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養生特輯】

介紹養生藥膳、養生茶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多喝水防暑熱 喝法宜少量多次補充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最近天氣熱到不行,稍微動一下就流得滿身大汗。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夏天氣候悶熱易致「暑熱病」,應適時少量多次補充水分,但少喝咖啡、酒精性飲料,以免增加排尿量而使體內水分流失更快。

廖醫師指出,氣候變化所引起的病稱為外因,能造成人體機能產生失調,所以對於氣候的劇烈變化千萬不可太大意。

以夏天來說,人體處於高溫炎熱的氣候環境下,身體汗腺將大開以致水分大量流失,當體內電解質失調時將導致突然悶倒、身熱煩燥、昏迷不醒人事、氣喘不語、牙關緊閉、四肢抽搐等情形發生,嚴重者甚至會休克或猝死,這些病象統稱暑熱。

運動時,人的心、肺、肌肉及其他器官的工作量增加,所需的養分、排泄的廢物及體溫也會跟著提高,此時若水份供應不足,則養分運送不良、代謝廢物排泄遲緩、體溫調節欠佳,將出現疲倦、運動表現降低,甚至發生抽筋、熱痙攣、中暑及熱衰竭等情形。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防中暑 中醫教您穴位按壓可疏緩
中廣
(劉怡伶報導)




近來氣溫居高不下,不少平時習慣在冷氣房內的人受不了突然飆高的氣溫,出現中暑的案例屢見不鮮,中醫師表示,如發生體溫急速升高、頭昏頭痛等輕微中暑症狀,應先到通風陰涼處休息並且補充水分,按壓人中、百會等穴位;如果無法改善,出現全身癱軟、口唇發白,神智不清甚至休克時,就應當緊急送醫。

暑假來臨,不少年輕人從事戶外活動,但動輒38、39度炎夏,使臨床上中暑的案例屢見不鮮。署立台南醫院中醫科主任陳俞沛表示,一些習慣關在冷氣房內較少從事戶外運動的人,突然到烈日底下曝曬,造成久虛的體表無法收斂汗液而大量出汗脫水,另外,有些日曬後突然躲進冷氣房中,皮膚上的毛細血管會急劇收縮,導致體內高熱無法藉由發汗順利排出,留於體內,這些都容易出現「中暑」的症狀;尤其是幼童與老人家,更容易體溫調節失常而導致發病。

陳醫師指出,中醫消暑涼方以「清熱、益氣、生津」為原則,常用方劑除白虎加人參或清暑益氣湯外,還有竹葉石膏湯、霍香正氣散等可選用。

民眾平時可以多吃清熱、解渴食物,如西瓜、綠豆湯、苦茶、仙草、水梨、番茄、烏梅湯等都是夏日消暑又方便取得的食品。另外也可以用「生脈飲」益氣,氣虛脈弱的人,可長期服用;以黨參、麥門冬,五味子加黃耆、紅棗3-5顆等,水煎代茶飲。

也可自行用大姆指按壓上嘴唇上方正中的人中穴,或是頭正中百會穴,以及後腦凹陷處的風池穴,用雙手抓提肩膀上的肩井穴等,輕度中暑也可以採簡便刮痧來減輕不適症狀。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陰暑比中暑難搞定 避免貪涼傷身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夏天經常進出冷氣房,也要小心「陰暑」問題的發生。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近年來夏天感寒者愈來愈多,由於夏季不恰當的避熱習慣,喝冷飲、寒邪侵襲人的肌表或內臟,可能在暑天受寒,發生「陰暑」問題。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中醫古籍中提到:「陰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還有「傷暑者,靜而得之謂之陰。暑本陽邪,傷人則腠理開泄而汗出,氣隨汗泄,疏於衛外,故易感寒,寒束肌表,衛陽被遏,故陰暑証屬衛氣同病」,「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避暑乘涼得之」。一般而言,夏季人們對「中暑」的預防較為重視,卻對陰暑證往往認識不足。

陳醫師表示,通常天熱時,許多人常貪涼、露宿戶外或者久臥冷氣房間,或用冷水沖澡;有的年輕人則自恃身體結實,大量進食冰啤酒、冰汽水、冰西瓜;還有怕熱者,乾脆在室外鋪上涼席睡一覺。因而出現無汗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口渴咽乾、四肢酸痛或伴沉重感、發熱無汗、胸悶,或伴有消化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等一系列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謂的「陰暑證」。

