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1~100講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46-淨惑所緣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47講 48講 49講 50講
51講 52講 53講 54講 55講 56講 57講 58講 59講 60講

廣論止觀初探0046-淨惑所緣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46_淨惑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第 46 講】摘要如下:
世尊宣說瑜伽師的四種所緣中的第四者:「淨惑所緣」分為兩種,此二種所緣須分別透由觀察哪些行相而作為修持奢摩他的所緣境呢?
在帶領我們趣入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相內涵的同時,師長更特別策勵我們,若想深入、廣泛地學習,應進一步修學五大論。

《修次中篇》中提到了「三種所緣」,要如何理解十二分教都是「隨順、趣向、臨入真如」呢?師長為我們宣說了哪幾種解釋?

安住於蘊等的方法,是指先了知五蘊含攝一切有為法的道理,之後緣著有為法已經漸次含攝於五蘊當中,從廣大的分類然後漸漸統攝,最後統攝到五蘊當中,緣著這些而執持內心。那麼為什麼說五蘊能含攝一切有為法呢?

第 46 講的範圍是《廣論》352 頁第 7 行~353 頁第 1 行:
又淨惑者,謂唯壓伏煩惱種子及永斷種。初所緣者,謂觀欲地乃至無所有處下地粗相、上地靜相。第二所緣,謂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相。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所現諸境行相,隨心決定任持其心不多觀察。

《修次中篇》說三種所緣,謂「十二分教一切皆是隨順、趣向、臨入真如」,總攝一切安住其心;或緣總攝諸法蘊等;或於見、聞諸佛聖像安住其心。其於蘊等住心之法,謂先了知一切有為五蘊所攝之理,次於五蘊漸攝有為,即緣五蘊任持其心。譬如別別簡擇而串習之,能生妙觀察慧;如是攝略而修,亦引生勝三摩地,攝心所緣而不流散。此即對法論之教授。如是亦應了知界、處攝一切法之理,漸攝於彼任持其心。

(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46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46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四種所緣的第四者:淨惑所緣 00:36
2. 《修次中篇》中所說「三種所緣」 06:14
3. 安住於蘊等的方法 08:07
講次 | 0046 (2021-08-28 ~ 2021-09-03)
標題 | 淨惑所緣
《廣論》段落 | P352-L7 ~ P353-L1 又淨惑者……任持其心。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上一講我們學完了「善巧所緣」,今天我們應該往下學習「淨惑所緣」,請大家翻開《廣論》352頁第7行。請大家看原文:00:36

四種所緣的第四者:淨惑所緣
又淨惑者,謂唯壓伏煩惱種子及永斷種。初所緣者,謂觀欲地乃至無所有處下地粗相、上地靜相。第二所緣,謂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相。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所現諸境行相,隨心決定任持其心不多觀察。01:15
  「淨惑所緣」是什麼呢?是指僅僅壓伏煩惱種子,以及徹底斷除煩惱種子,分為這兩種。那麼第一種,就是僅僅壓伏煩惱種子的所緣,是什麼呀?是從欲界地乃至無所有處天之間,下地的粗劣相與上地的寂靜相。比如說觀察欲界地就是粗劣的,具有種種過患;那麼與此相反,初禪天是寂靜的,具有著種種的功德。透過這樣的觀察,能對欲界離欲,壓伏欲界的粗分煩惱。然後如此依次第修持,甚至觀察無所有處天是粗劣的,具有種種的過患;與此相比,有頂天是寂靜的,具有種種的功德,然後透過這樣的觀察,能對無所有處天離欲,壓伏無所有處天的粗分煩惱。這是第一種──僅僅壓伏煩惱種子的所緣。第二種,也就是徹底斷除煩惱種子的所緣,是四諦的無常等十六行相。緣著四諦無常十六行相,能徹底地斷除煩惱的種子。02:48

  無常等十六行相是四諦的差別法。那十六行相是哪十六個,大家知道嗎?十六行相:無常、苦、空、無我,是苦諦的行相;因、集、生、緣,是集諦的行相;滅、靜、妙、離,是滅諦的行相;道、如、行、出,是道諦的行相。總共四諦十六行相,有十六個行相。03:25

  那麼以苦苦為例的話,因為是暫時的出生,所以是什麼?對了!是「無常」;因為被業惑所自在,所以是「苦」的,具有苦性;因為沒有另外一個能自主的我,所以是「空」;因為自主的我的體性不成立,所以「無我」。這就是苦諦的四個行相的內涵。03:54

  如果以業惑為例的話,因為是痛苦的因,所以是「因」;因為會再再地出生痛苦,所以是「集」──集有出生一切的意思;因為出生猛烈的痛苦,所以是「生」;煩惱因為是痛苦的俱有緣,所以是「緣」。這就是集諦的四個行相的內涵。04:21

  那麼,比如以徹底斷除煩惱的滅諦為例,以滅諦為例──不要走神,認真聽──因為是斷除痛苦的離繫果,所以是「滅」。再說一遍,因為是斷除痛苦的離繫果,所以是「滅」。因為是斷除煩惱的離繫果,所以是「靜」,是寂靜的;因為是利樂的解脫的果位,所以是「妙」,是殊妙的;是不再退轉的解脫的果位。這就是滅諦的四個行相。05:02

  比如以現證無我的智慧為例,因為是能趣向解脫的道,所以是「道」;因為作為煩惱的正對治品,所以是「如」,如就是如理、合理的意思;因為是現證心的究竟本質的智慧,所以是什麼?是「行」;因為是令苦未來永不再出生的這個對治品,所以是「出」,是能出離的這個出。這就是道諦的四個行相。05:42

  這裡邊只是簡單地學習了無常等十六行相的內涵,以後我們如果想深入地學、廣泛地學的話,可以學五大論,會再詳細地學習。那麼以粗靜的行相,或者無常等十六行相作為奢摩他的所緣的時候,現起這些對境的行相,從任何一個內心定解的角度而執持內心,不作觀察,這就是「淨惑所緣」。06:14

《修次中篇》中所說「三種所緣」
  那我們接著再往下看:06:18
《修次中篇》說三種所緣,謂「十二分教一切皆是隨順、趣向、臨入真如」,總攝一切安住其心;或緣總攝諸法蘊等;或於見、聞諸佛聖像安住其心。06:41
  《修次中篇》中提到了「三種所緣」,哪三種所緣呢?第一個是「一切十二分教都隨順、趣向、臨入於真如」,總攝這一切而使內心安住在這上面;第二個是緣著能統攝諸法的蘊等;第三個就是內心安住於所見所聞的佛陀的身像。那「隨順、趣向、臨入」,怎麼理解呢?這個依次就是指「趣向、進入、已入」;這個「臨入」,藏文就是已經進入的意思。07:27

  那麼為什麼十二分教都是「隨順、趣向、臨入真如」呢?開示無常、苦等等,是最終引導眾生進入真如的方便,所以是「趣向真如」;開示粗分的無我,是「進入真如」;開示細分的無我,是「已入真如」。這是一種解釋方式。另外還有一種解釋方式說:「隨順、趣向、臨入」三者,可以理解為「加行、正行、結行」三者,或者以下、中、上三品的行相趣入那個內涵。08:07

安住於蘊等的方法
  那麼接著我們再往下看,「其於蘊等住心之法」,有找到行吧?08:17

其於蘊等住心之法,謂先了知一切有為五蘊所攝之理,次於五蘊漸攝有為,即緣五蘊任持其心。譬如別別簡擇而串習之,能生妙觀察慧;如是攝略而修,亦引生勝三摩地,攝心所緣而不流散。此即對法論之教授。如是亦應了知界、處攝一切法之理,漸攝於彼任持其心。09:01


  安住於蘊等的方法,是指了知一切有為法含攝在五蘊當中的方式,也就是先知道凡是有為法一定是五蘊其中的一蘊。大家對此有疑問嗎?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那麼先想:五蘊是什麼呀?色、受、想、行、識五蘊,對吧?有為法與無常法是同義的,一切有為法可以攝為三種:色法、心識、心不相應行法。那麼所有的色法是色蘊嗎?都是色蘊。換句話說,色蘊含攝了所有的色法,是這樣吧?所有的心識都含攝在受、想、行、識四蘊當中。那麼心不相應行法含攝在哪兒?心不相應行法也含攝在行蘊當中。由於五蘊能含攝所有的色法、心識、心不相應行法,所以五蘊能含攝一切有為法。是這樣吧?那麼先了解五蘊含攝一切有為法的道理,之後緣著有為法已經漸次、漸次含攝於五蘊當中,從廣大的分類然後漸漸統攝、統攝、統攝,最後統攝到五蘊當中,緣著這一些而執持內心。10:31

  而如同串習別別簡擇,就能生起分別觀察的智慧;同樣地,如果串習略攝,也能生起不流散到其他境界,內心收攝於所緣的這個三摩地。這是哪兒的口訣教授啊?這是對法論的口訣教授,對法論。那麼同樣地,我們也要了知界與處含攝一切法的道理,也就是一切法可以統攝在十二處與十八界當中的道理,統攝其中,並且執持內心。11:20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下週見!11:29
46.png
46.png (125.9 KiB) 已瀏覽 2719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47-依靠具足殊勝目的所緣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47_依靠具足殊勝目的所緣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47_依靠具足殊勝目的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第 47 講】摘要如下:
此講師長將帶領我們深入四種所緣殊勝的目的及功德,更特別提醒我們四種所緣或者是為了去除煩惱的現行,或者是隨順引生通達無我的毗缽舍那,並不是隨意地緣。並不是自己想緣著什麼就緣著什麼,它不是一個很隨意的事情,它是很慎重的,都有其特殊的意義存在。

但如果緣著樹枝啊、石塊,以及單純地緣著內心的清晰明了的這樣一個狀態來修也能修成寂止,那麼宗大師為什麼會特別指出這些人顯然是不了解三摩地所緣的這個論述呢?和依靠具足殊勝目的的奢摩他所緣來修又有什麼差別呢?

師長解釋說,由於緣著佛陀所說的修定的所緣,注意!在修定的時候,附帶──有附加很大、很吸引人的功效,他一邊修定,一邊比較強猛的煩惱的對治品也修了;另外,還有能隨念佛陀,具有這一些殊勝的目的。而這些順帶的功德、作用是緣著石頭、草木所成辦不了的。

在修的時候能讓福智資糧迅猛地增長,透過這種方法而修奢摩他是非常殊勝的。所以內道的奢摩他的修法比外道的修定的方法,大家想一想,是否是更勝一籌呢?更加地超勝!因為如果辦一件偉大事情的同時,而且辦成了其他的更大的那個事情,那這件事何樂而不為呢?

第 47 講的範圍是《廣論》353 頁第 2 行~353 頁第 5 行:
此中,淨行所緣如所宣說,易除貪等上品行者之貪等,依此易得勝三摩地,故是殊勝所緣。善巧所緣,能破離彼諸法之補特伽羅我,隨順引生通達無我毘缽舍那,故是極善奢摩他所緣。淨惑所緣,能總對治一切煩惱,故義極大。遍滿所緣,離前所緣非更別有。故當依具足殊勝所為之奢摩他所緣修三摩地,或以塊石草木等為所緣依處而修定者,自顯未達妙三摩地所緣建立。
(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47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講次 | 0047 (2021-09-04 ~ 2021-09-10)
標題 | 依靠具足殊勝目的所緣
《廣論》段落 | P353-L2 ~ P353-L5 此中,淨行所緣……所緣建立。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上一講我們學完了「淨惑所緣」,今天我們往下學。請大家把《廣論》打開到353頁第2行,我們現在一起來看原文:00:39

四種所緣個別的特殊目的
此中,淨行所緣如所宣說,易除貪等上品行者之貪等,依此易得勝三摩地,故是殊勝所緣。善巧所緣,能破離彼諸法之補特伽羅我,隨順引生通達無我毘缽舍那,故是極善奢摩他所緣。淨惑所緣,能總對治一切煩惱,故義極大。遍滿所緣,離前所緣非更別有。01:26


  這四種所緣當中,「淨行所緣」如同所說的,容易去除貪欲等猛烈現行者的貪欲這些煩惱等等,並且依著淨行所緣很容易就獲得三摩地,所以淨行所緣是殊勝的所緣。那麼「善巧所緣」呢,善巧所緣破除了不屬於這些法的補特伽羅我,所以隨順於引生通達無我的毗缽舍那。透過緣著善巧所緣來修,注意!透過緣著善巧所緣來修,容易引生通達無我的毗缽舍那,所以是極為善妙的奢摩他的所緣。「淨惑所緣」能成為總體的煩惱的對治品,所以意義是非常重大。「周遍所緣」就含攝在上面的這些所緣當中,除了上面這些所緣之外,並沒有另外的周遍所緣。02:45

  所以這四種所緣都有特殊的目的,或者是為了去除煩惱的現行,或者是隨順引生通達無我的毗缽舍那,並不是隨意地緣。並不是自己想緣著什麼就緣著什麼,它不是一個很隨意的事情,它是很慎重的,都有其特殊的意義存在。03:18

  那麼在《四家合註》裡邊,巴梭尊者有解釋到說:這裡提到的「善巧所緣」,是不是指這些所緣是善巧者的所緣呢?答案是:不是。「善巧所緣」是指修行者透過修持這些所緣,會成為善巧者的意思。所以現在修持這些的補特伽羅實際上是愚癡增上的人,並不是善巧者,但正因為愚癡增上,所以才要修善巧所緣。他透過了緣著善巧所緣,愚癡的人也能夠變成善巧者,所以這些所緣才稱為什麼呀?善巧所緣。它是從因到果這樣的一個訓練,正因為是愚癡的,所以才緣這些所緣,然後修鍊之後就變成善巧所緣。所以它就在結果上等著我們,說這是善巧所緣,還是滿激勵我們去修的。04:24

  再看下一段。04:28

必須依靠具足殊勝目的的寂止所緣而修習等持
故當依具足殊勝所為之奢摩他所緣修三摩地,或以塊石草木等為所緣依處而修定者,自顯未達妙三摩地所緣建立。04:48
  這一段話在說什麼呢?這一段經文。說:所以修行者必須要依靠具足殊勝目的的奢摩他所緣來修習三摩地,如果是以石塊啊、樹枝啊這一些作為所緣的依處而修定,宗大師會認為這些人顯然是不了解三摩地所緣的這個論述。05:20

  那麼在《四家合註》裡邊,語王大師也解釋說緣著樹枝啊、石塊,以及單純地緣著內心的清晰明了──就是他內心是很乾淨的這樣一個狀態來修的話──能不能修成寂止呢?大家想一想。實際上也能修成寂止的。所以就「能修成寂止」這個角度來說,緣著前面的四種所緣,以及緣著什麼樹枝、石塊,甚至內心的明淨等等這一些,在「能修成寂止」這點上是沒有差別的──能修成!06:02

  但是,由於緣著佛陀所說的修定的所緣,在修定的時候,注意!在修定的時候,附帶──有附加很大的這個功效,附帶也能成為比較強猛煩惱的對治品。很吸引人吧?他一邊修定,一邊比較強猛的煩惱的對治品也修了;另外,還有能隨念佛陀,具有這一些殊勝的目的。所以緣著這一些所緣,比緣著樹枝與石塊要不要超勝啊?那超勝太多了!就像一個人決定了做一件事情,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把很多其他的急事附帶一併都處理了,那你說他是不是非常有能力呢?是很厲害的!06:59

  所以,如果修禪定的時候,不只是為了獲得奢摩他而修,注意!不只是為了獲得奢摩他而修,那麼在修定還能懷著什麼樣的願望呢?就是希望能夠斷除自心中強烈的煩惱,那麼就應該緣著「淨行所緣」來修習奢摩他。比如說像貪心很強烈的人啊,透過淨行所緣,在獲得奢摩他的時候,同時能不能減少貪心?是可以的,因為有強烈地對治。那麼透過「善巧所緣」在修習奢摩他的時候,不只是可以成就世間的奢摩他,也能引發出世間的什麼呀?奢摩他。對不對?也能引發出世間的奢摩他。07:45

  透過「淨惑所緣」,修世間道或出世間道,具有著壓伏煩惱還有徹底地對治煩惱的這個作用。那麼「周遍所緣」,就含攝在上面的這個三種所緣當中,除此以外,有沒有另外的周遍所緣呢?應該沒有了。08:06

  在修奢摩他的時候,像剛才講過,緣著石頭、緣著草木都可以修成的,只不過你這樣修定修成了之後,其實順帶的那些功德、那些作用就成辦不了。所以這裡就顯示了一個由於所緣的差別,所顯示的修道所得到的結果的不同,那麼就內外道在所緣上就是有很大的差別了。當哪個煩惱的勢頭比較強盛的時候,要能夠制伏它的勢頭,然後憶念佛陀──這是仁波切講的──憶念佛陀,然後累積殊勝的福報,在修的時候能讓福智資糧迅猛地增長,透過這種方法而修奢摩他是非常殊勝的。所以內道的奢摩他的修法比外道的修定的方法,大家想一想,是否是更勝一籌呢?更加地超勝!因為如果辦一件偉大事情的同時,而且辦成了其他的更大的那個事情,那這件事何樂而不為呢?09:20

  所以在這個所緣的問題上,如果能夠依照傳承的教授,看一看佛陀的教誨是什麼,祖師、佛菩薩怎麼解釋這個傳承的教授,能夠得到清淨所緣的這個教授,再如法地修行的話,我們會不會節約很多時間,而且會有很多很多的意外收穫呢?所以還是很令人歡喜的,大家認為呢?09:49

47.png
47.png (148.23 KiB) 已瀏覽 2707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48-破除修空性不應有所緣的見解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48-破除修空性不應有所緣的見解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48-破除修空性不應有所緣的見解

