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1~100講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16-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四)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16講 17講 18講 19講 20講
21講 22講 23講 24講 25講 26講 27講 28講 29講 30講 

廣論止觀初探0016-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四)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16-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四)


【廣論止觀初探第 16 講】什麼是止(奢摩他),什麼是觀(毘缽舍那)?在第 16 講範圍,真如老師將帶我們沿著《廣論》原文,從《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解深密經》,繼續來認識止觀的體性。

真如老師在第 16 講中,以《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明止觀的所緣,還跟我們介紹《解深密經》中著名的彌勒菩薩三問、佛陀三答。另外也簡單說明「分別心」的種類:屬於煩惱品的分別心,像愛惡親疏這類的分別心,是我們要對治的,但是根識和意識的分別心並不需要斷除,因為所有的比量都是分別心。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

第 16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 339 頁倒數第 2 行~ 340 頁第 3 行:「《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亦云:『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此說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之義,不分別住,名奢摩他;思擇二境,名毘缽舍那。」

「以此亦即《深密》密意,如云:『世尊,幾是奢摩他所緣?告曰:一種,謂無分別影像。幾是毘缽舍那所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原文或有改譯,請詳見大慈恩官網第 16 講改譯參考表)

代碼: 選擇全部

第 16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引據《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明止觀的所緣 00:46
2. 說明「分別」的三種內涵 03:38
3. 《解深密經》中的彌勒菩薩三問 06:14
-------------------------------------------------------------------------------
講次: 0016
標題: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四)
《廣論》段落: P339-L12 ~ P340-L3 《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亦云……所作成辦。」
--------------------------------------------------------------------------------


0’00”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你們過得還不錯吧?請大家在這個時間能夠專注地開始聽聞。今天我們繼續學,請大家翻開《廣論》339頁,倒數第2行。請大家看原文:46”

引據《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明止觀的所緣
  
《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亦云:「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1’07”
  還記得《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是哪一位祖師造的嗎?有沒有人回答對呢?是寂靜論師所造的。寂靜論師是誰的上師呢?是阿底峽尊者的上師之一。那麼在寂靜論師所造的《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中也說: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是止的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就是觀的所緣。盡所有性是世俗諦,不是空性的法;如所有性就是勝義諦,是指空性。1’49”

  在《四家合註》裡巴梭尊者解釋說:無論是對於如所有性還是盡所有性,沒有用分別觀察的智慧去分別,就是這裡所說的「無分別」,那麼這樣的心所顯現的義共相,就是「無分別影像」。而無分別影像是什麼的所緣呢?是止的所緣。用分別觀察的智慧去緣如所有性或盡所有性,就是這裡邊所說的「有分別」。分別觀察的心中所顯現的義共相,就是「有分別影像」。而有分別影像是什麼的所緣呢?有沒有答對呢?是觀的所緣。2’46”

  這裡邊說到了「有分別影像」和「無分別影像」。意識去修學奢摩他和毘缽舍那的時候,所緣的影像——注意哦——是以義共相為主。奢摩他是安住在這個影像上不觀察,由於不觀察的緣故,這種影像就稱為「無分別影像」。有沒有聽清呢?那麼毘缽舍那就不只是安住在這個影像上,還需要作進一步地觀察、剖析,來反覆地抉擇這個境,所以這種影像很顯然就是「有分別影像」。3’38”

說明「分別」的三種內涵
  我們經常聽到「分別」這個詞,那麼「分別」的內涵它是有很多種:第一種,比如像愛惡親疏這類的分別心,這個就是我們要對治掉的,屬於煩惱品,是不該有的。那麼第二種,根識與意識的無分別心與有分別心,這種分別心並不需要斷除,為什麼呀?因為所有的比量都是分別心,都是透過義共相緣取自己的什麼呀?自己的對境。凡是具有義共相的心識都是屬於什麼心啊?分別心。那麼無分別心是怎樣的呢?無分別心就不需要透過義共相去緣取這個對境啊!比如說看見瓶子的眼識,請問是有分別心還是無分別呀?是無分別心對不對?同樣的「分別」兩個字,內涵卻是不一樣的,這個一定要看前後文才能夠辨別清楚。4’56”

  那麼第三種是什麼呢?剛剛提到影像的有分別與無分別,並不是上述兩者的有分別與無分別,只是很單純地指,注意!很單純地指有觀察作用和沒有觀察作用。那麼有觀察的影像是有分別影像,沒有觀察的影像就是無分別影像。5’26”

  接著我們再看原文。5’32”

  
此說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之義,不分別住,名奢摩他;思擇二境,名毘缽舍那。5’47”
  宗大師在引完了《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之後,就總結了,說:這段文提到了,對於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的意涵──無分別而住,就是奢摩他;思擇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這兩種境,就是毘缽舍那。6’14”

《解深密經》中的彌勒菩薩三問
  接著宗大師又引了《解深密經》,經中就有很著名的彌勒菩薩三問,然後佛陀三答。所以請大家繼續看原文。6’31”
以此亦即《深密》密意,如云:「世尊,幾是奢摩他所緣?告曰:一種,謂無分別影像。幾是毘缽舍那所緣?告曰:一種,謂有分別影像。幾是俱所緣?告曰:有二,謂事邊際、所作成辦。」7’05”
  解釋一下這一段,就是對於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的義理無分別而安住,是什麼呀?就是奢摩他。思擇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這兩種境,是毘缽舍那。這是《解深密經》的意趣。那麼《解深密經》中,就有一段很精采的彌勒菩薩跟佛陀這樣的問答。彌勒菩薩請問世尊了,說:「有幾種是奢摩他的所緣啊?」像我們在學習奢摩他的時候,我們也會問這個問題:「有幾種是奢摩他的所緣呢?」那麼佛陀就回答了,說有幾種啊?「有一種,就是無分別的影像。」7’50”

  關於佛陀回答了這一種,在《四家合註》裡邊,巴梭尊者有解釋說:無分別的影像,就是指心中現起「沒有用分別觀察的智慧去分別的義共相的這個影像」。那麼換一句話說,就是心中現起一種義共相,這個義共相其實就是影像。什麼樣的義共相呢?就是沒有用分別觀察的智慧去分別的心所顯現的這個義共相,這樣的義共相就是無分別影像,也是奢摩他的所緣。8’30”

  那麼接著彌勒菩薩又請問佛陀了,說:「有幾種是毘缽舍那的所緣呢?」然後佛陀就回答說:「有一種,就是有分別的影像。」什麼是有分別影像呢?在《四家合註》裡邊,巴梭尊者有這樣解釋說:有分別的影像,就是指心中現起「用分別觀察的智慧去分別的義共相的這樣一個影像」。換句話說,就是心中現起一個義共相,什麼樣的義共相呢?就是用分別觀察的智慧去分別的心顯現的這樣一個義共相,這樣的義共相,就叫有分別影像。是什麼的所緣啊?是毘缽舍那的所緣。9’30”

  彌勒菩薩幾問了?兩問了,對吧?接著彌勒菩薩又請問佛陀,說:「有幾種是奢摩他與毘缽舍那二者的所緣呢?」佛陀就回答說:「有兩種,事邊際與所作成辦。」關於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還有事邊際、所作成辦這四個所緣,《廣論》的後面講到奢摩他的所緣的時候會詳細地解釋,我們今天就不詳細地解釋了。今天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10’18”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16.PNG
16.PNG (16.97 KiB) 已瀏覽 3819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 0017 -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五)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 0017 -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五)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 0017 -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五)

【廣論止觀初探第 17 講】什麼是止(奢摩他),什麼是觀(毘缽舍那)?在第 17 講,真如老師繼續帶我們從《廣論》來探討「止觀的體性和差別」。

有人說,內心無分別住,如果沒有明了清晰的那一分力量(沒有明分力),就是止;如果有的話,就是觀。《廣論》作者宗大師破斥了這個說法,並引用佛經、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的論典,還有《修次第論》等來說明:不能以有無「明分力」作為止觀的差別。

真如老師解釋:奢摩他和毘缽舍那顯現境的時候,共性都是明了、不散亂、遠離沉沒。那麼兩者的差別在於什麼呢?是止有「安住」的作用,觀有「觀察」的作用,止觀是從什麼地方畫一條線?從它的「作用」!

在這個地方,老師帶我們體認「學習經論,對修行人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在清晰正確的知見指導下去持戒、修定、修慧,才能真正成辦解脫老死的理想。也因此我們要感恩佛菩薩、傳承師長的深恩,因為他們在經論中一再指出「何者是正確的解脫之道,何者是錯謬的修行之道」,這對要出離的我們來說,是何等地珍貴!所以希望大家心生歡喜,不要覺得難。只要耐心地、不要著急地一遍一遍地學下去,就會把止觀學到非常熟練。

第 17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 340 頁第 3 行~第 10 行:「《集論》於事邊際,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由是如前寂靜論師所說,止觀皆有緣取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二者。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性之觀。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故名寂止,增上觀照故名勝觀。」

「有說內心無分別住,無有明了之明分力,說名為止;有明分力,說名為觀。此不應理,以與佛經及慈尊、無著之論,並《修次第》等諸廣決擇止觀相者,說於所緣心一境性勝三摩地名奢摩他,於所知義正簡擇慧名毘缽舍那皆相違故。」

「特於無分別心有無明了之明分力者,是因三摩地有無沈沒之差別,以此為止觀之差別,極不應理,以一切奢摩他定皆須離沈,凡離沈沒三摩地中,心皆定有明淨分故。」(原文或有改譯,請詳見大慈恩官網第 17 講改譯參考表)

代碼: 選擇全部

第 17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止觀二者非就所緣境的角度來區分 00:33​
2. 命名為止觀的原因 02:24​
3. 他宗:以有無明分力區分止觀 04:21​
4. 破除他宗:他宗的說法與經論相違 07:15​
5. 不能以有無明分力作為止觀的差別  10:05​
6. 止觀是從作用的角度來區分 12:56


------------------------------------------------------------------------------------
講次: 0017
標題: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五)
《廣論》段落: P340-L3 ~ P340-L10 《集論》於事邊際…… 有明淨分故。
------------------------------------------------------------------------------------

0’00”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大家過得還好吧?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請大家翻開《廣論》340 頁,第 3 行,請看原文。33”

止觀二者非就所緣境的角度來區分
《集論》於事邊際,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由是如前寂靜論師所說,止觀皆有緣取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二者。53”
  那麼解釋一下,就是由於《集論》提到了「事邊際」這個所緣,事邊際這個所緣有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兩種。因此,如同寂靜論師前面所說的,止觀各別都有緣著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兩種──有緣著如所有性的止,也有緣著盡所有性的止;同樣地,有緣著如所有性的觀,也有緣著盡所有性的觀。1’26”

  接著我們再看原文,說:1’31”

是故止觀非就所緣境相而分,既有通達空性之止,亦有不達空性之觀。1’42”

  解釋一下,因為《集論》、寂靜論師都這麼說,所以止觀二者並非是從所緣境的角度來區分的,不能說:「因為緣著什麼境就一定是止,因為緣著什麼境就一定是觀」,不能從所緣境的角度來區分止觀的這個差別。所以,寂止不一定沒有通達空性,有通達空性的寂止;勝觀不一定就通達空性,也有還沒有通達空性的勝觀。2’24”

命名為止觀的原因
  那麼既然不能從境上去區別止觀──所緣境上去區別,止觀應該從何處區分呢?有答案嗎?就請看下文。說:2’47”
若能止心於外境轉,住內所緣故名寂止,增上觀照故名勝觀。3’00”
  看看,已經解釋了。說其中由於止息了內心奔馳於外境的這個力量,就是他已經把奔馳於外境的力量止息了,「止心於外境轉」,這個轉就是一直隨著外境這樣跟著、跟著這樣繞,這個轉動已經停了。而向內安住於所緣,從外境止了之後,是不是就沒所緣了呢?不是這樣的,他的所緣轉向內了。然後「住內所緣」,安住於內、向內安住所緣,因此就名為寂止。3’48”

  那麼勝觀呢?勝觀的梵文音譯就是毘缽舍那,「勝」有殊勝、增上的意思,「觀」也有看見的意思,是以更深入的方式去觀察所緣。由於超勝、殊勝地觀見,因此被稱為、名為勝觀。這是大師解釋為什麼會命名為寂止與勝觀的原因。4’21”

他宗:以有無明分力區分止觀
  接著看。宗大師舉了一個他宗的想法,那麼這個他宗的想法是什麼呢?繼續看原文。你們有找到行吧?看書。4’38”
有說內心無分別住,無有明了之明分力,說名為止;有明分力,說名為觀。4’51”
  那麼接著現在就是「有人說」了!有人說什麼呢?說有人承許內心無分別而安住,沒有明了清晰的那一分力量,這就是寂止了;具有清晰的那一分力量,就是勝觀了。有人的看法是這樣。注意!「無有明了之明分力」,「無有明了之明分力」這句話出現了兩個什麼呀?兩個「明」,「無有明了」還有「之明分」,出現了兩個「明」。那麼第一個明,就是「無有明了」的明了,是什麼意思啊?這裡的「明了」,它不是明明白白的意思,它是指心識。那麼第二個明,「明分力」的明,是明晰的意思。「明分」就是清晰的那一分,注意!清晰的、明晰的那一分。接著是「明分力」,請注意!明分後面有個什麼字啊?對!力量的「力」,說心識已經不單單是明晰、清晰而已,而且要有具有更明晰的這個力量,要明晰而有力。6’17”

  這個他宗就認為,有人就這樣認為同樣都是內心無分別而安住,沒有明分力就是什麼呀?就是止,有明分力就是觀了。所以他把止觀的界線分成是哪兒了呢?就是從有明分力和沒有明分力。沒有明分力是什麼呀?是止。有明分力就是觀,所以他從明分力這個地方畫了一條線。那麼這樣的說法有清淨傳承嗎?宗大師會承許這樣的說法嗎?很顯然大師不承許,所以大師就破斥了這樣的想法。大家可以接著向下看原文。注意!注意!找到書看。「此不應理」有找到吧?此不應理。7’15”

破除他宗:他宗的說法與經論相違
此不應理,以與佛經及慈尊、無著之論,並《修次第》等諸廣決擇止觀相者,說於所緣心一境性勝三摩地名奢摩他,於所知義正簡擇慧名毘缽舍那皆相違故。7’40”
  宗大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直接說這個他宗的說法並不合理,就是「此不應理」。為什麼呢?因為和佛經,還有紹勝慈尊的論典,還有無著菩薩的論典,還有《修次第論》等等這個教典,全是相違的!在這些經論中有廣泛地抉擇止觀的定義,所以宗大師不是說:「我是這樣講的」,而是說:「佛菩薩是這樣講,佛菩薩經論中沒有這樣說。」那麼經論中到底是怎麼說的呢?到底什麼是止?什麼是觀?它們中間的那條線到底又是什麼呢?其中如果提到「止」的話,一心專注於所緣的三摩地,就是奢摩他,對吧?「於所緣心一境性」,就是指一心專注於所緣上,這很顯然就是奢摩他的定義。那麼什麼是「觀」呢?提到觀了,什麼是「觀」?說正確地分辨所知內涵的──注意──智慧,就是毘缽舍那,「正簡擇」就是正確地分辨。9’12”

  那麼這樣看完了這兩段之後,很顯然他宗對於止觀的安立的方式,與上述的經論相違。因為在佛經、彌勒菩薩的論典,還有無著菩薩論典,還有蓮花戒論師所造的《修次第論》,這些論典、經論當中都沒有看過那個他宗的說法,都不是從有沒有明分力來區別止和觀的這個差別。而是從什麼區別的啊?而是從一心專注於所緣的三摩地,就是奢摩他;正確地分辨所知的內涵的智慧,是毘缽舍那。有沒有清楚一點啊?10’05”

不能以有無明分力作為止觀的差別
  好!我們接著再看原文,說:10’12”
特於無分別心有無明了之明分力者,是因三摩地有無沈沒之差別,以此為止觀之差別,極不應理,以一切奢摩他定皆須離沈,凡離沈沒三摩地中,心皆定有明淨分故。10’42”
  那麼我們解釋一下這一段的話。尤其無分別心是否具有明了清晰的那一分的力量,這不是止觀的差別,而是什麼呀?而是三摩地有沒有沉沒的差別:如果有沉沒,一定就沒有明分力;沒有沉沒,才會有明分力。有人將有沒有明分力作為止觀的差別,認為沒有明分力就是止,有明分力就是觀,很顯然這樣的想法是不合理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切奢摩他必須都要遠離沉沒,而一切遠離沉沒的三摩地,它都必須具有一個特色,就是內心澄明的那一分的緣故。11’45”

  那麼什麼是沉沒?所謂沉沒就是心──注意哦──就是心無法清晰有力地顯現境。比如說舉個例子,我現在在修止的話,如果我觀想一朵花,可是這朵花在我的義共相裡邊不清晰、也沒有力,就是這種狀態,就是沉沒。所以沉沒就是心無法清晰有力地顯現境。然後還有分細微的沉沒的時候,就是心雖然可以明顯地看到,就是他就像可以看到這個花,但是卻有一種鬆散的感覺,鬆散。那麼奢摩他不只是心要明晰地顯現境,還要能夠,注意!注意我的詞──抓緊,抓緊這個境。抓到什麼程度呢?就像磁鐵牢牢地吸住鐵一樣,所以他心跟那所緣境是非常緊的。12’56”

止觀是從作用的角度來區分
  奢摩他和毘缽舍那顯現境的時候,它倆的共性都是明了、不散亂、遠離沉沒。那麼止觀的差別在於什麼呢?就是一者是,注意!一者是什麼?安住的作用。這是止,對不對?安住的作用。那麼另一者是什麼?是觀察的作用。所以止觀是從什麼地方畫一條線啊?有沒有聽清?是從作用上畫了一條線。那麼奢摩他是做什麼用的?是安住的,讓我們的心安住於內所緣。那麼毘缽舍那是做什麼的?是觀察的,對吧?是觀察的作用。所以它是從作用上來區分什麼是止、什麼是觀,絕對不是從有沒有明分力然後來區別的。13’54”

  所以有沒有明分力,可不可以區分止與觀啊?有沒有明分力是無法區別止與觀的。他宗的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經論依據?完全沒有經論依據!能不能照著修行?絕對不可以照著修行。所以學經論對於我們重不重要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像眼目一樣,像眼睛一樣。有了清晰正確的知見,在這樣的知見下指導,然後我們修定或修慧、持戒,才能真正地成辦解脫老死的理想。14’37”

  所以呀,哎!學到此處,要感恩佛菩薩對我們的深恩啊!在經論中一再地為我們指示,何者是正確的解脫之道,何者是錯謬的修行之道。所以這對於修行者來說,對於我們自許我們是修行者,對我們要出離是何等地珍貴呀!所以捧讀這樣的一個清晰明確的關於止觀的教授,希望大家能夠心生歡喜,不要覺得難。只要耐心地、不要著急地一遍一遍地學下去,我們就會對止觀章會學到非常地熟練。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下週見。15’33”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17.PNG
17.PNG (36.4 KiB) 已瀏覽 3820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 0018 -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六)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 0018 -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六)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 0018 -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六)