體弱者身體體溫調節較差者,更要注意防範陰暑問題。中醫師陳萍和表示,特別是老人、兒童、孕產婦、體弱及患有慢性病體弱者,體表溫度協調能力不足,更容易患此症。中藥方應用上,常用如香薷、厚朴等,可幫助解表、發汗解熱;燥濕等作用。

陳萍和醫師表示,夏季不可因避熱而過於貪涼,以免寒濕侵襲而引發「陰暑」。「陰暑」不像「中暑」那樣的明顯,發病急。通常「陰暑」病程比較長,濕邪纏綿,服用解熱鎮痛的西藥往往無效,或汗出而熱不退。此外,「陰暑」的致病原因不單純是「暑邪」,也往往兼有寒和濕,所以「陰暑」不像「中暑」那樣明朗化和發病急驟。

陳醫師指出,一旦患「陰暑」問題,中藥可選用香薷、厚朴、扁豆花、蘇葉、佩蘭、陳皮、茯苓等組成藥方。其中,香薷是夏月解表的常用藥,有發汗解熱作用。厚朴性溫,也有燥濕、消脹等功能。扁豆花也有解暑功能。蘇葉有緩和的解熱作用。佩蘭能化濕和中、解除暑熱。同時可配合陳皮等藥,幫助對消化系統的調節作用,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等作用。

夏天要避免貪涼傷身。中醫師陳萍和表示,預防「陰暑」上身,首先是不能過於貪涼,露宿,徹夜通霄的使用電扇、冷氣,應注意調整限制使用時間;還要節制生冷飲食習慣,夏天淋浴部分,特別忌諱汗出後沖涼,應先把汗擦乾後,以免受涼。

陳醫師表示,夏天納涼避暑須注意,納涼時遇到氣溫下降,或本身感身體發涼時,應馬上添加衣服或立即停止納涼。夏天應避免在野外及露天睡覺。飲食部分,飲料及生冷瓜果的攝取量,也必須有節制。還有在勞動或運動後大量出汗時,切忌立即用冷水直接洗澡。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盛夏出遊 中暑曬傷增2成
避免陽光直曬 喝水冷敷可緩解

蘋果日報
報導╱張佩玉 攝影╱李芃葳



7、8月是旅遊旺季,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除了易曬傷、水分補充不足會引發中暑,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指出,盛夏求診人數,較6月多了約1~2成,應擦防曬品,避免陽光直曬,並補充水分,讓身體正常調節熱能。而冷敷降溫及喝水,可緩解曬傷、中暑症狀,但如有水泡、無力疲倦、語無倫次等情形,表示情況嚴重,要立刻就醫。


預防法

定時塗抹防曬乳液
塗抹防曬乳,係數建議SPF30、PA+++以上,用量為擦到皮膚帶有泛白感即可;另外,因為流汗、下水等,會讓皮膚上的防曬乳流失,長時間待在戶外,可每隔2~3小時補擦1次,降低被曬傷的機會,並讓皮膚維持調節體溫功能。

增加屏障隔離烈日
出遊時除了擦防曬乳,還要撐傘、戴帽子等增加身體屏障,避免陽光直曬,傘的顏色以黑、紅、深藍等深色系較能抵擋紫外線,刺眼的陽光也可能會讓眼睛灼傷,最好加戴太陽眼鏡,以免出現刺痛等情況。

薄長袖防曬傷中暑
當氣溫超過37℃,熱度會進入體內,造成體表溫度上升,容易導致中暑,何一成醫師建議,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最好穿寬鬆的薄長袖,讓皮膚能稍微隔熱又透氣,也能降低陽光直射皮膚的機會,避免曬傷。

隨時喝水避免脫水
要預防中暑,除了要避免體表溫度升高,也要注意水分補給,幫助身體調節熱能,建議每隔半小時補充1次水分,每次喝約200c.c.,注意別1次喝太快太多,以免刺激排尿,讓身體來不及吸收水分影響效果。

躲陰涼處避免直曬
綠色植物會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助隔熱,到戶外玩時,應在樹蔭下等陰涼地方,陽光也較不易反射,減少眼睛因陽光刺激而不適,若所在地樹蔭較少,也要找遮陽棚或騎樓下等不易被陽光直曬地方遮蔽。

吃對蔬果抗紫外線
出遊前後可多吃葡萄、地瓜、番茄、南瓜等含類胡蘿蔔素的蔬果,增加皮膚抵抗紫外線的能力,葡萄可連皮吃,因葡萄皮富含前花青素可輔助美白。另外,芹菜、胡蘿蔔、柑橘類等感光性食物則要避免,以免降低皮膚抗曬能力,加速皮膚變黑。