【廣論止觀初探第 48 講】摘要如下:
師長將於此講幫助我們在修行所緣的問題上,釐清一些至為重要的知見。

關於他宗執持:內心什麼都不要緣、什麼都不要想,就是修空性。宗大師認為這樣的想法,是完全不了解修持空性的方法的一種現象。更進一步依心識、所知、所緣三者來證明,他宗不緣著任何境就是修習空性的想法是極端不合理的。

那麼要如何安立是否是修空性呢?是從「有無安住於通達實性的正見而修持」來安立?還是以對於境界的分別和不分別的角度來安立?大師在此也特別指出,他宗承許沒有所緣,其實是與自己的經驗、體驗相違的,因為即使自己覺得沒有所緣,實際上是緣著「不緣其他所緣的行相」的這個境,還是有緣著境。

大師引據了《修次第論》、《道炬論》這些教典裡對修定所緣的說明,給了我們非常清淨的見地和解釋。師長再再提醒我們,為了解脫生死,令一切有情能解脫痛苦,一個這麼真誠的目的,一定要正確的方法才能夠達到它。因此,在修行所緣的問題上,一定要非常認真地研究,把原來對於修定的很多錯誤的、不著邊際的想法改過來。千萬不可以馬虎、不可以模稜兩可、不可以想什麼就是什麼。一定要沿著清淨的傳承所指示的方向來修行,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那樣一個殊勝的結果。

第 48 講的範圍是《廣論》353 頁第 5 行~353 頁第 13 行:
又有說於注所緣處持心,皆是著相,遂以不繫所緣境,無依而住,謂修空性。

是全未解修空道理之現相,當知爾時若全無知,則亦無修空之定;若有知者,則須承許所知,由知該事乃立為知。有所知故,即彼心之所緣,以境與所緣、所知是一義故。是則應許彼三摩地亦是著相,是故彼說不應正理。又是否修空,須觀是否安住通達實性之見而修,非關於境有無分別,下當廣說。又說安住無所緣境者,彼必先念:「我當持心,必令於境全不流散。」次持其心。是則定須緣於唯心所緣,持心全不流散為相,言無所緣便與自心體驗相違。故明修定諸大教典,說多種所緣,義如前說,故於住心所緣依處,應當善巧。又《修次論》說奢摩他所緣無定,《道炬論》說「於隨一所緣」者,義謂不須定拘一種所緣差別,非說凡事皆作所緣。

(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48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48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他宗:不應投注所緣,毫無所依而止住,即修持空性 00:46
2. 破除他宗:完全是不了解修持空性的方法的一種現象 02:28
3. 空性的修持,須從「有無安住於通達實性的正見而修持」來安立 05:18
4. 解釋《修次第論》與《道炬論》的密意 08:33
5. 結勸 10:46
講次 | 0048 (2021-09-11 ~ 2021-09-17)
標題 | 破除修空性不應有所緣的見解
《廣論》段落 | P353-L5 ~ P353-L13 又有說於……皆作所緣。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大家還好嗎?今天的課程我們要釐清一些重要的知見,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地聽!好!請大家把《廣論》翻開353頁,看第5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00:46

他宗:不應投注所緣,毫無所依而止住,即修持空性
又有說於注所緣處持心,皆是著相,遂以不繫所緣境,無依而住,謂修空性。01:01


  這個是一個他宗的想法,宗大師舉了一個他宗的想法。那麼這個他宗的想法在說什麼呢?就是有人心裡想了,說:「如果是作為所緣投注處而對這個所緣執持內心的話,就會著相,會成為相執。」因此他自己承許不投注於這樣的所緣,毫無所依而止住,這就是修持空性。01:47

  所以這個他宗基本上就是認為內心什麼都不要緣、什麼都不要想,這就是修空性。聽起來他很看重要修空性,很想修空性,特別害怕著相了修不了空性,所以就採用了「不繫所緣,無依而住」的方式。但這樣的方式是正確的嗎?是錯誤的。我們看宗大師是怎麼破除這樣的一個執著呢?02:28

破除他宗:完全是不了解修持空性的方法的一種現象
是全未解修空道理之現相,當知爾時若全無知,則亦無修空之定;若有知者,則須承許所知,由知該事乃立為知。有所知故,即彼心之所緣,以境與所緣、所知是一義故。是則應許彼三摩地亦是著相,是故彼說不應正理。03:12
  大師認為他宗的這個想法,一句話:「全未解修空道理之現相。」就是他宗的這個想法,完全是不了解修持空性的方法的一種現象,他不懂得怎麼修空性的方法。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修空性的時候,注意!他下面說:「若全無知」──這裡的「知」是心識的意思──如果沒有心識的話,也就沒有修持空性的定;如果有心識,就必須承許有「由於了知什麼而安立為心識的這個所知」。意思就是,凡是有心識的話,那麼一定有它的對境;如果沒有任何對境的話,是無法生起心識的。如果有「所知」,這就是那個心識的「所緣」,為什麼呢?因為境、所緣與所知三者是同義。04:16

  既然如此,就必須承許那個三摩地也是相執,因為按照他宗的這個想法來看的話,只要緣著所緣持心就是相執。心有沒有可能什麼境都不緣呢?大家想一想,心有沒有可能有這種狀態呢?心什麼都沒緣,這樣的心能成立嗎?完全脫離境而存在的心,是存在的嗎?還是不存在的?所以他宗認為不緣著任何境就是修習空性,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是極端不合理!05:06

  既然這樣的方式不是修空性,那麼到底怎樣修空性呢?我們再往下看:05:18

空性的修持,須從「有無安住於通達實性的正見而修持」來安立
又是否修空,須觀是否安住通達實性之見而修,非關於境有無分別,下當廣說。05:29
  另外,是否成為空性的修持,是從「有無安住於通達實性的正見而修持」來安立的,就是說你到底有沒有安住於通達實性的這個正見修持,從這個角度安立的。那這裡邊的「實性」是指什麼呢?就是空性的意思。所以,如果有安住於空正見而修的話,是不是修空性啊?就是在修持空性;那麼如果沒有安住於空正見而修的話,請問是修空性嗎?就不是修持空性。06:13

  可是有人,注意!可是有人卻認為:「分別對境,就不是修空性;不分別對境,就是修空性。」這樣的想法是對的,還是錯的?顯然是錯的!這一點後面大師會詳盡地說明。因為是否成為空性的修持,並不是從──注意──對於一個境界的分別和不分別的角度來安立,不是從這樣的角度來安立的。有聽清楚吧?我們往下看:07:02
又說安住無所緣境者,彼必先念:「我當持心,必令於境全不流散。」次持其心。是則定須緣於唯心所緣,持心全不流散為相,言無所緣便與自心體驗相違。07:25
  那麼這一段是在講什麼呢?說:即使是承許沒有所緣境而止住,也必須是事先心裡要想:「我要執持自己的心,無論如何都不要流散於任何的對境。」接著才執持內心,對吧?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定需要只緣著內心為所緣,而執取不流散於任何境的這個行相。因此,他宗承許,注意!他宗承許沒有所緣,其實是與自己的經驗、自己的體驗是相違的,因為即使自己覺得沒有所緣,實際上有沒有所緣啊?有。實際上是緣著什麼呀?就是緣著「不緣其他所緣的行相」的這個境,還是有緣著境。08:26

  有沒有聽明白?那麼接下來我們往下看:08:33

解釋《修次第論》與《道炬論》的密意
故明修定諸大教典,說多種所緣,義如前說,故於住心所緣依處,應當善巧。又《修次論》說奢摩他所緣無定,《道炬論》說「於隨一所緣」者,義謂不須定拘一種所緣差別,非說凡事皆作所緣。08:57
  這一段話是說:因此修定的諸大教典中宣說了許多種所緣,這一些的目的也是如同前面所說的,所以應當善巧內心安住的這個所緣。「義如前說」的「義」,不是指「意思」,而是指「目的」;「義如前說」就是目的同前面說的一樣,就是那個意思。那麼《修次第論》呢?《修次第論》中有提到奢摩他的所緣是沒有固定的。《道炬論》中也說「對於任何一種所緣」,是不是指可以隨意緣任何一種所緣呢?是不是這個意思呢?宗大師說《道炬論》這句話的意思是「不需要固定某一種所緣的別相」,並不是說任何存在的事物都可以作為修定的所緣。也就是說,不同的補特伽羅可以緣著不同的所緣來修定,但不是自己想緣什麼就緣什麼,沒有那麼大的自由度。10:09

  所以在怎麼樣去釐清《修次第論》還有《道炬論》這個經典這句話的理解,大師也給出了我們非常清淨的一個見地和解釋的方式。我們一定要非常認真地研究一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把原來對於修定的很多錯誤的、不著邊際的想法改過來。10:46

結勸
  以上我們就學完了「總建立所緣」的三個科判當中的第一個科判──「明正所緣」。不知道該釐清的概念,諸位有沒有如經典中所說的那樣一點點把它釐清楚?如果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可以還是像以往一樣重複地聽幾遍,別嫌麻煩。因為這種事情是非常大的事情,千萬不能搞錯了,也不能模糊,一定要非常地清楚才對得起佛陀,也對得起我們自己這麼辛苦地想要修行吧!因為將來我們要用這樣的正確的修行方式去解脫生死,而且還要令一切有情能解脫痛苦,一個這麼真誠的目的,一定要正確的方法才能夠達到它。所以我們在這個修行所緣的問題上,千萬不可以馬虎、不可以模稜兩可、不可以想什麼就是什麼。一定要沿著清淨的傳承所指示的方向這樣來修行,才會能夠得到我們想要的那樣一個殊勝的結果。大家認為呢?12:12

48.jpg
48.jpg (183.63 KiB) 已瀏覽 2681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49-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一)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49-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一)
【廣論止觀初探第 49 講】摘要如下:
上一講我們學完了「總建立所緣」的三個科判當中的第一個科判──「明正所緣」,此講師長將帶領我們進入第二個科判──「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顯示什麼樣的補特伽羅應該緣什麼樣的境修定?貪欲、瞋心、愚癡、我慢特別熾盛或特別容易散亂的補特伽羅,應當緣著什麼樣的所緣來修奢摩他呢?此處宗大師引用了《聲聞地》裡《頡隸伐多請問經》中,佛陀對頡隸伐多長老所作的開示為我們說明;師長更特別為我們生動講述頡隸伐多長老奇特的出家因緣。

《聲聞地》中更進一步解釋,貪欲、瞋恚、愚癡、我慢,還有尋思現行特別強烈的修行人,最初必須藉由淨行所緣降伏心中粗猛的煩惱,之後才能修起來寂止。而他們的所緣也只能是各別決定,不能說統一都修一個,是各別決定的,所以他們一定要透過那個所緣精進修行。

那麼如果不是貪、瞋、癡、慢及尋思任何一者比較強烈或煩惱比較輕微的補特伽羅,又要緣著什麼所緣呢?需要限定緣什麼所緣而修嗎?《聲聞地》中說:均等現行者,由於只是為了少分的住心,所以應當精勤修習所喜好的所緣,而不是為了淨化現行。這裡的「少分住心」是什麼意思呢?是指一點點的住心嗎?師長和如月格西如何為我們解析呢?

第 49 講的範圍是《廣論》354 頁第 1 行~354 頁第 8 行:
若貪增上,乃至尋思增上補特伽羅,如《聲聞地》引《頡隸伐多問經》云:「頡隸伐多,若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若唯癡行,應於緣性緣起;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又云:「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阿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聲聞地》亦云:「此中若是貪、瞋、癡、慢及尋思行補特伽羅,彼於最初唯應先修淨行所緣而淨諸行,其後乃能證得住心。又彼所緣唯是各別決定,是故彼等定應以彼所緣勤修。」故定勤修彼等所緣。若是等分或是薄塵補特伽羅,於前所緣隨樂持心即可,無須決定。《聲聞地》云:「等分行者,隨其所樂精勤修習,唯為少分住心,非為淨行。如等分行者,薄塵行者當知亦爾。」

(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49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49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貪欲增上乃至尋思增上者的所緣 00:45
2. 引據《聲聞地》說明各種補特伽羅的所緣是各別決定 05:45
3. 等分或是薄塵補特伽羅的所緣不須限定 07:45
講次 | 0049 (2021-09-18 ~ 2021-09-24)
標題 | 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一)
《廣論》段落 | P354-L1 ~ P354-L8 二、顯示何等……當知亦爾。」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49-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一)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很開心吧?上一次我們學完了「明正所緣」,今天我們繼續往下學「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請大家把《廣論》打開354頁第1行,請和我一起看原文:00:45

貪欲增上乃至尋思增上者的所緣
二、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者:若貪增上,乃至尋思增上補特伽羅,如《聲聞地》引《頡隸伐多問經》云:「頡隸伐多,若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若唯癡行,應於緣性緣起;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又云:「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阿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01:43

  這一段是在講什麼類別的人要緣什麼境,顯示什麼樣的補特伽羅應該緣什麼樣的境修定呢?如果是貪欲增上的──有沒有注意到都是和內在的煩惱有關係的──如果是貪欲增上的,乃至於尋思增上的補特伽羅,這裡邊的「增上」是什麼意思啊?就是「比較強烈」的意思。貪欲增上,就是貪欲比較強烈;尋思增上,就是尋思比較強烈。尋思比較強烈是什麼?就是比較散亂,東想西想,心裡像個跑馬場一樣馬不停蹄。那麼這些補特伽羅到底應當緣著什麼樣的所緣來修奢摩他呢?02:36

  在《聲聞地》裡所引的《頡隸伐多請問經》中,佛陀告訴長老頡隸伐多。大家知不知道長老頡隸伐多是誰呢?他是佛陀的聲聞弟子中坐禪第一的喔!頡隸伐多長老是摩竭陀國王舍城外那羅陀村大婆羅門的兒子,而且,注意喔!他是舍利弗尊者的弟弟。關於他出家的因緣是挺奇特的,有一次他不知道去做什麼,走在路上下起了大雨,他為了避雨就趕快跑進了一個神祠,在裡邊休息一下、避雨一下,就是一個小廟。然後在深夜裡他就看見有兩個鬼搶著吃人的屍體,他在深夜裡看到了這樣的一個場景,由此體悟到了人生虛幻啊!所以就前往佛陀的住處,聽聞佛陀的開示,然後成為了一個出家人──出家入道。04:06

  佛陀在經典中就告訴這個長老頡隸伐多,跟這個長老說,說什麼?勤修觀行的比丘瑜伽師──「勤修觀行」,藏文直譯過來就是修行瑜伽、行持瑜伽的意思──行持瑜伽的這個比丘瑜伽師如果是唯獨貪欲現行,這個瑜伽師還是比較精勤地修行的,如果他唯獨貪欲現行的話,內心裡貪欲很熾盛,那麼內心要投注於不淨的所緣;如果是瞋心現行者,那麼內心要投注於慈心;如果是愚癡現行的人,內心要投注於此緣的緣起──「緣性緣起」,藏文直譯過來就是「此緣的緣起」,也就是依靠這個因緣而起。如果是,注意!下一個,如果是我慢現行的人,內心要投注於什麼?投注於界的差別。《頡隸伐多問經》中又說:如果是唯獨尋思現行者,內心要投注於「阿那阿波那念」。什麼是「阿那阿波那念」?也就是要憶念出入息。這就是內心投注於相稱、相符順的所緣,對不對?05:42

  我們再往下看,往下看喔!05:45

引據《聲聞地》說明各種補特伽羅的所緣是各別決定
《聲聞地》亦云:「此中若是貪、瞋、癡、慢及尋思行補特伽羅,彼於最初唯應先修淨行所緣而淨諸行,其後乃能證得住心。又彼所緣唯是各別決定,是故彼等定應以彼所緣勤修。」故定勤修彼等所緣。06:13

  那麼這一段又在說什麼呢?還是《聲聞地》。在《聲聞地》中也有說:「其中貪欲、瞋恚、愚癡、我慢,還有尋思現行的這種類型的修行人、補特伽羅,最初只應在淨行所緣當中淨化自己的現行,之後才能夠證得住心。而他們的所緣也只能是各別決定,不能說統一都修一個,是各別決定的,所以他們一定要透過那個所緣精進修行。」因此必定應當精勤修習這些所緣。06:52

  有的善知識說:就像放一碗滿滿的水,這樣一個水在地上,你必須把地面上的那個石塊呀、沙礫呀清潔乾淨;又像必須止息狂風,才能讓水面得到平靜。必須先平息粗猛的這個煩惱才能修起來寂止。07:22

  這上面是講了貪、瞋、癡、慢及尋思現行的補特伽羅應當緣著什麼所緣,如果不是貪、瞋、癡、慢及尋思任何一者比較強烈的補特伽羅,那又要緣著什麼所緣呢?再看看宗大師怎麼說。07:45

等分或是薄塵補特伽羅的所緣不須限定
若是等分或是薄塵補特伽羅,於前所緣隨樂持心即可,無須決定。《聲聞地》云:「等分行者,隨其所樂精勤修習,唯為少分住心,非為淨行。如等分行者,薄塵行者當知亦爾。」08:10

  說如果是「等分」,看這兩個字:「等分」,就是「均等現行」。那麼是什麼等分了?就是把煩惱等分了。像貪、瞋、癡、慢這種放在盤子裡一看,沒有什麼特別多的,都差不多很平均,有這種類型的。比如說貪、瞋、癡、慢及尋思這幾種沒有任何一者比較強烈的,都是很平均的、差不多,均等現行。還有一種,「或是薄塵補特伽羅」,注意「薄塵」!你看那個「塵」,它是塵埃的塵、塵勞的塵,就是他煩惱比較輕微的補特伽羅。在前面講過的那些所緣當中,對於所喜好的一個所緣執持內心就可以了。就是這裡面講的等分的或者薄塵的補特伽羅,在前面的所緣中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修就可以了,不需要限定緣什麼所緣。像前面貪欲熾盛的還有瞋心熾盛的,它都有限定什麼所緣,但是均等的就不限定,你找一個你喜歡的。09:19

