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黑眼圈預防方法》孩童過敏越嚴重 黑眼圈越深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2011/11/11
有黑眼圈的小朋友十之八九有過敏問題。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當上呼吸道、鼻子、鼻竇出現過敏反應,就容易反覆發炎,此時血流不順,血液就聚積在眼睛附近血管,眼睛周遭也會產生色素沉澱,國內曾有研究指出,過敏越嚴重的小孩,黑眼圈也越深。
雙和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聖傑解釋,小孩子很少有失眠問題,玩累後很容易入睡,若有黑眼圈,多半是過敏造成。像過敏性鼻炎患者因鼻黏膜充血,眼睛周遭血流無法往下回流,積在靜脈,而靜脈比較靠近皮膚表層,顏色較深,血液一聚集,黑眼圈就會變得非常明顯。
徐世達主任指出,過敏兒想預防、改善黑眼圈,最重要的是要找出過敏原,並遠離過敏原。
最近頻頻下雨,氣候較為潮濕,正適合塵滋長。林聖傑醫師表示,台灣許多過敏兒對塵過敏,而塵最常躲在棉被、枕頭等處,因此要常清洗棉被、枕頭等家用品。平常也可以開除濕機。室內空氣乾燥,塵就不易存活。有過敏體質的小孩也盡量不要接觸貓毛、狗毛、蟑螂等過敏原,以免誘發過敏症狀。
林聖傑醫師指出,熱敷雖然會讓小孩暫時比較舒服,但因為眼睛周遭血流還是受阻,因此光靠熱敷無法徹底改善黑眼圈問題。過敏兒除了要避開過敏原,醫師治療上也會使用抗組織胺、抗發炎鼻噴劑等藥物,以減緩過敏症狀。
《朋友黑眼圈預防方法》孩童過敏越嚴重 黑眼圈越深
版主: MissC
Re: 《朋友黑眼圈預防方法》孩童過敏越嚴重 黑眼圈越深
《朋友黑眼圈預防方法_中醫觀點》須就氣血弱、循環差及先天體質調理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1/11/11
經常感冒、打噴嚏,流鼻水的小朋友最容易出現黑眼圈。北市聯醫陽明院區中醫師葉家豪指出,很多容易感冒、過敏的孩童到門診中,黑眼圈頗為明顯,預防之道主要是減少呼吸道感染及過敏的發作,避免用眼過度。
中醫師葉家豪指出,打電腦、看電視時間持續過長,時常熬夜,睡眠不足,也會造成皮下組織的靜脈充血,其它因素則有遺傳、色素沉澱,眼皮的皮膚角質化等。眼睛周圍黑黑的一圈,常讓人看起來沒精神。大部分的成因都是鼻三角及眼部周圍的血液循環不佳,血液無法順暢通過此處的靜脈時,皮膚表層下方就會出現青黑色的眼暈,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黑眼圈」。
常連續打噴嚏,出現水樣狀流鼻水、下鼻黏膜成蒼白水腫的民眾,有部分會伴隨黑眼圈,小朋友也常見。另外有些患者之所以會有黑眼圈,主要是遭發炎腫脹的鼻竇壓迫到靜脈,造成血流不順所致。
黑眼圈所在的眼瞼皮膚較脆弱,當周圍血管回流不良,造成代謝減緩,也使得多餘的水分及血液積聚在眼睛下方,形成腫脹。臨床上黑眼圈的繼發性病因多為眼部血液循環不良與慢性鼻炎和鼻過敏。遺傳即與體質有關,患者皮膚較鬆弛故較易表現出來。
醫師指出,有些人先天上眼部皮膚較薄,一旦睡眠不足,眼部周圍血液循環不良,就很容易出現青黑色的眼暈。若再加上用眼過度、眼部皮膚乾燥等因素,則黑眼圈看起來更明顯。
氣血衰弱又循環不良,當心黑眼圈跑出來!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人的眼瞼附近是身體皮膚最薄、最脆弱的部位,會出現黑眼圈,跟先天遺傳體質、後天熬夜不睡覺等都有關,中醫認為,黑眼圈的病因主要包括氣血虛弱、氣血循環不順等皆是。
黑眼圈很難看,除了容易讓人誤以為經常熬夜外,也會影響到外貌美觀。張盈瀅醫師指出,有黑眼圈的人應該找出真正的原因,以便對症下藥,才可消除黑眼圈,如果發生在小朋友身上,只要適時調整身體的陰陽氣血、促進眼部周圍血液循環,如此就可減緩黑眼圈的產生。