緩解法

冷敷舒緩曬傷中暑
皮膚有發紅、刺痛感等曬傷情況,可用沾了涼水的濕毛巾或手帕冷敷在患部,減緩發炎反應,中暑時則可將濕毛巾敷在腋下、脖子等部位,幫助降溫,建議濕敷水溫在10~20℃即可,不要用冰塊或冰水,以免刺激微血管收縮反而不易散熱。

擦蘆薈露鎮定肌膚
待冷敷後曬傷的發炎情況緩解,可在患部擦質地清爽的蘆薈露,幫助保濕及鎮定皮膚,要注意不要直接拿蘆薈來敷,以免蘆薈皮當中的大黃素引起過敏;如果曬傷的面積較大,或出現水泡等嚴重情況,還是要盡速就醫。

中暑盡速休息補水
有頭暈、喉嚨乾、身體痠痛等輕微中暑症狀時,要趕快到陰涼地方休息,手邊如果有扇子、帽子等物品,可拿來搧風散熱,並喝10~20℃的涼水,不要喝冰水,以免身體接觸冰冷後自動反射產生熱能,讓體溫無法下降,若仍感到不適,有抽筋、語無倫次情況時,應即刻就醫。

勿用清涼藥品散熱
曬傷或中暑後,不要用含薄荷、酒精等帶清涼感的藥品,以免因涼感讓血管收縮,反而阻礙皮膚散熱,且帶涼感的藥品多為油狀質地,油脂會讓已經發炎的皮膚難以降溫,導致曬傷情形變嚴重。


醫師說

平常多運動 加強排汗功能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 何一成)
大部分的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又少運動,對熱度的抵抗力差,建議每天做30分鐘運動,加強個人排汗功能,出遊時開車或在室內空間時,冷氣不要低於26℃,以免因室內外溫差大導致中暑。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鼻過敏夏天病情加重?!空氣忽冷忽熱是元兇
中時
張舜燕/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以為鼻過敏經常發作的時機,以季節交替之際最嚴重。不過這幾年由於地球暖化的趨勢,夏季溫度屢創新高,門診因鼻過敏或鼻病前來求診的病患也有增加的趨勢,觀察發病的各式原因,環境因素不可忽視,耳鼻喉醫師就提醒,尤其是出入室內室外頻繁的民眾,可能因接觸的空氣品質忽冷忽熱,引起眼睛搔癢、打噴嚏或是鼻癢鼻塞流鼻水等症狀,因此在夏季鼻過敏病情非但沒減緩,反而有日益嚴重的現象。

夏季高溫往往令人心情煩躁,加上晝長夜短,難以入睡或睡眠品質不好的比例增加,如果加上環境因素,引發鼻炎或鼻過敏,生活中伴隨著嚴重的口乾舌燥、頭昏腦脹,咳嗽、打鼾或嗜睡現象,如此一來會影響工作及學業的正常表現,嚴重者還會干擾正常生活作息。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表示,病患可以使用含類固醇的噴劑,或是服用藥物來解決病徵。由於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一天一顆即可,較無嗜睡副作用,就比較不會影響到病患在白天的工作或學業。

許多長期使用鼻噴劑的病患,鼻黏膜因藥物刺激而導致黏膜本身發生變化,產生了纖維化現象,失去海綿狀組織的彈性縮脹功能,病理上稱之藥物性鼻黏膜症或藥物性鼻炎。而長年有鼻過敏困擾的病人,對於噴劑藥效也可能產生抗藥性的疑慮,因此治療的效果也會逐日遞減,有人因此失去信心,甚至放棄治療。針對嚴重病患,醫師則建議,以手術方式來減輕過敏性鼻炎難以根治的症狀,也就是施以手術使過度發達的鼻神經減少或截除,來舒緩病患的各項病症。

基本上,鼻過敏具有體質遺傳的特性,手術將鼻過敏神經切除,使其不能發揮由神經來控制的過敏現象,原理就像手汗症患者將神經切除而達到根治手汗的效果。因此,臨床上把過度發達的鼻神經及血管組織截除後,病患經常會發生的鼻過敏病症,就會減少或消失。目前常見的手術方式有:一般開刀、紅外線、冷凍、雷射、電刀熱灼及微創等治療方式,而鼻過敏神經截除術,發表於1970年,技術逐年改良,現在以電波射頻低溫熱透的方法來處理,其特點是不必開刀,以電波熱透底層根部來處理,以期達到不易復發的目的,由於傷口小,免住院,多數病人覺得方便可行。