  因為《聲聞地》中說:均等現行者,由於只是為了少分的住心,所以應當精勤修習所喜好的所緣,而不是為了淨化現行。注意!這裡邊提到了「唯為少分住心」,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月格西有解釋,這裡的「少分住心」,不是指一點點的住心,而是它有個比較的,比較什麼呢?就是相較於貪等煩惱比較強烈的補特伽羅修寂止而言。貪等煩惱比較強烈的補特伽羅透過淨行所緣而修寂止時,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住心,還要藉由淨行所緣降伏心中粗猛的煩惱;而等分行者或薄塵行者他不需要做這個,他不需要透過修習淨行所緣降伏粗猛的煩惱,只要緣取這個所緣而修住心,所以才說「少分住心」。10:30

  換句話說,等分行者或薄塵的行者只要修住心就好了,不需要先降伏自心中很粗猛的那個煩惱。如同均等現行者可以精勤修習所喜好的所緣,我們應該了解到煩惱輕微的也可以這樣的,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不一定要限定緣什麼所緣,看他們喜好哪一個所緣,對哪一個所緣有歡喜心就可以緣那個所緣。11:06

  看一看,這個煩惱有一個突起的,就是很多的、很熾盛的,這個就要限定;如果都是均等的,還有煩惱比較輕微的人,他不需要規範這麼多,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那麼大家的問題可能是說:我是哪種類型呢?大家可以觀察一下。11:31

  現在我們是哪種類型呢?現在我們是要好好地聞思「什麼是止、什麼是觀」的這種類型的,對不對?現在我們就在學習!所以大家好好珍惜這個能一起學習奢摩他還有毗缽舍那的因緣,要珍惜這樣的因緣好好學下去。謝謝大家!11:57
49.jpg
49.jpg (126.16 KiB) 已瀏覽 2638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50-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二)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50-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二)

【廣論止觀初探第 50 講】摘要如下:
上一講我們學習了增上貪行者、等分行者及薄塵行者應緣什麼樣的所緣而修?此講老師依循著宗大師的教理,為我們深刻指出此三類行者的現行,何以導致此等現行,以及如何影響著修習時間的長短。

三類行者因過去生對貪欲等五者串習程度及有無進行破壞修習的不同,直接關係著對境時貪等煩惱的粗重與輕微,更影響證達住心所須時間的長短。貪欲等五者特別熾盛的增上貪行者,因過去生串習貪欲等五種增上得太強烈,所以修定的時候要花非常長的時間,才能夠證得住心。等分行者是均等現行,雖不會生起猛利和長時的貪欲等等,但貪欲仍會生起,不用花費到增上者那麼長的時間就能夠證得住心了。最幸運的很顯然就是「薄塵行者」了,因為煩惱輕微,心比較好受控制,所以能非常迅速地證得住心。

老師最後特別勸勉我們,修行縱然辛苦也必須立定心志,絕不再數數對境!絕不再猛烈串習!發現心念又雜染了,應該立刻現起對治,不可以泡在煩惱裡,因為泡在煩惱裡就增長廣大呀!我們一定要打起精神來,不要屈就於煩惱這個敵人。因為一旦屈服,我們就會造下萬劫不復的惡業,就只能守不好戒,就只有三塗的果報。對於佛所說的因果法則不可以太粗糙,祖師曾說過應心細如髮,要心思綿密地去觀照我們的三業。師父在這點上也教誡我們說:持戒的狀態就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第 50 講的範圍是《廣論》354 頁第 8 行~354 頁第 13 行:
貪等五增上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已修、已習、已多修習,故於下品貪等五境,亦生猛利長時貪等。等分行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不修、不習、不多修習,然於彼法未見過患、未能厭壞,故於彼境無有猛利長時貪等,然貪等五非全不生。薄塵行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不修習等、見過患等,故於眾多、美妙、上品貪欲境等貪等徐起,於中下境全不生起。又增上貪等經極長時,等分行者非極長時,薄塵行者速證心住。

(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50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50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說明貪等五增上者 00:47
2. 說明等分行者 03:17
3. 說明薄塵行者 04:56
4. 三種行者證達住心的時間長短 07:03
5. 結勸 09:26
講次 | 0050 (2021-09-25 ~ 2021-10-01)
標題 | 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二)
《廣論》段落 | P354-L8 ~ P354-L13貪等五增上者……速證心住。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50-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二)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繼續學「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請大家把《廣論》翻開到354頁,請看第8行。有找到行吧?請大家看原文:00:47

說明貪等五增上者
貪等五增上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已修、已習、已多修習,故於下品貪等五境,亦生猛利長時貪等。01:10
  解釋一下,這個「貪等五增上者」──貪、瞋、癡、慢、尋思五者,「增上」就是比較強烈。那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由於前世對於貪欲等五者,它有幾個字「已修、已習、已多修習」,也就是他慣習、串習,還有多次地熟習。那麼「已修、已習、已多修習」這三個怎麼理解呢?有的善知識解釋說:「修」是什麼呢?修,就是指時常靠近引生貪等五者的對境,他老靠那個境,時間比較長。那麼「習」呢?注意!這個習就是指數數地作意,老是想。「多修習」就是指數數地做,它還是指一個串習力。由於「已修、已習、已多修習」,導致即使面對下品的、微小的這種貪欲等五者的對境,也會生起猛利還有長時間的這種貪欲等五者。02:47

  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要學習的是「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那麼第一個是「增上者」──這裡邊舉了三種──第二是「等分者」,第三個就是「薄塵行者」。增上者剛才了解了一下,那麼等分行者什麼樣呢?什麼是等分行者呢?我們可以再往下看。有找到行吧?03:17

說明等分行者
等分行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不修、不習、不多修習,然於彼法未見過患、未能厭壞,故於彼境無有猛利長時貪等,然貪等五非全不生。03:44


  那麼這一段是在講什麼呢?這個「等分行者」,他的各種煩惱是比較均等現行。那這個均等現行的這種現行是怎麼來的呢?都是要推向前世,前世對於貪欲等「不修、不習、不多修習」──不慣習、不串習、不多次地熟習。他做到了這個,沒有做到什麼?但是他沒有將貪欲等視為過患、進行厭壞、破壞。就是在內心要做這樣的一個過患想,進行這樣破壞式的修習,他沒有做。所以面對這些境界的時候,雖然不會生起猛利和長時的這種貪欲等等,但是大家想一想,貪欲會不會生起呢?還是會的。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做那些破壞、沒有做那些強烈的對治。這是等分行者。04:56

說明薄塵行者
  接下來該到「薄塵行者」了。那麼什麼是薄塵行者呢?看書,有找到行吧?05:04

薄塵行者,謂先餘生中於貪等五,不修習等、見過患等,故於眾多、美妙、上品貪欲境等貪等徐起,於中下境全不生起。05:27


  「薄塵」,我們以前想到薄的時候都跟薄福在一起,薄福好像是福報很少的感覺,但是這裡邊薄塵行者可不是那個意思哦!這個「薄塵行者」其實就是煩惱輕微的人。他為什麼能夠是薄塵行者呢?要推到過去的話,在過去生中他不習慣去串習貪欲,而且將貪欲等視為過患。所以他面對眾多、美妙、上品的貪欲的對境──這還是以貪欲為例來說的──當面對眾多、美妙、上品的貪欲的對境的時候,發生什麼事呢?注意!貪欲才會緩緩地生起。那麼如果是面對中下等的對境,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是面對中下等的對境,他能不能生起貪欲呢?根本不會生起貪欲等。為什麼呀?這是由於過去生努力修行才達到的一個結果。所以還是很令人可喜的!這是薄塵行者。06:57

  那麼我們再往下看,看文。07:03

三種行者證達住心的時間長短
  又增上貪等經極長時,等分行者非極長時,薄塵行者速證心住。07:13
  這段法語就是以貪等為例,觀察分析增上貪行者,還有等分行者、薄塵行者這三類的修行人,他們與奢摩他的距離到底有多遠,三者相比花費的時間的長短如何。比如說第一個他是什麼?「增上貪等」對不對?這個貪欲等五者比較強烈的人,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證得住心,就是才能得到禪定喔!因為過去生串習那一些貪欲等五種增上得太強烈了,所以他修定的時候要花非常長的時間,長路漫漫啊,才能夠證得住心。08:11

  那麼第二個「等分行者」,他要花多少時間呢?因為等分行者他是均等現行的,所以他肯定是不用花費到增上者那麼多的時間,不用太長的時間他就能夠證得住心了,就不用太辛苦。08:30

  那麼最幸運的很顯然就是「薄塵行者」了,薄塵行者他是煩惱輕微的,煩惱輕微的就是他那個心比較好受控制吧!所以他能非常迅速地證得住心。這裡的「住心」就是指初禪近分定以上的這個定。大家有沒有看到這三類行者,薄塵行者是花很少的功夫就能得到住心。你們現在在想什麼?在想,在對號是吧?這裡的住心,我再說一遍,是指初禪近分定以上的這個定。09:26

結勸
  那麼總結一下,綜上所述,說貪等煩惱的粗重與輕微和什麼有關哪?和過去生的串習有直接關係,對不對?如果觀察到自己這一生煩惱非常地粗猛,或者是平等、或者是輕微,那麼很顯然,煩惱非常粗猛的就很吃虧呀,修行的時候就會很辛苦。但是縱然辛苦也必須立定心志,絕不再數數對境!絕不再猛烈串習!因為如果這一生再猛烈地串習,從業增長廣大的角度去看的話,到最後會沒法修行了,修行會更加更加地辛苦。所以在對境的時候一定要提正念,要知道自己的弱點,不要膽子太大,一直去觸碰那個容易引生煩惱的境界。如果我們在觀察身心的時候發現心念又雜染了,應該立刻現起對治,對吧?不可以泡在煩惱裡。為什麼?因為泡在煩惱裡就增長廣大呀!這是非常重要的。10:48

  那麼為什麼我們能夠很快地發現這個心起雜染了呢?那一定是有正知了,對不對?正知一定是有準備的心,所以碰到煩惱的境的時候不可以沒有準備。為什麼能夠那麼快地現起對治?因為我們知道煩惱的過患,這是非常重要的!煩惱是一個惹不起的、洪水猛獸般的、兇殘地攪擾我們生命平靜的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它會直接威脅到我們的戒律、威脅到我們的人身。所以能從淨行所緣去修治相續中的煩惱,是很幸運的事情,應該說是非常非常幸運的事情!11:45

  所以我們一定要打起精神來,不要屈就於煩惱這個敵人。因為一旦屈服,我們就會造下萬劫不復的惡業,就只能守不好戒,就只有三塗的果報。對於佛所說的因果法則不可以太粗糙,祖師曾說過應心細如髮,要心思縝密地、心思綿密地去觀照我們的三業。師父在這點上也教誡我們說:持戒的狀態就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12:29

  以上我們就學完了哪一種補特伽羅要緣什麼淨行所緣。大家有聽清楚吧?12:40

50.jpg
50.jpg (68.6 KiB) 已瀏覽 2620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51-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善巧所緣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51-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善巧所緣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51-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善巧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第 51 講】摘要如下:
此講我們將繼續學習「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宗大師引據《頡隸伐多請問經》裡,佛陀對長老頡隸伐多的教授為我們說明,哪一種補特伽羅要緣哪一種善巧所緣?

佛陀對坐禪第一的長老頡隸伐多說,行持瑜伽的比丘瑜伽師啊!如果對於一切諸行的自相、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完全不了解,內心要投注於蘊善巧。老師於此處特別為我們精細解析,什麼是諸行的自相?這裡的「行」是指什麼?體性特徵是什麼?根源是什麼?我們能如何破除?

那麼如果對於「因」完全蒙昧,內心要投注於「界善巧」。透過學習十八界,我們能夠知道心識生起的因。如果對於「緣」完全愚昧,那麼內心要投注於「處善巧」,透過學習十二處,我們就能夠知道心識生起的緣。如果對於「無常、苦、無我」完全地愚昧,內心要投注於「緣起善巧」及「處與非處」,透過學習緣起,我們能夠了知諸法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無我的。此五種所緣主要是遮止愚癡、愚昧。所以對於不同的法愚昧,就要讓我們的心投注於不同的所緣。

第 51 講的範圍是《廣論》354 頁第 13 行~355 頁第 3 行:
善巧所緣為何補特伽羅之所勤修,亦如《頡隸伐多問經》云:「頡隸伐多,若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愚一切諸行自相,或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此五所緣正滅愚癡。
(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51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51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引據《頡隸伐多請問經》說明 00:41
2. 五種遮止愚癡的所緣 05:38
講次 | 0051 (2021-10-02 ~ 2021-10-08)
標題 | 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善巧所緣
《廣論》段落 | P354-L13 ~ P355-L3善巧所緣……正滅愚癡。
  大家好!很開心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希望大家能夠專注地聽,認真地發心。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請大家翻開《廣論》354頁倒數第1行。00:41

引據《頡隸伐多請問經》說明
善巧所緣為何補特伽羅之所勤修,亦如《頡隸伐多問經》云:「頡隸伐多,若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若愚一切諸行自相,或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此五所緣正滅愚癡。01:44
  看一下這段,說哪一種補特伽羅要精勤於善巧所緣呢?這個也就如同《頡隸伐多請問經》這裡邊所說的,在這部經裡佛陀就告訴長老頡隸伐多說:「行持瑜伽的比丘瑜伽師啊!如果對於一切諸行的自相完全地愚昧,或者對於我、有情、命者、生者、養者與補特伽羅事完全蒙昧,內心要投注於蘊善巧。」02:25

  那麼什麼是諸行的自相呢?這裡的「行」是指有為法,有為法與無常是同義的嗎?是同義的。諸行的自相就是指有為法之上的特徵,舉個例子來說,有為法之上因緣所生的這個體性、壞滅的體性等等。那麼「因緣所生」是什麼意思啊?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的,因緣聚合有為法才能夠生起;如果因緣不聚合的話,有為法是無法生起的。比如說好的橡樹種子就是橡樹的因,除了這個橡樹的種子之外,還要有土壤、有陽光、雨水,這些都具足了,這個種子才能長成一棵大橡樹。所以橡樹是什麼呀?是不是因緣所生法?對!是因緣所生法。03:38

  那麼有為法之上壞滅的體性是什麼呢?就是所有的無常法都是剎那、剎那生滅,比如人還有很多動物,從出生的那一剎那起就剎那、剎那生滅,我們的身心都剎那、剎那不斷地改變。因為剎那、剎那不斷生滅之後才會出現老死,老死是粗分的無常,我們一般人這個都是看得到的。但是粗分無常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源於細分的無常。那細分無常源於什麼?源於無明。無明有很多種,那麼是源於哪一種無明呢?就是指執著諸法有自性的這個無明,這個無明就是生老病死的根本。因為執著諸法有自性,所以我們為業、惑所自在,有遍及三界的這個行苦。行苦不破,生死不出啊!所以要學習空性對付行苦、對付無明,消除無常的苦性,極大地增廣無常法上的什麼呀?樂性,無常法還有樂性。一直努力直到證得一切智智。05:11

  那問大家一個問題:佛陀的色身是無常法嗎?你們的答案是什麼?雖然佛陀的色身也是無常法,但不是生死所攝的,是悲智力圓融的功德的體現。05:38

五種遮止愚癡的所緣
  佛陀對坐禪第一的長老頡隸伐多說:行持瑜伽的比丘瑜伽師,如果「」──這裡邊出現了「愚」字,這個愚是不了解或者顛倒了解,那麼是對什麼不了解或顛倒了解呢?「一切諸行自相、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就是對於無常的特徵、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都不了解。那麼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內心要投注於蘊善巧。在後面的毗缽舍那開頭,《四家合註》裡邊有解釋說:像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這些都是與補特伽羅同義的。那麼什麼是「補特伽羅事」啊?這裡的「補特伽羅事」,月格西解釋說是「補特伽羅的體性」,這個「事」就是體性的意思。07:09

  那麼如果對於「」完全蒙昧,內心要投注於「界善巧」,注意!投注於界善巧。透過學習十八界,我們能夠知道心識生起的因,由於所取境六界、所依根六界,才能夠生起能依識六界。如果對於「」完全愚昧,那麼內心要投注於什麼?投注於「處善巧」,透過學習十二處,我們就能夠知道心識生起的緣,由於外在的六處與內在的六處能生起心識。如果對於「無常、苦、無我」完全地愚昧,內心要投注於什麼?內心要投注於「緣起善巧」及「處與非處」,透過學習緣起,我們能夠了知諸法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無我的。08:24

  有沒有發現這五種所緣主要是遮止什麼的?遮止愚癡、遮止愚昧。所以對於不同的法愚昧,就要讓我們的心投注於不同的所緣。這就是哪一種補特伽羅要緣哪一種善巧所緣。08:48

  我們今天就學到這裡,有認真聽吧?對!我們要一起學下去,謝謝大家!今天就先到這裡。09:05
51.jpg
51.jpg (52.87 KiB) 已瀏覽 2584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52-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惑所緣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52-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惑所緣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52_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惑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第 52 講】摘要如下:
佛陀對於不同根性、不同情況的想要修定的人開示了不同的所緣,此講我們將接著學習哪一種補特伽羅內心要投注於淨惑所緣?

在《頡隸伐多請問經》中,佛陀對長老頡隸伐多說:如果是想要脫離欲界、色界的貪欲,內心分別要投注於什麼呢?要透由修持欲界、色界的過患,及對比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優劣,我們的心就會因此發生改變。但如果要令內心厭惡並解脫一切生死輪迴,我們就必須集中心力精進地學修四諦法門。

宗大師在「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的最後特別提醒我們,雖然是在學習奢摩他的所緣時學到這些所緣,但是這些所緣不只是奢摩他的所緣而已,亦會成為毗缽舍那進行觀察修的所緣。

若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名稱來解釋,內心現起前面所說的那些三摩地所緣的影像或行相,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說,相順於三摩地所緣的影像有哪些不同的名稱呢?

