開始修的時候,不是說聽見了,今天晚上就開始,我也十點多睡覺,二點起來,不是這個樣子。前面說過你隨意遇到一個所緣,馬上去修的話,對你是不但沒有好處,而且一生善行終成過失。你必定要先了解它正確的內涵以後,找到跟你現在相應的下手處,從這個地方步步地深入。不過反過來,我們不要說既然如此,聽是聽見了,放在那裡不去管它,那同樣地錯了!放在那裡不去管它的話,學到驢年也沒有用,十二生肖當中沒有驢年,換句話說,你不管修到哪一年都始終是在講講,沒有用的。   
曾有位同修問我,他身體不大好,少睡了以後,總是精神不好,那怎麼辦?我就跟他講我自己的經驗:我剛開始時也是這樣,於是我就列定一個功課表,譬如說,我平常假定是九點鐘睡,或者乃至於早一點,八點鐘就睡。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絕不會一下改到十點鐘才睡,但是也絕不會仍舊停在八點鐘睡,怎麼辦?把睡覺的時間,從八點鐘移到八點十分,第二天八點十分睡可以了,不是第三天馬上延至八點二十分,而是固定在那裡一個禮拜乃至半個月,一定要經過一段時候可以了,再延十分鐘,等到你延了三次,延到八點半時,停在那裡,暫時不要再前進,經過一個月,乃至更長。你對於延長的時間,能夠作適當的運用以後,再繼續延長,乃至變成九點鐘。如果你調到這地方,覺得有問題,就停在那裡,但是不能退!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則,你只能進不能退的,一退就完了,因此進的時候寧願慢。像抓強盜一樣,現在抓的是煩惱強盜,你不是一口氣猛追,要慢慢地來,反正我總歸跟在後面,直到抓到強盜為止,不能停!對睡眠是如此,其他的亦復如此。
【攝法處者,供事三寶、供事尊長、諮受諸法、既諮受已為他廣說、大音讚誦、獨處空閒無倒思惟、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為七攝法,於此劬勞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我們學佛是攝受法,世間攝受的是非法。為了要修學佛法、攝受佛法,應該受這些苦。換句話說這是應該做的,一共分成下面七樣東西,這個是出於《瑜伽師地論》。第一個供事三寶,這很重要,這個就是修行。不但在家人要,我們出家人更要。在家是業餘的都要,我們出家了居然不要了,這說不過去。所以從我們早晨上殿、過堂開始,任何一個行為,要記住--我跑到這地方來做什麼呀?如法供養。打掃殿堂廁所等等,乃至於每一個小地方,譬如吃飯,不要說:「反正大家拿起來就吃了,等唸完供養偈飯菜都冷啦!」你要是嫌它冷就回家裡去,你有病或老了,是可以開緣,但一定要遵從佛告訴我們的佛制,因為佛是完全如理如法地了解一切。所以跑到這裡一切都是供事三寶,或者是有上供養,或者是無上供養,或者是事的供養,或者是法的供養。  
我們真正要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必定要依善知識。所以第二個是供事尊長。此外,你為什麼跑到這地方來?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不是跟他結交朋友,而是要了解佛法,知道什麼是如理的。我接近了幾位大善知識以後,才發現,真正接近善知識,跟我們的現況是差得十萬八千里。對這一點,我的感受很深。我們現在像小孩一樣,要哄個半天,如果師長稍微勉強你一點,自己就憋著嘴巴,不曉得氣到什麼地方去了,跟法一點也不相應。我自己一直到後來,凡是老師隨便一句話,只要他說出來的,不管是輕輕鬆鬆對我的說明,乃至於指責等等,我一定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做到。儘管剛開始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合理;但是現在完全反過來,至少理路上面是如此,我做是做不到,可是心裡面很清楚、很明白。我們必定要知道,跑到這裡來是為了要諮受諸法,你要受法必定要有條件,就是你要把握住這個原則,然後一心恭敬地求,否則的話,沒辦法。   
我曾經不止一次遇到過這種事情,很多人覺得佛法好得不得了,但是要想在世間修很困難,而且不修也不行,這也完全正確。所以最後往往是選擇念佛,念佛的確也是最好。於是就問別人怎麼念,最好趕快告訴他怎麼得到一心不亂。如果他已經宿生有善根,很快就能念得相應,那的確你只要一心念佛,其他的不去管他,但極大部份人實際上不是的。那時候你就告訴他依師學的道理,他聽了以後就覺得: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實際上這種情況是他弄不清楚佛法真正的內涵。當然,在家人本來就是業餘性質,種點善根;以出家人而言,一定要知道,我們跑到這裡來幹什麼?要諮受佛法,那的確需要一心一意地深入。就算我們現在條件不夠,或者年紀大了,或者有病,至少有一件事情要做得到--心不要退怯,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應該說:「我現在有這個條件的限制,但是我心裡面一定要努力。」不但如此,更應該警惕自己。那是我現在的感覺,所以我常常說,我不如你們。   
我覺得你們都是善根比我足,還那麼勤勤懇懇,我年紀老了,條件不夠,假定我現在心裡面還不努力建設,還躲在軟暖習氣裡的話,養成這個習氣,這就是我們的業,下一世來的時候,自然而然這個業就現起,前面說得很清楚。所以我儘管做不到,可是我心裡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做到它!」能夠這樣策勵自己的話,外面這個緣適當的時候,你就做到了。否則我們心裡面先已經打了退堂鼓,種種地方找理由推,環境逼在那裡沒有辦法,等到換一個環境,你就完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再來人,他心裡面如果有堅強的力量,第二生再跑到這個環境當中,很多世間事情,不一定動得了他。   
我們不要說從前生到這一生,就眼前來說,儘管我們現在是坐在這個地方,心裡面卻在那裡盤算:「假期快來了,在假期裡面,我要怎麼怎麼……」想了一大堆,所以假期一到,佛法就跑到九霄雲外,碰到什麼就沾什麼,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我想人人都有這個經驗吧?反過來,應該想:「在學期當中,看得見師友,有這個環境保護,假期來的話,千萬不要為它所轉去。」心裡面先不斷地打氣。然後到了假期,別人是等不到明天,今天就放假啦!「我至少今天還不離開,最快我要到明天走,乃至於到後天走。」心裡面就完全不一樣。跑到外面去的話,碰見了緣,它就生起來:我所學的佛法,現在正用上。所以一定要了解,我出家是幹什麼的?為什麼不忙世間的,而來供事三寶?為什麼不供養自己要供養尊長?就是為了要諮受諸法。   
我們現在這裡學的是忍辱波羅蜜多,這是大乘之法,所以不單自己了解,而且要廣為他說。不過這個廣為他說,必須你自己要先了解。要了解的是法義,而不是只了解這個名詞。單單名詞還是有它的用場,可是解決不了問題。既然我們真心要解決問題的話,至少要從這個名字,體會到一點所謂名句文身所指的真正內涵,能夠不被煩惱轉得七葷八素,那時候,你把不被轉的經驗告訴別人,那才是真正的「說」,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第五是說修大音讚誦,譬如我們上殿、過堂等等之時,不論讚歎也好,讀誦也好,也都是像我剛才說的一樣。我以前有個毛病老覺得:「哎呀,這個聲調太高唱不上去!」不過現在這倒是事實,我平常上早殿,剛開始是會唸出來,但現在我都很少出聲,這一點是我要特別跟大家說明的。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態是每況愈下,只有在一個時候例外--就是一跑到課堂裡面,我就提起全部的精神來了;然而下來了以後,常常感覺到連氣都透不過來。雖然有好幾位同學建議我早晚課不要上,但我覺得這是很難得的一個機會,至少我可以在殿堂上面拜;而且嘴巴上面雖然唸不出來,但和大家一起上早晚課的話,我心裡一定也要跟著緣念,這個特別向大家說明一下。我儘量地建議大家,在你們年輕的時候要努力去做;像我這樣,年紀大了以後,都還不輕輕放過,因為我覺得歲月無多!就這樣在床上癱掉的話,太對不起佛法,也太對不起我自己!所以我寧願站在那裡,縱使跌倒在大殿上面也在所不惜,因為若是以後到了極樂世界,再來拜這個骨頭,遠比在床上養得胖胖的,到了地獄,再回來打它要好很多。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啊!   
再下面「獨處空閒,無倒思惟」是第六個。真正修學佛法的時候,最怕雜染,所以平常心裡如果歡喜大家聚在一塊兒閒談,這完全是與法不相應的;只有一個情況例外,那就是為了諮詢、探討佛法而必須要聚在一起,這有它特殊的功效。還有大家住在一塊兒的依眾靠眾,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是為法而增上,而真正努力用功的時候,是這樣的作法。那麼「獨處空閒」不是叫你一個人在那裡睡大覺,是要「無倒思惟」,這其中包括了修習多種各式各樣的法門。   
「修習瑜伽作意」,「瑜伽」是相應義,就是境、行、理、果、基等等。那麼現在我們聽懂了,從文字上面了解義理以後,怎麼從這個不相應的染污法上,根據這個義理,而轉變成如理的,這叫做瑜伽,也就是跟法相應,以前是跟非法相應。一定要依著正確的認識去修習,這時要「作意」,必須要透過思惟觀察。而這裡邊包括止、觀二部分。   
攝法處一共有七個,這個叫「七攝法」,這就是我們正修行的。前面依止處、世法處、威儀處等是前行,換句話說就是準備工作;而我們正式修學的就是這一條--攝法處。這當中有很多條件及困難要克服,所以說「於此劬勞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6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忍波羅蜜6
p. 303 (2)
【乞活處者,剃鬚髮等誓受毀形;受持裁染壞色之衣;從其一切世間遊涉兢攝住故,別行餘法;捨務農等從他所得而存濟故,依他存活;不應受用集所獲故,盡壽從他求衣服等;斷穢行故,盡壽遮止人間諸欲;捨離歌舞笑戲等故,及離與諸親友同齡歡娛等故,盡壽遮止人間嬉戲,為七乞活,由依此等所生眾苦應當忍受。】
就我們的生活方式來說,有七種是必須去做的,因為這些而引起的苦應該要忍受。我們現在修行還要靠這個身體,要養活它,所以下面告訴我們,現在並不是為了「壞聚」這個東西,在身體這色殼子上面做功夫,而是真實了解它的虛假。所以「剃除鬚髮」,不只是身外之物要丟掉,連自己身體上有的東西,比如頭髮也都剃得光光的,什麼裝飾都沒有。「誓受毀形」,注意,這是發了誓願的!我們真正受持的是「裁染壞色之衣」,這個大家都了解的。換句話說,對於世間的一切東西,哪怕是顏色一定也是要壞色,就是不用正色。以前大家在一起遊涉世間的一切行住,這些統統要兢攝住,捨棄掉,「別行餘法」,就是行的跟世間那些完全不一樣,這點我們必定要把握得住。所以在家人如果想真正修學的話,也要慢慢地遠離,不要說這個也少不了、那個也少不了,出了家了,更是要注意出家真正的目的,不要說這個不好意思、那個也不好意思。如果這樣,出家完全錯了!出家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如法地去做,這樣出家才有意義。以前一天到晚忙著攀世間的交情,現在是要跟佛菩薩談交情了;佛菩薩告訴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這就是「別行餘法」。  
「捨務農等,從他所得,而存濟故,依他存活。」我們都不要去種植等等,而是托缽得到什麼就吃什麼。「不應受用集所獲故」,自己想辦法搜集得來的東西,都不應該受用,所以「盡壽從他求衣服等」。盡壽摒除這些東西,吃的、穿的都是一樣,如果你自己努力去弄的話,都是不清淨的。現在有很多人有這種概念,說起來很有意思:我將來是要修行的,現在要先賺一筆錢存在銀行裡邊,然後再去出家!如果你是在家人修行,這倒是個好辦法--先賺一筆錢,然後還是在家修,那是對的,因為不必再為錢財忙。如果是出家的話,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絕對沒有說賺了一筆錢存在銀行裡的打算。應該一刀兩斷,就這個樣,統統捨掉了!那個時候,吃的怎麼辦呢?討啊!這是一個如法的典型例子。   
不過大家千萬注意,法是用來要求我們自己的,要常常記得這個話,不要看別人不對。他對不對那是他的事情,他可能是菩薩示現,就算他不是菩薩示現,你是要修學佛法的,你批評別人對不對,換句話說你有一個自己的標準在。而修學佛法的真正標準是淨化自己的煩惱,現在你忙著管別人的對錯,請問這是如法還是煩惱?你一想就曉得,這個不如法、是煩惱之法。所以不要管別人怎麼樣,要知道佛法是反過頭來觀照自己的。除非大家是同修,我們的的確確有某些情況要靠朋友來諫勸,因為有時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被煩惱拉去了,那就要靠師長來策勵我了。所以同樣地,當我看見某個同修不對,真正對他好的話,會告訴他:「某人,你這樣錯了!」所以佛法裡面有如法的諫勸,可是那個諫勸一定是像剛才說的,自己的的確確是一番善意地告訴他。   
如果我們是非莫辨的話,那個絕對不是佛法。佛法是智慧之法,所以是非要辨別清楚,看它根本在什麼地方。譬如剛才說的外面這一些境界,我們還是要分辨,辨別了以後,緊跟著要策勵自己的,就是了解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我應該選擇對的。所以我淨化自己心裡的煩惱,淨化了以後憐憫他人,進一步幫助他,那時絕對不會責備他。所以你認為自己持戒卻看人家不對,那就錯了。如果你看見某人不對,心裡面起了厭惡、瞋心,你首先要了解自己已經在煩惱當中,要先把煩惱調伏,而且在那時候你不能開口。如果那時自己不是在煩惱當中,而覺得他是個很好的人,只一個不小心犯了錯,你就可以勸他說:「某人,你這個不對!」每一個地方你必定要這樣辨別得很清楚,要把握住這個原則。   
這裡提到很多,我們也不必一條一條地細說。凡是世間的一切東西,包括鄉里國土,都是這樣的。如果出了家以後,還是和以前一樣,老朋友一大堆,乃至於和家裡的人牽牽連連,這些都是不可以的。所以我為什麼特別說,以後凡是有人來找我,請你們任何一位都注意,請他到客堂,然後我再過去。關於這個我告訴你們一件事情,離開現在已經二十年了。那時候我剛出家,住在同淨蘭若,有一天,我妹妹跟妹夫夫妻倆來看我。那個妹妹可以說是我從小把她帶大的。那時我正好生病,從出了家以後,我到哪裡去根本不告訴家人,他們也從來找不到我,但那次因為我要動手術割胃,法師就說這個是大事情,你應該寫信告訴你叔叔一聲,所以我就照做了。我叔叔曉得了我在那裡,馬上就趕過來。後來妹妹、妹夫他們來看我,在那種情況之下,我就隨便地讓他們倆個人進了房間,當時仁法師也沒說什麼,之後他問我:「剛才誰在你房裡?」我說:「妹妹和妹夫。」他接著說:「戒律上有沒有告訴你,哪一種女性可以例外進比丘寮房?乃至於自己的母親我們都應該清楚界線,而去持守。」他沒有講別的了,但是我曉得他的意思,到現在我一直深深地警惕這個話。   
雖然眼前這個環境不理想,我們也不要太輕忽,能夠做得到的地方儘量做到。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染非常厲害,你不知不覺地沾在那個地方,久了它是會發酵的。所以要常常記牢廣告商用的那個辦法:你很討厭那個廣告,廣告商也明明曉得你討厭它,但是他偏偏就把它放在節目中間。結果這個廣告就偏偏有效!為什麼?因為它在你識田當中烙了下去,如果你當時或事後沒有如法對治,種子種下去了,一旦遇緣,到時候就會被觸發。所以,戒律上面從很多微細的地方防範,就是這個特質。我們別把這些事看成小事情,實際上前面已經告訴我們,真正要修行的話,一定要從小事情上修起;大的苦我們忍不住,就從小的地方著手。這個就是第五項,由這種生活方式所產生的種種苦。這個苦有兩方面:生理的、心理的。生理的比較容易了解,心理的是什麼呢?譬如沒什麼事情時大家就歡喜聊聊天,那絕對不可以,心裡面要立刻阻止它。
【勤劬處者,勤修善品,劬勞因緣所生眾苦悉當忍受。利有情處者,謂十一事,從此生苦皆應忍受。現所作處者,謂出家者,便有營為衣缽等業,諸在家者,則有無罪營農經商仕王等業,從此生苦悉當忍受。】
這幾樣,文字上容易懂,可是做的時候很難。修行的時候要勤精進地修種種的善品,這時候會有很大的苦,這個要忍受。第七是菩薩戒裡饒益有情戒當中的十一條利有情事。在二百九十八頁戒波羅蜜最後的那些小字,有詳細的說明。第八,現在我們所做的,出家人有出家的事情,在家人有在家的事情。在家人不論士農工商,所作的都要清淨,要無罪;同樣的,我們出家人所作的也是要無罪。佛世的時候可以不必強調無罪,因為那是正法時期,眼前這兩個字則對我們特別重要,所以千萬不要人家怎麼做就學著去做。人家怎麼做是人家的事,你自問:「我來這裡目的是學人家,還是學佛?」這就清楚、明白極了!所以一定要注意,如果是來學佛的,那就不要比人家怎麼做。我是學佛的,人家也是努力學佛,若是比你強,你應該說:「人家比我強,我趕快努力!」人家做得不如法時,你應該這樣想:「我是來學佛的,他不如法,我可不要學他,我學好了再來幫他。」如果人家馬馬虎虎,你也跟著馬虎,那就完全錯了!  
在現在這個環境之下,特別要注意,因為環境非常惡劣,你要徹底地改過來不太可能,但是在能力範圍之內,必須盡你的最大努力去做。事相上面這樣,然後心裡上面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百分之百地做到它;該圓滿的功德,我一定要百分之百圓滿,該斷除的則百分之百地斷除。」你心裡面應該百分之一百、斬釘截鐵地一點都不保留,這個心種很重要!你能夠種下這樣的心種,將來遇任何緣觸發的自然也就是這個。所以我們不要一開始的時候心裡就想:「馬馬虎虎啦!現在就這個樣啦!」要注意,你心裡的種子就是這個。   
我前面告訴你們的十二因緣,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鋼骨,用在濟度眾生還是它,用在自己修行還是它。你時時刻刻應體驗到:下一念、下一生,乃至於下一件事情,怎麼來的,都在這個上頭。也就是說,你之前已經先把那個種子種下去了,這個識種擺在那裡,將來一旦遇緣,經過了愛、取的滋潤,下面生起來的就是它,下一生如此、下一念是如此、下一件事情也是如此。我們目前雖然是如法修持,還是為集諦所攝(因為這個時候還是和無明相應的),但是已經隨順於智慧;要破無明是見道以後的事情,也就是見了空性以後。所以,現在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以前處處地方馬馬虎虎,都是不如法的心念,現在一定要努力去做。這樣以後你心裡雖然還在無明當中,可是這是隨順善法的行,所以留下的識種子是這個東西;然後再遇見境界的時候,這個仍舊會被繼續不斷地觸發:「我要努力地去做,儘管我現在做不到,事相上面莫可奈何,但是,我盡我最大的努力!」那時因為你用與善法欲相應的心去處理它,下面緊跟著來的果報就是生生增上。我們說修行、修行,就是修這個,這我們務必要知道!   
所以,關於這一點只有一條路│-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如理思惟又叫無倒思惟,從反面來說,不要錯;從正面來說,就是如理,平常我們就要這樣做。如果我們要想開口說話,就應該談論正法。所以我特別讚歎同學來問我問題,我總是不嫌棄的!儘管我平常一點氣力都沒有,但是一談到法,我的氣力就來了,這個你們千萬不要怕,我寧願講完了以後,倒在地上送到火葬場,也不願意在那裡享受舒服,這是千真萬確的。我但願諸位同修來幫忙我完成這個志願!
【如是八處所生眾苦,隨何苦起,皆應別別精進不廢正趣菩提,已正趣入不令成其退轉障礙,令意全無不喜而轉。】
上面這八樣東西,就是說明我們在修行時,不管生什麼苦,當這些苦來到的時候,應該精進去努力,而且要如法地努力,絕對不要因此而廢棄了正趣菩提。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是來幹什麼?要走上菩提大道,因此一定要有一個特質│-精進!關於這點,絕不能隨便忽視、廢棄。  
已經趣入的,就繼續地向上,千萬不要因為上面這種種因緣,使你產生障礙,乃至於退轉。下面有一句話特別重要,行為上面是這樣,而意樂上面則應「全無不喜而轉」,這個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處處地方要注意,做了一件事情以後,要想一想:「這下我對了!」儘管你沒有做得完全對,但是你已在一步一步地向上跨。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一個常敗將軍。人家是百戰百勝,但我是百戰不退,一直打下去。雖然每打一次都敗,但我敗完了以後就覺得很快樂,因為我還在這兒打,而且愈打愈快樂!我曉得這樣打下去,總有一天會被我打勝。而且在打的時候我也快樂。固然在克服了敵人時快樂,我挨打的時候也快樂。因為我沒有被軟暖習氣所困,我是在跟煩惱鬥、正在精進,因為精進所以挨打啊!雖然是挨打,我只要做對了就快樂!這個很重要,如果你能夠這樣的話,自然而然會發現,失敗並不困擾。   
這裡說一件小小的有趣事情,這都是可以幫助我們策勵的!我記得小時候,學校要打防疫針。大家一看見那個針就害怕得要命,躲得遠遠的,誰都不敢去碰。那時候老師命令我去時,我總是要找一個藉口躲在後頭,一下說這個地方不對,一下去小便等等。雖然排在最後面,但還是逃不掉,每次都痛得要命,咬緊了牙關忍。先父真好,他平時就常叫我唸儒家的書,後來他信了佛,跟我談起這個事情,說:「不管你逃也好,做也好,最後你總歸逃不了的,對不對?你咬緊了牙關這麼去做就對了。」不管他怎麼說,我聽也聽得很來勁,但是碰到的時候,心裡面總歸是不行;可是他一直跟我打氣,不只他在打氣,我自己也在打氣,後來慢慢地居然產生我一生當中最強烈的一次經驗。有一次,不曉得為什麼,我就想起了這個念頭--對呀!我很勇敢,我要第一個來。然後就咬緊了牙關不害怕,結果居然在一針打下去的時候,覺得不痛!我心裡面高興了好幾天,以後我一生中,一直在受用這件事情。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情。我去受戒時,戒場上面有很多同修,看見人家燒戒疤害怕得要命,但又不能不燒,這是我們現在的習慣。有一個人在事前誇口說容易,燒完了以後卻愁眉苦臉一直叫。那時候,因為我已經有過這類經驗和體會,而且不只單單一次,而是有不斷的體會。所以我心裡先想:「好呀,今天我要在這個上面鍛鍊!看看《法華經》上,比之於藥王菩薩焚身的故事,我當然做不到,乃至於焚指也做不到;可是這個我可以做得到!我沒有別的可以供養,我這麼大的身體,才作這麼一點點供養,是很難得的機會!」我自己事先這麼想,也許拿現在的話來說,這種想法有點阿Q似的,但是這個卻妙不可言。我就這麼地想,因為心裡面事先有了準備,所以到燒的時候,這個心念非常強烈。愈想愈開心!愈想愈開心!剛剛燒的時候有點痛,等到非常高興的時候,那個痛的感受就變得很微弱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就是這麼克服的,乃至於後來有更深一層的不說,你們不妨自己去試試看。   
因為這種經驗,我才體會到佛經上面佛過去生為了求半句偈,捨頭目腦髓的故事。那時,有一個羅剎說他有半個偈子,佛想要求,他說:「求佛法哪有那麼簡單的?」「那麼要怎麼辦呢?」「要證明你的誠心。」「怎麼證明呢?」「古來的人要燃身等等的,你現在也是這樣,身上挖一千個洞,把油灌在裡邊,你若有這個誠心,我就教你。」佛就在身上挖了一千個洞供養。這個我們能夠想像嗎?絕不可能的!最後他得到了這個法,因為一心思惟,而得到「無痛之定」,你們好好地看看這段公案。以前我只是真正讚歎而已,慢慢地我可以體會得到更深一層的意義。我但願你們慢慢地從這個上面去努力,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體會得到。   
所以說從微漸修,你只要在小的地方能夠注意,了解它的特質在什麼地方,因為你有這個心,強烈地告訴自己「對呀!對呀!」然後前面所說的道理都現起了:你眼前現世稍微受一點小苦,將來有無比的大勝利。你有了這個經驗以後,在很多苦來的時候,才能夠擋得住;不但是不苦,而且是種快樂,這些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最後一句話,「令意全無不喜而轉」,做一件事情,剛開始的時候,要「安而行之」做不到,那怎麼辦呢?「利」和「勉強」二件事,你們善巧地運用這個。平常的時候思惟它的利益;而做的時候,因為這個利益的關係勉強地去做。做到後來,就能安而行之,當你徹底安而行之的時候,就是佛了。我們就從這地方做起。
【◎ 第三引發思勝解忍中,勝解之境略有八種:一、淨信境者謂三寶功德。二、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
這裡在解釋思擇法忍這一點時說得比較簡單。實際上,思擇法忍是最重要的。,前面所講的耐怨害忍跟安受苦忍所告訴我們的道理,都是怎麼去如法如理地思惟。  
真正的如法思惟,不是從枝枝葉葉上面,而是從它的根本上面去思。「根本」是就空性來說,前面其它的只是它的眷屬,或者說前方便;所以我們真正地能夠如理做到的話,一定是整個與法相應的。你若對法有了正確的認識,能夠產生勝解,那個時候,修耐怨害以及安受苦這二種忍,不但不覺得是忍,而且是一種樂。為了對這一點加強印象起見,請看第兩百八十六頁第二行「不解無其樂欲」,是說對這個法你不了解;了解了以後要怎麼辦呢?「善安住法思勝解」,要善巧地思惟,如理地修行,安住在這個上頭,就會得到與法相應的這種快樂;反之,如果你不了解的話,雖然咬緊了牙關苦苦撐持,卻得不到這個法樂,得不到法樂是一定會退的,這一點最重要。前面說的那些道理,儘管是屬於耐怨害忍、安受苦忍的部分,可是真正能夠幫助我們安受苦的,無非是如理如法的思惟,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   
勝解的境有八種,第一是淨信境,現在我們心目當中所信的主要是三寶的功德。在沒有修學佛法之前,我們信的是世間的東西,名聞、利養、父母、妻子、兒女、地位等。現在曉得了不該信這些,所學的一切都是為了滋長法身慧命,要對這個認識、產生信心,產生了信心以後如理修習,要清淨這個信心,淨信三寶功德。第二是現證境,淨信、了解以後進一步如法行持,親自驗證無我的內容。
【三希樂境者謂諸佛菩薩廣大神力,此復有三:謂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及俱生力。】
第三是希樂境,現證無我是共二乘的。大乘行者證得初地時已經現證無我,但他不是停在這個地方--實際上不能等到現證無我,而是在一開始時就把目標安正,希望得到諸佛菩薩最究竟圓滿的地位。  
諸佛菩薩的廣大神力分三部分。其中的俱生力是什麼呢?它有好幾個內容:由於宿生如理修持,到時候自然生而具足。實際上到八地以後的情況,自然而然都是這個。又譬如證了初地以後,之前所積的功德,到那時會再生起來,就有與生俱來的這種力量,這都是宿生積集了善根,到下一生就變成與生俱來的。所以到最後成了佛,他的所有的力量都是與生俱來的。而我們現在與生俱來的是什麼啊?煩惱、生、老、病、死,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好等等。
【四五取捨境者,謂諸妙行諸惡行因及此所招愛非愛果,此分為二。】
第四就是應取的(我們應該努力的)妙行,以及由於這個妙行之因而感得的可愛之果;應該捨的惡行、惡業,以及因為這個惡業的因而感得種種的惡果(非可愛的果),這是第五。這其中取捨境分開為二。
【六七所修境者,謂大菩提是應得義及菩薩學一切諸道,是能得彼所有方便,此亦分二。】
修學的時候,第一個是應該得到的--就是我們願望所求的,我們在這裡所應該願望的事是:無上正等正覺大菩提之果。為了要得到這個果,所以要從因地努力如法行持,就是學菩薩所有一切學處;而這個也就是我們現在為了要達到這個願,所應該行的道,也可以說是能得到這個果的種種方法。所以第六個,就是我們的心願是在大菩提果上面;第七個,就是為了滿這個心願,應該學、應該行的這個道,或者說得到這個果的種種方法、方便,所以這個亦分為二種。
【八聞思隨行境者,謂所知境,卓巴師說為無常等,然《力種性品》說十二分教等正法,為第八種,或應如是。】
最後一個,就是「聞思隨行境」。我們現在修行的就是聞、思--如理聽聞、如理思惟,跟這個相應的照著去做。有一位祖師卓巴師說所知境是無常等,換句話說,像我們現在這樣開始正學的時候,應該思惟無常、三惡道苦,下面緊跟著要皈依,皈依了以後,正皈依的是法,法就是了解業果,這個是下士;然後由於進一步知道:雖然如此,可是還跳不出生死輪迴,所以就要求解脫;這樣的一步一步地依次上來,包含了這些內容,就是所謂的「聞思隨行」。這是我們現在應該聽聞、應該思惟的,只要一開口應該都是這個。所以這一點要擺在心裡,它是我們最重要、最正確的標準。你看看自己起心動念一切行為都在做什麼,如果有些人在講話,你一聽,知道這個跟法不相應,就趕快走;如果與法相應,那是該聽的,也是你該開口的。思惟的事情也是這樣,不要說:這個人不對勁、今天早上的菜不配胃口、這個地方又不舒服等等,這些不是我們應該有的,如理如法聞思隨行境的標準在這裡。本論真正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把道的整個圓滿構架標明出來,然後在這個構架當中細明次第--從依止善知識開始,由引導我們珍惜暇滿人身為第一點,而正修的時候,則從無常下手,一直到最後圓滿為止。  
另外一種說法,《瑜伽師地論.力種性品》說是十二分教等正法,也就是佛所告訴我們的整個內涵。「或應如是」,大師並沒有確定說是哪一個,而說或者應該這樣。在我現在的感覺是大師既然這樣說的話,我們沒有能力,也不必要去妄加是非。原則上的確是佛說的十二分教的整個內容,這是很廣泛、圓滿地來說。我們現在要做,一下子也做不到,所以經過如理修持而被大家公認為大成就者的菩薩祖師們,他們把那個綱要列出來,這些綱要千百年來經過了千百人,千錘百鍊辨別得一點也不錯而傳下來。所以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去廣泛受持的話,那麼就照祖師所整理的綱要,如果能夠廣泛受持的話,則照十二分教去聞思,這是我個人現在的想法,原則上是這樣。總之,怎麼樣去如理地聞、思並照著它去做就對了。
p. 304
【勝解之理者,謂如實知此諸境已,無所違逆數數思惟。】
現在告訴我們要安住法思勝解,跟法相應的勝解是怎麼樣呢?「如實知此諸境」,如它真實的內容,一點不錯地了解它。這一點不容易,很難很難!平常很多同學來談,我覺得都是這個問題。依我現在的條件來說,我很清楚地告訴你們,我是個門外漢;可是對大部分同學來說,我這個門外漢雖然還在門外,卻已經看見門了,而絕大部分的人連門在哪裡都不知道,還覺得修得很得意。所以我鼓勵諸位,的確第一件事情是你總要努力地修學,但要經過這樣明確地辨別、討論,才能確實曉得它真實的內涵。今天早上有位同修來談的時候就是這樣,他雖然講得很有道裡,但實際上已經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經過我一點,他才發現處處是漏洞,這麼大的漏洞居然不知道,還覺得有道理,那個時候才知道錯了。所以我們對真正的佛法要「如實」了解,這真不簡單喔!我們現在修行所以會不得力、轉大圈子,問題都在這地方!但是了解了仍然不夠!還要「無所違逆,數數思惟」。你要不斷不斷地這樣去思惟觀察,這個思惟觀察也還不能弄錯,有了這個基礎,才能更進一步談得到修。