【廣論止觀初探第 18 講】真如老師在本講中,繼續沿著《廣論》帶我們認識止觀的體性。

如何區分止、觀呢?在上一講提到,止觀各別都有緣著「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兩種──有緣著如所有性的止,也有緣著盡所有性的止;同樣地,有緣著如所有性的觀,也有緣著盡所有性的觀──所以不能從「所緣境」的角度來區分止觀。又有他宗認為,可以從「有沒有明分力」來區分止觀,但這種說法與經論相違,因為一切奢摩他必須都要遠離沉沒,而要遠離沉沒,一定有清晰的明分力,修毘缽舍那(觀)時也一定有明分力。

那麼,是從什麼角度區分止觀呢?從它的「作用」──奢摩他是「安住」的作用,讓我們一心專注於內所緣;毘缽舍那是「觀察」的作用,讓我們正確地觀擇、分辨所知內涵。

在第 18 講,老師沿《廣論》理路繼續說明:如果想確認所修的定、慧是不是緣著如所有性(空性)的時候,也不是看內心是否獲得清晰(明了)、安樂、無分別定,而是要看有沒有證得 「人無我」、「法無我」 。

定和慧的抉擇,它的分界點非常重要。老師說,如果我們沒有仔細辨別,可能會由於修定時獲得明了、安樂、無分別的定,就以為自己證空性或獲得了證得空性的毘缽舍那──實際上這只是在修定,跟「解脫老死」完全沒有關係!講解到這裡,老師再次勸勉大家要努力重複聽聞,把這一段學清楚。

第 18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 340 頁第 10 行~ 341 頁第 3 行:「故緣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內心證與未證二無我境隨一而定,非就其心住與不住明了、安樂、無分別相而為判別,以心未趣向無我真實者,亦有無量明、樂、無分別三摩地故。現前可證,雖未獲得實性見解,但可執心令無分別,故未解空性,生無分別定,無少相違。」

「若能由此久攝其心,以攝心力生堪能風,彼生起時,身心法爾能生喜樂,故生安樂亦不相違。喜樂生已,即由喜樂受相明了力,能令心起明分。」

「故說一切明了、安樂、無分別定,皆證真性,全無確證。故證空性妙三摩地,雖有明、樂、無所分別,諸未趣向空性之定,亦有極多明了、安樂及無分別,故應善辨二定差別。」(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18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代碼: 選擇全部

第 18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辨識緣如所有性的定、慧的角度 00:52​
2. 不了解空性與生起無分別定不相違 04:25​
3. 必須區別證與未證空性的定的差別 07:42​
4. 結勸 12:34
------------------------------------------------------------------------------
講次: 0018
標題: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六)
《廣論》段落: P340-L10 ~ P341-L3 故緣如所有性之定、慧…… 應善辨二定差別。
---------------------------------------------------------------------------------


0’00”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大家過得還好嗎?很開心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我們又開始一起學習《廣論》,要很珍惜這樣的緣分!今天我們會繼續學,請大家翻到《廣論》的 340 頁,倒數第 4 行。請大家開始看原文:52”

辨識緣如所有性的定、慧的角度
故緣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內心證與未證二無我境隨一而定,非就其心住與不住明了、安樂、無分別相而為判別,以心未趣向無我真實者,亦有無量明、樂、無分別三摩地故。1’22”
  那麼我們解釋一下。因此緣著如所有性的定與智慧,「如所有性」記不記得是什麼了?就是空性。那麼緣著如所有性,也就是空性的定與智慧,要從內心確認,怎麼確認呢?就是內心是否證得了兩種無我這個境的任何一者的角度來辨識。換句話說,無論是定還是慧,如果證得補特伽羅無我或者法無我──人無我和法無我這樣的定、慧,就是緣著如所有性的定、慧,也就是緣著空性的定、慧。如果不是證得兩種無我其中任何一者的定、慧,就不是緣著如所有性的定、慧,也即是不是緣著空性的定和慧。2’24”

  所以絕對不能從內心是否處於具有安樂、清晰的這個無分別的角度,來辨識、來分辨緣著如所有性的定、慧。也就是說,不能認為具有安樂、清晰的無分別就是緣著如所有性及空性,不具有安樂和清晰的無分別就不是緣著如所有性。那麼為什麼不能這樣認為呢?因為有無量的安樂、清晰、無分別的定,確定這個定它不是從內心是否趣向於無我真實這個境的緣故,它不是從這裡邊分的。這裡邊「真實」顯然就是指空性。先不要說證得空性,即使是內心沒有趣向空性,能不能夠獲得那樣的安樂、清晰等等?其實即使內心沒有趣向空性,也能獲得具足像安樂、清晰、無分別的這樣的一個定。3’44”

  比如說像外道修定,他也是能夠獲得具足安樂、清晰、無分別的定。但是我們都知道外道是沒有空性,他修定也不可能趣向空性,因為沒有空性教授;唯有佛陀開示了空性,也唯有佛教才能夠講到空性。因此不能從內心是否處於具有安樂、清晰的這個無分別,來辨識他緣著如所有性的這個定、慧。有沒有聽清楚?4’25”

不了解空性與生起無分別定不相違
  好!那接著我們再看下一段。看書,有沒有看書?要找到行。4’35”
現前可證,雖未獲得實性見解,但可執心令無分別,故未解空性,生無分別定,無少相違。4’49”
  雖然還沒有獲得證得實性的正見,也就是他沒有獲得什麼呀?沒有獲得空正見。但是他只要攝持內心毫無分別,就能夠生起無分別定,這是其實可以現前證成的事情。所以即使不了解空性,但是能不能夠生起無分別定呢?可以生起無分別定。「不了解空性」與「生起無分別定」有相違之處嗎?沒有絲毫的相違之處。所以不會因為不了解空性,就不能生起無分別定。對不對?是這樣吧?5’37”

  好!我們再接著往下看。有找到行吧!5’42”
若能由此久攝其心,以攝心力生堪能風,彼生起時,身心法爾能生喜樂,故生安樂亦不相違。喜樂生已,即由喜樂受相明了力,能令心起明分。6’01”
  那麼解釋一下,如果能由此而長時間地攝持內心,注意!這個「此」是指什麼呀?無分別定,對不對?生起無分別定之後,用無分別定長時間地攝持內心、攝持內心,藉由攝持內心的力量,因為他花很長時間訓練,所以訓練出攝持內心的力量。一旦產生,注意!一旦產生堪能的風息,風息是什麼?就是身體裡的風。平時我們沒有修定的時候,身體的風是不堪能,不堪能是什麼意思?就是它不受自己控制,它不調柔、不調順。但是透過攝心的力量之後,身體裡的風會變得調順,風息調順之後,我們的身心法爾就會生起喜樂了,身心自然生起了喜樂。7’03”

  因此,注意!沒有證得空性,還沒有獲得空正見,這與生不生起安樂相違嗎?不相違。不會因為我們還沒有證得空性,就無法在心中生起安樂──禪定的安樂。所以當心中生起喜樂的時候,由於喜樂的感受行相清晰的這個力量──這個喜樂的感受它的行相清晰對吧?清晰。由於這個喜樂的感受行相清晰的力量,注意!就能生起內心的明分。7’42”

必須區別證與未證空性的定的差別
  接著我們再看原文,有找到行?看書。7’47”
故說一切明了、安樂、無分別定,皆證真性,全無確證。故證空性妙三摩地,雖有明、樂、無所分別,諸未趣向空性之定,亦有極多明了、安樂及無分別,故應善辨二定差別。8’12”
  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一段在講什麼呢?因此,想要成立一切明了、安樂的這個無分別定都是證得真實性空性,「全無確證」,就是沒有任何清淨正確的依據呀!這麼說沒有依據的。沒有任何清淨正確的依據可以成立一切明了、安樂的無分別定都是證得真實性的空性。因此,證得空性的三摩地,也會有明晰、安樂、無分別,也有非常多內心還沒有趣向空性的定,但是它會生起明了、安樂、無分別,所以必須去區別這兩者的差別。9’15”

  總之,我們前面討論過的這個「明分力」的問題,就是絕對不能在明分力那兒畫一條線──沒有明分力就是止,有明分力就是觀,這種判斷止觀的方式要給它打一個大大的叉!是錯誤的,沒有經論依據!因為經論裡邊說止、觀是不同的心所,止是三摩地、觀是慧,而且所有的奢摩他都具有明分力,所以不能說止沒有明分力。這個明分力的問題,其實我們來分析一下:他用明分力說是止、是觀,其實他宗既不了解止,也不了解觀,因為他宗說的這個明分力的問題,既不是止,也不是觀。10’17”

  那麼接著還有一個問題,安住於明了、安樂、無分別,是不是就是觀呢?這個分幾種狀況?分兩種狀況:一種是內心沒有安住,一種是內心有安住。那麼第一種,內心沒有安住於明了、安樂、無分別,既不是止,也不是觀。對不對?是這樣吧!那麼第二種,內心安住於明了、安樂、無分別,可以是止,但是不一定是觀。對不對?因為不一定它有抉擇力,它不一定是有抉擇力引生的輕安啊!11’00”

  那麼生起了明了、安樂、無分別的定,是不是就是證得空性了呢?你們在答什麼?不一定,對吧!那麼為什麼呢?因為沒有證得空性的人,透過修行可不可以在內心中也生起了具足明了、安樂、無分別的定呢?可以的。因此證得空性與內心安住於明了、安樂、無分別,有很大的差別的!11’35”

  如果我們沒有仔細地去辨別其中的差別,自己由於修定,注意喔!由於修定獲得了明了、安樂、無分別的這個定,如果這個時候他自己以為證空性了,或者認為獲得了證得空性的毘缽舍那了,這是完全搞錯了,因為他只是在修定罷了!如果把修定的這個明了、安樂、無分別定認為是證得毘缽舍那所產生的一種覺受的話,那不是大錯特錯了?因為他如果認為是毘缽舍那、證得空性,他認為這可以解脫老死了,但實際上這只是在修定而已呀,跟解脫老死完全不著邊的。所以這個定和慧的抉擇,它的分界點是非常重要的!12’34”

結勸
  今天很高興跟大家在一起學習了這一段,希望經過你們努力地重複聽聞,我們能把這一段越學越清楚,大家一定要加油!謝謝!12’53”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18.PNG
18.PNG (38.22 KiB) 已瀏覽 3821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19-雙修止觀的原因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19-雙修止觀的原因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19-雙修止觀的原因

【廣論止觀初探第 19 講】空性是什麼?空性是解脫老死、破壞煩惱種子的唯一的妙藥,只有這味藥能治死病。那麼,這味藥要怎麼吃呢?必須要「止觀雙修」。

在本講中,真如老師帶我們進入《廣論》「別學後二波羅蜜多」中的第四個科判:理須雙修(止觀二者都必須修持的原因)。讓我們了解:在修行的過程中,「止」與「觀」都是必須修持的,不能單修其中一個,這樣才能明見真實(空性)。老師說,為什麼必須雙修止觀的理由,其實還有很多,讓我們現在一起來學習第 19 講,並期待老師未來更豐富詳盡的講解吧!

第 19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 341 頁第 4 行~第 10 行:「第四、須雙修之因相:修止觀一種,何非完足必雙修耶?答:譬如夜間,為觀壁畫而燃燈燭,若燈明亮無風擾動,乃能明見諸像;若燈不明,或燈雖明而有風動,是則不能明見諸色。如是為觀甚深義故,若具無倒定解真義妙慧,及心於所緣如欲安住而無擾動,乃能明見真實。」

「若僅具有住心不散無分別定,然無通達實性妙慧,是離能見實性之眼,於三摩地任何薰修,然終不能證真實性。若雖有見能悟無我真實性義,然無正定令心專一堅固安住,則無自在為動搖分別風所攪擾,遂終不能明見實義,是故雙須止觀二品。」

「如《修次中篇》云︰『唯觀離止如風中燭,瑜伽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以是不生明了智光,故當同等習近二者。』」(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19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代碼: 選擇全部

第 19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第四科:止觀二者都必須修持的原因 00:38​
2. 以夜間燃燈觀畫比喻止觀雙修 01:56​
3. 具足止觀二者才能明見真實性 04:21​
4. 引據《修次中篇》說明必須止觀雙修 09:51​
5. 修習道次第各個法類都需要止觀的隨順 12:30
-------------------------------------------------------------------------------
講次: 0019
標題: 雙修止觀的原因
《廣論》段落: P341-L4 ~ P341-L10第四、須雙修之因相……故當同等習近二者。
-------------------------------------------------------------------------------

0’00”
  大家好!很開心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奢摩他的時間了。我們相聚此時、珍惜此時,也專注於此時、精進此時,希望能夠延續到生生世世的每一個此時。38”

第四科:止觀二者都必須修持的原因
  請大家把《廣論》打開,翻到341頁第4行。看科判:
第四、須雙修之因相:58”
  「須雙修」,是什麼必須雙修呢?對,是止觀。所以止觀必須雙修的原因是什麼呢?再看:「第四、須雙修之因相」。第四科,就是要雙修的因相是什麼?大家還記得前面三個科判嗎?第一個是什麼?「修習止觀之勝利;第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第三、」什麼?「止觀自性;第四、須雙修之因相;第五、次第決定之理;第六、各別學法。」前面我們學完了「修習止觀之勝利」、「顯示此二攝一切定」,還有「止觀自性」這三個科判。今天我們就要繼續往下學。請大家看《廣論》。1’56”

以夜間燃燈觀畫比喻止觀雙修
修止觀一種,何非完足必雙修耶?2’07”
  在這裡邊大師先提出了一個問題,說:為什麼不各別修持止觀就可以了,而是必須要止觀二者雙修呢?那各別單修止或單修觀就可以了。然後接下來,我們看宗大師是怎麼回答的,看書。2’35”
答:譬如夜間,為觀壁畫而燃燈燭,若燈明亮無風擾動,乃能明見諸像;若燈不明,或燈雖明而有風動,是則不能明見諸色。3’00”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宗大師先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在一個夜晚,我們去看一個很古老的牆上的壁畫,為了看清楚牆壁上的壁畫,就必須要點燃燈火,要掌一個燈。如果火焰極其明亮的話,而且壁畫的地方沒有風,不會風吹晃動火苗的話,具足這兩個條件,我們就可以極為清晰地看到那個壁畫了。那麼如果沒有風,但是火焰不明亮,或者雖然明亮,但是風吹著那個火焰會產生晃動的話,其實我們是無法清晰地看見諸色,就是看見那個畫的。必須在兩個條件:風也不大,然後燈又很明亮,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才能看清楚壁畫。舉這個例子是要說明什麼呢?我們可以繼續向下看。4’21”

具足止觀二者才能明見真實性
  好!大家請看文:4’24”
如是為觀甚深義故,若具無倒定解真義妙慧,及心於所緣如欲安住而無擾動,乃能明見真實。4’41”
  那麼解釋一下這一段。同樣地,要觀見甚深義,如果也具足無顛倒地定解真實性空性內涵的這種智慧的話,以及內心中能夠隨心所欲地安住於所緣,而且,注意!不動搖,具足這兩者的話,才能清晰地看見真實性。這真實性是指什麼呀?空性。如果不具足這兩者,只具足其中一者,會發生什麼事呢?會怎樣?再看文。有找到行吧?5’29”
若僅具有住心不散無分別定,然無通達實性妙慧,是離能見實性之眼,於三摩地任何薰修,然終不能證真實性。若雖有見能悟無我真實性義,然無正定令心專一堅固安住,則無自在為動搖分別風所攪擾,遂終不能明見實義,是故雙須止觀二品。6’15”
  那麼這一段就是在解釋。解釋一下的話,第一種狀況是什麼呢?說如果只修止的話,注意!只修止、不修觀,會有什麼問題呢?如果具有了心不散逸到其他的地方、能夠安住於無分別定,但是沒有通達實性的智慧,由於遠離了觀見真實性的眼睛,因此我們就是非常辛苦地、再怎麼樣地串習三摩地,就是修定,修多久、費了多少辛苦、修到多高的定,都不能證達真實。這是一種狀況。7’11”

  那麼如果只修觀、不修止,又會怎樣呢?即使具有證悟無我真實義的這個正見,但是沒有一心專注,就是說堅固安住的這個定,就會無法自主,被動搖的這個分別的風,注意!被動搖的分別的風怎麼樣啊?所擾亂,擾亂!導致不能清晰地看見真實性的內涵。因此,止觀二者都需要,不是只需要止,也不是只需要觀——只需要止就不要觀,只需要觀就不要止,不是這樣的!而是止觀二者必須要雙修,都要!8’1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止觀二者都必須要努力、需要的終極的那個原因,有想到嗎?是什麼?是想要現證空性嗎?那麼一定要現證空性的原因是什麼呢?唯有現證空性,我們才能徹底地破除生死的根本自性執,而且連同煩惱的種子一併斷除。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之後,還能不能再生苦芽了?是不可以的,種子已經壞了。那麼徹底地脫離了生老病死的苦海,再也不受死主的這個威脅,因為輪迴三界的種子已經被壞掉了。9’19”

  空性是什麼?空性就是解脫老死的、破壞種子的那個唯一的妙藥,這味藥才能治死病。而這味藥怎麼吃?怎麼吃法?必須要止觀雙修。再說一遍,空性的這個藥怎麼樣能夠嚐到?怎麼樣吃?必須要止觀雙修。9’51”

引據《修次中篇》說明必須止觀雙修
  好!接下來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如《修次中篇》云」,有找到行吧?10’02”
如《修次中篇》云:「唯觀離止如風中燭,瑜伽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以是不生明了智光,故當同等習近二者。10’19”
  那麼這一段就是為我們舉了《修次中篇》中說:遠離了寂止,就是遠離了禪定,單獨的勝觀,會導致什麼狀況呢?會導致瑜伽師的心散亂於外境,就像風中的燭火一般不能堅固,因而無法生起極其明晰的智慧光明,所以應當相等地、相等地習近止觀二者,這是在《修次中篇》裡的一個教誨。10’58”

  那麼同樣的,沒有寂止,雖然修習勝觀也看不清楚。妙音笑大師所造的《色無色廣論》中就舉了一個譬喻,他這個譬喻也挺容易理解的,他說由於身體搖晃太過劇烈的話,我們的心是看不清楚對境的。這個大家都有體會,如果像身體太劇烈,像那種旋轉式的話,那可能什麼都看不清楚了,只是一道光影而已。如果慢點的話,你想定睛一件事也是很困難的。所以這個說身體不能搖晃太劇烈,就是要說我們是需要寂止的,然後這個時候的勝觀才能更清晰。11’46”

  如果我們想要徹底地證達甚深空性的話,其實就像在輪迴的暗夜中舉起火炬,或者舉起燈燭、那個燈燭,然後就容易看到壁畫。這個壁畫就好比是空性,沒有燈燭的話,就無法看到壁畫;有了燈燭,但如果不穩定,仍然無法清晰地看見壁畫。這個譬喻中,我再說一遍,在這個譬喻裡邊,無風比喻寂止,燈燭就比喻勝觀,要看的壁畫就是比喻空性。12’30”

修習道次第各個法類都需要止觀的隨順
  這跟我們學習也有相同之處,就像我們在學習下士道暇滿的這個時候,首先就要很好地思惟《廣論》裡面提出的這些八因三緣等等,了解其中的義理,並且專注在這樣的內涵上。其實《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哪一個法類的次第都需要這兩個條件。雖然止觀是不一定要緣著空性的,因為道次第各個都需要;但是對於希求解脫或一切遍智的行者而言,空性是眾多的法類之中最重要的。所以在這個地方特別地以空性為例,說明必須止觀雙修的原因。13’27”