鼻神經截除術的治療過程,會先以沾有麻藥的棉花,置入鼻腔鼻黏膜約十五分鐘,麻藥發作後,再以特製雷管探頭,由鼻孔進入鼻腔最後端的翼管口,將神經截除及凝固血管,手術僅需五至十分鐘。李宏信表示,根據台北中山醫院的資料顯示,有千餘例病患接受此項治療,約八成在術後感到滿意,由於不必開刀,採門診局部麻醉的方式即可進行,簡易安全,病患接受度相當高。

事實上,有過敏體質的民眾,夏天一吹到冷氣,更容易感冒或引發鼻黏膜腫脹,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鼻過敏患者,在輕微感冒或天氣變化大時,就應提高警覺,如果有病症出現,要立刻就醫服藥,接受鼻子的局部檢查及治療,以防止症狀加重,形成鼻竇炎、中耳炎或是併發氣喘,及早治療才能確保健康。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天氣熱 食慾差 腸胃不適患者暴增
自由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天氣熱,食慾下降,有醫師發現,因胃部不適就醫的病患增加10%至20%。其中一名年輕業務人員熱到吃不下就喝碳酸飲料等冷飲,也因此延後正餐時間,下一餐反而暴飲暴食,3週後出現排泄不順、腹脹、噁心等不適。

錯過正餐 最好輕食果腹

醫師提醒,飲食最好定時定量,若錯過正餐,中間最好以輕食果腹。

開業家醫科醫師林青穀形容,冬天時,家醫科門診病患以感冒居多,夏天以腸胃不適者居多,主要是三餐不定時造成的胃部不適,不定時用餐易造成胃酸分泌不規律,影響腸胃不正常蠕動,也有病患因為吃壞肚子,出現腸胃炎症狀。

一份針對18至65歲上班族的問卷調查發現,在有效樣本數1069份中,超過80%的上班族在夏天食慾降低,但出現不定時吃飯的不良飲食習慣;超過50%上班族每週至少一次出現「主觀的」胃部不適症狀。

林青穀說,胃部不適病患普遍因夏天熱,食慾不振,喝冷飲機會多,例如上述的年輕業務,常騎機車在外奔波,中午喝了碳酸飲料有熱量又有飽足感,往往錯過午餐,兩餐併一餐,等到吃晚餐,又等太久,反而暴飲暴食;另一種情況是晚餐時間太晚,也會影響腸胃消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蕭奕宗表示,暴飲暴食會影響消化吸收的功能,若錯過正餐又沒有食慾,建議補充少量、不油膩的輕食,採少量多餐。

另外,放置室溫過久的飲料、食物也不要吃,以免食物腐敗,吃了拉肚子。

林青穀建議,若沒有食慾,在正常餐點中間,可喝果汁補充蔬果攝取,不過,最好還是改善生活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太酸、太甜、太辣的食物,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細嚼慢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熱水澡 洗到...中暑
台灣新生報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炎炎夏日,全台就像個快燒起來的烤番薯,各地中暑事件頻傳,甚至還發生一名七十二歲婦人在家洗熱水澡,竟然洗到中暑。郭綜合醫院家醫科張乃文部長指出,洗澡洗到中暑,是溫度、濕度、時間交互影響的結果。

張乃文指出,人體有多種散熱方式,當環境溫度接近皮膚溫度,或超過攝氏三十二度,排汗是最好的散熱方式,這個時候如果空氣相對濕度較高時,排汗效率下降,當空氣中的水氣含量達到飽和時,排汗散熱的機制就會停止。

導致體內熱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如發燒、體力勞動及某些藥物。患有發燒或其他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因新陳代謝速率增加,使體內所產生的熱量相應增加。劇烈的活動也可以增加體內熱量的產生。藥物如可卡因,安非他命和三環抗鬱劑也可以導致體內熱量的增加。

張乃文表示,人屬於恆溫動物,一旦身體失去調節體溫的功能,身體溫度在很短時間內,就會升高,嚴重時,會意識不清,他提醒民眾,別忽略濕度與中暑的關聯,如果想知道環境是否會導致中暑,中暑危險係數測定法可供參考,相對濕度乘以○‧一加上環境溫度,例如相對濕度八十、溫度三十三,就是八十乘以○‧一加上三十三等於四十一,大於三十就要注意。