【安受眾苦及思擇法俱分八類者,如《菩薩地》所說而錄,特於思法此說極廣。】
前面這二項都分成八類,這是依《菩薩地》所說而擇錄。尤其法思勝解,因為是佛法的中心,所以特別說得很詳細。
【◎ 修此等時如何行者。謂隨修一能堪忍時,皆令具足六種殊勝,具足六種波羅蜜多,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如同前面的布施、持戒一樣,現在修忍辱,不管你修哪一種忍一定要具足六種殊勝。其中第一個是「依止菩提心」,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弄得很清楚,你所做的行為,不管任何一件小事情,都不是單單只有這件事情,而是遍緣法界一切有情的,這個才是它真正殊勝的地方。此外,你要求的果報,不是為了眼前,如果我們做一點小事情,是要去討好別人,這就完全錯了!要討好什麼才對啊?上要討好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下要真實地討好法界一切有情;這個討好不是給他一點小好處,而是要把所有法界一切有情都安立在菩提大果上面,這個才是我們真正該做的,這就是六種殊勝。在任何一行當中都具足了六度,這個道理不細說。
【◎ 第五此等攝義者。謂應隨念發菩提心,為行依止而修行者,是欲安立一切有情於漏盡忍所有根本,故須令此漸次增廣,大地諸忍作所願境而勤修習。諸初發業所應學忍善了知已,如理修學。】
這個是跟前面一樣,但是每到這個地方,我們都必須要好好地溫習一下。  
第一點是說:我們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忘記發菩提心這個根本。以菩提心為我們行持所依止的。對我們的修行而言,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必定要記住!當你真正把這個心提起來了以後,必然會產生的一個現象就是--時時刻刻戰兢惕勵,這是一定的。在很多地方都有提到,譬如印光大師常說「至敬竭誠」,就是這個心情。因為一旦你心裡面提起來以後,絕對不是像平常這樣子馬馬虎虎的。又譬如禪宗說「一念不在,猶似死人」。的確,一失念當下你就像死人。而小乘禪觀也是有像這樣的方法,他每走一步路時,都曉得那個腳怎麼提起來,怎麼放下去,落在哪裡。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整個佛法不管大小乘一定都是這樣的,這個我們必定要知道。不過,小乘行者剛開始的時候主要就是學戒定慧,他們是馬上把那個境界拿掉了以後,全部精神提起來,都放在觀那個根本上;所以他們不會詳細討論這種問題,只要戒持得好好的,然後把任何一個舉動看得清清楚楚的就可以了。   
現在非常遺憾的,因為我們根本不認識這個道理,所以平常也不曉得怎麼用心,看見別人一點過錯,總是被他所轉,而不曉得自己所要走的大乘真正的精神特質。禪宗祖師非常高明,可是也一定要先將菩提心建立起來;乃至於小乘人都是這麼殊勝,我們也看見他們很好,但不一樣的是他們所追求的目的。有些禪宗的祖師們,他或者是在加行位上面正在修上去,所以他把全部的精神放在毗缽舍那上面去修空性。而我們現在要跨上資糧位,資糧位主要就是發菩提心,或者是願心,或者是行心,這對我們是很重要的,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儘管我們現在做不到,可是如果因為這樣而心裡悠游放任就不對了。應該把心提起來,哪怕你只有這個念頭,但這個念頭本身就慢慢靠近對了。   
修忍辱根本的依止是菩提心,所要做的內涵是要使一切有情都得到漏盡忍(就是無生法忍),這是修忍辱的根本。在這種情況之下,開始修習時雖然是凡夫,但是目標卻是最高的,把大地以上或者說地上菩薩,乃至於成佛所做的,作為我們的目標。而修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善巧地了知正確的方法,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你能夠善巧如理地了知方法,再難的事情都能做得到,如果不能的話,一點小事情你都做不到。
【如於所說有所違越,應當精勤而令還出,若修此時捨而不修,恆為非一大罪所染,於餘生中亦極難修,最為殊勝諸菩薩行。若能視為勝道扼要,諸能行者現前修行,未能行者亦能於上淨修意樂,則如《妙手問經》所說,以少功力及微小苦,而能圓滿波羅蜜多。】
雖然現在我們是在凡夫的知見當中,但了解了這個之後,可以努力去修學。我們只有兩種狀態--如法和不如法。眼前假如我們不向上做,不如法行持,就是做不如法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心裡面是在不精進的狀態。所謂不進則退,平常我們沒有如理觀察的時候,不懂這個道理,如理一觀察,立刻就會感覺到了。平常你心裡放得輕輕鬆鬆的,這個就是隨順著煩惱流轉的狀態。我們真正要克服的就是這個,而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一切時處如理作意,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樣才能把心安住在法上。  
我現在才體會到為什麼要這樣,我也常常跟你們說,當初我看見我的老師,他常常提醒人家「不要慢道」,他也這樣警惕自己。他儘管坐在那裡,但是全部的精神都貫注在修行上,身體放鬆了,心裡也不是說提得很緊,但是總把正念提持著,一下掉了,他立刻提起來,這是必然的狀態。所以絕對不是說你去做壞事的時候才算做壞事,做壞事的時候固然完全是在造地獄因,而當你心裡面就這麼浮浮泛泛的時候,已經在造輪迴因了。注意!我們必須要認識自己的心相。所以我們平常輕輕鬆鬆覺得好得很,這在世間人是對的,對修學佛法而言,那就已經錯了。   
我們一定要注意,認識了以後從現在開始改進!其實修行並不難,如果我們現在不修,就是跟著習氣一直在走,習氣不去對治的話,它不可能自己讓步的。而且因為一直跟著這個習氣走,所以會被各式各樣的東西所污染。當沒有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就這樣浮浮泛泛的;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就自然而然跟著那個煩惱轉,所以有各式各樣的罪過。因為心跟它跑掉了,所以「恆為非一大罪所染」!我們必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如果你沒有正確的認識就談不到修行。這一生養成這個習性,以後「於餘生中亦極難修」!習性非常難改,真正修行人都這麼說。如果不修行的人,他本來就是這樣,但聽到這個道理了以後,我們的心態是什麼呢?下面注意,處處地方要學的就是這個;不要因為習性難改,就說:「既然難改,好了好了,就算了吧!別人也難改,我也難改嘛!」錯了!正因為難改,所以真正要想修行,必定要提起全部精神來對治它,不要讓它去。   
有了正確的了解之後,你知道這個是我們走這一條殊勝大路的精要,你現在能做的,眼前你就要去努力了!眼前怎麼努力呢?第一個是正確、完整地了解;根據這個了解,我能做的就努力去做,不能做的話,也要在心裡上面先把它建立起來,所謂「未能行者亦能於上淨修意樂」,這個很重要。不做是因為我現在不能做,但是我將來一定要做到它。所以我現在做我能做的,目的是步步增上!正是為了將來要做到不能做的。你能夠用這個心理去做的話,自然而然眼前一步一步向上;等到這一步圓滿了,下一步你緊跟著再向上。能夠這樣做的話,你不要用太大的功力,只要稍微花一點氣力,很快地就可以圓滿所要的東西--無上菩提。在忍辱波羅蜜中,這一點非常重要,實際上從資糧位開始,再到加行位,然後一路修上去,或者從方便分、智慧分來說,無一不是如此。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精進波羅蜜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精進波羅蜜1

在學精進之前,先提示一下,六度當中前面三樣是方便,也就是資糧,真正要學的是後面的止觀,而這精進則通於其他五度;如果用三學來說,則通於三學,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點。不過,如果你沒有具備前面這個忍的話,精進根本就談不到,因為如果你不能忍,做一點小事就要退了,還談精進嗎?所以這二者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關聯,務必請大家要再三地反覆思惟。
※﹝學習精進波羅蜜多分五:① 精進自性,② 趣入修習精進方便,③ 精進差別,④ 正修行時應如何修,⑤ 此等攝義。今初﹞
第一是說明精進的特性、特質是什麼?在還沒有正修之前,用什麼方式能夠推動我們去修。修的時候,精進的內涵是些什麼?了解了以後,正修的時候如何照著這個修行。最後是「此等攝義」。
p. 305
【◎ 緣善所緣勇悍為相,《入行論》云:「進謂勇於善。」《菩薩地》說為攝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無有顛倒,及此所起三門動業。】
這個就是精進的自性,我們所修習的對象是善所緣。平常我們所緣的都是和無始無明相應的行,換句話說是惑業。現在反過來,所緣是善的。「勇悍」是精進的行相。「勇」就是勇敢、果敢、不畏縮,而且勇往直前。「悍」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勇敢,一個是兇暴。勇敢就是什麼都不怕,勇往直前。兇暴是指對於煩惱毫不留情,絕對要像大惡人一樣,那大惡人不論碰到什麼絕對不給你一點點商量的餘地;現在我們在修行精進的時候,對於煩惱也是一樣,絕對要拿出這種兇暴的味道來。  
在《華嚴》善財童子所參的那些大善知識當中,有一位是甘露火王。在密教的圖像當中現憤怒相,牙齒露在外頭,眼睛瞪得圓圓的,渾身火焰,頸上掛的都是骷顱,表示兇暴的精進相,任何煩惱來的時候,他絕不怕;對治煩惱的時候,沒有一點點商量的餘地,這個情況就是精進相,他所對的對象就是我們要對治的。所以對善所緣(就是善法)要勇往直前,對惡法要毫不留情。   
下面就引兩個論所說的,一個是《入菩薩行論》,另外就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來告訴我們,精進就是對於我們所行的善淨之法,以及利益一切有情勇跟悍的心理行相。「無有顛倒」是指不能錯,假定對善惡、是非分辨不清楚,雖然很努力,這不一定是精進;世間的人沒有弄清楚,在顛倒的事情上面很努力,這個叫懈怠,不叫精進。所以精進的特質不是說你勤懇努力就算,而是說你在善法上面斷除自他無邊煩惱惡業,以及為了大家的究竟利益,在這一件事情上頭的努力才是。
【◎ 第二趣入修習精進方便者。謂應多思精進勝利不進過患,此若串習精進起故。】
了解了以後也不是叫我們馬上精進,而是告訴我們用什麼方法策勵自己去修,這個很重要,把這個策勵的心情建立起來以後,自然而然會全心全意去修。所以對於精進的殊勝利益,以及不精進的絕大害處,能夠多思惟觀察了解,把這個道理經過了長期不斷地思惟觀察,養成習性,起心動念當中,一起來就是這個念頭,自然而然就會推動你向這個方面去做。有很多懶惰的人,起心動念自然而然就是提不起來;另外有很多貪心重的人,起心動念也就是貪;現在我們在精進上頭養成了習慣,起心動念自然而然會推動自己要精進。
【其勝利者,《勸發增上意樂會》云:「能除諸苦及冥暗,是能永斷惡趣本,諸佛所讚聖精進,此是恆常應依止。此世所有諸工巧,及出世間諸巧業,若發精進非難得,智者誰厭精進力。若有趣佛菩提者,彼見昏睡諸過失,常發精進而安住,我為策彼而說此。」】
精進有什麼殊勝的利益呢?精進能夠淨除一切苦惱,這個最重要,我們現在不是為苦所逼惱而要求快樂嗎?世間不管任何一種人,真正應該忙的就是忙這個。我們所以會偷懶等等,無非是貪一點樂怕苦,然而要得到快樂去掉苦的正確方法,卻是要精進。「冥暗」就是愚癡、無知。我們所以要想去掉苦卻去不掉,要想得到樂,忙了半天又得不到,就是因為對苦樂的真相不了解,乃至於雖然在修行了,還有太多人是這樣。最近我遇到有一個人也是這樣,他覺得這世間真苦,想要念佛,我就告訴他念佛的法門,他就說:「哪有這麼多時間呢?」問他:「你平常做什麼呢?」他說:「白天要上班,忙了一天回來要休息,休息完了以後,為了放輕鬆,要看一看電視,早晨起來報紙也要看一看。」他覺得很忙,教他真正脫苦的方法,看看經,乃至於聽聽《廣論》,他覺得沒有時間。我心裡想了半天,只有說「好了、好了,那你看因緣了!」就是這樣。  
他未嘗不想快樂,未嘗不想脫苦,也未嘗不在忙,事實上他比我們還忙。早晨一大早起來,先要看個報紙,然後去上班賺錢,賺完了回來還要看個電視,他也很忙!但是原因是什麼?冥暗,這是苦的根本,除掉這個,才能夠斷除一切惡趣的根本,要從根本上面去斷一定要靠諸佛所讚的精進。佛不但徹底了知世間一切真相,而且真正如實做到,所以只有佛是如理如量、圓滿無缺地證得,他所說的話是百分之百的可靠。所以得到一切諸佛讚歎的這個精進是我們應該依止的。依止時要恆、常,不是說今天聽見了努力一下就放下來,而是一切時處都不能離開它,一離開了就是在癡暗當中,那個就是受苦的因,將來一定感得苦果,所以應該恆常依止。   
世間所有的這些事情,乃至於進一步出世間的,假定你能夠發起精進的話,沒有一樣事情做不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沒有一個例外,都會好樂精進、不厭精進。而現在我們所以不能精進真正的原因,是由於在愚癡當中。說起來真可憐,一點點小小的事情,心裡就為它忙了個半天,也嘀咕了半天,結果是自害害他,自己還覺得很對。如果你正確地了解了以後,我們全部的精神所對治的就是這些,從小事情上面做起,你只要把煩惱真正解決了,那一切問題跟著就解決了。
如果有人真正想要走這一條圓滿覺悟之道,達到圓滿的果位,那麼他要了解這個「昏睡諸過失」,就是懈怠不精進的種種過失,於是恆常地發起精進,安住在精進上面如理行持,為了策勵那些想如法修行的人,而說這個道理。
【《莊嚴經論》亦云:「資糧善中進第一,謂依此故彼後得,精進現得勝樂住,及世出世諸成就。精進能得三有財,精進能得善清淨,精進度越薩迦耶,精進得佛妙菩提。」】
現在我們是在集聚資糧,有了這個資糧,才能夠走上去。《莊嚴經論》說資糧善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精進。依著精進其他的東西就跟著得到了,如果你沒有精進的話,什麼東西都得不到。《大智度論》上面也說,一有懈怠,換句話說,沒有精進的話,什麼好事都沒有,絕不可能得到。有了精進,眼前就得到殊勝、安樂。我們現在順著最簡單的次第--戒、定、慧來說,如果能夠親近善知識,如法的去做的話,當下就會得到清涼,從煩惱上面得到解脫,那是多麼快樂!然後由於戒而得定,那個定更是快樂無邊,這個還是世間的。由定而發慧的話,將煩惱徹底連根拔起,都是靠這個精進。所以世間是如此,出世間也是如此,一切的成就的確沒有一個例外的。  
三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三有當中一切財都是靠精進得到。更進一步,要行善淨之法,能夠淨化煩惱的也是靠精進,這個善清淨包括得很廣。一切煩惱的根本在薩迦耶見,苦果是由惑、業所感得,而惑是上首,惑生起的原因就是這個薩迦耶見;換句話說,把根本拿掉了,其他統統都拿掉了,而要想拿掉它要靠精進,這是三乘相共的。一步一步走上去,乃至於最後不共的大乘--佛果無上菩提,也是要從精進得到,所以精進是資糧善當中最重要的一樣。
【又云:「具進受用無能勝,具進煩惱不能勝,具進厭患不能勝,具進少得不能勝。」】
精進除了可以策勵我們走上去,還能克服很多障礙,譬如說:我們對於眼前的受用很耽著,能夠精進的話,就不會被那些受用所騙,沒有固然不在乎,有了也不會耽著其中。真正去努力的時候,會有種種煩惱,如果你能精進,那麼這些煩惱也擋不了你。我們要修出離行,乃至從自度而進入利他,都是會有無比的困擾,往往覺得苦不堪言,在這種情況之下,容易產生厭患之心。如果你能精進,由於眼前的人跟境而生的厭患也不能擋住你。這樣從世間到出世間,從小乘到大乘,不管任何困難,都不能障礙你,而你都能夠勝過它。  
如果步步上進,你會得到種種的好處。平常還有一點,我們才得到了一點,就以此為喜足停在這裡,如果你能精進的話,則「少得不能勝」。實際上大部份人這四樣毛病是樣樣具足,有的人容或具足三樣、二樣或者一樣。尤其是現在很多的修行人,自己相當努力,不為世間一般的受用所障礙,修行的時候卻連一點煩惱都擋不住。乃至於在修行的時候,不管是自利或者利他,遇到種種的困擾他也不怕,但是卻安住在那裡,覺得這個就夠了,就是這樣得少為足。   
得少為足的現象是什麼?平常如果這個人是學禪的、念佛的,乃至於學密教的,總覺得佛法就是自己所學的這個了。佛是要究竟解決一切問題,圓滿所有的功德,沒有一樣東西不圓滿的,絕不會得少為足。現在我們稍微懂得了一點,就覺得樣樣都懂得了,那根本差得十萬八千里。像善財童子是最典型的例子,不但他自己,連他的老師也是,你看他去參訪一個老師,跟著這個老師學到東西以後,又繼續地參訪。而每到一個地方,以及繼續向前,都是經過很大的困難,但絕對擋不住他,總是一一克服過去。還有他的每一個老師都是大善知識,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可是他們最後都說:「我只知道這麼一點點,至於菩薩還有這麼多廣大行,我怎麼會知道!所以你還要繼續去修。」這說明了凡是真正如法行持的人,沒有一個是例外的。《華嚴》是圓教,經中的那些大善知識都是最了不起的,每一個人卻都這麼說,不但自己這樣努力,而且絕不得少為足,不像我們現在這樣。   
反過來說,我們凡夫之所以為凡夫的原因,實在是根本還在門外,乃至於門在哪裡都不知道,自己閉上了眼睛在那裡瞎弄,還以為就是這樣。所以我們一定要深深地在自己的身心上面認得這個病根,努力去除掉它,凡是任何一點點使得我們產生自滿、自以為是的這個心情,一定要拿出這種悍相來,一刀斬斷。悍相就是對於這一種不如理的情況絕不留情,這個才是正確的。
【《菩薩地》亦云:「唯有精進是能修證菩薩善法最勝之因,餘則不爾,故諸如來稱讚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前面已經說過,資糧善當中精進是第一,《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也這麼說,所以不管是哪一個經論都告訴我們,只有精進是修證菩薩善法當中最勝之因,最殊勝的就是這個,其餘的沒有一樣東西能夠跟它相比。有了精進的話,其它樣樣東西都可以生得起來;反過來如果你沒有精進的話,儘管你有一點東西,一下就塌掉了,或被障礙住,不能前進了,所以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切如來都讚歎精進。
【《攝波羅蜜多論》亦云:「若具無厭大精進,不得不證皆非有。」】
你能夠具足大精進,而且對這個精進無厭足,那麼「不得不證皆非有」。菩薩對於善法無厭足;我們凡夫是對煩惱無厭足,對什麼東西都貪得無厭,菩薩恰恰相反。善法是對治惡法的,所以真正學菩薩行的人,對於對治惡法是絕無厭足,我們現在有的是惡法,惡法正好是消滅善法、對治善法的,這個是錯誤的。如果說你能夠對於對治惡法有無厭的大精進的話,絕不可能有不能證得的東西;換句話說你要得到任何好的東西,乃至要證得無上菩提都絕對可以得到。
【又云:「非人皆喜饒利彼,能得一切三摩地,晝夜諸時不空度,功德資糧無劣少,獲得諸義過人法,如青蓮華極增長。」】
不但是自己得到利益,旁邊的人也都會歡喜來饒益他。這個道理其實我們也很容易明白。雖然非人我們看不見,可是在我們周圍任何一個師友,如果他很精進,大家都很讚歎他,如果他要來找你幫忙,你一定很樂意幫忙,對不對?反之,如果你懶惰的話,儘管自己覺得討巧了,旁邊的人會瞪大眼睛看你,也許他表面會跟你嘻嘻哈哈的,但是心裡面會嘀咕說:「這一個傢伙專門偷懶!」我們人是有理性的,非人也是一樣,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自己努力,別人也來幫助,你就能夠由此得到一切三摩地,那是正式進入修行止觀真正最重要的,這樣任何的三昧你都可以得到。  
「晝夜諸時不空度」,白天固然是不空度,晚上也不空度;醒的時候固然是不空度,睡覺的時候也不空度,這個概念我們平常一定要多多思惟觀察。思惟是如理思惟,觀察是如理觀察。不是文字,一定要把文字所指的行相內涵探究得清清楚楚,那個指的就是你心裡的起心動念,絕對不是文字。這文字上面不管你說得多動聽,天花亂墜,聽眾百萬都沒有用!所以《摩訶止觀》上面,智者大師說到,以前有個鄴洛禪師,很多像這種了不起的大法師,動不動後面跟隨者千百成群,換句話說,他的學識、說法、口才那簡直是不得了,平常的行為看看也很好,但是臨終皆悔,為什麼?因為都是在嘴巴上面講講,心裡沒有真正用功夫,到臨死的時候,懊悔也來不及了!眼前的那些名利,等到你兩腳一伸,沒有一樣帶得走。所以這時候所指的是心理行相,你真的能夠這樣如實地觀察了知心理的行相,安住在善法上,自然而然晝夜都不空過。   
所以前面一再說過,不是像我們平常覺得輕輕鬆鬆,而是在一切時處提持正念,把心安住在正念上,如果你還沒有修習成功,現在正要努力的就是這個,如果你修習成習慣了就是等流,它自然一直在這個當中,就像河裡邊的水流一樣,好像沒有人推動它,可是它晝夜都在那裡流,就是這個狀態。所以醒的時候你能夠努力去做,儘管睡著了,它還在那裡,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一定要靠如理思惟,這個東西太重要、太重要了。現在我們所以不能做的原因就在這上頭。   
最近經常有同修來跟我談這個問題,有的我非常歡喜、非常讚歎;另外有一類同學我就感覺很同情;但只要他來,我還是讚歎。他往往思惟的能力比較差一點,在我的感受上,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停止,不要因為覺得不如人而停下來。的確,事實的狀態是不如人,正因為不如人,你趕快努力。每一個人學習必定是從一無是處,然後從了知正法上面步步開始。就像小孩子進幼稚園、小學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只要你肯一步步地學上去,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我們念這些書,一點都不困難;可是對一個剛進幼稚園的小孩子來說,當然完全看不懂,但是就是靠這樣努力走過來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怕,總記得:如是因感如是果。反過來,現在這個果就是以前這樣的因感得的,既然現在了解了,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把我們所了知的這個因果法則,運用在身心上頭。只要你去運用,一定是晝夜不空過,就很容易一天到晚都在集聚資糧,功德也會一直增長,眼前剛開始的這個就是資糧,那就不會下劣,也不會缺少,有了資糧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義理。   
世間名聞利養都是害我們的東西,都是凡夫所追求的,精進才是真正超過凡夫的聖賢之法,才是青蓮花。青蓮花是譬喻佛法,它出汙泥而不染,而且妙的是,它必定是從髒的地方長出來的,所以經上說高山、陸地、旱地上面長不出蓮花,雖然它在汙泥當中,但是長出來的花卻是又美又好又香,而且還有另外種種很特別的地方。所以最圓滿的經,經名是叫《妙法蓮華經》。的的確確精進是會增長佛法,而且極增長,這是它殊勝的利益,這是前面拉的力量。還有後面推的力量,反過來說,如果你不精進,不但得不到這個好處,而且還有種種很大的過患。
【過患者,《海慧請問經》云:「有懈怠者,菩提遙遠最極遙遠,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諸懈怠者無利他行。」】
《海慧請問經》上面說,你一有了懈怠的話就完了,你要的菩提會是遙遠得最極遙遠,就是遠得不能再遠了。如果眼前都是放逸懈怠相應的煩惱法,最後的結果就會讓你受盡無邊痛苦,所以現在我們貪一點小便宜,在懈怠當中,結果自己害了自己是莫甚於此。所以經論上面處處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怕那些小小的苦,但是對這大苦的因卻不知道怎麼去除,實在是顛倒極了!  
記得《入行論》上面有這麼幾句話:「於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何不除瞋恚,地獄眾苦因?」平常我們世間小小的苦不能忍耐,下劣的、無意義的快樂又放不下,你貪一點小便宜,怕一點小苦,結果造的這個惡因下地獄,這個地獄之苦是不得了的大,這種苦因你怎麼不努力去斷除呢?人真是錯誤到極點啊!所以一有了懈怠,菩提就很遙遠,這個遠不是說讓你還能坐在那裡,而是長劫沈淪在惡道當中,這樣的嚴重啊!此外,如果懈怠的話,從布施到智慧六度沒有一樣能成就,自利沒有了,利他更沒有。
p. 306
【《念住經》亦云:「誰有諸煩惱,獨本謂懈怠,若有一懈怠,此無一切法。」若無精進隨懈怠轉,一切白法悉當虧損,退失一切現時畢竟士夫義利。】
《念住經》這樣說,《大智度論》上面也引這個偈。任何一個人所以有煩惱,根本的原因就是懈怠!假定你沒有精進,隨著懈怠而轉的話,一切好的事情通通虧損,已有的退失,沒有的生不起來。而這些好的東西就是所謂的眼前增上生,以及究竟決定勝,這個是我們真正一個大丈夫應該希求的殊勝利益,一有了懈怠就完了;反過來只要有精進,則必能成辦。這是不精進的禍害,是後面推的力量。現在前面有拉的力量,後面有推的力量,就能推動我們一心一意地去修精進了。
※﹝精進的差別分二:① 正明差別,② 發生精進之方便。初中有三:① 擐甲精進,② 攝善法精進,③ 饒益有情精進。今初﹞
進一步說明精進的內容。前面是啟發修精進的方便,由這個方便產生推動我們的力量,這個和正修精進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我們要辨別得清清楚楚,去做的時候,就不會混淆,因才不會錯;不錯的因才能夠得到圓滿的果。  
正明差別當中又分三:第一個擐甲精進,披起這個精進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建設,然後去做種種善法、饒益一切有情。
【◎ 《菩薩地》說:「謂諸菩薩於發精進加行之前,其心勇悍,先應如是擐意樂甲。若為除一有情苦故,以千大劫等一晝夜,集為百千俱胝倍數三無數劫,唯住有情那洛迦中乃能成佛。我亦勇悍為正等覺非不進趣,發精進已終不懈廢,況時較短其苦極微,如是名為擐甲精進。】
《菩薩地》上面告訴我們,菩薩在真正的行為開始之前,第一件事先要內心披起精進意樂的盔甲。「擐」就是披起來,換句話說,心裡先要勇悍無比,不要怕!前面說發菩提心是先發願心,後來是行心;現在這地方也是一樣,先是發願,這個願就是意樂,有了這個意樂,然後再進一步根據這個去行動。  
我們不是要成佛濟度一切眾生嗎?現在不要說濟度一切眾生,單單為了救一個人的苦,我們要行種種難行,以一千大劫為一個晝夜,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多少年積起來,才變成百千俱胝倍數的三無數劫,也就是平常我們說的三大阿僧祇劫,這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加上要百千俱胝倍,「俱胝」又是一個天文數字,光是時間就這麼長,更何況這麼長的時間要一直住在地獄的大苦當中,這樣才能夠成佛。儘管有這麼大的苦,我也要勇悍,「勇」就是絕對不怕勇往直前,「悍」也是為了達到圓滿的果,勇敢的要跟它鬥到底。「非不進趣」,絕不會有一點點退怯,要發這個心,發完了以後「終不懈廢」,一直到最後圓滿,絕對不會中途停止,不會懈怠,廢弛。   
眼前我們真正說起來,時間短得太多太多了。前面告訴我們千大劫為一晝夜,要積無數百千俱胝的三無數劫;實際上成佛根本不要這麼久,一般來說,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就了;乃至於有很多殊勝法門,不需要這樣長的時間,像善財童子十信滿心,還是個凡夫,他就一生圓曠劫之因,而成就圓滿了。所以披精進意樂甲要這樣,何況現在我們的時間短得太多太多了。而且以一個發了精進心的人,他所發願承受的苦來看,即使住在有情那落迦地獄當中他都不怕。但真正修菩薩行都常在人天當中,乃至有的時候墮落畜生,我們可以看得見鳥、狗、雞等,它們比起地獄來還快樂不曉得多少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這樣的發心叫做擐精進甲。想到這樣的話,的確會啟發你的心:「菩薩就是要這樣!現在我們實際上受的苦是這麼小,時間又這麼短,哪有做不到的!」那心情就啟發起來了,不但啟發,而且勇悍,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用種種方法思惟觀察。
【若有菩薩於此精進,少發勝解少生淨信亦名堅固,尚能長養為求無上大菩提故,發起無量精進之因。】
如果有修學菩薩道的人,對於所說的精進,能夠少少地發起一點殊勝的見解、生起一點淨信也叫堅固,這個精進的力量的確大得不得了。實際上說良心話,現在我們極大部分的人,對這個真正的精進乃至於認識都不認識,既然沒有認識還談得到淨信嗎?對於正確的內容認識了才會信得過;信得過了才能把以前錯誤的概念淨除,這才叫淨信,那時才是真正的勝解。現在我們好幸運啊!總算漸漸開始認識了;認識了以後啟發信心,然後思惟觀察策發淨信、勝解,哪怕很少一點點也很堅固。這個堅固的因,如果真正能夠種下去的話,一定會結果,何況現在步步都朝那個方向走,的確就是這樣。如果我們真的能夠這樣的話,晝夜一定不會空過!成佛的確不難啊!  
所以只要像上面說的,稍微發起一點點淨信,都能夠成為求無上大菩提所需發起無量大精進的因,有了正確堅固的淨信這個主因以後,繼續長養它的話,就能夠成為增長無量無邊大精進的因,否則「因」沒有的話什麼也談不到,哪怕只有一點點。就像賺錢一樣,絕對不是一口氣賺十億進來,一開始是一塊一塊賺進來的,有一塊算一塊,賺對了,它就會慢慢增加;現在我們也是如此,哪怕發起少少的淨信、少少的勝解都這樣,何況是成就精進。
【何況成就如是精進,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若能修習如是意樂,定能醒覺大乘種性所有堪能,故應修習。】
真正能夠發起、成就精進以後,對於追求無上菩提想利益一切有情,的確沒有一點點事情難得倒你,你絕對不會害怕。像我們現在這個狀態,自己可以衡量一下,有兩個辦法,我們先不必拿善法來衡量,就拿世間法來衡量;譬如說今天有一個好電影來了,這個電影好得不得了,大家都要去看,天氣熱也不怕,冷也不怕,下雨也不怕,要買票時,黃牛老早就等在那裡,我也不怕,我想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吧!太多這種事情了,為什麼?因為它有好處啊!  