  在觀察甚深空性的時候,如果能夠兼備——注意——兩點:第一個「無誤地了知真實義的智慧」,還有「一心專注所緣的這個禪定力」這兩個條件,就能徹底地明見實性。可是假使只有一心不亂,卻沒有通達空性的智慧,那麼即使用再長的時間精勤地修定,最終也沒法證得空性,就是沒辦法解脫老死、沒辦法跳出輪迴。因為禪定的力量不足以使我們超越三界,只有空性才行。那麼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雖然他有了一個明了無我的正見,可是缺乏堅固專注的禪定作為輔助的話,也無法徹底地明見實性、明見空性。因此,我們想要徹見空性,就必須止觀雙修呀!14’34”

  所以奢摩他和毘缽舍那兩者,其實都是我們要去成辦的功德。想到這點,你們會覺得困難,還是覺得幸運呢?在這個人世間短暫的一生的旅程中,我們能夠學到這樣的教授,真是不只是三生有幸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成辦奢摩他和毘缽舍那兩者的功德。如果只有觀察空性的智慧,卻沒有奢摩他為我們驅除昏沉啊、掉舉啊,這樣的話,內心就只能在短暫的時間內思惟空性,沒辦法持續。因為這個心是不聽話的,你讓它持續它會亂跑的,沒辦法持續就無法透徹地看見空性。所以必須像一個沒有被風吹動的燭火一樣,透過奢摩他的力量然後遠離沉掉,才能夠持續地,注意!才能夠持續地思惟空性。只有奢摩他而沒有毘缽舍那,就無法清晰地看見空性,如此便無法遠離生死輪轉。所以奢摩他和毘缽舍那這兩者都是需要修的,而且是必須要修的!16’01”

  關於為什麼必須雙修止觀的理由,其實後面還有很多。時間很快,今天就上到這裡了,不知道大家聽得還清楚嗎?謝謝!16’24”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19.PNG
19.PNG (26.36 KiB) 已瀏覽 3822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20-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20-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20-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廣論止觀初探第 20 講】在本講中,真如老師繼續帶我們學習《廣論》止觀章「第四、須雙修之因相」(止觀必須雙修的因相)。透過《大般涅槃經》與《月燈經》,可以了解到聲聞、菩薩與佛陀在止觀功德上的差別,另外也區分止觀個別的功效。

第 20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 341 頁第 10 行~342 頁第 2 行:「由此《大般涅槃經》亦云:『聲聞不見如來種性,以定力強故,慧力劣故。菩薩雖見而不明顯,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唯有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能動心,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

「《月燈經》云:『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心無散亂,自然安住所緣,是修止迹;由證無我之真實性,斷我見等一切惡見,敵不能動,猶如山嶽,是修觀迹。故於此二應各分別。」(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20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代碼: 選擇全部

第 20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引據《大般涅槃經》說明聲聞定力強而慧力劣 00:47​
2. 菩薩慧力強而定力劣 04:20​
3. 唯有佛陀止觀平等具足 07:37​
4. 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08:19​
5. 區分止觀個別的功效 11:14

------------------------------------------------------------------------------------------------------------------
講次: 0020
標題: 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廣論》段落: P341-L10 ~ P342-L2由此《大般涅槃經》亦云……故於此二應各分別。
------------------------------------------------------------------------------------------------------------------

0’00”
  大家好!很開心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止觀章中的止,學習「止觀必須雙修的因相」。請大家把《廣論》翻開341頁倒數第4行。有找到嗎?請看原文。說:47”

引據《大般涅槃經》說明聲聞定力強而慧力劣
由此《大般涅槃經》亦云:『聲聞不見如來種性,以定力強故,慧力劣故。菩薩雖見而不明顯,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唯有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1’11”
  關於這段《大般涅槃經》的經文,在《四家合註》中有這樣的解釋,說:在《大般涅槃經》中也說,聲聞沒有詳盡地看見如來種姓,這裡邊的「如來種姓」就是指真如實性。真如實性是什麼?空性。1’35”

  為什麼聲聞沒有詳盡地看見如來種姓呢?因為「定力強故」,偏重於定的緣故。那麼相對於什麼偏重於定呢?相對於智慧而言,聲聞從無邊不同的正理的角度觀擇實性的這個智慧微劣。巴梭尊者解釋這裡邊的「微劣」,是不存在的意思,也就是說聲聞的心中沒有「從無邊不同的正理的角度來觀擇實性的這樣的智慧」──那聲聞也會觀察抉擇空性,但是不會從無邊的不同的正理的角度去觀察。2’35”

  關於這一段,這個「微劣」的「劣」字,「微劣」的「劣」字好像看到表面上的意思是說:是不是也有,但是很少?但是一看《四家合註》裡巴梭尊者的解釋是這樣的。然後我又看一下宗大師所著的這個《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也有這樣一段,說:因此,大乘行者如同《中論》中所說,對於成立一個事物是無諦實的,也會用無邊不同的這樣一個能立的正理來成立,所以對於真實義而言,智慧是極為廣博的;小乘行者用簡略的、簡略的正理,以量成立真實義,他不會像大乘的行者那樣修持,所以對真實義而言,智慧並不廣博。因此,才會提到廣、略修持無我圓不圓滿。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是因為聲聞、獨覺只是為了斷除煩惱而精進,那只要證得真實義簡略的意涵就可以了,就只要證得空性簡略的意涵就可以了,就夠了!對不對?那麼大乘行者是為了斷除所知障,所以就必須對真實義──就是對空性增廣智慧,而令智慧,注意!而令智慧極為廣博。4’20”

菩薩慧力強而定力劣
  菩薩雖然詳盡地看見真如實性,卻不清晰。為什麼不清晰呢?因為菩薩有的時候他安住於等引中,有的時候安住於後得中。等引是什麼呀?就是入定的狀態。那麼他在入定的狀態中,對於所緣的內涵專注一心,內心完全不受其他任何一點干擾,即使有人在你耳邊敲鼓也不會動搖,其實這就是等引的狀態。4’57”

  菩薩有的時候入定,有的時候出定,無法同時安住等引與後得,就是無法在入定的時候出定、出定的時候入定,無法做到。他無法做到什麼?無法做到等引與後得沒有交替、沒有交替地恆常地看見實性──就是看見空性,所以他就無法清晰地看見。按照巴梭尊者的解釋的話,這裡邊的清晰看見,不只是現證,而是指「等引、後得沒有交替地、恆常地看見」,注意!等引與後得沒有交替地、沒有交替地、恆常地看見。5’44”

  那麼「等引、後得沒有交替地、恆常地看見」,唯有佛陀才能做到等引、後得沒有交替地、恆常地看到空性、看到實性。所以菩薩、獨覺、聲聞都是等引、後得要交替出現,交替──有的時候入定、有的時候等引,有的時候出定。安住於等引的時候,就不是安住後得的時候;安住後得的時候,就不是安住於等引的時候,所以他不會同時安住在等引與後得中。6’26”

  那麼,為什麼菩薩詳盡地看見實性而不清晰呢?因為「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對吧?因為偏重於智慧,偏重於什麼樣的智慧呢?就是從無邊不同的正理的角度觀擇的智慧,這個他是與智慧相比,定比較微弱的緣故。所以在這裡巴梭尊者特別補充了一下,說:菩薩從無邊不同的正理的角度觀擇空性,這是過失嗎?這不是過失。但是一切等引最終都必須要出定,就是入定要出定,因此他等引、後得沒有成為同一個體性。菩薩入定之後還要再出定,然後入定再出定,所以無法像佛陀一樣達到等引和後得完全地成為同一體性這樣的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7’37”

唯有佛陀止觀平等具足
  上面講了聲聞、菩薩看見如來種性的境界。那麼接下來,佛陀的境界是怎樣的呢?「唯有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如來觀見一切,因為等引和後得它成為了同一體性,而使止觀平等具足。成佛的時候,等引、後得是成為了同一體性,而且止觀是平等具足的,所以能夠遍見一切。8’19”

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我們再往下看。有找到行嗎?說:8’31”
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能動心,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8’47”
  那麼解釋一下。透過「寂止」的力量,就像安置於沒有風的地方的燭火一樣,內心不會受到分別的風所動搖。那麼勝觀能斷除一切惡見之網、惡見之網,斷除一切惡見之網,因而不會被他方破壞。「不為他破」,就是指什麼?指心不會改變,不會受他人牽引、不會被分離。在妙音笑大師所造的《色無色廣論》中有提到:由於奢摩他令心不動搖,而容易出現明分。在此之上,以毘缽舍那抉擇的力量破壞惡見的耽著境,使三摩地更加地堅固,惡見也不能擾動我們,就像山一樣。9’48”

  那麼接下來,再往下看。說:9’52”
《月燈經》云:『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9’58”
  巴梭尊者在《四家合註》裡有解釋《月燈經》的這段經文。《月燈經》說:「由於寂止的力量,令內心在所緣上毫無動搖;由於勝觀分別觀擇,所以在後得的時候,也能夠引發決定識,不會被顛倒的心引到其他的地方,所以像山一樣。」10’25”

  「決定識」是什麼呢?就是定解一個法的心識,當我們定解一個法之後,對於這個法,就不會被顛倒的心引到其他的地方,就是它不受動搖了,它已經確定好了。比如說我們定解我們的善知識是具有功德的,一旦我們心中生起了這樣的定解,我們就不會被認為「善知識沒有功德」這樣顛倒的心引到其他的地方。如果說在菩提心的部分,修知母、念恩的時候,如果我們定解「無量如母有情對我們的恩德」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被「沒有恩德」這個牽引,因為已經得定解了。11’14”

區分止觀個別的功效
  我們再往下看,看宗大師在解釋經典。有找到行吧?11’20”
心無散亂,自然安住所緣,是修止迹;由證無我之真實性,斷我見等一切惡見,敵不能動,猶如山嶽,是修觀迹。故於此二應各分別。11’43”
  因此,內心能沒有絲毫散亂而安住在所想要緣的這個所緣上,能夠自然而然地安住,這就是寂止的功效啊!這裡的「」,注意喔!這個足迹的「迹」,這裡的「迹」就是功效、效用的意思。證達無我真實性而斷除我見等眾多的惡見,就算敵方的諍論者也無法動搖,像山嶽一般,這是什麼的功效?這是勝觀的功效。所以這些應當別別地區分,要區分止的功效還有觀的功效。12’35”

  也有善知識解釋說:這個「觀迹」,止迹、觀迹,是說透過修學毘缽舍那獲得了成績,就是成就。如同經由足迹,我們可以知道某一個人走過一般,看著他的腳印:欸,這個人從這裡邊走過!像這邊前幾天下大雪了,我們就會在雪地上看到有一個出家人走過去會有清晰的一個足迹。所以經由足迹我們可以知道:啊!他走過了。那麼透過修學毘缽舍那所感得的善果,就像毘鉢舍那走過留下的足迹一般,所以叫作「觀迹」。13’23”

  有聽清楚嗎?今天就講到這裡了,會不會有點多?希望大家安忍地、努力地學下去!謝謝!13’44”
20.PNG
20.PNG (27.07 KiB) 已瀏覽 3823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21-由止無動,乃能明見真實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21-由止無動,乃能明見真實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21-由止無動,乃能明見真實

【廣論止觀初探第 21 講】本講繼續學習「止觀必須雙修的因相」。在解釋這一段《廣論》原文時,真如老師也引用《四家合註》、宗大師的《止觀釋難》來說明難點與誤區。

修定有什麼好處呢?修定能使心不動搖,依靠心不動搖的寂止(止),進一步以智慧去觀察(觀),才能如實了知實相的內涵(證達空性)。但這裡也要避免一個誤解,就是以為「只要安住於定中,就能證達空性。」因為修定、令心安住於所緣之後,還必須透過智慧去觀察實相。

修定不但利於觀察空性,在修其他道次法類的時候也是必要的。例如在做無常、生死過患、菩提心等觀察修的時候,如果能藉由寂止來斷除心中的沉掉散亂,那麼修習的成效就會非常大。老師舉例,平時有人會念誦「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等聖號,如果在內心散亂的狀態去念,有沒有功效呢?「佛說無義利!」這是沒有意義的,不會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奢摩他的學習,並且不忘「止觀是必須雙修的」。

第 21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342 頁第 3 行~ 342 頁第 12 行:「又於未成奢摩他前,雖以觀慧觀無我義,心極動搖如風中燭,無我義總亦不明顯。若成止後而善觀察,則已滅除極動過失,方能明了無我義總。故毘缽舍那心不動分,是從無分別奢摩他生,達實義分非從止生。」

「譬如燈能照色之分,是從前炷及火而生,非從遮風帳幔等起,燈火不動堅固之分,則從帳幔等生。若慧具足心無沈掉不平等相奢摩他之等引,以彼觀之,當知真實之義。」

「故《正攝法經》密意說云:『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修次初篇》云:『心動如水,無止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實了知真義。故世尊亦說: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

「又若成就奢摩他,非僅能遮正觀無我性慧動搖過失,即修無常、業果、生死過患、慈悲、菩提心等,凡此一切妙觀察慧所觀察修,於所緣境散亂過失,亦皆能遣。各於所緣無散亂故,所修眾善力皆極大;未得止前多是散於其餘所緣,故所修善皆悉微劣。如《入行論》云:『諸人心散亂,住煩惱齒中。』又云:『雖經長時修,念誦苦行等,心散亂所作,佛說無義利。』」(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21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代碼: 選擇全部

第 21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毘缽舍那心不動搖的那一分是從奢摩他出生的 00:41​
2. 以燈火與帳幔為喻說明止觀個別的功效 03:51​
3. 依《修次初篇》解釋《正攝法經》的密意 05:52​
4. 修止能遮一切觀察修時所緣散亂的過失 09:36​
5. 內心散亂的修行將無法獲得想要的結果 11:58
---------------------------------------------------------------------------
講次: 0021
標題: 由止無動,乃能明見真實
《廣論》段落: P342-L3 ~ P342-L12又於未成……佛說無義利。」
----------------------------------------------------------------------------


0’00”
  大家好!很開心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大家這一週過得還好嗎?我們要開始學了,準備好了吧?請大家把《廣論》打開,第342頁第3行,先看原文。41”

毗缽舍那心不動搖的那一分是從奢摩他出生的
又於未成奢摩他前,雖以觀慧觀無我義,心極動搖如風中燭,無我義總亦不明顯。若成止後而善觀察,則已滅除極動過失,方能明了無我義總。故毘缽舍那心不動分,是從無分別奢摩他生,達實義分非從止生。1’24”
  解釋一下這一段的話,說在還沒有修成奢摩他以前,即使以觀察慧觀擇無我的意涵,但是內心會極度地動搖,動搖到什麼程度?就像風中的燭火一樣,因此無我的義共相也是不清晰啊!達無我的義共相也看不清楚。一旦修成了寂止之後,狀況就不一樣了,那個時候再進行觀擇的話,由於已經滅除了極其動搖的這個過失,所以無我的義共相就變得很清晰,這個時候就會顯現得比之前更加清晰。2’15”

  因此,毗缽舍那心不動搖的那一分是從無分別的奢摩他出生的,但是證得實性的那一分就不是從寂止出生的。證得實性的毗缽舍那之上,再說一遍,證得實性的毗缽舍那之上,有兩個部分:一是心不動搖,第二個證得實性,就是證得空性;心不動搖那一分是從奢摩他,但是證得實性的那一分就不是從奢摩他出生的。有聽清楚吧?3’04”

  宗大師所造的這個《止觀釋難》中說:「什麼是動搖的過失呢?在自己想要的境上安住其心的這個時候」,就是說你想要在這安住的時候,「心會不由自主地流動到所不想要的境界上。」就是動搖的過失是什麼?假如說我想要安住在這裡面,我想要安住在這裡面,可是我的心一直在周圍流散,不能專注在想要專注的這個所緣上,這就是動搖的過失。3’51”

以燈火與帳幔為喻說明止觀個別的功效
  然後接下來,宗大師又舉了一個例子。我們可以往下看,看書。說:4’03”
譬如燈能照色之分,是從前炷及火而生,非從遮風帳幔等起,燈火不動堅固之分,則從帳幔等生。4’20”
  說就像那個燭火、燭火,照亮周遭的事物的那一分,它是從哪兒出生的?是從,注意!是從燈芯與前一刻的燭火出生的。這怎麼理解呢?就是因為火的本性,就是火的特色,它就是明亮,當然還有溫暖、熱等等,但它是明亮的。因為火的本性是明亮的,就能夠照亮其他的事物,所以前一刻的火出生後一刻的火,因為它是一個續流,前一刻的火出生後一刻的火明亮的這個體性。5’02”

  但是,是所有前一刻的火都會出生後一刻的明亮的體性嗎?不是!最後要滅的前一刻的火是無法出生下一刻的火,但此處不是指最後要滅的。所以這裡邊討論說:燭火照亮周遭事物的那一分是從燈芯與前一刻的燭火出生的,但是不是從哪兒出生的?不是從防風的這個燈罩呀、什麼布幔等出生的。但是燭火堅固不動的那一分是從哪兒出生的?是從燈罩出生的。5’44”

  好!我們接著再往下看,看原文。有找到行吧?5’52”

依《修次初篇》解釋《正攝法經》的密意
若慧具足心無沈掉不平等相奢摩他之等引,以彼觀之,當知真實之義。6’07”
  這段是說:如果內心沒有沉掉導致的不平穩,以具足這樣的寂止等引的智慧,進行觀察的話,就能夠了知真實。6’22”

  往下,再看原文:6’26”
故《正攝法經》密意說云:「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修次初篇》云:「心動如水,無止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實了知真義。故世尊亦說:『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6’57”
  這一段是說基於這個用意,《正攝法經》中說:「如果內心處於等引的話,也就是安住於定中,就能正確地、如實地了知真實義。」不只是經典中這樣說,《修次初篇》中也有這樣說:由於內心波動像水一樣,如果像水一樣,沒有寂止的這個基礎,他就沒辦法安住。以非等引之心,就是以沒有定的這樣的一個心,是無法正確地、如實地了知真實義的。沒有入定的話,就是無法正確如實地——注意——了知真實義的。那麼,為什麼沒有入定就無法正確地了知真實義呢?是為什麼?有想過嗎?佛陀曾經說:「要以等引才能正確地如實地了知真實義。」8’16”

  所以宗大師在《止觀釋難》中也有提到:有人誤解了佛在《正攝法經》中所說的這句話,認為只要修習等引就能證達空性。那麼宗大師這句話的意思、內涵是什麼呢?是以等引的奢摩他令心安住於所緣之後,再以智慧觀察實性的話,就能生起證達空性的智慧。這是要讓我們知道三摩地和智慧兩者,並不是像光明與黑暗一樣完全是反的、是不相順的,它們是極其相順的。9’05”

  在《四家合註》裡邊,語王大師也解釋說:依靠著——注意——依靠著心不動搖的寂止,更進一步地以智慧去觀察,才能如實地了知實相的內涵。並不是說勝觀證得實相的那一分是內心等引的功效,也不是僅僅內心安住就能證得實相。有聽清楚吧?9’36”

