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養生特輯】
Re: 【夏日養生特輯】
吃紅豆利水消腫 綠豆也利尿、清熱防中暑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自古以來,紅豆、綠豆就被認為是養生食品。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表示,紅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能利水消腫,改善身體水腫、腳部浮腫等情形,以及能清熱解毒,改善痔瘡出血、皮膚潰瘍、皮膚紅疹等症狀。
楊淑媚表示,紅豆因有利尿作用,頻尿的人不可以吃太多;腎病水腫者也不可一昧食用紅豆來利尿,要針對水種的原因來作治療。
楊淑媚另指出,綠豆性涼味甘,入心、腎經,能利尿,清熱解暑,可預防中暑,改善口渴或煩熱、夏季腹瀉等症狀。
古籍《本草綱目》記載,「綠豆補益元氣,調和五臟,安精神,行十二經脈,去浮風,潤皮膚,止消渴,利腫脹,解一切草藥、金石諸毒。」中醫認為,綠豆甘寒能除熱下氣解毒,若因陽明之熱而發出風疹,綠豆可解熱則風疹自除。
楊淑媚醫師指出,綠豆還能清熱解毒,消癰腫,可消解食物中毒、藥物中毒,也可改善皮膚痘疹、皮膚潰瘍等症狀。把綠豆煮成粥,也是不錯的一道美食,適合夏季天氣濕熱時食用,一般民眾只需準備綠豆、白米、水、糖少許即可,然後就把綠豆和白米加水用電鍋煮成粥,等煮熟後加一點糖調味後就可食用。
楊淑媚醫師進一步指出,雖然綠豆粥能清暑熱,生津解渴,但仍有人不適合吃太多綠豆,例如體質虛寒或頻尿者不宜多吃;慢性腹瀉的人也比較不適合食用,但如果是腸胃炎的腹瀉則適合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民眾在進補的時候不適合吃綠豆,不然的話,吃補的效果恐怕會打折扣。同時豆類食材容易在腸道產生氣體,若原本就容易脹氣的人宜少吃為妙。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自古以來,紅豆、綠豆就被認為是養生食品。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表示,紅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能利水消腫,改善身體水腫、腳部浮腫等情形,以及能清熱解毒,改善痔瘡出血、皮膚潰瘍、皮膚紅疹等症狀。
楊淑媚表示,紅豆因有利尿作用,頻尿的人不可以吃太多;腎病水腫者也不可一昧食用紅豆來利尿,要針對水種的原因來作治療。
楊淑媚另指出,綠豆性涼味甘,入心、腎經,能利尿,清熱解暑,可預防中暑,改善口渴或煩熱、夏季腹瀉等症狀。
古籍《本草綱目》記載,「綠豆補益元氣,調和五臟,安精神,行十二經脈,去浮風,潤皮膚,止消渴,利腫脹,解一切草藥、金石諸毒。」中醫認為,綠豆甘寒能除熱下氣解毒,若因陽明之熱而發出風疹,綠豆可解熱則風疹自除。
楊淑媚醫師指出,綠豆還能清熱解毒,消癰腫,可消解食物中毒、藥物中毒,也可改善皮膚痘疹、皮膚潰瘍等症狀。把綠豆煮成粥,也是不錯的一道美食,適合夏季天氣濕熱時食用,一般民眾只需準備綠豆、白米、水、糖少許即可,然後就把綠豆和白米加水用電鍋煮成粥,等煮熟後加一點糖調味後就可食用。
楊淑媚醫師進一步指出,雖然綠豆粥能清暑熱,生津解渴,但仍有人不適合吃太多綠豆,例如體質虛寒或頻尿者不宜多吃;慢性腹瀉的人也比較不適合食用,但如果是腸胃炎的腹瀉則適合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民眾在進補的時候不適合吃綠豆,不然的話,吃補的效果恐怕會打折扣。同時豆類食材容易在腸道產生氣體,若原本就容易脹氣的人宜少吃為妙。
Re: 【夏日養生特輯】
香料入菜 喝茶飲 提振食欲
紫蘇麥芽益脾胃 酸味果汁消暑
蘋果日報
報導╱張佩玉、林明佳
天氣熱容易吃不下飯,中醫師莊雅惠表示,夏天暑熱氣過重,易傷脾胃元氣、消化機能降低而食欲大減,烹調食物時可加入帶香氣的蔥、香菜及可解暑利濕的薏仁、冬瓜等食材來開胃,平時也可喝添加紫蘇、薄荷、山楂等藥材的茶飲,有助退熱、健胃整腸,改善食欲不振。
莊雅惠中醫師指出,易打嗝、噁心的脾胃虛冷型及常便秘、脹氣、中暑的胃火過旺型體質,在暑熱氣影響下較易有食欲不振問題,除了在進食時搭配酸梅汁、金桔檸檬汁等酸味果汁增加食欲外,出現食欲不振及噁心、脹氣等情況時,也可按壓足三里穴、天樞穴等穴位,幫助調理脾胃、促進腸胃蠕動及紓緩腸胃不適。
這樣做
烹調加開胃食材
易食欲不振者可吃粥、麵等較好消化的食物,烹調時則加蔥、薑、香菜、紫蘇、薄荷等香料類食材,可刺激食欲、助消化,或者使用綠豆、薏仁、冬瓜等食材,有助消暑退熱、祛濕。
用餐搭酸味果汁
酸味食物如烏梅、酸梅、檸檬、金桔、洛神花等,具解暑祛濕、生津開胃等功效,可將其做成果汁,於用餐進食時搭配飲用,注意調味微甜即可,且不宜空腹喝,以免引發胃痛不適。
涼麵沙拉勿過量
不少人會因食欲不振改吃涼麵或生菜沙拉,但涼麵、生菜偏寒性,吃多易影響腸胃道蠕動,導致消化不良,宜搭配豬、牛肉等溫熱性肉類,若要吃蔬菜,建議水煮或炒熟後再吃。
喝茶飲
茶飲做法皆為藥材加水2000c.c.,泡半小時後大火煮開轉小火煮1小時後熄火,燜5分鐘後飲用,2天內喝完;易腹瀉者加茯苓3錢,易便秘加決明子3~5錢。
紫蘇山楂茶開胃
材料:紫蘇1.5錢,山楂3錢,粉光參1錢,神曲、麥冬各5錢。
功效:紫蘇改善脾胃氣滯,山楂助消化,粉光參健脾胃,神曲消食健胃,麥冬清熱、可助益胃生津。
薄荷麥芽茶整腸
材料:薄荷1.5錢,太子參3錢,白扁豆、麥芽、玉竹各5錢。
功效:薄荷清熱消暑,太子參補氣振食欲,白扁豆益脾和胃、祛濕,麥芽健胃消脹,玉竹滋陰養胃。
按 穴位
以下穴道按法皆為以指腹揉按,按5秒停1秒後再按,每次按約1分鐘,每天可按1~3次。
足三里穴理脾胃
位置: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約4指寬處。
作用:調理脾胃、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及紓緩噁心、胃痛、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 天樞穴促進食欲
位置:肚臍兩側約3指寬處。
作用:行氣消脹,促進腸胃蠕動,改善食欲不振、腹脹、嘔吐及排便不順。 內關穴清熱止嘔
位置:手掌朝上、距手腕橫紋3指寬中央處位置。
作用:洩胃火、理氣鎮痛,紓緩胃痛、腹脹、噁心嘔吐等胃部不舒服症狀。
醫師說
甜食易影響胃口
中醫師 莊雅惠
三餐宜定食定量,使胃液維持正常分泌,較不易食欲不振,而蛋糕等甜食,易讓人有飽腹感,飯前應避免食用,以免影響胃口。
紫蘇麥芽益脾胃 酸味果汁消暑
蘋果日報
報導╱張佩玉、林明佳
天氣熱容易吃不下飯,中醫師莊雅惠表示,夏天暑熱氣過重,易傷脾胃元氣、消化機能降低而食欲大減,烹調食物時可加入帶香氣的蔥、香菜及可解暑利濕的薏仁、冬瓜等食材來開胃,平時也可喝添加紫蘇、薄荷、山楂等藥材的茶飲,有助退熱、健胃整腸,改善食欲不振。
莊雅惠中醫師指出,易打嗝、噁心的脾胃虛冷型及常便秘、脹氣、中暑的胃火過旺型體質,在暑熱氣影響下較易有食欲不振問題,除了在進食時搭配酸梅汁、金桔檸檬汁等酸味果汁增加食欲外,出現食欲不振及噁心、脹氣等情況時,也可按壓足三里穴、天樞穴等穴位,幫助調理脾胃、促進腸胃蠕動及紓緩腸胃不適。
這樣做
烹調加開胃食材
易食欲不振者可吃粥、麵等較好消化的食物,烹調時則加蔥、薑、香菜、紫蘇、薄荷等香料類食材,可刺激食欲、助消化,或者使用綠豆、薏仁、冬瓜等食材,有助消暑退熱、祛濕。
用餐搭酸味果汁
酸味食物如烏梅、酸梅、檸檬、金桔、洛神花等,具解暑祛濕、生津開胃等功效,可將其做成果汁,於用餐進食時搭配飲用,注意調味微甜即可,且不宜空腹喝,以免引發胃痛不適。
涼麵沙拉勿過量
不少人會因食欲不振改吃涼麵或生菜沙拉,但涼麵、生菜偏寒性,吃多易影響腸胃道蠕動,導致消化不良,宜搭配豬、牛肉等溫熱性肉類,若要吃蔬菜,建議水煮或炒熟後再吃。
喝茶飲
茶飲做法皆為藥材加水2000c.c.,泡半小時後大火煮開轉小火煮1小時後熄火,燜5分鐘後飲用,2天內喝完;易腹瀉者加茯苓3錢,易便秘加決明子3~5錢。
紫蘇山楂茶開胃
材料:紫蘇1.5錢,山楂3錢,粉光參1錢,神曲、麥冬各5錢。
功效:紫蘇改善脾胃氣滯,山楂助消化,粉光參健脾胃,神曲消食健胃,麥冬清熱、可助益胃生津。
薄荷麥芽茶整腸
材料:薄荷1.5錢,太子參3錢,白扁豆、麥芽、玉竹各5錢。
功效:薄荷清熱消暑,太子參補氣振食欲,白扁豆益脾和胃、祛濕,麥芽健胃消脹,玉竹滋陰養胃。
按 穴位
以下穴道按法皆為以指腹揉按,按5秒停1秒後再按,每次按約1分鐘,每天可按1~3次。
足三里穴理脾胃