同樣的,現在如果我們對善法也有這個認識的話,那自然而然也不怕,我們之所以怕的原因,因為不了解修行真正的好處。無始以來一天到晚就在煩惱上面轉,人家對你眼睛這麼瞄一下,你就想他的心裡面對我怎麼樣;他隨便說一句話,耳根就軟了,自己就跟著他轉,那就是因為自己不了解正確的道理,一天到晚在煩惱當中轉。現在我們懂得了前面這些道理,曉得什麼是煩惱,懂得怎麼去克服,當心裡面稍微有一點煩惱轉起來的時候,就曉得這個才是我要克服的生死冤家,你就不會在眼前這種小事情上面嘀咕了幾天,苦惱得不得了,那是自己害自己!這完全錯誤,你能夠從這個地方一步一步推展開來的話,自然而然就不怕,樣樣都可以解決。   
如果你能夠如理地修行,慢慢地鍛鍊修習,樣樣事情都是這樣練習又練習,像上面所說的擐甲意樂,把這種如理正確的心志建立起來,那時就把大乘的種性,從睡眠當中、從無明覆蓋當中喊醒,策勵起來;當這一個決心策勵起來的時候,你要做的任何事情,都絕對可以做得到,這才是我們眼前應該努力修習的。
【《攝波羅蜜多論》云:「設等生死前後際,成為極長大晝夜,集此為年成長劫,以盡大海水滴量。發一最勝菩提心,須以此相漸集餘,一一資糧悲無厭,無諸懈廢修菩提。自心莫思流轉苦,而擐無量穩固甲,住戒悲性諸勇識,是為最初所應取。」此亦是說擐甲精進。】
接著再用種種經論的說法,來證明並策勵。《攝波羅蜜多論》上面也同樣地說個譬喻,時間比前面還要長,以等生死的前後際,就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這個時間是無量的長,把這麼長的時間算成一晝夜,這個時間已經是不得了,再拿這樣的晝夜集成長劫,以這樣的長時間來發一個最勝菩提心,以這樣的方式來集聚資糧一一修習,然後努力策發大悲菩提心種,要救濟一切眾生圓滿成佛,在這麼大的困難當中絕不厭倦、絕不懈怠,這樣去修這個無上的大菩提果。  
那個時候心裡面千萬不要怕苦,應該要如理地想:「正因為這苦實在是無法忍耐,唯一的辦法只有修行!」儘管還在這個裡邊,卻可以幫助你跳出來;那個時候你就披上了這個精進的甲,內心穩固絕不動搖,而且這個甲是無量無邊的。披了這個甲以後,安住在菩薩淨戒當中,對於要行菩薩道,有大悲菩提種性了不起的人士,這就是最開始修行時應該做的事情。換句話說,在正式開始加行之前,先要把心裡的意樂建設起來,也就是所謂的擐甲精進。
【又如《無盡慧經》所說:「設從無始生死以來,現在以前為一晝夜,三十晝夜而為一月,於十二月計為一年,經十萬年始發一次菩提之心見一次佛,如是等一殑伽沙數,始能知一有情心行。以如是理,須知一切有情心行,亦無怯弱而擐誓甲,為無盡甲。」是為無上擐甲精進。】
不但是論,經上面也這麼說。從無始生死以來作為一晝夜,經過十萬年的時間,這幾乎是無法計算的,經過這麼長的時間發一次心,見一次佛,然後這樣經過恆河沙數次,才能夠了解一個有情的心,現在你要度盡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這個時間是何等的長?何等的難?即使是這樣,我還是以勇悍的心,沒有一點點的畏縮、害怕、怯弱,這樣去做,發這個心叫無盡甲。
p. 307 (3)
【總之若能引發少分如此意樂,速能圓滿無邊資糧,淨無量障而成最勝不退轉因。如於長劫能生喜樂,如是亦能速當成佛。】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結論,你能夠像上面所說的,引發這樣的意樂--心裡的認識及意志力,那怕只是一點點,就種下了正確的因;正確的因增長的話,很快就能夠圓滿無邊資糧。要積的資糧圓滿了,要淨的障礙淨除了,當然就會成就最殊勝的結果。所以成就最殊勝不退轉的因,都在這精進上頭。你真正能夠這樣的話,就無往不利,沒有一件事情難得倒你。因為你能夠有這樣的心情,在任何事情上去努力,隨時隨地無時無刻不在廣集資糧,無時無刻不在淨一切障,當然會很快成佛,這個是必然的,如是因感如是果。
【若於無邊妙行及於極長時等,全無勇悍,唯樂短時速當成佛,反於成佛極為遙遠,以能障礙諸菩薩眾發最殊勝大志力故。】
以這麼長的時間做無量無邊的微妙善法之行,假定我們不能像上面所說的這樣,而對這些事情害怕,不能精進、勇悍,覺得「這個很難!趕快成佛就好了!」這樣的想法,結果不但不能成功,反而會障礙你,使得成佛變得越來越遙遠。因為要想得這樣的果,必定要有這樣的因,現在你事情還沒有做,心裡已經害怕了,所以必定不能如理如量去行;既然沒有如理如量的因行,請問你能夠感得這個果嗎?由於這種心情,不要說障礙住行持,連心志都被這種怯弱的心情給障礙住了。
【為何義故,如是擐甲發勤精進,其中有二,攝善法精進者,謂為正引發六種波羅蜜多故,修彼加行。饒益有情精進者,謂於十一事,如其所應而發精進。】
發起擐甲精進,建設要精進的這個心力,目的是要做兩件事情:第一是攝善法行,去做一切的善事,這就是上面說的六種波羅蜜多,以這樣的心情策勵自己去行六度。上面已經說過,這六度包含我們所應該做的全部,就是要把障礙淨除得沒有一點遺漏,而功德也圓滿得一點都不缺少。有了這樣的意樂,才開始去行持,所以說「修彼加行」。進一步再談到饒益有情,饒益有情分成十一類,在戒波羅蜜的正文沒有提到,可是在忍波羅蜜之中有幾行小字有特別說明饒益有情的時候,應該照著這十一類去做。這是把精進的差別分三種來說明。
【◎ 第二發生精進之方便者。如前所說,二種資糧一切白法,由依此故生住增長,故修精進極為重要。此亦唯見寂天菩薩論說,易解便修最圓滿故,當說此宗。】
像前面所說的福慧二種資糧,實際上包括了一切白法,也可以說一切白法總不外乎福慧這二種資糧,如果圓滿了就是二足尊--佛陀。而這一切的白法依精進而生,依精進而住,也依精進而增長圓滿,所以修精進最重要,有了這個依處,才能夠進而圓滿一切的福智資糧。發起精進的方法,只有寂天菩薩說得最圓滿,而且容易了解,照著它去修行也很方便。現在就把寂天菩薩告訴我們修精進的方法,分成幾個步驟來說明。
※﹝此中分四: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初中分二:① 明所治品,② 修斷彼方便。今初﹞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精進的障礙,也就是先要了解精進要對治的是什麼,了解了以後,要曉得斷除它的方法,透過修習就可以把它斷除掉了。
【◎ 不入道者略有二類:一雖見能修而不趣入,二怯弱不入,謂我豈能如是修習。雖尚有餘能不能修未嘗思擇而不趣者,然此是說求解脫者,彼非此說。】
不能真正修行的有兩種人。有一類是知道可以修,但是他不去修;另外一類是心裡怯弱,覺得:「唉!我這麼差,怎麼能修啊!」除了這二類以外,還有一些對於能不能修從來就沒有思惟過而沒有趣入的,這一類人是太多了,可是這裡講的是真正要求解脫道的人,至於那些動都不動,也沒有想到要修行的人,不在此例,因為他根本沒有基礎。我們所謂的基礎,必定是道前基礎,然後共下、共中最後進入上士。真正進入到上士的那些人一定是不但自己要解脫,而且要幫助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解決生死問題,所以前面所說根本沒想到要修行的那些人,不是這裡討論的範圍,現在這裡討論的,就是前面的兩類。
p. 308
【初中有二:一推延懈怠,謂念後時有暇能修,二雖非如是,然於庸常諸下劣事,貪著覆蔽。如《入行論》云:「說其所治品:懈怠、耽惡事、自輕而退屈。」】
第一類又分兩種:第一是推延,這也是一種懈怠,他心想:「沒關係,反正以後有時間,可以慢慢的來。」第二種雖然不是慢慢來,他是要修的,可是對於平常下劣的事情貪著難捨,被他所貪著的事情覆蔽,這是最可憐的。他看不見大的利益,被眼前小小的利益擋住了,為了一點小小的快樂就放不下。說實在的,眼前我們都是這樣,真是可憐,所以為什麼說是愚癡,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樣。我們未嘗不想求殊勝的利益,但是對殊勝的利益就是認識不清楚。因為認識不清楚,所以就被小利覆蓋住了,總覺得人情放不下,錢財也放不下;身體放不下,親友也放不下,種種的人事物都放不下,這就害了。  
精進所要對治的一共有三種:「懈怠」就是推延、暫時不做、馬馬虎虎;「耽惡事」就是耽著下劣的事情,眼前看起來只是下劣,實際上是壞事,是將來把我們拖累在生死當中受無邊大苦的原因。還有自輕,自己覺得:「唉!我不行啊!」這三種都是不能上進的原因。
【能生懈怠之因者,謂諸懶惰味著微樂,愛睡眠樂,不厭生死。如云:「懶惰受樂味,愛習近睡眠,不厭生死苦,當生諸懈怠。」有釋前二句文,謂明如何生起之相。】
懈怠就是和精進相違的所對治品,能生懈怠的因是「懶惰」,這個很容易解釋,就是提不起來,一天到晚唉聲嘆氣。這個東西最麻煩、最嚴重,表面上好像找不到什麼大害處,所以聖人為什麼最痛惡鄉愿,鄉愿的背後一定是懶惰。「味著微樂」,就是對眼前小小的快樂貪著難捨,最可惜的是我們不了解而被騙。「愛睡眠樂」也是導致我們在欲界生死的因素之一,這個也是最難捨的。因為不了解生死的真正的本質,所以不能厭離,如果我們了解了,沒有一個人例外的,絕對不會貪著,絕對不會生不起厭離心來的。了解這個道理,只要把握住問題的根本,換句話說,了解精進的障礙是哪些,進一步就要去對治、斷除它。
【◎ 修斷彼方便分三,初破除推延懈怠者,略有三種:謂已得之身速當壞滅,命終之後墮諸惡趣,如此人身極難再得。由修此三能除執為有暇懈怠,引發恆覺無暇之心,此三於前下士之時,已廣宣說。】
有三個步驟,能把上面三種過失斷除掉。第一,要破除推延懈怠,也就是老想著慢慢來的壞習慣,這又分三點來說。要曉得我們已經得到的這個暇滿人身是很快就壞滅的,儘管已經聽見了這個道理,但是如果不經過思惟、修習而養成習慣的話,還是沒有力量的,聽是聽見了,講得很有道理,翻開書的時候策勵一下,合上書就沒有了,結果就眼巴巴的把一生空過了。不要說已經七老八十的人,在座的大部份都在三十歲上下,想一想前面三十年的事,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平常做事情往往是:「沒關係,明天再來。」大家不妨想一想,說是明天的事情,常常是一擺就不曉得擺了幾天,到後來了無蹤影。修行的事絕對不能推延,萬一生命失去了,以後到哪裡去呢?「墮諸惡趣」。現在耽著一點點微小的好處,結果在惡趣當中受大苦。而且唯一可以修行的就是這個人身,一但失去那恐怕再也難得了。   這個人身是怎麼得到的呢?努力的持戒是根本因,然後還要布施、發願等種種的圓滿因,才能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下一生能不能再得到,只要觀察一下眼前我們的心理狀態,大概就能了知一二,現在懈懈怠怠,將來就能得到了嗎?這三點你只要認識了,一思惟、觀察的話,推延懈怠絕對能破除,絕對不會還要忙這個、忙那個,而把自己送到地獄裡去,你會發現那些都不值得追求,只有你真正在修行上去努力,才是正確的。我們平常說這個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其實只有一種東西不應該放下的,那就是佛菩薩告訴我們的教誡。我們常常說:「唉!我不行!」其實也只有一件事情是真正不行的,就是不討好佛菩薩不行。實際上要討好佛菩薩才真正對我們有利,平常儘管那些親友、施主把你捧得好好的,這一世捧,下一世大家一起到餓鬼、地獄、畜生道中去,那是一無是處啊,所以我們千萬要注意!   由於思惟修習這三點,就能夠把上面所說的推延懈怠等破除掉了,因為你一直在思惟觀察,所以心裡的現行、等流一直是這種狀態--快要死了,死了以後會墮落惡道,以後要再得到人身是極難的。一天到晚感覺的就是這種心情,這種心生起來以後,你就會一心一意的趕快修行,哪怕你睡覺,它也在增長,就這麼好、這麼個妙法。這個道理前面已經說過了,道前基礎講暇滿人身,共下士一開頭就說念死,都講得很清楚。
n 【二破除貪著惡劣事業者,應觀正法,是能出生現後無邊喜樂之因,無義狂談掉等散亂,是能失壞現前大利,引發當來無義眾苦無依之處,修習對治而正滅除。】
第二是破除對於下劣的事情放不下的心。這下劣的事情包含太廣了,世間人有世間人放不下的事--女兒還沒嫁,兒子還沒娶,這個事情要處理,那個事情要忙等等。反觀我們出了家以後,亦復如是,我們常說修行要假借色身,這個身體還是很重要,忙了半天還是在這個上面,雖然嘴巴說借假修真,弄了半天結果是認假為真,都是這個毛病。乃至於更進一步說:「我是大乘,行菩薩道要度別人。」結果並沒有度人,反而被人家度走了,好可憐,也好可惜!問題就出在沒有如理如法正確的了解。今天我們有幸懂得這個道理以後,如果不在自己身心上觀察,卻說:「你看,一點都沒錯,這個法這麼好,可是這個傢伙不對,那個傢伙也不對。」那已經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這些都是惡事,要破除的。所以任何一點我們都務必要了解得清清楚楚,然後在身心上觀照、淨化自己。 
下面更應該認識的是,這些你一向覺得是快樂的,實際上是給你大痛苦的。你要快樂應該要修習正法,正法才能夠出生眼前、將來乃至於究竟的喜樂,而且這個喜樂是無量無邊、究竟圓滿的,而這個因就是修學正法,除了修行以外,世俗一切根本毫無意義。我們平常的「無義狂談,掉等散亂」,是進入佛法當中最難對治的,譬如大家沒什麼事情,就坐在那裡聊聊天,一生就這樣空過了,有真實意義嗎?看起來好像大家在那裡談佛法,某家長,某家短;那一個好,那一個壞,毫無意義!這都是心裡不如法,狂亂的結果!今天我們有幸而懂得了,趕快在自己內心上面去對治,學了一個道理,大家討論切磋,這是絕對正確的,但是我們現在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而是掉舉散亂,這種事情導致什麼結果?「失壞眼前大利」,眼前的大利益失壞掉,將來引發毫無意義的無邊大苦。  
為什麼說掉舉散亂會失壞眼前大利?修行人眼前的大利是什麼?清涼。要解除我們內心的煩惱惑,第一要持戒,我們現在坐在這裡,看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跑出去跟人家聊聊天覺得蠻快樂,這就是煩惱的狂掉散亂。我們首先必定要認得它,然後依正知見下決心不要隨它而轉,這個叫做戒。這是眼前的利益,你當下就調伏這個煩惱,調伏了這個煩惱就不被煩惱縛住、擾亂,這叫做清涼;因為你這樣做,就從煩惱當中得到解脫,這就是戒的定義,有了戒才談得到定慧。眼前你能這樣做的話,將來更能獲得無邊的大利益!這個就是我們應該去觀察、修習的正法,了解了以後,以這個正法對治上面所說耽著毫無意義的下劣事業的毛病,就可以把它除掉了。
【如云:「棄妙善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
你不是要好的、快樂的果報嗎?那就應該下好的、快樂的因呀!這些正法,是種下將來結樂果的因,為什麼你不做,反而歡喜眼前這種散亂、狂談、掉舉等等將來結苦果的因呢?你能夠這樣的了知、觀察、修習,就能破除掉耽著下劣事的毛病。
【三破除退屈或自輕者,如是破除推延耽惡事已,雖於正法能起勇悍,然非以此便為喜足,應於大乘精勤修學,故應除遣於彼怯弱,謂念如我何能修證。】
上面推延、貪著惡事都除掉了,就可以正式去精進修習正法,但是這樣還不夠,應該進一步對這個大乘要精進修學,因為修大乘有種種難行之苦,你如果不了解,不能把違緣事先去除的話,到時候仍然不行,所以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任何事情,事先有了準備就不怕,若沒有準備,事情發生就不曉得怎麼辦。所以進一步要遣除對於修大乘行的害怕,及對自己的自輕。例如:「唉!我這麼差,怎麼能修大乘法呢!」這個概念事先要認得,然後再用正確的方法把它拿掉,下面這三點就特別指這個。
【此中分三,於所應得破除退屈,於能得方便破除退屈,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
第一、我們應得的是佛果,就是無上菩提。因為佛說佛果難得,因此我們感到害怕,這個要把它破除。第二、是我們不怕了要去修學,可是要得佛的果位一定要下相應的因行,也就是我們要修學的方便,對於學佛要做這麼多的事情感到害怕,這個也要破除它。第三、破除了以上兩點,正式去行持的時候,在修道的過程當中,要經過那麼長的時間,要做那麼多的難事,又感到害怕,這個仍要破除。這裡就一步一步的指出真象,我們如理的了解以後,自然而然到那時候不但不怕,而且還會勇悍無比。據我所知,正確的了解以後,反而會害怕退屈。你們仔細想想,這個教法多麼的圓滿,實在美極了!平常我們上不去,就是犯了這三種毛病,而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懂。懂了以後反而會害怕自己上不去,一心一意只想上去,就像眼前叫你打一針預防針,你很害怕,如果不打那一針,傳染病傳染到你身上,非死不可,而且死之前痛苦難堪;了解了以後,人家不替你打這一針,你一定要跟人家拼命,爭取要打那一針。現在就是這個道理,你了解了這個方法以後,發現原來經過這麼一點小苦,就可以把後面所有的大痛苦統統給擋住,那時候不讓你去修學這個大乘法,你還不願意呢!就像眼前有好東西,因為你曉得它好,如果不分給你一份的話,你心裡就嘀咕個半天,最後跟人家吵架。所以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你要如法如理如量的了解這個道理。
p. 309
【◎ 所得佛者。謂是永盡一切過失,畢竟圓滿一切功德。我修一德斷一過失且極艱難,故我豈能獲如是果。若實發起如此退怯,已捨發心過患極重,設未實起,亦應從初滅不令起。】
第一就是我們往往會害怕佛果難得。要獲得佛果,就得把一切過失徹底圓滿的盡除,一切的功德究竟圓滿的完成。眼前叫我斷除一個過失、修一點功德,都困難極了,我怎麼能得到佛果呢?說實在的,以我們平常的這種心,講講可以,叫你真的去做,真是千難萬難。假定你已經發了這個要成佛的心,而因為怯弱而捨掉了,這個害處就大極了。如果這種心理還沒有生起的話,那一開始就要想辦法不讓它生起,那麼怎麼破除呢?
【破除道理者,應作是念策舉其心,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諦語者是實語者,不虛妄語不顛倒語者,彼尚記說蚊虻等類能證菩提,何況我今生在人中身報賢善,有智慧力觀擇取捨。故我若能精進不廢,何故不能證得菩提。如云:「不應自退怯,謂不證菩提,如來諦語者,作此諦實說。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彼發精進力,證無上菩提。況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不捨菩提行,何不證菩提。」】
我們應該照下面所說的道理去觀察思惟,要把這個心提策起來,不要被畏怯的心戰勝。「薄伽梵」就是對佛最尊貴的稱呼,他絕對了知一切,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所說的話千真萬確,所以說佛是諦語者、實語者、不虛妄語者、不顛倒語者。佛說一切有情,乃至於最下等的蚊虻,最後都能夠證得菩提,何況現在我不但是人,而且得到賢善的暇滿人身,具有智慧力,勢力和梵行的能力,曉得取捨之處,所以只要運用我已有的這個能力,繼續不斷去策發精進不懈怠不終止,佛果怎麼證不到呢?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普通的畜生及最微小的蚊虻都可以,我現在比起他們不曉得高明多少倍,哪有做不到的道理?  
就像《入行論》所說的,蚊虻等尚且能證菩提,何況現在我生在人道當中,具足暇滿,能夠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利益,什麼是非利。普通的人雖然也得到了人身,但對利、非利辨別不清楚,更何況我現在已經發了心,努力上去哪有不證得的?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精進波羅蜜2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精進波羅蜜2
【又於往昔過去諸佛及現在佛並未來佛,此等亦非先已成佛次修諸道,初唯如我,由漸昇進而得成佛及當成佛,由如是思破除怯弱。《寶雲經》云:「菩薩應念所有如來應正等覺,謂諸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此等皆以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進,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乃至說云:「此諸如來亦非皆是成如來已而現等覺,故我亦當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現等覺,我亦應發共同一切有情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如是如是策勵尋求。」】
不但如此,所有過去的一切佛、現在的佛、將來要成的佛,沒有一個例外,絕對不是先成了佛再修道的,都是像我現在這樣的依道修持漸漸昇進,最後成佛的,當然我也是如此!能夠這樣想的話,這個害怕的心就拿掉了。《寶雲經》說: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照著我們正在學習的這個方法去修的。這裡主要指的就是精進,因為都是以如理的方法精進修道,過去的已經成佛了,現在的正在成佛,未來的將要成佛。乃至說:所有的佛,絕對不是先成了如來以後再去修的,我現在也是這樣,將來也要現證無上菩提,要想現證這個正覺應該發大菩提心,然後擐大精進甲,行大精進行,共一切有情發精進心,普緣一切有情精進,要這樣的策勵、這樣的尋求。
【《無邊功德讚》云:「雖諸已得善逝位,亦曾墮諸極下處,佛墮險時不自輕,不應自輕壯亦怯。」】
論上告訴我們,所有過去已經證得佛果的佛陀們,以前也曾經墮落在六道當中,甚至最下的地獄,但是他與別的有情不同的是,他墮落的時候卻不自輕。不會認為自己不行。所以絕對不應該存有這種自輕的心,如果你自輕的話,就算你很有力量也沒有用,因為事情還沒做,你已先打退堂鼓了,那做什麼事情都不行,天氣好,說太陽太大,下了雨,說下雨也不行。我們就是這個樣子,乃至於樣樣都好了,仍然有藉口,這樣就是再有力都不行。反之,我們的確看見歷史上有很多精進的人物,例如尊者八十歲了,因為看見人家精進,他就發誓:「我這一生不證果,絕不休息。」所以白天念三藏,晚上就把三藏中所學的戒定慧拿來修行,結果證了羅漢果。八十歲了還能這樣,歷史上有太多這種典型的例子。我們現在年紀輕輕的,做一點事就說頭痛腳酸,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夏天流汗不舒服,冬天冷了也受不了,那完了!現在了解了這一點,必定會勇不可當,沒有一件事情能擋得了我們,也沒有一個困難衝不破的。
【生此怯弱是由善知諸佛功德無有邊際。果隨因行,故修道時,須無量門引發功德,及無量門滅除過失。次觀自身而生怯弱。】
為什麼會產生前面所講的怯弱呢?因為已經正確的了解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既然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就要集無量無邊的因,看見要做這麼多的事情,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連斷一分過、集一分德都沒有,於是害怕了。這是常有的現象,我們要了解,從這個地方去破除,就有希望了。
p. 310
【若謂諸佛無量功德於修行時,僅由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於道生此顛倒了解,則於現在全無所怯。然此非是賢善之相,是於修道之理未獲定解,或雖少有散渙了解,然皆未曾親切修持,總覺容易障覆所致。若至實行雖略顯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滿分之體,生恐懼云:若須如是誰復能修而捨棄故。】
上面那一類是看見成佛那麼困難而害怕,另外有一類他不怕,他認為只要專心至誠懇切的學一種法門就能成就,於是他一點都不怕。譬如現在學禪的,就覺得只要參禪就好了。不要小看禪,要開悟是好難好難哦!但是他的確能夠把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有的人說「見道」很容易,實際上的確不容易,你看那些古德們,他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個點上,對其他的事是暫時不再理會,雖然如此,但是這只是一分,如果以為修了這一分就能夠成就佛果的話,這是對於整個圓滿佛道沒正確了解,所以他的確能毫無怯弱。學禪的人如此,念佛的人也說只要全部精神貫注在一句佛號上就對了,學密的人說只要持一個咒就好了,持戒的人也說只要把戒持好就好了。這一類還是指認真修行的人,但是往往是「執一非餘」。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照你這樣說的話,難道就不要專修一種法門嗎?」不是的,前面告訴我們清清楚楚,我們了解了菩提道的整體以後,正式修行的時候,的確是要專一的,可是這個專一跟剛剛所說的不一樣,這是指了解整個圓滿道體的內涵以後,走你應該走的那一步,一步一步上去,當這一步圓滿了,緊跟著再圓滿下一步,步步圓滿。而剛才說的情況,是有人總以為只要學一個法門就夠了,因為在因地當中他只認得這一個,所以修的時候就排斥其他的。   
本論講四種殊勝的時候,就告訴我們對於現在能修的就應該努力去修,對於現在還不能修的,不要因為現在不能修就棄捨它,應該廣發正願,希望將來能修。這樣步步上去,這一步修完了,下一步繼續的昇進,到最後究竟圓滿佛果。這個概念我之所以要再提,是因為不說的話,大家會覺得專修一種法門也不行,那麼怎麼樣才對呢?所以這個道理大家要弄清楚。現在這個地方講的專懇於一分,他並沒有先對這個道體圓滿了解,所以一點都不害怕,覺得只要一門深入就夠了。實際上一門深入,是絕對正確而且需要的,當我們正確的了解以後去行持時,的確是一定有它下手的地方,這兩種要分辨得很清楚。   
對道體不了解的這種人,他也認真去做,而且沒有什麼怯弱,也不害怕,但是這並不是正確的,所以說這不是賢善之相。他之所以不怕,並不是像上面所說的正確了解之後,發了擐甲精進的不怕,而是對於真正要修道的內涵並沒有正確的認識,更不用說根據這個正確的認識再產生殊勝的勝解,只是稍微有一點點了解,而這個了解根本是支離破碎的,只是少分散渙的了解。雖然是了解了,也沒有認真的修持,所以他總覺得修持很容易,因為這種錯誤的認識或覺受所覆障,才會產生這種不怕的心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他一旦有了正確的認識,乃至於稍稍了解這個圓滿道體的內容,就會害怕了,因為發現原來真正修的時候要這樣,心中就會覺得:這樣誰能做得到呢?那時候他就放棄了,這樣是沒有用的。既然要圓滿達到成佛這個果位,一定要走正確的路,前面雖然不怕,但是你走錯了,現在一旦走對,你又害怕了,這有什麼用呢?所以,這裡特別告訴我們,要破除的內涵,不是單單不怕就夠了,而是要對正確圓滿的內涵了解,然後再根據這個圓滿的教法,策發勇悍無比毫不退怯的心,這樣才對。   
這裡順便說明一下,正式修的時候,並不是叫你同時廣修一切,而是有它必然的次第。我們看善財童子,他並不是一口氣把五十三位大善知識所傳的每一個法同時修盡,而是一個一個的參,一個一個的學,這很清楚、很明白,他在修學過程當中是專一地而且一門深入,這個我們要辨別得很清楚。了解了這個,現在我們再看看祖師怎麼講。
【霞惹瓦亦云:「未曾實行諸菩薩行,如看射箭總覺甚易全無怯弱。現在之法無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輕之地,若善圓滿恐必多起怯懼自輕。」此言極實。】
祖師說沒有真正去做的人,看別人做覺得好像很容易。俗語說:「看人挑擔不吃力」,看別人做總覺得蠻輕鬆的,就像我們現在看祖師的傳記,覺得真好,那是因為只是看而已,叫我們自己去做的話,那真是千難萬難。所以我常常建議大家看祖師的傳記,譬如《一夢漫言》。看見見月老人好了不起,看人家很容易,自己做就不簡單。看《密勒日巴尊者傳》,覺得很感動,要自己去做也同樣不簡單。我並不是要你像見月老人那樣的行持,也不是要你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樣,真正重要的是要從這些傳記中體會到行持真正的內涵,不要看別人,而是要把別人的行持作為自己的借鏡來反照自己,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霞惹瓦和阿底峽尊者是同時代的人,離開現在快一千年了,換句話說,大約八、九百年以前,那個時候就是這個狀態了,很多人因為不認識圓滿的道體所以不怕,假定真的了解了的話,恐怕都會害怕了。這是要告訴我們:你要這樣去修學,一定要淨除種種的障礙。這裡所說的障礙就是了解了圓滿的佛果以後生起的害怕。不單單是去除這個害怕,而是要用正確圓滿的方法去除害怕才對;也不是不害怕就是好的、對的,如果因為不了解道體而自己覺得絲毫不怕,這樣的不怕也沒有用。總之第一要如理,如理了以後,還要如量,這裡主要的就是特別強調如理、如量兩件事,這是就所得的佛果而說的。
【◎ 於能得方便破除怯退者。謂念成佛須捨手足等,我不能爾,如此之苦應須堪忍。】
n進一步再談到要得到這個佛果要修種種的方便,也就是說要修種種成就佛果的方法。以前不了解時會說:「我要成佛,我不怕!」但是了解了以後,想想成佛要捨頭目腦髓,「這個我不行,我做不到啊!」那時候又害怕了。現在這裡就是要告訴我們怎麼樣對這個苦如理的認識,進一步去修習忍耐,不但要忍耐而且要精進勇悍。
【即不修行自任運住,流轉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然亦未能成辦自利。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利。】
修學佛法要捨頭目腦髓,所以你說:「不行,我不能修!」可是不修的結果必然是流轉生死,在流轉生死當中,你就不會被斫了嗎?恰恰相反,而且所受的斫裂刺燒大苦不可說數,你不修的結果不但沒有利益自己,而且永遠在三界中受苦。平常我們最多被斫一個手,斫一個頭,死了也就算了,在地獄裡不但被砍,而且是不斷被砍,人間的苦是完全無法相比的。其實為了求菩提所受的苦,比起前面不修而受的苦,那是少之又少的。你不修的話,在地獄當中燒煮斫殺,動經無量長劫,你修的話,要不了多少時候,受不了多少的苦,就能成就自己和別人的無邊大利益。   對於希求佛果心中的怯弱,上面已經告訴我們破除的方法。我們認真的想一想,修學佛道這麼難行,絕對沒有便宜可討,但是你不修學的結果,請問省事嗎?你捨棄成佛的方便,省力嗎?就不苦了嗎?不但不會不苦而且還有無比的大苦。你經過這樣認真的修學、思惟觀察,最後你會發現,修學佛道行種種方便,捨頭目腦髓最省事、最省力。到最後你更會發現,這是唯一的方法,沒有一個人例外,一定會走這條路。這裡就特別說明一個原理--重點不在它難不難,而是在我們知道不知道。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如理地了解,那時候才發現原來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我們的做法就會完全不一樣。所以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正知見。
【如云:「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無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然未證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齊,為除腹內病,如受割身苦。諸醫以小苦,能治令病癒,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
學佛要捨頭目腦髓,對這件不容易的事情感到很害怕,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了解實際的情況,我們正處在愚癡當中。假定真正了解,現在不捨將來豈單捨手足、頭目腦髓,那個苦不曉得要超出多少倍,時間是無量無邊,痛苦是無限的大,而且逼著我們非這樣做不可,一點辦法都沒有。眼前我們能夠如理修行的話,時間有限、所捨的也有限,而前者受了這麼大的痛苦,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永遠在三界中流轉跳不出來,繼續地受大苦,現在如果能夠如理如法稍微做一點,問題就都解決了。我們已經經過了無量生死,一直在這個狀態當中,人間固然還好,但若投生在畜生、餓鬼、地獄這三惡道中,那是可怕極了。  
現在了解了佛法,能夠照著去做,雖然是苦,但是這個苦已經有一個期限,就像身體稍微受一點手術的痛苦或者是吃藥,以小苦就能夠把重病解決一樣。因此我們對這個小苦不但應該忍受,而且應該歡喜。所以前面告訴我們,修學的時候,要使心裡面沒有一點點的害怕退怯,實際上更應該對這一件事情感到幸運,這是一個絕端重要的概念,如果沒有這個概念的話,修學佛法絕無可能,這是我們第一個應該突破的最大的關鍵。
【又捨身者初怖畏時,非可即捨,先於布施漸次學習,至於自身全無貪著,大悲心力開發之時,若有大利方可施捨,故正捨時全無難行。】
再說,雖然是要布施頭目腦髓,但並不是叫我們馬上就去布施。剛開始的時候,即使理路有一點認識,但是畢竟無始的習性,執著還很重,對這種事情很害怕,這個時候就不需要馬上捨,應該先照著前面所講布施的道理,慢慢的學,從小的地方學起,慢慢地捨心大了,等到我們對自己的身體一點貪著都沒有了,那時候才可以捨。要達到對自身沒有貪著,有它必然的次第,現在是單講理論,將來我們如果正確的了解了空性的道理,而且經過如理的思惟修習以後,的確可以對這個身體一無貪著,而且會發現原來這是我們的生死大冤家。  
理念上有了完全正確的認識,然後經過串習成習慣以後,要你把身體送出去,的確就不會有什麼障礙。那個時候大悲心也開發了,不但對這個身體沒有執著,而且發現把它捨出去還有無比的殊勝利益,那個時候才叫你捨,所以捨的時候就一點困難都沒有了。就像小孩子喜歡吃的一顆糖,你叫他把那顆糖送給別人,怎麼捨得?你把它拿走他就哭了。等他長大了以後,在很多場合之下必須送給人家東西,譬如送禮,大筆大筆的金額,動輒以萬計乃至於百萬計,那時候眉頭不但不會皺一下,而且還覺得很好。為什麼?因為曉得這樣做能得到好處。所以一定要先有完整的教授,對這個道理了解了,然後質、量、次第無誤地一步一步走上來的話,不但一點都不難,而且有很大的利益。
【如云:「如此治療法,勝醫且不用,以柔和儀軌,治無量大病。導師先令行惠施蔬菜等,習此故而後,自肉漸能施。若時於自身,覺如諸菜葉,爾時捨肉等,於此有何難。」】
所以對於那種猛烈而沒有次第的治療方法,真正有本事的好醫生是都不會用的,一定用比較柔和的方法,慢慢地來。譬如醫生為小孩子看病,絕對不是捉進來,就像殺豬一樣,而是慢慢地哄、騙,讓小孩子不害怕。又如現在西藥的咳嗽糖漿,不但不覺得苦,而且覺得很好吃,小孩子吃了還想吃,大人還非得把它藏起來不可,要不然他一口氣統統吃掉了對身體反而不好,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我們偉大的佛陀是三界的大導師,他教我們修學佛法,用的辦法也是如此,並不是一開始就教我們做難行的,而是用種種的善巧方便,先布施一些身外之物,如蔬菜等等,等到你這個習慣了以後,慢慢地覺得很好,而且看見大利益,那時候再進一步深入,最後捨自己的身體就像以前捨一點點菜葉一樣,一點都不難。
p. 311 (2)
【是故有說波羅蜜乘,須捨身命,故生逼惱,是難作道。今此教典善為破除,謂於發生難行想時不須即捨,如與菜等極易捨時,方可捨故。】
所以有人說,行持大乘菩薩道這麼難,要把身、命、頭目腦髓等等都捨出去,實在做不到!上面就是根據教典把這錯誤的觀念破除掉了。換句話說,你不是學佛嗎?那麼佛的教典上面說得清清楚楚是這樣的啊!所以我們應該了解,現在大家說學佛,其實只在嘴巴上面學,實際上學的是什麼,我想現在大家都體驗得到,我們都在學我。大家學佛是因為知道佛果是好的,但真的要得到佛的果位,就一定要學他種好的因;我們只羨慕好的果,而得好果的因是什麼卻不管,只照我們自己的想法去做當然不行。  
還有就是大家只想要簡單的方法,所以只要有任何一種簡單的教法盛行的時候,往往就偏向那一邊。譬如禪門盛行的時候,大家覺得大徹大悟好,於是都拚命忙這個,結果弄到後來,不是狂禪就是口頭禪。後來念佛的人說參禪很難,你只要念佛就好了,其他什麼都不要了,只要一句阿彌陀佛。結果這一句阿彌陀佛,真的行嗎?當然你有深厚的善根是可以的,可是不幸的是,大家沒有得到方便善巧,以為就這樣一生躲在那裡念念佛就好了。除了這些以外,教下等等也是如此。所以紫柏大師說:「現在的人都說念佛,結果變成自己煩惱罪惡的符桃術。」實際上學佛如果完全是為自己,心已經與煩惱相應了,卻說是修行,結果躲在那裡什麼都不想做,經教也不想學,如理的修行也不要了。   
因此真正要學佛的話,一定要把佛告訴我們的道理弄得清清楚楚。現在這裡簡單地說明了之後,我們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知道原來事情是這樣的,自然我們心裡面就不會有一點點怯弱。不是單單聽見佛果的殊勝,就憑妄想要求,這樣是求不到的。所以經典上很多地方都特別說明,不是光說:「我要成佛,我要成佛!」然後念幾句佛號,就成得了佛的,要曉得成佛的因是什麼,成佛有什麼殊勝的好處,策發你的好樂之心,推動你去求,求的時候還要了解正確的方法,然後在因地上一步不錯的努力上去,這樣才能夠得到圓滿的結果。   
現在的人說是要修學,結果把佛告訴我們的那些大經大論都不要了,經論既然不要了,那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望著天說佛果好呀!但是佛在淨土,你永遠在三界內。然後開口就說:「我是凡夫!那是聖人境界啊!」你不是要求聖人的境界嗎?但永遠說自己是凡夫而停在那裡是沒有用的,只是在那裡羨慕人家而已。現在我們不是只羨慕人家,而是要羨慕自己:我宿生有這個善根,今天能夠進入佛門,就要如理行持。一定要遵從佛的經教,或是菩薩祖師的論典,依照這個次第修學,所以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這是必不可少的,還要如理思惟,再照著這樣去做,絕對不能憑自己的想像。   
大家還記不記得《阿底峽尊者傳》裡曾經說過,阿底峽尊者被請到西藏以後,就有人問他:「你有沒有成佛的方便法門?」阿底峽尊者說:「不用你問,如果有的話,我第一個就不願意忙這些事情。」現在這種情況太多了。所以如果你正確善巧的了解以後,你會發現平常我們覺得困難的卻是最簡單、最方便、最省事、最好的,這是我們現在第一個要建立的概念。所以上面以正確的經教來說明,把我們因為不了解而怯弱的心理破除掉了。   
經論告訴我們:當你覺得還難行的時候,就不要馬上捨,要等到覺得自己的身體就像蔬菜一樣容易捨的時候才可以捨。不過要注意,不是光等在那裡,如果那樣就永遠沒有可捨的時候。而是要順著次第一步一步地練習,而這個次第就從我們現在下腳的第一步開始。所以不管哪一個人,開始學的時候,必定是從微小的地方真正這樣去做。假定微小的地方不求了解,不下手去做的話,請問大的你能得到嗎?這個概念是第一重要的。現在有一類人,常常覺得「這個法好像蠻好,但是我的腦筋就是不行!」這個時候尤其要注意,我們現在已經漸漸了解了因果之間的關係,為什麼現在腦筋不行?這是如是因感如是果,就是我們以前在因地當中造下了愚癡之因,現在知道了,如果還不從這個地方下手努力的話,那就完了。現在雖然已經愚癡到這種程度,但是還有這麼一點機會,如果繼續隨順這個愚癡的結果下去,把這僅有的機會放棄了,以後就完了,這個道理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以我現在的了解來說,越是碰見這種情況,越是應該努力奮發,這是絕對重要的事情。   
我常常跟大家說,儘管我今年已經六十歲,身體也這麼衰弱,但不管你們怎麼勸我要保養,我自己了解,唯一最好的保養就是法,如果我現在還不努力的話,下一世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所以我策勵同學們,你們條件都比我好,萬一不幸有人心智比較遲鈍,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而比較衰退的話,要趕快努力,再不用功你就完了。我們沒有退路,有的只是刀山油鍋等等在那裡等著!這個如果不清楚的話,只要把前面業感緣起的道理仔細看看,然後再把下士、中士苦的內涵也看一看,就非常清楚明白了。
【◎ 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者。謂念成佛須於生死受無量生,爾時生死眾苦逼惱,故我不能修如是行。】
現在我們對求佛果,以及求佛果所要行的種種方便不怕了,但正式去修道的時候,對於修道的過程要長時處在這麼苦的地方,這又有一點問題。最後這種障礙,就是我們想到說,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祗劫,甚至要無量無邊阿僧祗劫,在三界中受生,這已經是很難忍受,何況還要受無量的苦,所以我不能修如是行。下面就告訴我們應如何思惟的道理。
【應如是思:菩薩由其已斷諸惡,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堅固通達生死如幻悉無自性,故心無苦,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
我們應該了解,因為以前造了惡業,有苦因當然一定感苦果。現在我如理修學,了解了什麼是正確的因,因為怕苦,所以絕對不能再造苦因,因既然遮斷了,將來就不會得到苦果,那也就是快樂啊!我們所以會貪著難捨,一定是覺得這蠻好的,實際上真正修菩薩行者,感得的果報是遠比我們好的,不管是印度、中國,乃至於西藏、日本等等,經典上所看到的修行人都是這樣。像阿底峽尊者當年也是身為貴族的王子,從小就絕頂聰明,多少人愛戴,以我們現在看起來簡直是高不可攀,我們差他那麼多,自己卻覺得已經很好了,真是顛倒。當然出身雖然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影響這麼大,但仍然卻是很好果報的一種呈現。  
另一方面你了解了,原來生死的真相是如幻如化,沒有自性。前者是福德因,後者是智慧因,你一步步地這樣在因地當中如理修持的話,那麼將來感得的果報必是圓滿安樂,自己的心更是非常自在、了無掛礙,所以身心兩者不但沒有苦,而且會很明顯地覺得不斷的在淨化煩惱、增長法財,就像生意人很清楚地看到自己一直在賺大錢;而且會處在很舒服安樂的狀態當中,就像現在一般的大老闆,坐在辦公室裡,冬天有暖氣,夏天有冷氣,出門有車子,隨便一動周圍侍候的人都來了,而且看見那財源滾滾而來。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源源而來的是法財,世間的財是有漏的,而法財是無漏的,是一直增上的。因此我們身心都會在安樂之中,而且這個安樂是不斷增長的,所以修學佛法一定是增上生,到最後必定達到究竟圓滿。這過程雖然都處在生死當中,但是不會厭患。
【如云:「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利他處生死,悲者何所厭。」】
譬如現在我們如理修行,因為斷除了一切的惡業,當然就不會感得苦果,何況我們又善巧了知世間生死的真相,所以對生死沒有一點點掛礙,自然也沒有憂怖。平常我們所以身心受到逼惱,是因為與無明相應的非理思惟,由於這種邪妄的分別造了種種惡業,感得身心的苦惱。而現在我們了解福德是會感得種種的異熟圓滿,而智慧就讓我們內心一直安住在如如不動當中,這麼一步步上去,一方面享受這個法樂,一方面還可以在生死中利他,增長無邊的功德,這樣有大悲心行菩薩道的人,只會覺得快樂得不得了,怎麼會厭患呢?