修止能遮一切觀察修時所緣散亂的過失
  我們接著再往下看原文《廣論》,找到行了吧?9’44”
又若成就奢摩他,非僅能遮正觀無我性慧動搖過失,即修無常、業果、生死過患、慈悲、菩提心等,凡此一切妙觀察慧所觀察修,於所緣境散亂過失,亦皆能遣。各於所緣無散亂故,所修眾善力皆極大;未得止前多是散於其餘所緣,故所修善皆悉微劣。10’30”
  那麼這一段是說:如果修成了奢摩他,注意喔!如果修成了奢摩他,不僅如理觀擇無我的智慧能夠遮止動搖的過失。就是說不僅僅是在觀察空性的這個智慧上,我們能夠非常非常厲害地把它這個搖動的過失完全地去除掉了,可以準確清晰地觀察空性。不僅僅是這樣,修習無常、業果、輪迴過患,還有慈心、悲心、菩提心等等,凡是以分別觀察的智慧進行的觀察修,這一切,注意!這一切也都能夠遮止所緣散亂的這個過失,能夠趣入各自的任何所緣,而不會散漫到其他的地方。所以所修的眾善,注意!所修的眾善力皆極大,就是力氣非常大,無論作任何的善行,力量都極其地強大。還沒獲得寂止以前是什麼樣呢?多半會散到其他所緣,這個心跳來跳去、跳來跳去,所以一切行善的力量都是非常微弱的。11’58”

內心散亂的修行將無法獲得想要的結果
  接下來宗大師又引了《入行論》,我們可以往下看。說:12’06”
如《入行論》云:「諸人心散亂,住煩惱齒中。」又云:「雖經長時修,念誦苦行等,心散亂所作,佛說無義利。」12’15”
  那麼在《四家合註》裡邊,巴梭尊者對這段《入行論》的文是有解釋的。說《入行論》中說:由於沉掉等導致內心散亂的人,他身處於煩惱的牙縫之中,而煩惱的牙縫就像兇惡的猛獸的牙縫一樣,身處在煩惱的牙縫中的人,一定會迅速地被煩惱消滅,所以是非常危險的!12’50”

  然後《入行論》又說:即使長時間地,注意!長時間地行持念誦陀羅尼咒,還有人現在比如說長時間地念觀世音菩薩、念阿彌陀佛,甚至還有齋戒等等這些苦行。但是內心散亂到其他的地方來行持的話,明了真實義的佛陀對這種行為的評價是什麼呢?說這有沒有意義呢?說:這是沒有意義的,功德不太大。13’29”

  佛陀在哪裡有說呢?佛陀在經典中說:「比丘們,內心散逸於五欲的苦行以及念誦等,將會沒有成果。」佛陀說無法獲得想要的成果!誰想要的成果啊?佛陀想要我們獲得的成果,也是我們內心想要透過念誦啊、苦行啊、齋戒啊這些,我們想要得到的那個結果。如果散亂的話,即使多長時間的修行,其實都沒有意義,因為不會得到我們想要的那個結果。14’12”

  這句話很重喔!也很重要!希望我們能夠常常地串習佛陀說的話,然後記住這樣的知見。謝謝大家!14’30”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廣論止觀初探0021.png
廣論止觀初探0021.png (122.03 KiB) 已瀏覽 3756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22-修止是為了修觀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22-修止是為了修觀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22-修止是為了修觀


【廣論止觀初探第 22 講】真如老師在本講中,繼續帶我們從《廣論》止觀章來認識「止觀必須雙修」的道理,並配合宗大師的《止觀釋難》,特別說明「修止是為了修觀」這個清晰的目的。

老師說,透過修寂止,可以讓我們的心隨我們所希望的、趣向無邊的善所緣。當我們不想讓我們自己生氣──就是緣著那個容易生瞋心的所緣,去生起非理作意──就可以把心從那個所緣上移開;不想憂傷的時候,也可以不憂傷,並且能把心安住在善品上,去積極成辦無量的眾善、滅除無邊的過失!

不過,我們不能以此滿足,因為修習寂止只能「壓伏煩惱的現行」,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老師用宗大師的教誨提醒:修習寂止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修習勝觀(觀修空性),恆常猛利地定解無我義。止觀雙修,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砍斷輪迴生老病死的根。

第 22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342 頁第 13 行~ 343 頁第 6 行:「如是成就無分別住等持,心於所緣不餘散者,義為令心於善所緣,成就堪能任欲遣使。此復繫心於一所緣即能安住,欲令起時,亦於無邊善所緣境如欲而轉,如濬溝渠引諸流水。」

「故成止後,更須將護所緣行相,謂緣如所有及盡所有境智慧、施心、戒心、忍辱、精進、淨信及厭離等,諸能攝無邊善、滅無邊失者,若唯安住一所緣境者,是未了知修止之義,應知不能令於善行起大功效。如是若捨行品、觀品妙觀察慧所觀察修,唯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其利極小。」

「尤於無我義,若無引生恆常猛利定解方便,謂以觀慧觀擇將護,如是緣如所有性毘缽舍那,縱久修習正奢摩他,僅容壓伏現行煩惱,終不能斷煩惱種子。故非唯修止,亦定應修觀。」(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22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代碼: 選擇全部

第 22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修成寂止是為了讓心隨欲趣向無邊的善所緣 00:57​
2. 修成寂止後,應將護攝無邊善、滅無邊過失的所緣 05:29​
3. 為斷煩惱種子,不應僅修持寂止,也必須修持勝觀 10:45​
-----------------------------------------------------------------------------------------------------------------------
講次: 0022
標題: 修止是為了修觀
《廣論》段落: P342-L13 ~ P343-L6如是成就無分別住等持……亦定應修觀。
-----------------------------------------------------------------------------------------------------------------------

0’00”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大家的修行有進步嗎?有沒有在捨惡取善上有更進一步的修心啊?如果有的話,真的很隨喜大家!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止觀章的奢摩他品,請大家打開《廣論》書的342頁最後一行。看文,有翻到書吧?57”

修成寂止是為了讓心隨欲趣向無邊的善所緣
如是成就無分別住等持,心於所緣不餘散者,義為令心於善所緣,成就堪能任欲遣使。此復繫心於一所緣即能安住,欲令起時,亦於無邊善所緣境如欲而轉,如濬溝渠引諸流水。1’31”
  如果我們來解釋一下這一段,這裡邊的第一句話是:「如是成就無分別住等持」,那麼修成等持,等持就是三摩地,什麼樣的三摩地、什麼樣的等持呢?就是在一個所緣上,心不會散到其他的地方,無分別而安住的這樣的一個奢摩他,這樣的一個等持。2’04”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修成這樣的等持呢?修成這樣的等持,到底是為了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呢?義為令心於善所緣如欲而轉。所以「義為令心於善所緣,成就堪能任欲遣使」,是為了修成堪能,什麼樣的堪能呀?就是對於善所緣能夠隨意地驅使我們的內心,想讓我們的心做什麼,然後心就會乖乖地做什麼,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才修成等持的。為了讓心能夠聽使喚、聽話,讓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3’04”

  那麼,這樣的「堪能」又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將心安置在一個所緣,也就能夠安住在那個所緣上。就是說你把心安置在一個所緣,它就能夠安住在那個所緣上,它有這樣的能力;如果你把心放開,它也能隨心所欲地趣向無邊的善所緣。就是不僅僅是安住一個所緣死死地抓住,你放開的時候,再安住另一個所緣、另一個所緣、另一個所緣,都可以隨心所欲地趣向於無邊的善所緣。3’43”

  打一個比喻的話,就像在已經疏通的這樣一個溝渠中,這個溝渠已經挖好了,然後這邊放水的話導入水流,這個水就會沿著這個溝渠非常順利地流淌,通暢、沒有阻力。所以在這個疏通得很好的溝渠中把水導入,水能夠很好地——注意——被引導流向。為什麼要挖一個溝渠呢?就是要引導這個水,讓它朝什麼地方流,它就朝什麼地方流。那麼寂止,安住於一個善所緣,心就不會被不善品奪取,而能趣向於善品,這樣修好的溝渠引導的水流也是一樣的。達到這樣的狀態,讓心安住就安住,讓心趣向於無邊的善所緣,心就會趣向於無邊的善所緣,這就是一種內心堪能的狀態。4’55”

  這種內心堪能的狀態,是不是我們修心要達到的目標?也就是我們修止要達到的目的?通俗一點說的話,比如說我們不想讓我們自己生氣──就是緣著那個容易生瞋心的所緣,去生起非理作意──那就可以把心從那個所緣上移開,對不對?你不想憂傷的話,就可以不要憂傷,因為心已經很聽話了,它就會安住在你想要安住的地方。5’29”

修成寂止後,應將護攝無邊善、滅無邊過失的所緣
  成就了這樣的止之後,注意!又要做什麼呢?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5’41”
故成止後,更須將護所緣行相,謂緣如所有及盡所有境智慧、施心、戒心、忍辱、精進、淨信及厭離等,諸能攝無邊善、滅無邊失者,若唯安住一所緣境者,是未了知修止之義,應知不能令於善行起大功效。如是若捨行品、觀品妙觀察慧所觀察修,唯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其利極小。6’30”
  解釋一下:因此,修成寂止之後要將護所緣行相。「將護」是什麼意思呀?就是守護,守護、維繫這樣的意思。那麼,維繫所緣行相意思就是,注意!說維繫,維繫我和你的善緣、維繫我們的一種和平的關係,其實這就是持續不斷地修持所修的這個所緣行相。如果中斷了,或者暫時地停止所緣行相的話,其實就不是維繫的所緣行相了。對不對?應該是這樣吧!7’13”

  要將護什麼樣的所緣行相呢?攝集無邊的善法,以及遮止無邊過失的這個所緣行相。我再說一下,是誰要攝集無邊的善的所緣行相?是我們的心,對吧?那麼心為什麼要攝集無邊的善、遮止無邊的過失呢?因為要斷惡修善啊!對不對?要修習這樣的資糧,遮止這樣的過失。7’45”

  那麼如果從它的所緣行相分的話,比如說緣著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的這個智慧,如所有性是什麼呀?就是空性,對吧?盡所有性就是不是空性的法,布施的心、防護的心、忍辱、精進、信心,還有厭離心等等。在修成寂止之後,還要將護攝集無邊善法與遮止無邊過失的所緣行相。如果修成寂止之後,我們只能,注意!我們只能始終將心安置於一個所緣而安住,就是你心只是抓住一個所緣而安住。聽聽宗大師怎麼講?宗大師說:「是未了知修止之義。」就是說這是不了解修止的目的。這裡的「義」,就是目的的意思。就修成了止之後,還是把心安住在一個所緣上這樣的行為,宗大師的看法是這樣的。所以我們應當了知只是始終將心安置於一個所緣而安住,這對於行善無法產生很大的功效,智者是不許的。9’14”

  那麼捨棄了行品與觀品──行品是什麼呀?就是行持方面,非智慧的修行的部分都是行品;觀品是什麼?就是見解方面,觀品應該是被智慧攝持。捨棄了行品與觀品的分別觀察慧進行的觀察修,只修持一心專注的三摩地,功效也是非常微小的。9’42”

  所以,我們很幸運地如果獲得了殊勝的奢摩他,就可以隨心所欲地讓內心安住在善所緣上,想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這是一件多麼令人可喜的事情!雖然具有這樣的能力,但是我們不應該感到滿足,要去成辦緣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的妙慧、施心、戒心、忍辱、精進、淨信,還有厭離心等等無邊眾善,如此才能夠滅除無邊的過失。如果只滿足於已經得到的這個三摩地的話,這是不了解修學奢摩他的目的,不能夠增長廣大的善行,那麼修奢摩他的利益就非常小了!我們費了那麼大的苦心修成了奢摩他之後,怎麼能夠忍心獲得這麼小的利益呢?10’45”

為斷煩惱種子,不應僅修持寂止,也必須修持勝觀
  接下來,我們再往下看。10’52”
尤於無我義,若無引生恆常猛利定解方便,謂以觀慧觀擇將護,如是緣如所有性毘缽舍那,縱久修習正奢摩他,僅容壓伏現行煩惱,終不能斷煩惱種子。故非唯修止,亦定應修觀。11’29”
  解釋一下,尤其對於無我的這個內涵來說,如果沒有發起猛利,注意!如果沒有發起猛利而且恆常持續的定解的方便,這個方便是什麼呢?就是以分別觀察的這個智慧觀擇、將護,緣著什麼呀?如所有性的毗缽舍那,就是空性吧!如果沒有這樣的毗缽舍那,注意!無論多麼長久地修習奢摩他,能達到什麼樣的狀態呢?評估一下,我們這樣地努力達到什麼樣的狀態?「僅容壓伏現行煩惱,終不能斷煩惱種子。」就是只可能壓伏現行的煩惱,不可能連根斷除煩惱的種子。我們的目的是要連根斷除煩惱的種子,切斷輪迴的根本,看起來只修奢摩他是完全達不到這個目的的。所以我們不應該只修寂止,也必須修習勝觀。12’54”

  宗大師在這裡提到對於無我義要恆常猛利地定解,注意!要恆常猛利地定解無我義。這一點宗大師有在《止觀釋難》中寫到這樣一段話,說:就像手持斧頭砍樹,如果這個手顫抖地太嚴重的話,無論斧頭怎麼樣地砍樹都無法砍斷。同樣地,如果不先成就奢摩他的話,觀察的心沒有結合安住的力量,導致無論如何觀察都生不起摧壞不順品的力量。13’41”

  那麼如同有力的手極其堅穩地拿著利斧,如此砍樹很快地就能砍斷;以極其堅固的奢摩他的手執持著我們的心、內心,握著智慧的鋒利的武器,以此修習觀察真實性,就能具足摧壞不順品的力量。也提到關於這一點,說就像次數太少,就是你在砍這棵煩惱的毒樹的時候,你次數太少是砍不斷這棵煩惱的樹的。如果不以智慧多次地觀察,無法成就有能力的勝觀,所以要數數地觀察。14’36”

  這裡邊對於猛利地、恆常地定解無我義,宗大師提出了這樣的一段教誨,希望大家能夠放在心上。不要現起我們好像不愛護樹,現起那種義共相,不是的,這是要砍斷內心無明的這個毒樹,它是一個譬喻。14’59”

  那麼修奢摩他的時候,只能壓伏煩惱的現行,無法斷除煩惱的種子,這樣絕對是不夠的!所以我們不應該只修習奢摩他,一定、一定、一定要去成辦毗缽舍那!就是修習奢摩他的目的,其實是為了進一步要觀修空性;觀修空性的目的,是要結束所有煩惱的種子、砍斷所有煩惱的種子那個根,也就是輪迴的那個根,也就是生老病死的根。所以修止是為了斷除生老病死的根本,那麼如何斷除生老病死的根本呢?就是一定要觀修空性,而且要猛利、恆常地定解無我義,進行這樣的修心。15’55”

  今天就講到這兒。下週見,謝謝大家!16’02”

《菩提道次第廣論》改譯原文
如是成就無分別住等持,心於所緣不餘散者,義為令心於善所緣,成就堪能任欲遣使。此復繫心於一所緣即能安住,欲令起時,亦於無邊善所緣境如欲而轉,如濬溝渠引諸流水。故成止後,更須將護所緣行相,謂緣如所有及盡所有境智慧、施心、戒心、忍辱、精進、淨信及厭離等,諸能攝無邊善、滅無邊失者,若唯安住一所緣境者,是未了知修止之義,應知不能令於善行起大功效。如是若捨行品、觀品妙觀察慧所觀察修,唯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其利極小。尤於無我義,若無引生恆常猛利定解方便,謂以觀慧觀擇將護,如是緣如所有性毘缽舍那,縱久修習正奢摩他,僅容壓伏現行煩惱,終不能斷煩惱種子。故非唯修止,亦定應修觀。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22.PNG
22.PNG (83.1 KiB) 已瀏覽 3694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23-靜慮壓伏煩惱,智慧摧滅隨眠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23-靜慮壓伏煩惱,智慧摧滅隨眠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23-靜慮壓伏煩惱,智慧摧滅隨眠

【廣論止觀初探第 23 講】延續上一講,本講繼續探討「止觀必須雙修」:以靜慮壓伏煩惱,以智慧摧滅隨眠。因為如果單修寂止,只能暫時壓伏煩惱,並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若要斷除煩惱的種子、徹底解決生死輪迴,就必須修成證得無我的勝觀。

為幫助大家理解,真如老師在本講引用《四家合註》巴梭尊者的解釋,與永津智幢大師的口傳教授,講了一個公案:有一位外道,為了和佛陀較量,認真修定12年,終於獲得色界與無色界的靜慮等至,卻沒想到出定後發現老鼠咬去了他的長髮,於是他生起強烈的瞋心,不但當下立刻退失禪定,死後還墮入惡趣。

老師說,如果只單純修定,是無法破除生死根本我執的,之後遇到違緣,即使違緣很小,還是會生煩惱;不僅退失修行,也因為惡道的因沒有被對治,死後還要墮惡趣。

對修行人來說,這真是一個悲劇!所以老師特別提醒,修定之前一定要先聞思──透過清淨的傳承,了解佛陀的密意,才能以正確的發心來修習,也才知道得定以後,接下來該怎麼做。這是至關重要,不容輕忽的一件事!