位置: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約4指寬處。
作用:調理脾胃、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及紓緩噁心、胃痛、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 天樞穴促進食欲
位置:肚臍兩側約3指寬處。
作用:行氣消脹,促進腸胃蠕動,改善食欲不振、腹脹、嘔吐及排便不順。 內關穴清熱止嘔
位置:手掌朝上、距手腕橫紋3指寬中央處位置。
作用:洩胃火、理氣鎮痛,紓緩胃痛、腹脹、噁心嘔吐等胃部不舒服症狀。
醫師說
甜食易影響胃口
中醫師 莊雅惠
三餐宜定食定量,使胃液維持正常分泌,較不易食欲不振,而蛋糕等甜食,易讓人有飽腹感,飯前應避免食用,以免影響胃口。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Re: 【夏日養生特輯】
濕熱交攻易使皮脂腺分泌旺者長痤瘡
台灣新生報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夏日流汗多及陽光照射等刺激皮膚的因素增加,「濕熱」交雜的結果,使皮膚癢疹、紅疹、搔癢、痤瘡等症狀較容易發生,嚴重的話甚至會抓到起水泡或癢到睡不著,影響美觀、生理及心情,衛生署台南醫院中醫師徐瑜璟指出,中醫藥治療青春痘有不錯療效。
22歲的陳小姐,最近三、四個月深受臉部痤瘡的困擾,前往署南醫中醫科求診,根據此患者的皮膚丘疹分布,經過三周的中醫調理,臉部丘疹較無明顯增加,故繼續治療,將皮膚的丘疹發作頻率壓到最低。
中醫師徐瑜璟表示,「痤瘡」,即俗稱「青春痘」,好發在皮脂腺較多的地方,如臉部、胸前、背部及上手臂等部位,是很擾人的一個皮膚疾患,時常引起患者的焦慮、煩躁、害羞等情緒反應,甚至會影響社交及工作的情況。
痤瘡大都發生在青春期到30歲前,造成的原因跟毛囊皮脂腺的過度角質化、皮脂製造增加、痤瘡桿菌及發炎有關;另外也跟雄性素的刺激相關,據研究顯示大部分患者並沒有雄性素過度增加的情形,而是與雄性素接受器的過度敏感相關。
徐瑜璟表示,其他影響因素包括化妝品的使用、美髮用品刺激局部肌膚、刺激皮膚的洗潔劑或收縮劑以及口罩、毛衣、安全帽、手部刺激等外來刺激,因此需要特別注意避免臉部皮膚的搔抓及摩擦。
另外,飲食方面,應避免油炸物、巧克力、堅果類、補品、燒烤、辣等刺激食物,於中醫的角度,包括芒果、蝦子、蛤蠣等容易造成痤瘡較多,冰飲也需盡量避免。
徐瑜璟中醫師說,皮脂腺分泌旺盛屬於患者體質關係,可歸於體內不好的火氣較旺,加上熬夜或睡眠不足更造成虛火亢盛,可酌以使用知柏地黃湯等;現代飲食偏油炸,長期導致大腸積熱,進而發展到肺胃的血熱,可以麻杏甘石湯、黃連解毒湯等加減治療。
另外情緒壓力較大影響中醫「肝」的疏泄功能,導致肝鬱化火,久而形成濕熱互結,也易造成女性月經導致衝任不調而致痤瘡的情形,可從逍遙散、丹梔逍遙散、四物湯等方向調整用藥;部分患者青春痘比較嚴重,則考慮有痰瘀互結的情形,則可從桃紅四物湯、仙方活命飲等靈活用藥,並依據中醫師臨床辨證分型加減使用其他藥物。
台灣新生報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夏日流汗多及陽光照射等刺激皮膚的因素增加,「濕熱」交雜的結果,使皮膚癢疹、紅疹、搔癢、痤瘡等症狀較容易發生,嚴重的話甚至會抓到起水泡或癢到睡不著,影響美觀、生理及心情,衛生署台南醫院中醫師徐瑜璟指出,中醫藥治療青春痘有不錯療效。
22歲的陳小姐,最近三、四個月深受臉部痤瘡的困擾,前往署南醫中醫科求診,根據此患者的皮膚丘疹分布,經過三周的中醫調理,臉部丘疹較無明顯增加,故繼續治療,將皮膚的丘疹發作頻率壓到最低。
中醫師徐瑜璟表示,「痤瘡」,即俗稱「青春痘」,好發在皮脂腺較多的地方,如臉部、胸前、背部及上手臂等部位,是很擾人的一個皮膚疾患,時常引起患者的焦慮、煩躁、害羞等情緒反應,甚至會影響社交及工作的情況。
痤瘡大都發生在青春期到30歲前,造成的原因跟毛囊皮脂腺的過度角質化、皮脂製造增加、痤瘡桿菌及發炎有關;另外也跟雄性素的刺激相關,據研究顯示大部分患者並沒有雄性素過度增加的情形,而是與雄性素接受器的過度敏感相關。
徐瑜璟表示,其他影響因素包括化妝品的使用、美髮用品刺激局部肌膚、刺激皮膚的洗潔劑或收縮劑以及口罩、毛衣、安全帽、手部刺激等外來刺激,因此需要特別注意避免臉部皮膚的搔抓及摩擦。
另外,飲食方面,應避免油炸物、巧克力、堅果類、補品、燒烤、辣等刺激食物,於中醫的角度,包括芒果、蝦子、蛤蠣等容易造成痤瘡較多,冰飲也需盡量避免。
徐瑜璟中醫師說,皮脂腺分泌旺盛屬於患者體質關係,可歸於體內不好的火氣較旺,加上熬夜或睡眠不足更造成虛火亢盛,可酌以使用知柏地黃湯等;現代飲食偏油炸,長期導致大腸積熱,進而發展到肺胃的血熱,可以麻杏甘石湯、黃連解毒湯等加減治療。
另外情緒壓力較大影響中醫「肝」的疏泄功能,導致肝鬱化火,久而形成濕熱互結,也易造成女性月經導致衝任不調而致痤瘡的情形,可從逍遙散、丹梔逍遙散、四物湯等方向調整用藥;部分患者青春痘比較嚴重,則考慮有痰瘀互結的情形,則可從桃紅四物湯、仙方活命飲等靈活用藥,並依據中醫師臨床辨證分型加減使用其他藥物。
Re: 【夏日養生特輯】
夏日防腳臭 中藥材調理體質 泡足浴擦爽身粉
蘋果日報
報導╱林明佳、張佩玉
許多人有腳臭困擾,中醫師林舜榖表示,中醫認為人體機能失衡會增加汗水分泌,使腳臭情形更嚴重,如脾虛濕盛體質,因水分代謝失常、稍一動就出汗,陰虛陽亢體質則手腳心易無故發熱、流汗,可透過中藥材入膳或製成茶飲,改善易流腳汗的體質;另外透過按摩豐隆穴、復溜穴等,能促進足部代謝和血液循環,還可利用中藥材製泡腳湯和爽身粉,更快告別臭腳丫煩惱。
林舜榖中醫師表示,人體的腳底每平方公分約有500~600個汗腺,是僅次於腋下最易流汗的部位,且一天約有8~10小時穿鞋子,倘若穿的鞋襪較不透氣,使濕氣難排出,足部更易散發異味。針對易流腳汗、腳臭者,可利用中藥材調理體質,輔以中藥足浴、爽身粉等,並少吃燥熱食物如辣椒、大蒜、油炸等,日常也應避免足部悶熱、保持乾爽和清潔,包括穿透氣吸汗性佳的棉襪、運動鞋選有格子網布鞋面、皮鞋選有通氣小孔鞋款、每天洗澡時腳底和趾縫都要洗乾淨並擦乾。
食療法
林舜榖中醫師設計2道食療,可依照體質選擇。由於藥性皆相當平和,老少皆可服用,但感冒發燒時應暫停。
茯苓排骨粥利水
適用對象:時常腳浮腫、稍活動就出汗、四肢無力者。
材料:薏苡仁5錢、黃耆、茯苓和浮小麥各4錢、白米1杯,排骨200克。
功效:薏苡仁和茯苓健脾利水、助代謝,黃耆補氣,浮小麥收斂汗水、減少排汗。
做法:排骨切塊汆燙,材料放進電鍋,外鍋加2碗水,內鍋加3碗水煮成粥,2天吃1次。
枸杞烏梅茶滋陰
適用對象:手腳心常發熱冒汗,易燥熱、口乾舌燥、急躁者。
材料:枸杞5錢、烏梅和西洋參各2錢。
功效:烏梅味酸、收斂止汗,枸杞滋養腎陰,助降低陰虛、潮熱症狀,西洋參補氣養陰。
做法:藥材洗淨放入鍋中以1000c.c.水煮沸,轉小火煮5分鐘,飯後當飲水喝,每天1次。
這樣做
除了可依體質服中藥材外,林舜榖中醫師建議,也可塗抹爽身粉、泡中藥足浴等,促進腳部循環變好,但倘若足部有明顯傷口、出血、裂開,應暫停使用並就醫。
爽身粉止癢袪濕
材料:滑石60克、生甘草、黃連和蒼朮各10克、冰片5克。
功效:滑石、生甘草、黃連清熱,蒼朮消腫,冰片緩搔癢。
做法:材料磨成粉,出門前、洗澡後各用1次,敷腳底、趾縫。
泡腳湯消毒清熱
材料:明礬30克,黃柏、苦參根、艾葉20克、蛇床子15克。
功效:明礬、艾葉止癢,黃柏和苦參根清熱,蛇床子治濕癬。
做法:藥材加3000c.c.水煮滾轉小火煮10分鐘,放溫後泡腳。
按穴位利水代謝
穴位:可多按壓小腿肚內側上緣、近大腿交界處的「陰陵泉穴」,及膝蓋外側與腳踝連線正中間點的「豐隆穴」、腳踝內側後緣向上2吋約3橫指寬處的「復溜穴」。
功效:陰陵泉穴有助補養脾胃、利水、改善下肢浮腫與腳汗,豐隆穴能祛散腳部的寒濕邪氣,復溜穴可補益腎陰、治療潮熱盜汗。
做法:以指腹按壓至微酸,以上穴位均每次按5分鐘,每天可按1~3次,天天按。
醫師說
搔癢惡臭 應就醫
中醫師 林舜榖
腳部若感染黴菌如足癬,也會有惡臭、搔癢,此時應盡快就醫,接受徹底治療,中醫多半採清熱毒和利水濕的藥方治療,如龍膽瀉肝湯、萆瀉分清飲等。
蘋果日報
報導╱林明佳、張佩玉
許多人有腳臭困擾,中醫師林舜榖表示,中醫認為人體機能失衡會增加汗水分泌,使腳臭情形更嚴重,如脾虛濕盛體質,因水分代謝失常、稍一動就出汗,陰虛陽亢體質則手腳心易無故發熱、流汗,可透過中藥材入膳或製成茶飲,改善易流腳汗的體質;另外透過按摩豐隆穴、復溜穴等,能促進足部代謝和血液循環,還可利用中藥材製泡腳湯和爽身粉,更快告別臭腳丫煩惱。