平時預防中暑的方式,張乃文提出三不三要:「要穿著淺色寬鬆衣物、要注意環境通風、要持續補充水分、不要持續烈日曝曬、溫差不宜太大、身體不適應趕緊就醫」。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保健錦囊》夏季陽氣上實下虛 暑傷肺金、引膽火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夏季炎熱與時而多雨、午後雷陣雨的氣候環境,應注意養生調養。中醫師陳逸光在一場養生講座中表示,中醫認為,夏天因為陽氣在上且向外發洩,所以人體的中上陽氣實,而中下部份則陽虛,與暑氣有關的疾病就容易發生。

中醫師陳逸光表示,夏季的特性為炎熱與時而多雨,暑氣持續。所謂暑氣,也就是太陽直射地面的相火應往下降,而尚未下降之氣。人身中的暑氣就是膽經相火還未降入中氣以下的相火,暑氣(火氣)瀰漫燻蒸在地面上,人口鼻吸入,會傷人肺金並引燃膽經相火而造成病暑。

常見的問題除了中暑,還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會精神萎靡、四肢無力、吃不下、排便稀薄、微熱嗜睡、胸悶等,也可能要過了夏季才會好。還有夏季水瀉,主要是因為脾濕胃滯而肺熱有關。以及霍亂,發生上吐下瀉,藉由西醫的輸液及電解質矯正即可改善,中醫也有很好的治療方法。

此外,雖然中風一般較多發生於冬天,但是酷暑易煩躁不安,也易使血壓升高;多汗又可能使血液變稠而誘發中風及心肌梗塞,這類問題族群者都應特別注意調養。

中醫古籍中常提到各類夏季養生秘訣。陳逸光表示,中醫養生調養強調應配合順應四季、氣候環境。因為環境中的環境變化,也會影響身體的陰陽適應。唯有陰陽相應,何乎節氣調養,才能保持健康。

陳醫師表示,中醫古籍在內經提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還有「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志閒少欲,心安不懼,形勞不倦」。

主要強調起居作息正常的重要性,以及情緒的適當調節、精神平穩,也能幫助身體不倦怠、不易感到疲勞。

陳醫師表示,中醫提到的四氣調神,指出「順於四時之氣,調攝精神,逆之則災害生,順之則苛疾不起」也就是必須順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原則生活。

春夏秋冬一年24節氣的升降浮沉對人體都有影響。由於「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就如同太極圖呈現,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應遵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唯有陰陽調和,才能讓身體更健康。

陳逸光表示,夏季可多吃些瓜果類,如西瓜、絲瓜、苦瓜,能幫助清肺熱,使肺氣下降;輕症中暑者可喝冬瓜湯、酸梅湯、三豆湯(綠豆、紅豆、黑大豆)或是豆漿加鹽,都不錯。

中年過後應注意養腎氣。陳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四季養生方著重「恬淡虛無」、「志閒少欲」、「還璞返真」,還有「人年四十,陰氣自半」,也就是強調生活、作息應簡單、正常;還有,中年以後腎氣漸衰,尤其要注意養腎精陰氣,菸酒等會傷陰的來源應戒除。

平常也可多吃些海參、黑豆,可用這兩種食材做湯食用,也有助補腎虛損,也是非常有益的食療保健法。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夏日炎炎 細菌性腸胃炎 增2成
補充電解質液 勿吃奶製品

蘋果日報
報導╱游茗茱 攝影╱陳逸宏




夏天是細菌性腸胃炎好發時節,病毒性腸胃炎則常見於秋冬或季節交替時。亞東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鍾承軒表示,每年7~8月是細菌性腸胃炎的高峰期,今年7月急性腹瀉的腸胃炎患者比6月增2成,提醒民眾飯前一定要先洗手、食物煮熟再吃,以免造成細菌性腸胃炎。

天氣炎熱,食物易受細菌感染,吃進不潔食物就易引發急性腸胃炎,患者會有發燒、腹絞痛、腹瀉等症狀,嚴重可能引起脫水、休克。嘔吐或腹瀉頻繁者應先禁食並補充水分,且休息6~8小時,讓腸胃道休息,並多補充電解質,勿吃奶製品,症狀改善後飲食清淡,若持續腹瀉、血便,或高燒不退超過3天,應就醫。
001.JPG

要注意

喝電解質液最好
腸胃炎期間有人會喝運動飲料來緩解症狀,不過電解質含量要達30%才有效,而市售的運動飲料電解質含量大都在30%以下,且糖分普遍過高,因此建議補充電解質液較佳,可到藥局購買。

不要吃生冷瓜果
因生冷瓜果易促進排便而使腹瀉症狀加劇,就算症狀改善後,1天也以攝取兩個拳頭大小份量的水果為宜。可吃蘋果、香蕉止瀉,因其含有果膠,可吸收腸內水分幫助大便成形,減緩腹瀉症狀。