【又云:「故遍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而趣樂,有智誰退屈。」】
由於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然後發了大菩提心,這樣就像騎馬一樣快捷得不得了。古代的交通工具最好的是馬,而學佛最好的是菩提心馬,能騎上菩提心馬的話,你會覺得非常快樂,所有的疲勞厭患都徹底地清除,而且繼續地增長快樂,這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夠做得到,等到你真正達到這樣,怎麼會退怯呢?
【如是雖延無量時劫不應怯弱,唯時長久非厭因故,謂苦極重雖時短促亦生厭離,無苦安樂時雖久遠無所厭故。】
像這樣美好的情況,時間再長也不會怯弱。要曉得,時間的長短並不是我們厭患之因,我們真正厭患的是苦啊!如果是「重苦」,哪怕很短的時間,你也會覺得很厭煩,反之,如果是快樂的話,時間再長也不嫌多。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叫你稍微受一點點苦就受不了,有點快樂的事情,叫你捨也真是捨不得。比如說:大家到寺院來如果叫你們做苦工固然不願意,叫你聽人家講你不歡喜聽的,坐個十分鐘就老是望錶,可是坐在外面聊天,一聊就三個鐘頭,你還覺得怎麼一下子就過去。我們人人都有這個感受,快樂的事情越久越好。
【《寶鬘論》云:「重苦雖時短,難忍況久遠,無苦而安樂,無邊時何害。此中身無苦,意苦從何有,唯悲世間苦,由此而久住。故謂佛久遠,智者無退屈,為盡過集德,恆勤修資糧。」】
假定苦很重的話,哪怕很短的時間,也是難以忍受的,何況久遠!反之如果是快樂的事,那麼時間長有什麼關係?越長越好啊!這裡我們要注意,我們是怕苦而不修,但是怕苦而不修的結果是不但陷到重苦當中,而且苦的時間長遠,是無量阿僧祗劫,根本就沒有結束的時候。現在我們怕眼前的小苦,卻看不見後面的大苦;如果真正願意修行的話,那是步步在增上,就算苦也有期限,何況不但不苦而且還是快樂的,那時間長有什麼關係呢?這是很清楚、很明白的道理。所以說來說去都是我們愚癡,偏偏又不肯努力學佛,雖然名義上說在學佛,實質上是一直在學我,真正可憐的莫甚於此。所以,既然身沒有苦,意哪來的苦呢?要留在世間是因為你內心當中曉得這有殊勝的大利益,可以策發你的大悲心、大菩提心。由於憐憫世間之苦,願意待在世間利益眾生,這樣去做的話,你卻是在安樂當中,不斷增長你的功德、智慧。所以佛道雖然長遠,卻是快樂的,既然是快樂的,那越長越好,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絕無退屈的道理啊!而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要淨除一切過失,積集圓滿資糧啊!那個時候一定會恆常精進無懈地積集福智兩種資糧。
【又念成佛必須圓滿無邊資糧,此極難作故我不能,亦莫怯退。若為利益無邊有情,求證諸佛無邊功德而為發起,住無量劫,欣樂修集無邊資糧而受律儀,則於一切,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乃至有此律儀之時,福恆增長量等虛空,故無邊資糧非難圓滿。】
還有一種想法:「成佛雖然很好,可是必須圓滿無量無邊的資糧,這個太難了,我做不到啊!」這個也不必怕。無垢經典上說得清清楚楚,假定你如理地了解,照著去做,策發了大悲心、大菩提心以後,為了利益無邊有情,要求證佛無邊的功德,所以住在世間無量劫,一直努力去積集一切的資糧。先發這個願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而這四句不是空話,是如理的了解了以後,內心上的確發起了這樣的狀態。有了這個願心,經過修習,然後再受行心,就是受菩薩的律儀。等到你受了菩薩律儀以後,因為你已經把那菩提種子種下去,得到菩薩戒的戒體了,由於大悲心的策動、滋潤,所以不管你行也好、睡也好,散亂也好、不散亂也好,一旦得到了菩薩戒的戒體以後,功德就不斷地一直在增長。  
菩提心的心種,本來就是遍法界、虛空界的,所以只要不斷增長的話,那是不得了的。不要說行心,就是發了願心,這個力量之大,我們也是無法想像的。不妨舉個例子,從前有一個羅漢與一個小沙彌同行(羅漢是堪為三界應供的聖者),當他們正走在路上的時候,這個小沙彌只是動了一個念頭:「我不要學小乘,我要發菩提心成佛。」那位阿羅漢知道了馬上把小沙彌的行李接過來讓他走在前頭。這說明菩提心的功德之大是無量無邊啊!以前我們不懂也許會覺得這就叫做菩提心,現在我們懂得了,這個根本不是,但是菩提心的心種的確就從這個地方開始發生的。如果你現在了解了這個,依理這樣策發,一旦真正的菩提願心策發了,乃至於開始行心了,那麼一天廿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一時一刻停頓,在任何情況之下功德都在增長,積集無邊資糧,所以圓滿無邊資糧不難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   
我們得到了這個暇滿的人身,現在浪費它去忙這個、忙那個,樣樣捨不得,對於將來把自己送到地獄裡面去的這件事卻忍得住。唉!想想人真是可憐,身上一點點小小的毛病,或眼前一點小小的利害,大家為它忙了個半天。現在有這麼大的利益在,我們居然不知、不見、不聞、不覺,實在是愚癡到極點。所以務必要把這個概念弄清楚,若能夠弄清楚,這些問題就統統解決了。   
如果一位菩薩發了大菩提心以後,乃至於破了四重戒,只要他能夠護住這個不共的菩提願心,就不算破戒,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喔!因為菩提心是跟法界相應的,這兩樣東西的確完全無法相比。譬如你現在是一個國王,或者是個轉輪聖王,地球上面所有的財物全是你的,你隨便損失一點點金、銀乃至於金鋼寶石、或百萬千萬元,對你來說,根本沒什麼關係,不算什麼大的損失。可是我們現在連一點小小的利害都放不下,這就說明了多麼愚癡啊!究實說來,這個眼前的小利是生死怨家,而且從無量劫以來就把我們害得苦透了,結果我們偏偏還要繼續跟著它走。
p. 312
【即前論云:「如一切諸方,地水火風空,無邊如是說,有情亦無邊。菩薩普悲愍,此無邊有情,欲度諸苦厄,安立於佛位。如是堅住者,從正受戒已,隨其眠不眠,及放逸而住。如有情無邊,恆集無邊福,無邊福非難,證無邊德佛。若住無量時,為無量有情,求無量菩提,而修無量善。菩提雖無量,以此四無量,資糧非久遠,如何不得證。」】
經論上說得很清楚,就像在任何地方--盡法界、虛空界裡,地水火風空無所不遍;有情也是一樣,所有盡法界虛空界都是。我們修學菩薩道的人發菩提心,也是普遍沒有遺漏地對每一個有情發憐愍心,要濟度他們超出痛苦,達到圓滿大覺的果位。一旦發了這個願心,又正受菩薩戒以後,你心裡一天到晚任運而起的都是「我要這樣做!」「我要這樣做!」這個心的功德就不得了。大家還記得在下士道講業的時候,最後八因三緣的三緣是心清淨、加行清淨,田清淨。你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得到的果報是不得了的大,現在你的心普緣盡法界、虛空界的一切有情,一切時處只為利他,這個心不但廣大而且清淨;廣大是指它的量,清淨是指它的質,質既一點都沒錯,而量又這樣的大。我們剛才那個比喻說整個地球是你的,其實地球算什麼?在整個的法界當中簡直是小得找都找不到,比灰塵都不如呀!又如我們抬頭一看,虛空這麼大,發了菩提心以後,你的心跟這樣廣大的虛空相應,這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所以如果你在內心當中種下了這樣清淨的因,那麼下面你的加行也就清淨。所以你受了菩薩戒,得到了戒體,這是個法體,然後你依體起行,那個心種就一切時處一直在增長,不管你睡或醒,在任何狀態中它都在增長。就像你把種子種在土裡,然後給與水、陽光……等等,它就會一直生長,不會因為天黑而不長,也不會因為你睡覺了不管它而不長。只要注意一點,就是你不能損害它,所以我們發了願心以後,真正重要的是護持這個戒體,這樣即使你睡著了,它也在增長。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你要救度無邊的有情,結果不是你度他,而是他們幫助你積集無邊的福德資糧,依此這個佛果就自然能得到了。所以下面說,以無量的時間為無量的有情,求無量的菩提而修無量的善法,以這樣的四個無量,想要得到佛果那並不難。以這樣的力量,怎麼會得不到呢?
【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衝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速成佛者,極為希有。】
所以有最極猛利的大慈大悲的確是最重要的,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趕快成佛,因為看見眾生苦,所以越早成佛越能夠救他們,這樣的發心才好。這和前面說的,看見佛果這麼遙遠,希望找近路成佛,這個心離菩提心是非常遙遠的,這兩種心態是絕對不一樣的。如果像前者那樣,你不但得不到,而且越是害怕越是受苦;反之你正確了解了,就越勇敢,結果也越安樂。所以如果我們如理如法地破除了眼前這種狀態的話,不但是勇敢,而且必然發現只有這一條路是正確的、好的,其他的路都是錯誤的、傷害自己的。
【然若未近此之方隅,僅由見於極長時劫,須正修學無邊諸行及多難行,便作是念誰能如是,故妄說云求速近道,此於願心間接損害,正損行心,令大乘種漸趣劣弱,故於成佛反極遙遠。以與龍猛無著決擇如來密意,最極增長菩提心力所有道理極相違故。】
如果對於上面的道理,沒有正確的了解,也沒有如理的修習,那就離成佛十萬八千里,不要說行持談不到,連懂都不懂。所以我常常說:不要說在門外轉,在門外轉還已經到了門外了,現在是連門在哪裡都不知道,也就是目標在哪裡也完全都不了解,只是說成佛要這麼長的時間,還要做這麼多難做的事情,於是趕快想辦法求一個近的、方便的、快速的道路。實際上是因為怕難,而怕難是你根本不懂得道理。請問這樣的結果是什麼?不但得不到,反而是損害,在這種狀態當中,你的願心就發不起來了。看見這麼難,心裡就退縮,所以要去行持就更談不到,這種心情真正說起來是最損害大乘佛法的。我們因地當中如果造了這個因,請問能成佛嗎?所以於成佛是反極遙遠啊!  
上面所說這一種錯誤的心情,是跟正確的傳承相違背的。在印度對於佛法如理完整的傳承只有兩派,一支是龍樹、聖天菩薩所傳,還有一支是無著、世親菩薩所傳,只有他們能把佛陀真正的內涵、深密的意趣如理的說明出來。上面所說的跟他們告訴我們的道理恰恰相反,所以不是增長菩提心,而是在損害菩提心,這一點我們的確要特別認識。   
前面我曾經提到有些人參禪,有些人念佛,有些人學教、學密,大家千萬不要誤解,參禪、念佛、學教,沒有一樣東西不要的,你跟哪一個相應你就學哪個,可是必定要把握住根本,這樣你學哪一個都對;如果把握不住根本,而要找一條近路的話,那就完全錯了,這是損害佛法的,因地中你已經種下了這個損法的因,怎麼可能感得圓滿殊勝的果報呢?   
所以我為什麼一再告訴你們把《了凡四訓》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好好看一看,原因就在這裡。大家記不記得,那個灶神告訴俞先生說:「你自以為做好事,實際上你因地中造的都是惡因,就像遍地種了荊棘,然後癡心妄想地希望它長出好花美果來。」現在我們也是一樣,心裡種的都是損害佛法之因,還等在那裡說要趕快成佛。以正確地念佛來說,不但我們要求上品上生,而且要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怎麼成的,我也要學他。以這樣的心情念佛就對了;參禪、學教也是一樣,不管是禪、淨、律、密,沒有一個例外的,這是我們的根本因,有了這個根本因,再去加以圓滿。這裡要把這一點辨別得清楚。
【◎ 如是若僅怯弱而住,全無所益,反漸怯劣,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則辦諸利如在掌內。】
經過前面仔細分析觀察、如理的決擇以後,我們就了解:如果單單看見事情就害怕、退怯,那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因為在因地上不斷地增長這個怯弱而越弄越差。這是我經常特別說明的,平常我們如果碰見一點點事情就縮在那裡,你越縮就會越遠。我還記得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離現在二十年了,那時候我剛到同淨蘭若,有一位年輕人,才二十出頭,現在年輕出家的已經慢慢多了,那時候年輕的出家人很少,大家看見一個年輕人發心要出家就覺得很好,但是仁法師一直嘀咕,最討厭他,我以前也曾聽別人說過這個人的情況,後來過去一看,就曉得什麼原因了。那就是未老先衰,天氣稍微涼了一點,帽子、圍巾就統統搬上來了,天氣熱,出了一些汗也不行,一點點感冒就穿上大棉袍;而仁法師是樣樣事情都打起全部精神來做的人,那時候我雖然很讚歎,但是並不太了解,後來才越來越了解他的內涵。  
跟你們說個笑話,雖然是個笑話,但卻是事實。仁法師他老人家,一條毛巾總是用不了多久,平常我們的毛巾,往往用了很久才用破,他的沒用多久就破掉了,而且破得很妙,緯線都斷掉了,經線還好好的,我完全想不通他的毛巾為什麼這麼容易破,而且是這種破法,就算是用來抹地也不會這樣,何況只是擦軟軟的面孔。後來我才曉得了,原來他洗完臉在絞乾毛巾的時候,也用很大的力氣,結果毛巾就破成那個樣,所以他的毛巾不是擦臉擦破的,而是絞破的。他開門也是一樣,拿鑰匙往洞孔裡卡一下,插進去一定有聲音的,大家都覺得好笑,當時我一直不懂,現在我一直讚歎。這說明他因地當中,做任何事情,心裡都先有一個堅強的意志,必定先做好心理建設,所以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咬緊牙關全力以赴的。當然天下的事情沒有十全十美的,不要說我們普通的凡夫,就是成了佛再到這個世間上來的,還是會示現出很多缺陷相來,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特質,我真正受用的就是這樣。
仁法師那個地方,很多人去了實在待不住,人家對他種種批評,說他要求太高。我去的第一天,送我去的那位法師跟他介紹:「這個人有很多優越的條件,他本來住在福嚴精舍二、三年,大家都覺得非常好,但是他就是身體不大好,又是肺病,又是胃病,又是肝病,一大堆病。」承他老人家的慈悲,平常我們吃過早點就要出坡,他就說:「你身體不大好就多休息。」我說:「法師,你不要把我當病人看!」我曉得我所以能夠一直跟著他,就是當時這一句話,後來他也跟我證實這一點。  
現在我們做了一點小事情,就覺得委委屈屈。同淨蘭若現在還在新店,你們可以去看看,有六百多坪的地,那時候只住了連仁法師我們三個人,仁法師是尊長,當然他主要的是自己用功,我們請求他,從廚房、上殿、過堂開始,樣樣都由我們自己做。早晨起來先去燒飯,我們不是像一般寺院,輪到燒飯的人不必上殿,沒有這樣的事情,三個人大家輪流做,一大早起來,先把米洗好放進電鍋,然後去切菜,等菜切好了,再將電鍋一按,就去作早課,作完了早課,馬上把菜放入鍋子裡煮。你們都曉得我煮羅漢菜的方式,將菜統統放進去鍋子裡,火開大一點,廿分鐘就好了,早殿平常上到五點鐘,或許還要晚一點,早齋是五點半,還覺得時間很寬裕。吃過早餐以後大家一起把廚房弄乾淨,然後淨頭也是我們做、香燈也是我們做、環境清潔也是我們做,沒有一樣不做的喔!現在我們這裡幾乎是好幾個人做一件事,客廳裡經常還有灰塵,我們那邊沒有這樣的事情。有時候仁法師出來看,他就摸一摸,看見你不對他會來教誡你。那時候我們都是戰戰兢兢,檯子上弄得乾乾淨淨,比如說:桌子他不會摸檯面,先問你弄過了沒有?你說弄過了,他隨便往邊上一摸,給你看一下,你說誰會去碰那個地方?但是我們一點都不覺得苦。   
他對時間也是一樣,譬如打板、按鈴,我告訴過你們,他是分秒必爭。那時候也沒有像現在那麼好的錶,我們大殿上有一個鐘,叮叮噹噹會敲的,大殿後面有一個電鈴,我最近去,那個電鈴還在,我真歡喜那個地方,那時候就培養出我這個心志來。當時我們都必須豎起耳朵,有時候外面風大聽不見鐘聲,他也會來教誡:「你一點警覺心都沒有,這麼愚癡,這麼遲鈍怎麼學佛啊!」所以一定要豎起耳朵聽,大殿的鐘「噹」響一聲,下一秒鐘,那板或者鈴就得接下來,只有我們兩個人做喔!另外一個法師是我們這老和尚的徒弟,他騎腳踏車到山下買菜,每次回來的時候,即使是冬天也一定是滿身大汗,現在已經有路了,那時候是山路,不像我們現在可以這麼舒服地騎摩托車,而是騎個腳踏車,因為是山路,不能用騎的,所以下山的時候要拉著,上山的時候得用推的。所以我說大家平常遇事便退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並沒有如理的認識,一直陷在這個我的習氣當中,這是不行的。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如果自己心裡已經先怯弱了,不但沒有用處,而且會越來越怯弱,任何事情都是一樣,你心裡面先打了退堂鼓的話,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打退堂鼓有兩種原因,這個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宿生的習性,這個的確很難體會得到,所以第一件事情是無論你碰到什麼事,總是要注意對治退縮,而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有如理的教授,然後認真去做;還有眼前的客觀環境中,對於人家的非理教授,及自己的非理作意,都千萬要注意。所以我深深地了解,修學佛法為什麼一定要善知識,因為整個佛法的概念的確跟我們世俗的概念相反,世俗的都是無明,在黑暗當中摸索,所想的都是莫名其妙的。所以一定要把正確的弄得很清楚,這個還特別不是在文字上的,一定是要用在心裡的行相上。   
我上面說的是特別要策勵諸位同學必定要有這種認識,不要看錯了。現在我們常常有這種心理,尤其是因為末法了,出家人很難得,所以你出了家,別人往往會說:「你出家真好啊!」自己被捧得飄飄然,好像捧上了天,也以為出了家就該享受現成的,那完全錯了!這是個基本概念。不要說你要發大乘心,就是自己要求解脫的話,都要以全部的精神跟煩惱鬥,剛剛那個都是煩惱,這樣馬馬虎虎、輕輕鬆鬆的話,無有是處。的確,我們也曾經看見過,像《彌勒上生經》及《彌勒下生經》上面說彌勒菩薩是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如果我們也說,我們也一樣不修禪定、不斷煩惱,那是絕大的錯誤。他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已到了八地以上,也就是不動地以後,他任運一直安住在這個上面,無功用行自然如此,已經徹證無生,無煩惱可斷,無禪定可修,達到這樣的境界。我們安住在什麼上頭?完全百分之百的在煩惱當中,現在卻說要學他啊?完全錯了!所以必定要把事情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   
當你心裡面先生起怯弱心的話,就會每況愈下,但是你祇要能夠慢慢地鍛練,無有不成功者,而且這樣的鍛練,必須從小的地方慢慢地開始,如果不能從下腳的第一步漸漸地去修的話,修行是沒有我們份的。身體也好、精神也好、知識也好,如果自己覺得不理想,應該想說:「哎!我宿生因地當中沒有努力,現在要趁這個機會趕快努力!」千萬不要說:「哎呀,我不行啊!」然後退縮。我們是沒有退路的,你儘量前後反覆多思惟,找種種的經論來印證,告訴自己:「我跑到這地方來,我是學佛?還是學我?我是要求無邊的大勝利,所以現在下一點苦功,還是貪眼前的小便宜,準備下地獄?」這個概念一定要辨別得清清楚楚。   
「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這個地方真正重要的就是「善知」--對於我們所求的,以及如何去求得,這些修證的內涵,要有正確而且非常善巧地了解。你了解了這種情況,心理自然而然不會退怯,而能打起精神來。能夠這樣去做的話,所有下面的大利,「如在掌內」,就在你手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別的事情,容或還要藉重外面的很多東西,只有修行,簡單容易極了,就在你的起心動念之間,你心裡一動,羅漢馬上恭恭敬敬讓你走在前頭;反過來,你心裡一動的話,哈!地獄的鬼就高興有事可做,可以來燒你、煎你了,就差這麼一點點。所以任何時候要記住:跨一步,也只要你跨一步,但是你必須要跨這一步。能夠這樣做的話,這是剎那剎那在除過淨罪,就是這樣。如果說在這個上面不認識,碰到一點小事情就轉不過來的話,那就應該好好地警惕自己。
【如《本生論》云:「怯弱無益悅匱乏,是故不應徒憂惱,若依能辦利聰叡,雖極難事亦易脫。故莫恐怖莫憂惱,如其方便辦所作,智者威堅而策舉,辦一切利如在掌。」】
你心裡面退怯,這個怕、那個怕,不但沒有好處,反而離你要的安樂越來越遠、也越缺乏,所以不要白白地憂惱。記住一句話!「小人枉自為小人」,這個小人不是世間所說的壞蛋,而是我們怯弱的這種心理,反之,君子的確是「樂得為君子」。如果你在這種狀態之下,應該「依能辦利聰叡」,要依止正確的引導,也就是正確的、有殊勝利益的,而不是無明相應、看起來似是而非的、愚癡的這種行為。能夠這樣的話,再難的事情也能夠做到,再大的困苦也能透脫出來。所以對這件事情不要怕、不要憂,如果能像這樣正確地去了解了就能夠做到。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先有這個認識,然後策發他的心堅固猛利,由於這個認識而去行持,那麼所有的事情,辦起來輕輕鬆鬆,就似舉手之勞。
【聖者無著數數說為:「當具二事,一、雖善了知於廣大法學習道理,應無怯弱,二、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
無著菩薩經常告訴我們,修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兩件事情:第一應該善巧地了解廣大的佛法怎麼去學習,了解了以後照著去做,破除自己怯弱之心。這個具足了還不夠,還要「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的話,得到了一點點就沾沾自喜,我們現在有太多這種情況。我曾經說過一件事情,十幾年以前了,那時候我在美國,有一位洋人,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學生當中最好的一個,懂得多,平常的時候出力也多,但是到最後卻是最糟糕的一個,就是因為得少為足。他動不動就說:「哎呀,已經懂了,就是這樣!」你叫他進步他就是跨不上。我們現在也是這個樣子,這的確太糟糕了!   我昨天講的精進五相是出自《大智度論》,今天所講的精進五相是出自《瑜伽師地論》,性相二宗都有了。第一個是擐甲精進,就是心理建設,你能夠透過正確的認識建立起堅強的意志力量,對於自己該如何做看得清清楚楚。第二個叫加行精進,有了這個心理的建設,進一步就開始行持。第三個是無下精進,就是對於下劣的事情不耽著,對該做的事也不會退怯,有非常強悍的信心,在這廣大的菩薩行當中努力去做。再下面是無退精進,因為你有了前面的力量,要學這個廣大法,修無量無邊的廣大行,不管任何情況下,絕不為外面的困難所動,也絕不為一切所障礙,這樣才能夠達到究竟圓滿的程度。最後一個叫無足精進,千萬不要得到一點點就以為滿足。這些我們一定要把握得住。   關於這一點,真要做到的話,當然有它必然的條件,可是最重要的是對完整教理的認識。了解了正確的教理以後,一方面固然讓你能夠如理如法地走上去,一方面你才曉得要走的整體內涵是什麼。否則我們難免會產生這種現象:拜了幾下佛,覺得心裡面好像很清涼,就覺得拜佛好得不得了;唸了幾聲佛,或是坐在那個地方打瞌睡,就覺得打坐好得不得了,實際上根本在昏沈當中還不肯捨,有太多這種現象。更進一步說,就算你打坐得了定了;參禪開了悟;念佛得到了一心不亂,乃至於得到念佛三昧了,那還只是初步,這是我們必定要知道的,這樣就沾沾自喜,修行最大的障礙就在這裡。《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五巨礙」就是修學佛法最大的幾個障礙:顧戀其身、顧戀諸欲、樂相雜住、缺隨順教,最後一個是得微少善便生喜足。所以對於下劣的功德不應喜足,佛的十八不共法當中有精進無間,他那個精進是永遠保持著最大地無喜足的情況,這樣才能夠圓滿。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精進波羅蜜3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精進波羅蜜3
p. 313
【然現在人,若生少分相似功德,或生少分真實功德,便覺已進極大道位,計唯修此便為滿足。若為智者知道扼要,依於教理善為開曉,謂此雖是一分功德,然唯以此全無所至。果能了解意必怯退,是故能於一分功德不執為足,更求上勝,及知須學無邊學處而無怯弱,極為稀少。】
「現在人」這不是指我們現在,是宗大師的時候,離開我們現在是六百多年,那個時候的佛法,比我們現在不曉得好多少。有些人生起一點少分的相似功德,這個是最可怕的;進一步,就算是生起少分的真實功德,自己認為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了,就覺得修到這樣就滿足了。錯了!如果說他有幸碰見一個真正了解的善知識,依照著如法如理的教授善巧地告訴他:「這個不對,你單單這樣的話,得不到什麼好結果的!」可是聽了以後,常常又產生一種心態:「原來這麼難行,我怎麼辦啊?」就怯弱了。所以能夠不像上面這樣得到一點點就喜足,繼續上進,而且對這件事情不怯弱的人,是非常難能可貴。  
實際上我們就是要如此!說起來這個事情也並不難,所以本論一開頭在法殊勝的四點當中就告訴我們說:我們現在修學,首先對道的總體要有一個認識,這個一定要依靠外緣善知識,自己認識了以後,現在能修的就修下去,不能修的不要棄捨,正因為不能修,現在先修下面的基礎,努力積這個因,因增長了,就能步步上昇,而不會產生像現在的這種狀態,得到一點就以為喜足,不求上進;如果有人告訴他不足,要不就是怯弱,要不就是不但執著,還反對別人,這都是自己傷害自己啊!所以能不怯弱和執著的人是很難能可貴的。   
我們可以想一想:為什麼《華嚴》說的是圓滿的大法,可是走這一條路的人很少;同樣的,《法華》中佛說每一個眾生最後都成佛,但眾生卻仍舊是無量無邊,原因何在?諸位有機會一定要看一看這兩部經。佛一再說:「我無量劫以來,一直就把圓滿的教法告訴大家,可是不幸得很,你們都不能如理如量接受,只執取跟你們自己相應的,找你們歡喜的。」所以他說小草小根、中草中根、大草大根,雖然天上是普雨甘露,無有不滋潤的地方,偏偏你那個根只吸收那麼一點點,當然注定你就這樣。現在我們經過研討以後,就了解這樣去做的結果,不但對我們沒有幫助,反而是大大的損害,這種道理我們一定要善巧了知,不是聽過就完了,那個時候自然而然能夠策發我們。所以現在我們的的確確不必忙著趕快要修一個什麼,要打坐、要學定、得一心不亂,倒是應該把完整的教法先正確地認識,然後不斷地去加以探討,如理思惟,產生堅固的定解。到那個時候,你必然會產生像經上所說的那種效果,成佛就像在你手上一樣。   
前面所說的是破除精進的違緣,換句話說,會障礙我們精進的不外這幾個理由,現在一一如法如理地破除了。下面進一步要有順緣資糧,障礙拿掉了以後,還要有推動你的方便善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積集順緣護助資糧分四:① 發勝解力,② 發堅固力,③ 發歡喜力,④ 暫止息力。今初﹞
【◎ 諸論中說,欲為進依,此中勝解即是欲樂。】
所有的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精進的根由在欲樂。這個欲是善法欲,換句話說,就是你對這件事情產生絕大的好樂之心。這個欲是我們人人都有的,強烈得不得了,不幸都是惡法欲,由於這個欲的推動,把我們送到地獄去;現在我們要策發善法欲,有了善法欲就會勤精進。而善法欲就是勝解,所以這個地方勝解就是欲樂。
【須發此者,如云:「我從昔至今,於法離勝解,感如此困乏,故誰棄法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
這是引祖師的話,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因為沒有佛法的勝解,所以才感得眼前身心的種種困擾、貧乏。現在了解了,誰肯放掉這個法!所以最重要的,我們唯一應該把握住的是對於法的勝解,現在忙那些不相干的,都是開玩笑啊!當然,你發了大菩提心,行大菩薩行,那是另當別論,否則的話,我們要清楚,騙得了別人是騙不了自己;騙得了自己是騙不了因果。不管你說什麼,你要自己問:「我來幹什麼的?」你要求開悟也好,要求往生也好,要持戒也好,檢查一下,自己對於佛法的正確認識有沒有?如果沒有的話,別的先不要忙,因為這是根本。你有了這個根本,才能夠在這上面增長,才談得到修行啊!所以佛說得清清楚楚,一切善的根本是對於正法有正確地了解,而且這個了解叫「勝解」,要不為外境所動。要不然你聽的時候蠻好,碰見事情就不行了,這個不算勝解。我們現在的確是宿生有大善根,能夠聽見這個道理,但是說實在的,真正的勝解卻還沒有,真正有了勝解的話,外面什麼東西都動不了你。  
我記得祖師有很多這種公案,有一個人去學禪,因為以全部的精神去學習,結果把家裡冷落了,難免就發生了意外。有一次他回去,他太太的姦夫看見主人回來了,馬上躲起來,其實他看得清清楚楚。要是我們碰見這種情況,那還得了啊!結果,他叫太太好好地燒一點菜,燒好了以後,他叫她把床底下的某人請出來,弄得對方臉紅耳赤。他卻說:「我真感謝你,我一直在外面,家裡面沒有人招呼,太感激你了,現在這一切都送給你。」這是真正修行人得到勝解以後的必然效果,當然更高的絕不僅此。   
我們現在常說要修行,卻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人情世故牽絲攀藤一大堆。外面的是這個樣子,自己這方面,冷了不行,熱了出汗又不行,弄了一大堆,累贅是越來越多,原因就在這裡--沒有勝解。儘管我在這裡向大家說,但我自己一直在這個毛病當中,正因為如此,也深深見到這個毛病的可怕。在座的同修也有心向上,在這個地方要真正好好地下功夫,不要在文字上面轉。下面說勝解這麼好,怎麼生起呢?