第 52 講的範圍是《廣論》355 頁第 3 行~355 頁第 12 行:
淨惑所緣為何補特伽羅安住其心,亦如前經云:「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粗性、諸色靜性;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粗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厭患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此諸所緣,通於毘缽舍那思擇修習,及奢摩他安住修習二種所緣,非唯奢摩他之所緣,然因有者可為新修奢摩他之所緣,有是奢摩他生已勝進所緣,故於修止所緣中說。

三、顯示所緣異門:定所緣處、持心之事,即前所說心中所現所緣之影像或行相。其名異門,如《聲聞地》云:「即此影像亦名『影像』,亦名『三摩地相』,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方便』,亦名『三摩地門』,亦名『作意處』,亦名『內分別體』,亦名『光影』。如是等類,當知名為所知事同分影像諸名差別。」
(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52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52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引據《頡隸伐多請問經》說明 00:42
2. 上述的所緣通於止觀二者的所緣 04:32
3. 顯示所緣的異名 06:43
4. 結勸 11:27
講次 | 0052 (2021-10-09 ~ 2021-10-15)
標題 | 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惑所緣
《廣論》段落 | P355-L3 ~ P355-L12淨惑所緣……諸名差別。」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你們還好吧?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請大家翻開《廣論》355頁第3行。有找到嗎?我們一起來看原文。00:42

引據《頡隸伐多請問經》說明
淨惑所緣為何補特伽羅安住其心,亦如前經云:「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粗性、諸色靜性;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粗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厭患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01:22
  這一段就是在講解,哪一種補特伽羅內心要投注於淨惑所緣呢?「前經」就是指《頡隸伐多請問經》。在《頡隸伐多請問經》中佛陀對長老頡隸伐多說:如果是想要脫離欲界的貪欲,想要對欲界離欲的話,內心要投注於什麼呢?要投注於欲界的粗劣性與色界的寂靜性。也就是要投注於欲界與色界相比,欲界是怎麼樣?是粗劣的;色界與欲界相比,色界是寂靜的。透過這樣的修持,就會讓我們能夠對欲界離欲,應該還是修一個過患相──對比之後的過患相。02:24

  那麼如果想要脫離,注意!現在已經往上去了!如果想要脫離色界的貪欲的話,內心要投注於什麼呢?那內心要投注於色界的粗劣性與無色界的寂靜性,也就是要對比色界與無色界的優劣。注意喔!還是源於對比,對比優劣,我們的心就會發生改變。03:00

  那麼如果想要內心厭惡並解脫一切薩迦耶事,注意!這裡邊的「薩迦耶事」就是指有漏的近取蘊。記得師父在《廣論》裡有講有漏的近取蘊吧?那個時候還比擬一下佛身,對吧?講佛身有多好、多好,我們那個有漏的近取蘊有多苦、多苦。這裡邊的薩迦耶事就是指有漏的近取蘊,例如由於業惑我們投生於六道輪迴中,我們的色蘊就是屬於有漏的近取蘊。有漏的近取蘊是什麼?就是生死輪迴。常常我們會考慮要離開生死輪迴,生死輪迴在哪裡呢?就是這個有漏的近取蘊啊!如果想要內心厭惡並解脫一切薩迦耶事,就是要厭惡這個輪迴、整個的這個有漏的近取蘊,我們的內心要投注於苦諦、集諦、滅諦與道諦。如果我們想要厭離生死的話,就要將我們的心投注於四諦法門;這裡邊的「投注」,就是集中心力精進地學修。這一段有聽清楚嗎?04:32

上述的所緣通於止觀二者的所緣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往下看。看書喔!看書。04:41

此諸所緣,通於毘缽舍那思擇修習,及奢摩他安住修習二種所緣,非唯奢摩他之所緣,然因有者可為新修奢摩他之所緣,有是奢摩他生已勝進所緣,故於修止所緣中說。05:06


  上面的這些所緣,會成為毗缽舍那進行觀察修的所緣,也是可以的;也會成為奢摩他進行止住修的所緣,所以它並不單單是奢摩他的所緣而已。但是其中有些部分可以作為新修持奢摩他的所緣,有些部分是可以修成奢摩他之後,更進一步提昇勝進的這個所緣,所以在寂止所緣的章節裡解說了這些所緣。雖然是在學奢摩他的所緣時學到這些所緣,但是這些所緣不只是奢摩他的所緣而已,還有什麼?對!也是毗缽舍那的所緣。06:00

  以上我們就學完了「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佛陀對於不同根性、不同情況的想要修定的人開示了不同的所緣,非常地豐富、非常地精彩!可以想像一下,在樹林裡,還有在水邊、林下,佛陀帶著比丘修定,修定之後就給比丘講怎麼修、怎麼修。在學這一段的時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同感?我好像進入到一個古老的畫面中聽佛在講經一樣,很美好!06:43

顯示所緣的異名
  接下來我們要學習所緣的異門,請大家再往下看。有找到行吧?「三、顯示所緣異門」,有找到行嗎?06:58
三、顯示所緣異門:定所緣處、持心之事,即前所說心中所現所緣之影像或行相。其名異門,如《聲聞地》云:「即此影像亦名『影像』,亦名『三摩地相』,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方便』,亦名『三摩地門』,亦名『作意處』,亦名『內分別體』,亦名『光影』。如是等類,當知名為所知事同分影像諸名差別。」07:52
  聽起來會不會覺得:這都是什麼?好像不太了解。但是解釋一下,沒有特別難。顯示所緣的異門,「異門」是什麼?大概可以理解成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名稱來解釋同樣的內涵。那麼執持內心的事,「」是什麼?就是對境。執持內心的事,也是執持內心的對境,可以稱之為什麼?定的所緣處。這裡定的所緣處是什麼?就是在內心現起前面所說的那些所緣的影像或者行相。08:40

  那麼這樣的影像或者行相的異門有哪些呢?這裡邊舉了一部論,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說:這個影像既命名為影像,也命名為三摩地相、三摩地所行境的境界、三摩地的方便、三摩地門、作意的所依,還有內分別體、光影,應當了知這些都是相順於所知事的影像不同的名稱。明白了嗎?就是不同的名字。09:25

  三摩地所緣的影像是所知事同分,注意!到這一部分了,看一看。三摩地所緣的影像是所知事同分,這裡邊出現了「所知事」,「所知事」是什麼?就是指三摩地的所緣。「同分」是什麼?就是相順的意思。那麼「所知事同分」,就是指與所知事相順。比如說修定的時候,以佛像作為修定的所緣,心中現起佛像的這個影像。那麼佛像是什麼?是所知事;佛像的影像是所知事同分,與佛像相順。修定的時候緣著佛像的影像而修,所以三摩地所緣的影像是與所知事相順。10:33

  而相順於所知事的影像有哪些不同的名稱呢?剛才說的──你們可以跟我一起說:三摩地相、三摩地所行境的境界、三摩地的方便、三摩地門、作意的所依、內分別體,最後一個是什麼?光影。11:01

  看到「光影」的這兩個字的時候,你們會不會很驚訝?很美的光影、可以讓我們的心專注的光影、得到禪定的光影,還可以帶著我們去修習毗缽舍那有力的內心力量這樣的一個所緣。11:27

結勸
  以上我們就學完了奢摩他第十四卷。大家知不知道在《廣論》中奢摩他章總共有幾卷呀?你們能答上來嗎?三卷。那麼我們今天學完了三卷中的第一卷,也就是奢摩他章節的三分之一就學完了。如果你堅持聽到了現在,我先隨喜你,很了不起!是不是不太容易學?但是如果有歡喜、希求心的話,好像也就這樣學過來了。因為這是我們的心之所願處啊!很多很多年來大家都想要學止觀,這也是師父的心願,不然宗大師寫止觀章給誰學呀?我們學《廣論》的都沒學。所以準備了那麼多年,能跟大家一起學我也是真的非常非常地開心,我也是認真認真地學習。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學下去!有聽到嗎?一定要堅持學下去!謝謝!13:00
52.jpg
52.jpg (88.05 KiB) 已瀏覽 2497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53-辨明當前此處的所緣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53-辨明當前此處的所緣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53-辨明當前此處的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第 53 講】摘要如下:
從去年十月我們開始止觀的學習,到現在已經有一年了!老師說,現在正值十月,這邊天高雲淡,楓葉正紅,天氣也轉涼了,正是用功的好時節。跟我一起學到現在的你們,鼓掌一下!隨喜我們自己堅持學到現在,感恩佛菩薩的加持!

此講我們將繼續往下學「明此處所緣者」。

辨明當前此處的所緣,宗大師列舉了一種想法,如果心想:前面已經宣說了許多種所緣了,在這些所緣當中,究竟要依著哪一種所緣來修習寂止呢?答說:如同前面引過的經典所說,是沒有限定的,因為各別的補特伽羅需要各自的所緣。尤其是一定要修成最下的奢摩他的話,貪欲稍微強烈者,所緣就必須有所限定。如果不這麼做的話,會導致什麼結果呢?那麼散亂心比較強烈,容易胡思亂想的人修定的時候該怎麼辦呢?說必定需要修持數息。但如果是均等現行或者是煩惱輕微的補特伽羅,就如同前面所說的,在眾多的所緣當中,以內心所歡喜的所緣作為所緣的依處就可以了。

《修次中篇》與《修次下篇》依循《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還有《三摩地王經》這兩部經,提到緣著佛像修持三摩地。未來我們將有機會讀到法尊法師從藏文《三摩地王經》翻譯過來的經文,到時我們將可以再詳細地探討。覺賢論師也曾說:此處的寂止有兩種,一種是透過向內觀視而獲得,一種是透過向外觀視而緣取。這裡提到了哪些修定的殊勝所緣呢?

第 53 講的範圍是《廣論》356 頁第 2 行~356 頁第 10 行:
二、明此處所緣者:如作是念:若爾,已說如是多種所緣,今於此中當依何等所緣而修止耶?答:如前經說,無有限定,須各別緣,以補特伽羅有差別故。尤其定當修成最下奢摩他者,若是上品貪行者等,須依決定所緣。若不爾者,縱或能得奢摩他隨順三摩地,然不能得實奢摩他。以雖修淨行所緣,然未經久,尚說不得正奢摩他,況全棄捨淨行所緣弗能成故。尤其多尋思者定應修息。若是等分補特伽羅,或是薄塵補特伽羅,於如前說諸所緣中,隨意所樂作所緣處。

又《修次第》中下二篇,依於《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及《三摩地王經》,說緣佛像修三摩地。覺賢論師亦說多種,如云:「止略有二,謂向內緣得及向外緣得。其中內緣亦有二種,謂緣全身及依身法。緣身又三,謂即緣身為天形像、緣骨鏁等不淨行相、緣骨杖等殊勝標幟。緣依身法又有五種,謂緣息、緣細相、緣空點、緣光支、緣喜樂。向外緣者亦有二種,謂殊勝、平庸。殊勝又二,謂緣身、語。」《道炬論釋》亦引此文。
(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53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53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各別的補特伽羅需要各自的所緣 00:56
2. 經中說緣著佛像修持三摩地 06:00
3. 引據覺賢論師的說法 07:33
講次 | 0053 (2021-10-16 ~ 2021-10-22)
標題 | 辨明當前此處的所緣
《廣論》段落 | P356-L2 ~ P356-L10二、明此處……亦引此文。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從去年十月我們開始止觀的學習,到現在已經有一年了吧!現在正值十月,這邊天高雲淡,楓葉正紅,天氣也轉涼了,正是用功的好時節。跟我一起學到現在的你們,鼓掌一下!隨喜我們自己堅持學到現在,感恩佛菩薩的加持!00:56

各別的補特伽羅需要各自的所緣
  前面我們學完了「總建立所緣」,今天我們要繼續往下學「明此處所緣者」。請大家翻開《廣論》356頁,《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五,看第2行。01:19
二、明此處所緣者:如作是念:若爾,已說如是多種所緣,今於此中當依何等所緣而修止耶?01:33
  這是一個問題,說辨明當前此處的所緣,大師列舉了一種想法,什麼想法?如果心想:前面已經宣說了許多種所緣了,在這些所緣當中,這裡究竟要依著哪一種所緣來修習寂止呢?看看接下來大師的回答是什麼。02:03
答:如前經說,無有限定,須各別緣,以補特伽羅有差別故。尤其定當修成最下奢摩他者,若是上品貪行者等,須依決定所緣。若不爾者,縱或能得奢摩他隨順三摩地,然不能得實奢摩他。以雖修淨行所緣,然未經久,尚說不得正奢摩他,況全棄捨淨行所緣弗能成故。02:46
  大師回答什麼?說如同前面引過的經典所說,是沒有限定的,因為各別的補特伽羅需要各自的所緣。尤其是一定要修成最下的奢摩他的話,如果是貪欲稍微強烈者,所緣就必須有所限定。因為如果不這麼做的話,會導致什麼結果呢?就縱使可能獲得隨順寂止的三摩地,但無法獲得真正的奢摩他。因為有提到:即使已經修持了淨行所緣,沒有經過極其漫長的時光,況且不能修成奢摩他,更不用說由於棄捨了淨行所緣,是無法修成奢摩他的,所以一定要緣著適合自己的所緣。03:44

  這一段主要列舉了一個上品貪增上的行者,就是他的所緣一定要是有所限定的,如果沒有限定的話,就是沒法修成奢摩他的,所以要選擇緣著適合自己的所緣。那麼接下來我們再往下看。04:15
尤其多尋思者定應修息。若是等分補特伽羅,或是薄塵補特伽羅,於如前說諸所緣中,隨意所樂作所緣處。04:34
  在這裡邊又解釋一種,思慮較為強烈的人,什麼是思慮較為強烈的?可以理解為散亂心比較強烈,胡思亂想,對吧?那麼這樣的人修定的時候該怎麼辦呢?說尤其必定需要修持風息,什麼是風息?就是數息。這是什麼?思慮較為強烈的。那麼如果是均等現行的補特伽羅,或者是煩惱輕微的補特伽羅,就如同前面所說的,在眾多的所緣當中,以內心所歡喜的所緣作為所緣的依處就可以了。05:24

  這一段是列舉了「等分」的,還有「薄塵」的人,這種有情他在選擇修定的所緣上,有沒有發現他的自由度很大?就是他可以任意挑他喜歡的所緣。所以就不像貪增上的行者,他的所緣是必須固定的,就是不能挑喜歡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目標就是修成奢摩他嘛!所以找一個什麼樣的所緣都是有傳承,講得是很清楚的。06:00

經中說緣著佛像修持三摩地
  好!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06:06
又《修次第》中下二篇,依於《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及《三摩地王經》,說緣佛像修三摩地。06:21
  另外,《修次中篇》與《修次下篇》依循《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還有《三摩地王經》這兩部經,提到緣著什麼?緣著佛像修持三摩地。《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就是漢地盛行的《般舟三昧經》。《三摩地王經》就是《月燈三昧經》,是高齊時代──南北朝時代北朝中的高齊,當時那連提耶舍翻譯的《月燈三昧經》中說,很美喔:「得如來身紫金色,一切端妙為世親,緣於如是心安住,乃名得定之菩薩。」這段經文有提到緣著佛像修定。之後我們會讀到法尊法師從藏文《三摩地王經》翻譯過來的經文,那時候我們可以再詳細地探討。07:33

引據覺賢論師的說法
  請大家接著往下看。07:38
覺賢論師亦說多種,如云:「止略有二,謂向內緣得及向外緣得。其中內緣亦有二種,謂緣全身及依身法。緣身又三,謂即緣身為天形像、緣骨鏁等不淨行相、緣骨杖等殊勝標幟。08:04
  這裡邊舉了覺賢論師,覺賢論師是那爛陀寺的上座,阿底峽尊者主要的上師之一。覺賢論師也曾說:此處的寂止有兩種,一種是透過向內觀視而獲得,一種是透過向外觀視而緣取。其中向內觀視又分兩種,就是緣著身體,還有緣著依於身體者。那麼緣著身體又分三種,第一就是將身體緣取為本尊的行相,這裡的「天形像」的「天」就是指本尊的意思;第二種是緣取骨鏁等不淨,這個骨鏁就是骨節相連,形狀有點像鎖鍊一樣,緣取骨鏁其實就是緣取骷髏等不淨;第三是緣取骨杖等殊勝的標幟,也就是殊勝的象徵。那骨杖是什麼?骨杖也可以稱之為天杖,是一種密法的法器。這裡邊殊勝的標幟,是指本尊的法器。這些都可以作為修定的所緣,這些是緣著什麼?對!緣著身體。09:41

  那麼再往下看,又講些什麼呢?看原文:09:50
緣依身法又有五種,謂緣息、緣細相、緣空點、緣光支、緣喜樂。向外緣者亦有二種,謂殊勝、平庸。殊勝又二,謂緣身、語。」《道炬論釋》亦引此文。10:22
  那麼又細分了,緣著依於身體者也分五種。第一種就是緣著氣息;第二種是緣著細相,細相就是微細的象徵;第三種是緣著空點,空點就是明點;第四種是緣著光支,光支就是光芒的支分;第五種是緣著喜樂。這裡邊的細相、空點、光支、喜樂,這些都是修持密法的時候的特殊所緣,在這裡邊就不詳細解釋了,以後大家有機會可以學。11:06

  向外觀視而緣取有兩種,哪兩種啊?就是有殊勝和平庸兩種。其中殊勝有兩種:緣著身與緣著語。覺賢論師也提到了許多內容,《道炬論釋》中也有引了覺賢論師的這段文。那麼到底還有多少修定的殊勝所緣呢?我們可以到下一講繼續學。謝謝大家!11:54
53.jpg
53.jpg (145.34 KiB) 已瀏覽 2478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54-緣佛像修三摩地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54-緣佛像修三摩地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54-緣佛像修三摩地

【廣論止觀初探第 54 講】摘要如下:
上一講我們學到緣著佛身為善所緣修三摩地,此講師長將繼續帶領我們深入以佛身為善所緣極為殊勝的功德及利益。

其中對於佛身執持內心,就是隨念佛陀,所以能引生無邊的福德。如果佛身的形相清晰而且堅固的話,就可以作為淨罪集資的福田,所以是極其殊勝的!