勿吃奶製品
鍾承軒醫師說,市售許多食品,如涼麵或生菜沙拉中的生菌數都超出標準,尤其易腹瀉的人,最好不要食用奶製品,如含有奶油、美乃滋、牛奶等成分的食品,以免加劇症狀的惡化。


這樣做

勤洗手抗菌

無論細菌性或病毒性腸胃炎,勤洗手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尤其是吃飯、烹調或接觸任何食物前,一定要先洗手,建議用肥皂或洗手液沖洗最有效,若沒有清潔劑,則以清水多次搓洗即可。

食物煮熟再吃
夏天悶熱潮濕,食物容易腐敗、滋生細菌,鍾承軒醫師表示,大腸桿菌或生菌一般在攝氏75-90℃可被殺死,食物在食用前應煮熟再吃。此外,最好也少吃生冷食品,如海鮮、生菜沙拉等。

剩飯剩菜速冷藏
在食物新鮮時應趁早食用,尤其肉類、奶類或豆製食品在夏天特別容易壞,剩飯剩菜也應盡速密封放入冰箱保存冷藏,離開冰箱最好不要超過半天至1天,以免因食物滋生細菌,吃進肚子引起腸胃不適。

染病飲食要清淡
無論細菌性或病毒性腸胃炎,腸胃炎期間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因清淡飲食易消化吸收,烹調方式應以蒸、煮、燉類為主,如清湯、白土司、清粥等取代煎、炸、烤,並要少量多餐,細嚼慢嚥,幫助減緩症狀。

飲食少油少刺激
無論細菌性或病毒性腸胃炎,腸胃炎期間應盡量少吃刺激辛辣、油膩、不易消化及過熱的食物,以免造成腸胃的負擔。此外,也不要吃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如青椒、地瓜等,以免症狀加劇。


醫師說

注意食材保存期限
(亞東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 鍾承軒)
炎夏食物儲藏不易,極易腐敗,因此要注意食材新鮮與保存期限。若食物已變質走味,就應立即丟棄不要再吃,以免病從口入,釀成腸胃炎。此外,也要注意餐具的清潔、環境衛生。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瓜皮別丟掉 翠衣能止渴、解暑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天氣炎熱許多人喜歡吃西瓜。中醫師陳玫妃表示,西瓜皮在中醫界稱為「西瓜翠衣」,具有止渴、解暑等作用;但是女性在月經期最好少吃,有過敏體質、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者也都不宜多吃。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西瓜具有止渴、解暑、消煩、潤喉的作用。適合於中暑、發燒、小便黃等症狀。近來,科學研究西瓜所有改善心血管的作用。此外,西瓜皮在中醫界稱為「西瓜翠衣」,其清熱、解暑、止渴的效果更好。但《本草綱目》中提到,「西瓜乃生冷之品,傷脾助濕也。」強調吃太多西瓜會造成腹痛、腹瀉、脾胃的濕冷,在病後的調理,及過敏體質者、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者,也都不宜多吃。

選購西瓜可用手輕拍打,有脆動感者為佳,未切時可在常溫保存,切開後儘量吃完,否則要用保鮮膜密封放在冰箱冷藏;西瓜肉變軟、酸腐時則千萬不要吃,因此時營養成分已變質。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盛夏吃瓜果 降火助便
蘋果日報
報導╱張佩玉 攝影╱楊明龍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夏天水分流失快,吃瓜果能清熱、止渴及降火氣。營養師賴聖如也指出,瓜果類水溶性纖維比例高,好消化還可助腸胃蠕動及降膽固醇。但瓜果類偏寒涼,女性生理期時勿生食,而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因好咀嚼,吃太多會攝取過多糖分,1天最多吃切塊後1碗的量,再搭配其他高維生素C水果,營養才均衡。


絲瓜 美胸化痰
解暑外還可化痰,纖維質細較不刺激腸胃,也能通暢乳腺。可煮成絲瓜蛤蜊湯,或將紅蔥頭、香菇及小蝦米等爆香和絲瓜拌炒後,和白粥加少許鹽煮成絲瓜粥。
注意:腸胃較虛寒、易腹瀉者勿吃。

西瓜 清熱利尿
水分多,解渴利尿,可在火氣大嘴巴破皮時吃。近西瓜皮的白色果肉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刨絲加少許水果醋、麻油、醬油及糖、蒜頭等涼拌吃。
注意:鉀含量較高,腎臟病患1天最多勿超過切塊後2碗份量,且不可再吃其他水果。