【勝解如何而起者,如云:「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此說修習從黑白業,生愛非愛諸果道理。】
就這麼簡單,你要得到勝解,就是多修異熟果,而且要恆修。異熟果就是你種什麼因感什麼果。現在你放不下,就去看看它的果是什麼?你所以放不下無非是為了要得一點好處,結果最後卻是大大地傷害你啊!現在你放掉一點點,就像是打一針這麼刺痛一下,乃至動手術割掉一點,但卻是大大地保護你。這個就告訴我們,你種什麼樣的業,就感什麼樣的果。造了黑業一定感非愛之果,造了白業自然感可愛之果。總之,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佛法沒有別的,就是講因果;業感,緣起;更進一層就是空性。
【諸論又說信為欲依,以從二種深忍之信,能引取捨二種欲故。此是思惟諸總業果,及特思惟諸菩隆行所有勝利,及越諸行所有過患諸因果等。】
現在要策發善法欲,而欲又靠信而來。論上面說「信為欲依」,這有兩種深忍之信:黑業感得非愛果;白業感得可愛之果。對於這個關係深深地忍可於心,不是浮在嘴上或耳根,而是從心底裡面深深的信。因為深入我們的心識當中,所以自然我們做任何事情,就曉得該怎麼取捨,該做的是取,不該做的是捨。因為對這個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所以才能夠產生欲樂。雖然推動我們的是欲樂,可是所以能推動你,是因為你的目的是要求好。現在你如理地了解了,也信得過,知道這樣才是真對你好,善法欲就生起來了。如果你不解的話,這個欲始終是三毒之欲,不管你用什麼美麗的藉口,世間善法也好,佛法也好,只有越弄越糟。  
下面告訴我們應該思惟什麼,總的來說是業感果,以及特別思惟菩薩行的殊勝利益,這是從它好的那一面看;反過來就是思惟「越諸行」,違反、超越了菩薩行的種種過患及因果。如果你真正肯把這兩個擺在心裡面思惟的話,的確沒有一個人例外,一定會全心全意走到這條路上去。平常我們的概念往往是似是而非的,自己卻覺得對了,好像就是這個樣,所以我建議大家有空的時候討論,必定要把我們腦筋裡錯誤的、似是而非的概念找出來改善它,就算你沒有能力,聽聽別人的,心裡面也會增長,那個時候我們才有機會真正地策發淨信心的種子。有了這個種子,不斷加強它,才有淨信心的果,善法欲才生得起來,那個時候修行才有可能。
【如是勝解大乘入大乘門,即是誓除自他一切過失,誓引自他一一功德。】
透過上面的幾個層次,一步一步得到了這個勝解,會了解原來我們真正走的最好的路是大乘道,於是就發誓一定要淨除自他一切過失,圓滿自他一切功德。所以前面告訴我們這個次第:「欲為進依」,第一個要策發欲,而欲是依勝解,那麼勝解又來自恆修異熟果,所以對業果要有深忍之信,再從這個深忍之信,也就是淨信,推到必定要找到善知識。現在我們非常幸運,有這麼好的一本論,又有這麼好的環境配合,內外都具足啊!這個因緣,如果你平白放過的話,後果是不得了的可怕;如果你自己不珍惜,第一個是浪費宿生的福報,浪費本身就是最可惜的事情,如果在這個浪費當中,你又走錯一點點的話,就像叫你從沙裡面撿金,結果你弄錯了,撿出來的是沙,把金丟掉了,那注定你以後永遠窮苦。所以這一點我特別提醒大家,但願大家互相鞭策。不妨常常去想本論處處地方告訴我們的:它的殊勝利益是什麼?錯了的過患又是什麼?
【然一一過及其習氣究竟清淨,一一功德畢竟圓滿,必須經歷多劫修習,不見我有淨除過失引發功德一分精進,我實徒耗有暇之身,如是思惟自行策發。】
懂得了上面這個道理後,要淨除一切的過失,達到究竟的清淨,以及修習功德能究竟圓滿,要做到的話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而且要精進,而我們現在都還沒有,得到了這難得的暇滿人身寶,讓它空空而過,不可以啊!這樣自然而然努力地策勵自己。不懂得這個道理的話,一聽見要除無邊的過失,要求無邊的功德,就害怕得退怯,一旦退怯,從此完了。如理了解了去精進的話,那就對了!你只要跨一步、而且時時跨一步,的的確確菩提就在我們的手上。
【如云:「我應除自他,無量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經諸劫海。未見我有此,斷過精進分,墮無量苦處,我心何不裂。我應勤引發,自他眾功德,然修一一德,須歷經劫海。我終未能起,修此德一分,我將難得身,空棄實奇哉。」】
我現在想除自他一切的過失,但是,除任何一個過失都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在自己身心上面找一找,我們有這個能力嗎?沒有!有這個精進心嗎?沒有!因為這樣的關係,結果一直在這個無量的大苦當中,「我心何不裂」?我們現在真正不應該忍的是這個!不要只為了眼前一點小小的事情,比如人家說幾句,心裡面就嘀咕。這種事情要根本動不了我們,真正要的就是思惟法。想想我這樣絕對不可以,一想到不能淨除自他無量過失的這個大痛苦,心裡面應該熱惱得不得了,就像是遭到大傷害心碎了一樣,你有了這個力量就行了。我們現在不能把力量用在跟煩惱鬥,而是一直處在被煩惱轉的狀態,一點點小的利益就被它牽去,一點點小的煩惱就被它牽去,我們忍受它,還覺得是為自己好,結果反是害了自己。  
好的方面來說,我要成就自他一切功德,然而修任何一個功德都要經過這麼長的時候,現在有機會卻沒有這樣修,這個不可以!尤其是我們得到了這樣的暇滿人身,包括了能修的身以及所應修的法,如果居然白白地浪費掉了,實在說起來真是奇哉,這種地方是我們真正應該策勵的。這個是第一個--勝解力。也是我們眼前真正應該不斷努力的就是這個。
p. 314 (3)
【◎ 堅固力者。謂於何事發起精進,即於彼事究竟不退。此初不應率爾而行,當善觀察,見其能辦次乃進趣,若不能者則莫趣入,與其既行中間廢捨,莫若最初不趣為勝。】
由於前面發了勝解力以後,心裡面一心一意被這種善法欲所策動,你就努力去做了。但是做的時候,要注意第二個堅固力--對於你所做的發起精進,要一直做下去達到究竟而不能退轉,這個很重要。下面先防反面的,然後再正顯。怎麼樣達到堅固力呢?在剛開始的時候不要率爾而行,很輕率隨便地,就這麼開始去做了,要好好善巧地去觀察,了解的確能做,然後再去辦。假定覺得還不行,那麼先不要去做,與其做了以後中間退捨,不如最初不做。為什麼呢?
【其因相者,以於中間棄捨誓願,若成串習,由此等流,則餘生中亦棄所受學處等故。】
原因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如果中間棄捨掉了,養成習慣以後,由於這個等流習氣的關係,你將來做任何事也是會半途棄捨的。也許我們並不知道以前究竟怎麼樣會到現在;現前究竟怎麼樣到將來也不知道,可是,假定我們仔細檢查眼前內心的狀態,就看得很清楚,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來的時候都有一番好心要學佛,結果進來了以後,是不是真的能夠如理地、一點都沒有退怯地在走啊?不一定。所以有一句話,雖然是句笑話,正說明了大部份人犯的毛病: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天邊,再以後,沒有了;原因就是這個,這就是以前就養成的習慣。  
檢查自己心裡,也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心很猛利,來了以後,看看不對勁,拖拖拉拉,或者就下墮了,下墮有各式各樣的原因,這個情況我們就很容易了解。這是我們宿生的習氣使然。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我前面說過,我自己就一直在毛病當中,不過我幸運的就是在這個拉鋸戰中拉了幾趟以後,總算沒有退下來,慢慢地拉上去了。我看見過真正上去的人,那的確不同,他就是慢慢地愈來愈深,而且有一日千里上升的情勢。這種善知識我保證當代就有,但是非要你自己努力,才有因緣看得見他的內涵,否則你絕對看不見的,他也不會給你看,真正有修行的人,他不會把修行貼在面孔上,你如果不相應,根本不曉得他心裡怎麼用功的。
【於現法中增長眾惡,於餘生中增長苦果。又因先思作此事故,未修餘善,退捨先作其果下劣,即此一事亦未究竟,故其所作終無圓滿。】
所以,本來你要修善法的,現在棄捨掉了,所做的就是惡法,將來當然增長苦果。前面特別說明過在發菩提心的時候,你答應給別人一個東西,到時候沒給,這是很大的過失;現在你許諾給法界一切有情安樂,結果卻退悔了,這果報是何等可怕啊!再說,你因為要做這件事情,所以別的事情沒做,結果現在你做的事情又退捨了;譬如拿我們來說,假定不進來不修學佛法,至少在世間上面還做一點事情,賺一點錢,上面供養父母,對社會上也有一點貢獻。現在我們這些都不管了,跑到佛門當中來,受用信施,結果在佛門當中,也沒有好好地做,世間的事情你也荒廢掉了,這不是兩頭皆失嗎?「即此一事亦未究竟」,你現在要做的也沒究竟,所以「所做終無圓滿」。
【總之誓作何事,其事未成亦障餘事,由其等流,令其誓願所受律儀,亦不堅固。】
總之,不論誓願作任何事,如果不能貫徹始終的話,其他的事情也跟著不能成辦。因為這變成了一種習性,平常我們說習性難改,我們一直為自己習性所使,平常我們總是說:「唉呀!我就是這樣啊!就是莫奈何它啊!」正因為這個習氣一旦深厚了就莫奈何它,大家務必在這個地方要著眼!如果不努力從這個病根上面除去的話,是永無了期。所以古德們總告訴我們,剛開始要五停心觀,因為對於強烈的熾盛煩惱,就是無始以來強烈的習氣,如果你不努力去加以對治的話,不管你說什麼都是空話,始終被這個轉,這一點是我們確切應該記住的。
【如云:「先應觀加行,應作不應作,未作為第一,作後不應退。餘生亦成習,當增諸惡苦,障餘及果劣,此亦未能辦。」】
先看看我們要做的事情該不該做、能不能做,沒有做之前最好想清楚,已經做了就不應該退。想想我們現在內在外在的條件,面對這種不理想的情況,我們是會怯弱,可是在我的感覺當中,這時不是退,而是在現在還能把握的緣起點上面,第一個把它牢牢地守住不退,然後再在上面增強,這樣的話,我們就有希望;現在如果一退的話,兩頭皆失,而且這個習性會生生世世的輾轉增上,這一點太重要太重要了!
【是故願令誓願究竟,應修三慢,如云:「於業惑功能,三事應我慢。」】
這裡告訴我們,你要想誓願堅固,有個好的方法:修三慢。這個妙不可言。在正式解釋三慢之前,有一件事情不妨說一下。我們看經論的時候,常常發現一個事實,有人出了家,不能如法地做,雖然墮落了,但是因為這個善根,從惡道出來以後,碰見下一尊佛出世,一旦善根成熟他就成就了。現在教你爬上去,真辛苦啊!不要說:「反正我種了善根,將來總有一天會成熟的。」要曉得這是為了幫助那些眼前沒有辦法可想的人,你給他種了一個善根,它遲早要出來的;但對我們自己來說的話,應該深入了解,這種情況之下,善根雖然種下去,在還沒有成熟之前,這一段時候要受無邊大苦,最後的確也會成熟,但也並不是你坐在這裡從天上掉下來的,還是要拼命去做方才有的。那是因為你受了絕大的苦之後,內心才生起了大的力量。我們願意這樣嗎?  
現在所以上不去的原因就是怕眼前一點苦,這個是學了如理的教法後應該策勵自己的。千萬注意!前面的話是你幫助別人莫奈何的時候才如此說。說來說去一句話,你對圓滿的教法認識了以後,自然而然會逼得你非走這條路不可,只有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而要想幫助自己走上去,在還沒有闔上書之前,要策勵自己,聽見的教授不要忘掉,不要還沒有闔書本,心裡已經想了:「怎麼還沒有下課,我還準備忙這個事情……」那你注定一點用場都沒有。對這個教法聽的時候都已經準備捨棄它了,外緣一來,一下課,當然你捨棄它,這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嗎?所以你必須要在聽的時候聽對,而且這麼想:「對啊!沒有錯,我必定要把握得住,下了課以後,要牢牢地拿著這個法來實踐。」你能夠這樣努力去做的話,那才有機會!   
所以前面所有講的道理都是它的基礎,基礎如果沒建立起來,後面一定不行。你有了這個,然後牢牢地把握住,以這樣堅強的心才能夠擋得住煩惱習氣。這個地方也告訴我們,精進第一個是擐甲,就是心裡面先披戰甲起來,反過來就是退懦,你還沒有做,心裡面已經棄甲,準備打敗仗逃走,當然到那時候非逃走不可!對這個概念先認識,才談得到三慢,否則講三慢還是口頭禪,只是飄在口上面。   
我們對於三件事情,業、惑、功能,應該生「慢」。妙了!佛法裡面處處叫我們除貪、瞋、癡、慢、疑,但是大乘佛法當中,卻是教我們利用貪瞋癡慢疑來對治三毒。前面說我們應該不忍的,要瞋就瞋我們的煩惱,要貪就貪佛的功德,這就對了,善法欲嘛!如果要慢就在這三事上面去慢。
【其業慢者,謂自修道全不賴他而為作助伴,唯應自修。如云:「謂我應自為,此即事業慢。」《親友書》亦云:「解脫唯依於自修,非他於此能助伴。」此是念其我當自修,不希望他,與慢相似,假名為慢。】
什麼叫作慢?慢的行相就是「我」:我行、我高、我厲害等等。這個事業也就是業,現在我要造善淨之業,只有由我自己來,一點不靠他人,這個就叫做事業慢。當你真正懂得這個道理以後,對眼前所能做一切的事情,你就歡喜都來不及,不會埋怨別人不做。他不做他自己白白浪費了集聚功德的機會,我做了這個功德就是我的,這才是真正用上「我」的時候。同樣地,解脫是靠你自己的,別人沒辦法幫你忙,不要說人,佛都沒辦法,佛只能告訴你這個道理,你要聽了道理自己如法如理去做才行啊!  
這個地方策勵我們,讓我們心心念念想:這個一定要靠我自己努力去修,不能靠他人,所以也不會希望依賴他人,這個行相跟慢相似,所以也叫做慢,這是「業慢」。《親友書》是龍樹菩薩寫的,他在《大智度論》上面也說得清清楚楚,我們應該怎麼如理思惟:若我不做的話,不得果報;若我不自做的話,不從他來。換句話說,我不自做,絕對不會從別的地方來,別人沒辦法幫我做。反過來,我做了以後,一定不會失去,業的定義就是如此。所以現在既然你要好的果,就要種好的業因,而這個業因就靠你自己去造。別的地方,這個「我」一來的話,這個慢心就來了,前面告訴我們要拿掉慢,這個地方卻要利用它,善巧利用的結果就是你成就了。所以這是我們真正應該提起來的,就怕你不提!這個叫做「業慢」,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慢的地方。
【功能慢者,謂諸眾生隨煩惱轉,尚不能辦自己利義,況能利他,念我能引自他利義而勤修行。如云:「此世隨惑轉,無能引自利,眾生非如我,故我應修此。」又此諸人於下劣業且勤不捨,我今此業能引妙果何故不為,作是思已而正修習。如云:「餘尚勤劣業,我如何閑住。」】
功能就是做了這個事情就有功德,它有能力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種種好處。一切眾生都是跟著煩惱在轉,自己真正的利益都無法成辦,雖然想要得到利益,因為在無明當中忙錯了,結果害了自己,那還談得上利他嗎?所以功能慢就是:只有我不但能夠自己利益自己,還能夠幫助別人,為了這樣的大好處,我要努力勤懇的修行!世間的人都跟著煩惱在轉,連自己的利益都沒有辦法成辦。啊!那些人都不像我這樣,所以我要好好修行,那個時候也是跟慢相似的。   再看看旁人,為種種下劣、毫無意義的事情忙得不得了,我現在忙的事情,可以引發無邊勝妙大果,為什麼不做啊!有些人為了種一點田,尚且忙得要命,現在我努力就能夠得到無比的佛果,為什麼不做啊!早晨不要等到三點五十分打板,我三點二十分,乃至於二點鐘就起來了;他馬馬虎虎,那正好我去幹!就這樣,自然你能夠如理地思惟修習。別人為了毫不相干的事尚且精勤努力,我怎麼可以停在這個地方啊!
p. 315 (2)
【然修此二,非輕蔑他而自憍慢,謂應觀為可悲愍相,無慢雜糅。如云:「非以慢修此,自無慢為勝。」由念我能餘則不能,與慢相似假名為慢。】
這裡不是輕視別人,自己驕傲,而是覺得:「啊!這個人真可憐!他不懂才會這樣啊!而我已懂了啊!」所以這個地方並不是真正有慢心,實際上心裡面並沒有慢,這個才對。修學佛法是有功德的,別人所做的下劣的事情是毫無意思的,覺得別人不能真是可憐!而我能夠!這種行相是跟慢相似,所以叫做「功能慢」。  
前面講到精進有二個緣,一個是違緣,找出是什麼障礙我們精進,把它消除掉;然後在精進之前,還要四樣順緣來幫助我們:第一個是勝解力,第二個堅固力,第三歡喜力,第四暫止息力。這裡請諸位特別注意,佛法整個的中心是菩提心,但是要想得到圓滿的結果,最重要的是精進。所以一開頭的時候,特別引經論上的證明:資糧善中精進是第一,唯有精進是修學菩薩道的唯一勝因,這兩句話,反過來告訴我們,誰一有懈怠,就不可能修習成功。   
這個在三○五頁第六行最末:「《莊嚴經論》亦云:『資糧善中進第一』」在我們現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最主要的是積聚資糧,而在所有資糧當中精進是第一,依於這個根本,其它的善就跟著而來,如果不精進,其它都沒有,這是第一個。然後跳過二行,《瑜珈師地論》的《菩薩地》亦云:「唯有精進是能修證菩薩善法最勝之因,餘則不爾」,這是論上說的。下面是引經,在最後一行,「《海慧請問經》云:『有懈怠者,菩提遙遠最極遙遠,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諸懈怠者無利他行。』」懈怠和精進恰恰相反,根本就無法趨向菩提。布施乃至慧等是六度,屬於自利方面的,如果懈怠,根本就無法真正利益你自己,自利既不行,當然利他更談不到。   
下面,「《念住經》亦云:『誰有諸煩惱,獨本謂懈怠,若有一懈怠,此無一切法。』」,煩惱唯一的根本就是懈怠,一有懈怠一切都沒有了。當然,這個是就精進一度來特別說明,或者有的人對整個道次的輪廓還並不了解,那必須從頭開始就好好的注意,在過程當中一步一步加深,乃至於到現在的精進度,這個概念必定要把握得住。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談得到修學佛法,否則,所有的修行,始終都是戲論。以現在的說法,就是開開玩笑的,可是這不是跟別人開玩笑,而是跟自己開玩笑,而這個玩笑,不是像我們以為的那種很輕鬆的玩笑,而是把我們長劫繫縛在生死苦海當中,乃至在地獄當中燒煮,這個玩笑是萬萬開不得的。進入佛門以後,如果你不認識這一點,乃至於認識了,不實際去行持的話,那始終是在這種狀態,這個是真正對不起自己的事情。   
現在繼續下去,精進的時候,需要堅固力。要想令誓願堅固,就應該修三慢,前面已經講了二個,第一個是業慢,第二是功能慢,現在第三,煩惱慢。三一五頁第三行最後:
【煩惱慢者,謂一切種輕毀煩惱,我當勝此,終不使此有勝於我,為欲摧伏諸所治品,令心勇悍令心堅穩。如云:「我當勝一切,不使誰勝我,諸佛獅子兒,應住此我慢。」】
煩惱慢是指我們要對煩惱生起高慢心來,就是--我不怕你、要超過你、壓服你;在任何情況之下「輕視」煩惱,這個是我們心理上面的一種概念,換句話,也就是心理建設。由於內心有了正確的認識,進一步在行持上面我們真正要做到的就是輕毀煩惱,我應該勝過它,絕不讓煩惱勝過我,這個就是煩惱慢的特質。  
我們要對治的無非是所知障、煩惱障,其中的惑(煩惱)就是根本。要想摧伏煩惱,必須要的條件,就是要令心勇悍堅穩,而勇悍就是精進,特別是指對善所緣。我們一定要能善巧分別善惡,精進不是只勤勤懇懇努力,有很多人非常勤懇,做起事來比什麼人都肯做,可是還在懈怠、煩惱當中。世間的那些壞人,做起殺人放火的事情來,比誰都勇猛!再看動物當中,螞蟻是最勤勞的,一天到晚不停地跑,所以單單勤勞不是精進。「精進」有它一定的特質在,就是正確如理地依法先把心理建立起來,由於這種毫不退怯、願意克服一切困難的心情而去做身口的行為,這個叫精進。首先生起勇悍之心,再令這個勇悍之心「堅穩」--堅是堅固,穩就是絕不動搖。   
由於這種煩惱慢的心理就是:「我要超勝一切,絕不為一切勝過於我。」我們現在既然發心修學無上菩提,的的確確是諸佛的真子,是獅子兒,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努力的,應該安住在這一點上面。假定不這樣的話,還沒有走,心裡面已經怯弱:「唉呀!這麼難啊!這怎麼行啊!」這樣稱得上是獅子兒嗎?佛為法王,說法如獅吼,不為一切所退,而能夠退卻一切,這是我們應該效法的。
【若不如是而退弱者,障品雖小亦能為害。如云:「若遇死毒蛇,烏亦如鵬鳥,若我太軟弱,小罪亦為損,怯劣棄功用,豈能脫匱乏。」】
你一退卻的話,什麼都做不成,就算是很小的障礙,你也沒辦法克服。眼前太多小事情,哪怕只是站起來拿一個東西,你就是懶得站起來,結果就把我們卡死。若真正啟發了大精進心的話,任何障礙都不怕,否則什麼東西都會擋住我們。如果我們心裡面太軟弱的話,一點小小的罪,都能夠損害我們。只要能夠心理建立起來的話,你不怕它,就一定能夠克服它,它也莫奈何你。鵬鳥是專門對治毒蛇的,現在假定你的確能夠生起這個慢心來,這不是真正的慢,而是指你不怕它、能夠克服它的心,換句話說,在心理上面先建設起「我一定要把你制伏,一定要把你消滅。」再多的困難,在你看起來毫不在乎,這樣就能夠克服一切。否則的話,就算是想要做,可是真正的內涵,你碰都碰不到,反而是在沒有用的事情上逞勇敢,這些都毫無意思。  
如果你內心上面沒辦法生起精進的力量,自己退卻、害怕,覺得「唉呀,我很差呀!」這麼一來,你就不可能挺起來,努力照著前面所說的:「啊!一切都要靠我做;我這樣做有種種殊勝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就沒有辦法真正地努力,在因地上種下正確的因,結果當然你樣樣不如,樣樣欠缺,怎麼可能從安樂當中得到正確圓滿的果?
【霞惹瓦云:「棄法之樂,較往昔樂全無過上,於現法中若棄正法,應思當來所受諸苦無有邊際。若自不能勤加功用,煩惱亦必不覺悲愍,對治不說汝不能修,我自圓滿,諸佛菩薩亦不能救。」】
當我們要修學佛法時,發現這麼大困難,就覺得「我不行啊!我實在是條件不夠,慢慢地再來吧!」雖然說慢慢地再來,實際上是放下不做了,這是捨棄正法,換句話說,不去如理修行。比較一下往昔世間的樂,你放掉了學法的這個快樂,並不見得好呀!現在棄捨正法,不去如理修行的原因是你怕苦,想得到快樂,結果你真的去掉苦了嗎?得到快樂了嗎?沒有啊!更進一步想,將來就更嚴重了,你因為捨棄掉了正法,會永遠在輪迴當中受無量無邊的大苦。要曉得,一切法只有一個原則--如是因感如是果,如果你在因地上面不努力去做,絕不可能有相應的正果出現。所以,如果自己不努力去用功對治煩惱的話,煩惱不會有悲心說:「唉呀!我憐憫你,看你可憐,我就讓步了。」煩惱不會讓步的。反過來,要想淨化煩惱必須對治,這個對治的方法,它也不會說:「好啦!我看你可憐不能修,那我自己就圓滿了。」絕沒有這樣的事情,這是法爾如是的道理。  
進一步說,佛菩薩是大慈大悲,要把法界一切有情都救出來,不要說信佛的人,對不信佛的人,乃至於他的冤家,連生生世世要害他的提婆達多,他也都要救,何況現在我們已是佛弟子了;佛在因地當中,修行還沒有圓滿的時候都要救我們,何況現在已成佛了。他不但悲圓滿、智也圓滿,所以有最圓滿的理解以及力量來告訴我們,但是除非我們自己去行持,佛菩薩也沒辦法救我們,這點是我們要正確了解的。所以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告訴我們:要想解決自己的困苦,唯一的辦法,就是如理如量的行持,而行持之中,最重要的是精進,對於煩惱,要生起「我絕不怕它」的這種勇悍之心,一定要克服它!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樣的認識和心理建設,問題就好辦了。
【若能生起如前我慢,障品雖大不能為障,是故應須發起慢心。如云:「若起慢功用,障大亦難勝,故心應堅固,摧伏諸罪惡。」】
假定能夠生起像前面所說的這種功能慢的心力,再大的障礙也沒辦法障礙我們,所以必定要努力發起這樣的心。在精進的這一點上,應該先有正確的認識,努力在內心建立起來,並使它堅穩,然後靠著這個力量去摧伏一切罪惡。
【若不爾者,修行之人為罪所勝,猶願戰勝三界煩惱,實為智者所恥之處。如云:「我為罪所勝,勝三界可笑。」】
注意啊!第一個要如理,假定我們不能像前面所說,有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努力去做,卻自以為懂得很多而不如理的話,那一點用處都沒有;另外,還要如量,有了正確的認識外還要夠量。假定不能這樣做,還自覺得是修行,結果修了半天,「為罪所勝」。我們修行是要淨除一切罪垢,結果修了半天,反而是增長罪過,被罪過所勝,還說:「我要戰勝三界煩惱,還要自利利人。」這實在是很可笑、很可恥。真正的智者、佛菩薩,乃至於稍微明眼一點的人,看到了都會笑我們。說起來我們現在修學佛法,拿世間的標準來說,都是高人一等的人,因為佛法的特質是要摧伏煩惱,淨化一切罪障,理路了解了以後,自己淨化了,不為煩惱所染,進一步推己及人。現在弄了半天,自己都困在煩惱裡面,一天到晚煩煩惱惱,還說要戰勝煩惱,那不是開玩笑嗎?應該笑自己啊!都被罪惡所克服,居然說要想超越三界,那真是可笑啊!