《三摩地王經》的經文,《廣論》皈依的段落也有引過,如果能夠隨念諸佛的話,它的功德、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們用清淨的身語意恆常地讚美、歌頌諸佛,由於這個修行者非常認真地修持他的心續,因此他晝夜都能夠見到世間的依怙,就都能夠看到佛。尤其在這裡邊說,如果緣著佛像修定,不僅僅最後得到了定,還會獲得所有其他殊勝目的的所緣處,所以這是極為善巧的一個所緣,也是被宗大師還有無量諸佛所讚歎的一個所緣。

隨念諸佛的功德與利益,以及作意佛陀的方法,在《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當中有非常清晰詳盡的宣說,所以如同《修次下篇》所說的,必定從《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中了知。老師在此特別為我們領誦了一段《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的經文,並鼓勵我們研讀經典原文、廣論班的同學們也可以一起誦,讓我們的心念專心地隨念諸佛修歡喜心、修信心。

第 54 講的範圍是《廣論》356 頁第 11 行~357 頁第 4 行:
其緣佛身攝持心者,是隨念佛,故能引生無邊福德;若佛身相明顯、堅固,則可緣作禮拜、供養、發願等積集資糧之田,及悔除、防護等淨障之田,極為殊勝;又如前引《三摩地王經》說,臨命終時隨念諸佛不退失等功德;若修咒道,於本尊瑜伽尤為殊勝,現見有如是等眾多所為。又此勝利及思佛之法,廣於《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詳明,故如《修次下篇》所說,定應從彼了知。因恐文繁,茲不俱錄。故求所緣依處既能成就勝三摩地,餘勝所為兼能獲得,如是乃為方便善巧。
(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54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54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以佛身為善所緣極為殊勝 00:35
2. 緣佛像修三摩地的眾多功德 02:34
3. 讀誦《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之經文 08:47
講次 | 0054 (2021-10-23 ~ 2021-10-29)
標題 | 緣佛像修三摩地
《廣論》段落 | P356-L11 ~ P357-L4其緣佛身……方便善巧。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會繼續向下學,請大家專心地聽。請翻開《廣論》356頁倒數第2行,看原文:00:35

以佛身為善所緣極為殊勝
其緣佛身攝持心者,是隨念佛,故能引生無邊福德;若佛身相明顯、堅固,則可緣作禮拜、供養、發願等積集資糧之田,及悔除、防護等淨障之田,極為殊勝;01:10
  上一講我們提到這個善所緣,緣著佛身,然後舉了經典。那麼接下來就是解釋這段經文說:其中對於佛身執持內心,就是隨念佛陀,所以能引生無邊的福德。如果佛身的形相清晰而且堅固的話,就可以緣取為禮拜、供養、發願等等積集資糧的這個福田,以及懺悔、防護等淨化罪障的福田,也就是可以作為淨罪集資的福田,所以是極其殊勝的!01:55

  大家可以看這一段,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他是緣著佛身、對著佛身修定的話,其實就是隨念佛。平常可能我們對於念佛的這個所緣就認為可能是執持名號,比如說「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是念佛,其實這裡邊說:「緣取佛身攝持內心」也就是隨念佛。02:28

  好!我們接著再看下一段。02:34

緣佛像修三摩地的眾多功德
又如前引《三摩地王經》說,臨命終時隨念諸佛不退失等功德;若修咒道,於本尊瑜伽尤為殊勝,現見有如是等眾多所為。又此勝利及思佛之法,廣於《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詳明,故如《修次下篇》所說,定應從彼了知。因恐文繁,茲不俱錄。故求所緣依處既能成就勝三摩地,餘勝所為兼能獲得,如是乃為方便善巧。03:20
  這一段是說,就像前邊引《三摩地王經》中說,有臨命終的時候不會退失隨念諸佛等等的功德。《三摩地王經》的經文,《廣論》皈依的段落也有引過,大家還記得吧?「清淨身語意,常讚佛勝德,如是修心續,晝夜見世依。若時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奪。」大家可以把它背下來。03:58

  這一段還是在說如果能夠隨念諸佛的話,它的功德、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們用清淨的身語意恆常地讚美、歌頌諸佛,由於這個修行者非常非常認真地修持他的心續,因此他晝夜都能夠見到世間的依怙,就都能夠看到佛。04:27

  當生病的時候,有的人念佛會覺得:念佛就不應該生病。我們要求的應該是:當然不生病最好了,但最好是生病的時候能夠不退失正念。所以這裡邊就說,如果他生病了,生病的人會感受到非常非常痛苦啊,比如說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各種診療的辦法有的時候是滿痛苦的,所以感受到強烈的不安。甚至得了重病,病到垂死了,就是最重的疾病了;甚至當死苦降臨的時候,這個念佛的力量有多強?對佛陀的憶念還完全不會退減,他不捨念佛三昧,完全不會被苦受侵奪此心──就是我念佛的心。05:20

  這裡邊講的是我們所有修行人最想要得到的,就是能夠心裡念著佛不會退失,哪怕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是緣念著佛。所以在這一段,還是在讚美緣取隨念諸佛,它不退失,就是一直精進地修行的話,到最後的時刻這個念佛之心也不會退失。甚至是死苦,非常非常劇烈的、令人怖畏的死苦降臨的時候,這個念佛的心反而越加地堅固和清晰,那麼強烈的苦受都是不能奪走的,可見這顆心是多麼地堅定,佛陀的加持是多麼地強烈!06:15

  下面說如果修持密咒道,對於修本尊瑜伽來說將會極其殊勝等等──修本尊瑜伽,就是指修持密法生起次第時觀修本尊。緣著佛像修奢摩他不只是幫助我們成辦奢摩他而已,還有很多其他的目的。以佛像作為三摩地的所緣來修定的話,具有很大的功德;緣佛像不只是能夠成辦奢摩他,而且在緣著佛像的當下,還能夠得到什麼?得到隨念諸佛的功德。06:58

  其中的利益,以及作意佛陀的方法,就在《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當中有非常清晰詳盡的宣說,所以如同《修次下篇》所說的,必定從《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中了知。宗大師說在這裡因為顧慮文字過於繁多,所以就沒有詳細地寫出來。因此,尋求既能修成三摩地,同時順帶還能夠獲得其餘殊勝目的的所緣依處,這是不是方便善巧呢?這才是方便善巧!07:52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一段說:「緣著佛身攝持心者,是隨念佛」,一定要注意這個字叫──「攝持心」,就是不能散亂,這樣的話才是念佛。這個念佛裡邊包括讚美佛、禮拜、供養、發願等等,這些都是念佛。尤其是在這裡邊說,如果緣著佛像修定,不僅僅最後得到了定,還會獲得所有其他殊勝目的的所緣處,所以這是極為善巧的一個所緣,也是被宗大師還有無量諸佛所讚歎的一個所緣。08:47

讀誦《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之經文
  在《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中,宗大師說那裡邊有很多,因為文字怕過於繁多,就沒有詳盡地寫出來。關於《現在諸佛現住三摩地經》的經文,漢譯本有幾個不同的譯本,其中之一就是隋朝的闍那崛多所譯的《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我可以唸一段給你們聽一聽,真的很美!09:22
若有菩薩具足成就此三昧者,即獲如前諸功德事,亦得其餘殊異功德,所謂心念諸佛皆現在前,其心不亂、不捨作業。求勝上智勇猛精勤,荷負重擔度脫眾生。承事、供給諸善知識,常修空寂廣大思惟。親善知識、滅除諸蓋,遠離惡友、息世語言、塞諸根門。初、中、後夜減損睡眠,不貪衣服、食飲、湯藥、堂房、屋宇、床座、眾具,恒樂空閑,住阿蘭若。不愛己身、不重我命,不著形色、不縱其心,修以慈心、薰以悲行、一切時喜、常行捨心。破壞煩惱,成就諸禪,於中思惟不著滋味。觀察色想唯得空心,不亂正念、不取諸陰、不著諸入、不思諸界、不貪生處。調伏慢高,不妬他財,為諸世間多作饒益。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又於眾生生父母想、亦於眾生所作一子心。一切法中無有諍想,雖念持戒而不執著,常在禪定亦無躭染。好樂多聞,不起分別,戒聚不缺、定聚不動、智聚不妄。諸法無疑,不背諸佛、不謗正法、不壞眾僧、不好乖離。親近眾聖、遠離愚癡。11:25
  我先讀到這個部分,大家可以去看原來的經典,我們廣論班的同學其實可以一起誦一下。在這裡邊還是讚美了大家所期待的功德,比如前面說:「心念諸佛皆現在前」,跟前面講的晝夜都能夠見到依怙,這是我們所有的修行人最想要見到的。我們的心不會混亂,一直精進地念,所以是「勇猛精勤」。這裡邊還有一個大乘發心的問題──「荷負重擔度脫眾生」,所以他是以大乘的意樂來念佛這樣一個精進的修行。12:16

  而且這裡邊有承事、供給諸大善知識、親近善知識、遠離惡友,他也對於衣服、飲食、湯藥,屋子、床座、眾具都不貪著。他就願意做什麼?就是「恒樂空閑,住阿蘭若」。然後「不愛己身」,那麼愛什麼呀?應該是愛佛身對吧?是心念專心地緣著佛身修歡喜心、修信心。所以我們修定的時候如果緣著佛像來修的話,是非常歡喜的、非常美的!真的是很令我們期待吧!大家好好地努力!13:10
54.jpg
54.jpg (151.79 KiB) 已瀏覽 2408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55-緣著什麼樣的佛像來修定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55-緣著什麼樣的佛像來修定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55-緣著什麼樣的佛像來修定

【廣論止觀初探第 55 講】摘要如下:
上一講我們學到緣著佛像修定,如果佛身的形相清晰而且堅固的話,就可以作為淨罪、集資的福田,是極其殊勝的。緣著佛像修奢摩他不只幫助我們成辦奢摩他,還有很多其他的目的,所以是具有著殊勝功德的所緣。那麼緣著佛像這麼殊勝的話,要緣著什麼樣的佛像來修定呢?宗大師為我們引據了《修次下篇》及《三摩地王經》二部經典宣說的修法回答此一疑問。

另外,其中也有兩種所緣:第一種是內心新發起的所緣,第二種是明現原有的所緣兩種。在此處善知識們為我們做了詳細的辨析與抉擇,而後者,對於生起信心來說是比較殊勝的,並且也與共通乘(顯乘)的階段是相符順的,所以應當採用明現原有的行相。

師長針對我們觀想佛像時容易產生的疑惑,特別為我們指出觀想佛像的要點,幫助我們在觀修的過程中對治沉沒、掉舉、散亂的障礙;並希望我們透由理解「佛身充遍於法界」的道理,對於我們觀修的佛陀生起信心,老師說,當我越來越具備信心,越來越虔誠、至心懇切、堅持不懈地修習,一定會得到佛陀的加持!

第 55 講的範圍是《廣論》357 頁第 5 行~357 頁第 10 行:
當以何等如來之像為所緣依處耶?答:如《修次下篇》云:「諸瑜伽師,先當如自所見、所聞如來形像安住其心,修奢摩他。由常作意如來身像黃如純金色,相好莊嚴,處眾會中,種種方便利益有情。故於佛德發生希欲,息滅沈沒、掉舉等失,乃至明見如住面前,應於爾時勤修靜慮。」《三摩地王經》亦云:「由如金色身,妙嚴世間怙,心趣此所緣,名菩薩等引。」如此所說而為所緣依處。此復有二,謂由覺新起及於原有令重光顯,後於生信尤勝,又順共乘,故於原有令相明顯。
(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55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55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複習:緣著佛像修定極為殊勝 00:21
2. 引據《修次下篇》中宣說的修法 01:38
3. 引據《三摩地王經》中宣說的修法 04:17
4. 觀想佛像的要點 07:54
講次 | 0055 (2021-10-30 ~ 2021-11-05)
標題 | 緣著什麼樣的佛像來修定
《廣論》段落 | P357-L5 ~ P357-L10當以何等……令相明顯。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00:21

複習:緣著佛像修定極為殊勝
  上一講我們學到緣著佛像修定,大家還記得嗎?就是對於佛身執持內心,隨念佛陀,能引生無邊的福德。如果佛身的形相清晰而且堅固的話,就可以緣取為禮拜、供養、發願等等積集資糧的福田。還有什麼?還有懺悔、防護這些淨化罪障的福田;可以作為淨罪、集資的福田,所以是極其殊勝的。緣著佛像修奢摩他不只是幫助我們成辦奢摩他而已,還有很多其他的目的,所以是具有著殊勝功德的所緣。01:24

  今天我們要繼續往下學。請大家翻開《廣論》357頁第5行,看原文。有找到吧?01:38

引據《修次下篇》中宣說的修法
當以何等如來之像為所緣依處耶?01:45
  這是一個問題:緣著佛像修定的話,既然這麼殊勝,那麼要以什麼樣的佛像作為所緣依處呢?大家有這樣的問題吧!那看一看宗大師是怎麼回答我們的,看原文:02:06
答:如《修次下篇》云:「諸瑜伽師,先當如自所見、所聞如來形像安住其心,修奢摩他。由常作意如來身像黃如純金色,相好莊嚴,處眾會中,種種方便利益有情。故於佛德發生希欲,息滅沈沒、掉舉等失,乃至明見如住面前,應於爾時勤修靜慮。」02:50
  問道:緣著佛像這麼殊勝的話,要緣著什麼樣的佛像來修定呢?大師就回答我們說──哪本書啊?《修次下篇》──就如同《修次下篇》中所說:瑜伽師首先應當內心安住於所見、所聞的如來身像而修持奢摩他。持續地作意如來身像有如純金的色澤一樣,是亮黃色,對吧!相好莊嚴,處在眷屬眾中,以種種方便利樂眾生,由此而對於佛陀的功德發起希求欲得的心,而且同時還要做什麼?止息沉沒與掉舉等等。只要還能夠如同在眼前安坐一般地清晰見到的時候,都要持續地修持靜慮。這就是《修次下篇》中宣說的修法。有聽清楚吧?那我們再往下看,「《三摩地王經》亦云」,有找到行嗎?04:17

引據《三摩地王經》中宣說的修法
《三摩地王經》亦云:「由如金色身,妙嚴世間怙,心趣此所緣,名菩薩等引。」如此所說而為所緣依處。此復有二,謂由覺新起及於原有令重光顯,後於生信尤勝,又順共乘,故於原有令相明顯。04:56
  那麼這一段是在講什麼呢?就是引了《三摩地王經》的依據,在《三摩地王經》中也說:「以如純金色的身軀,極盡嚴飾世間的怙主,誰的心能趣入這個所緣,就稱這位菩薩進入等引。」如同《三摩地王經》所說的,要以這樣的身像作為所緣依處。05:29

  另外,其中也有兩種所緣:第一種是內心新發起的所緣,第二種是明現原有的所緣兩種。第二種「明現原有的所緣」是什麼呢?月格西解釋說,「明現原有的所緣」就是指:重新在心中明現過去曾經觀修過的行相。這個後者,對於生起信心來說是比較殊勝的,並且也與共通乘的階段是相符順的,所以應當採用明現原有的行相。共通乘是什麼?就是顯乘。因為顯密是共通的,所以稱之為共乘。06:27

  那麼第一種「內心新發起的所緣」是什麼呢?善知識說:內心新發起的所緣,其實就像修密法的時候,觀修先生起誓言尊──自生本尊的時候,就按照儀軌上所說的而觀想自生本尊,這就是誓言尊。觀想完誓言尊之後,再迎請智慧尊融入──智慧尊就是指我們迎來的真實的本尊,迎請本尊到我們面前的虛空,然後再觀想融入自己已經觀想自生的誓言尊當中,融為無二,沒有差別。這就是第一種。07:22

  剛才解釋了一下,第二種就是「明現原有的所緣」,我們在修奢摩他的時候要緣的佛像是以哪個為主?是以後者為主。也就是不需要刻意地去觀想迎請資糧田,而是以現有的所緣為主,也就是觀想之前觀想過的佛像為主。07:54

觀想佛像的要點
  在觀想佛像的時候,有人就有問題說:那到底要觀多大的呢?有的善知識說大小最好像自己的手掌的長度大小,有的人說觀想在自己的額頭、眉的前方,還有遠近適中的地方。而「遠近適中」就是高度也要適中,太高容易散亂、太低可能容易昏沉,自己要經過在實修的時候去找這個狀態。這個時候可以觀想佛像放光,而且光越亮越好,要非常非常地透徹。我們學到後面就會知道,沉沒是修定的最大障礙之一。觀想佛像放光有什麼好處啊?佛像放大光明,有去除沉沒的作用。08:58

  奢摩他的另一種障礙是什麼呀?是掉舉。那麼掉舉的時候,我們觀想佛像要怎麼做呢?善知識也說:要觀想佛像有重量,而且越重越好。那這麼觀想真的可以去除掉舉嗎?可以的!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就同時可以對治掉舉,也有去除散亂的作用。09:33

  對佛陀而言,無論我們有沒有去觀想他,大家想一想:佛陀都安住在十方嗎?對!佛陀都有安住在十方,並且具有著究竟圓滿的功德,因為他已經修成佛了,而且時時刻刻都眷顧著我們,有清淨圓滿的大悲心。所以就算我們沒有去觀想佛陀,諸佛也安住在十方;那麼我們有去觀想,佛陀有沒有安住啊?也是安住十方。佛陀不會因為我們觀想了之後才存在,我們不觀想的當下他好像就消失、就不存在,不是這樣的。即使我們觀想、沒有觀想的時候,佛陀也是安住在十方,或者我們的前方,或者我們的四周,你也不能確定我們的四周就沒有佛陀安住吧?所以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佛身充遍於法界」的道理,大家會不會對於我們觀修的佛陀生起信心呢?我們自己對佛陀就能夠生起信心。10:59

  這裡邊要再抉擇一點就是:在密法裡邊有一些觀想是境界本身不存在,但是刻意去把它觀想為是存在的這種觀想方式,比如說將自己觀想為本尊──自現本尊,但實際上自己是本尊嗎?不是本尊。但是在顯教當中,絕大部分的情況,都是觀想與境界的這個現狀是相符合的,也就是境本身就是如此,是以相順的方式來觀想。11:36

  我們觀想的佛像主要是緣取,注意!主要是緣取佛像的影像,或者佛像的義共相。大家會不會覺得:欸,這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他根本不是一尊真的佛陀。那大家想一想:「佛身充遍於法界」怎麼理解呢?我所觀想的佛像,佛陀會不會進入我所觀想的佛像來加持我們呢?如果我對這樣的佛像修信心,持續地修持的話,請問我的信心會增長嗎?一定會的!當我越來越具備信心,越來越虔誠、至心懇切、堅持不懈地修習,會不會得到佛陀的加持?一定會得到佛陀的加持!12:36

  好!今天就上到這裡,謝謝大家!12:40
54.jpg
54.jpg (269.27 KiB) 已瀏覽 2249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56-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一)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56-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一)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56-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一)

【廣論止觀初探第 56 講】摘要如下:
此講老師將帶領我們繼續學習在觀修佛像修定時,事先要做哪些重要的準備?觀想佛身像時的次第為何?有什麼特別要注意且必須避免的毛病?