苦瓜 袪痘解毒
清熱、解毒,可調理火氣大、油脂分泌旺導致的痘痘及針眼,夏天建議涼拌,避免加熱流失維他命C,苦瓜切薄片後加破布子、酸梅及少許糖,放進冰箱過夜冰鎮後可食用。
注意:因性味偏苦寒,腸胃虛寒、容易腹瀉者勿食用。

冬瓜 利水消腫
可利水,消痰、解暑熱,易對海鮮過敏的人,吃冬瓜可袪濕、緩解敏感,將外皮洗淨連皮煮成湯可消水腫,也可與肉一起滷,但醬油勿加太多,以免鈉含量增加造成腎臟負擔及血壓變高。
注意:一般人皆可吃,但腸胃虛寒者勿吃。

香瓜 解渴降壓
能止渴及利尿,鉀離子含量高,可控制高血壓,最好現切現吃,以免維生素C放一段時間接觸空氣後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
注意:腎臟病患1天最多吃切塊後1碗,糖尿病患要低於2碗,不可以再吃其他水果。


醫師說

性偏寒 易腹瀉者不宜吃
(吳明珠中醫診所院長 吳明珠)
瓜果性偏寒涼,白天吃較好,晚上吃利尿還可能腸胃不適或咳嗽,一般人每周吃1~2次,但腸胃虛寒、易腹瀉者勿吃。

腎臟病患 注意烹調方式
(台大醫院營養師 賴聖如)
瓜果類含鉀,腎臟病患吃絲瓜、苦瓜等瓜果應加水煮熟,可將鉀離子溶出,吃的時候將湯汁瀝掉。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天熱 當心熱急症上身
台灣新生報
【新竹訊】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急診科主任林保方昨天表示,最近天氣炎熱,因為高溫所引起熱急症在近日急診室可說是屢見不鮮,他提醒民眾注意「熱急症」。

林保方表示,「熱急症」顧名思義,是因環境高溫導致身體機能障礙,症狀從輕微到嚴重,甚至可能會致死。

他說,熱急症一般分為四類,包括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及中暑。其中,「熱暈厥」是因高溫導致周邊血管擴張,產生姿態性低血壓而暈厥。一般病患體溫正常,意識很快就恢復;「熱痙攣」則是因高溫導致病患身體鹽分及水分喪失,致使身體大肌肉群產生痙攣現象,這類病患體溫正常,意識正常。

至於「熱衰竭」是因高溫使病患更嚴重的脫水及鹽分喪失,而產生大量流汗、頭暈、全身虛脫、痙攣等現象,基本上病人意識仍清楚。

林保方說,「熱急症」中最嚴重的就是中暑,患者因高溫導致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異常,身體高溫無汗、意識昏迷,死亡率甚至可達七十五%。一般來說,老人、肥胖者、慢性心肺病病患、長期酗酒者、大太陽底下工作的勞工、軍人及運動員等都是好發族群。

林保方表示,若遇到中暑的病人,應先注意呼吸道暢通、給氧及維持循環,並立即降溫,務必儘速送醫。

他提醒民眾,在攝氏卅度以上的高溫時,應注意家中的老人、小孩或有慢性疾病患者,注意室內涼爽通風,並補充足夠的水分;若自己外出運動或工作時,應避開中午最熱的時段,同時做好水分及電解質補充。自己或身邊的人有「熱急症」時,除現場處理外,一定要儘速送醫。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夏天溼熱 皮膚病好發
自由
文/徐常捷(作者為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夏天天氣熱、溼度高,各種細菌、黴菌容易孳生,往往是皮膚疾病好發的季節。

以今年來說,近一個月皮膚科門診量就增加約6成,汗斑、脂漏性皮膚炎患者更呈倍數增加。

汗斑、脂漏性皮膚炎都導因於一種叫「皮屑芽孢菌」的黴菌,門診中的患者通常症狀較為嚴重,因此多會採用口服抗黴菌藥或外用藥膏進行治療,藉由殺死黴菌的方式達到治療效果。

口服藥的療效較強,但是需要肝功能良好才適合使用,外用藥物的使用就與肝功能不相關,但是這些藥物使用仍需先經由專科醫師診斷及處方,才能對症下藥。

除了上述兩種治療方式外,市面上常見的藥用抗屑洗髮精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因為它含有的Ketoconazole成分具有殺死黴菌,並抑制黴菌增生的作用,所以除了解決頭皮屑、頭皮癢的問題之外,也可用來治療汗斑與脂漏性皮膚炎。