林舜榖中醫師表示,人體的腳底每平方公分約有500~600個汗腺,是僅次於腋下最易流汗的部位,且一天約有8~10小時穿鞋子,倘若穿的鞋襪較不透氣,使濕氣難排出,足部更易散發異味。針對易流腳汗、腳臭者,可利用中藥材調理體質,輔以中藥足浴、爽身粉等,並少吃燥熱食物如辣椒、大蒜、油炸等,日常也應避免足部悶熱、保持乾爽和清潔,包括穿透氣吸汗性佳的棉襪、運動鞋選有格子網布鞋面、皮鞋選有通氣小孔鞋款、每天洗澡時腳底和趾縫都要洗乾淨並擦乾。
食療法
林舜榖中醫師設計2道食療,可依照體質選擇。由於藥性皆相當平和,老少皆可服用,但感冒發燒時應暫停。
茯苓排骨粥利水
適用對象:時常腳浮腫、稍活動就出汗、四肢無力者。
材料:薏苡仁5錢、黃耆、茯苓和浮小麥各4錢、白米1杯,排骨200克。
功效:薏苡仁和茯苓健脾利水、助代謝,黃耆補氣,浮小麥收斂汗水、減少排汗。
做法:排骨切塊汆燙,材料放進電鍋,外鍋加2碗水,內鍋加3碗水煮成粥,2天吃1次。
枸杞烏梅茶滋陰
適用對象:手腳心常發熱冒汗,易燥熱、口乾舌燥、急躁者。
材料:枸杞5錢、烏梅和西洋參各2錢。
功效:烏梅味酸、收斂止汗,枸杞滋養腎陰,助降低陰虛、潮熱症狀,西洋參補氣養陰。
做法:藥材洗淨放入鍋中以1000c.c.水煮沸,轉小火煮5分鐘,飯後當飲水喝,每天1次。
這樣做
除了可依體質服中藥材外,林舜榖中醫師建議,也可塗抹爽身粉、泡中藥足浴等,促進腳部循環變好,但倘若足部有明顯傷口、出血、裂開,應暫停使用並就醫。
爽身粉止癢袪濕
材料:滑石60克、生甘草、黃連和蒼朮各10克、冰片5克。
功效:滑石、生甘草、黃連清熱,蒼朮消腫,冰片緩搔癢。
做法:材料磨成粉,出門前、洗澡後各用1次,敷腳底、趾縫。
泡腳湯消毒清熱
材料:明礬30克,黃柏、苦參根、艾葉20克、蛇床子15克。
功效:明礬、艾葉止癢,黃柏和苦參根清熱,蛇床子治濕癬。
做法:藥材加3000c.c.水煮滾轉小火煮10分鐘,放溫後泡腳。
按穴位利水代謝
穴位:可多按壓小腿肚內側上緣、近大腿交界處的「陰陵泉穴」,及膝蓋外側與腳踝連線正中間點的「豐隆穴」、腳踝內側後緣向上2吋約3橫指寬處的「復溜穴」。
功效:陰陵泉穴有助補養脾胃、利水、改善下肢浮腫與腳汗,豐隆穴能祛散腳部的寒濕邪氣,復溜穴可補益腎陰、治療潮熱盜汗。
做法:以指腹按壓至微酸,以上穴位均每次按5分鐘,每天可按1~3次,天天按。
醫師說
搔癢惡臭 應就醫
中醫師 林舜榖
腳部若感染黴菌如足癬,也會有惡臭、搔癢,此時應盡快就醫,接受徹底治療,中醫多半採清熱毒和利水濕的藥方治療,如龍膽瀉肝湯、萆瀉分清飲等。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Re: 【夏日養生特輯】
夏天吹冷氣 小心過敏加劇
鼻 皮膚 呼吸道都需注意
蘋果日報 2012年06月27日
報導╱張雅淳
天氣越來越熱,許多人長時間待冷氣房,小心過敏越來越嚴重,風濕免疫科醫師陳怡行表示,許多人沒有定期清潔冷氣,冷氣機中的黴菌會引發鼻過敏,且皮膚若不注重保濕,也會發癢,另冷氣房溫度若太低,和室外溫差過大,也會增加呼吸道過敏機率,建議應小心。
陳怡行醫師表示,工業化社會因空氣品質差,有過敏體質者越來越多,約每10年人數會增近10倍。過敏主要發生部位為鼻子、呼吸道、皮膚,以鼻炎最難根治,其次是呼吸道過敏如氣喘,皮膚過敏如異位性皮膚炎治癒率較高,若發生年齡在2歲以下,約7成機率會痊癒。建議排除過敏原,減少發作次數,病況才會改善。
先了解
過敏者激增
都市化生活是造成過敏者激增原因,因多密閉空間且生活條件好,造成出生後接觸太少細菌,無法訓練自身免疫能力。
具有遺傳性
若父母都有過敏,孩子過敏機率約7~8成;若父母只有一方過敏,機率約4~5成;父母皆無過敏,機率約1~2成。
少發作較好
若有過敏體質,應找出過敏原並盡量避免接觸,才能減少發作。以氣喘兒童為例,若能盡量減少發作次數,進入青春期後1/3患者會痊癒。
這樣做
少吃致敏物
若要避免孩子過敏,媽媽懷孕時要少吃海鮮等容易過敏的食物,孩子出生後喝母奶增加抵抗力,1歲後再吃少量奶蛋食物,3歲後才能吃少量海鮮。
勿過度清潔
環境適當清潔,如多清洗寢具等,每隔2周日曬,及使用除濕機,但別經常以消毒水、漂白水拖地或擦拭,以免過度清潔,環境中沒有細菌無法訓練免疫力。
冷氣要清洗
夏天許多人待冷氣房,萬一冷氣機管路不乾淨、滋生黴菌,在冷氣房的密閉空間內容易引發鼻過敏,冷氣機濾網每年至少清潔一次,另多開窗戶讓空氣流通。
溫度應適宜
冷氣溫度不要設定太低,建議控制在26℃較好,避免冷氣房內外溫差過大會引發氣喘,或是進出冷氣房時戴上口罩,讓口鼻不會直接接觸空氣。
皮膚多保濕
夏天常流汗,易使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好發皮膚皺褶處,應清洗流汗處或更換衣物;冷氣房太乾燥,異位性皮膚炎也會發作,好發四肢外側,宜多擦保濕乳液。
標靶藥治療
過敏是採階梯式治療,首先避開過敏原,若無效再進入藥物治療階段,如類固醇藥物等,如果還不能控制病情,可考慮生物製劑的標靶藥物,可治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鼻炎等,治癒率達8成,但目前僅對類固醇藥物效果不好的重度過敏者有健保給付。
醫師說
勿擅自停藥
(風濕免疫科醫師 陳怡行)
許多患者會因過敏稍改善就擅自停藥,應聽從醫矚完成服藥療程如氣喘是3~6個月、鼻炎是6~8周,完成療程後再依情況減藥或僅需避過敏原。
鼻 皮膚 呼吸道都需注意
蘋果日報 2012年06月27日
報導╱張雅淳
天氣越來越熱,許多人長時間待冷氣房,小心過敏越來越嚴重,風濕免疫科醫師陳怡行表示,許多人沒有定期清潔冷氣,冷氣機中的黴菌會引發鼻過敏,且皮膚若不注重保濕,也會發癢,另冷氣房溫度若太低,和室外溫差過大,也會增加呼吸道過敏機率,建議應小心。
陳怡行醫師表示,工業化社會因空氣品質差,有過敏體質者越來越多,約每10年人數會增近10倍。過敏主要發生部位為鼻子、呼吸道、皮膚,以鼻炎最難根治,其次是呼吸道過敏如氣喘,皮膚過敏如異位性皮膚炎治癒率較高,若發生年齡在2歲以下,約7成機率會痊癒。建議排除過敏原,減少發作次數,病況才會改善。
先了解
過敏者激增
都市化生活是造成過敏者激增原因,因多密閉空間且生活條件好,造成出生後接觸太少細菌,無法訓練自身免疫能力。
具有遺傳性
若父母都有過敏,孩子過敏機率約7~8成;若父母只有一方過敏,機率約4~5成;父母皆無過敏,機率約1~2成。
少發作較好
若有過敏體質,應找出過敏原並盡量避免接觸,才能減少發作。以氣喘兒童為例,若能盡量減少發作次數,進入青春期後1/3患者會痊癒。
這樣做
少吃致敏物
若要避免孩子過敏,媽媽懷孕時要少吃海鮮等容易過敏的食物,孩子出生後喝母奶增加抵抗力,1歲後再吃少量奶蛋食物,3歲後才能吃少量海鮮。
勿過度清潔
環境適當清潔,如多清洗寢具等,每隔2周日曬,及使用除濕機,但別經常以消毒水、漂白水拖地或擦拭,以免過度清潔,環境中沒有細菌無法訓練免疫力。
冷氣要清洗
夏天許多人待冷氣房,萬一冷氣機管路不乾淨、滋生黴菌,在冷氣房的密閉空間內容易引發鼻過敏,冷氣機濾網每年至少清潔一次,另多開窗戶讓空氣流通。
溫度應適宜
冷氣溫度不要設定太低,建議控制在26℃較好,避免冷氣房內外溫差過大會引發氣喘,或是進出冷氣房時戴上口罩,讓口鼻不會直接接觸空氣。
皮膚多保濕
夏天常流汗,易使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好發皮膚皺褶處,應清洗流汗處或更換衣物;冷氣房太乾燥,異位性皮膚炎也會發作,好發四肢外側,宜多擦保濕乳液。
標靶藥治療
過敏是採階梯式治療,首先避開過敏原,若無效再進入藥物治療階段,如類固醇藥物等,如果還不能控制病情,可考慮生物製劑的標靶藥物,可治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鼻炎等,治癒率達8成,但目前僅對類固醇藥物效果不好的重度過敏者有健保給付。
醫師說
勿擅自停藥
(風濕免疫科醫師 陳怡行)
許多患者會因過敏稍改善就擅自停藥,應聽從醫矚完成服藥療程如氣喘是3~6個月、鼻炎是6~8周,完成療程後再依情況減藥或僅需避過敏原。
Re: 【夏日養生特輯】
立夏濕熱 喝茶飲調理
多吃苦味食物降火氣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05日
報導╱林明佳、張佩玉
今(5)日進入24節氣中的立夏,代表夏季報到,中醫師陳玫妃指出,中醫認為此時人體易受暑邪、濕邪侵襲,出現心浮氣躁、口乾、頭昏、渾身乏力等類似中暑情形,另因脾胃功能減弱,易胃口差、脹氣、腹瀉;或因體表濕氣重,導致皮膚癢、長濕疹等。可喝添加霍香、薏仁、知母等中藥材的茶飲調理,另可多吃味道甘淡、帶苦味食物,如苦瓜、小黃瓜等,助清熱降火氣。
喝茶飲
中醫師陳玫妃設計以下4道茶飲,做法皆是將中藥材加入800c.c.水以大火煮沸,轉小火續煮10分鐘,放溫飲用,1天可喝1杯,可天天喝。
淡竹葉除煩
適用對象:容易感到心浮氣躁、口乾舌燥者。
材料:淡竹葉和麥門冬各3錢、薏仁2錢