宗大師教導我們在開始準備觀修佛像時,事先要尋找極為善妙的導師世尊的畫像、鑄像,或者藉由聆聽師長善為介紹,思惟師長開示的內涵,反覆串習,然後在心境中現起,而且所緣依處不應該呈現為與畫像或者鑄像相等的那個形相,要學習把它現起為真正的佛陀的形相。並提醒我們把身像放在面前睜眼注視而修定,這種修法是不可以的,這是被智軍論師所破斥的。三摩地的直接所緣是意識的直接境,不是根識,必須在意識的直接境之上執持內心。

在密法中提到,在觀想佛身像的各個部分時,最初必須是緣著粗顯的部分,等到緣著粗顯的部分堅固之後,就再緣取細分。不能先觀一個小的、很精緻的那個點,要觀一個粗略的這樣的為所緣依處。

師長特別告誡我們在修定時尤其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還沒有修成想要的定之前,注意!任何情況下,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更換眾多不同類的所緣而修三摩地。宗大師特別引據《瑜伽師地論》、《修次》三篇等堪為定量、足以作為標準的修定的教典及聖勇論師的說法,為我們明確辨析為什麼在還沒有得定之前,不能更換眾多不同類的所緣。老師亦在此引領我們一同憶念尊勝的祖師「馬鳴菩薩」的殊勝功德。

第 56 講的範圍是《廣論》357 頁第 11 行~358 頁第 7 行:
先求持心所緣處時,先當求一畫像或鑄像等極其善妙大師之像,數數觀視執取其相,現為心境而令熟習;或由尊長善為曉喻,思所聞義,令現意中,求為所緣依處。又所緣處非是現為畫鑄等相,要學現為真佛形相。有說置像於前瞠視而修,智軍論師破之甚善,以三摩地非於根識而修,要於意識而修。故三摩地親所緣境,即是意識直接境,須於意境攝持心故;及如前說,謂須緣於所現實所緣境義共相或影像故。

身分亦有粗細二分,於餘處說,須先緣取粗分,待彼堅固次緣細分,且體驗中,亦極易現粗分,故應先從粗像為所緣處。尤為要者,謂如下說乃至未得如欲定時,一切種中不可多遷異類所緣修三摩地。以若更換眾多異類所緣修三摩地,反成修止重大障礙。故於修定堪資定量之《瑜伽師地論》及三篇《修次》等,皆就初修定時唯依一所緣而說修習,未說遷變眾多所緣。聖勇論師於修靜慮時亦明顯云:「專固一所緣,堅穩其意志,若轉多所緣,意為煩惱擾。」

第 56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觀修佛像時,要學習現起為真正的佛陀形相 00:37
2. 三摩地的所緣是意識的直接境 03:10
3. 從身像的粗顯部分開始作為所緣依處 06:40
4. 修三摩地時不可以更換眾多不同類的所緣 08:07
5. 引據聖勇論師說法:修定時應專一所緣 12:17
講次 | 0056 (2021-11-06 ~ 2021-11-12)
標題 | 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一)
《廣論》段落 | P357-LL3 ~ P358-L7先求持心……為煩惱擾。」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要繼續往下學,請大家把《廣論》翻到357頁倒數第3行。準備好了吧?請跟我一起看原文。00:37

觀修佛像時,要學習現起為真正的佛陀形相
先求持心所緣處時,先當求一畫像或鑄像等極其善妙大師之像,數數觀視執取其相,現為心境而令熟習;或由尊長善為曉喻,思所聞義,令現意中,求為所緣依處。又所緣處非是現為畫鑄等相,要學現為真佛形相。01:19
  觀修佛像的時候要做什麼準備呢?事先要尋求執持內心之處的所緣依處的這個時候,就是你修定要緣所緣的時候──緣佛像,要尋找極為善妙的導師世尊的畫像或者鑄像,比如銅鑄的或者金子的等等。找到之後要做什麼呢?注意!反覆觀看,反覆觀看,看了之後要記住形相。反覆觀看,看了之後要記住形相,然後在心境中現起:啊!就這樣。現起,而且還是要反覆串習。這是一種。或者聆聽師長善為介紹,思惟師長開示的內涵,然後在心境中現起,要尋求這樣的所緣依處。02:29

  我們在觀修的時候,所緣依處不應該呈現為與畫像或者鑄像相等的那個形相,要學習把它現起為真正的佛陀的形相。大家覺得難不難啊?一步一步練就不會難。這個裡邊最重要的就是要仔細觀察,觀察之後把它記住,然後現起來,要常常串習。好!再接著看,往下看。03:10

三摩地的所緣是意識的直接境
有說置像於前瞠視而修,智軍論師破之甚善,以三摩地非於根識而修,要於意識而修。故三摩地親所緣境,即是意識直接境,須於意境攝持心故;及如前說,謂須緣於所現實所緣境義共相或影像故。03:52
  這一段是接下來宗大師列舉了一種修法,對不對?有人就把佛像放在前面,然後開始睜大眼睛修定。把身像放在面前睜眼注視而修定,這種修法對不對呢?這種修法被智軍論師所破斥。破斥了之後,宗大師就說:智軍論師破斥是極為善妙的。就是說:「破得好!」為什麼呢?因為三摩地不是這樣修的,三摩地不是在根識中修持;換句話說,不是用眼識等根識來修定。那是用什麼修定呢?而是在意識中修定。因此三摩地的直接所緣是意識的直接境,必須在意識的直接境之上執持內心。而且如同前面所說的,提到必須緣著所現起的真正對境的義共相或者影像的緣故。05:12

  在這裡邊就要討論,有的人就說:「唉呀,我非常非常地散亂哪!我很難專注。」那麼就算是極度散亂的人也要這樣緣取:開始要準備,我們開始的準備階段是要用眼睛看著佛像的,就是一直觀察、一直觀察,對選取的佛像要熟悉;熟悉久了之後就記住了,記住了之後數數串習,就能夠現起這個影像、現起義共相,所以就可以用意識修了。就是你看了之後、記住了之後,能夠憶念起來,就不能自始至終都用眼睛看著佛像這樣修定。這是不可以的!這是被智軍論師破斥的,也是宗大師不許的,對不對?這就是前面宗大師說的:「先當求一畫像或鑄像等極其善妙大師之像,數數觀視執取其相,現為心境而令熟習;或由尊長善為曉喻,思所聞義,令現意中,求為所緣依處。」06:33

  那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原文:06:40

從身像的粗顯部分開始作為所緣依處
身分亦有粗細二分,於餘處說,須先緣取粗分,待彼堅固次緣細分,且體驗中,亦極易現粗分,故應先從粗像為所緣處。07:04
  我們在觀想佛像的時候,身像的各個部分它被分為粗、細兩個部分,說其他的地方也有提到。這裡邊的「餘處」,月格西解釋說:此處是依照顯教的論典來解釋的,所以「餘處」實際上是指密法。在密法中提到,最初必須是緣著粗顯的部分,等到緣著粗顯的部分堅固之後,就再緣取細分。而且經驗當中也是粗顯的部分比較容易現起,所以必須從身像的粗略的這個部分開始作為所緣依處。這一段有沒有聽清楚?就是觀佛像的時候,我們不能先觀一個小的、很精緻的那個點,要觀一個粗略的這樣的為所緣依處。08:07

修三摩地時不可以更換眾多不同類的所緣
  接著再往下看,下面會繼續講。「尤為要者」,有沒有找到行?08:18
尤為要者,謂如下說乃至未得如欲定時,一切種中不可多遷異類所緣修三摩地。以若更換眾多異類所緣修三摩地,反成修止重大障礙。故於修定堪資定量之《瑜伽師地論》及三篇《修次》等,皆就初修定時唯依一所緣而說修習,未說遷變眾多所緣。08:56
  那麼這一段是在講什麼?說在我們修定的時候,這是講到了很多人的毛病啊!在修定的時候尤其重要的一點,就是如同下面所說的:在還沒有修成想要的定之前,注意!任何情況下,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更換眾多不同類的所緣而修三摩地。就是「啊!這個觀不起來再換一個,那個觀不起來再換一個。」這不允許的!不可以更換眾多不同類的所緣修三摩地。09:37

  為什麼要這樣呢?為什麼還沒有得定之前,不能更換眾多不同類的所緣呢?因為如果更換眾多不同類的所緣而修三摩地的話,會成為修成寂止的重大障礙。因此《瑜伽師地論》還有《修次》三篇等,這些堪為定量、足以作為標準的修定的教典,都是基於最初修定的時候,只限定一個所緣的前提下而闡述修定的,沒有說允許換、可以更換眾多所緣。這點對我們修定的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10:34

  這點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在用功的時候,比如說我們就會發現:欸,我最開始選的是要緣觀世音菩薩,就選一尊觀世音的菩薩像開始修。修一段時間又覺得:欸,那尊釋迦佛像好莊嚴喔!我要開始觀修釋迦佛。過一段時間又覺得:欸,文殊菩薩,哇!我太有信心了!所以又變成文殊菩薩。這是不允許的!在沒有修定之前,不能換這麼多所緣。11:15

  這就要求我們,當開始修定之前,我們的準備要非常地慎重,就是你緣取什麼樣一個佛像,選定了之後就不能換──到你修成定前不能換!這一點有清淨的教典依據,是要照著修才能夠得定;否則隨著自己的喜好,或者「啊,今天又喜歡這個、明天又喜歡那個!」隨著自己這樣的心的話,會成為修定的極大障礙。11:50

  有聽清吧?會不會有點為難到我們呢?即使有點難處,也要依著教典的指示來修,這樣才能修定成功。對不對?好!我們接著再學一段。請看原文:12:17

引據聖勇論師說法:修定時應專一所緣
聖勇論師於修靜慮時亦明顯云:「專固一所緣,堅穩其意志,若轉多所緣,意為煩惱擾。」12:30
  聖勇論師熟悉吧?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祖師,也就是馬鳴菩薩。馬鳴菩薩的另一個尊稱就是聖勇,那麼為什麼會有「聖勇」這個尊稱呢?據說是因為出生的時候有種種瑞相,所以被尊稱為聖勇。小時候又聰慧明利,一切明處過目不忘,而且還過目通曉,所以又被稱為「慧光」。不僅僅聰慧明利,而且讀誦的聲音也極為悅耳,所以還有一個名字是「馬鳴」。這個好像還有另一種說法,以後大家再學。因為他非常地恭敬承事父母,所以又稱為「敬父」、「敬母」,尊敬的敬。聖勇論師他在修持靜慮的章節中也明確地說過:「以穩固於一個所緣的方式令心意堅固;如果輾轉歷經眾多的所緣的話,會導致內心為煩惱所擾亂。」13:40

  觀察一下我們在修定之前的習慣,心常常散亂於各種所緣,不會在一個所緣上定很久,趕快就換了,所以不能始終如一地堅定其心。而修定就是要把這樣一顆心,注意!定在一個善所緣上。所以這對我們原來的習慣來說,是一個逆向操作,對不對?也是要建立一個新習慣。14:17

  建立一個新習慣就要幾經挫折、幾經磨礪、幾經輾轉,或是說內心的一會兒高低啊,這樣一個用功的過程。所以在這種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不能心情不好就換了,或者就不修了,一定要堅持,不能一曝十寒,要忠誠於自己確定的目標。尤其是緣著佛像,如果能夠堅持下來的話,大家想一想,絕對是此生一大幸事吧!不僅僅是關乎到此生,還有未來啊!14:57

  所以聖勇論師告訴我們:修定的時候必須要專一所緣,不能隨意地更換所緣──觀修一下,觀修不起來,然後就再換一個,其實一定不能這樣的。再說一遍:這就要求我們在抉擇修定的所緣的時候要非常地殷重──選好了,就是這尊佛像了!是觀世音菩薩,還是釋迦佛,還是文殊菩薩,還是度母,確定好,然後專一堅持下去!在沒有修成定之前,不可以隨便地更換,這一點尤其地重要!大家聽清楚了嗎?要記住!一定要記住!15:41

  好!今天就上到這裡,下次見。15:48
56.jpg
56.jpg (199.44 KiB) 已瀏覽 2146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57-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二)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57-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二)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真如老師開示:廣論止觀初探0057_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二)

【廣論止觀初探第 57 講】摘要如下:
師長在此講一開始便特別為我們總結觀想佛像時,必須格外謹慎的要點,並針對我們可能產生的疑問釋疑;更再次提醒我們一定要切記!在開始修習奢摩他之前,一定要先決定心的所緣境。因為不停地更換所緣是沒有辦法成辦奢摩他的,而且會成為修習奢摩他的最大的障礙。透由一同憶念善知識的恩德,師長告誡我們所聞思和所修的是不能分開的,修行的原則,或者修行的次第、軌則,一定要從佛菩薩的大經大論裡邊去尋找依據,對於所修行的內涵,沒有比經論裡所詮釋的內容更為殊勝的了!

宗大師引據《道炬論》中的經文再次強調,修的時候應該安住於單一所緣,老師在此亦引用《掌中解脫》中的解釋,為我們補充說明專一所緣的重要性。《修次初篇》中說:「何時能夠攝持作意,也就是獲得寂止之後,唯有到了那個時候才能廣泛地緣取蘊、界等等別相。」如果沒有專一所緣的話,我們不可能獲得寂止的。沒有寂止,即使我們的心去緣眾多的善所緣,其實內心也會沒有力量。最重要的是,沒有寂止的力量的話,我們用什麼樣的力度去結果掉無明的根本呢?所以如果不修寂止,我們的心是不夠力度的。

最初獲得攝持內心的所緣依處的量是必須按照次第,從頭部、雙手、其他身體的輪廓以及雙足,少數幾次能夠明現;然後最終作意身體的總相。在這裡大師教誡我們說,如果在心境中能夠現起半數粗略的身體部分,即使是包含光明在內的身形都並不清晰,這個時候應該生滿足啊!必須知足,而且要對此攝持內心來修定。

第 57 講的範圍是《廣論》358 頁第 7 行~358 頁第 12 行:
《道炬論》亦云:「隨於一所緣,令意住善境。」是以「於一」之指定詞而說。故先應緣一所緣境,待得止已後乃緣多。《修次初篇》云:「若時已能攝其作意,爾時乃能廣緣蘊、界等差別。如《解深密》等,亦由瑜伽師緣十八空等差別,說多所緣之相。」

如是初得持心所緣依處之量,謂先數返次第明了攀緣一頭、二臂,身體餘分及二足相。於末作意身總體時,心中若能現起半分粗大支分,縱無明晰具光明等亦當即以爾許為足,於彼持心。

第 57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觀想佛像要點答疑 00:22
2. 修奢摩他之前,一定要先決定所緣境 02:48
3. 修的時候應該安住於單一所緣 04:48
4. 最初獲得攝持內心的所緣依處的量 09:35
講次 | 0057 (2021-11-13 ~ 2021-11-19)
標題 | 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二)
《廣論》段落 | P358-L7 ~ P358-LL2《道炬論》亦云……於彼持心。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廣論》的時間了。00:22

觀想佛像要點答疑
  之前我們學到,以顯密而言,「原有令重光顯」的這個方式都是很容易觀修的,所以要先找一尊導師世尊的像,塑像啊、畫像啊,甚至是刺繡都可以的;還有一種,可以透過善知識為我們解說。那麼在真正觀想的時候,應該觀想是真正的佛,不能認為只是在看一個佛的畫像而已,或者看一個塑像而已。那很顯然佛的畫像就不是佛。01:13

  我曾經被問到一個問題說:觀想佛像的時候是要觀想平面的呢?還是要觀想立體的?我就跟他講,比如說那你看一個人,正面看過去的時候,你說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你不會這樣去分別,你只覺得你看到了這個人。所以,我們在真正觀想的時候,應該觀想是真正的佛,不能認為是在觀佛的畫像、只是一個平面,不能這樣想。01:49

  有人說:「觀修佛像的時候,眼睛要一直看著佛像來修定。」大家認為這樣是正確的修法嗎?那有什麼依據?還記得宗大師引用了哪一位論師的說法?智軍論師的說法,來破斥了這個修法對吧?這種說法。那麼再問大家:請問修定是靠眼識的力量,還是靠意識的力量呢?你們會答對吧?修定不是靠眼識的力量,而是靠意識的力量。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修定之前,要仔細地觀察我們所選定的佛像,反覆地串習,然後正修的時候就不必要一直用眼睛看著佛像。02:48