張盈瀅醫師建議,有七個原則能夠減少發生黑眼圈的機會,第一,先找出病因,然後積極治療造成黑眼圈的疾病,例如失眠、鼻病等問題;第二,不要熬夜,中醫普遍認為,每天晚上最好在十一點前上床睡覺比較好,時間不要超過十二點,因為睡眠充足可減少發生黑眼圈的機會;第三,使用眼睛看東西的時間不要太久,應定時讓眼睛休息,才能減輕眼睛疲勞。
張盈瀅醫師進一步指出,第四,當眼圈內出血嚴重時,家長可用冰敷來收縮小朋友患處血管、協助消腫,但如果不是急性出血則不適合冰敷;第五,生活飲食應保持均衡,適量補充富含天然膠原蛋白及維生素等食物,有助於恢復眼皮彈性,同時也能抑制黑色素。
第六,家長應注意小朋友的情緒,最好盡量讓孩子維持愉快的心情,生活上父母應注意,不要給小朋友太大的生活壓力;第七,在戶外活動時,若烈陽高照,家長應該叮嚀小朋友做好防曬或眼睛周圍保濕的措施,以降低暴露在紫外線下所造成的傷害。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1/11/11
經常感冒、打噴嚏,流鼻水的小朋友最容易出現黑眼圈。北市聯醫陽明院區中醫師葉家豪指出,很多容易感冒、過敏的孩童到門診中,黑眼圈頗為明顯,預防之道主要是減少呼吸道感染及過敏的發作,避免用眼過度。
中醫師葉家豪指出,打電腦、看電視時間持續過長,時常熬夜,睡眠不足,也會造成皮下組織的靜脈充血,其它因素則有遺傳、色素沉澱,眼皮的皮膚角質化等。眼睛周圍黑黑的一圈,常讓人看起來沒精神。大部分的成因都是鼻三角及眼部周圍的血液循環不佳,血液無法順暢通過此處的靜脈時,皮膚表層下方就會出現青黑色的眼暈,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黑眼圈」。
常連續打噴嚏,出現水樣狀流鼻水、下鼻黏膜成蒼白水腫的民眾,有部分會伴隨黑眼圈,小朋友也常見。另外有些患者之所以會有黑眼圈,主要是遭發炎腫脹的鼻竇壓迫到靜脈,造成血流不順所致。
黑眼圈所在的眼瞼皮膚較脆弱,當周圍血管回流不良,造成代謝減緩,也使得多餘的水分及血液積聚在眼睛下方,形成腫脹。臨床上黑眼圈的繼發性病因多為眼部血液循環不良與慢性鼻炎和鼻過敏。遺傳即與體質有關,患者皮膚較鬆弛故較易表現出來。
醫師指出,有些人先天上眼部皮膚較薄,一旦睡眠不足,眼部周圍血液循環不良,就很容易出現青黑色的眼暈。若再加上用眼過度、眼部皮膚乾燥等因素,則黑眼圈看起來更明顯。
氣血衰弱又循環不良,當心黑眼圈跑出來!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人的眼瞼附近是身體皮膚最薄、最脆弱的部位,會出現黑眼圈,跟先天遺傳體質、後天熬夜不睡覺等都有關,中醫認為,黑眼圈的病因主要包括氣血虛弱、氣血循環不順等皆是。
黑眼圈很難看,除了容易讓人誤以為經常熬夜外,也會影響到外貌美觀。張盈瀅醫師指出,有黑眼圈的人應該找出真正的原因,以便對症下藥,才可消除黑眼圈,如果發生在小朋友身上,只要適時調整身體的陰陽氣血、促進眼部周圍血液循環,如此就可減緩黑眼圈的產生。
張盈瀅醫師建議,有七個原則能夠減少發生黑眼圈的機會,第一,先找出病因,然後積極治療造成黑眼圈的疾病,例如失眠、鼻病等問題;第二,不要熬夜,中醫普遍認為,每天晚上最好在十一點前上床睡覺比較好,時間不要超過十二點,因為睡眠充足可減少發生黑眼圈的機會;第三,使用眼睛看東西的時間不要太久,應定時讓眼睛休息,才能減輕眼睛疲勞。
張盈瀅醫師進一步指出,第四,當眼圈內出血嚴重時,家長可用冰敷來收縮小朋友患處血管、協助消腫,但如果不是急性出血則不適合冰敷;第五,生活飲食應保持均衡,適量補充富含天然膠原蛋白及維生素等食物,有助於恢復眼皮彈性,同時也能抑制黑色素。
第六,家長應注意小朋友的情緒,最好盡量讓孩子維持愉快的心情,生活上父母應注意,不要給小朋友太大的生活壓力;第七,在戶外活動時,若烈陽高照,家長應該叮嚀小朋友做好防曬或眼睛周圍保濕的措施,以降低暴露在紫外線下所造成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