功效:淡竹葉清熱除煩、利尿;麥門冬可滋陰潤燥、補充體內津液體;薏仁清熱、健脾利濕。
提醒:體內有寒氣,如怕冷、易頻尿者不宜。
紫蘇健脾胃
適用對象:易感到食欲不振、軟便、脹氣者。
材料:紫蘇、霍香、蒼朮各2錢。
功效:紫蘇行氣、袪脾胃濕氣;霍香芳香健胃、改善體內濕滯;蒼朮健胃安脾、袪濕。
提醒:體內有熱相,如白帶、尿道或氣管發炎不宜。
茯苓袪濕熱
適用對象:皮膚容易搔癢、長濕疹者。
材料:茯苓、梔子和地膚子各3錢。
功效:茯苓健脾袪濕、益氣,增強皮膚抵抗力;梔子清肺熱、緩解皮膚搔癢;地膚子袪除體內濕熱。
提醒:大便黏稠、解便常常解不乾淨者不宜。
黨參可補氣
適用對象:易暑熱感到頭昏、胸悶、渾身乏力者。
材料:黨參5錢、天花粉3錢、知母2錢。
功效:黨參健胃補氣;知母滋陰潤燥、清熱;天花粉清熱生津、有助生津止渴,補充體內流失津液。
提醒:腸胃不好、易拉肚子者不宜。
提醒你
多吃甘淡食物
可多吃味道甘淡帶點苦味的食物,幫助清熱、消暑氣,並降心火,如苦瓜、小黃瓜、桃子、李子等,另可多喝甘蔗汁、蓮藕汁等,能健胃袪濕;另可多吃具清熱解暑且水分高的瓜果,如西瓜、哈密瓜、香瓜等。
少碰燒烤炸辣
立夏後腸胃功能易減弱,應避免吃油膩食物,此外,燒烤、油炸、麻辣類食物,容易使體內更加燥熱,最好少吃,另每天可喝1500~2000c.c.開水,吃太多冰品易傷脾胃,也會使熱鬱結體內,也應避免。
醫師說
多運動促循環
中醫師 陳玫妃
進入立夏,氣溫會逐漸升高,可選在較不熱時段,如凌晨5~7點太陽剛升起時或傍晚,到戶外做20~30分鐘緩和運動,如健走、太極拳等,能使循環更順暢,並增加身體對抗外邪的能力。
多吃苦味食物降火氣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05日
報導╱林明佳、張佩玉
今(5)日進入24節氣中的立夏,代表夏季報到,中醫師陳玫妃指出,中醫認為此時人體易受暑邪、濕邪侵襲,出現心浮氣躁、口乾、頭昏、渾身乏力等類似中暑情形,另因脾胃功能減弱,易胃口差、脹氣、腹瀉;或因體表濕氣重,導致皮膚癢、長濕疹等。可喝添加霍香、薏仁、知母等中藥材的茶飲調理,另可多吃味道甘淡、帶苦味食物,如苦瓜、小黃瓜等,助清熱降火氣。
喝茶飲
中醫師陳玫妃設計以下4道茶飲,做法皆是將中藥材加入800c.c.水以大火煮沸,轉小火續煮10分鐘,放溫飲用,1天可喝1杯,可天天喝。
淡竹葉除煩
適用對象:容易感到心浮氣躁、口乾舌燥者。
材料:淡竹葉和麥門冬各3錢、薏仁2錢
功效:淡竹葉清熱除煩、利尿;麥門冬可滋陰潤燥、補充體內津液體;薏仁清熱、健脾利濕。
提醒:體內有寒氣,如怕冷、易頻尿者不宜。
紫蘇健脾胃
適用對象:易感到食欲不振、軟便、脹氣者。
材料:紫蘇、霍香、蒼朮各2錢。
功效:紫蘇行氣、袪脾胃濕氣;霍香芳香健胃、改善體內濕滯;蒼朮健胃安脾、袪濕。
提醒:體內有熱相,如白帶、尿道或氣管發炎不宜。
茯苓袪濕熱
適用對象:皮膚容易搔癢、長濕疹者。
材料:茯苓、梔子和地膚子各3錢。
功效:茯苓健脾袪濕、益氣,增強皮膚抵抗力;梔子清肺熱、緩解皮膚搔癢;地膚子袪除體內濕熱。
提醒:大便黏稠、解便常常解不乾淨者不宜。
黨參可補氣
適用對象:易暑熱感到頭昏、胸悶、渾身乏力者。
材料:黨參5錢、天花粉3錢、知母2錢。
功效:黨參健胃補氣;知母滋陰潤燥、清熱;天花粉清熱生津、有助生津止渴,補充體內流失津液。
提醒:腸胃不好、易拉肚子者不宜。
提醒你
多吃甘淡食物
可多吃味道甘淡帶點苦味的食物,幫助清熱、消暑氣,並降心火,如苦瓜、小黃瓜、桃子、李子等,另可多喝甘蔗汁、蓮藕汁等,能健胃袪濕;另可多吃具清熱解暑且水分高的瓜果,如西瓜、哈密瓜、香瓜等。
少碰燒烤炸辣
立夏後腸胃功能易減弱,應避免吃油膩食物,此外,燒烤、油炸、麻辣類食物,容易使體內更加燥熱,最好少吃,另每天可喝1500~2000c.c.開水,吃太多冰品易傷脾胃,也會使熱鬱結體內,也應避免。
醫師說
多運動促循環
中醫師 陳玫妃
進入立夏,氣溫會逐漸升高,可選在較不熱時段,如凌晨5~7點太陽剛升起時或傍晚,到戶外做20~30分鐘緩和運動,如健走、太極拳等,能使循環更順暢,並增加身體對抗外邪的能力。
Re: 【夏日養生特輯】
初夏養生 食補茶飲降心火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07日
報導╱張佩玉、林明佳
時序將入夏,中醫師張家蓓表示,中醫觀點認為夏季與心相對應,此時心火易旺盛,環境與人體濕熱氣也增加,養生部分宜從養心做起,午休小睡30分鐘有益調理心氣,飲食方面多吃芹菜、苦瓜、豆苗等苦味食物能降心火、解熱生津;另外,可喝添加蓮子心、黃耆、藿香等中藥材的茶飲,助清心退熱、益氣排濕。
中醫師張家蓓指出,夏天心火旺盛,連帶會引發小腸火旺,加上濕熱氣重,若身體陽氣不足,代謝循環也會變差,易因此出現煩躁、易怒、頭暈、多汗、睡覺多夢、體臭、食欲不振、便祕與中暑等問題,除了以苦味食物降心火、解熱外,也可吃綠豆、薏仁、紅豆等食材,以及加瘦肉的鹹粥,幫助消暑袪濕、補益氣血,排除堆積在體內的濕熱氣。
此外,冰涼飲品只會帶來暫時清涼感,易損傷脾胃氣、影響氣血循環與水分運化機能,反而不利濕熱氣散出,建議改喝不燙口的溫水較好。
這樣做
午時小睡助養心
每天晚上11點前就寢、早上約6、7點太陽出來時起床,能吸納陽氣、散體內濕熱氣;另外,人體於午時,也就是早上11點至下午1點間走心經,在此時段小睡30分鐘至1小時,有助養心、提神。
吃瀉火排濕食物
苦味食物如苦瓜、芹菜、茶與豆苗、蘆筍等,能瀉心火、降小腸火氣及開脾胃、生津,薏仁、紅豆、綠豆等則能解熱消暑、排濕,另可以選一餐吃加了瘦肉的鹹粥來調理脾胃、補氣血與排濕熱氣。
喝溫水促進循環
即使天氣很熱,也不宜吃冰、喝冷飲,以免讓脾胃氣受損、不利氣血循環,使濕熱氣更難以散出,並加劇食欲不振情形,宜喝不燙口的溫水,藉由身體微微出汗,溫和促進氣血循環、散除體內熱氣。
喝茶飲
各茶飲做法皆為藥材加500c.c.熱水、燜泡5分鐘後飲用,當天喝完,可天天喝。
蓮子心綠茶 降火
材料:蓮子心3克、綠茶包1個。
功效:蓮子心可以清心降火、涼血安神及消暑解渴,綠茶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清利頭目。
黃耆人參飲 補氣
材料:黃耆3克、高麗參3克。
功效:黃耆能益氣升陽、健脾利水、活血補虛,高麗參大補元氣、生津斂汗與安神、除煩渴。
藿香甘草茶 消暑
材料:藿香3克、甘草3克。
功效:藿香具解暑化濕、理脾開胃、助消化等功效,甘草補益心脾氣、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醫師說
流汗要盡速擦乾
中醫師 張家蓓
流汗之後要立刻擦乾身體,讓張開的毛細孔收縮,減少濕熱氣入侵機會,另外可趁假日到清幽的林間步道走走,幫助放鬆心情、吸收陽氣,使氣血循環變好。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07日
報導╱張佩玉、林明佳
時序將入夏,中醫師張家蓓表示,中醫觀點認為夏季與心相對應,此時心火易旺盛,環境與人體濕熱氣也增加,養生部分宜從養心做起,午休小睡30分鐘有益調理心氣,飲食方面多吃芹菜、苦瓜、豆苗等苦味食物能降心火、解熱生津;另外,可喝添加蓮子心、黃耆、藿香等中藥材的茶飲,助清心退熱、益氣排濕。
中醫師張家蓓指出,夏天心火旺盛,連帶會引發小腸火旺,加上濕熱氣重,若身體陽氣不足,代謝循環也會變差,易因此出現煩躁、易怒、頭暈、多汗、睡覺多夢、體臭、食欲不振、便祕與中暑等問題,除了以苦味食物降心火、解熱外,也可吃綠豆、薏仁、紅豆等食材,以及加瘦肉的鹹粥,幫助消暑袪濕、補益氣血,排除堆積在體內的濕熱氣。
此外,冰涼飲品只會帶來暫時清涼感,易損傷脾胃氣、影響氣血循環與水分運化機能,反而不利濕熱氣散出,建議改喝不燙口的溫水較好。
這樣做
午時小睡助養心
每天晚上11點前就寢、早上約6、7點太陽出來時起床,能吸納陽氣、散體內濕熱氣;另外,人體於午時,也就是早上11點至下午1點間走心經,在此時段小睡30分鐘至1小時,有助養心、提神。
吃瀉火排濕食物
苦味食物如苦瓜、芹菜、茶與豆苗、蘆筍等,能瀉心火、降小腸火氣及開脾胃、生津,薏仁、紅豆、綠豆等則能解熱消暑、排濕,另可以選一餐吃加了瘦肉的鹹粥來調理脾胃、補氣血與排濕熱氣。
喝溫水促進循環
即使天氣很熱,也不宜吃冰、喝冷飲,以免讓脾胃氣受損、不利氣血循環,使濕熱氣更難以散出,並加劇食欲不振情形,宜喝不燙口的溫水,藉由身體微微出汗,溫和促進氣血循環、散除體內熱氣。
喝茶飲
各茶飲做法皆為藥材加500c.c.熱水、燜泡5分鐘後飲用,當天喝完,可天天喝。
蓮子心綠茶 降火
材料:蓮子心3克、綠茶包1個。
功效:蓮子心可以清心降火、涼血安神及消暑解渴,綠茶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清利頭目。
黃耆人參飲 補氣
材料:黃耆3克、高麗參3克。