修奢摩他之前,一定要先決定所緣境
  這裡邊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善知識也反覆地提醒我們說:先決定所緣境。就是指在開始修習奢摩他之前,自己一定要先決定心的所緣境。無論是選擇數息還是選擇佛像,一旦選定了之後就要緣某一個所緣境──我們這裡邊就大多數都講了要緣佛像──選了之後就不要再隨便地更改。像有的人說:啊!今天觀修佛像,明天又改成數息,後天又覺得可能修習無常比較好,然後後來又覺得修菩提心啊,甚至是觀修無我……,這樣不停地折騰、不停地更換所緣。這樣的話是沒有辦法成辦奢摩他的,而且會怎樣?會成為修習奢摩他的最大的障礙,這點一定要切記!03:56

  如果已經成就奢摩他,獲得了身心輕安,那個時候我們的心就自由了,可以去緣其他的善所緣境。「還沒有獲得奢摩他之前,就只能修一個所緣;然後在獲得奢摩他之後,可以修任何的所緣」,大家可以看到宗大師用了這麼多的大經大論,就是要讓我們了解到:我們所聞思的和所修的是不能分開的,修行的原則,或者修行的次第、軌則,一定要從佛菩薩的大經大論裡邊去尋找依據,對於所修行的內涵,沒有比經論裡所詮釋的內容更為殊勝的了!你們認為呢?04:48

修的時候應該安住於單一所緣
  好!那接下來看看《廣論》上,對於只能修一個所緣又是怎麼講呢?請大家翻開《廣論》358頁第7行,看原文。有找到吧?好!05:14
《道炬論》亦云:「隨於一所緣,令意住善境。」是以「於一」之指定詞而說。05:27
  《道炬論》也說:「對於任何一個所緣,內心安住於善法。」《道炬論》的這段文中出現了「一」字,這個「一」字有什麼作用呢?宗大師解釋說這個「一」字是指定詞,就是指專有所指的名詞,不是泛指任何事物。在這裡邊「專一」,它指「單一所緣」,換句話說,是指某一個特定的所緣。06:00

  對於專一所緣這件事,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心生畏懼?還是心生嚮往?有的人會不會覺得:哇!從此我的心上座就只能緣一個所緣,所知的境界這麼多,只能緣一個所緣嗎?永遠只能緣一個所緣嗎?06:22

  《掌中解脫》中也說過:「修的時候應該安住於單一所緣,如果改換所緣就不得成就。就像鑽木取火一樣,摩擦那個燧木,如果拿一個燧木磨一磨就丟掉,然後再拿一個再磨、再拿一個再磨,一再地更換這個燧木是永遠無法點起火來的。不僅如此,修奢摩他的時候,除了飲食、睡眠,還有洗浴、去洗手間之外,其餘的時間都要用來修持。它就像鑽木取火就是不停地摩擦這個燧木,應當持續不斷地勤修一年啊、一年半啊等等往上去。如果單修一個所緣,然後心就生厭倦了,就要更換另一個所緣;或者修一天、修兩天,然後就要休息一天、休息一陣子,這種用功方式終究是無法修成奢摩他的。」07:31

  我們再往下看下面一段。07:37
故先應緣一所緣境,待得止已後乃緣多。《修次初篇》云:「若時已能攝其作意,爾時乃能廣緣蘊、界等差別。如《解深密》等,亦由瑜伽師緣十八空等差別,說多所緣之相。」08:07
  說因此最初要緣著一個所緣而獲得寂止,獲得寂止之後,才能緣著很多的所緣。因為《修次初篇》中說:「何時能夠攝持作意,也就是獲得寂止之後,唯有到了那個時候才能廣泛地緣取蘊、界等等別相。這在《解深密經》當中,也從瑜伽師緣著十八空等別相,而開示了眾多所緣的行相。」08:44

  所以大家不用太緊張,因為這個專一所緣的約束性只是在沒有得到止之前。也就是修止的時候必須要仰賴於專一所緣,如果沒有專一所緣的話,我們不可能獲得寂止的。沒有寂止,即使我們的心去緣眾多的善所緣,其實內心也會沒有力量。最重要的是,沒有寂止的力量的話,我們用什麼樣的力度去結果掉無明的根本呢?所以如果不修寂止,我們的心是不夠力度的。09:25

  好!我們現在在鎖定專一所緣,接下來呢?我們再看,看書。09:35

最初獲得攝持內心的所緣依處的量
如是初得持心所緣依處之量,謂先數返次第明了攀緣一頭、二臂,身體餘分及二足相。於末作意身總體時,心中若能現起半分粗大支分,縱無明晰具光明等亦當即以爾許為足,於彼持心。10:13
  這段是在說什麼呢?最初獲得攝持內心的所緣依處的量是什麼呢?是按照,注意那兩個字──「次第」,按照次第,對於頭部、雙手、其他身體的輪廓以及雙足,少數幾次能夠明現;然後最終就作意身體的總相。有沒有發現它是有次第的?如果在這個時候,從一點點觀、觀,最後可以緣到總相,那麼最終作意身體的總相的時候,如果在心境中能夠現起半數粗略的身體部分,即使是包含著光明在內的身形並不清晰,這時候也必須知足,對此攝持內心。11:13

  如月格西解釋說這裡的「光明」是指什麼呢?是指「佛菩薩背後的光環」。這句話的意思是,縱使包含背光在內的佛像不明晰,也必須知足,然後我們要對此攝持內心啊!比如說佛陀身相中的指甲、毫毛等等這樣的細節,都包含在這裡所說的這個「等」字之中。11:41

  所以在這裡大師教誡我們說,如果在心境中能夠現起半數粗略的身體部分,即使是包含光明在內的身形都並不清晰,這個時候應該生什麼?滿足啊!必須知足,而且要對此攝持內心。這個時候是不應該不滿足,如果不滿足,我們會做什麼呢?我們就會一直想要:「再觀清晰一些吧!再觀清晰一些吧!」不要這樣!要對這樣的狀況生滿足想,不要一直追求所緣境更清晰顯現,應該要知足,對於這樣的所緣境攝持內心來修定。12:33

  今天就講到這兒,下週見!12:39
57.jpg
57.jpg (138.08 KiB) 已瀏覽 2068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58-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58-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三)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58-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三)

【廣論止觀初探第 58 講】摘要如下:
上一講我們學到觀修佛像時應按照次第,對於頭部、雙手、其他身體的輪廓以及雙足,少數幾次能夠明現;然後最終就作意身體的總相。並且如果在心境中能夠現起半數粗略的身體部分,即使是包含著光明在內的身形並不清晰,這時候也必須知足,對此攝持內心。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若次第顛倒了會發生什麼事?

宗大師引用智軍論師的教授來教導我們,如果不滿足於此而攝持內心,想要更進一步顯現得更加清晰,為了顯現得更加清晰而反覆、反覆地明現。當我們這麼做了之後,雖然那個所緣境也許能夠稍微變清晰,但是不僅無法獲得內心住分的三摩地,反而會成為獲得寂止的障礙;即使所緣還沒有非常清晰,但是針對半分所緣而執持內心,就能迅速地獲得三摩地,獲得三摩地之後接著就會越來越清晰,所以能容易地修成清晰的部分。宗大師強調說:「現見極為重要。」所以宗大師認為,智軍論師的這段修定的教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師長特別特別擔心我們在修定的時候又隨著自己的習慣,忘記了經典上的教授、忘記了宗大師的叮嚀,反而走在一個會生障礙的路上。再再叮囑大家一定要聽仔細了,依大師的教誡來修行,依照清淨的傳承的教授來修定,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 58 講的範圍是《廣論》福智第三版 358 頁第 12 行~359 頁第 2 行(《廣論・奢摩他》校訂本 56 頁第 8 行~57 頁第 2 行):

此中因相,若不以此為足而持其心,更求顯了數令明現,所緣雖可略為顯了,然非僅不得心安住分之三摩地,且障得定;又若所緣雖不明顯,然於半分所緣持心,亦能速得妙三摩地,其後明顯既轉增進,則易成就明了分故。此出智軍論師教授,現見極為重要。
講次 | 0058 (2021-11-20 ~ 2021-11-26)
標題 | 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三)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58-L12 ~ P359-L2此中道理……極為重要。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56-L8 ~ P57-L2此中因相……極為重要。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你們準備好了嗎?今天我們要繼續往下學,請大家翻開《廣論》358頁倒數第2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00:34

智軍論師的修定教授
此中因相,若不以此為足而持其心,更求顯了數令明現,所緣雖可略為顯了,然非僅不得心安住分之三摩地,且障得定;又若所緣雖不明顯,然於半分所緣持心,亦能速得妙三摩地,其後明顯既轉增進,則易成就明了分故。此出智軍論師教授,現見極為重要。01:21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如果不滿足於此而攝持內心,想要更進一步顯現得更加清晰,為了顯現得更加清晰而反覆、反覆地明現。當我們這麼做了之後,雖然那個所緣境也許能夠稍微變清晰,但是不僅無法獲得內心住分的三摩地,反而會成為獲得寂止的障礙;即使所緣還沒有非常清晰,但是針對半分所緣而執持內心,就能迅速地獲得三摩地,獲得三摩地之後接著就會越來越清晰,所以能容易地修成清晰的部分。這是出自於智軍論師的教授,宗大師強調說:「現見極為重要。」所以宗大師認為,智軍論師的這段修定的教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02:33

  善知識也教誡我們說:我們觀修佛像要以總相來觀修,並不一定一開始要觀想得很細微,如果觀想得太細微的話,反而可能會產生障礙。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要用眼睛開始去看,去反覆地看;但是在正修奢摩他的時候,是用意識去緣取的。如果是初學者的話,可能意識現起的時候不是很明顯,或者一會兒就忘記怎麼樣,這個時候同時用眼睛和意識一起去緣取也是可以的,沒有過失。因為初學的人怎麼樣?散亂啊!隨著掉舉而看不清楚所緣境。所以一開始好好地看、仔細地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看完了之後要把它記住,對吧?然後明現。用意識緣取的時候,就專注,注意!專注在一個總相上。03:38

  這個時候我們要管好我們的心,不要一直去執著細微的部分。如果太注重細節的話,把注意力都放在,比如說:佛像手印啊、腳的位置啊、身體的姿態、衣服的顏色,甚至瓔珞,甚至一朵花、法器,一直要把這些細節都弄得特別清晰的話、觀想特別細微的話,那內心就無法定在一個所緣境上。雖然沒有把佛像的細節觀想清楚,但是如果是一直心緣著這個佛像的總相,緣著一個境的緣故,就能夠迅速地,注意!快速地、迅速地獲得奢摩他。04:32

  能夠快點兒得定是我們所有修定的人的最大願望,此處已經交代了能夠迅速地得定的辦法,宗大師引用智軍論師的教授,來教導我們如何觀修才能快速地得到奢摩他,這點非常重要!04:57

  大師的這個教授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自己觀察一下,會不會發現其實不注意是非常容易犯的?想一想,因為我們在觀想的佛像剛剛有一點清晰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內心會隱隱地有一些興奮和歡喜,難以抑制地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觀想得更清楚,所以這個時候就會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清晰、想要觀察得更清楚這件事上。而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提起的正念──就是經典上和善知識的口訣是什麼?就是對這個半分清晰的總體的佛像要生滿足想,並且以這樣有一點輪廓的佛像開始修奢摩他,就可以得定。05:55

  注意!並不是所緣的佛像越來越清晰那才是修定,而是要將心安住在半分清晰的這個所緣境,也就是佛像上修定,這種修定的方法才可以得定。在我們還沒有得到奢摩他的時候,如果數數地努力讓所觀的這個影像、所觀的這個佛像越變越清晰的話,這會擾亂,這是一個岔路口,通向擾亂。即使所緣還沒有非常清晰,注意!正確的就是──即使所緣還沒有非常清晰,但是針對半分所緣而執持內心,就能夠迅速地獲得三摩地,這種修法通向迅速地得定。06:53

  所以沒有清淨的善知識的傳承教授,修行者在這裡,大家想一想會發生什麼事?可能會產生留難吧?就是浪費太多光陰啊!走上了錯誤的修定的方式,這是非常容易發生的。所以大師在此反覆地強調這一點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一定要放在心上,這是用功的最佳指導,我們千萬要依教奉行!07:30

欲求觀修所緣更加清晰,反而會障礙得定
  其實控制自己想要把佛像越看越清楚是有點難度的,因為那種感覺就是想要把佛像越看越清楚,我們有這樣的一個希求吧!在那個時候,一下子清楚、又一下子沒那麼清楚的時候,怎麼辦呢?我們就接下去看,還是要沿著正確的方式。看文:「若不以此為足而持其心,更求顯了數令明現」,我們的心處在一個極不滿足的狀態,更去欲求佛像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清楚,而且數數地──他不滿足,才一遍、一遍地努力──讓所觀修的善所緣更加清晰。形象嗎?就是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就好像我們調整我們的眼神的這個注意力,還想要越來越清晰,努力地看,一遍、一遍地努力。可是這個時候,這種努力會障礙得定!08:41

  再看原文,說:「所緣雖可略為顯了,然非僅不得心安住分之三摩地,且障得定」,所觀修的雖然會略為清晰一點,就是前面那個數數、數數地看,這個所觀修的雖然會略為清晰一點,但不僅得不到定,而且會障礙得定。那大家想想,障礙得定是什麼意思啊?就是我們的這種用功方式本身就是一種障礙,我們就在製造障礙,和自己的目標背道而馳。所以,很顯然一定要憶念善知識的教授,不能隨著自己的心想要怎麼修就怎麼修,我們一定要走在修止的正確的路上,要切記這一點!切記!09:46

對半分所緣而執持內心,也能迅速地獲得三摩地
  再往下看:「又若所緣雖不明顯,然於半分所緣持心,亦能速得妙三摩地,其後明顯既轉增進,則易成就明了分故。」那麼正確的方式,就是緣著半分等佛像來修定的話,即使所緣還沒有非常地清晰,但是針對半分所緣而執持內心,就能迅速地獲得三摩地。「其後明顯既轉增進」的「其」,就是指獲得了三摩地;「其後」就是獲得三摩地之後,所緣反而越來越清晰,能容易地修成清晰的部分。注意,「速得妙三摩地」的「速」字,快速!這個快速的方式是什麼呀?不是一遍一遍地、非常費力氣地讓所緣清晰,而是當我們得到了一個半分所緣、清晰半分的時候──所緣不是像我們希求的那樣清晰,是半分清晰的時候,對這樣的一個所觀修的佛像持心,注意!這種方式才能速得妙三摩地。11:17

  接下來精彩了!得到了妙三摩地,而且我們所要的清晰就更容易到達。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裡邊有一個次第?先上手的話不要先求清晰,有個總體的佛像半分就可以了,對不對?先不是要求清晰,要求一個總體的。然後先對於半分的所緣持心,持心之後得到什麼?答:得到定!得到定之後,它就又會更容易清晰。可是如果把這兩個次第倒過來,先求清晰再求定的話那就是障礙,就得不到定,對不對?一定會對得定產生障礙,所以大師說:「現見極為重要」!12:17

  在這一個部分我講得稍稍仔細了一點,就拜託大家也仔細地聽。因為我特別特別擔心我們在修定的時候又隨著自己的習慣,忘記了經典上的教授、忘記了宗大師的叮嚀,反而走在一個會生障礙的路上。所以就是拜託大家一定要聽仔細了,依大師的教誡來修行,依照清淨的傳承的教授來修定,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今天就到這裡,謝謝!13:02
58.jpg
58.jpg (86.78 KiB) 已瀏覽 1594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59-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四)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59-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四)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59-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四)

【廣論止觀初探第 59 講】摘要如下:
隨著每個人業力、種性的差別,在修定的時候會碰到各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抉擇呢?此講師長將帶領我們繼續學習修成寂止的先輩們傳承的珍貴經驗。

現起所緣依處的方式,雖然見到有提出兩種四句型的論述,但由於補特伽羅的種性會有現起行相困難或容易的差別,還有即使現起也有清晰與不清晰兩種,而這兩者當中還有堅固、不堅固種種不同的現象,所以並沒有決定。

修持寂止與修習本尊瑜伽不同,如果我們很難以佛像為所緣境來作觀修的話,就如同先前所說的,也可以緣取其他的任何所緣境來作觀修。因為觀修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奢摩他,所以不是一定要以佛像作為所緣境。

觀修佛像時,假如原本想要觀修總體,結果可能佛像的比如說眼睛或者臉龐特別清晰的時候,我們這時候注意力可以在臉龐,過一會兒臉龐又不清楚了然後再去緣總體。而不是過一會兒臉龐不清楚,我們就想要它越來越清晰,然後就忘失了要緣半分清晰的佛像就可以修寂止的教誡。

由於每個人的習慣或業力不同,修定時會出現把原來觀修的佛像變了的狀況。善知識告誡我們絕對不可以隨逐變化了的那個佛像去修,一定要緣著一開始確定的那個佛像,一定要只以根本的那個所緣作為所緣依處來攝心、來修定,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 59 講的範圍是《廣論》福智第三版 359 頁第 3 行~359 頁第 9 行(《廣論・奢摩他》校訂本 57 頁第 2 行~58 頁第 3 行):

所緣依處現顯之理,雖見二種四句之說,然因補特伽羅種性,而現行相有難有易,即已現中有明不明,此二復有堅不堅固,見有種種故無決定。

若修密咒天瑜伽時,天尊行相定須明顯,乃至未能明顯之時,須修多種明顯方便;此中天尊行相若極難現,可於前說隨一所緣而持其心,主要所為唯在成就寂止定故。此若仍緣天身而修,相既不現然又持心,不能成辦所樂之義,故須行相現而持心。又隨所現持身總相,若身一分極其明現即持彼分,若彼轉晦仍持總相。若時欲修為黃而現為紅,顯色不定;或欲修坐而現為立,形色不定;或欲修一而現為二,數量不定;或欲修大而現極小,大小不定,則全不可隨逐彼等,唯應於前根本所緣為所緣依處。
第 59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現起所緣依處的方式沒有固定的狀況 00:34
2. 修習本尊瑜伽與修持寂止的差異 02:58
3. 若所緣變化不應隨逐,須以根本所緣作為所緣依處 05:05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要繼續往下學,你們準備好了吧?請大家一起跟我翻開《廣論》359頁第3行。看原文:00:34