第 23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343 頁第 6 行~第 9 行:如《修次中篇》云:「諸瑜伽師若唯修止,唯能暫伏煩惱,不能斷障,以未發生智慧光明,則定不能壞隨眠故。《解深密經》云:『由靜慮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善摧隨眠。』《三摩地王經》亦云:『雖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後為煩惱亂,如勝行修定。若觀法無我,觀已善修習,是證涅槃因,非餘能寂滅。』(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23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代碼: 選擇全部

第 23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寂止僅能暫時壓伏煩惱現行,不能斷除隨眠 00:36​
2. 外道雖然修持寂止,但無法藉此摧毀我執 05:27​
3. 唯有修成證得無我的勝觀,才能斷除煩惱的根本 12:14

----------------------------------------------------------------------------
講次: 0023
標題: 靜慮壓伏煩惱,智慧摧滅隨眠
《廣論》段落: P343-L6 ~ P343-L9如《修次中篇》云……非餘能寂滅。』
-----------------------------------------------------------------------------

  大家好!很開心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會繼續學習止觀章,請大家打開《廣論》,翻到343頁第6行。36”

寂止僅能暫時壓伏煩惱現行,不能斷除隨眠
  上次我們探討的問題是,如果只修止的話,只能暫時壓伏煩惱,並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勝觀才能斷除。今天我們將繼續探討這個問題,請大家看原文。53”

如《修次中篇》云:「諸瑜伽師若唯修止,唯能暫伏煩惱,不能斷障,以未發生智慧光明,則定不能壞隨眠故。《解深密經》云:『由靜慮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善摧隨眠。』1’25”
  解釋一下這一段。這個引的這部論是《修次中篇》,《修次中篇》中說:這個瑜伽師如果只是修習寂止的話,只能暫時壓伏煩惱,並不能藉此斷除蓋障。沒有生起智慧的光明,便無法善為消滅,注意!消滅什麼呀?隨眠。意思就是如果只修持止的話,沒有生起智慧的光明,雖然可以降伏煩惱的現行,但是無法斷除煩惱的隨眠種子,做不到!2’15”

  「隨眠」又出現了,前邊學過《道次第》的同學,知不知道什麼是隨眠呀?「隨眠」什麼意思呢?隨眠就是躲在後面,躲在後面的意思。舉個例子來說,就像燒了火,這是我以前聽上師講的例子,就像燒了火,慢慢地上面一層變成灰了,它底下是有火,但是從上面看起來就是好像是灰。你看到上面的時候,你看不到下面的火,這個時候你要如果用手去碰那個灰的話,哇!那會燙壞,是看不到的——底下的火。隨眠就是這樣的,實際上這個灰下面是有火的,雖然看不到。表面上看已經像全部都燒成灰了,就是灰一樣,你是看不到底下的火,隨眠就是類似於這樣底下的火一樣。3’20”

  那麼降伏煩惱的現行是什麼意思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降伏煩惱的現行,對比我們現在每天心境起伏這麼大,一會兒被各種煩惱和各種壞心情所打擊的這種狀態,降伏了現行煩惱是非常舒適的狀態。比如說我們獲得了身輕安、心輕安,而且安住在這樣的狀態中。如果沒有其他的目標的話,這種狀態的人應該是非常快樂的一個人。對不對?對比於沒有修成定之前,簡直是活在天堂裡,沒什麼現行煩惱的呀!所以從根本上,我們的生活質量有極大的提高,因為沒有什麼壞心情了,非常非常快樂的!4’18”

  所以如果在最初修定的時候,沒有安立殊勝的動機,請問人處在這種狀態中會不會不想離開呀?可能滯留在這種狀態之中停滯不前,非常有可能吧!所以在修定之前,一定要把為什麼修定、修到這種狀態的定之後該用它來做什麼,這個問題要聞思清楚。要聽佛怎麼說、祖師怎麼說,一定要依著清淨的、有清淨傳承這樣的教授來修習止。4’57”

  在修止前的聞思,就是能夠聽到清淨傳承的解釋佛陀的這個密意——佛陀的意思到底是什麼,我們才能夠以正確的發心、正確的目的來修習止,得定了之後知道該幹什麼,這都是要仰賴於在修定之前的聞思啊!對吧?5’27”

外道雖然修持寂止,但無法藉此摧毀我執
  那麼在這段《修次中篇》之後,蓮花戒論師也有了一個依據。就是在《解深密經》中說:靜慮壓伏煩惱,智慧善於摧滅隨眠,蓮花戒論師除了引用《解深密經》以外,也引了其他經典。5’51”
《三摩地王經》亦云:『雖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後為煩惱亂,如勝行修定。6’04
  在《四家合註》裡,巴梭尊者對這段經文有這樣一個解釋,《三摩地王經》也有這樣說:外道等雖然他修持寂止的這個定,但是他只修定是無法破除這個我想的。這裡的「我想」就是指我執。外道雖然也會修定,但是無法透過修定而破除我執的。因為無法斷除我執,所以即使透過定力讓現行煩惱,注意!讓現行煩惱暫不生起、暫時不生起,但是是永遠都不會生起嗎?不是的,是暫時。暫時的意思就是之後煩惱仍會再度地生起,再度強烈地擾亂我們的心。就像誰呢?就像外道勝行在此修定一樣。7’06”

  這裡邊就出現一個人物了!說如果我們只修定的話,就會像那個人一樣。那個人是誰呢?他是一個外道,他是一個非常努力修定的外道,這個外道叫勝行,也可以翻譯成增上行,這個外道是印度的。那麼增上行這個外道是在佛世的時候,他看到佛陀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功德,他就想跟佛陀競爭,然後就去努力地修定。他想要變得比佛陀還要厲害,他要超過佛陀,所以他就努力地修、努力地修,結果還真修成了三摩地,獲得了身輕安、心輕安,甚至八種靜慮啊、等至都獲得了,當然他也獲得了神通吧!8’09”

  然後當他出定的時候,由於多年長時間的入定,使他的頭髮不知道長多長,總之長得很長、很長。老鼠幹什麼呢?吃掉了他的頭髮。想像一下,應該是吃東西,應該吃得亂亂的吧!然後他出定之後一看,哇!居然生起了瞋心。入定這麼久,得了這麼高的定,老鼠吃掉了頭髮這件事,其實頭髮剪了就可以了,他居然生起了瞋心。為什麼對老鼠吃掉他頭髮的這樣一個境會生起這樣的瞋心呢?為什麼會這樣?沒有斷除煩惱種子、隨眠!雖然他這個煩惱並沒有起現行,但是煩惱在不在?在的。就像我們舉那個例子:灰下面是有火的,煩惱還在。而現在被那個老鼠咬頭髮這個境一勾,這個煩惱就不是灰下面的火,它直接著起來了——起現行了。如果只修定的話,就如同是這個例子一樣,他雖然暫時地伏住了這個煩惱,但是他沒有斷除煩惱,還終究會變為現行。他沒有獲得涅槃、沒有斷除瞋心。9’55”

  在永津智幢大師的口傳中,也有講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在口傳中是流傳得比較廣泛的,很有名的一個故事。這個增上行的外道,他想要跟佛陀較量,於是他留了很長的頭髮,然後屏住呼吸,在十二年間修定,因此獲得了色界與無色界的八種靜慮等至、色界的四種靜慮,還有無色界的四種等至,注意喔,都得到了!然後結果還是那樣,他出定之後,他發現自己的頭髮被老鼠咬成一段、一段的,就幹什麼去了?作成鼠窩了,所以他起了猛利的瞋心。由於生起強烈的瞋心,當下——注意——立刻退失了色界與無色界的八種靜慮等至,而且這裡邊還有講說他死後還要墮落地獄。10’54”

  經典中舉了增上行外道的這個公案,是要告訴我們:即使我們那麼認真地修行,修定修了十二年,而且他色界與無色界的禪定都獲得了,在我們看來這已經是很難想像的一種用功的狀態和達到的境界了,但是這是一個悲劇。因為他單純只靠修定,無法破除生死的根本我執,所以到之後遇到違緣的時候,那個違緣其實滿小的,老鼠咬了他的頭髮而已,但是還是會生起煩惱。不僅退失了過去辛辛苦苦修出來的禪定,連惡道的那個因在自己的相續裡都沒有對治掉,死後還會墮入惡趣,所以這真是一個悲劇!如果不好好地跟著佛陀、祖師學習正確地修習奢摩他,還有斷除煩惱的種子,就害怕走上這樣的路。這是在經典裡告訴我們這樣是不可以的。12’14”

唯有修成證得無我的勝觀,才能斷除煩惱的根本
  那麼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原文。說:12’22”
若觀法無我,觀已善修習,是證涅槃因,非餘能寂滅。』12’32”
  說獲得了寂止以後,如果對於法分別觀察無我,分別觀察之後要做什麼?要去修習,這就是證得涅槃果位的因啊!修成了證得無我的毘缽舍那,才能獲得解脫、斷除煩惱的種子。脫離生死的時候,我們就能得到了寂靜涅槃的果位,其他任何的因都無法獲得寂靜涅槃的果位,唯有什麼呀?唯有現證空性的智慧,才能斷除煩惱的根本。除此以外,還有其他的辦法嗎?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辦法了!13’30”

  所以在這一段,佛菩薩殷殷地教誨我們一定要修習空性!當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得到了禪定之後,一定要以這樣的定力進而去修習勝觀。因為修習了空性之後,才能夠斷除煩惱的種子,讓它遇到什麼境都再也不發苦芽,不會再去輪迴,這是所有的修行者孜孜以求的目標。所以聽到了這樣一個佛菩薩的殷切的叮嚀,希望諸位能把它放在心上。14’15”

  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14’21”

《菩提道次第廣論》改譯原文
如《修次中篇》云:「諸瑜伽師若唯修止,唯能暫伏煩惱,不能斷障,以未發生智慧光明,則定不能壞隨眠故。《解深密經》云:『由靜慮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善摧隨眠。』《三摩地王經》亦云:『雖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後為煩惱亂,如勝行修定。若觀法無我,觀已善修習,是證涅槃因,非餘能寂滅。』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23.PNG
23.PNG (98.68 KiB) 已瀏覽 3640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24-依師多聞正修止觀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24-依師多聞正修止觀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24-依師多聞正修止觀

【廣論止觀初探第 24 講】怎麼做才能幫助自己、親友,乃至芸芸眾生,去解決我們遭遇到的生老病死、愁嘆苦憂惱,進而跳出六道輪迴呢?在第 24 講,真如老師繼續帶我們學習《廣論》的段落,透過佛陀祖師的教誨,我們得以再次看見一個真相、總結一個修行扼要,那就是必須「依師多聞,正修止觀」。

關於這個道理,可以從本講段落中《修次中篇》引《菩薩藏經》的文句來認識。如果沒有聽聞大乘法藏,只是修定獲得身心平靜,就感到歡喜滿足的話,是不可能解決輪迴痛苦的,相反還會導致增上慢等過患;所以佛陀諄諄告誡我們,一定要親近善知識,聽聞隨順解脫的妙法,正確地修行,才能斷除煩惱種子,獲得我們想要的結果。

修習奢摩他的初衷,不應該只是為了擺脫眼前的煩惱。老師說,奢摩他是基礎,就像通往成佛之路的大門,讓我們能向上修持清淨的智慧、一切智智。面對自己生命中的種種不圓滿,還有芸芸眾生所遭受的苦難,我們只有這樣做,才是對自他最深刻的回饋和撫慰!

第 24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343 頁第 9 行~第 12 行:《菩薩藏經》亦云:『若未聞此菩薩藏法門,亦未聽聞聖法毘奈耶,唯三摩地而得喜足,為我慢轉墮增上慢,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嘆、苦、憂及諸衰惱,不能解脫六道輪迴,亦復不能解脫苦蘊。如來於此密意說云:「從他聽聞隨順,解脫老死。」』故欲斷諸障發淨智者,應依奢摩他而修妙慧。(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24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代碼: 選擇全部

第 24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若未廣聞,唯修禪定無法脫離輪迴 00:35​
2. 親近善知識聽聞隨順解脫的妙法,才能解脫老死 06:23​
3. 修三摩地的目的是要獲得一切智智 09:37
------------------------------------------------------------------------------
講次: 0024
標題: 依師多聞正修止觀
《廣論》段落: P343-L9 ~ P343-L12《菩薩藏經》亦云……而修妙慧。
------------------------------------------------------------------------------

0’00”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你們有沒有反覆地聽聞《道次第》的止觀章或者全廣啊?如果有,那真要隨喜大家!如果沒有,就是要再努力一下。35”

若未廣聞,唯修禪定無法脫離輪迴
  今天我們要繼續往下學。請大家翻開《廣論》,有記住多少頁吧?343頁倒數第5行。之前我們學了《修次中篇》,引了《解深密經》,還有《三摩地王經》,今天我們再往下學。請大家看原文。1’01”
《菩薩藏經》亦云:『若未聞此菩薩藏法門,亦未聽聞聖法毘奈耶,唯三摩地而得喜足,為我慢轉墮增上慢,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嘆、苦、憂及諸衰惱,不能解脫六道輪迴,亦復不能解脫苦蘊。如來於此密意說云:「從他聽聞隨順,解脫老死。」』1’40”
  《菩薩藏經》也說:凡是沒有聽聞菩薩藏的大乘法門,沒有聽過聖法毗奈耶──請問「聖法毘奈耶」是什麼呀?巴梭尊者在《四家合註》裡解釋為三藏。律藏是含攝在三藏中,是三藏的根本,所以這裡沒有直接地提到三藏,而是直接提到毗奈耶,以此代表三藏。說沒有聽聞過菩薩藏的大乘法門,沒有聽聞聖法毗奈耶,認為,注意!認為只要三摩地就夠了。如果懷著這樣的念頭的話,由於我慢而墮入增上慢,不能從生、老、病、死、愁、嘆──悲愁、哀嘆、痛苦、憂惱,還有心意擾亂中解脫,不能從六道輪迴中解脫,也不能從苦蘊中解脫。2’56”

  基於這樣的用意,如來開示說:「從他聽聞隨順,解脫老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巴梭尊者解釋說這個「他」是指善知識,要從他聽聞,就是從善知識處聽聞。那麼聽聞什麼呢?注意!「聽聞隨順」,隨順什麼呀?聽聞隨順解脫的教授;聽聞了之後,才能從老死中解脫。所以我們想要從老死中解脫的話,一定要親近善知識,聽聞三藏中隨順解脫的教授,不能認為只要修定就夠了。4’01”

  那麼我們可以思考一下:《菩薩藏經》的這段文要告訴我們什麼呢?這是不是在講一個廣聞的問題呢?如果沒有廣聞的話──就是沒有學習菩薩藏、沒有學習菩薩的三藏的法,有一些人他就只學了一些奢摩他,只接觸了一點點,然後就覺得,注意!就覺得足夠了,認為這可能就會從此智慧如海,然後生起了傲慢的心,這樣是無法脫離六道輪迴的。4’57”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我也聽很多人講過,認為禪定包羅萬象,只要一打坐然後智慧就會自然就開了。好像沒有親近善知識聽聞,沒有把聽聞教典這件事看得有多麼重要。但是我們也沒有清晰地檢查到自己有生起傲慢的心,因為我們會認為「只要心修定就可以了」這樣的心是傲慢的心嗎?我們認為只要修定好像就可以智慧如海,甚至就可以解脫老死了,其實這真是滿麻煩的一個見解!5’40”

  生起了傲慢的心之後,無法脫離六道輪迴,那就跟最初我們想要學三摩地的初衷是相違背的。那麼正確的做法應該怎麼做呢?「如來於此密意說云」,就說要從親近善知識,聽聞三藏、善巧三藏,我們才能夠知道如何修持止觀,乃至了解很多法,然後來修鍊,正確地修鍊止觀,我們才能脫離輪迴的大海。6’23”

親近善知識聽聞隨順解脫的妙法,才能解脫老死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菩薩藏經》告訴我們的這個道理。也可以再想:未聞此菩薩藏法門,沒有聽聞聖法毗奈耶,就會得喜足嗎?6’40”

  因為如果修定的話,大家都知道,非常容易為我們的身心帶來很穩定的、很平靜的這樣的一個喜悅。這樣一個喜悅的狀態,有的時候會令人裹足不前,而且有的時候會令人迷戀其中,會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很大的修行成就──就心靜如水呀!心靜如水的話,是不是也沒有悲心了呢?對於毗缽舍那、對於空性也沒有什麼希求和探索的心了呢?對親近善知識也沒有什麼欲樂,就只願意天天修定的話,如果沒有善知識指導,就只對此有興趣,「而得喜足」後,「為我慢轉墮增上慢」。這裡邊的「為我慢轉」就是沒辦法對治我慢,他隨著我慢轉,因為不認識、不知道我慢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生起了我慢,所以就只能隨著我慢轉。而且會繼續加深,「」,墮入──更深了──「增上慢」。7’54”

  可能是隨著打坐的經驗的加深,隨著修定的不同的體會,會不會覺得自己在證悟的經驗越來越了得?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個明白的老師指導,自己也沒有去聽聞教典的話,同行中也沒有人根據教典跟自己探討一下,可能會誤判自己修定所產生的種種境界就是真實的證德,甚至會把這個修禪定誤以為是證空性了。以前都講過。所以這裡邊說:由我慢轉墮增上慢,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嘆、苦、憂,還有衰惱,後面,「不能解脫六道輪迴,亦不能解脫苦蘊」。8’45”

  我們有一些新的同學沒有聽過前面的《道次第》,或者開始聽,就會知道:喔!如果不聽聞菩薩藏法,沒有聽聞聖法毗奈耶,會有這樣的問題,那麼該怎麼辦呢?佛陀就告訴我們說:應該親近善知識,聽聞這些法藏,才能夠解脫老死。這是一個辦法。那麼已經有這樣一個問題的,也是要從這兒改進開始。總之,如果我們想要解脫生、老、病、死、愁、憂、慨嘆這些問題,解脫六道輪迴的話,一定要親近善知識,聽聞隨順解脫的妙法才行,這是佛陀對我們的諄諄的教誨。9’37”

修三摩地的目的是要獲得一切智智
  我們再往下看原文。《修次中篇》中引了《解深密經》、《三摩地王經》、《菩薩藏經》,說明一定要修毗缽舍那才能從輪迴中解脫出來,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徹底地解脫生、老、病、死。那麼接著往下看原文:10’06”
故欲斷諸障發淨智者,應依奢摩他而修妙慧。10’13”
  因此,由於希望斷除一切蓋障而發起清淨智,所以應當安住於奢摩他而修持智慧。這裡邊的清淨智慧,就是指一切智智;斷除一切蓋障──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就能獲得一切智智。我再問一遍:一切智智,為什麼我們現在不能夠獲得一切智智呢?因為有兩個障障蔽住,阻擋著我們。就是什麼?煩惱障和所知障,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就能夠獲得一切智智。10’51”

  那麼我們如果想要獲得清淨智慧、想要獲得一切智智的話,怎麼辦呢?「應依奢摩他而修妙慧。」所以應當安住於奢摩他,在奢摩他的基礎之上,我們要修持智慧。注意!我再說:不是「唯三摩地而生喜足」,不是只修三摩地,而是要在奢摩他的基礎上,我們有向上更深的欲求、更迫切的願望。這個願望是什麼呢?就是要修持智慧,要得到清淨的智慧,甚至要得到一切智智。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才要修三摩地,不是只要三摩地。11’44”

  所以這一段文字,經典上這一段文字也告訴我們說:修三摩地的目的,它的初衷是要獲得清淨的智慧,不是僅僅要擺脫現世的煩惱。雖然修三摩地,足以讓我們擺脫現世的很多困擾,但它的偉大的作用遠不止於此。所以籍借著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到,哇!修三摩地原來好像一扇大門一樣,在我們眼前開敞這個成佛之路。一路都要在三摩地的基礎上,希求清淨的智慧,這是一個修行者能對自他的生命給予的一個最深刻的回饋,也可以說最深刻的一個撫慰。如果以這樣殊勝的一個目標來修三摩地的話,那三摩地能為我們的生命帶來太多、太多的喜悅了!所以從樂趣勝樂,何樂而不為呢?12’58”

《菩提道次第廣論》改譯原文
《菩薩藏經》亦云:『若未聞此
菩薩藏法門,亦未聽聞聖法毘奈耶,唯三摩地而得喜足,為我慢轉墮增上慢,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嘆、苦、憂及諸衰惱,不能解脫六道輪迴,亦復不能解脫苦蘊。如來於此密意說云:「從他聽聞隨順,解脫老死。」』故欲斷諸障發淨智者,應依奢摩他而修妙慧。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24.PNG
24.PNG (39.49 KiB) 已瀏覽 3586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25-總攝須雙修之因相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25-總攝須雙修之因相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25-總攝須雙修之因相

【廣論止觀初探第 25 講】從第 19 講開始,真如老師一直在帶我們學習《廣論》「別學後二波羅蜜多」的第四個科判:理須雙修,止觀都必須修持的原因。在第 25 講,老師完成了「理須雙修」所有段落的文義解說,並為我們做重點複習。

老師說,通達空性的毘缽舍那,需要具足不散動、通達實性兩個部分。「不散動」是從無分別的奢摩他出生,「通達實性」則是從聞思空性得來。

在還沒有獲得奢摩他之前,我們隨散亂心修行,行善的力量非常微劣;成就奢摩他之後,心不會散到其他地方,做任何善行的力量都會很強大。擁用這個能力之後,不應單單把心安住在一個所緣上,應進一步攝集無邊善法、滅除無邊過失,證得無我的毘缽舍那。