功效:黃耆能益氣升陽、健脾利水、活血補虛,高麗參大補元氣、生津斂汗與安神、除煩渴。
藿香甘草茶 消暑
材料:藿香3克、甘草3克。
功效:藿香具解暑化濕、理脾開胃、助消化等功效,甘草補益心脾氣、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醫師說
流汗要盡速擦乾
中醫師 張家蓓
流汗之後要立刻擦乾身體,讓張開的毛細孔收縮,減少濕熱氣入侵機會,另外可趁假日到清幽的林間步道走走,幫助放鬆心情、吸收陽氣,使氣血循環變好。
Re: 【夏日養生特輯】
養心4食材 解熱消暑
多吃苦味或微甘食物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16日
報導╱林明佳
天氣漸熱,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夏天是陽氣最旺盛季節,且夏天在五行當中屬火,對應的五臟是心,因此心火較旺盛,也較耗氣傷陰,導致易有臉部紅熱、心浮氣躁、口乾舌燥、食欲不振等情形,也是最容易感到疲倦、乏力的季節,可多吃帶苦味的食物如蓮藕、芹菜等,或微甘食物如甘蔗、小番茄等,幫助解熱袪暑、消脹解乏,另營養師劉怡里也提供食用提醒。
4食材
中醫師陳玫妃指出,以下4種養心食物,可清熱瀉火,但常吃易傷體內陽氣,建議一周吃2~3次,另體質寒凉、脾胃虛弱如手腳冰冷、常拉肚子者,較不適合吃。
蓮藕 潤肺滋陰
功效:性味甘寒、可清熱止渴、潤肺滋陰。
這樣吃:先取0.5錢蓮子心,加600c.c.水先大火煮滾,再加30克蓮藕並切小塊,以小火續煮10分鐘,最後加入半顆去皮並切小塊的水梨,酌量加入冰糖調味,燜煮5分鐘即可,可降火氣,改善口乾口臭,助清心安神,幫助入眠。
提醒
蓮藕屬澱粉,正減肥或體重過重者,若吃了蓮藕,則其他澱粉如飯、麵就應酌量減少。
芹菜 袪濕降火
功效:性凉微寒、味甘苦,袪濕、清腸,緩解心火旺盛。
這樣吃:取150克、約1把芹菜,洗淨切小段,取1顆蘋果,去皮切小塊,放果汁機,加350~500c.c.開水及酌量蜂蜜打成汁,可降火氣、降血壓。此道達一天蔬果建議攝取量一半,不要濾渣、15鐘內喝完。
提醒
芹菜屬高鉀低鈉蔬菜,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不過限鉀的腎臟病患,宜先諮詢醫師。
番茄 消暑解喝
功效:性味甘酸、微寒,可消食積、解渴,改善發熱煩渴。
這樣吃:取10顆聖女小番茄、洗淨,半顆奇異果削皮切小塊,及500c.c.低脂優酪乳,放進果汁機,攪打至帶顆粒,可清熱止渴、助降心火,並具健胃整腸功效。油脂可提高茄紅素吸收率,可加5克黑芝麻。
提醒
若不習慣優酪乳黏稠口感,可以加100c.c.開水攪打,口感更佳,於15分鐘內喝掉。
甘蔗 清涼利尿
功效:性味甘平,可利尿、清熱、止渴,改善肺熱和心煩。
這樣吃:20克綠豆、洗淨,加400c.c.水,以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至軟爛後熄火,將湯倒掉,再將綠豆加500c.c.甘蔗汁即可,可利尿、消暑解毒,另有助改善便祕、肺熱型常會有的喉嚨痛癢和咳嗽等。
提醒
甘蔗成分為醣類要注意甜份,熱量約1碗飯,糖尿病或體重過重者,當天飯量應減少1碗。
提醒你
中午適時午睡
夏天白晝長、夜晚短,應增加白天活動時間、減少夜晚睡覺時間,宜晚睡早起,晚上10、11點就寢,早上6、7點起床,中午可小睡30分,助養心氣。
忌貪凉沖冷水
夏天許多人會吃冰品冷飲,易傷害脾胃,建議少吃冰品,飲料或瓜果從冰箱取出後,應放室溫5~10分鐘再吃,流汗後不宜立即沖冷水澡,以免感冒。
醫師說
注意腹部保暖
中醫師 陳玫妃
天氣熱,許多人會開空調,提醒溫度別過低以免感冒,此外,胸、腹部易著涼,應蓋被子睡覺、避免肌膚裸露冷風中。
注意果汁熱量
營養師 劉怡里
夏天許多人愛喝果汁,建議水果最好還是整顆吃,若打成果汁,最好現喝現打並連渣喝,而有些水果熱量高,應適量攝取。
多吃苦味或微甘食物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16日
報導╱林明佳
天氣漸熱,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夏天是陽氣最旺盛季節,且夏天在五行當中屬火,對應的五臟是心,因此心火較旺盛,也較耗氣傷陰,導致易有臉部紅熱、心浮氣躁、口乾舌燥、食欲不振等情形,也是最容易感到疲倦、乏力的季節,可多吃帶苦味的食物如蓮藕、芹菜等,或微甘食物如甘蔗、小番茄等,幫助解熱袪暑、消脹解乏,另營養師劉怡里也提供食用提醒。
4食材
中醫師陳玫妃指出,以下4種養心食物,可清熱瀉火,但常吃易傷體內陽氣,建議一周吃2~3次,另體質寒凉、脾胃虛弱如手腳冰冷、常拉肚子者,較不適合吃。
蓮藕 潤肺滋陰
功效:性味甘寒、可清熱止渴、潤肺滋陰。
這樣吃:先取0.5錢蓮子心,加600c.c.水先大火煮滾,再加30克蓮藕並切小塊,以小火續煮10分鐘,最後加入半顆去皮並切小塊的水梨,酌量加入冰糖調味,燜煮5分鐘即可,可降火氣,改善口乾口臭,助清心安神,幫助入眠。
提醒
蓮藕屬澱粉,正減肥或體重過重者,若吃了蓮藕,則其他澱粉如飯、麵就應酌量減少。
芹菜 袪濕降火
功效:性凉微寒、味甘苦,袪濕、清腸,緩解心火旺盛。
這樣吃:取150克、約1把芹菜,洗淨切小段,取1顆蘋果,去皮切小塊,放果汁機,加350~500c.c.開水及酌量蜂蜜打成汁,可降火氣、降血壓。此道達一天蔬果建議攝取量一半,不要濾渣、15鐘內喝完。
提醒
芹菜屬高鉀低鈉蔬菜,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不過限鉀的腎臟病患,宜先諮詢醫師。
番茄 消暑解喝
功效:性味甘酸、微寒,可消食積、解渴,改善發熱煩渴。
這樣吃:取10顆聖女小番茄、洗淨,半顆奇異果削皮切小塊,及500c.c.低脂優酪乳,放進果汁機,攪打至帶顆粒,可清熱止渴、助降心火,並具健胃整腸功效。油脂可提高茄紅素吸收率,可加5克黑芝麻。
提醒
若不習慣優酪乳黏稠口感,可以加100c.c.開水攪打,口感更佳,於15分鐘內喝掉。
甘蔗 清涼利尿
功效:性味甘平,可利尿、清熱、止渴,改善肺熱和心煩。
這樣吃:20克綠豆、洗淨,加400c.c.水,以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至軟爛後熄火,將湯倒掉,再將綠豆加500c.c.甘蔗汁即可,可利尿、消暑解毒,另有助改善便祕、肺熱型常會有的喉嚨痛癢和咳嗽等。
提醒
甘蔗成分為醣類要注意甜份,熱量約1碗飯,糖尿病或體重過重者,當天飯量應減少1碗。
提醒你
中午適時午睡
夏天白晝長、夜晚短,應增加白天活動時間、減少夜晚睡覺時間,宜晚睡早起,晚上10、11點就寢,早上6、7點起床,中午可小睡30分,助養心氣。
忌貪凉沖冷水
夏天許多人會吃冰品冷飲,易傷害脾胃,建議少吃冰品,飲料或瓜果從冰箱取出後,應放室溫5~10分鐘再吃,流汗後不宜立即沖冷水澡,以免感冒。
醫師說
注意腹部保暖
中醫師 陳玫妃
天氣熱,許多人會開空調,提醒溫度別過低以免感冒,此外,胸、腹部易著涼,應蓋被子睡覺、避免肌膚裸露冷風中。
注意果汁熱量
營養師 劉怡里
夏天許多人愛喝果汁,建議水果最好還是整顆吃,若打成果汁,最好現喝現打並連渣喝,而有些水果熱量高,應適量攝取。
Re: 【夏日養生特輯】
夏吃粥 養脾胃 解濕熱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18日
報導╱張佩玉
入夏天氣轉熱,中醫師張家蓓表示,濕熱氣重、水分流失快,加上吃冷飲、冰品頻率增加,會影響脾胃機能使濕熱氣不易排出,易有疲倦、頭暈、口乾舌燥、食欲差及脹氣、噁心、腹瀉等腸胃不適情形,不妨將荷葉、薏仁、生薑、山藥等藥材,與白米熬煮成粥並作為早餐,能溫補脾胃、解濕熱及益氣生津,也有助預防因暑濕氣積於體內、進出冷氣房著涼引發的夏季感冒;平時也可多按壓陰陵泉、液門穴等穴位,促進氣血循環、清熱提神。
吃粥品
各粥品每次吃1碗,可天天吃,易疲勞、頭暈、腰膝痠軟者,可另加約1茶匙鹽補益腎氣,改善以上情形。
荷葉消暑粥
材料:荷葉3克、米50克。
功效:荷葉清熱利濕、解暑生津、調理脾胃、升發陽氣。
做法:白米洗淨後放入藥材,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約30分鐘至軟爛。
薏仁米鬚粥
材料:薏仁5克、玉米鬚2克、米50克。
功效:薏仁解熱健脾、利水袪濕,玉米鬚補虛清熱、和胃。
做法:白米洗淨後放入藥材,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約30分鐘至軟爛。
生薑益氣粥
材料:生薑3~5片、米酒1茶匙、米50克。
功效:生薑健脾益氣、開胃止嘔、米酒助活血、袪濕。
