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長期服用安眠藥、鎮靜劑助眠,加上本身體質問題,也可能造成熊貓眼問題。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羅明宇表示,門診中一名48歲的婦人,深受黑眼圈問題困擾。過去有三年的失眠問題,因此長期有服用安眠藥鎮靜劑,可能受體質因素影響,藥量增大才能入睡。臨床研判患者應屬於「痰熱血瘀」問題,治療以活血化瘀,清熱滌痰方向,幫助患者寧心安神改善。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門診中這名48歲的婦人,求診希望治療黑眼圈,因為身邊朋友都問她是否熬夜打牌,或是否生病才有黑眼圈的病容,實在不堪其擾。詢問下得知,患者有失眠3年的病史,一直有在服安眠藥鎮靜劑,或許因為體質因素,藥量也必須逐漸增大才能迷糊入睡,但睡眠時間也只有3~5 小時,另外,時有兼症像是胸悶,口苦口乾心煩,食慾差,精神恍惚,神疲乏力,記憶力明顯下降,易頭痛頭暈,舌質常偏紫,舌苔黃膩,脈沉弦表現。
羅醫師表示,「痰熱血瘀型」的問題,治療採取活血化瘀,清熱滌痰,以幫助寧心安神。處方以溫膽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為治療主藥方。治療期間同時配合針灸體針,穴位取神門、太衝、豐隆、內關等穴,大約2個月時間後,一段時間下來,婦人的黑眼圈也改善許多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