在此,老師特別帶我們念宗大師的恩──大師在「理須雙修」引用了很多經論來說明,就是希望我們能信受佛語,願意沿著清淨傳承來修學止觀,這樣才能成滿自己與一切有情的心願──徹底斷除煩惱,解脫生死。

第 25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343 頁第 12 行~ 344 頁第 1 行:《寶積經》亦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淨智,智淨戒圓滿。』《修信大乘經》亦云:『善男子,若諸菩薩不住於慧,我不說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25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25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引據《寶積經》說明透過清淨智慧而使戒律圓滿 00:41​
2. 引據《修信大乘經》說明不安住智慧無法圓滿大乘道 05:07​
3. 複習「須雙修之因相」的要點 05:57​
4. 修成寂止後,一定要修勝觀 10:19

代碼: 選擇全部

講次: 0025
標題: 總攝須雙修之因相
《廣論》段落: P343-L12 ~ P344-L1 《寶積經》亦云……能生大乘。』」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請大家把書翻到《廣論》343頁倒數第2行。請看,有找到行吧?《寶積經》。我要等你們一下嗎?你們有找到吧?41”

引據《寶積經》說明透過清淨智慧而使戒律圓滿
《寶積經》亦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淨智,智淨戒圓滿。』52”

  《大寶積經》中也有開示說:安住於戒律而獲得定,獲得定之後能夠修持智慧,透過智慧能獲得清淨的智慧,由於清淨的智慧而使戒律更加地清淨,乃至圓滿。透過世間的智慧能獲得出世間的智慧,透過出世間的智慧,我們得到遠離煩惱種子的清淨的戒律,所以宗大師說:「智淨戒圓滿」。1’32”

  這裡邊提到一個──注意──「清淨智」,有沒有注意到?有個智慧,還有個清淨智。那麼什麼是清淨智啊?清淨智可以指分辨諸法的智慧,其中最為殊勝的是什麼呀?就是現證空性的甚深智慧。那麼「智淨戒圓滿」,是說由於清淨智而使戒律圓滿。按照這一段文來看,問大家一個問題:戒律為什麼會圓滿呢?之所以圓滿是由於什麼呢?它的因居然是清淨智!這是什麼意思呢?在《俱舍論》中曾說過,說:「見三得法戒。」就是現見苦諦、集諦,還有什麼?滅諦的時候,就獲得了無漏的戒。什麼是見諦呀?就是現見四諦、現證四諦。當我們獲得了見道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現證四諦,超凡入聖──從一個凡夫轉變成為一個聖者了。3’02”

  那麼見道的時候,請問我們的心續裡的戒律會變成什麼樣呢?就是戒律圓滿。關於戒律圓滿,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這裡邊講的主要是什麼呀?就是「聖所愛戒」,聖者所愛的戒。玄奘大師是這麼翻的。「聖所愛戒」是獲得了見道的時候才能獲得的,聽起來很美吧!到見道的時候,戒律就變成了「聖所愛戒」,聖者都會歡喜、歡喜我們。那麼戒律圓滿就是指這個了,指「聖所愛戒」。要想得到「聖所愛戒」的話,剛才講需要什麼了?需要清淨智,所以才說:「智淨戒圓滿」。有沒有了解到?4’04”

  如果我們不知道「智淨戒圓滿」該怎麼解釋,為什麼會能夠達到戒圓滿?智慧在戒圓滿中,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我們就會認為三學的根本就是戒學呀!但是戒圓滿的因怎麼會是智慧呢?就好好持戒就可以啦!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怎麼會戒學圓滿的因變成了智慧呢?我們無法了解為什麼是「智淨戒圓滿」,對不對?今天聽了之後,我們就會知道為什麼經典要這麼說。所以這裡邊的戒圓滿是指什麼戒呀?是指「聖所愛戒」。有聽清楚嗎?5’07”

引據《修信大乘經》說明不安住智慧無法圓滿大乘道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往下看,看到《修信大乘經》,有找到行吧?5’15”
《修信大乘經》亦云:『善男子,若諸菩薩不住於慧,我不說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5’27”
  所以在《修信大乘經》中也說:善男子,如果不安住於智慧的話,我不會說這個菩薩能夠信解大乘、從大乘所出生。信解大乘前面有講過,是什麼呀?意樂圓滿。大乘所生就是加行圓滿。如果沒有安住智慧的話,是無法獲得意樂圓滿與加行圓滿的。5’57”

複習「須雙修之因相」的要點
  提一個問題:我們上面所講的是在哪一個科判?有誰記得嗎?你們答對了嗎?是第四個科判「須雙修之因相」,對吧?在須雙修這個因相的科判裡,宗大師主要強調不能只修止或者只修觀,必須要怎樣?要修持止觀二者。具足止觀二者的話,我們才能夠清晰地看到無我的內涵。6’37”

  在提到清晰地看到無我這個內涵的時候,大家有沒有回憶一個畫面?是黑夜對吧?黑夜,然後我們去看什麼呀?看壁畫。看壁畫的時候,黑夜中看壁畫,那手中一定要有燈燭,所以我們要點亮燈燭。如果燈不夠亮,或者外面風太大的話,我們是無法看清楚的。同樣地,我們必須具備止觀二者,然後才能夠清晰地、清晰地看到無我的內涵。因為無我的內涵就像那幅最壯麗的壁畫,看到那幅壁畫我們就贏了,就是人生的贏家!7’33”

  在這裡邊有一個需要辨別清楚的地方,就是通達空性的毗缽舍那,要具足不散動和通達實性兩個部分。請問不散動的部分是從哪裡出生的呀?對!就是從無分別的奢摩他出生的。那麼通達實性的、通達空性的那一部分,是從哪兒出生的呢?這個也是從奢摩他出生的嗎?當然不是!8’10”

  成就了奢摩他之後,不僅僅在觀察無我的時候能夠遮止動搖的過失,在修無常、業果、生死過患、慈心、悲心、菩提心等等,也能夠遮止散亂的過失,能夠趣入各自的──注意──任何所緣,都不會散到其他的地方,無論做任何善行,力量都極其地強大。8’37”

  在還沒有獲得奢摩他之前,我們的心力是不能發揮到很大的一個效用,因為就像一個特別寶貴的資源,都隨著散亂心浪費掉了。所以那時候雖然修很多善行,但是因為隨著散亂心而修的善行,力量評估一下,力量非常地微劣。所以這個不散動的心,對於能夠集中火力、集中我們內心的力量,然後徹底地轟炸我們那個自性執,它是有著決定性的一個勝利的作用。9’28”

  也有善知識說如果具有堅固的禪定,再加上菩提心和空正見的這個攝持,我們就能夠更加快速地成辦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所以禪定對於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也有極大的幫助。9’46”

  所以現在我們總結了這一段,我們會發現:喔!原來我的心透過修習禪定之後,就變成一個火力非常強的、非常大的一個力量。我們用這樣的力量去衝擊老病死的這個根源的話,是絕對火力夠猛的,是可以衝破它!剛才我說到通達實性的那個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不是從止,對吧?你們有答案吧?是從聞思空性得來的。10’19”

修成寂止後,一定要修勝觀
  那麼我們再思考下一個問題。修成奢摩他之後,是不是就只要從始至終地把心安置在一個所緣上就夠了呢?是不是就已足夠呢?如果我們認為這樣就足夠的話,宗大師說這種見解是什麼呀?是不了解修止的目的的。因為修止的目的不是讓我們的心修成了止之後,還放在這一個所緣上。11’01”

  修成了奢摩他之後,注意!還要將護攝集無邊的善法,還要遮止無邊的過失的所緣行相。這裡邊清晰地提到了無邊的善行和無邊的過失,從無量劫來我們生命的相續,無始劫來到未來的、沒有盡頭的這個相續。所以用這麼強烈的內心的力量,如果能夠攝集無邊的善行的話,那我們修行的速度會變得非常快。如果修成了這個禪定的話,還是老老實實地把這麼大的火力集中在一個善所緣上,宗大師說那你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修奢摩他。奢摩他就是要把所有的那個善行都用這種強的力量把它攝集回來,讓我們擁有強大的心力。11’58”

  如果沒有證得空性的毗缽舍那,無論我們花再久的時間一心專注,注意!這麼強的火力也只能壓伏煩惱的現行,無法連根斷除煩惱的種子,無法出離三界,無法出離輪迴,無法脫離死主的牙齒縫。並不能對我們的生命的痛楚產生根本性的截斷──就苦楚都沒有了,因為死亡並沒有消滅。所以解脫生老病死的願望,如果不去觀修空性的話,只修止是沒辦法成辦的。12’45”

  談到這裡的話,再次地回到我們最初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修止?因為就是為了要解決苦、解決輪迴,一定要擺脫這個苦蘊的束縛。那麼擺脫這個苦蘊的束縛,只有禪定力絕對是不可以的,一定要有空性的力量。因為禪定、就算再高的禪定,也只能壓伏煩惱的現行。壓伏煩惱的現行,一旦遇到強烈的所緣境,我們這個煩惱的根沒有斷,它還是再能夠發作出非常痛苦的這個作用。所以煩惱這件事要想它徹底消除,必須把它連根斬斷,而那把利器就一定是空性!13’43”

  所以我們修奢摩他只是一個手法,就是你修了奢摩他之後,才能使這個空性更加有力,就像我們說的燈火要穩定,不要被那個風所吹散,對吧?然後我們才能夠看到無自性的那個,我們生生世世都想要看到的那個無自性的圖畫。14’10”

  所以在「理須雙修」,就是一定要雙修止觀的這一個篇章中,宗大師舉了超多的經論,希望說服我們的心能夠信受佛語、信受祖師的語錄。然後沿著傳承祖師的這個清淨的傳承成辦我們的心願──就是令自己能夠解脫生老病死,也能令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能夠解脫生老病死,這美好的願望一定要靠修止、又修觀,才能夠成辦的!14’53”

  所以我們要想解脫老死,絕對不能夠只修止,或者修止之後就停在那兒了,一定要修觀!必須要修持證得無我的這個毗缽舍那,我們才能夠徹底地脫離老死,獲得寂靜涅槃的果位。15’17” 

《菩提道次第廣論》改譯原文
《寶積經》亦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淨智,智淨戒圓滿。』《修信大乘經》亦云:『善男子,若諸菩薩不住於慧,我不說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25.PNG
25.PNG (35.98 KiB) 已瀏覽 3573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26-先修寂止,後修勝觀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26-先修寂止,後修勝觀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26-先修寂止,後修勝觀

【廣論止觀初探第 26 講】在前面第 25 講,真如老師帶我們學完「必須雙修止觀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呢?修持止觀需要順序嗎?修持止觀的順序,和獲得止觀的順序是一樣的嗎?在第 26 講,老師繼續講第五個科判「次第決定之理」。

老師先沿《廣論》消文,並引用《四家合註》來說明:要先修成寂止,然後依靠寂止,修持證得空性的勝觀,才能消滅三界的煩惱和煩惱的種子。如果沒有先生起寂止,即使生起隨順的勝觀,也沒有辦法斷除煩惱。

接著老師帶我們探討一個他宗的問題:「止的所緣是沒有固定的,可以緣著存在的事物而修,也可以緣著存在事物之上的空性而修;了解無我的內涵,緣著無我修持的話,止觀可以同時生起。如果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們學的時候,要先尋求寂止,之後才修持勝觀呢?」順序到底如何?歡迎來聽第 26 講,跟著真如老師一起一探究竟!

第 26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344 頁第 2 行~ 344 頁第 8 行:第五、次第決定之理者:如《入行論》云:「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謂先修止,次依止故,乃修妙觀。

若作是念:「《修次初篇》云:『此之所緣無定。』此說止緣無有決定。前文亦說,止所緣中俱有有法、法性。故先了解無我深義,緣彼而修,則心無散亂之止及緣空性之觀即可俱起,何必先求奢摩他已,次乃修觀耶?」答:此說止為勝觀前行之理者,非說引生證無我正見之領解,須先修止,雖無止者,亦能生正見故。又此正見內生轉心覺受,亦不須以止為先,以無止者,僅以觀慧數數思擇串習,亦能轉心,無所違故;以若相違,則修無常、生死過患、菩提心等,引生轉心覺受,皆須依止,太為過失,理相等故。(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26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26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修持止觀的次第:先修成寂止後,依靠寂止而修持勝觀 1:03​
2. 他宗:如果止觀可以同時生起,為何需先求寂止,後修勝觀? 3:47​
3. 自宗:引生證得無我正見的理解,以及對正見引生轉變心意的覺受,不一定要先生起寂止 7:43

代碼: 選擇全部

講次: 0026
標題: 先修寂止,後修勝觀
《廣論》段落: P344-L2 ~ P344-L8第五、次第決定之理者……理相等故。
0’00”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前一節課我們學完了必須雙修止觀的原因。那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呢?修持止觀需要順序嗎?那修持止觀的順序和獲得止觀的順序是一樣的嗎?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繼續往下學了,學「次第決定之理」。請大家翻開《廣論》344頁第2行,請大家和我一起看原文。1’03”

修持止觀的次第:先修成寂止後,依靠寂止而修持勝觀
第五、次第決定之理者:如《入行論》云:「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謂先修止,次依止故,乃修妙觀。1’27”
  在巴梭尊者與語王尊者的《四家合註》裡邊,有解釋這段文,說《入行論》說:「要透過一心專注地修習善所緣。」注意!這裡邊出現了「善所緣」,「善所緣」這個詞,就顯示了內外道在奢摩他的修法上的差別,我們必須是緣著善所緣來修習奢摩他的。透過一心專注地修習善所緣,遠離沉掉,引發身心輕安的這種快樂,具足這樣的寂止;進而證得空性的勝觀,這樣的勝觀能夠消滅三界的煩惱,還有煩惱的種子。我們了知了之後,應當修持證得空性的勝觀。首先應該尋求勝觀的所依,勝觀的所依是什麼呢?也就是寂止。那麼為什麼要先尋求寂止呢?因為沒有寂止,就無法生起勝觀。所以《入行論》說:「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2’56”

  在宗大師引完了《入行論》之後說:要先修成寂止,之後要依靠寂止而修持勝觀。那我們應該要了解具有寂止的勝觀才能摧伏煩惱,如果在勝觀之前沒有先生起寂止,自然就沒有辦法生起勝觀。即使生起了隨順的勝觀,但隨順的勝觀有沒有辦法斷除煩惱呢?沒有辦法斷除煩惱。所以唯有生起勝觀才能摧伏煩惱,生起勝觀之前,就必須要先生起寂止。3’47”

他宗:如果止觀可以同時生起,為何需先求寂止,後修勝觀?
  接著宗大師舉了一個他宗的想法,這個他宗的想法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看文。有找到吧?「若作是念」,有找到嗎?「若作是念」。4’02”
若作是念:「《修次初篇》云:『此之所緣無定。』此說止緣無有決定。前文亦說,止所緣中俱有有法、法性。故先了解無我深義,緣彼而修,則心無散亂之止及緣空性之觀即可俱起,何必先求奢摩他已,次乃修觀耶?」4’40”
  就是講了上面一段之後,有人聽了心裡想,或者沒聽他也在想。《修次初篇》中有這樣一段文,說什麼呢?說「此之所緣」,這個「此」就是指奢摩他,就是說止的所緣是沒有固定的,而且如同前面所說的,止的所緣包含了什麼呀?有法和法性兩種。那麼「有法」是指什麼呀?差別事,對吧?差別事又是什麼呢?差別事就是具有特點的事物。那什麼東西具有特點呢?凡是存在的、所有存在的事物都具有特點,所以就是指包含了所有存在的事物,也即是所有的法。那麼「法性」呢?法性就是指有法之上的空性。所有的差別事上都具有法性嗎?對!都具有。所有存在的事物上都具有的空性。5’51”

  那麼如果舉個例子來說的話,比如說補特伽羅是有法,那麼補特伽羅之上的空性就是什麼?法性;那麼五蘊是有法,五蘊之上的空性就是法性。所以止的所緣包含了有法和法性二者,包含了所有的存在和存在在事物上的空性。從這樣的角度來說,止可以緣著存在的事物而修,也可以緣著空性而修——就是存在那個事物上的空性而修。所以也可以理解為止的所緣包含了世俗諦和勝義諦。6’44”

  因此,首先了解無我的內涵,緣著無我修持,注意!藉此即可同時生起「內心不散逸到其他地方的寂止」以及「緣著空性的勝觀」。也就是發生什麼事了?同時生起止觀。注意!同時生起止觀。那麼注意!問題來了:如果是止觀可以同時生起的話,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既然止觀可以同時生起,為什麼還要先尋求寂止,之後才修持勝觀呢?這是他宗提出的疑問。你們心中也會有嗎?7’43”

自宗:引生證得無我正見的理解,以及對正見引生轉變心意的覺受,不一定要先生起寂止
  接著我們可以往下看宗大師是怎麼回答的,請看原文。7’50”
答:此說止為勝觀前行之理者,非說引生證無我正見之領解,須先修止,雖無止者,亦能生正見故。又此正見內生轉心覺受,亦不須以止為先,以無止者,僅以觀慧數數思擇串習,亦能轉心,無所違故;以若相違,則修無常、生死過患、菩提心等,引生轉心覺受,皆須依止,太為過失,理相等故。8’43”
  那麼我們看看這一段,宗大師回答說:寂止作為勝觀的前行的道理,不是指、不是指引生證無我的這個正見的理解需要以寂止作為前行。那麼為什麼引生證得無我正見的理解,不一定要先生起寂止呢?因為即使沒有寂止,也能生起證得無我的正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證得無我的正見,實際上不需要先修止這個功夫;對證得無我的正見生起轉變心意的覺受,也不需要以寂止作為前行。為什麼不需要以寂止作為前行呢?因為即使沒有寂止,透過分別觀察的智慧反覆地觀擇和串習,而使心意產生轉變,這也沒有相違。9’41”

  為什麼沒有相違呢?宗大師接著說:「如果會相違」,哪兩者相違?誰與誰相違呢?「沒有寂止」,以及「透過分別觀察的智慧反覆觀擇串習而使心意產生轉變」這兩者,如果是相違的話,那麼連修習無常啊、生死過患、菩提心,而產生轉變心意的這個覺受,那是不是都要觀待寂止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太過不合理,記得吧?這裡邊說「太為過失」,就是太過不合理,因為原因完全相等的緣故。10’40”

  也就是說如果透過觀察慧反覆地觀擇串習空性,進而使心意產生轉變,一定要先獲得寂止的話,那麼應該不僅僅是思惟空性是這樣的,那對其他的法類也是相同的吧?比如說,對於無常呀、生死過患啊,還有菩提心啊,我們都需要修到讓那個心意轉變,那麼要產生轉變心意的覺受,應該也必須要觀待獲得寂止,就是要先修止才行。11’27”

  但是實際上是不需要的!所以按照道次第來說,先學道前基礎,然後共下、共中士道、上士道,所以修習無常、生死過患,甚至是菩提心,只要不斷地串習,就能生起轉變心意的覺受。這樣的覺受,不一定要獲得奢摩他,才能夠達到內心轉變、生起這樣的覺受。12’04”

  有沒有聽清楚?這是宗大師回答那個他宗的內心的疑問。今天就先上到這裡,下週見。謝謝大家!12’24”

《菩提道次第廣論》改譯原文
第五、次第決定之理者:如《入行論》云:「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謂先修止,次依止故,乃修妙觀。

若作是念:「《修次初篇》云:『此之所緣無定。』此說止緣無有決定。前文亦說,止所緣中俱有有法、法性。故先了解無我深義,緣彼而修,則心無散亂之止及緣空性之觀即可俱起,何必先求奢摩他已,次乃修觀耶?」答:此說止為勝觀前行之理者,非說引生證無我正見之領解,須先修止,雖無止者,亦能生正見故。又此正見內生轉心覺受,亦不須以止為先,以無止者,僅以觀慧數數思擇串習,亦能轉心,無所違故;以若相違,則修無常、生死過患、菩提心等,引生轉心覺受,皆須依止,太為過失,理相等故。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26.png
26.png (171.91 KiB) 已瀏覽 3537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27-勝觀必須以寂止為因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27-勝觀必須以寂止為因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27-勝觀必須以寂止為因


【廣論止觀初探第 27 講】從第 26 講開始,真如老師進入「五、次第決定之理」的講解。第 27 講繼續探討他宗提出的「止觀修習次第」問題,以及宗大師如何解釋,主題為「勝觀必須以寂止為因」。

在這一段,老師說明「寂止是勝觀的前行,要依靠寂止而修持勝觀」並不是指要先獲得寂止,才能引生對空性的理解,或對空正見產生轉變心意的覺受。因為透過分別觀察的智慧,反覆觀擇串習,也能使我們對空性有所理解或令心意轉變。

那麼「寂止是勝觀的前行」是什麼意思呢?是指如果沒有獲得寂止,無論以分別觀察的智慧再怎麼觀察修,都無法發起身心輕安的喜樂;必須先透過止住的力量引發身心輕安,獲得奢摩他,再透過觀察的力量引發身心輕安,也就是毗缽舍那。所以大師說,勝觀須以寂止為因,修毗缽舍那之前要先修奢摩他。

此處他宗所說的,並不是完全沒有經典依據,只是無法正確解釋經典的內涵,誤解了修行次第,以為對空正見產生轉變內心的體驗或覺受,就是證得空性,實際上這時候還沒有證得空性。僅依靠轉變心意的覺受,並不能生起毗缽舍那。

「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真如老師說,透過學經典,能讓我們把心中的疑惑仔細分析,對內心的觀察、對教典的觀察清晰準確、有依據。老師也勉勵大家,對這樣一個思考觀察的過程,要有耐心別著急,多聽幾遍,熟悉以後就可以了!