做法:白米洗淨後放生薑,加45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30分鐘後再倒米酒。
山藥綠豆粥
材料:山藥及綠豆各10克、米50克。
功效:山藥補脾腎、益氣養陰、止瀉,綠豆解熱消暑。
做法:白米洗淨後放入藥材,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約30分鐘至軟爛。
醫師說
中醫師 張家蓓
夏天少吃冰品、冷飲及寒涼性瓜果如西瓜、哈密瓜等,以免影響濕熱氣排出,苦味食物如苦瓜、蘆筍及芥蘭等深綠色蔬菜,則有助降火解熱。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18日
報導╱張佩玉
入夏天氣轉熱,中醫師張家蓓表示,濕熱氣重、水分流失快,加上吃冷飲、冰品頻率增加,會影響脾胃機能使濕熱氣不易排出,易有疲倦、頭暈、口乾舌燥、食欲差及脹氣、噁心、腹瀉等腸胃不適情形,不妨將荷葉、薏仁、生薑、山藥等藥材,與白米熬煮成粥並作為早餐,能溫補脾胃、解濕熱及益氣生津,也有助預防因暑濕氣積於體內、進出冷氣房著涼引發的夏季感冒;平時也可多按壓陰陵泉、液門穴等穴位,促進氣血循環、清熱提神。
吃粥品
各粥品每次吃1碗,可天天吃,易疲勞、頭暈、腰膝痠軟者,可另加約1茶匙鹽補益腎氣,改善以上情形。
荷葉消暑粥
材料:荷葉3克、米50克。
功效:荷葉清熱利濕、解暑生津、調理脾胃、升發陽氣。
做法:白米洗淨後放入藥材,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約30分鐘至軟爛。
薏仁米鬚粥
材料:薏仁5克、玉米鬚2克、米50克。
功效:薏仁解熱健脾、利水袪濕,玉米鬚補虛清熱、和胃。
做法:白米洗淨後放入藥材,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約30分鐘至軟爛。
生薑益氣粥
材料:生薑3~5片、米酒1茶匙、米50克。
功效:生薑健脾益氣、開胃止嘔、米酒助活血、袪濕。
做法:白米洗淨後放生薑,加45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30分鐘後再倒米酒。
山藥綠豆粥
材料:山藥及綠豆各10克、米50克。
功效:山藥補脾腎、益氣養陰、止瀉,綠豆解熱消暑。
做法:白米洗淨後放入藥材,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約30分鐘至軟爛。
醫師說
中醫師 張家蓓
夏天少吃冰品、冷飲及寒涼性瓜果如西瓜、哈密瓜等,以免影響濕熱氣排出,苦味食物如苦瓜、蘆筍及芥蘭等深綠色蔬菜,則有助降火解熱。
Re: 【夏日養生特輯】
迎炎夏 食補 涼敷抗暑
蘆筍綠豆解濕熱 薄荷油滴穴位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21日
報導╱張佩玉
天氣熱讓人受不了,中醫師張家蓓表示,以下消暑方法有助提升人體對高溫耐受度,較不怕熱也較不易中暑,如吃水梨、梅子、蘆筍等涼性及酸、苦味食材及飲用薄荷或茵陳蒿等藥材茶飲,助解熱排濕、退火,另可用薄荷油涼敷穴位來降溫、提神醒腦。
中醫師張家蓓指出,夏天環境及人體濕熱氣增加,易出現口乾舌燥、眼睛痠澀及頭暈腦脹、煩躁、疲倦、食欲不振等問題,除了多補充水分、以食補及茶飲調理,感覺熱時可把手指指尖泡冷水散經絡火氣,或用棉花沾取揮發時會涼爽感的酒精,揉按位於手、腳部的合谷、太衝穴等穴位,助退熱、降體表火氣,但膚質較敏感者宜改用冷水,避免刺激皮膚,出現過敏、起疹等不適。
喝茶飲
薄荷咸風草退火
材料:薄荷、新鮮或曬乾咸豐草各5克。
功效:薄荷散熱、清利頭目,咸豐草清熱解毒、退火。
做法及用法:藥材加500c.c.熱水,泡約20~30分鐘、變涼後飲用,於當天喝完,可天天喝。
綠豆冰糖水消暑
材料:綠豆15克、冰糖5克。
功效:綠豆清熱袪濕、消暑止渴,冰糖養陰和胃。
做法及用法:綠豆加6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燜煮5分鐘後熄火,過濾豆渣將綠豆水倒出後再加冰糖,當天喝完,可天天喝。
茵陳蒿甘草除煩
材料:茵陳蒿、甘草各5克。
功效:茵陳蒿具利濕解熱、除煩等功效,甘草則能益氣、清熱解毒。
做法及用法:所有的藥材加500c.c.熱水,泡約20~30分鐘待變涼後飲用,於當天喝完,可天天喝。
這樣做
吃降火生津食物
水梨、竹筍等食物可清熱潤燥,苦味食物如苦瓜、芥蘭、蘆筍等能瀉火除濕、健脾及緩倦怠感,而番茄、酸梅、洛神花等酸味食物具袪濕解暑、生津及促進代謝等功效。
手指泡水散熱氣
指腹上有人體經絡的出入口,將雙手10指指尖泡於冷水中約3分鐘,能幫助降溫、散經絡火氣,達到消暑退火、鎮靜安神等作用,每天次數不限,想到就可隨時做。
風池大椎穴提神
將帶涼感的薄荷油、綠油精、白花油等,滴1小滴於頸後靠近髮際線處的風池穴,及脊椎與兩肩連線交叉點的大椎穴,可益氣、降體表熱氣及清利頭目、提神醒腦,滴後不需抹開。 酒精棉揉按穴道
取約1指大小棉花沾酒精後,揉按拇指與食指間虎口凹陷處的合谷穴、中指指尖的中沖穴及腳背上的內庭、太衝等穴位,有助解熱降火,紓緩頭痛、睏倦及煩躁等不適,以上穴位各揉按2分鐘,皮膚易過敏者改用冷水。
醫師說
喝足量水 少吃冰
中醫師 張家蓓
吃冰、喝冷飲只能暫時紓緩燥熱感,宜喝不燙口的溫水,長時間待戶外1天約2500c.c.,常待室內者1天約2000c.c.,溫和促進循環、散熱氣。
蘆筍綠豆解濕熱 薄荷油滴穴位
蘋果日報 2012年05月21日
報導╱張佩玉
天氣熱讓人受不了,中醫師張家蓓表示,以下消暑方法有助提升人體對高溫耐受度,較不怕熱也較不易中暑,如吃水梨、梅子、蘆筍等涼性及酸、苦味食材及飲用薄荷或茵陳蒿等藥材茶飲,助解熱排濕、退火,另可用薄荷油涼敷穴位來降溫、提神醒腦。
中醫師張家蓓指出,夏天環境及人體濕熱氣增加,易出現口乾舌燥、眼睛痠澀及頭暈腦脹、煩躁、疲倦、食欲不振等問題,除了多補充水分、以食補及茶飲調理,感覺熱時可把手指指尖泡冷水散經絡火氣,或用棉花沾取揮發時會涼爽感的酒精,揉按位於手、腳部的合谷、太衝穴等穴位,助退熱、降體表火氣,但膚質較敏感者宜改用冷水,避免刺激皮膚,出現過敏、起疹等不適。
喝茶飲
薄荷咸風草退火
材料:薄荷、新鮮或曬乾咸豐草各5克。
功效:薄荷散熱、清利頭目,咸豐草清熱解毒、退火。
做法及用法:藥材加500c.c.熱水,泡約20~30分鐘、變涼後飲用,於當天喝完,可天天喝。
綠豆冰糖水消暑
材料:綠豆15克、冰糖5克。
功效:綠豆清熱袪濕、消暑止渴,冰糖養陰和胃。
做法及用法:綠豆加600c.c.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燜煮5分鐘後熄火,過濾豆渣將綠豆水倒出後再加冰糖,當天喝完,可天天喝。
茵陳蒿甘草除煩
材料:茵陳蒿、甘草各5克。
功效:茵陳蒿具利濕解熱、除煩等功效,甘草則能益氣、清熱解毒。
做法及用法:所有的藥材加500c.c.熱水,泡約20~30分鐘待變涼後飲用,於當天喝完,可天天喝。
這樣做
吃降火生津食物
水梨、竹筍等食物可清熱潤燥,苦味食物如苦瓜、芥蘭、蘆筍等能瀉火除濕、健脾及緩倦怠感,而番茄、酸梅、洛神花等酸味食物具袪濕解暑、生津及促進代謝等功效。
手指泡水散熱氣
指腹上有人體經絡的出入口,將雙手10指指尖泡於冷水中約3分鐘,能幫助降溫、散經絡火氣,達到消暑退火、鎮靜安神等作用,每天次數不限,想到就可隨時做。
風池大椎穴提神
將帶涼感的薄荷油、綠油精、白花油等,滴1小滴於頸後靠近髮際線處的風池穴,及脊椎與兩肩連線交叉點的大椎穴,可益氣、降體表熱氣及清利頭目、提神醒腦,滴後不需抹開。 酒精棉揉按穴道
取約1指大小棉花沾酒精後,揉按拇指與食指間虎口凹陷處的合谷穴、中指指尖的中沖穴及腳背上的內庭、太衝等穴位,有助解熱降火,紓緩頭痛、睏倦及煩躁等不適,以上穴位各揉按2分鐘,皮膚易過敏者改用冷水。
醫師說
喝足量水 少吃冰
中醫師 張家蓓
吃冰、喝冷飲只能暫時紓緩燥熱感,宜喝不燙口的溫水,長時間待戶外1天約2500c.c.,常待室內者1天約2000c.c.,溫和促進循環、散熱氣。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Re: 【夏日養生特輯】
入夏聰明吃 除煩振食欲
喝足水 酸苦食物解熱生津
蘋果日報 2012年06月08日
報導╱張佩玉
時序入夏,攀升的高溫易讓人感覺燥熱口渴,也會有頭暈頭痛、煩躁、食欲不振、便祕等問題,中醫師張家蓓提醒注意水分補給,每天喝水2000c.c.以上,並透過飲食調理,將話梅、白蘿蔔、蓮子、洛神花等食材做成湯品、茶飲等,有助解熱退火、生津止渴與開胃、助消化。
中醫師張家蓓指出,夏天暑熱氣重易影響人體循環、耗損體內津液,也會損傷脾胃氣、使胃口變差,應少吃油炸、太鹹等食物,避免加劇燥熱、上火情形,而苦瓜、白蘿蔔、蓮子、深綠色蔬菜如芥蘭等苦澀食物有助健脾、清心火、安神與緩解疲累,而話梅、洛神花、烏梅等酸味食物則具消暑袪濕與生津止渴、提振食欲、促進消化等功效。