【此由輕毀諸煩惱故,欲為摧伏,故假名為煩惱我慢。諸作釋者雖有異說,然覺此說與論相符。】
這裡的「我慢」並不是真的跟慢煩惱相應,而是說我們要摧伏煩惱,並且不被煩惱所壓服。平常我們看見煩惱,心裡面就覺得「要修的佛果這麼難證得,學佛的方法又這麼苦,時間又這麼長遠。唉呀,我不行啊!」自己就怯弱而退縮了,結果為煩惱所降服。現在反過來,「我絕對不怕它」,根本不把這個煩惱放在眼裡,看輕它、要去摧毀它;這種心情,就跟前面說過的慢相似,所以假名為「煩惱我慢」。這是第三個。  
關於前面的內容,祖師們有不同的解釋,但是比較起來,覺得上面的說法跟原來的論意最相應。假定能夠這樣修學的話,我們的精進就能夠如法如理地做到了。
【如是應斷希望於他,當擐誓甲願我自作,此復覺其非餘所能,唯我始能自負其任。如是見已,正修之時,令心堅固,唯應向外摧伏煩惱,不令煩惱向內摧伏。】
的的確確這個只有自己來做,別人做,你得不到;只要你做了,它一定有這個功效,一定不會失去。了解這個以後,在自己內心建立起來,我們說心理建設,這地方叫擐誓甲,擐甲精進--「一定要我自己去做,這絕對不是別的人所能做的!」實際上別的人能做,可是別人做了跟你不相干啊,你的事只有你來做,必須親自負起這個責任來。正確如理地認識以後,經過不斷的思惟、觀察、修習,在自己的內心中達到非常堅穩的狀態,一心一意地要摧伏煩惱,而不讓煩惱來控制。  
說實在的,現在很多修行人,雖然說是修行,實際上一天到晚在煩惱當中轉;而真正最可憐的,連什麼是煩惱都不知道。所以前面在一開頭的時候就告訴我們斷三過、具六想,那時候還根本沒談到聞。為什麼要具六想?第一個病想,是說我們在長夜無明貪瞋癡三毒當中,始終是這種狀態,居然自己不曉得。當我們有了正確的認識,開始修行時,唯一的對治方法,就是一定要依著戒、定、慧三個次序。對於持戒,它不先說戒怎麼持,先告訴我們為什麼會犯戒;犯戒有四因,第一個是無知,我們根本連知道都不知道。說到這個地方我是非常慚愧、非常痛心的,絕大部分同修跟我犯同樣的毛病,不但無知,自己還覺得很有修行。一天拜多少拜、打坐可以坐幾個鐘頭、一天念多少佛、一天吃一餐、早晨幾點起來、晚上幾點才睡……,忙了個半天,真的對了嗎﹖我不能說你錯,但是真正的對錯不是以這些來判斷的,我們必定要了解修行的特質是甚麼、目的是甚麼、如何修行,這些非常重要。   
修行的原因無非是要想從生死的苦海當中透脫出來。只為自己是這樣,假定想要把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救出來,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一樣的,你的煩惱就是他們的煩惱,所以必定要把這個問題根本解決。假定你不知道這個痛苦的根本在哪裡,說修行,修些甚麼呢﹖所以有很多修行人說:「我不怕苦﹗」結果所受的苦是無益苦行,因為沒有把握住生死的根源何在。所以在這一點上面,特別再提醒一下,你必定要先把整個的綱要輪廓認識了以後,曉得原來痛苦的根源是業,而業的主導是惑,就是無知、無明,你只要把惑淨除了,下面的問題就都解決了。為了淨惑,有種種不同的方法,那個時候你拜佛也對、打坐也對、念佛也對、當然你起得早更好,乃至於你一天到晚睡大覺也一樣。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哦﹗盛唐是禪宗最發達的時候,有一位很有名的禪師,當大家在禪堂裡拼命用功時,他跑到後面去睡大覺,老師看見了說:「別人都在用功,他怎麼在那兒睡大覺﹖」他看見老師來,理都不理。結果老師問了幾句話以後,發現這個弟子對了,出來就說:「你們在這裡用功?應該看看後面那個後生小子,你們用些甚麼功!」大家覺得用了半天功難道不對?跑到後面去看,只見他在那兒睡覺。他在睡覺就是真的用功,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喔﹗這故事說明了如果你真正的把握住重心,能夠把煩惱降服,那就對了﹗不過我們不要認為既然這樣,那我也睡覺去,那你就完全錯了!如果重心把握得住的話,不管用哪一種形式都對,這個是最主要的原因。修行最重要的資糧善當中精進是第一,精進的特質一定是修善法,要摧伏煩惱,不讓煩惱來摧伏我們。
p. 316
【更思中途棄捨誓願所有過失。善思擇已,隨所作事,一切誓願悉願究竟,乃至未獲堅穩以來淨修其心。】
進一步該想想,假定修了以後感覺不行而中途退下來的話,這個過失和禍害是非常嚴重的﹗能夠對這個道理正確地善巧思惟、觀察以後,你做甚麼事情一定都會照著次第這樣去做,如此就會使得你想做到的一定做得到,而且能令你的誓願得到究竟圓滿。所以在還沒有正確認識之前,或者雖然認識了,但不夠堅穩,這個時候要努力地修學。
【◎ 發歡喜力者。如是由其猛利欲樂勝解之力,精進未生能令生起。又令已生不退之因,謂由成就堅固之力或我慢力。最初入時歡喜而入,已趣入時,於其事業不欲斷絕無飽意樂者,即歡喜力,故應引發。】
勝解就是對這個法的確定不移的認識。依前面所說的次第,在這個地方引發的勝解,是對於善法了解到了原來有這樣的好處,你內心當中就產生好樂之心,一心一意要在善法上面努力的這種堅強猛利的心情。這個心一生的話,精進就生起來了。正式去做的時候如果不堅不穩的話,慢慢會退的,所以進一步要有堅固力,使得生起來的精進心不退。然後做的過程當中,內心一直很堅固、而且很歡喜,繼續不斷地向上。這個很重要,能夠使我們所做的這個修行的事業不會中斷,乃至於有「無飽意樂」,就是一直想繼續做下去的力量,叫做歡喜力。  
我們大部分的同修都有這個感覺,聽見了佛法覺得修行很好,一心一意跑來修行,剛開始的時候,是一鼓作氣,咬緊牙關衝將進來,慢慢地每況愈下,再而衰,三而竭,到最後,像洩了氣的皮球,一點氣都沒有了。不要說歡喜,實際上是痛苦無比,放嘛放不下,提又提不起,怎麼可能精進!修行固然要先策發勝解,在內心產生非常堅、穩的力量,趣入以後,就產生很歡喜的這個心情。這個歡喜不是別的,是對你所修的內涵,譬如說念佛、拜佛等等,不但歡喜,而且愈做愈歡喜,讓你捨不得放下,這個叫歡喜力。以前古德們常常說:「一句佛號念起來親切無比!」心裡覺得親切、歡喜,這是修行必須要的。雖然沒有把「歡喜」這個名詞說出來,但是真正走上去的人,沒有一個例外,都有這個內涵,越做越快樂。禪定法門中,這叫「現法樂住」,這也是他們能成就的原因。   
我們現在的確是宿生有善根,否則不可能進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一世遇緣策發,這股心力就起來了,就像青蛙鼓得像個氣泡一樣。但是因為你沒有如法行持,所以就後繼無力,慢慢越來越不對勁,所以說出家三年,佛在天邊,再下去就沒影子了。現在要發歡喜力,假定越做越歡喜,叫你放掉,你捨得嗎﹖我想誰都捨不得。不但是在精進度這個地方,前面剛開始道前基礎講正修的時候,就曾經說過一個道理:「讓修行做為你的朋友,不要把修行做為你的冤家!」還記得嗎﹖就是這樣,你會覺得越修行越歡喜,就像看見好朋友一樣。   
平常我們上課不一定開心,但是下了課跟朋友聊起天來,卻聊得沒完。為甚麼﹖歡喜嘛﹗它就有這樣的吸引力。《廣論》從頭一路上來都告訴我們這個,不過越向後說得越清楚,這個地方說得最透徹。我們一定要引發這個力量,真的引發了以後,這個力量會源源不斷;也許在人家看起來,你真是苦惱無比,可是自己卻是很快樂。古人自稱「貧道」,這是身貧道不貧,窮沒關係,哪怕沒地方住,在樹下過一晚也可以,沒有錢就去討飯,討到好的固然好,壞的也一樣,討不到,餓也不怕,這個原因就在這裡,否則的話,儘管我們出了家,樣樣現成,弄到後來還是塌在那裡。所以引發修學善法所得到跟法相應的法樂,這個是最重要的。那麼這個法樂要怎麼引發呢?
【應發何等無飽之理,如云:「此於所作業,如欲遊戲樂,應著其事業,喜此業無飽。」謂應勵力發起喜心,如同小兒遊戲之業,無飽足心。】
如果我們能把做事情當作像玩一樣,越玩越快樂,怎麼也不覺得滿足,要這樣才好呀﹗佛陀在因地當中生生世世捨頭目腦髓,假定把它看成苦事,他願意做嗎﹖說實在話沒有一個人願意做的。現在真正的問題始終是一個,在前面忍辱波羅蜜第三個諦察法忍中說得很清楚,「不解無其樂欲」。現在我們修行最苦惱的事情,最大的障礙,就是並沒有真實地瞭解佛法的特質,聽見了一點名詞,摸到了一點行相,自己覺得要修行,照著自己心裡想的去苦行,或者念佛、拜佛,乃至參禪等等。結果參禪的人跟兩條腿過意不去,盤了個半天,越盤越痛,越盤越痠,如果能夠克服了以後,就跑去告訴人家,「喔,我能夠盤兩個鐘頭!」其實這兩個鐘頭在幹甚麼,誰都不知道,大部分的情況是呼呼大睡。  
當然,我並不是說盤腿的人都是這樣,也有很多真正了不起的人修成就了。我們必定要瞭解佛法的特質是甚麼,了解了它的內涵,的的確確會有一種無上的妙樂在裡頭,這就是歡喜力。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不要說盤兩個小時,二十個小時也不嫌長。時間長並不是害怕的原因,痛苦才是﹗我們連一分鐘的痛苦都受不了;但如果是快樂的話,就怕時間短,還希望越長越好。所以這地方我們特別要有正確的認識。   
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啟發歡喜之心,歡喜法、跟法相應。就像小孩子玩遊戲,他永遠沒有飽足的,你叫他進來,他就是不願意,苦苦惱惱、拖拖拉拉的。其實我們都是這樣,說起來真是可憐,以世間的標準來衡量,我們是大人,拿佛法的標準來說,如果能夠像小孩子已經不錯了。實際上,我們在長夜無明當中,夢都沒有醒、眼睛都沒開,不曉得在忙些什麼。我們現在應該對佛法努力、歡喜,第一個一定是先認識完整的內涵,知道這麼做有什麼殊勝的大利益,不這樣做有什麼絕大的禍害,有了這樣一個圓滿的比較以後,就會一心一意要得到這個快樂的果。實際上這的確是我們人人所要的,沒有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找苦吃,修學佛法的人固然是,世間人哪怕強盜也是如此,他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要快樂嘛!不同的是,他沒有了解苦樂真正的因果,所以做得不如理,如此而已,但對於想求快樂的果是一樣的。
【又如樂果無所飽滿,其因之業亦應無飽,如諸俗人於安樂果能不能得,尚有猶預且策勵轉,況行此業決定能生安樂之果。如云:「成樂否無定,尚為樂作業,若業定感樂,不修云何樂。」】
圓滿快樂的果,我們只嫌少不嫌多,而要想得到圓滿的果,一定要在圓滿的因上面去努力,有這樣一分因,必定感這樣一分的果。既然你對這快樂的果不嫌多只嫌少的話,種這個圓滿的因時也應該如此,亦應無飽。  
退一步來說,世間人忙了半天,不一定真正能得到安樂的果,但是他們還拼命努力。譬如農夫,春天種苗下去,不能保證秋天一定有收成,萬一颱風,或者病蟲害,乃至市場上有什麼風暴,都有可能影響,但他不管,仍舊拼命努力去做。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如果能認真地跟隨善知識,如理了解以後,經過自己理智的決擇辨別,確定有這個果,我們會不努力種因嗎﹖不會!這是絕對可以肯定的。所以說來說去,修學佛法始終最重要的就是正知見。真正佛法的中心是八正道,持戒最重要的也是正見。所以六和淨的僧團當中,第一個是見和,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我們得到了正確的認識以後,就知道這樣做一定會得到圓滿的果報;反過來說,為了要求圓滿的果報,一定要在因地上面認真地做。   
就像《入行論》所說的:世間的事情忙了半天不一定能得到快樂,人們尚且為了這種事情忙得不得了,而且很樂意地去做。現在我們所造的這種業因是一定能夠感得樂果的,但不去修的話,怎麼會得到快樂呢﹖就像作生意一樣,明明曉得這個會賺錢,結果你卻停在那裡,眼看著別人賺大錢,這時內心裡面一定很難安住,這是我們人人可以了解到的。錢本身並不快樂,可是你曉得錢可以換得你要的快樂,所以會想要賺錢。現在我們也是一樣,確定曉得修學佛法能夠得到快樂,如果不在因地當中努力的話,心裡面應該為這個難過呀﹗只要真正得到正見的話,這是必然有的現象。   
我們現在想要修行,可是內心就覺得提不起來,原因就是正見未得,如果你對正見產生了很正確的認識的話,你會看得很清楚。何況本論中一再告訴我們,不需要等到那個果出現,就在因地當中去做的時候,本身已經快樂了,何況還有更大的樂果在後頭。所以始終只有一個問題--缺少正確的認識。我在此特別提出經論中提到的五巨礙,其中第四個是「缺隨順教」,沒有跟正法相應的、完整的、如理的教授,或者是不夠;最後一個是雖然有教授,但是去修的時候,「得微少善便生喜足」。這些是修行的障礙,大家應該注意。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精進波羅蜜4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精進波羅蜜4
【又以此理亦不應飽足,如云:「諸欲如刀蜜,尚且無飽足,況福感樂果,寂靜何故飽。」如鋒刀蜜雖亦略有甜味可嘗,但若舐之必能割舌,可愛欲塵雖與現前少分安樂,然生現後極大痛苦,其受用者尚無飽足。況諸資糧能與無罪現前久遠無邊安樂,何應飽足。】
這個道理是說,不但要得到快樂,而且不應該得到了就覺得夠了!下面說五欲就像刀上的蜜,只有一點點,我們都覺得不飽足,而且要冒好大的危險;現在修學佛法,所感的果報是寂靜,不但沒有危險,而且是絕對圓滿,我們更不應飽足。下文說明,刀頭的蜜雖然有一點甜味,但是你舔它的話,一定會把你的舌頭割傷。就像世間上很多這種欲塵,看起來蠻可愛,眼前好像有一點點安樂,但是後面引生絕大痛苦的果報,而我們對這種事情尚且沒有飽足。譬如在冬天,睡在被窩裡面覺得很舒服;到了夏天,吹吹涼風很舒服;跑到廚房裡一吃起來就放不下;聊起天來,叫你不聊還覺得不行!這些事情,眼前只是一點點的快樂,而將來會有無邊的大痛苦,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感覺飽足過,許多眼前的事情都是這種相狀。而我們修學佛法,積集資糧,能夠得到無罪,「無罪」是反顯,表示沒有一切的過失,只有好處。這個好處包括兩方面,不但眼前好,其後是更好,果報無量無邊,對這樣的情形,我們怎麼會覺得夠了呢?不應該啊﹗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無飽地永遠追求下去的目標。
【如是思已,應當發生無飽意樂,故為圓滿所修善業,乃至未生如日中時,日熾諸象趣向可意蓮池之心,應善修習。如云:「為圓滿業故,如日中熾象,遇池而入池,亦應趣其業。」】
這樣的善巧思惟了以後,我們不但要生起歡喜心,而且對這個歡喜還要「無飽足」,就是在內心當中覺得不夠,希望越多越好。為了圓滿我們所修的善業,那種心就像在印度的大熱天,熱得不得了,而大象的皮又厚,當牠被太陽曬得受不了時,一心只想跑到可意蓮池裡,在那個地方不但水清涼,而且花又美麗。要像這種心情。只要這種心情還沒有生起來以前,我們需要一直修習,等到有了這種心情以後,自然而然就會一直被推動著去努力。  
我們為了求得圓滿的佛果,在忙圓滿業因的時候,心要像上面說的這個比喻一樣,一心只想跑到清涼美好的蓮池當中,我們心裡面也應該朝這方向去做,這一點非常重要,你有了這個力量的話,所有修學佛法的障礙自然解決。不過大家會說這樣聽來是很好,可是真正修起來時,為什麼心裡始終是苦苦惱惱,快樂生不起來呢?原因有很多,但是我們要先將根本因把握住,進一步是再談圓滿因。什麼是根本因?正知見,你必定要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而這一點還要靠我們宿生的善根,的確是這樣的。   
我們今天有幸接觸了佛法,剛進來的時候,這個力量都很強,一鼓作氣;但是這鼓氣能持續多久,還要看個人的善根,善根足的人可以維持很久,善根差的就維持不久。如果修學佛法已經上了道,會越修越快樂,那就對了。不過這個快樂,一定要拿教理來衡量,佛法最重要的始終是正知見,這一定是以無垢經論的教理作為衡準,了解所修學的內涵之後,再照著這樣去做。正知見又要從善知識聽聞而來,所以必定需要善知識,因為他是有經驗的過來人。在聽聞的時候,雖然你還沒有體會到,可是你一聽就會覺得這是對的,有道理來證成的,所以還要靠你自己如理的思擇,不是聽完了就書本一合放在那裡,如果不再思惟所聞的內涵,那沒有用。佛法中的信心叫「淨信」,淨字的特質就是指這個如理思擇,不是說告訴你什麼就統統相信,你沒有如理決擇的話,那就害了,因為對你而言會是外道也對,乃至世間法也對;就算你走對了跑到佛門當中,遇到念佛的人說念佛好,參禪的人說參禪好,你也是莫奈何,因為不知如何選擇。   
總之我們要先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然後去如理思惟、體驗,到時候自然會生起跟這個法相應的心來。關於這個道理,我想我不必多講,你們把前面所說過的很多事實納在心中,深深地策勵自己,遵照著次第去做,萬一到時候還不清楚,就翻到前面去找;反過來,當你在深的地方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對於前面淺近地方的問題,自然都一一迎刃而解。因為這樣,所以你愈學是愈快樂,愈修是愈高興。當我們修行真正上路以後,對於所修的佛法有一股繼續不斷好樂的力量,那個就是歡喜力,這個歡喜力是永無飽足的。我們平常說「乃至菩提」,乃至於到成就菩提了,還一直要做下去,對這句話你們不要誤解,以為到了菩提就不要做了,是成了佛果以後,還是永遠以這個無限大相應的精進力持續下去。這種力量任運起來的相狀就是這樣,所以十八不共法當中有「精進無間」,當它達到了頂點以後,就會永遠以這種大精進力量向前走。   
理論是如此,我們看看事實如何:佛在世的時候,處處地方說明了這個事實。有一次一位年紀老的比丘要補衣服,眼睛看不見,這針怎麼穿也穿不過去,他就說:「我現在年紀大了,眼睛看不見了,有哪一個人幫幫我忙?」佛聽見了馬上過去說:「我來幫你忙。」這個老比丘聽了愣一下,心想:「什麼?佛來幫我穿針,不可以、不可以。」可是佛陀馬上就幫他穿好了。又有一個公案:佛生病了,不大舒服躺著休息,那時阿難正為那些新來剛受戒的年輕比丘們說法,講到「精進」兩個字時,佛雖然病著,卻馬上坐起來。他說:「阿難,你在講精進啊!」阿難說是,佛聽見了無比的歡喜。這正說明了無飽足意樂,不要說去行,乃至於聽見這個名詞,就感到歡喜。   
前面引《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絕對不因困難而退,真正重要的不在事情困難不困難,而是在應該不應該去做這件事。如果你正確地了解了以後,覺得這才是應該做的,那就不要怕,只要如理地去修習,一定能夠成就。就像平常有些事情,起初你聽見它的名字就害怕得要命,到後來沒有它還不行。我常常舉辣椒作比喻,很多人第一次嚐辣椒時,吐了個半天,拼命灌水,如果是小孩子,還要哭鬧等等!但是等他習慣了,沒有辣椒反而覺得沒有味道,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儘管開頭時有困難,你只要如理去做,到後來不僅僅做的時候歡喜得不得了,一聽見這個名字,即使你在病當中都會坐起來,這件事情是這麼好,這是佛親自告訴我們的。若有這樣的精進力量,哪一樣事情做不成功啊!現在我們為了世間眼前一點小利,將來究竟有沒有結果並不知道,都放不下了,何況是要追求高遠目標的佛法!最可憐的,始終是前面所說的那樣。   
照著前面這些一步一步如理地上來,下面又告訴我們:雖然你無飽足地精進,適時地也要停一下。在我們沒有修的時候,要叫我們趕快站起來努力;真正修的時候,又很巧妙地告訴我們「」--你還是要休息,不過這個休息是暫時的。
p. 317
【◎ 暫止息力者,發勤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
暫止息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從前面勝解開始,然後由於勝解得堅固,而歡喜去行持時,我們努力去做,身心都會感覺疲勞,這個時候是需要休息的。一直要等到你身心完全調柔,跟定慧完全相應了,那個時候自然任運是無功用行,就不需要休息了。現在假定你不休息,弄到後來會感覺疲倦得不得了,由於疲倦心裡就會厭煩,因為厭煩,就會遠離精進,一旦遠離了精進,就沒辦法認真修行。所以修行的確是要得其善巧,要使自己愈修愈快樂。  
像剛才講的那種情況,真是可憐!靠宿生的善根推動,結果進來了以後,沒有得到如理的方法,愈修愈苦,如果善根深厚一點的還能咬緊牙關,可是一點味道都沒有,這是好可惜的事情。現在是得到了歡喜之後,還要讓你暫時停止。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將來你們一定體會得到,說不定有的已經體會到了,當你用功正在恰到好處時,讓你休息一下停下來,你雖然身停了,心裡面仍然會一直在想著它。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而且當你真的疲累的時候,這是一個最佳的方法。所以只要把握住了這個原則,得到了正知見,你怎麼做就都對。
【休息無間仍發精進,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
不過休息一下,等到疲勞恢復了,仍然要繼續地努力。下面這句話很重要,如果累的時候,是要做短暫的休息;但是當你精進用功,把事情究竟圓滿了以後,還是不可以停止的,要比你現在做的事情,更向上、更超勝地繼續精進,這一點對我們是特別重要。  
現在一般修學的法門,大概不外乎持戒、學教、參禪、念佛。我們進入佛門當中,一開始受了戒,自然會對戒相戰戰兢兢地持守,就算你百分之百完全做對了,還是不能停在這上面;如果自己做對了,就去看別人不對,那你就錯了。我們必定要懂得戒的法體行相的次第,就算法體行相圓滿了解了,你還要曉得戒是定慧之基,戒只是破煩惱,定縛、慧殺,戒是啟發定慧的根本,這個才是持戒。而且有了這個基礎正好可以深入定慧,得到了定慧以後,要濟度無邊眾生,哪有停止的時候!   
學教也是一樣,現在我們學了一點,好像樣樣都懂,我自己以前一直犯這個毛病,所以凡是說到這種地方,都是以很懺悔的心情告訴大家,因為懂得一點點文字,好像什麼都懂了,眼睛長在頭頂上,除了我以外什麼人都看不見。錯了、錯了!不是我們講得頭頭是道,三藏十二部樣樣看過就是學教,而是要透過實踐去體會它的內涵所指的特質是什麼,以及如何把這個特質運用到自己身心上面,乃至能夠讓法界一切有情從生死苦海當中解脫出來。   
參禪也是如此。不要說我們現在對參禪什麼都不懂,即使大徹大悟了,也絕對不是說:「大徹大悟了,我眼前便是快樂人也。」祖師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鼓勵我們。但是另外有祖師也說:「未悟以前,如喪考妣,悟了以後,還是如喪考妣。」古來的人最大的事情就是父母之喪,沒有其他事比這更重要。沒有證悟以前,由於生死事大,所以力求開悟;但開悟之後,他還是要為眾生而忙,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念佛的人也是如此,如果只想得到一心不亂,那就錯了。所以我一直說,如果你現在只是念這四個字,而往生不往生都不管,的確你只要把四個字掛在口頭就夠了。假定你得到正見的話,你會說:「我不是只為了一心不亂,而是為了要求往生而念。」實際上,真的目的不只是為求往生,只求往生就如同到了邊地;好像窮人碰到戰亂時,一心只想趕快逃跑到安全的地方,結果別人跑到那兒發大財、賺大錢,你跑到那兒只是做個乞丐,那時你會覺得這樣不行,所以還是要努力。   
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去淨土還是為了要成佛。以前我也策勵大家要求「上品上生」,實際上這個概念還不對,念佛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要成佛。所以在因地當中,這個因必定要完全做對,是為了要學佛一樣,所以現在我要學大乘。大乘的特質是發菩提心,要使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都能成佛。如果在你選擇的過程中,覺得阿彌陀佛了不起,我要學他,我要親近他,你用這種心去念佛就對了。最高深的是「實相念佛」,現在我們因為條件不夠,只能用「觀想」、或「觀相」,乃至於只有「持名」念佛。我們現在固然是要對治很散亂的心,即使得到一心不亂了以後,還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從「凡聖同居土」的邊地進入,還要進一步,到「方便有餘土」,這還不夠,要進入「實報莊嚴土」,乃至要到「常寂光土」,那個才是我的目的。所以上面告訴我們,「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很重要啊!始終記得一句話--「如是因感如是果」。如果事情還沒有做之前,你先已經想:「反正我只要得到這個就可以了。」然後你忙了半天,等到結了果以後,你就停在那裡了,因為你當初要的就是這樣啊!   