使用方式為將藥用抗屑洗髮精塗抹於患部,按摩3至5分鐘後再沖掉,約須使用5天至1個月不等,直至紅癢、脫屑的症狀消除。

由於汗斑和脂漏性皮膚炎都是難以根治、容易復發的皮膚問題,因此若是過去曾患有此兩種皮膚問題,應在夏季來臨時,做好預防工作。

首要之務是保持皮膚乾爽、清潔,在流汗後,最好立刻沖澡,或用毛巾將汗水擦乾,換上乾淨的衣服。

在穿著上,則應選擇寬鬆、透氣的棉質衣褲,避免緊身又不透氣的牛仔褲。

此外,也可用止汗劑減少排汗,但如果身上已出現濕疹、過敏等皮膚病狀,就不適合使用止汗劑,以免造成過敏。

另一種預防方式是使用含Ketoconazole的藥用抗屑洗髮精清洗身體。若要預防汗斑,可連續使用3天,若是脂漏性皮膚炎的預防,則需每週或隔週使用一次。

做好日常的保養與防治,就可降低發生這類皮膚問題的機率。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夏日疲勞 當心不來電
台灣新生報
【記者陳元春/台北報導】



夏日疲勞,當心缺「電」。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昨(十四)日指出,電解質有維持細胞動能,如讓心臟規則跳動、氧氣交換等功用。處炎熱的天氣,民眾光喝水,卻未補充電解質,輕者造成疲勞、無力、食慾差,嚴重甚會導致心律不整、猝死,建議民眾可在1000毫升的水加入一克的海鹽,適度補充水與電解質。

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指出,一個人就算不流汗,每天也會從皮膚、大便排出約1000毫升的水分,加上若要避免結石、痛風狀況,視體重不等,一天要排出1500-2500毫升不等的尿量,因此每個人一天包括喝湯、吃水果一天要攝取2500-3500毫升的水分。

醫師洪建德說,水與電解質不平衡合併維生素B缺乏,是民眾夏天常感疲勞常見原因,門診就接獲不少患者因疲勞求診,經抽血、問診,都找不到原因,但觀察共同的病史是,均有長期在外曝曬或連續數周出國旅遊,每天汗流浹背,但擔心沒有廁所,不敢大量喝水。

最近門診甚至接獲一名讀研究所的男學生,暑期在田裡打工,卻發生痛風,且個案過去尿酸正常,也無家族痛風病史,更沒喝酒或大魚大肉,只因未喝補充足夠水分,且未注意一天的尿量只有500-600毫升,造成血中尿酸高。

酷熱的氣候,再度呼籲民眾,補充水分的同時,也因注意補充電解質,建議民眾可在1000毫升的水中,加一克的海鹽,維持健康。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69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夏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水電失衡 當心「夏天疲勞」上身
中廣
(陳奕華報導)




喝水過多或不足,電解質失衡,當心疲勞上門。新陳代謝科醫師指出,最近門診發現不少患者因為疲勞而就診,經過問診與抽血,卻都找不到原因,共同的病史就是長期在外曝曬、又沒有補充大量水分;分析後發現,是因為水跟電解質不平衡所引發的「夏天疲勞症」,如果水分補充過少、尿量也少,長期失衡的情況下,可能引發尿酸偏高、導致痛風、結石等病症。


頂著大太陽長時間在外活動,補水之餘也別忘了充電!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最近發現,幾乎天天都有因為水跟電解質不平衡引起的夏天疲勞症的患者來門診報到,日前一位男大生到田裡打工,長時間在外曝曬,每天汗流浹背,只因為沒有補充足夠水分,在沒有家族史、更沒有喝酒大魚大肉的情況下,長期脫水發生痛風。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說:「他尿量會因為你水喝得少、又蒸發很多、又流汗,這時候人體的抗利尿賀爾蒙會上升,也就是說我們排尿會變得很少很少很少,我們人體的尿量會濃縮十六分之一,這樣少的量,只要五、六百CC的尿就夠了,可是這樣相對的,你的尿酸排泄會比較不好。」

醫師解釋水與電解質不平衡合併維生素B群缺乏,是感到疲勞最常見原因,提醒民眾,長時間在外曝曬,會流失五千到八千CC水分,就算待在辦公室內,每天也須要約一千五到三千CC水分,而且不能光喝純水,電解質也要補充夠,否則也可能引發痙攣甚至心律不整,最好補充無糖的礦泉水,或是可以DIY每一千CC加入一公克的海鹽,水電充足,再加上食用大量蔬果,就能避免水電失衡,夏日疲勞上身。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6.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