這樣做
水分攝取應充足
多喝水可以避免脫水,出現口乾、煩躁,而長時間待在戶外或活動量多者每天約喝水2500c.c.,反之則約喝2000c.c,喝水時小口喝,讓身體有時間吸收水分。
油膩重口味少吃
應少吃油炸、太鹹食物如炸雞,以免讓體內上火而耗損津液,而吃冰飲也會損傷脾胃氣,不但使濕熱氣較難散出,還會增加腸胃不適機率。
4食材
白蘿蔔 解熱涼血
白蘿蔔清熱涼血、生津,調理大便乾硬、體溫高的熱性體質,1周吃2~3次,每次吃切塊2碗,可與補氣血的排骨煮湯,或將1/3條白蘿蔔去皮切塊加水淹過白蘿蔔,以大火煮開轉中火煮40分鐘撈出,加醬油、柴魚片食用。
洛神花 消暑降脂
洛神花可以消暑解渴、清熱退火以及降血脂。取洛神花50克,加水500c.c.,以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0分鐘、放涼後飲用,當天喝完,每周可喝2~3次,但容易胃痛、脹氣等腸胃功能較弱者建議飯後喝,以免刺激腸胃。
話梅 緩胃口不佳
話梅具生津止渴、除煩與開胃、增進食欲等功效,因為市售話梅大多含有鹽分,每天吃1~2顆即可,除了直接吃之外,也可以取話梅1~2顆、紫蘇10克,加500c.c.熱水泡約15~20分鐘變涼後飲用,當天喝完,每天1杯。
蓮子 退火緩煩躁
蓮子能補脾益腎、退火除煩,可以煮成茶飲,將蓮子、去籽紅棗各10顆加水500c.c.,以大火煮開後轉中火煮10分鐘後飲用;此外,煮飯時也可添加蓮子,比例為蓮子1杯:白米1杯,每次吃1碗,茶飲或飯皆可天天食用。
醫師說
西瓜不宜太晚吃
中醫師張家蓓
西瓜雖可清熱止渴,但寒涼性較重,加上晚上人體水分代謝機能下降,會不利濕氣排除而較易水腫,建議於下午4點前吃。
喝足水 酸苦食物解熱生津
蘋果日報 2012年06月08日
報導╱張佩玉
時序入夏,攀升的高溫易讓人感覺燥熱口渴,也會有頭暈頭痛、煩躁、食欲不振、便祕等問題,中醫師張家蓓提醒注意水分補給,每天喝水2000c.c.以上,並透過飲食調理,將話梅、白蘿蔔、蓮子、洛神花等食材做成湯品、茶飲等,有助解熱退火、生津止渴與開胃、助消化。
中醫師張家蓓指出,夏天暑熱氣重易影響人體循環、耗損體內津液,也會損傷脾胃氣、使胃口變差,應少吃油炸、太鹹等食物,避免加劇燥熱、上火情形,而苦瓜、白蘿蔔、蓮子、深綠色蔬菜如芥蘭等苦澀食物有助健脾、清心火、安神與緩解疲累,而話梅、洛神花、烏梅等酸味食物則具消暑袪濕與生津止渴、提振食欲、促進消化等功效。
這樣做
水分攝取應充足
多喝水可以避免脫水,出現口乾、煩躁,而長時間待在戶外或活動量多者每天約喝水2500c.c.,反之則約喝2000c.c,喝水時小口喝,讓身體有時間吸收水分。
油膩重口味少吃
應少吃油炸、太鹹食物如炸雞,以免讓體內上火而耗損津液,而吃冰飲也會損傷脾胃氣,不但使濕熱氣較難散出,還會增加腸胃不適機率。
4食材
白蘿蔔 解熱涼血
白蘿蔔清熱涼血、生津,調理大便乾硬、體溫高的熱性體質,1周吃2~3次,每次吃切塊2碗,可與補氣血的排骨煮湯,或將1/3條白蘿蔔去皮切塊加水淹過白蘿蔔,以大火煮開轉中火煮40分鐘撈出,加醬油、柴魚片食用。
洛神花 消暑降脂
洛神花可以消暑解渴、清熱退火以及降血脂。取洛神花50克,加水500c.c.,以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0分鐘、放涼後飲用,當天喝完,每周可喝2~3次,但容易胃痛、脹氣等腸胃功能較弱者建議飯後喝,以免刺激腸胃。
話梅 緩胃口不佳
話梅具生津止渴、除煩與開胃、增進食欲等功效,因為市售話梅大多含有鹽分,每天吃1~2顆即可,除了直接吃之外,也可以取話梅1~2顆、紫蘇10克,加500c.c.熱水泡約15~20分鐘變涼後飲用,當天喝完,每天1杯。
蓮子 退火緩煩躁
蓮子能補脾益腎、退火除煩,可以煮成茶飲,將蓮子、去籽紅棗各10顆加水500c.c.,以大火煮開後轉中火煮10分鐘後飲用;此外,煮飯時也可添加蓮子,比例為蓮子1杯:白米1杯,每次吃1碗,茶飲或飯皆可天天食用。
醫師說
西瓜不宜太晚吃
中醫師張家蓓
西瓜雖可清熱止渴,但寒涼性較重,加上晚上人體水分代謝機能下降,會不利濕氣排除而較易水腫,建議於下午4點前吃。
Re: 【夏日養生特輯】
天熱嗑水果 腸胃疾病增3成
蘋果日報 2012年06月16日
夏天到了,許多當季水果紛紛上市,如西瓜、荔枝、龍眼、芒果等,因為天氣炎熱,其中冰涼的西瓜最受青睞,莊雅惠中醫師表示,每年夏天就會有許多患者因腸胃炎、噁心、胃食道逆流等疾病求診,人數較冬天增加3成,就是因為大啖西瓜造成腸胃不適所致。
水果不冰再吃
莊雅惠中醫師表示,夏天時許多人會先將水果冷藏再品嘗,而且天熱沒食欲時也會空腹吃水果,這樣會使寒氣入侵身體,容易造成脹氣、胃痛、腹瀉等,甚至引發腸胃炎,建議水果最好不要冷藏後才吃,或是應該等水果沒那麼冰涼時再吃,另外,也不要空腹吃水果,飯前也不要吃太多水果、或喝果汁,以免影響正常飲食。莊雅惠中醫師提醒,西瓜屬較為寒涼的水果,若吃太多也容易造成腸胃疾病,而荔枝、龍眼則屬於熱性水果,再加上容易一口接一口,因此很多人容易吃太多導致身體過於燥熱。
寒熱水果交替
夏天吃水果,建議一口寒涼水果、一口熱性水果,如一片西瓜搭配1~2顆荔枝,若屬寒性體質,如常手腳冰冷、易腹瀉者,則可增加熱性水果的量,燥熱體質如常口乾舌燥、易便秘者,則增寒性水果的份量。芒果若吃過量可能會引發皮膚過敏,也要注意。
蘋果日報 2012年06月16日
夏天到了,許多當季水果紛紛上市,如西瓜、荔枝、龍眼、芒果等,因為天氣炎熱,其中冰涼的西瓜最受青睞,莊雅惠中醫師表示,每年夏天就會有許多患者因腸胃炎、噁心、胃食道逆流等疾病求診,人數較冬天增加3成,就是因為大啖西瓜造成腸胃不適所致。
水果不冰再吃
莊雅惠中醫師表示,夏天時許多人會先將水果冷藏再品嘗,而且天熱沒食欲時也會空腹吃水果,這樣會使寒氣入侵身體,容易造成脹氣、胃痛、腹瀉等,甚至引發腸胃炎,建議水果最好不要冷藏後才吃,或是應該等水果沒那麼冰涼時再吃,另外,也不要空腹吃水果,飯前也不要吃太多水果、或喝果汁,以免影響正常飲食。莊雅惠中醫師提醒,西瓜屬較為寒涼的水果,若吃太多也容易造成腸胃疾病,而荔枝、龍眼則屬於熱性水果,再加上容易一口接一口,因此很多人容易吃太多導致身體過於燥熱。
寒熱水果交替
夏天吃水果,建議一口寒涼水果、一口熱性水果,如一片西瓜搭配1~2顆荔枝,若屬寒性體質,如常手腳冰冷、易腹瀉者,則可增加熱性水果的量,燥熱體質如常口乾舌燥、易便秘者,則增寒性水果的份量。芒果若吃過量可能會引發皮膚過敏,也要注意。
Re: 【夏日養生特輯】
小心!六大消暑錯誤觀念
Yahoo!奇摩
(撰文/黃秀美)
日頭赤炎炎,全台就像是一顆燒燙燙的「火紅烤蕃薯」。然而,運用錯誤的方式來對抗炎夏,有可能加重熱傷害,以下是抗暑六大謬誤:
錯誤一:沒曬太陽,不會中暑
中暑與高溫度、高溼度有關,尤其是對體溫調控差的年長者及嬰幼兒來說,即使在室內不出門,沒曬到太陽,也有可能因氣溫過高而中暑,一定要善用冷氣、電風扇來降低室內溫度,注意適當的水份補充,讓身體有足夠水份可以散熱,避免體溫過高。
更要避免把年長者、小孩,留在沒有空調的車子裡,因為夏天車內的高溫,遠遠比戶外更酷熱,若有頭暈目眩、冒冷汗、頭痛,表示已有中暑現象。
錯誤二:曬傷可以擦蘆薈
已經曬傷的皮膚,皮膚會很脆弱,倘若使用蘆薈引起過敏,發炎會更厲害。
如果只是輕微曬傷,可先沖冷水降溫來減低局部疼痛,曬傷面積大時,應就醫治療。若是怕皮膚變黑的女性,待曬傷的皮膚狀況穩定後,可使用衛生署核可的美白成分保養品,如:熊果素來加強美白,避免皮膚變黑。
錯誤三:曬出水泡,弄破好得快
一旦曬出水泡,會讓疼痛感加劇,但絕對不能自己把水泡弄破,以免造成感染而增加治療的難度。
正確的方式是到皮膚科就診,讓醫師用無菌的針及針筒,把水泡內的組織液吸出來,保留水泡外的皮膚,並使用外用藥來治療。
錯誤四:喝啤酒超消暑
啤酒喝起來很清涼,也有利尿的效果。但是恩主公醫院泌尿科主任王炯珵表示,啤酒會讓尿酸增加,有可能加重泌尿道結石,喝啤酒消暑,還不如喝檸檬水、蔓越莓汁更好。
而各大泌尿科每到夏天,門診量會爆增二到三倍,主要就來自男性的泌尿道結石,以及女性的急性膀胱炎,主要原因與天氣炎熱時,人體的排汗量增加,相對排尿量就會減少。若排尿量太少,會增加泌尿道結石,也無法發揮沖洗泌尿道的功能,引發不適、感染的機會就會增高。
錯誤五:喝冰水可防中暑
夏天適度的飲用水份,的確可以減少中暑、泌尿道結石及感染,但台大耳鼻喉科許巍鐘醫師,也提醒「喝冰水,有可能讓呼吸道敏感的患者,咳嗽更明顯。」如果一定要喝冰水,最好能含在口中,等水變溫再吞下去,能直接喝室溫的水更佳。
即使是一般呼吸道健康的人,常喝冰水,也會干擾腸道的免疫系統,降低免疫力。除了適度喝水外,也可多吃含水份量多的蔬果,如:小黃瓜、小蕃茄……等等這些富含維他命C的蔬果,具有防曬效果。
錯誤六:汗流浹背可瘦身