第 27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344 頁第 9 行~第 12 行:若爾,觀需寂止,道理為何?於此《解深密經》說:「若以觀慧而修思擇、最極思擇,乃至未起身心輕安,爾時但是毗缽舍那隨順作意,生輕安已乃名妙觀。」故若未得止,縱以觀慧任作何許觀修,終不能發身心輕安所有喜樂。若得止已,後以觀慧思擇而修,輕安乃生,故觀須止為因,下當廣說。(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27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27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理解空性的三種層次 0:22​
2. 辨析:引生證得無我正見的理解,不一定要先修止 3:23​
3. 勝觀需要寂止的原因 6:21

代碼: 選擇全部

講次: 0027
標題: 勝觀必須以寂止為因
《廣論》段落: P344-L9 ~ P344-L12 若爾,觀需寂止……下當廣說。

0’00”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週你們過得還好吧?22”

理解空性的三種層次
  上節課我們學到「次第決定之理」,宗大師說寂止作為勝觀的前行,不是指先獲得寂止才能引生對空性的理解,也不是指對空正見產生轉變心意的感受,必須要先獲得寂止。為什麼呢?因為透過分別觀察的智慧反覆地觀擇呀、串習呀,是能夠令我們的心意產生轉變的。那麼不僅僅對空性是如此,對於無常啊、生死過患還有菩提心等等,透過分別觀察的智慧反覆地觀擇串習,也能令我們的內心產生轉變。1’17”

  那麼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對空性的理解大概可能有幾個層次,大概分三個層次。一般來說我們要穿越疑惑,疑惑分成:合理疑惑、等分疑惑,還有非理疑惑三種。比如懷疑空性存不存在,覺得:「應該是不存在。」像這樣的疑惑就是非理疑惑。為什麼呢?因為他超越了事實,他已經跨向非理的地步;那麼懷疑空性存不存在,沒有傾向性的疑惑,他只是懷疑,還在探索中,它是等於等分的,它是一個等分的疑惑;那麼懷疑還有一個,就是懷疑空性存不存在,在思考的時候覺得:「嗯!應該是存在的,存在的吧?」這樣的疑惑就是合理疑惑,因為他還沒有得到決斷。2’25”

  當我們的心超越了非理疑惑這個階段,內心對於空性有一定的理解,這時候的理解就是第一種層次的理解,因為他已經處理完了他的非理疑惑了,超越了。像有人覺得空性應該存在,但是他對於空性能否解決生死存疑,他的疑惑偏向於空性應該無法解決生死。這樣的疑惑,對於空性存在而言,是合理的疑惑,但是對空性能解決生死而言,它就是非理疑惑。那麼現在是第一個層次的理解。第二種就是,對空性有正確的理解,但還沒有證得空性,即使比量證得空性他也是還有沒達到的。那麼第三種是,比量證得了空性,內心確定不疑、確信不疑。3’23”

辨析:引生證得無我正見的理解,不一定要先修止
  關於引生證得無我正見的理解,可以從剛剛講的幾個不同的層次,我們試著去學習和理解一下。但是無論從哪一個層次來理解,其實都不需要先獲得寂止。3’43”

  透過思惟教理斬斷疑惑,然後比量證得了空性,內心生起了空正見之後,繼續地,注意!繼續不斷地串習,然後想辦法讓我們的內心有所轉變,而生起一種強烈的覺受、強烈的感受。要生起這樣的感受,其實也不需要先有止作為基礎、作為前行,也是不需要的,因為透過串習思擇就可以生起了。4’17”

  他宗認為:對無我正見的理解有轉變心意的體驗就是證得了空性。實際上是,轉變心意的體驗,還沒有證得。但是轉變了內心,會認為「這就是空性」,實際上這時候還沒有證得空性。他宗因此就產生了誤解,認為對空正見產生轉變內心的體驗或者覺受的時候,就是證得空性。而宗大師認為生起無我正見的理解之前,不一定要先修止。4’54”

  那麼一般來說,對於證得空性見沒有生起轉變內心的體驗,就不會注意到空性的內涵。透過學習無我空性的法類,我們就會去想:「無我空性應該是那樣的」,內心就會有所轉變,「我要長劫地串習、去觀察」。雖然這樣還沒有證得空性,但是對於空性已經有了些許的或一部分的理解了。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有些人認為僅僅依靠轉變心意的覺受,就能生起毗缽舍那。5’34”

  如果沒有像宗大師這樣地依據經論,很清晰地解釋修行的內涵,實際上很容易產生錯誤的觀點,比如認為可以先獲得毗缽舍那,然後再獲得奢摩他等等。他宗看起來也不是完全沒有經典依據,而是什麼?他無法正確地解釋經典的內涵,然後才會對修行的次第產生種種的誤解。經論當中也有說到生起了空正見之後再修奢摩他,但是這不是指先生起毗缽舍那再獲得奢摩他的意思。6’21”

勝觀需要寂止的原因
  如果證得空性不一定要先獲得寂止的話,那麼獲得勝觀需要寂止,這是什麼意思啊?請大家把《廣論》翻到344頁的倒數第5行,看原文。有找到嗎?6’39”
若爾,觀需寂止,道理為何?6’45”
  說勝觀需要寂止的道理是什麼呢?再說一遍,勝觀需要寂止的道理是什麼呢?宗大師就接著回答了。再看文,有找到行吧?7’01”
於此《解深密經》說:「若以觀慧而修思擇、最極思擇,乃至未起身心輕安,爾時但是毘缽舍那隨順作意,生輕安已乃名妙觀。」故若未得止,縱以觀慧任作何許觀修,終不能發身心輕安所有喜樂。若得止已,後以觀慧思擇而修,輕安乃生,故觀須止為因,下當廣說。7’52”
  我們來解釋一下這一段經文,就是《解深密經》。對此,《解深密經》說:以分別觀察的智慧修習思擇與最極思擇。解釋一下,「思擇」,就是對有法進行思擇。那麼「最極思擇」,就是指對法性作思擇。「法性」是什麼?前面解釋了吧?那麼說:「若以觀慧而作思擇、最極思擇」,這是一種思擇越來越細、越來越細的一個過程。以分別觀察的智慧修持思擇與最極思擇,還沒有生起身輕安與心輕安以前,都是隨順毗缽舍那的作意,產生輕安的時候才是勝觀。因此如果沒有獲得寂止,如果沒有獲得寂止,無論分別觀察的智慧再再怎麼觀修、觀察修,最終都是無法發起身心輕安的喜樂。9’11”

  注意喔!觀察毗缽舍那,這裡邊出現了「身心輕安的喜樂」,大家要注意這幾個字。這裡邊「身心輕安所有喜樂」,這裡邊的「所有」就是「的」的意思,不是指「一切」的意思;「身心輕安所有喜樂」,就是「身心輕安所具有的喜樂」、「身心輕安的喜樂」。獲得寂止之後,再以分別觀察的智慧進行什麼呀?觀察修,最後便能夠生起輕安。所以勝觀必須以寂止為因,這在後面還會講。9’56”

  在修毗缽舍那之前,為什麼要先修學奢摩他呢?就是我們在緣取對境的時候,不只是安住在境上,最主要還是要透過觀察的力量引發身心輕安,這個時候才能獲得毗缽舍那;透過止住的力量引發了身心輕安,不一定獲得毗缽舍那。所以身心輕安有幾種啊?有兩種。一種是透過什麼力量引發的?一種是透過止住的力量引發的。那另一種呢?另一種是透過觀察的力量引發的。那麼如果沒有先透過止住的力量引發了身心輕安,注意!沒有先透過止住的力量先引發了身心的輕安,就不可能再透過觀察的力量引發身心輕安。因此在毗缽舍那之前,就必須要有奢摩他。因為透過觀察的力量引發身心輕安,一定要在毗缽舍那之前必須要修奢摩他。也就是奢摩他的喜樂要在之前,最後觀察的力量,才能生起透過觀察的力量而產生的身心輕安,也就是毗缽舍那。11’31”

  有沒有聽清楚了?這個問題有了這樣的一個辨析。因為透過學經典我們就是把問題、心中的疑問、疑惑分析地細一點,然後讓我們的內心觀察、對教典的觀察要清晰、準確,要有依據。希望大家對這樣的一個思考觀察的過程要有耐心,一下子轉不過彎來別著急,這樣多聽幾遍,熟悉了之後就覺得:「嗯!應該是這樣的。」12’11”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這兒,下週見,謝謝大家!12’18”

《菩提道次第廣論》改譯原文
若爾,觀需寂止,道理為何?於此《解深密經》說:「若以觀慧而修思擇、最極思擇,乃至未起身心輕安,爾時但是毘缽舍那隨順作意,生輕安已乃名妙觀。」故若未得止,縱以觀慧任作何許觀修,終不能發身心輕安所有喜樂。若得止已,後以觀慧思擇而修,輕安乃生,故觀須止為因,下當廣說。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27.PNG
27.PNG (83.69 KiB) 已瀏覽 3525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28-修成寂止與勝觀的不同方法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28-修成寂止與勝觀的不同方法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28-修成寂止與勝觀的不同方法

【廣論止觀初探第 28 講】本講繼續學習「止觀次第決定之理」。在第 26 講,宗大師自設問答,提出了一個他宗的問題:「依照《修次初篇》所說,止的所緣是沒有固定的,可以緣著存在的事物而修,也可以緣著存在事物之上的空性而修。如果是這樣,了解無我的內涵以後,緣著無我修持,止觀就可以同時生起了?那為什麼我們學的時候,還要求寂止(奢摩他),再修(毗缽舍那)呢?」

繼第 26、27 講,真如老師沿著宗大師的回答,逐句解釋:我們修行的次第必須是先修習寂止,再修持勝觀,勝觀必須以寂止為因。第 28 講更詳細說明這個次第:要先了解空性,然後讓心安住在空性的內涵上,生起緣著空性的奢摩他,在此基礎上,反覆思惟空性的內涵、無我的真義,才能進一步成辦緣著空性的毗缽舍那。

老師說,如果已經獲得緣著空性的奢摩他,卻不進一步修持緣著空性的毗缽舍那,就沒有辦法把空正見轉為現證空性的智慧。因為他只是用止力安住於空性,沒有進一步去尋覓把空正見轉為現證空性的智慧,這樣就太可惜了!

回頭看他宗的觀點,以為只要一心緣著空性、不須思擇就是勝觀,或只要對空性產生轉變心意的覺受就是生起勝觀,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

第 28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344 頁第 12 行~345 頁第 3 行:是故觀慧不住一境,即以思擇之力,若能引發輕安之時,乃是成辦毘缽舍那。雖緣空性為境,若但由其住一所緣,引生輕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僅此不立即得毘缽舍那。以初未得寂止,先求了解無我之義,次緣此義數數思擇,由此思擇終不得止。若不思擇安住而修,由此為依雖可得止,然除修止之法,而無修觀之法,更須求觀。故仍未出先求止已,依此而修勝觀次第。(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28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28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安住空性之上不進行思擇,是修寂止,非修勝觀 00:40​
2. 以空性為所緣修成寂止後,仍需尋求勝觀 05:49​
3. 得到緣著空性的奢摩他後,要把空正見轉化為現證空性的智慧 08:17

代碼: 選擇全部

講次: 0028
標題: 修成寂止與勝觀的不同方法
《廣論》段落: P344 L12 ~ P345 L3 是故觀慧不住一境……依此而修勝觀次第。

0’00”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止觀次第決定之理」。請大家翻開《廣論》344頁倒數第2行,跟我一起看原文,有找到吧?40”

安住空性之上不進行思擇,是修寂止,非修勝觀
是故觀慧不住一境,即以思擇之力,若能引發輕安之時,乃是成辦毘缽舍那。雖緣空性為境,若但由其住一所緣,引生輕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僅此不立即得毘缽舍那。1’12”
  這一段說如果分別觀察的智慧不安住於一個所緣,能透過思擇的力量引發輕安,那個時候就成為毗缽舍那。因此,即使是緣著空性這個境,然而由於內心安住於一個所緣而引生輕安,這樣仍然沒有超出修持寂止的方法。所以單憑如此的話,能不能安立為獲得毗缽舍那呢?是不能安立為獲得毗缽舍那的。即使是、即使是緣著空性,但是沒有去思擇空性,只是安住在所緣境上,這只是寂止,不是勝觀。所以就算獲得了輕安,這樣的輕安也不是依靠勝觀而獲得的,是寂止的修法,所以說「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這樣的修法只是寂止的修法而已啊!2’32”

  所以單純這樣,能不能安立為獲得毗缽舍那呢?是不能夠安立獲得毗缽舍那的。這樣的修法所獲得的輕安是什麼的輕安啊?是寂止的輕安,不是勝觀的輕安,所以不能安立為獲得毗缽舍那。在寂止的基礎上,再以思擇力去思擇而獲得輕安,才能安立為勝觀;只是安住在空性之上,不去進行思擇,這是修寂止的方法,不是修勝觀的方法。3’22”

  所以,如果我們注意他宗的觀點的話,我們可以想一下:為什麼他宗會有那樣的想法呢?因為他宗會認為對空性轉變心意的覺受就是勝觀,所以才會懷疑可以先成就勝觀,之後再成就寂止。還有一點是什麼?認為緣著空性就是勝觀。從這樣的角度來說,就會成立在寂止之前,可以先獲得勝觀。如果認為緣著空性就是毗缽舍那,之後再緣著同一個所緣修奢摩他,這樣就可以說是先成就勝觀,然後再成就寂止。但是去分析的話,就算是緣著空性,注意!就算是緣著空性,沒有進行思擇,只是安住,請問大家這是毗缽舍那嗎?這不是毗缽舍那。是什麼呀?是寂止的修法。關於他宗之所以生起疑惑的點,大概可以分出這兩種,對不對?4’46”

  那麼以空性作為所緣境,令心安住在空性之上,透過緣著空性的止住力而引發身心輕安的三摩地,這個是什麼呀?就是緣著空性的奢摩他。注意!是緣著空性的奢摩他。緣著空性之後,透過緣著空性的觀察力而引發身心輕安的智慧,這個是緣著空性的毗缽舍那。有沒有聽清楚啊?5’22”

  不是透過緣著空性的止住力而引發的身心輕安,而是透過其他所緣而引發身心輕安,這也不是緣著空性的奢摩他。如果沒有先生起緣著空性的奢摩他,我們就無法生起緣著空性的毗缽舍那,對不對?5’49”

以空性為所緣修成寂止後,仍需尋求勝觀
  為什麼緣著空性、內心安住一個所緣而引生輕安,還不能安立為獲得毗缽舍那呢?我們可以往下再看原文:6’06”
以初未得寂止,先求了解無我之義,次緣此義數數思擇,由此思擇終不得止。若不思擇安住而修,由此為依雖可得止,然除修止之法,而無修觀之法,更須求觀。故仍未出先求止已,依此而修勝觀次第。6’50”
  來解釋一下這一段。因為首先尋求對無我的,注意!對無我的理解。尋求對無我的理解要聽聞,對吧?要思考。接著對無我的內涵就開始數數思擇,由於前面還沒有修成寂止,所以不可能藉由著這樣數數地思擇而修成寂止吧?如果是不作思擇而進行止住修的話,雖然能透過這樣的修法修成寂止,但是並沒有修成寂止方法之外的修持勝觀的方法呀!所以之後還是需要尋求勝觀,對吧?因此仍然沒有超出要先尋求寂止,然後再依靠寂止修持勝觀的次第,對不對?這樣的意思是什麼?就是無論、無論怎麼想,都不會超出先尋求寂止然後再尋求勝觀的次第。這樣的次第是不是「次第決定」啊?8’17”

得到緣著空性的奢摩他後,要把空正見轉化為現證空性的智慧
  緣著空性的奢摩他和緣著空性的毗缽舍那,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要先了解空性,了解空性之後,心安住在空性的內涵上,生起緣著空性的奢摩他;在奢摩他的基礎上,反覆去思惟,思惟什麼呀?空性的內涵、無我的真義,去成辦緣著空性的毗缽舍那。如果已經獲得了緣著空性的奢摩他,而不進一步地去修緣著空性的毗缽舍那,就沒有辦法把空正見轉為現證空性的智慧。因為他只是用止力,用止力、用定力安住於空性,沒有進一步地去尋覓把空正見轉為現證空性的智慧,那就太可惜了!9’41”

  這是要我們做什麼?就是得到了緣著空性的奢摩他之後,要更進一步地去修習勝觀,然後要想辦法把空正見轉化為現證空性的智慧。有沒有聽清楚?謝謝!10’06”

《菩提道次第廣論》改譯原文
是故觀慧不住一境,即以思擇之力,若能引發輕安之時,乃是成辦毘缽舍那。雖緣空性為境,若但由其住一所緣,引生輕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僅此不立即得毘缽舍那。以初未得寂止,先求了解無我之義,次緣此義數數思擇,由此思擇終不得止。若不思擇安住而修,由此為依雖可得止,然除修止之法,而無修觀之法,更須求觀。故仍未出先求止已,依此而修勝觀次第。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28.png
28.png (114.44 KiB) 已瀏覽 3446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29-依照清淨經論決擇止觀的次第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29-依照清淨經論決擇止觀的次第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29-依照清淨經論決擇止觀的次第

【廣論止觀初探第 29 講】承接第 26 講到第 28 講的內容,真如老師在本講,繼續帶我們學習「止觀次第決定之理」。

要先尋求寂止(奢摩他),然後進一步修持勝觀(毗缽舍那),這個次第是清楚確定的。在《廣論》344 頁科判「五、次第決定」的最後,作者宗喀巴大師再次引經論來證成:包括《解深密經》、《經莊嚴論》、《瑜伽師地論》裡的〈菩薩地〉與〈聲聞地〉,還有《中觀心論》、《修次》三篇等,都明白提到。

另外像西藏的智稱論師、寂靜論師等傳承祖師,也是如此宣說止觀修習次第。在這裡,真如老師特別跟我們講了一個智稱論師當時入藏時發生的故事,讓我們了解,能值遇傳承師長、值遇清淨教法是多麼難能可貴。一起來聽老師怎麼說!