現起所緣依處的方式沒有固定的狀況
所緣依處現顯之理,雖見二種四句之說,然因補特伽羅種性,而現行相有難有易,即已現中有明不明,此二復有堅不堅固,見有種種故無決定。01:00
  說現起所緣依處的方式,雖然見到有提出兩種四句型的論述,但是由於補特伽羅的種性會有現起行相困難還有容易的差別,還有即使現起也有清晰與不清晰兩種,這兩者當中還有堅固、不堅固種種不同的現象,所以並沒有決定。01:28

  關於《廣論》的這段文,在妙音笑大師所寫的《廣略道次第問答・摩尼鬘》中也有提到:關於《廣論》這段文的內涵,有些先輩大德說,補特伽羅對於所緣依處,有容易顯現並且容易明晰、難以顯現並且難以明晰、難以顯現但是容易明晰、容易顯現但是難以明晰的這個四句型。那麼在行相上,也有兩種形狀不定,還有兩種顏色不定等等。但這也是不決定的,因為即使行相上也有顯現的難易,其中又有明不明晰兩種,而其中還有堅不堅固兩種等等。現見有各種情況,所以並沒有固定只有上述的四句型。妙音笑大師提到,在宗喀巴大師其他短篇的著作中都有這樣的說法。02:29

  這一段是在講什麼?就是在修定的時候我們會碰到各種情況,隨著每個人的業力的差別、種性的差別,在修定中遇到的狀況很多種,他要互相搭配。所以上述提到的狀況,我們在自己直接修定的時候就會遇到其中的各種狀況。02:54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02:58

修習本尊瑜伽與修持寂止的差異
若修密咒天瑜伽時,天尊行相定須明顯,乃至未能明顯之時,須修多種明顯方便;此中天尊行相若極難現,可於前說隨一所緣而持其心,主要所為唯在成就寂止定故。03:29
  這一段是說,如果修習本尊瑜伽,也就是密咒本尊瑜伽,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在修持生起次第的時候,那他的要求就變成一定要修成清晰的本尊行相,因此還沒有現起之前,就必須以多種方便,想盡各種辦法讓這個清晰的本尊行相能夠現起。這是在修本尊瑜伽生起次第的時候。但是在修定的時候就不是這樣,如果本尊的行相極難現起的話,可以對於前面所說的任何一個所緣執持其心。這是什麼意思啊?就是你如果觀佛像很難觀出來,那麼你是可以換一種所緣,因為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要修定,就是要修成寂止。04:26

  總攝一下,如果我們很難以佛像為所緣境來作觀修的話,就如同先前所說的,也可以緣取其他的任何所緣境來作觀修。因為觀修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獲得奢摩他,所以也不是非得一定就要以佛像作為所緣境。如果有困難、極其困難的話,可以換一種所緣境,因為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要修成寂止就可以了。04:59

  好!我們接著再往下看,看原文。05:05

若所緣變化不應隨逐,須以根本所緣作為所緣依處
此若仍緣天身而修,相既不現然又持心,不能成辦所樂之義,故須行相現而持心。又隨所現持身總相,若身一分極其明現即持彼分,若彼轉晦仍持總相。若時欲修為黃而現為紅,顯色不定;或欲修坐而現為立,形色不定;或欲修一而現為二,數量不定;或欲修大而現極小,大小不定,則全不可隨逐彼等,唯應於前根本所緣為所緣依處。06:06

  有點長,我們看一看這段在說什麼。如果這個時候仍然緣著本尊的身像而修持,如果沒有現起本尊的行相卻仍然攝持內心,就無法達到想要的目的,也就是無法成就寂止了,所以必須現起行相,藉此執持內心。另外,要按照現起的程度而執持總體的身形,如果某些身相的一部分非常清晰地顯現,就可以執持那一部分,如果那一部分又變得不清晰,那個時候就再度執持總體。06:52

  月格西解釋說,這一段實際上指的是有些修定的人,因為業力、習性各種因緣的差別,雖然原本是要打算緣總體的這個佛像,但是對於局部,比如說對佛陀的眼睛很相應,可以做到很明晰,那就以佛陀的眼睛為所緣去修。這類的初修者上座的時候不久就會發現,他不是刻意的,這個就不算是更換所緣。反之,前面那段提到的,是對所緣沒有一處明晰的,哪兒都不清楚,如果緣總體的佛像的話,他也是非常地模糊,他過一會就想著是否要對所緣增加或者減少點什麼,甚至整個的都更換掉,所以他內心一直處在一種擾動不定,一直想要做點什麼,這種狀況下就沒法修止了。所以這類的初修者的出路,就是應該從半分這個清晰的所緣類開始慢慢修起,絕對不要東想西想、刻意去改變所緣。08:07

  總體就是,假如說我們觀修佛像的時候我們想要觀修總體,結果可能佛像的比如說眼睛或者臉龐特別清晰的時候,我們這時候注意力可以注意在臉龐,過一會兒臉龐又不清楚了然後我們再去緣總體。而不是過一會兒臉龐不清楚,我們就想要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清晰,然後就忘失了要緣那個半分清晰的佛像就可以修寂止的教誡。08:42

  接著,我們在緣佛像的時候,還會出現什麼呢?注意!該出現顏色了。譬如想要修持黃色的時候,我們觀出來的卻是紅色或者其他的顏色,這個就是顏色不固定。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修的本來是坐著、跏趺坐姿的一個佛陀的像,可是我們觀出來的是一個站姿的或者其他的姿勢,甚至是走著的。這是什麼呢?就是形態不固定。還有一種情況是什麼?我們想要比如說修一尊釋迦佛,可是卻現起了兩尊,甚至多尊等等,這是數量不固定。還有比如說有的人想要觀修一個巨大的佛像,可是它會現起極其微小的佛像等等,這是大小不固定。如果出現這種現象的話,絕對不可以放任隨逐,必須只以根本的那個所緣作為所緣依處。09:59

  這一段就是列舉了每個人的習慣或業力不同,他修定的時候會出現把原來觀修那個佛像變了的這種狀況。那變了的狀態下怎麼辦呢?絕對不可以隨逐你變化了的那個佛像,譬如顏色、形狀等等、大小這都不能隨著變化後的那個佛像去修,一定要緣著一開始我們確定的那個佛像。比如說我們要確定是一尊黃文殊的話,那他顏色就是黃的,他就是坐姿,還要是一尊,其他的都不能變。所以這裡邊嚴格要求,如果出現其他的變化,那我們不能隨逐,一定要只以根本的那個所緣作為所緣依處來攝心、來修定,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11:00

  有的人看到佛像變化的時候就隨著走了,還以為自己修成了,實際上這已經是沒有專注在所緣上了。所以我認為,這一段對我們大家的指導用功非常非常地實際!這是先輩的經驗、先輩修成寂止那些成就者的經驗,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地聽、好好地閱讀,把這個教誡記在心上。這樣的話,我們上座的時候遇到這種狀況,我們就知道該怎麼辦了。今天就講到這兒,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清楚?下週見。11:45
59.jpg
59.jpg (160.59 KiB) 已瀏覽 1523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60-此處所修三摩地的二種殊勝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60-此處所修三摩地的二種殊勝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60-此處所修三摩地的二種殊勝

【廣論止觀初探第 60 講】摘要如下:
前面我們學完了「明心住之事──所緣」這個科判,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如何心注所緣之理」,我們的內心如何投注於所緣的方法。

在第一個科判安立沒有過失的作法中,師長詳盡地為我們分析修持三摩地具足的兩種殊勝特點,以及為什麼是兩種。第一是具足內心極為明晰的明晰部分的力量,第二是具足專一安住於所緣的無分別安住的部分,也就是「明分力」與「住分」。在此之上有人加上了「安樂」,成為三種殊勝,還有人再添上了「澄明」,就成為四種殊勝。但宗大師教誡我們說:澄淨分已經被明顯分所攝了,不需再加入;樂是定所生的果,並不是一切定必須具有的。

老師更在此特別引導我們深入探討「澄淨」與「安樂」的內涵。「澄淨」可以從心和境的兩種層面來探討。在《略論》中提到,「心的澄淨」是當心完全安住在所緣境時,心的狀態就是極為澄淨。當下所緣境的影像也會比往常更加清晰,即使相當微細的部分也能看得十分地透澈,這是「境的澄淨」。但以上兩種境界,都必須先斷除細分的沉沒,經過具力的明分才能成辦,所以它的內涵已被含攝在「具力明分」當中了,不需要在這之外再加上「澄淨」這一點。「安樂」是指具有舒適行相的這種喜樂的感受,就是指身和心兩種的喜樂。雖然這也是修學三摩地的果,是我們很想要得到的,就是身心輕安!但不能因此就認定是三摩地的特點,因為不是所有的三摩地都具有。

第 60 講的範圍是《廣論・奢摩他》校訂本 58 頁第 4 行~59 頁第 1 行(《廣論》福智第三版 359 頁第 10 行~360 頁第 1 行):

第二、於彼所緣如何注心之理,分三:一、立無過規;二、破有過規;三、示座時量。今初:

此中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勝,一、令心極明具明分力,二、專住所緣無有分別具安住分。有於此上加樂為三,餘有加澄共為四者。然澄淨者初殊勝攝,不須別說;具適悅相喜樂之受,是此所修定果,然非初靜慮近分攝定相應中所能生起;說為成辦三乘功德最勝依處第四靜慮三摩地中,皆無身樂心樂相應而起,故此不說。
第 60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內心投注於所緣的方法 00:27
2. 此處所修持的三摩地具足二種殊勝 01:32
3. 說明不須安立為四種殊勝 04:17
4. 「澄淨」、「安樂」的內涵 09:28
5. 結勸 12:24
講次 | 0060 (2021-12-04 ~ 2021-12-10)
標題 | 此處所修三摩地的二種殊勝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58-L4 ~ P59-L1第二、於彼所緣……故此不說。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59-L10 ~ P360-L1第二心於彼所緣……故此不說。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大家過得還好嗎?準備好了嗎?我們要一起向下學了。00:27

內心投注於所緣的方法
  前面我們學完了「明心住之事──所緣」這個科判,今天我們要繼續往下學「如何心注所緣之理」。請大家翻開《廣論》359頁倒數第4行,看科判,有找到吧?00:52
第二、於彼所緣如何注心之理,分三:一、立無過規;二、破有過規;三、示座時量。今初:01:07
  這個第二科就是內心如何投注於所緣的方法,分為三個科判:第一個是安立沒有過失的作法;第二是破除有過失的作法;第三、說明上座修定的時間長短的這個標準。我們看第一科,看原文:01:32

此處所修持的三摩地具足二種殊勝
此中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勝,一、令心極明具明分力,二、專住所緣無有分別具安住分。有於此上加樂為三,餘有加澄共為四者。01:58


  此處所要修持的三摩地具足了兩種殊勝,是哪兩種殊勝呢?第一是具足內心極為明晰的明晰部分的力量,第二是具足專一安住於所緣的無分別安住的部分,也就是「明分力」與「住分」。在此之上有人加上了「安樂」,成為三種殊勝,還有人再添上了「澄明」,就成為四種殊勝。02:29

  此處提到的這個三摩地,也就是奢摩他,說要具足兩種特點。還記得吧?一個是「具力明分」,「明分」就是指心能清楚地呈現所緣境;「具力」,是強調心在面對所緣境的時候,它具有一種力量來執持這個所緣境。就像我們要舉一個東西的時候,為了將這個東西舉起來,手會牢牢地抓緊,它有一個力量在。03:12

  第二個特點就是「住分」,你看那個字,停住的「住」,住分。就是一心專注於同一個所緣境,注意!不能作過多的觀察。比如說當我們以佛身為所緣境的時候,不要說你上座觀想佛像的時候心裡想吃飯、走路,想這些讓心散亂的各種雜事了;不要說這種事不能緣,就連慈悲、出離心,還有很多善法、暇滿都不能思惟,就是應該設法專注地在自己設定的所緣上,讓我們的心能夠緊繫所緣。04:07

  接下來,宗大師說──看原文,找到行了嗎?04:17

說明不須安立為四種殊勝
然澄淨者初殊勝攝,不須別說;具適悅相喜樂之受,是此所修定果,然非初靜慮近分攝定相應中所能生起;說為成辦三乘功德最勝依處第四靜慮三摩地中,皆無身樂心樂相應而起,故此不說。04:50
  剛才提到有人會加上「澄明」,成為四種殊勝,然而澄明已經包含在第一種殊勝當中,也就是包含在明分力當中;如果具足明分力的話,就一定具足澄明,所以是不需要另外提出澄明這個殊勝的。05:11

  還有一個是具有舒適感受行相的這個喜樂,雖然此處所修持這個定的果當中,會出現一種具有著舒適感受行相的喜樂,但是這種喜樂不會與第一靜慮近分定所含攝的定相應而生起。在第一靜慮近分定當中不會出現這樣的喜樂,不會與這樣的喜樂相應;而且在修持三乘功德的所依當中,被稱為最殊勝的第四靜慮定,也不會與任何身安樂以及心安樂相應而生起,所以在此沒有列出這個殊勝。06:04

  換句話說,第四靜慮是成辦三乘功德所依當中最為殊勝的所依,但是第四靜慮不會與這樣的喜樂相應,為什麼呢?因為在第四靜慮當中,不會與任何的身安樂以及心安樂相應。那麼第一靜慮近分定不會與這樣的喜樂相應,第四靜慮也不會有這樣的喜樂相應,所以就沒有特別列出喜樂這個殊勝了。為什麼?因為它不周遍,對吧?06:43

  再說一遍,就是所修奢摩他必須具足哪兩個?明顯分及安住分。那麼什麼是明顯分呢?不只是心把境看得很清楚,而且要把境怎麼樣?要抓得緊緊的,整個人非常地振作、非常地有精神。有人在明顯分和安住分上面又多加了什麼?第三個「樂」,及第四個「澄明」,變成奢摩他必須具有四種功德。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奢摩他所必須的呢?宗大師教誡我們說:澄淨分已經被明顯分所攝了,不需再加入;樂是定所生的果,不是一切定必須具有的。07:38

  在入根本定的時候,要以三界何地所攝的心緣空性最合適呢?對於初修業者來說,有沒有可能是欲界心啊?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欲界心太粗糙了。那往上去,以非想非非想天的心行不行呢?那很高。也不行!為什麼?因為太細微了,不明顯。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能用這兩個心呢?不是的!到了修道位的菩薩的階段,就可以用欲界心還有非想非非想天的心來緣空性,修道位的菩薩就可以了。08:31

  如果是用密法的方式修行的話,也不會有這兩個問題。因為即使是心處於非常微細的狀態,因由大樂的緣故,使心非常地明顯,這與非想非非想天的心是不同的。像無色界諸天的禪定,都是止力勝過慧力,因為心不明現,所以適不適合修空性呢?不適合。色界第三靜慮以下的禪定都是什麼?慧力勝過止力。只有色界第四靜慮,是止力和慧力剛好平均的,所以以此修空性是最好的。色界第四靜慮相應的受中,沒有說到樂受,所以「樂」不是妙三摩地所必須具有的。09:28

「澄淨」、「安樂」的內涵
  那麼我們可以再探討一下何謂「澄淨」?首先這裡邊的澄淨,可以從心和境的兩種層面來探討。這個在《略論》中有講,當心完全安住在所緣境時,心的狀態就是極為澄淨。這個大家可以想像,完全沒有雲的那種日光——有善知識這樣譬喻——照射在裝滿清水的玻璃杯中的那個樣子,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澄比那個還要清澈。這是「心的澄淨」。此外,當下所緣境的影像也會比往常更加清晰,即使相當微細的部分也能看得十分地透澈,這是「境的澄淨」。但以上兩種境界,都必須先斷除細分的沉沒,經過具力的明分才能成辦,所以它的內涵已被含攝在「具力明分」當中了,也是不需要在這之外再加上「澄淨」這一點。10:45

  那至於「安樂」,就像前面講過的,具有舒適行相的這種喜樂的感受,在此就是指身和心兩種的喜樂。雖然這也是修學三摩地的果,可能是我們很想要得到的,就是身心輕安嘛!但是不能因此就認定是三摩地的特點,因為不是所有的三摩地都具有,注意!都具有安樂的特質。剛才舉過什麼?比如說:第一靜慮近分相應的受是什麼?是捨受,而非樂受喔!另外第四靜慮根本定相應的受也不是樂受,所以「安樂」並非三摩地所必備的特點。11:36

  修學三摩地的時候,實際上也會遇到相當多的阻礙,例如在修學期間內心生起貪、瞋煩惱,這都會障礙三摩地的生起。但是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特別強調沉沒與掉舉呢?就是如同前面所說的,三摩地要具足「具力明分」和「住分」的兩種特點,而這兩者的違品是什麼呀?就是沉沒及掉舉,在後面我們會學到。所以在眾多的阻礙中,障礙這兩個的要特別強調的沉、掉二者,原因就在此。12:24

結勸
  今天詳細地講了一下這個妙三摩地的兩種殊勝,以及為什麼是兩種,作了詳盡地分析;我們對於三摩地的特色,在這一段文字中也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然後隨著我們一直在學習修奢摩他,我們對奢摩他如何修,乃至修的時候會遇到的狀況就會了解更多了。這一節的含量稍稍對你們來說有點複雜嗎?我重複講了好幾遍,希望大家如果沒聽清楚的話就重複地聽一下。13:14

  在此也希望一切有緣者都一起學習這麼美的大師教法,能夠學到這麼清淨的傳承教授,這對我們來說真的是稀有的、難得的機會,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地珍惜。謝謝!13:39
60.JPG
60.JPG (130.28 KiB) 已瀏覽 1522 次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