要想得到圓滿的果,佛法告訴我們要種正確的因,而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要曉得自己無知,所以要如理地學最圓滿的因,假定一開頭了解了這一點,那做法就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常常感覺,本論給我太多殊勝的教誡。有句話說:「若要佛法興,莫非僧讚僧。」教我們不要毀謗別人等等。這話常常聽見人家說,自己也常常掛在口頭上,可是我們卻動不動就批評是非。歡喜念佛的人就說:「念佛比較實在,那個參禪的,只是口頭禪。」歡喜參禪的人則說:「念佛是老公公老婆婆的事,不夠味道。」學教的人就說:「你們這些人,道理不懂,盲修瞎練。」根本原因在於你在一開頭的時候,目標如果放正了,這個問題就沒有了。這話怎麼講?簡單的來說,假定你一開頭能夠清楚自己的目標是「我要成佛」,對於這個最正確的目標,我想在座的沒有一個人例外,百分之百的不但同意,而且全部都想得到這個。對於這個圓滿的因有了正確清楚的認識之後,找到你相應的路,然後步步上進,將來必然達到究竟圓滿的果。所以對於能成就究竟圓滿的一切因,你會知道都是要學的,眼前學的只是相應的那一部分,這個成就了再接著步步上去。就像爬樓梯一樣,如果要登上摩天大廈,不是一步就能跨上去的,一定是從眼前相應的那一步向前再跨一步。但也絕對不是跨了一步就停在那裡,跨一步的目的是為了再上一步。若再上一步我的力量還不夠,那麼就在眼前相應的這一步上努力,如果相應的是學教,那就先學教;如果是參禪,我就先學這個。   
本論一開頭就告訴我們,眼前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絕不能因為不能做而棄捨它。不但不棄捨,眼前做的正是在因上慢慢積累,去除障礙、集聚資糧,因而可以步步上昇。要成就圓滿佛果,將來一定樣樣都要學,既然要學,如果能在因地當中種下這個正確的因種,一方面要自己學,一方面把佛法圓滿無缺的維持在世間,幫助別人。現在我做不到,我只能念佛,看見他參禪、學教或是持戒,很隨喜他幫了我的忙。我們每個人做一部分把佛法撐起來,這不是很好嗎?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正因為我只能念佛,我就拼命讚歎不是念佛的人,對於其他每一個法門也是如此。你在這種條件之下,就能輕而易舉做到上面所說的,結果好處是你的,佛法也就圓滿了。如果你在因地當中能夠一點不錯,雖然只是持名念佛,念對了,再一步一步上昇,把念佛法門學透了,然後你再學別的,最後樣樣東西學好了以後,濟渡眾生,眾生歡喜什麼就給什麼,這時你的佛願就圓滿成就了。   
這裡所說的「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這是從因到果都要的,這個因就是我們眼前下去的第一念,不要處處在眼前想討小便宜、討巧,這樣就錯了,你必定在因地當中要注意,決定要種圓滿的因。事實上正因為眼前做不到,所以要這樣去下圓滿的因。現在能做到,你就是佛了,還在這兒幹什麼?正因為你現在做不到,所以必定要在因地當中一步無錯,如果你下的因種已經弄錯了,還談什麼果,這不是很簡單嗎?所以告訴我們「不應以此為喜足」。要從這個地方開始認識,要不然,雖然你文字可通,實際內涵是摸不進去的。
【如云:「若時力衰乏,為後故暫捨,為趣後後故,善竟即應捨。」此後所說極為重要,若以前德而為喜足,則能障礙修證眾多勝功德故。】
我們真實如理地做了一些時候,慢慢也會覺得做得很累,出現體力衰、心力疲的現象,為了以後能繼續精進,需要暫停一下,休息以後再繼續努力、步步上進。這個是說明用功的過程。同樣地,做任何一件事情,當這件事情做圓滿了以後,要再繼續向上更發精進。這個太重要了!假定你對這點不能認識而沾沾自喜,以為足夠的話,要修行更廣大的功德,這是個大障礙。對精進度,你們務必要好好地認識,忍、進兩點太重要、太重要了。
【此又顯示發精進規,謂應俱斷,太為熾然,功用過猛及太散緩,當恆相續如瀑流水。】
這個地方又特別說明策發精進的方法及善巧,應該得其中道,太過分太猛固然不可以,太散也不可以。所以佛就以調琴為喻,琴弦如果調得太緊了會繃斷,太鬆又彈不出聲音來,要像瀑流水一樣,一直繼續不斷地流這才對。   精進一定有幾個特質,在《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第一個說「披甲精進」,然後「加行精進」,然後是「無下」、「無退」、「無足」。第一個披甲精進,就是在我們心理建設的時候,對這個的認識百分之一百都不夠,還要超過一點。然而,當你真的去加行的時候,不要說百分之一百二十不可以,百分之一百也不可以,你有十分力量只能用三分到七分,要保留一點,慢慢地等到力量愈來愈強,這個才可以。
【吉祥敬母云:「修殊勝德時,尊曾無急緩,故尊諸勝德,前後無差別。」博朵瓦亦云:「如席摩主巴之逐盜者無益,應如絳巴之逐盜者,初先預備,次乃至未及盜處而追,如是緩追,又須耐久。譬若全不停息速猛而進,走至極乏,坐不能起,等同未進。」】
真正修這樣的殊勝相應法的時候,世尊他是恰如其分、始終如一,不太急也不太緩;因為這樣,所以他一直在上進。我們常常說龜兔賽跑,你別看烏龜跑得慢,它卻先到。就像兩個人同樣去追強盜,一個捉到了,一個捉不到。為什麼?我們要去捉強盜的時候,應先看看自己的氣力是否比強盜大?如果不大就要找同伴,再加上手上的武器等等,每一樣東西都準備好,然後你開始慢慢去追,但不必猛追,要耐久,而不是一口氣拼命追,最後跑得精疲力盡,塌在那裡,結果強盜逃掉了,那不行,看待煩惱亦復如是。  
說到這裡,我這兩天有個因緣到台北去,有個居士聽說「懺悔」的殊勝,跑來問我,於是我特別對他說了一下。他以前是念佛的,後來因為聽了《廣論》以後就不念佛了,改念地藏王菩薩。這個他先前沒告訴我,後來才告訴我。我就問他:「念佛有什麼不好啊?而且我覺得末法的時候修念佛最好,你為什麼不念佛而改念地藏王菩薩?」後來他就告訴我原因。我說:「你錯了。」我真正的用意是要告訴他,問題不在念什麼,而是在念的訣竅上面。「你覺得願意學地藏王菩薩,那很好;或是覺得相應阿彌陀佛,那也很好,沒有一個不好的。問題不在念哪一個,重要的是第一個先要建立正知見;第二個,在走的過程當中,用的是正確如理的方法。你要是能夠圓滿把握住了,怎麼走都對。」他了解了以後,後來念佛也念得很好。   
另外又有個同修跟我說:「我拜三十五佛的時候,把每一尊佛都看成阿彌陀佛,可以嗎?」我說:「可以!」實際上真正說起來,內涵很不一樣,這個我要特別說明一下。對一般不明教理、也不想了知教理,或者沒有能力了解的人,那最好的方法是隨順他,跟他相應的就可以了。你叫他換一個,他千辛萬苦弄了半天,往往是瞎摸!說不定本來念佛念得很好,他改念地藏王菩薩;本來念地藏王菩薩念得很好,又改成念觀世音菩薩,弄得莫衷一是。如果你分辨得清楚的話,那時候學哪一個法門沒有關係,最主要的是你一定要了解它的內涵,這是簡單回答他所問的問題。   
前面暫止息力裡面,特別說明「前事究竟不要以此便為喜足」,我再特別說明一下。我們最初的因就要完整,這樣將來究竟圓滿的時候,必定是最省事最快速;反之因為眼前力量不夠,覺得想討個巧的話,結果是吃了大虧上了大當。這都是因為沒有正知見,說起來還是自己造成的。所以我再提醒大家一下,佛佛道同,沒一個例外的,十方一切佛是共同一法身,但是所現的報、化相則完全不一樣,尤其是化身相,因為化身是佛菩薩應眾生根器所應化之身,為了應你的根性而用的這種方法。眼前你是這個條件,所以學這個法門,假定你只是要學羅漢,解決了煩惱就可以了,停在那裡可以不要動。但這樣並不究竟!同樣地,你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如此。但從究竟來看,這條路你只要走上去了,一定對。所以《法華》上面說得清清楚楚,「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散亂心跑到廟裡去念一聲「阿彌陀佛」,這麼一句話就成佛了。真的成了佛嗎?沒有,只是成佛的因種下去了,將來遇緣慢慢地策發,總有一天會成就,但這還是要經過長遠的時間。佛在《法華經》上面授記時也說得很清楚,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這個無量阿僧祇不是在那裡睡大覺,也不是在地獄裡面受苦,那個沒有用。在《法華經》上面舍利弗尊者及那些大尊者,將來都還要供養兩百億恆河沙數諸佛等等,然後才能成佛,換句話說,要經過這麼長時間如理修行,才能成佛。所以前面所指的只是因種下去,還要不斷地與善法相應才能成就。   
前面中士道十二因緣當中提過,因感果一定要靠一個力量,如果是在生死當中的話,是靠與無明相應的愛來滋潤它;如果要跳出生死輪迴的話,應該是與明(智慧)、正知見相應的善法欲這種愛來策發它。所以一步一步地走上來,必定是要把我們不同類型的煩惱種子以及現行習氣一一淨化;在淨化過程當中,因為不一樣的緣起,什麼樣類型的煩惱,就以什麼方式來對治。以世間來說,生了病看醫生,這句話對任何病都是如此。可是你真的看醫生的時候,絕對不是說「一個醫生一味藥」;你生外科的病看這個醫生,但如果看內科也是這個醫生,這個不可以;然後你感冒傷風是這味藥、癌症是這味藥、肺病還是這個藥,不管寒病、熱病都是這個藥,有這樣的道理嗎?所以在我們因地上面,務必要知道這個事情。   
不但是說我們凡夫,看看華嚴圓教,為什麼善財童子能一生圓曠劫之因?他就是找了各式各樣的善知識,因為在修學過程當中,沒有別的,就是要淨除煩惱障、所知障。因為每一種不同的障礙有它不同的特質和對治方法,要對治它有不同的善知識,就像專門的醫生,你只要找對了,的確能很快地解決問題,這就靠因地當中努力種正因。善財童子在沒有求證之前,他的地位是十信滿心,他那時的信心已經徹底清淨,完全不再繞著我轉,淨化了自己,徹底信得過佛法,信得過善知識,也信得過煩惱非靠善知識對治不可。所以針對這個病找這個人,這個病解決了,再找另外一個人,不斷地參訪大善知識。他的位次這麼高了尚且如此,我們現在下腳第一步不如此,等到哪一年?或許有人說,他這麼高才可以,我們那麼差不行。我的感覺不是這樣!不管是高是低,佛法的原則是業感緣起,如此因感如此果,你在因地當中下什麼因,將來所做的無非是把這個因慢慢地策發圓滿。他從十信滿心,還是這個因感這個果,現在我們下腳第一步也是如此。   
修學佛法的次第一定是聞思修,善財童子修學的過程也是這樣。而修之前要思,思之前要聞,聞的時候就把正因種下去,然後根據這個正因去如理思惟,如理修證,這是他真正成就的原因。假定在聽聞的時候這個因沒有種下去的話,修是沒有你的份的。所以同樣地坐在華嚴會上,大智如舍利弗卻如聾如啞,就是因為在聞思慧上沒有種下這個正因。這就好比我們講本論,有很多人歡喜念佛或參禪的卻聽不進,我們覺得這個好,了解原來本論的道理和我們去念佛、去參禪並不違背,而且必不可少,但是他們聽不進,原因就在這裡。所以我們務必要知道,這個因最重要。   
《華嚴經》上面說得很清楚,「發心究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初心難」。初發菩提心跟究竟圓滿菩提心--也就是成就佛道,這兩個一點都沒有差別,而這兩樣當中,不是成佛難,而是種正因難,因為你只要因對,果一定對。眼前沒有一件事情例外的,譬如燒一頓飯,你如果把要用的米、要煮的菜都準備好,然後每一個步驟做對了,不用問飯好不好、熟不熟,結果一定好;如果因弄錯了,不管你怎麼忙一定不對。上面《華嚴經》所指的是修的位次,主要說明初見道跟究竟圓滿中是初心難。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在修之前要有思做基礎,而思之前要有聞,聞之前要靠善知識。要成就佛道自他兩個力量都不能欠缺,外面善知識是他力,自力就是聞思修。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因地中就要有徹底圓滿的認識,而不是等到得十信滿心才開始認識,那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是在我們現在下腳的第一步就要認識。   
佛絕對不會說只有《華嚴經》最圓滿,雖然在華嚴會上他對那些具根器的菩薩們這麼說,但對其他的人則是說這個也圓滿,那個也圓滿,因為佛出世只有一個目的:怎樣應眾生的根性,把他們救度出來。既然有人已經走了他相應的路,那麼就照這個路走下去了。雖然究實說來不管哪一個法門、哪一條路,最終都是要成佛,這在《法華經》上面說得清清楚楚,但是如果想走快速的直徑,那就是這條路。對於別人,他已經進入了的,我們應該讚歎,你參禪好,念佛好,持戒好,沒有一個不好。而對自己來說,學了這個圓滿的教法,初心第一步要有「我要成佛」這個正確的認識,將前面錯誤的因,統統把它洗除乾淨,再從頭開始,所以要先懺悔。懺悔的時候,不要說我只念阿彌陀佛就好了,如果這樣,說實在的,這個《廣論》也可以不必學了,你只要好好地這樣去一心念佛就行了,到極樂世界決定有你的份,只是慢一點,那也沒有關係。因此最主要的並不是要大家聽懂了馬上做到,而是要先了解整個重要的概念,認得它所指的內涵是什麼,找到自己下腳的地方。而這一定要先把教理的基礎建立得非常穩固以後,才能夠鑑別是非,那時候什麼情況來都不怕。   
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一定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情況出現,假定有了這個完整的認識,好的當然是好,壞的也是好的。相反地,如果沒有完整的認識,壞的固然是壞的,好的也不一定好。這話怎麼講?如果你不認識這個道理,壞的來了你會受不了,不曉得怎麼辦,於是就被它障礙住,乃至於因為不認識,人家對你有所不利,你就生煩惱,如此輾轉地造了很多惡業,那當然是壞了。如果是好的你就歡喜,最小的損害是你覺得好,結果就停在那裡不前進了,所以說好的也變成壞的。而且弄得不好的話,你耽著在那裡,還會引發種種問題,所謂著魔等等都是從這上面來的。這是因為你覺得好得很,但是又沒能力去判別,下面緊跟著壞的就來了。反過來,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好的當然好,為什麼壞的也是好的呢?假定說已經究竟圓滿了,還要修行嗎?既然是不圓滿,當然處處地方都是缺陷、不理想的,現在認得了這個是壞的,也正是我可以去改善的地方,這不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事情嗎?所以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即使壞的也是好的,無往不利。   
這幾個順緣--勝解力、堅固力、歡喜力、暫止息力之中,你了解了剛才這個道理,才曉得暫止息力的特徵。像善財童子參了一位善知識,他絕對不會就此滿足,不會像我們以為的參禪得到大徹大悟了,就可以安然睡覺了,祖師說得清清楚楚,大徹大悟正是如喪考妣,趕快再向前;念佛得到了一心不亂,趕快再努力上進,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能夠很快地達到最高深、圓滿的境界。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二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三
p. 318
【◎ 如是了知精進三種違緣,修習對治。其未生修持,能令生起之順緣,謂勝解力,若已生者能令不退之因,謂堅固力,修彼業時不欲斷絕者,謂歡喜力,更以息捨力勤發精進。若於此理已得善巧,則於精進當發欣樂之力,茲當宣釋。】
現在了解我們之所以不能精進,是因為跟精進相違背的三種因緣障礙我們。對此應該去對治它,對治的方法前面已經說明了。當你正式去學的時候,要想策發我們去修持的順緣,第一個是靠勝解力;之後使我們持續去做而不退的是堅固力;而維持堅固力繼續向上不斷絕的是歡喜力;最後還要暫止息力,才能夠究竟圓滿。對於這個道理得到善巧以後,對於精進怎麼發起欣樂,下面會說明。前面告訴我們的種種方法,就像看病吃藥,先了解藥的特質是什麼,了解了以後,至於怎麼去吃,這個還有它一番道理。
【◎ 第三發勤精進斷所斷時,如云:「如與慣戰敵,鬥劍於陣前,當避煩惱劍,返擊煩惱敵。」】
在科判上,接下來就是「由此身心堪能之理」,換句話說,由於前面對治了違緣,得到順緣,然後發精進,使得我們身、心都能夠如理如量做到我們想做的。真正精進的時候,就像一個慣戰的勇士,而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兵,我們的煩惱敵它無始劫來跟著我們,已經成了一個有經驗的戰將,與這種沙場老將對陣的時候,要做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不要被他刺。這個煩惱的劍,你要避開不要被他傷害;單單避開不行,不能一味地逃,你還要反擊他。這和打仗的時候一樣,不但不被他打,而且要打中他。
【如慣戰智者與諸怨敵鬥劍等時,不應專謀害他,當善二事,謂須善避他來擊刺,及返害他。行者亦爾,與煩惱鬥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心,二須依止對治更進害他。】
真正能征善戰的戰士,不是一味地專想傷對方,實際上要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要善於避開他對你的進襲;第二件事情是要能夠進一步把他打倒。現在我們修行也是一樣要做兩件事情,先要善巧地防備,不要讓煩惱來傷我們;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要對治它,結果你被煩惱所傷,避不開,你還鬥什麼?進一步,單單避不行,還要對治它,把它降伏,乃至於徹底地連根拔除。
【若不爾者,雖以對治滅除一分煩惱作用,然餘煩惱,則又劫奪一分善法,或令心中起一大罪,損利平均,則諸善行極難生故。】
假設不這樣的話,雖然對治了一分的煩惱,但是防了這個,另一個煩惱又生起來,把我們所行的善法又傷害掉了,甚至使得我們的心當中生起更大的罪惡,結果兩者一綜合,往往抵銷掉了,乃至於反而虧本,你要想賺善法財,就是生不起來。反觀我們現在也是一樣,雖然知道學教理,結果學了以後,不小心又為教理所騙;我們也講:學教理是要修行的,結果又為修行所騙,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犯這個毛病。譬如我們現在說修學佛法要出家,結果跑到出家這個環境當中,發現這個也不理想,那個也不理想;這個道場不行,就換到別處,那個地方又不行,又換,弄來弄去,一生善行終成過失。而且這種情況一旦養成惡習,生生世世一直在這個習性當中轉,就是透脫不過來。  
所以我們必定要善巧兩件事情,第一個不要讓煩惱來傷害你,進一步要對治煩惱。就拿這裡常住的規矩來講,這個規矩的特質是調伏我們煩惱的。結果我發現大家互相抬槓,爭得面紅耳赤,你覺得你的規矩對,他覺得他的規矩對,所謂規矩是這樣的嗎?我們必定要把握住佛法的特質,如果不能真正對治你內心煩惱的話,說什麼都是開玩笑、都是戲論。反過來,真正能對治你的煩惱的話,睡覺也是對的。所以為什麼經說殺父是對的?一般如果殺父的話,那是五逆十惡的重罪,但是如果你殺的是無明父的話,那是沒有錯的。因為我們的生死都是從無明而來,這是根本,你有本事把他殺掉,那就對了。這個方向我們要弄對是最最重要的。
【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此以多聞雖能除遣無知之愚,若不防慎諸餘煩惱,即於爾時染多惡行,致令身心極不調順。】
譬如我們說要修行,你要曉得怎麼修才行,否則沒有用。要了解怎麼修,就要廣學經論,勤求善知識,這個時候往往又會走偏,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多聞。多聞是為了把我們的無知、愚癡拿掉,但是不知不覺其他的煩惱也會跟著來了,就是我們往往了解很多以後,自己覺得什麼都知道,知見比誰都多;然後看別人都不對,只有我對。煩惱的根本是「我」,本來多聞是為對治煩惱,結果你知道了以後,卻把這個我幢增長得高如天,那是一點用場都沒有。這個煩惱沒對治,反而又被其他的煩惱所侵染,結果使得身心極不調柔。我剛才所說情況就是這樣,大家講規矩,結果為了規矩吵了半天,假定佛曉得立了規矩會變成這樣的話,一定會很痛心。
【又如念云:調伏身心要於多聞,若專重其修不防愚敵,不聞不學正法,即自所受律儀進止之處,亦極愚蒙,則亦恆為眾罪侵害。】
另一種偏差是認為調伏身心比多聞重要,但是單單修,能不能夠防止愚癡這個敵人?愚癡就是你不知道怎麼修,假定你現在看了前面這種情況,就說:「本來學了以後要修的,結果學了半天反而這樣,那沒有意思,我就不要學了。」這個發心本來倒是正確的,可是你不去學,怎麼曉得修些什麼﹖實在太愚癡了,所以才會不聞、不學。既然也不聽聞,不好好地學,所以對自己所受的律儀等等也不了解。以致起心動念固然不一定對,動身發語更是糟糕!所以兩種錯誤都要努力防止。
【又如臨陣手劍失落,恐被他殺,無間拾取。如是與煩惱鬥時,若失明記取捨進止所緣行相憶念之劍,恐墮惡趣,亦須無間依止正念。】
就像我們打仗,當你跟人家博鬥時,唯一的武器就是你手上的利劍。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利劍就是正知見,也就是正念、正知,這是最重要的。手上這個利劍萬一不小心失掉了,你只有被殺,所以必定要一掉下去馬上撿起來,絕對不能掉了還站在那裡,那你就被傷了。「明記」就是很清楚、明白記住這個正念。要念的就是「取捨進止所緣行相」。該做的叫「取」,不該做的叫「捨」;該取的向前,該捨的停止;心裡應該緣的叫「所緣行相」,這些必須靠正念。所以跟煩惱鬥的時侯,一旦失去了正念,你就跟著雜染邪念轉,所造的都是惡業惡因,將來一定墮落!所以一定要無間的依止正念,就是中間絕不能一刻停止。這是為什麼說念佛必定要聲聲追頂,不讓邪念進來。參禪的人在沒有開悟之前,也說「一念不在,猶似死人」,這個道理一定是這樣。  
持戒的更是如此,一要依止著正念、正見,而且必須是無間的,那一念掉掉了就不對了。你別以為坐在這兒好像沒有做壞事,這是在無記當中,這種無記本身就是錯的。無記有兩種,一種叫有覆,一種叫無覆,譬如說平常的時候,坐得規規矩矩,站得端端正正,這是無覆無記,是跟正念相應的。如果內心塌下來了,覺得坐在那裡很舒服,這是有覆無記,這已經錯了。持戒是不可以這樣的,這是我們務必要知道的。那這樣要不要休息?當然要的,所以前面四種資糧告訴我們,吃飯的時候該怎麼吃,睡覺的時候該怎麼睡;譬如睡覺,我心裡還是保持得清清楚楚,為了發勤精進,所以躺下來,雖然身體放鬆,心卻是安住在正念上頭。每一個地方都有非常善巧、正確明白的指導。這是為什麼你只要得到了這個正念,醒的時候固然增長功德,睡覺也在增長功德。所以念佛固然可以去,持戒更穩!因為你的二十四小時,無時無刻不在增長善淨的業,哪有不去的道理。持戒是根基,能夠這麼好,就是無間依止正念的結果。
p. 319
【如云:「臨陣劍失落,畏怖速拾取,如是落念劍,畏地獄速取。」龍猛菩薩亦說此念極為重要,如云:「大王佛善說,念身為共道,故應勤守念,失念壞諸法。」】
打仗的時候,一旦掉了這寶劍的話,要趕快撿起來,現在我們這個正念的劍也是一樣,一旦掉了,一定墮落三惡道,不一定是現在,但是你只要沒有跳出生死輪迴,那是遲早問題。而這個「遲早」,如果我們了解無常的話,那的確是一口氣不來,就不知道哪裡去了。所以佛親口最正確地告訴我們,三乘的共道就是正念。這個「身」就是念的本體,你要勤勤懇懇地守謢,一旦正念不在的話,那麼其他的一切法都失壞了。
【又所念境先以慧別,次乃念取,以念無擇境力故。】
為什麼叫做正念﹖念的境一定是先拿智慧來辨別決擇,然後安住在這個經過正知辨別決擇的念頭上面,不要把它掉了,這個念叫正念。因為念本身並沒有力量曉得對或錯,對的應取,錯的應捨。所以究實說來一定是正知正念一起。怎麼善巧運用正知正念,在後面會詳細說明。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精進,「資糧善中進第一」,有了精進,所有一切的善法都會跟著來;否則雖言修學佛法,始終是戲論!戲論還好,一不小心就滑下去,這個後果是非常可怕!所以前面告訴我們發精進的方便,先是思惟精進的殊勝利益、不精進的過患,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推動我們去學,這是告訴我們怎麼策發精進的方便,然後進一步才談得到精進的內容。正式精進的時候,又說明精進的特質是什麼、要對治的內容是什麼,換句話說,我們凡夫為什麼在生死苦海當中?毛病在哪裡﹖要針對著這個毛病,把病根拿掉。這分兩個部分,一個是精進的三種違緣,前面已經說明了。第二是精進的四種順緣;有了順緣以後,修行時應該注意兩件事情,不單單是向前衝,還要防止被煩惱襲擊,這個觀念非常重要,一定要把它所指的心理行相認得清清楚楚。   
所以談到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把前面的基礎,下士、中士的道理弄清楚。在下士當中的業果道理如果不清楚,後面就都不清楚;進一步要了解煩惱的行相,這個特別重要,這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如果不了解業的特質,那怎麼講都是空話,儘管你講得頭頭是道,可是並不了解業在自己身心上所發生的現象。當我們面對一切環境的時候,為什麼心裡會這樣反應﹖總的說來,就是兩樣東西,一個是業,一個是煩惱(惑)。你認得它了,就是正知見,由此導向智慧,整個的佛法就在說這個。現在我們以精進來對治煩惱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正念提起來。所謂的「正」就是正確無誤,而「念」就是維持著這個正確無誤的概念,所以這是兩樣東西。可防止的力量是「念」,可是這個「念」要「正」才行,而「正」是靠知見。所以說「念境先以慧別」,要以智慧來辨別哪一個對、哪一個錯,然後把錯的去掉、對的提起。然後把這個對的概念維持在念頭上面不鬆懈,這叫做正念,「念」本身並沒有能力選擇是非。
【慧須分別何法者,謂總諸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尤以自所受律儀中應取應捨。】
「念」先要以智慧來分別得清清楚楚,那麼智慧是分別什麼呢﹖我們首先要了解,佛一切的經論告訴我們,修行過程中什麼是該做的--應該進,什麼是不該做的--應該止。這裡特別是指自己所受的律儀,也就是戒。該做的要做,不該做的要捨,這個特質要把握住。戒的基本精神始終是正知見。平常我們以為正知見就是懂得一點道理,其實不是,真正的正見也就是戒體本身,你確實見到了,留下一個非常深刻的「心種」,起心動念之間自然而然這種力量會生起來。關於這個道理,將來講到《在家備覽》三宗決擇戒體的時候會說明。歷來我們中國的大祖師所以選擇南山一宗的根本原因,就在這個地方,這一點以後慢慢地再來談。   總之,我們要了解所謂的正知見並不是指照著書本去講說,文字是引導我們正知見所必須要的前方便,但我們必定要清楚文字所指的內涵是什麼。這個內涵就是我們身心現行的狀態,哪一地方是跟煩惱相應的?如何是正確的佛法?然後怎麼樣把它轉化?這個要看得清清楚楚,而且產生非常堅穩的力量。當我們有了這個內心的力量以後,起心動念自然而然會隨時警覺警惕。
【若能於彼住念正知,其所修法乃能圓滿,若唯於住心所緣修念正知,全無所益。】
假定你能夠在這樣的狀態之下,經過正確無誤的如理聽聞思惟,得到決定勝解,然後把持得住正念,這當中包括了正念、正知,如果一切時處能提持住,以這個為根本,發於身口的行為,修法乃能圓滿。假定沒有這個正知正念,只是你的心安住在上面,那沒有什麼用處。換句話說,儘管你不散亂,自己覺得很好,這是不相應的。我們必定要了解,「定」是一個最好的必要工具,是修學佛法所必須要的善巧方便,但這是共外道的共因。佛法的不共因不在念,也不在定,要想得到解脫生死的不共之因是智慧。而要想策發大菩提,救度法界一切有情成就佛果,它的不共因是悲智雙運的這個特質,要把這兩樣東西都圓滿。不要說圓滿成就佛果,要能夠真實地深入佛法的話,一定要加上智慧這個不共因。  
念是定的前方便,一定要先念力現起以後,才能進一步得到定。對這個觀念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眼前我只說一個大概,等到再下面講「奢摩他」的時候,行相會決擇得非常細微。等到那一部分了解了,眼前不管是外道也好,內道也好,乃至於禪宗這些概念,你都很清楚、明白。不過這裡要特別注意,修學佛法的不共特質在哪裡要把握得住。所以平常很多人覺得自己心很亂,想要學學定,如果你沒有把握住中心的話,上面說得很清楚,對於真正跳出生死毫無幫助!就算你長劫安住在這定當中,對於我們世間人來說,八萬四千大劫長得不得了,但對真正見到實相的人來說,這是個無常相,不管時間有多長,那始終都在虛妄顛倒當中,長劫跟剎那沒有什麼差別。這個根本的因,我們一定要認得。
【又如陣中,先必勵力令劍不失,設有所失無間急取,是因實畏所殺,非僅空言故。諸修道者,先恐失落明記取捨所有正念,設有所失無間能修者,亦因心中實畏忘失念時,為罪染著墮惡趣果,非虛言故。】
譬如說我們在軍陣當中跟敵人戰爭,那個時候一定要努力握緊手裡的武器,絕對不可以掉。萬一不小心掉了,絕不可以遲疑,要馬上拿起來。因為武器一掉的話,敵人來了,你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你的手能擋得過他那根寶劍嗎﹖你沒有武器對付他,只有被他所殺。打仗的時候是硬碰硬,不是在紙上談兵說空話。打仗是如此,現在修道也是一樣的,我們的對手是煩惱敵,用的武器是智慧劍。真正想修行的人也害怕把明記取捨的正念忘失掉,明記取捨就是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以念頭提起如理的正知,這個是很重要的。念本身像一隻有力的手,所持的東西是智慧劍,萬一這個破除煩惱的智慧劍掉了,那時候就擋不住煩惱,會被煩惱所侵,然後為罪惡所染著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墮落。我們因為害怕,所以會警惕說這個不可以,不可以啊!所以,如果對於被煩惱所轉而造惡業後一定墮落這一點有了正確的認識,那個時候就會心心念念警策自己,不再是嘴巴上面講講空話而內心根本不在乎,所以說「非虛言故」,那不是空話,要產生實在的正確的認識。
【能生此心,尤以修習業果為要。】
這樣的認識所以能夠生起來,必定要懂得「業果」,如此的業因必然感得這樣的果報。這個時候我們所見到的,不是眼前錢財很好,收起來放在我口袋裡,這個很好吃、名聲或者地位很好,絕不是看見這些東西,而是看見你造了這個業以後,是讓你升天、往生淨土、乃至成佛作祖,還是貪了一點小便宜,結果把你送下地獄,眼前這是業的因﹗真正修行的時候,對業感果這個道理,必定要有非常正確的認識。
【吾等若未知此為甚深教授,則為斷絕道中精髓,聰叡所愛功德之本。】
假定關於這個道理你不了解的話,修學什麼都談不到。修道真正的中心精髓、精華,就是業果的道理,如果你對這個概念都弄不清楚的話,是無法修學的。業果就像樹根一樣,這個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所喜愛的所有功德的根本。前面在下士道時已經特別說明業果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從下士開始,然後中士,現在講到上士精進的時候,還是需要這個。精進的特質是正確無誤地於善所緣努力,如果連善惡都沒有弄對的話,你努力些什麼﹖所以這裡特別說修習業果是「甚深教授」,別以為業果很簡單,我們講起因緣果報來都頭頭是道,但心對境就不一定哦!一定要對這很細微的因果看得很清楚,對於如此因感如此的果,隨時隨地心心念念注意這個事情,心念一動就曉得我在造什麼業因。真正能夠把握住這一點的話,眼前世間的名聞利養,你才有機會放得掉,要不然無始以來的習氣太嚴重,別人隨便捧你幾句,就飄飄然忘得乾乾淨淨,別人隨便白你一眼煩惱就生起來,又忘得乾乾淨淨,談佛法是一點都沒有用場。然後對於世間上的人事,這個也不好意思,那個也放不下,這個也捨不掉,只有一樣東西不在乎,就是佛法,因為佛菩薩坐在那裡,他也不會跟你講交情的,這個很明白的。  
n佛像在我們看起來就是木頭,人家說泥塑木雕,事實上這個才是真實的。佛法在書本上面,它不會拿個喇叭一天到晚在你耳朵裡面吹,你自己去找,看了半天還不一定看得懂。而世間不管是朋友也好,冤家也好,朋友是如膠似漆,粘得你舒服得很,讓你放不下;冤家瞪大了眼睛要來殺你,你也逃不了;所以處處地方無非是引發我們貪、瞋、癡。因此必定要靠我們深入而且正確、如理的認識,然後不斷地觀察,產生殊勝的勝解,那時候內心當中才有力量抗得住外面。所以這地方又再一次強調說明,如此因感如此果,「業感緣起」這個道理是甚深教授。如果這個不認識的話,道的根本就斷掉了,根本斷掉了你還談什麼﹖下面進一步又說既然根本把握住了,往往我們還有一個毛病,覺得把握住根本就好了,小地方好像可以忽視,其實不然。
【若爾何須於微小罪見大怖畏,無間滅除不令相續耶。】
真正持戒的時候,不但要根本因把握得住,而且圓滿因也一點漏洞都不讓它有,乃至於一點點的小罪,也把它看得大得不得了。有人認為在大體上面著手,小地方好像可以輕鬆一點,所以問:「為什麼對於小罪要看得這麼嚴重,產生這麼大的恐怖,隨時生起就要立刻滅除呢﹖」下面是回答: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 (2) - 精進波羅蜜5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圖檔上士道 (2) - 精進波羅蜜5
【答譬如毒箭略傷於身,以此不久毒遍全身,故當速割。如是惡行略傷心時,若捨不顧速遍全心,實非微小速能廣大,故於最初須滅令不生,設已生起無間應斷。如云:「如毒依於血,速能遍全身,如是罪得便,亦能遍全心。」】
就像毒箭一樣,別看這麼一點點,你碰在身上的時候,毒一下就跑遍全身,你就沒救了,所以一碰到馬上要割掉。我們犯罪也是一樣,剛剛沾到你心上的時候,如果任由它去,很快就被它所控制,那個後果就不小哦!所以最初一定不要讓它生起,如果生起的話,立刻要把它斷除。  
我們平常都有這個概念,可是卻一天到晚在煩惱裡面而不自知。舉個例子,譬如大家一起分攤工作,我在這兒忙,同組的人卻在那兒偷懶,你看了以後就覺得這個傢伙在偷懶,心裡就嘀咕了:「他偷懶!我在這兒做,說好我們大家一起做,他卻不做。」等一下有人來了,他又裝成忙得很起勁的樣子。一般世俗來說,你抱怨他好像理所當然,有機會你會告訴別人說:「你別看他當你的面這麼認真做,背後他就這樣偷懶!」你心裡面一天到晚忙這種是非,請問你這個是什麼心啊?我們不懂之前,還覺得這麼做很有道理:「這個傢伙就是這樣啊!」如果你真正懂得了兩樣事情,就不會這樣抱怨了。第一個是煩惱相,不管你看得多對,你心裡如果是煩惱相,那你就錯了。更進一步,要懂得真正的業感緣起之理,如是因感如此果。如果心裡是跟煩惱相應的,就算你沒有說他,沒有大發瞋心,這個不是嚴重的引業,可是這個是等流因果,將來你的心裡就一直跟著無明相轉,這很清楚很明白,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如果你正確了解的話,不但不會去責怪他,反而會可憐他。我們今天有心跑到佛門當中來,這樣一個集聚功德淨除罪障的好機會,他不做真可憐啊!如果只管自己的話,我一定會想:這個集聚功德的好機會他讓給我,我努力做,好歡喜啊!如果談大乘的話,更應該慈悲憐憫他,他之所以這樣偷懶,正說明他對法不了解,他身體也許很健康,心裡邊卻是個大病人,自己既然是修學佛法要解救一切人的人,看見了他這個苦,將來一定要救他。你必定先要對這兩個概念很清楚很明白,然後才能在這前、後兩者之間有個取捨。   
平常應多思惟多觀察,一定要讓正知相應的正念提起來,一旦煩惱現起,一看見他又在偷懶,你能馬上警覺:這樣看他是不對的!只要在這個地方停止的話,很快就可以轉過來了。否則內心裡面嘀咕,其實已經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到最後遭殃的是你自己。通常情況都是這樣,你愈是這樣想,煩惱是愈來愈深,怎麼也排遣不開,所以一定是當煩惱剛剛生起的時候,就提起正知正念。所以在共中士道特別告訴我們,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鬥煩惱,而鬥煩惱的特質是「設已生起無間應斷」,才生起來就馬上發覺,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努力的。對於這個一點也不容許馬虎,這就是精進。現在把前後連貫起來,才了解「精進」的特質是什麼,這才是我們要把握住的。
【若爾欲勝煩惱陣者,云何依止念正知耶。如云:「如執滿缽油,執劍住其後,溢則畏其殺,禁者如是勵。」謂應如是策勵廣如迦旃延那因緣,應當了知。】
對前面這個道理懂了以後,我們要如何才能戰勝這個煩惱敵人,又怎麼樣去依止正念正知呢﹖就像經上面告訴我們的一個公案:有人犯了必死之罪,而現在有一個辦法可以救他,就是叫他在手上捧一缽油,然後繞著大街走一圈,如果這缽裡的油不掉一滴出來的話,可救他的命;但是只要油掉出一滴來,劍馬上就砍下去了。這個公案的緣起是,印度當年有很多外道的修行人修種種苦行,而佛弟子卻不一定要做這樣的苦行,有一位國王就說:「那些外道這麼努力,他也沒辦法真正解決問題,你們現在卻不努力,憑什麼呢?」迦旃延那尊者就回答他:「現在我告訴你一個辦法,去找監牢裡一個必死的犯人,叫他捧一缽油,到大街上走一圈,劊子手拿著斧頭跟在後面,事先告訴這個死刑犯:『如果你缽裡的油掉出來的話,那你後面的斧頭就一刀砍下來了。』」結果走了一圈,回來的時候油居然沒有滴出來。大王就很奇怪的問那位犯人:「今天大街上這麼熱鬧,你看見了什麼?」「我什麼都沒看見!」「你什麼都沒看見?怎麼可能呢?」「我只看見我手上的油!只要一點點滴出去命就沒了。」迦旃延那尊者就對大王說:「大王,沒錯!對佛弟子真正重要的就是像這樣的正知正念。」  
說到這裡也許我們會想,這個好難啊!的確這是難的,修學佛法是苦的,我們千萬不要誤以為跑到這裡就稱心快樂。所以前面一定先告訴你修學佛法的殊勝、不修學的嚴重過患,拿這個力量推動你,雖然說修學佛法是苦的,可是這個小苦可以換取免受大苦,認識了這個概念,到時候自然而然能做得到。所以前面告訴我們業感果的道理,這不是我們眼前可以見得到、體會得到的,這個道理是很深細的,必定要依正確的教授,自己如理地觀察思惟決擇,產生確定不疑的淨信心。那個時候我們內心會有一種體會,不是只在外相上面轉,這個經過如理決擇的殊勝見解會策勵我們,在惡劣的環境當中才有力量能夠抵擋得住。   
就像剛才那個死刑犯的譬喻,這是眼睛可以看得見的,我們修學佛法的人,要用「智慧眼」去看,所以說正知見自始至終是最重要的。若離開了正知正見在外面轉,不管你持戒也好,念佛也好,參禪也好,都只是種點善根!最後等到善根成熟的時候,沒有一個例外的,仍舊要走這條路,大家始終要記住這個話。不是說你種了善根以後躺在那裡,等到善根成熟掉下來就成佛了。十方一切佛都是這樣精進過來的。如果不想學佛而想學「我」的話,那任由你去做,你披著這身衣服,乃至說:「我就是佛!」弄得名氣很大等等,那是你的事情。要學佛的話,我們一定要照著佛菩薩無垢的經論如理決擇,這樣步步深入,那才可以。
p. 320
【如是策勵之時,總諸惡行,特見睡等懈怠之因現在前者,應不忍受迎面遏止。如云:「如蛇入懷中,故應急起立,如是睡懈生,皆應速遏止。」】
經過了上面這樣的努力,對於跟煩惱相應的種種惡行要擋住它。這裡的等字包括很多,這個地方只講到「睡」,我們會認為那個睡算什麼?如果說我們只說:「你不要發脾氣啊!不要貪污啊!」那談不到修道,世間做一個好人都是如此。真正發大精進的時候,完全不在這個上頭,的確有它特別的內容,所以哪怕是睡覺這些,都是用功的內容。我始終感念我的善知識,當年剛出家的時候,早上一打板,聽見了馬上從床上坐起來,眼睛張不開我也絕對不躺下來。我現在愈來愈了解,如果你不拿心力去對治的話,沒有用,不是說你懂得了就行的,也不是說你做到一次就行了。我二十多年來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說實在的,我只是一直保持在這個警覺心當中。現在一則是年紀大了,一則是身體不大舒服,坐起來時,心裡的確總會冒出想躺下來這個念頭,你就是那麼難克服它!像這樣努力提策尚且如此,如果說你馬虎一點的話,是一點用場都沒有!不過,我並不要求大家馬上做到,只是但願大家能夠體會到這一點。   如果你真的懂得修行的話,有一點是必然的,就是「騙別人容易,因果卻騙不過。」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你心裡隨時隨地必須注意到:這是煩惱相應法,我絕不能忍受,這是懈怠之因。任何一念現起的時候,不能忍受,當下就把它擋住。我們不能忍受的應該是這個,人家來罵你幾句,是成就我們的忍辱,應該高興,感謝得不得了,而我們卻忍不住;煩惱才是我們的生死大冤家,我們卻歡迎它,跟著它去做,真是顛倒!不過,在此要特別說明:始終記住,修行不是說聽見了就硬來,像學不倒單等等。千萬不要這樣做,應依照次第,前面已說得很清楚了。所以,如同《入行論》說的:就像毒蛇鑽到我們的衣服裡時,要趕快想辦法把毒蛇弄掉;同樣地,懈怠之因乃至於睡眠等等,也要馬上把它擋住。
【非但斷除,應於犯罪心生不喜。謂我往昔如是轉故,乃至現在漂流生死,尤以正受菩薩律儀,而反安住學處障品極可訶責,及願今後於如是罪定不令生。防護當來,於彼二心應多修習。】
不但在行為上面斷除,因為行為的根本在內心,所以你內心當中應該「於犯罪心生不喜」。容或我們剛開始行為上無法圓滿做到,但是這個正確的知見一定要一開始就建立,有了這個正知見,然後跟煩惱鬥。前面提到祖師告訴我們說:「我有的時候的確沒有戰勝煩惱,被它打敗了壓在地下,可是我在下面咬牙!」換句話說,我今天儘管打敗了,但我不服氣,還要跟你打,要鬥到底,雖然是屢戰屢敗,卻是要屢敗屢戰,要有這種精神,這就是靠我們內心當中正確的認識。  
內心應該這樣想:是啊!我一天到晚忙這個、歡喜這個,忙了半天,結果呢?不但沒有好處,而且還把我逼入生死當中,乃至送到地獄去!現在唯一的辦法是照著正法如理行持,以戒定慧這樣做去努力。特別是現在我們受了戒,不管是五戒、沙彌戒,或者比丘戒、菩薩戒;受了這個戒,結果行為跟它相反,那實在太不像話!我們不要讓人家來訶責,那沒有用,要自己訶斥自己!應該努力地隨時如理如法思惟觀察,策勵自己以後千萬不要再犯,這個概念很重要!眼前我們真正的修行就是修這個懺悔防護之心。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要拜佛、念佛等等,但是我們往往不了解真正重要的內涵是什麼,覺得我一天拜多少拜,打坐多久,其實坐的時候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拜佛的時候也是這樣,不曉得是修些什麼,這是真正可憐的地方。   
俞淨意公的公案,他還是下士,只求世間法,他立誓改過,只要能做得到一定努力去做,裡面有一句話很重要--就是做不到的,他也一定要令這個「善意」圓滿。就是說,就算他做不到,他心裡一定發願:我一定要做到它,一定做到它。我現在力量雖不夠,就好像你叫我拿一百斤的東西,我拿了半天拿不動,但我絕不放棄,一定要想辦法做到它,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做得不對的時候,一心一意求佛菩薩加被,消除我的業障,那個時候你要打坐也好,持戒也好,修什麼都是對的。
【如云:「一一罪生時,應當自訶責,必不令更生,恆思如是行。」】
任何一個罪生起的時候,第一個要馬上認得,然後喝斥它,絕對不讓它再生!我們目前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這個。「恆」是恆常無間,就是一切時處要真正做到。「思」就是我們心裡真正的行相,這個「恆思如是行」才是我們目前要做的事情。果能如此,你拜佛、打坐、念佛、持戒固然好,吃飯穿衣也好,睡覺也好,都是修行。別以為一定要等到禪宗開悟了以後,才說吃飯穿衣無不是道,我們在沒有見道之前的聞思境界當中,能夠這樣做的話,吃飯穿衣也的確無不是道,至少是隨順於道的。你必定要在聞思階段就種這個因,才能夠感得將來一心不亂,或者大徹大悟,乃至於成佛做祖的果,這個因果關係是必然如此。
【應勵修學能相續生有力正念最深之因,謂與善師善友共住及應依止多聞等因。】
上面說明了這個道理以後,認識真正修行是這樣的,那麼這個因從哪裡可以得到呢﹖一定要跟善知識、善友共住,才能夠生起這樣最正確、最有力的甚深正見。所以,應該努力修學將來能與善師善友共住及依止多聞的因。共住的目的,不是大家嘻嘻哈哈在那兒聊天,張三長李四短的,那完全錯了,是要「依止多聞」,這都是跟正法相應的。你所以依止善知識是要聽聞正法,隨時觀摩他,接受他的指導,改正我們自己的錯誤。  
要接受他的指導改正自己的錯誤,必然的一個條件就是:對我們這個老習慣,一定不隨順它!所以真正修學佛法一定是痛苦的事情,我們想要這樣,不行!要那樣也不行。我們總覺得這世間很苦,出了家應該樣樣享受現成的,稍微吃一點小苦就抱怨,那是完全錯了,這個我們必定要把握得住。所以要常常多看祖師傳記的原因就是這樣。不過要注意,我們看祖師的傳記都是十分讚歎,也曉得尊重恭敬善知識,然而他寫這個傳記的真正目的,是希望我們也做到,但是我們往往曉得恭敬他,就不曉得要恭敬自己,這真是大遺憾!我現在才了解祖師固然要恭敬,可是更應該恭敬自己,我要努力的就是這個!祖師告訴我們的也就是這個!所以我們絕對不要自輕,你一自輕就一點用場都沒有了,事情還沒做先已經打了退堂鼓,那不行。   
這裡要特別注意,一定要把十二因緣的道理弄得很清楚,這對我們有絕大的幫助。名色、六入、觸、受,我們一生都在「受」當中,都在境界上頭。常聽人說:「隨緣消舊業,莫再結新殃。」或者說:「不要被境風吹去,應該自己把持得住。」就是說,當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自然順著這個境界生受,一種是領受,一種是感受。在這種感受當中,平常一定是隨順著無明相應的「愛取」去做,所以自然而然會去滋潤以前與無明相應之「行」所留下的輪轉生死乃至下三惡道的業種子。   
所以境界現起的時候,一定要把正知見提起來。儘管今天身體不舒服,如果有正確的認識,你會想:我不舒服是以往造了不如理的因,現在要想真正改變它的話,一定要如法去做,不斷種下正確的業因,把所有的惡淨除,未生的善種下,不斷增長它,使它結果。所以戒經上面說得很清楚,尤其是《梵網經》上面說,如果你遇到種種不如理的事情,要去讀誦、解說、書寫戒經。這樣做的話,這個概念就提起來了,然後依著正法去做。於是你在因地當中,不斷地以正知見、善法相應的概念策發自己,以前的惡果不繼續輾轉下去,到此為止,這都要靠精進!想要精進一定要得到正確的認識,要想得到正確的認識,一定要多聽聞,聽聞一定要依靠善師、善友的好環境,否則我們不知不覺就跟著惑染跑掉了。
【如云:「於此等時中,謂當串習念,此因能遇師,或行應理事。」】
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努力修正念,以這樣的修行,作為我值遇大乘師長或行應理事的因。
【總須多聞善辨菩薩學處取捨,次於所知法義,一切威儀,恆依正念發勤精進,故於所精進處要無錯誤。】
總之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要多聞和善巧地辨別。多聞不是要多看報紙等等,這個沒有用,佛法裡聞的特質是,所聞的內容一定是如理的正法,是對治煩惱的,所以要善巧地辨別得非常清楚,哪一個是我們修學菩薩行的人該學、該取的,哪一個是我們不該做的、該捨的。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要如法行持。一切威儀(就是不管是行住坐臥任何時候),都要把正念提起來,努力行持。  
最後特別告訴我們,精進不要弄錯喔!現在很多人看起來很用功,這雖然很難得,可是他努力了半天,內涵有沒有錯還是個大問題喔!所以不但要努力,而且要努力對。當年有善知識提醒我,我到現在還一直記在心裡:別以為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做了很多事情有時候是好的,有時候卻是壞的,你做對了是必須要的,做錯了倒不如不做。因為你忙了半天仍在原地踏步,把心力、時間白白消耗掉了。原地踏步還算小事,最可惜的是浪費了你的精力,結果越跑距離目標越遠,還做得很起勁,等到你發現了再回過頭來,已經不曉得岔到哪裡,然後你又得多生多劫才改得回來!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在修行,第一個你要看看根本因有沒有弄對喔!   