第 29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345 頁第 3 行~345 頁第 8 行:若不以別別觀察之觀修引發輕安,作為發觀之理,則先求止,次乃依之修觀,全無正理。若不如是次第而修,亦極非理,以如前引《解深密經》,說要依獲得奢摩他乃修毘缽舍那。又「依前而生後」,說六度中靜慮般若之次第,及依增上定學而生增上慧學之次第,皆先修止而後修觀次第。又如前引《菩薩地》文,《聲聞地》亦說,當依奢摩他而修毘缽舍那。《中觀心論》及《入行論》、《修次》三篇、智稱論師、寂靜論師等,皆說先求奢摩他已,後修勝觀。

故印度少數論師,有說無須別求正奢摩他,最初即以觀慧思擇,亦能引生毘缽舍那者,違諸大車所造論典,非諸智者可憑信處。(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29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29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不依次第先求寂止而修習勝觀,完全不合理 00:37​
2. 祖師皆宣說:先尋求寂止後再修持勝觀 03:27​
3. 有些印度論師說分別觀察即能引生勝觀,這種觀點不可憑信 08:17

代碼: 選擇全部

講次: 0029
標題: 依照清淨經論決擇止觀的次第
《廣論》段落: P345-L3 ~ P345-L8 若不以別別觀察……非諸智者可憑信處。

0’00”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止觀次第決定之理」,請大家翻開《廣論》345頁,請看原文第3行。有沒有找到行呀?看原文:37”

不依次第先求寂止而修習勝觀,完全不合理
若不以別別觀察之觀修引發輕安,作為發觀之理,則先求止,次乃依之修觀,全無正理。52”
  發起勝觀的方法,如果不是指透過分別觀察的觀察修引發輕安,那麼要先尋求寂止,再依靠著寂止而修習勝觀,宗大師說:「全無正理」,這點完全沒有正確理由來證成的。意思是什麼呢?在寂止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透過分別觀察的觀察修引發輕安,才能獲得勝觀,所以才要先尋求寂止,然後更進一步修持勝觀。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1’42”
若不如是次第而修,亦極非理,以如前引《解深密經》,說要依獲得奢摩他乃修毘缽舍那。又「依前而生後」,說六度中靜慮與般若之次第,及依增上定學而生增上慧學之次第,皆先修止而後修觀次第。2’15”
  解釋一下,就是說如果不依照這樣的次第修持,也極度不合理。為什麼呢?因為就如同前面引過的經典《解深密經》中提到,說要依靠獲得奢摩他進而修習毗缽舍那。不只是《解深密經》這麼說,《經莊嚴論》中開示六度的次第的時候也說過:「依靠前者而生後者。」在六度當中依靠前者而生後者,所以是依靠靜慮而生起般若,這是靜慮與般若的次第;依靠增上定學而生起增上慧學,這些次第都是先修寂止,之後再修持勝觀的次第。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3’27”

祖師皆宣說:先尋求寂止後再修持勝觀
又如前引《菩薩地》文,《聲聞地》亦說,當依奢摩他而修毘缽舍那。《中觀心論》及《入行論》、《修次》三篇、智稱論師、寂靜論師等,皆說先求奢摩他已,後修勝觀。3’50”
  如同前面引過的什麼呀?《菩薩地》;然後在《聲聞地》中也有提到,說要依靠奢摩他,進而修持毗缽舍那;清辨論師所著的《中觀心論》,還有寂天菩薩所著的《入行論》、蓮花戒論師所著的什麼?《修次》三篇,還有智稱論師、寂靜論師,這些祖師都宣說,宣說什麼?要先尋求奢摩他,之後再修持勝觀。4’33”

  清辨論師、寂天論師,還有寂靜論師,大家都熟悉了,對吧?可能比較熟悉了。但是大家熟不熟悉智稱論師啊?智稱論師也被稱之為彌帝論師,大約是公元11世紀時期的祖師,他是一位印度的大班智達。注意!他是那洛巴大師的弟子。智稱論師在智光王的時期,應藏族譯師的迎請,他也來到了西藏。可是非常地不幸,迎請他的藏族的譯師在半途中竟然不幸往生了,然後那個時候把智稱論師就放在那兒。沒辦法!智稱論師那時候還不會藏語啊,所以就只好在某一戶牧羊人的家裡邊去做他們的牧羊人了。5’48”

  然後他在那戶人家的門楣上寫了一個偈子,後來這個偈子就被他的一位譯師弟子看到了。那位譯師以前在印度的時候曾經依止過智稱論師,他是智稱論師的弟子。這位譯師看到了門上的這個筆跡之後,哇!就認出來這是自己的上師親筆所寫的,所以就立刻問那戶人家說:「這是誰寫的?」回答說:「是那個年長的僕人寫的。」然後譯師又問:「他人現在在哪裡呀?」回答他說:「去牧羊了!」於是譯師就給那戶人家黃金,贖回了智稱論師,也就是自己的上師。並且將智稱論師迎請到了曼隆,請上師說法、傳法,利益廣大的眾生。看看這位從印度來到西藏的祖師的遭遇!7’17”

  智稱論師後來他自己學會了藏語,也曾經教導過種敦巴尊者梵文,他是種敦巴尊者的梵文老師,他自己也翻譯了許多密教的典籍。後來傳說阿底峽尊者聽到了智稱論師曾經被當作牧羊人,給一個牧羊人家當僕人的這個遭遇,就對藏人說:「你們藏人福薄呀,在我們東西印度都找不到比這位論師更加超勝的另一位班智達啊!」阿底峽尊者說完之後就雙手合十,感嘆而落淚啊!這就是智稱論師留下的一段佳話。8’17”

  有些印度論師說分別觀察即能引生勝觀,這種觀點不可憑信
然後接著我們要繼續往下看,有找到行吧?「故印度少數論師」,有找到吧?8’26”

  故印度少數論師,有說無須別求正奢摩他,最初即以觀慧思擇,亦能引生毘缽舍那者,違諸大車所造論典,非諸智者可憑信處。8’50”
那麼解釋一下,就是有一些印度論師他主張什麼呀?主張不需要另外尋求奢摩他,他從一開始透過分別觀察的智慧思擇,就能引生毗缽舍那。這種觀點喔!這種觀點違背了大車論師所造的論典,所以是不可以作為具慧者的憑信處的──有智慧的人不能信這個,所以是不值得信任的。能不能照著這樣的見解去修行呢?是絕對不行的!9’32”

  那麼大車論師的觀點是什麼呢?就是必須要先尋求奢摩他,在奢摩他的基礎上,透過觀察的力量引生輕安,獲得毗缽舍那,這才是正確的修行次第。經過前面的一段辨析、討論,我們現在應該可以了解到傳承的修行次第是什麼,就是正確的修行次第是什麼;知道了這樣的正確的次第之後,我們一定要依循著這樣的次第去修行。10’17”

  所以看一看我們今天了解了這各種觀點,然後聽了祖師的故事,我們會知道把這樣清淨的傳承傳持下來到你我的眼前、到你我的耳畔,這些祖師是花了這麼多的心血,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這個清淨的傳承教授能夠值遇,值遇了之後能夠信受,能夠按著這個次第去修行,是一件多麼有福報的事情。所以大家好好珍惜自己的善根,努力地學下去。謝謝大家!11’01”
《菩提道次第廣論》改譯原文
若不以別別觀察之觀修引發輕安,作為發觀之理,則先求止,次乃依之修觀,全無正理。若不如是次第而修,亦極非理,以如前引《解深密經》,說要依獲得奢摩他乃修毘缽舍那。又「依前而生後」,說六度中靜慮與般若之次第,及依增上定學而生增上慧學之次第,皆先修止而後修觀次第。又如前引《菩薩地》文,《聲聞地》亦說,當依奢摩他而修毘缽舍那。《中觀心論》及《入行論》、《修次》三篇、智稱論師、寂靜論師等,皆說先求奢摩他已,後修勝觀。

故印度少數論師,有說無須別求正奢摩他,最初即以觀慧思擇,亦能引生毘缽舍那者,違諸大車所造論典,非諸智者可憑信處。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29.PNG
29.PNG (112.77 KiB) 已瀏覽 3427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357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30-集論所說依觀修止之義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30-集論所說依觀修止之義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30-集論所說依觀修止之義

【廣論止觀初探第 30 講】本講繼續由真如老師帶我們學習《廣論》止觀章科判「五、次第決定」,主題為「集論所說依觀修止之義」。

前面提到,必須先獲得寂止才能獲得勝觀,這樣的修行次第,在最初新生起的時候是如此。獲得止觀之後,止觀的先後次第就不一定了。

在第 30 講的範圍中,《廣論》作者宗大師引用《集論》來辨析一件事。《集論》說:「有人獲得了勝觀,還沒有獲得寂止,應依靠勝觀,勤修寂止。」看似與「先修止,再修觀」的次第相違,這是怎麼回事呢?

感謝老師不但消文解說,還帶我們認識「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和「色界四種靜慮」的界限,以及「色界第一靜慮」兩種定的區別。循著老師的講解,回頭再看《集論》的意思,就會豁然開朗了!

回顧科判「五、次第決定」,宗大師引用許多經論與祖師的話,再再釐清止觀修習次第,其實背後有深切的心意。真如老師提到一段仁波切的教誨,讓我們知道,原來宗大師正是在示範如何完整地理解經義、抉擇經義。我們能學到宗大師經過抉擇得到的最究竟意涵,是何等的幸事啊!

第 30 講講解範圍是《廣論》345 頁第 9 行~345 頁第 12 行:又此止、觀次第,是就最初新生之時應如是修,後亦可先修毘缽舍那,次修奢摩他,故無決定次第。若爾,何故《集論》說:「有先得勝觀而未得止,彼應依觀而勤修止」耶?答:此非說未得第一靜慮近分定所攝之止,是說未得第一靜慮根本定以上之止。此復是說現證四諦已,次依此觀,而修第一靜慮以上之止。(上述引用原文,已根據大慈恩官網第 30 講改譯參考表修訂)

第 30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依宗喀巴大師的思擇,完整地理解經論的內涵 00:32​
2. 在獲得止觀之後,止觀二者沒有固定次第 02:37​
3. 為何《集論》中說:有人獲得勝觀,卻仍未獲得寂止? 04:03​
4. 宗大師回答:此非指未獲第一靜慮近分定所攝之止,而是指未獲第一靜慮根本定以上之止 05:17

代碼: 選擇全部

講次: 0030
標題: 集論所說依觀修止之義
《廣論》段落: P345-L9 ~ P345-L12 又此止、觀次第……第一靜慮以上之止。

0’00”(更新日期: 2021年5月7日)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止觀次第決定之理」。32”

依宗喀巴大師的思擇,完整地理解經論的內涵
  仁波切在講到這個部分的時候,曾經說過──我現在記一個大略的──說:一般說來,只看片面幾句經文,就認為經典的意思是這樣的或者是那樣的話,很容易造成錯誤的理解。必須把經文前文和後文加以對照,然後看看經典是怎麼說的,並且觀察其他經典所說的內容,要融會貫通。這樣的話,才能對經論的內涵有比較完整的認識。1’21”

  宗喀巴大師就是這樣做的,引用了許多經文的關鍵也在這裡。如果我們不知道、不懂得這麼做的話,就會像《廣論》裡邊舉的,說西藏過去的某些先賢,認為在獲得寂止前可以先修起勝觀,產生這類的錯誤的想法。而且他們也不是沒有學,有學經論,有經論的依據,但是無論是哪一部經論,如果無法完整地學習它的內義的話,只了解了其中片面的、部分的內容,其實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理解。如果這種各式各樣的理解,都認為自己是對某一個經論很正確的理解的話,那是很危險的!因此宗喀巴大師在引用了很多經典,並且經過完整、圓滿的這個思擇之後,為我們抉擇出了最究竟的意涵,所以這是何等的幸事!2’37”

在獲得止觀之後,止觀二者沒有固定次第
  那麼我們現在就繼續學,請大家翻開《廣論》345頁倒數第5行,請看原文。有找到行嗎?有找到吧!2’54”
又此止、觀次第,是就最初新生之時應如是修,後亦可先修毘缽舍那,次修奢摩他,故無決定次第。3’10”
  那麼這一段就是說:前面提到的寂止與勝觀的次第,它有個條件,就是必須先獲得寂止,才能獲得勝觀,這樣的次第,是在最初新生起的時候才是如此的。可是獲得了止觀之後,也可以先修毗缽舍那,再修奢摩他,所以次第是不決定的。最初新生起止觀的時候,止觀的先後次第是不是決定的?是的。但是獲得了止觀之後,止觀的先後次第是不是也是決定的呢?獲得了止觀之後,止觀的先後次第是不決定的。4’03”
為何《集論》中說:有人獲得勝觀,卻仍未獲得寂止?
  那麼接下來就會有一個問題了,什麼問題呢?請大家繼續看原文。4’14”
若爾,何故《集論》說「有先得勝觀而未得止,彼應依觀而勤修止」耶?4’26”
  有人問說:那麼《集論》中說,注意!《集論》中說:「有些是獲得了勝觀,還沒有獲得寂止,這是依靠勝觀而勤修寂止」,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就像我們前面學到的,許多經論都是說必須要先獲得寂止,然後才能更進一步地獲得勝觀,這樣的次第在最初生起止觀的時候是決定的。等一下!這樣的次第,在最初生起止觀的時候是決定的,那麼為什麼《集論》裡邊說會有人獲得了勝觀,卻還沒有獲得寂止呢?5’17”

宗大師回答:此非指未獲第一靜慮近分定所攝之止,而是指未獲第一靜慮根本定以上之止
  接著我們可以看宗大師是怎麼回答的,看原文:5’25”
答:此非說未得第一靜慮近分定所攝之止,是說未得第一靜慮根本定以上之止。此復是說現證四諦已,次依此觀,而修第一靜慮以上之止。5’45”
  那麼我們看一下宗大師是怎麼回答。宗大師回答說:《集論》裡說有人獲得了勝觀,卻還沒有獲得寂止,並不是指獲得了勝觀,卻還沒有獲得第一靜慮近分定所含攝的寂止,而是指還沒有獲得第一靜慮根本定以上的寂止。6’15”

  這裡邊出現了「第一靜慮近分定所攝」,還有「第一靜慮根本定以上」這兩個詞。一般而言,獲得第一靜慮根本定,也就是獲得了什麼?初禪根本定的時候,他超離了欲界。獲得了無色界的定的時候,就超離了色界。色界與無色界每一重天的高低優劣,也是從所獲得的禪定的優劣來加以區分的。6’51”

  我們可以了解一下第一靜慮、第一靜慮近分定,那先了解第一靜慮。第一靜慮也可以稱為初禪,色界有四種靜慮: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那麼第一靜慮,注意!第一靜慮可以分為「近分定」與「根本定」,近分定是根本定的加行,第一靜慮根本定的加行的三摩地,就是第一靜慮的近分定。7’36”

  修行人在最初獲得了奢摩他的時候,注意!修行人在最初獲得了奢摩他的時候,就獲得了第一靜慮近分定,這是一個得到奢摩他的界限。有沒有聽清楚?沒有獲得奢摩他,沒有獲得殊勝輕安,就無法獲得第一靜慮近分定。雖然獲得了第一靜慮近分定,但是還沒有獲得什麼呀?第一靜慮的根本定。那麼依靠第一靜慮的近分定,透過修行、努力,然後才能更進一步地獲得了第一靜慮的根本定,也就是什麼呀?初禪根本定。所以第一靜慮的近分定是第一靜慮的根本定的什麼呀?加行,也可以說是初禪根本定的加行。8’48”

  那我問一下,什麼是初禪根本定的加行啊?什麼是第一靜慮根本定的加行啊?是什麼?能答上來吧!是近分定,對不對?9’05”

  那麼,什麼是第一靜慮的根本定呢?首先,總體來說,靜慮根本定包含了第一靜慮根本定、第二靜慮根本定,還有第三靜慮根本定、第四靜慮根本定。然後在《四家合註》裡邊,巴梭尊者有解釋說:有的修行者依靠,注意!有的修行者依靠第一靜慮近分定現證四諦。我再說一遍,有的修行者依靠第一靜慮近分定現證了四諦,修成了現證無我的勝觀,這個時候成為聖者了。9’49”

  成為聖者之後,更進一步修持第一靜慮以上的根本定所含攝的寂止。這樣的修行人先獲得了第一靜慮近分定所攝的寂止,之後獲得了第一靜慮近分定所攝的勝觀。這個時候雖然已經獲得了什麼呀?止觀二者,但是有沒有獲得第一靜慮根本定所攝的寂止啊?還沒有!還沒有獲得第一靜慮的根本定所攝的寂止。那麼依靠第一靜慮近分定所攝的勝觀,更進一步獲得第一靜慮的根本定所攝的寂止。10’32”

  講到這個地方,有沒有真相大白的感覺,對不對?喔!原來《集論》裡邊才說有人獲得勝觀,而沒有獲得寂止,並不是說獲得了勝觀,卻沒有獲得任何的寂止,而是說獲得了近分定的勝觀,但是還沒有獲得根本定的寂止。11’01”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清楚?這個問題,就以《集論》這樣提出來一個問題,再次地去抉擇,然後新生起止觀的次第,以及獲得了止觀之後的次第決定,有沒有什麼差別呢?剛開始聽,聽到第一靜慮近分定,還有第一靜慮根本定,慢慢、慢慢我們就會對這樣的一個名詞熟悉了,我們這個名詞的翻譯,都是依照玄奘大師翻譯的宗規來翻譯的。11’38”

有聽清楚嗎?那麼今天就上到這裡了,謝謝大家!11’47”
《菩提道次第廣論》改譯原文 寫: 又此止、觀次第,是就最初新生之時應如是修,後亦可先修毘缽舍那,次修奢摩他,故無決定次第。若爾,何故《集論》說:「有先得勝觀而未得止,彼應依觀而勤修止」耶?答:此非說未得第一靜慮近分定所攝之止,是說未得第一靜慮根本定以上之止。此復是說現證四諦已,次依此觀,而修第一靜慮以上之止。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30.PNG
30.PNG (53.07 KiB) 已瀏覽 3392 次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