人類流汗是為了調節體溫,只要再喝個水,流汗失去的體重又會再回來,因此,不必為了要瘦身,刻意在大太陽下做戶外活動,以免中暑。
若有瘦身的需求,宜在室內有空調的環境中,或是在清晨、傍晚氣溫比較低時做運動,只要運動強度夠,就會有瘦身的效果。
Yahoo!奇摩
(撰文/黃秀美)
日頭赤炎炎,全台就像是一顆燒燙燙的「火紅烤蕃薯」。然而,運用錯誤的方式來對抗炎夏,有可能加重熱傷害,以下是抗暑六大謬誤:
錯誤一:沒曬太陽,不會中暑
中暑與高溫度、高溼度有關,尤其是對體溫調控差的年長者及嬰幼兒來說,即使在室內不出門,沒曬到太陽,也有可能因氣溫過高而中暑,一定要善用冷氣、電風扇來降低室內溫度,注意適當的水份補充,讓身體有足夠水份可以散熱,避免體溫過高。
更要避免把年長者、小孩,留在沒有空調的車子裡,因為夏天車內的高溫,遠遠比戶外更酷熱,若有頭暈目眩、冒冷汗、頭痛,表示已有中暑現象。
錯誤二:曬傷可以擦蘆薈
已經曬傷的皮膚,皮膚會很脆弱,倘若使用蘆薈引起過敏,發炎會更厲害。
如果只是輕微曬傷,可先沖冷水降溫來減低局部疼痛,曬傷面積大時,應就醫治療。若是怕皮膚變黑的女性,待曬傷的皮膚狀況穩定後,可使用衛生署核可的美白成分保養品,如:熊果素來加強美白,避免皮膚變黑。
錯誤三:曬出水泡,弄破好得快
一旦曬出水泡,會讓疼痛感加劇,但絕對不能自己把水泡弄破,以免造成感染而增加治療的難度。
正確的方式是到皮膚科就診,讓醫師用無菌的針及針筒,把水泡內的組織液吸出來,保留水泡外的皮膚,並使用外用藥來治療。
錯誤四:喝啤酒超消暑
啤酒喝起來很清涼,也有利尿的效果。但是恩主公醫院泌尿科主任王炯珵表示,啤酒會讓尿酸增加,有可能加重泌尿道結石,喝啤酒消暑,還不如喝檸檬水、蔓越莓汁更好。
而各大泌尿科每到夏天,門診量會爆增二到三倍,主要就來自男性的泌尿道結石,以及女性的急性膀胱炎,主要原因與天氣炎熱時,人體的排汗量增加,相對排尿量就會減少。若排尿量太少,會增加泌尿道結石,也無法發揮沖洗泌尿道的功能,引發不適、感染的機會就會增高。
錯誤五:喝冰水可防中暑
夏天適度的飲用水份,的確可以減少中暑、泌尿道結石及感染,但台大耳鼻喉科許巍鐘醫師,也提醒「喝冰水,有可能讓呼吸道敏感的患者,咳嗽更明顯。」如果一定要喝冰水,最好能含在口中,等水變溫再吞下去,能直接喝室溫的水更佳。
即使是一般呼吸道健康的人,常喝冰水,也會干擾腸道的免疫系統,降低免疫力。除了適度喝水外,也可多吃含水份量多的蔬果,如:小黃瓜、小蕃茄……等等這些富含維他命C的蔬果,具有防曬效果。
錯誤六:汗流浹背可瘦身
人類流汗是為了調節體溫,只要再喝個水,流汗失去的體重又會再回來,因此,不必為了要瘦身,刻意在大太陽下做戶外活動,以免中暑。
若有瘦身的需求,宜在室內有空調的環境中,或是在清晨、傍晚氣溫比較低時做運動,只要運動強度夠,就會有瘦身的效果。
Re: 【夏日養生特輯】
抗「日」大作戰 唇髮皆要防曬
氣溫飆破38℃ 曬傷增2成
蘋果日報 2012年07月23日
報導╱王璐華、林明佳
今夏高溫已破38.3℃,皮膚科醫師施懿玲表示,今年剛進暑假,曬傷患者就增2成,多數因沒有確實防曬,出現劇烈疼痛、癢感及水泡等症狀,不僅容易讓皮膚老化、變黑,罹患皮膚癌機率也提升。
氣溫至38.3℃,紫外線輻射量也增加,白天紫外線指數多在過量與危險等級間,無防曬措施15~20分鐘就會曬傷。皮膚科醫師施懿玲提醒民眾,除肌膚防曬之外,頭髮、嘴唇也會受傷,建議用含防曬成份的頭髮噴霧、護唇膏來保護。
先知道
過度日曬老得快
過度日曬會讓肌膚老化、引起雀斑、老人斑、異位性皮膚炎,也易罹患皮膚癌。除室外需防曬,皮膚長期照射室內燈如鎢絲燈、鹵素燈、捕蚊燈會曬黑,室內也應防曬。
這樣做
敏感肌抹物理型
易過敏肌膚可用物理性防曬乳,降低過敏,缺點是易使膚色泛白、阻塞毛孔,需確實卸妝。防曬係數則用SPF15~30,PA+、PA++防曬乳,每2~3小時補擦。
過度日曬顯唇紋
唇部是臉部突起處,易受陽光照射,過度日曬會引起嘴唇乾裂及唇色和紋路的加深,建議使用防曬係數15~30的護唇膏防曬,但不建議以唇彩代替,約2~3小時補擦ㄧ次。
戴帽遮陽護髮質
頭髮是由蛋白質組成,長時間日曬後,髮質易斷裂或分岔、髮色變淺,建議外出戴帽子或撐傘,使用含防曬成份的頭髮噴霧,約2~4小時補噴一次,避免頭髮及頭皮受傷。
曬後不宜擦美白
妥善曬後護理可減少曬傷症狀和肌膚傷害。曬後加強保濕,可塗抹蘆薈露、痱子水或保濕產品舒緩肌膚紅腫,但要注意美白產品多含有酸類成分,若有紅腫症狀宜暫時停用。
醫師說
傍晚散步30分
皮膚科醫師 施懿玲
皮膚科醫師施懿玲表示,台灣日照充足,防曬不會影響維生素D吸收,建議每天清晨或傍晚散步20~30分鐘,避免曬傷,又能促進維生素D活化。
氣溫飆破38℃ 曬傷增2成
蘋果日報 2012年07月23日
報導╱王璐華、林明佳
今夏高溫已破38.3℃,皮膚科醫師施懿玲表示,今年剛進暑假,曬傷患者就增2成,多數因沒有確實防曬,出現劇烈疼痛、癢感及水泡等症狀,不僅容易讓皮膚老化、變黑,罹患皮膚癌機率也提升。
氣溫至38.3℃,紫外線輻射量也增加,白天紫外線指數多在過量與危險等級間,無防曬措施15~20分鐘就會曬傷。皮膚科醫師施懿玲提醒民眾,除肌膚防曬之外,頭髮、嘴唇也會受傷,建議用含防曬成份的頭髮噴霧、護唇膏來保護。
先知道
過度日曬老得快
過度日曬會讓肌膚老化、引起雀斑、老人斑、異位性皮膚炎,也易罹患皮膚癌。除室外需防曬,皮膚長期照射室內燈如鎢絲燈、鹵素燈、捕蚊燈會曬黑,室內也應防曬。
這樣做
敏感肌抹物理型
易過敏肌膚可用物理性防曬乳,降低過敏,缺點是易使膚色泛白、阻塞毛孔,需確實卸妝。防曬係數則用SPF15~30,PA+、PA++防曬乳,每2~3小時補擦。
過度日曬顯唇紋
唇部是臉部突起處,易受陽光照射,過度日曬會引起嘴唇乾裂及唇色和紋路的加深,建議使用防曬係數15~30的護唇膏防曬,但不建議以唇彩代替,約2~3小時補擦ㄧ次。
戴帽遮陽護髮質
頭髮是由蛋白質組成,長時間日曬後,髮質易斷裂或分岔、髮色變淺,建議外出戴帽子或撐傘,使用含防曬成份的頭髮噴霧,約2~4小時補噴一次,避免頭髮及頭皮受傷。
曬後不宜擦美白
妥善曬後護理可減少曬傷症狀和肌膚傷害。曬後加強保濕,可塗抹蘆薈露、痱子水或保濕產品舒緩肌膚紅腫,但要注意美白產品多含有酸類成分,若有紅腫症狀宜暫時停用。
醫師說
傍晚散步30分
皮膚科醫師 施懿玲
皮膚科醫師施懿玲表示,台灣日照充足,防曬不會影響維生素D吸收,建議每天清晨或傍晚散步20~30分鐘,避免曬傷,又能促進維生素D活化。
Re: 【夏日養生特輯】
炎夏貪涼 吃出腹瀉過敏
蘋果日報 2012年08月01日
炎夏許多人愛喝冷飲或吃冰消暑,日前一男性每天牛飲4000c.c.青草茶,結果導致腹瀉,中醫師莊雅惠指出,青草茶可解熱、退火,但屬性偏寒涼,不宜當開水飲用,否則可能引起腸胃不適,最近門診也有一名30多歲女性因喝冰飲,導致月經遲來,另有男大學生因貪吃冰品,導致鼻過敏復發求診,提醒貪涼應節制,有呼吸道過敏、體質偏寒等更應注意。
冷飲、冰品,及西瓜、水梨等屬性偏寒涼,有以下4種體質者應節制,包括易感到疲勞、水腫、筋骨痠軟的體質虛寒者,或常感心煩氣躁,但手腳冰冷的外寒內熱體質,或有呼吸道過敏問題者,及易脹氣、腹瀉、胃痛的腸胃虛寒者。
太陽下山後別吃
正值感冒或女性生理期間者暫忌口。想消暑,可選擇屬性偏涼潤的飲品或是甜品,像是柳橙汁、番茄汁、白木耳湯以及蓮藕湯等。
一般人若要吃冰、喝冷飲,建議最好飯後再吃、避免空腹食用,另切勿大口大口吃,食用時可先在口腔含一下、待較不冰再吞入。
吃冰及涼性水果、喝冷飲等,則以中午、下午陽氣最旺盛時為佳,太陽下山後、因人體新陳代謝趨緩,最好能避免,或跟屬性偏溫暖的食物搭配食用,如吃2片西瓜,可搭配幾顆櫻桃或龍眼,幫助綜合寒性。
蘋果日報 2012年08月01日
炎夏許多人愛喝冷飲或吃冰消暑,日前一男性每天牛飲4000c.c.青草茶,結果導致腹瀉,中醫師莊雅惠指出,青草茶可解熱、退火,但屬性偏寒涼,不宜當開水飲用,否則可能引起腸胃不適,最近門診也有一名30多歲女性因喝冰飲,導致月經遲來,另有男大學生因貪吃冰品,導致鼻過敏復發求診,提醒貪涼應節制,有呼吸道過敏、體質偏寒等更應注意。
冷飲、冰品,及西瓜、水梨等屬性偏寒涼,有以下4種體質者應節制,包括易感到疲勞、水腫、筋骨痠軟的體質虛寒者,或常感心煩氣躁,但手腳冰冷的外寒內熱體質,或有呼吸道過敏問題者,及易脹氣、腹瀉、胃痛的腸胃虛寒者。
太陽下山後別吃
正值感冒或女性生理期間者暫忌口。想消暑,可選擇屬性偏涼潤的飲品或是甜品,像是柳橙汁、番茄汁、白木耳湯以及蓮藕湯等。
一般人若要吃冰、喝冷飲,建議最好飯後再吃、避免空腹食用,另切勿大口大口吃,食用時可先在口腔含一下、待較不冰再吞入。
吃冰及涼性水果、喝冷飲等,則以中午、下午陽氣最旺盛時為佳,太陽下山後、因人體新陳代謝趨緩,最好能避免,或跟屬性偏溫暖的食物搭配食用,如吃2片西瓜,可搭配幾顆櫻桃或龍眼,幫助綜合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