很多人經常對我說:「你內心有這麼好、這麼大的希望,真好!」我總是戰戰兢兢,今天並不是因為你名氣很大、地方很大、團體很大、事業很大,不單單是這個,得先問你辦的事業是什麼事業,佛法事業的根本因是「佛法」,如果不能把握佛法這個內涵,那麼這個事業絕對不能要。如果一個不小心弄錯了,事業越辦越大,與佛法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遠!對外面是如此,內心裡邊也是如此,這一點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所以說「於所精進處要無錯誤」。要想無錯誤,記住第一個要把正知相應的這個正念提起來,一方面不要讓煩惱所傷,還要進一步克制煩惱。
【◎ 第四身心由此堪能之理。】
能這樣的話,到時候你想做什麼,就能夠如你所想的做到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也未嘗不想做,卻總是做不到,就是因為我們身心無堪能性。比如早晨打了板起來倒還可以,叫你上早殿的時候心裡面要能夠專一,這個就很難;打坐或者觀想,要把所觀想的境觀起來,不要昏沈,這個也很難。身心無堪能性,我們要的東西就都得不到。你能夠了解前面所說的,如理如法去做的話,那一定沒問題。所以身心堪能,就是你所希望做的,能夠做得到。
【謂自在之力,如《不放逸品》說,必須善學菩薩學處,及受已不學過患極重,當視煩惱猶如仇敵,於諸難行莫覺為擔,應發心力視為莊嚴。】
這裡一再地告訴我們要善學菩薩學處。我們已經了解了菩薩的內涵是什麼,既然了解了菩薩行有這麼殊勝的大利益,你必定要好好地去學。我前面講過很多次,希望大家不要學「我」,要學佛啊!表面上都說是學佛,結果學了半天都在學我,這「我」是越學越大,儘管你研閱經論,或者拜佛、念佛、打坐、參禪、持戒,但實際上在學「我」。所以一定要根據善知識的教授,依據無垢的經論,辨別得清清楚楚以後,你才曉得「學我」跟「學佛」的行相之間,差別是非常細微的,這一點學對了才叫善學,這個才是我們該學的,那個時候你精進才不會錯誤。  
進一步要了解,受了菩薩戒而不學的禍患是非常嚴重,這個錯誤是我們要對治的。修行要對治的是煩惱,請問:不懂得煩惱,你能對治嗎?所以現在特別重要的是不要在文字上面轉,不要爭口頭是非,一定要在自己內心上去找。有了這個認識以後要去行,行的時候是苦的、難的,可是這個難行是真正的莊嚴,所以不要覺得它是個擔子。應該先了解,了解以後你自然覺得這才是我的莊嚴,莊嚴我的淨土及報身,這不正是我們要求的圓滿果位嗎?所以真正圓滿的莊嚴,絕對不是坐在那裡樣樣享受現成的,人家送紅包來,還要跪在地上送給你,這樣的出家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說,以前真是錯誤,人家來送我紅包,向我磕頭,就感覺出家好像很好。現在每碰到這種情況,我心裡面膽戰心驚!受他這一文錢,我不曉得怎麼樣才能夠跟法相應啊!如果我不能真正跟法相應去對治煩惱的話,地獄的刀山油鍋等在那裡,這我們必定要知道。所以一定要努力對治煩惱。你能夠如法了解了,才可以告訴別人:「修學佛法的內容是這個!」如果懂得一點文字就隨便去講,那還不如一個麥克風,它的喇叭聲音響得很,我們只要把錄音帶放進去,聲音要大就大、要小就小,而我們喊了半天,嘴巴乾了還要喝茶,它什麼都不要!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不是說笑話!
【於未修業前先修此等,破除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一切怯弱,學菩薩行令成輕利。】
在我們沒有正式修的時候,要先把這個道理了解,因為我們如果不了解就去做的話,會覺得修行很難!了解了以後,會覺得原來學菩薩行有這樣殊勝的好處,不學有這樣大的過患。而要得到這樣殊勝的利益是要一點努力的,那個時候你碰見難事就不怕。所以對於做很多善事害怕、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做的那種心情都掃除掉了,因此我們行菩薩行的時候,輕而易舉地就做得起來。  
由於有了這樣正確的認識,破除我們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不管是身體上、心理上,對於佛法的事業,覺得不能做以及害怕的這種情況,都一起拿掉了。能夠這樣善巧地學習,到那時候就不怕了,真正修學佛法最重要的關鍵就在這個地方。這一點聽起來很容易,大家有幸聽見,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這個機會,你能夠在這一點認真努力的話,我保證這是最快、最好的一條路,否則都是走遠路!記住!不是沒走,是走遠路。到最後我會把《法華經》跟大家提一下。大經大論的每一個地方對我們都有最正確的指導,不管從剛開始的《阿含》,中間的《般若》,乃至於《大寶積經》、《法華》、《華嚴》,說的道理絕對是完全一貫的。我們必定要把握住修學佛法的特質,認識根本因在哪裡,圓滿因又是什麼,以及如何去圓滿它。
【如云:「定於修業前,令一切有力,憶不放逸論,令自成輕利。」】
就像《入行論》上所說的:在你正式開始修善業之前,要先有正確的認識,在內心產生一股力量,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誡。經過了這個有力的修習,經常提持、正憶念的話,那時候做起來身心自然振奮輕舉,而殊勝的利益也跟著來了。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你叫他做一點世俗無益的事情,他痛苦得很;而我們恰恰相反。有些同學或許也有這個感受:以前世間難捨的事情,現在看了就討厭;而以前覺得難行的事情,現在做起來是輕而易舉,而且覺得利益無比!你必定要這樣一步一步走上去,到時候你才會像釋迦世尊一樣,為求一個偈,身上挖一千個洞也願意!看見餓虎,身體捨給牠也願意!而且做得很起勁!
【如是勵力能發何等精進耶?謂如樹棉,去來飄動隨風而轉,自內身心於善勇悍,隨勇悍轉,此後精進能善成辦。由生精進乃能成辦一切資糧。如云:「如樹棉去來,隨風飄動轉,如是勇悍轉,由是事皆成。」】
就像樹上的棉花一樣,棉花有兩種:一種木棉,一種樹棉,它成熟以後種子就裂開,露出軟軟的棉花,風怎麼吹它就怎麼飄;現在我們依照上面這樣去如理修學以後,對於做善的事情,心裡面的精進相也跟樹棉一樣,你輕輕一提,內心就能精進地跟著它而轉。這樣一來,要修行就很容易成功了。  
有了精進這個力量以後,什麼都做得到,不像我們現在碰到一點事情,常常事情還沒做,就像天要塌下來了一樣,實在是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曾有人說要修學佛法,因為他看見修學佛法真好!平常打打坐,反正吃飯人家燒好了,我到齋堂就有得吃,然後睡一個午覺真輕鬆。這個不是學佛,大家千萬注意啊!宿生自己的善業所感得的果報,這一生你這樣浪費的話,倒不如豬!豬反而省事,被一刀殺了還人家,牠不一定下地獄喔!我們現在披了這身袈裟而這樣做的話,這個果報是非常可怕的。豬只被殺一刀,我們這樣下去的話,地獄裡邊那個油鍋刀山是無邊恐怖啊!所以我們要時時把正念提起來,思惟放逸的過患、精進的勝利,這樣一步一步上去。當精進心生起來時,不論什麼難事,你不但不覺得難,反而覺得這就是我的莊嚴,是成佛的資糧,會忍不住一馬當先衝上前去把事情統統做好。所以,如同《入行論》所說的:就像棉花,風輕輕地一吹它就動了;現在我們也是一樣,由於把身心善巧地調柔了以後,能跟著精進而轉,你要怎麼辦,這個精進心輕易地就起來了,於是無論什麼事情都成就。
p. 321
【又諸難行唯應策勵不應棄捨,如吉祥敬母云:「不修難行業,不獲難得位,故佛不自顧,令精進增長。」】
這句話要特別說一下,修學佛法要積聚無邊資糧,淨治無邊罪障,不是說你發了心就行了,要繼續不斷地努力去做,而且時間是無限的。所以碰見難行的事,能做的固然去做,不能做的也絕對不棄捨。不修難行的業是得不到難得的果位的。佛之所以成佛,他絕不顧慮這個、顧慮那個,一天到晚只會增長精進。世間也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共通的法則,法爾如是,沒有一個例外的。
【◎ 第四正修此時應如何行。隨發何精進,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及六波羅蜜多。精進施者,謂自住精進而安立他,餘如前說。】
正修的時候怎麼辦呢?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這是大乘佛法的特質,非常重要的!不管你做任何一件小小的事情,行為固然是如此,就是心裡也一定要跟這六種殊勝及六波羅蜜多相應。六波羅蜜多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精進施者」,不但你自己安住在精進之中,而且要想辦法使得別人也這樣,就是把這個精進布施給他人。其餘持戒等一一都是如此。雖然這裡不細講,但是諸位在概念當中一定要清楚。六個殊勝中,第一個,所依根本在菩提心,行持的時候,哪怕你做小小的一點事情,這個目的始終要把握準,這是根本因,修學佛法這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大家特別注意,不要從事相上面看見人家做得這麼好,我也要這麼好,錯了!不管人家做得好不好,我總把成佛這個目標擺在心裡,我要成佛!這個是在自己內心上的。若能如此,自然一切時處,看到人家做得好,不是我也要跟他比,而是我讚歎他、隨喜他,這就對了。不管人家做得好不好,如果是該做的,我就去做,內心當中應有這樣一個正確、堅定的知見,絕不可以動搖。世間上也常常會稱讚某人不錯,因為他做事情有原則,表示他不是跟著別人隨風飄動的。在世間上,有很多人看見別人做某事很好,就一窩蜂跟著做,但到後來多半都吃虧,因為你並不了解他這樣做為什麼能夠成功,只是從形相上面去看。如果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也走上這一條路,那不是很可憐嗎?所以說這六種殊勝一定要把握得住。然後行持的時候,每一度都含攝六度。
【◎ 第五此等攝義。應當隨念,發菩提心為諸行依而勤修習,則於精進為欲安立諸有情故,策發修學漸令增長。】
總而言之,我們任何一個行為,時時刻刻都要記住,六種殊勝當中的第一個--發菩提心這個根本因,有了它才有跟它相應的身口行為,所以菩提心是諸行所依。現在這裡修的是精進,精是精純、專精,在質上一點都不夾雜,在量上一點都不馬虎,這個才是精,是向菩提道上推進的力量。為了使一切有情都成就佛果,所以我行精進,也使一切有情行精進,因為要真正成佛,這個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努力策發、修學,使得精進心增長。
【次於大地所發精進修為願境,於初發業所行精進隨力勤學,尤應斷除精進不共所治諸怯弱等。】
策發精進以後,下一步就說我們精進修持的內涵及方法。首先要以大地菩薩的行為做為我們的願境。這裡就說明了一件事情,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現在是凡夫做不到,但正因為你是凡夫,所以才告訴你要努力!而且要以大地菩薩的境界做為你的目標。你還沒做就先說:「這個是菩薩做的,我是個凡夫啊!」因地當中已經把自己看成《法華》上面那個除糞人了,這是我們最大的損失!明明我們是佛子,可是因地當中念頭起來就是:「唉!我是個凡夫啊!我所忙這一切只為了求得一日除糞之價。」你完全錯了。真正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常常告訴自己:「我就是佛子,所以我現在行為就是佛子行,也就是菩薩的行為!」因地當中第一念正確了,將來才有圓滿的果。  
「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初心難。」這是《華嚴》上面特別說明的,「發大菩提心」跟「究竟圓滿大菩提心」這兩者,就它的內涵、特質來說沒有差別,而其中真正難的是第一個發菩提心喔!也因為它難,所以真正重要的也在這裡。在《華嚴》上面善財童子示現的修證境界叫十信滿心;換句話說,他的淨信心已經跟佛的菩提心的特質無二無別,只是還沒有圓滿而已,所以這個初因最重要。有了這個因,然後繼續不斷地把它圓滿,到最後就是成佛。有這個因,果是一定有的,反之,如果沒有這個因,怎麼忙也沒有用,所以才說「如是二心初心難」。但是我們回頭來再找那個根由,修行的根據是思相應慧;要思一定要先有聞相應慧,聞相應慧從多聞來;而多聞從善知識那裡來。所以前面告訴我們:要想生起有力的正念,一定要依止善知識、與善友共住,及多聞等,就是從依止善知識、多聞開始。   
當我們聽見了這些道理以後,應該覺得:「對啊!正因為我是凡夫,所以我一定要學這個。」當下的這一念,因就對了。你如果有這麼一念,就是將來成佛的因。但是要感果單單一念不夠,如果第二念你又想到別的地方去,那沒有用。假定心心念念把持這個念頭,一步步不斷地一直增長,因為你集的因都是這個,自然將來感的果也非這個不可!修行沒別的,了解了這一點,我們一定會說:「正因為我是凡夫,所以我必須要這樣做!」絕對不是:「我是凡夫,那是菩薩境界啊!」就把自己排拒了,明明我們是大富長者(佛)唯一的兒子,可是偏偏要去忙打掃廁所的事,弄了半天,只獲得一個大餅填飽肚子,真正可憐的莫甚於此。所以最可憐、可惜的就是愚癡,自己還覺得我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我一再地說,拜佛念佛絕對好,弘法利生也絕對好,問題是你根本因有沒有把握住?如果沒有把握住的話,好可惜!所以這裡告訴我們,「次於大地所發精進修為願境」,內心發起「我要這樣做」的決心,這是聞思相應的時候,等到將來成佛時,這就是我的希願所在。在因地當中種下這個相應的因,只要因圓,果自然滿,所以《妙法蓮華經》所說的「因在果中」、「因即是果」,是千真萬確的。   
雖然叫我們要以地上菩薩的精進為願境,但是並不是剛開始就叫你要像地上菩薩那樣,而是要以學菩薩作我們的願,根據這個願,隨自己的力量去做,所以叫隨力勤學。這個隨力勤學包含前面所說的種種道理,特別是真正做的時候要學忍;換句話說,不要學龜兔賽跑當中那個兔子,一口氣衝了個半天,然後停在那裡。倒不是說牠衝累了停在那裡不對,而是說不可以不顧一切地莽撞,要如理如法地了解。這個道理在一開頭道前基礎的時候已經特別提過了,修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所修的內容--質正、量足、次第無誤,然後由自己相應的下腳之處,依程序一步一步上來。特別是對修學佛法必須要的精進會造成妨礙的這些毛病,要把它對治掉,若能策發起精進,下面其他東西都來了,所以說精進在資糧善中最殊勝、最第一,只有依靠它才能夠真正圓滿一切資糧。
【又於所得菩提及為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經極長時,集無邊資糧行無量難行,先當勇悍擐精進誓甲。】
最後又告訴我們,對於我們要求的大菩提果,開始依的是菩提心,就是要使一切有情的苦統統淨除,要把自己的樂統統給他。這必須要積集無邊資糧,因此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行無量難行苦行,所以先要披精進之甲。《瑜伽師地論》中第一個叫披甲精進,也就是心理建設:真正行的時候叫無下、無退,乃至於無作,這個概念特別重要。我還希望這六波羅蜜講完以後再總括起來,對於這一點還要特別地說一說。
【《妙手問經》說:「若略發此廣大意樂,即已積集廣大資糧。」故當勤學。】
《妙手問經》說:你只要稍微啟發一點這種意樂,就能夠積集廣大的資糧。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在下士道講業感緣起時,最後告訴我們造業的三緣當中,第一個是心清淨,第二個加行清淨,當你心清淨、加行清淨了,其實就等於田清淨。這三樣都清淨了,哪有不能集無邊資糧的?所以你心裡面能夠產生跟法界相應的這種大精進的力量的話,即使只發一念,這個力量就不可思議。所以我們經常要提醒自己,要學那個小沙彌,老羅漢雖是了不起的聖人,而那個小沙彌就只起一個念頭:「我要成佛!」這位羅漢馬上把小沙彌請到前面。平常小沙彌很認真地拜佛、念佛,說不定這位羅漢理都不會理他;但是他腦筋一念這麼轉過來,這位羅漢馬上很恭敬地把他的包袱接過來說:「包袱我來拿,請你在前頭。」這說明了真正的智者了解這個事情是非輕重的根本何在。我絕對不是說單單學那個沙彌就只起一個念頭,而是要分別清楚是非輕重何在,然後在這上面勤勤懇懇地努力。一定先要如理,然後根據這個理再求如量,所以質要對,量要足,次第要不錯。
【若不學者,不能增長種性堪能,恆為眾多惡行染著,於餘生中亦極難學諸菩薩行。】
假定我們不學的話,菩薩種性不能增長。前面在三慢當中特別提到,你不努力對治煩惱,煩惱不會說:「我憐愍你!你不行,我就自己退了吧!」這是不可能的,同樣地,功德也不會說:「看你可憐,我自己圓滿吧!」這也是不可能的。你必須自己如理地去修習,要想如理地修習,第一個就是要照前面所說的次第。所以如果你不學,就沒辦法增長,甚至於連種子都沒有。  
六波羅蜜多當中的精進,是在已經有了菩提心的情況下,此時不精進都不能增長,何況我們現在菩提心都還沒有。要想辦法把它從沒有變成有,就必須先下那個種子,然後使它增長。如果不能這樣做的話,我們忙些什麼?這兩方面才是真正該比較的。如果你不忙好的,必然一直為眾多惡行所染著。這個惡行不是說去殺人放火,當你坐在這裡,心裡面沒有把正念提起來,那個時候就是在惡行當中,不是你動壞腦筋的時候才是惡行。原因很簡單,我們從長夜以來一直在無始無明當中,所以不跟正念相應的時候,當然就在癡相大無明當中。   
所以修學佛法的人,不管是禪、淨、律、密,學禪的人說:「一念不在,猶似死人。」一旦忘失掉正念,那就像死人一樣。念佛的人也必定要每一念不能放鬆,因為一放鬆就跟癡、無記相應,就是在造輪迴生死的業。現在既然一直種輪迴生死之因,你能感得跳出輪迴的果報嗎?絕不可能,就異熟而言,是一直在生死輪迴當中;就等流而言,這種惡習繼續不斷地增長,這一生就這麼在懈怠中浪費了;到了下一世還是這樣要提提不起來,放又放不下。這個習氣一旦養成,要改是很難改過來的。眼前非常簡單的一件小事情都改不過來,何況這麼一件大事情。前天有位同學來跟我講羅漢菜的事情,我覺得他真是個善知識。我想大家都曉得,我是走到哪裡,就把羅漢菜帶到哪裡的,這可不是素菜館裡的羅漢菜喔,就是水、鹽、油、菜統統放進去煮爛。凡是真正有心來學的人都很歡喜。前幾天那位同學到台北去,回來他就說:「現在發現這個羅漢菜真美!」可是他剛開始時真不習慣,經過一年以後,慢慢地才習慣。   
為什麼特別說這件事情呢?我希望大家自己反省一下,我們一個很小的習氣,一旦養成以後,要拿掉它真是千難萬難。反之,要培養一個好的習氣,同樣地也是非常困難。所以這裡告訴我們:如果這一生不努力學的話,永遠在以前的老習慣當中,而且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慣。所以如果不趁現在懂得的時候開始精進,還為自己找藉口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將來你更沒有機會。如果現在在因地當中處處保護煩惱,還自己覺得做得很得意,覺得人家不知道,其實騙人家是害不了人家的,反而害了自己啊!這個概念你懂得了,不會怕人家來騙你,他是騙他自己,這個道理是很重要的。現在有機會學你都不學,造了惡業以後墮落,請問沒機會了你還能學嗎?就算你將來仍然有機會,這一生你都上不去,下一世你就上得去嗎?惡習慣養成了,就像病一樣,一天比一天厲害,剛開始的時候不治療,一拖再拖,拖久了就治得好嗎?所以為什麼前面告訴我們對於微小罪要把它看得很重,真正重要的就是煩惱生起來的時候就要立刻對治,不讓它作怪,要想種種辦法,咬緊牙關站起來。說來說去最可憐的還是無知,我們用盡心機想討便宜,實際上完全在煩惱當中轉,自己還不知道,這個是世間人最可憐的地方,既然我們修學佛法了,務必要認識這一點。
【如是知已,雖尚未能如實修學,然心亦應趣向彼品,隨力隨能發勤精進,如《妙手問經》說,則於餘生少以功力無諸苦難,速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行為的確還不一定能夠做到,但是心裡邊一定要「趣向彼品」。實際上做任何事情,一定從心裡先建設起,譬如眼前很多的事情,不一定是你真正想去做的,但是因為覺得這樣做有好處你就會去做。就像有些東西,因為聽說它有營養,你吃起來就很起勁,其實不一定好吃。佛法也是這樣,知道將來有這麼殊勝的好處,你只要去做,習慣了也就不難了,所以心裡面要能夠這樣建設起來。  
若能這樣做,下一生不需太大的辛苦,就能很快地圓滿精進波羅蜜多。因為你因地當中不斷地集聚這個資糧,念念下的因都是跟精進度相應的,如果這個業很重,將來所感的果自然跟現在這個因相應,所以當然容易。譬如我們想賺錢,勤勤懇懇地努力,儘管現在很窮,可是我今天集十塊錢、明天集十塊錢、後天集十塊錢,天天努力地累積,到了年底結帳,就會有一筆錢了。所以這一生努力一直這樣集下去的話,到來生感得的異熟、等流,自然而然都跟這個善法相應,做起來自然就很容易;而且所感得的客觀環境也都是善師、善友,這一點是我們要很重視的。   
曾經有人問我一個問題:「無常迅速令人很害怕,怎麼辦?」這個事情很簡單,第一、因為無常,所以我們了解事實的真相是一無可取;第二、因為無常,所以你不能等待,要趕快努力;還有,因為無常,說明了很多殊勝的特質,淺的只是看見世間生滅的真相,深細的無常本身就說明了空、無自性,沒有一樣東西是有實質的。既然是沒有實質的,一切法的生起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所以《法華》說:「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一切法都不是本來如此的,都是從因緣而起,所以因地當中種下去的是一佛乘的因,將來自然感得佛果。只要你因地當中,種下去的每一個因都跟正法相應,那無常不但不必擔心,正因為無常,所以我才能夠如理地掌握住眼前當下這一念,種下與正法相應之因。   
如果它是常的話,你就沒有辦法改變它,因為它天生就是如此,而且永遠是如此,這樣才叫常嘛!現在因為是無常,一方面是時間迅速地過去,一方面並沒有不變的實質,所以完全看你因地當中如何下種,只要心心念念種下去的是正確相應的因,還愁沒有好的果嗎?如果你在這個無常的逼策當中,一心念佛求往生,感的果是一定往生;如果你求的是發大菩提心,下一生就感得菩薩的位置,生生增上。所以佛法說來說去不離因果,前面告訴我們對業感緣起發深忍信是一切白法的根本,不是不怕無常,而是要懂得善巧地怕,了解它,然後把握住重點。   
最後,有一個毛病千千萬萬要改掉它:不要耳朵聽見了或眼睛看見了,嘴巴就講出來。古德告訴我們:「耳目之間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你聽見了講給別人聽,對這個堂堂七尺之軀沒有什麼用處;聽見了要記在心裡面,了解了以後如理去行持,所感得的就是殊勝的報身,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我們如果現生能做固然好,現生若不能做也不要怕,因為因果,業感緣起,法爾如是。對於現在的狀態要感到慶幸,儘管是末法了,居然還能夠聽見這樣圓滿如理的教法,但是不要停在這裡,要步步上進。所以你們特別記住,前面「五巨礙」中「缺隨順教」,這是修學佛法最嚴重的一個關鍵。很多人覺得自己在修行,結果忙了半天仍然是學我,真正如理的教法沒得到。「得微少善便生喜足」,碰到了一點點就覺得好得不得了,停在那裡不上去了,這都是很可惜!所以我們只要在這上面能夠步步上升,絕不停止,一生一生增上是絕對沒問題的。   
佛發的願是要濟度一切眾生,他悲心的量是把所有眾生看成是他最疼愛的獨生子,他的智慧是了解一切真相,能幫助人家解決一切問題,還有他修持圓滿成就,具足滿眾生願的力量,不信佛的人不談,信佛的人你想想看,他會不救我們嗎?舉一個簡單的比喻:就像世間的慈母,對於她最可愛的兒子,那個小孩儘管無知地在地上爬,可是母親看得清清楚楚,她絕不會讓那個小孩把毒的東西吃到嘴巴,或者讓毒的東西傷害到他。只要你自己能夠信得過,跟上這個母親,那就對了。前面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皈依的內外兩支,外支是大師已成,不單是一尊佛,有無量無邊的佛,他們不住涅槃,盡未來際一直安住在大智、大悲、大願、大行當中濟度我們,就像母親一天到晚在照顧她的小孩一樣,而我們就是佛的獨子。千萬不要說:「唉!我不行啊!」這個念頭一起來的話,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同樣以剛才那個比喻來說,現在那些孩子長大了,他不知道時還很聽話,知道了以後,知見多得很,相當於我們要學佛結果學錯了變成學我,總是拿自己的概念去衡量外境,就像眼前很多家庭當中,父母告訴子女怎麼做,子女會說:「那是老一輩的想法,這個概念已經落伍了。」子女不能接受他,父母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用這個最平舖直敘的例子,無非是提醒我們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以上把精進波羅蜜多講完了,下面是定、慧兩樣,真正重要的概念在最後別學當中說明。前面曾經說過,如果沒有基礎,儘管懂了這個道理,也不一定真正有很大的幫助。眼前我們把定慧幾個重要的基本概念先了解就好了。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