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轉殖 吃番茄抗病毒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基因轉殖 吃番茄抗病毒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基因轉殖 吃番茄抗病毒


以後吃番茄不僅能抗癌、預防老化,還可以抗過敏、預防腸病毒。台大醫院研究團隊成功將腸病毒蛋白基因,轉植到番茄裡頭,結果老鼠吃了這種番茄,已證實能產生足以對抗腸病毒的抗體。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今年一月號的美國《疫苗》雜誌上。

研究團隊之一的台大小兒部主任江伯倫表示,目前該研究僅限於動物實驗,一旦進入人體實驗,以後小朋友注射疫苗只要吃一顆番茄就可以了。他強調,經過基因轉殖的番茄看起來和一般的其實沒兩樣,惟一不同之處在於,吃下它可以預防腸病毒。

江伯倫指出,在老鼠動物實驗發現,小老鼠吃了含有抗過敏的番茄之後,可以提升自身的免疫能力,減少氣喘的發生,但必須服用多次﹔至於在人身上要服用多少顆番茄才能達到效果,技術上仍待克服。由於目前基因食品仍有爭論,因此目前該研究還無法進入人體實驗。

雖然如此,國內已有不少生技業者對此研究相當感興趣,希望能與台大研究團隊合作,江伯倫認為,未來該研究一旦進入人體臨床實驗,以後民眾只要吃水果就可以預防疾病,如輪狀病毒、流感、SARS等傳染疾病,都可以利用吃一顆經過基因轉殖的水果來對抗病毒。


喝比吃更好

固然「治病番茄」還在動物實驗階段,但是番茄對人體的好處老早就被證實,二○○二年還榮登美國《時代雜誌》「十大風雲食物」的榜首。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楊淑惠表示,根據研究指出,血液中番茄紅素含量高的人比較不易罹患某些癌症,如子宮頸、攝護腺癌和胰臟癌。只要每天吃一顆番茄就能達到保護功效,一些加工過的番茄產品如番茄汁和番茄醬等,也都含有番茄紅素。

營養師謝宜芳則強調,番茄紅素是一種胡蘿蔔素,也是一種抗氧化的營養素,其掃除自由基的效力為其他種類胡蘿蔔素的兩倍、維他命E的百倍﹔它存在於許多食物中,不只番茄有,葡萄柚、西瓜等水果也有。許多金黃色水果也含有番茄紅素,如木瓜、芒果和紅蘿蔔等,只是含量不如番茄高,而且愈紅的番茄愈好。

楊淑惠及謝宜芳認為,民眾如果想要從番茄中攝取番茄紅素,調理方式很重要,由於番茄紅素存在於細胞壁內,透過機械性破壞可使番茄紅素較易釋放出來,使人體更易吸收﹔因此,可多食用市面上的罐裝番茄製品或番茄汁,會比生吃番茄所攝取的番茄紅素多上好幾倍。一般而言,喝番茄汁所攝取的番茄紅素是生吃番茄的三倍、番茄醬的五倍。

雖然喝番茄汁可以攝取較多的番茄紅素,但國泰醫院營養師邱淑娟提醒民眾,選喝番茄汁要把握「標示原汁、番茄紅素的含量高、鈉含量低」三大要訣。每一百公克番茄汁的鈉含量最好小於十毫克以下﹔由於鈉過高會使血壓上升,特別是高血壓、心臟病等與血壓相關疾病的患者,最好選喝無鹽番茄汁。此外,番茄醬中含有鈉,有高血壓等症狀者要酌量食用。

由於番茄紅素有抗癌及抗老效用,令許多人趨之若鶩,但邱淑娟認為,補充番茄紅素之餘,也不要偏廢其他的新鮮蔬果,畢竟蔬果中還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最好均衡攝取,不要只偏重其中一、兩項﹔除非是生活壓力大、自由基高的人,或是四、五十歲以上中年男子想預防攝護腺癌者,與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可以多補充番茄紅素。


三種聰明吃法

民眾在吃番茄時,如何吃才能攝取更多的番茄紅素?楊淑惠及謝宜芳認為,攝取番茄紅素並不難,但是若方法得宜,可以吃到較多。她提出以下建議:

一、番茄紅素是一種熱穩定的抗氧化成分,因此將番茄加熱比生吃更好,原因在於番茄紅素存在於細胞壁中,透過加熱會破壞細胞壁,而使番茄紅素釋放出更多。

二、如果只想生吃,飯後吃會比空腹吃更好,因為用餐時同時會食用肉類或油脂,因此飯後吃番茄,對番茄紅素的吸收力比空腹時更佳。

三、由於番茄紅素是脂溶性,所以烹調時最好加油,因為和油脂一起烹煮後,可以提高二至三倍的吸收率,如番茄炒蛋、乳酪烤番茄、番茄炒牛肉等都不錯,也可以在番茄蛋花中加幾滴油。


番茄紅素比一比

一般人認為蔬果應該講究以生鮮為主,認為愈少加工處理的食物,對健康愈好﹔但研究發現,番茄中的番茄紅素經過加熱之後才會釋放出來,因此民眾要吃到番茄中的番茄紅素最好經過烹調。

番茄裡除了含有抗氧化的番茄紅素外,也含有養顏美容的維生素C、可預防老化及提升免疫力的β-胡蘿蔔素、合成細胞所需要的葉酸、降血壓的鉀,以及能整腸健胃的有機酸。但民眾面對市售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番茄該如何選擇?營養師謝宜芳提供民眾如何分辨哪種番茄富含茄紅素,以及如何吃最夠味。


圖檔
■紅番茄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品種,分為羅曼番茄和牛番茄兩種。羅曼番茄的外形圓潤,色澤均衡、鮮紅帶著金箔點的光彩﹔而牛番茄則的肉質肥厚,籽也較硬,直接生吃口感並不好,比較適合作菜用。

*番茄紅素含量:★★★★★
*功效:抗癌、防止低密度脂蛋白受到自由基的影響,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進而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
*怎麼吃最好:紅番茄的皮比較薄,是沙拉和乳酪的最佳拍檔,也適合切丁和義大利麵一起烹調。

圖檔
■小番茄

目前市面上改良品種相當多,其中牛奶小番茄和聖女番茄最受觀迎,由於它們小巧可愛,很方便可以拿了就吃,有些人甚至把它切對半夾蜜餞,又變成另外一道可口的水果點心。

*番茄紅素含量:★★★★★
*功效:富含維生素A、C,直接食用可預防老化、提昇免疫力。
*怎麼吃最好:當水果吃或拌沙拉一起吃最好。

圖檔
■桃太郎番茄

目前市面上販售桃太郎品種的番茄高達6、7種之多,桃太郎番茄的外形相當討喜,鼓鼓的圓身,尖尖的小屁股,造型極為討喜,色澤也粉質亮麗。

*番茄紅素含量:★★★
*功效: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進而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
*怎麼吃最好:可以直接吃,或搭配乳酪、起司餅乾,也可以夾在三明治或漢堡,烤一下效果更好。

圖檔
■本土番茄

這是大家所熟悉,也是從小吃到大的番茄,在沒有全熟前,番茄帶著沉沉的綠色,一直到全熟才會轉紅。本土番茄皮比較厚、硬,且比較有番茄味。

*番茄紅素含量:★★
*功效:本土番茄所含的番茄紅素雖不多,但富含花前素及維生素A、C、鈉、鉀、鈣、鎂、磷等營養素,多吃有益身體健康。
*怎麼吃最好:在南部地區都是切了沾薑汁醬油膏吃,相當美味可口,或者也可以做番茄炒蛋,或搭配小白菜和豆腐做番茄清湯。

圖檔
■黃金番茄

前陣子台灣吹起吃黃金番茄減肥的風潮,使得黃金番茄價格一路飆漲,很多人以為它含有特殊成分,其實黃金番茄成分跟一般番茄差不多,它營養素中的番茄紅素含量很低。

*番茄紅素含量:★
*功效:含豐富的纖維質,是減肥者的最愛。
*怎麼吃最好:可做成油漬番茄,或烤,或加橄欖油當生菜沙拉。


時報週刊 NO.1463
邱玉珍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