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心理諮詢網
眼淚,是情緒的宣洩,是壓力的抒解!誰說哭泣只是軟弱的表現,研究證明,想哭而強忍著不哭,容易導致憂鬱症,並且危害生理健康。
下次當壞情緒來襲,就讓這些壞情緒,隨著眼淚一起解放,也許你可以發現內心深處真實的自我。
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觀念都一直教導我們,哭泣是軟弱的表現,尤其對男人更是如此。這樣的枷鎖,讓我們壓抑了哭泣的本能。當我們任憑痛苦和悲傷啃噬身體的同時,也同時拒絕了一種健康的宣洩模式。
嬰兒用哭泣來促進肺的成長,女人也因為比男人更擅哭泣而較男人長壽。哭泣是造物者賜予我們的天生本領,自有它的奧妙所在。

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生化學家佛瑞,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讓一批自願者先看動人的情感電影,如果被感動得哭了,就將淚水滴進試管。幾天後,再利用切洋蔥的辦法讓同一群人流下眼淚,並收集進試管內。
這項有趣的實驗,結果顯示,因悲傷而流的“情緒眼淚”和被洋蔥刺激出的“化學眼淚”成份大不相同,在“情緒眼淚”中,蘊含著兒茶酚胺,而“化學眼淚”中卻沒有。兒茶酚胺是一種大腦在情緒壓力下會釋放出的化學物質,過多的兒茶酚胺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嚴重時,甚至還會導致心肌梗塞。所以,當我們落下“情緒眼淚”時,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Just do it!既然哭泣自然健康,我們就要善加利用。但是,成年後的我們由於長年壓抑的緣故,即使萬分沮喪,發現自己哭不出來了。
如何才能恢復自己哭泣的本能呢?以下介紹2種方法:

A.尋找一個隱秘的空間,舒服地坐下,將手放在胸前鎖骨的上方。
B.呼吸只到手放的地方。
C.急促地出聲吸吐氣,發出像嬰兒的哭泣聲,仔細傾聽其中的哀傷。
D.回想傷心往事,允許自己流露軟弱。
E.多次持續地練習,如太陽穴隱隱作痛,就是壓力累積過多,需要進行哭泣的時候。

王懷齊說,心理學上有一種“共情”原理,就是當自己的痛苦感受,被別人一起感知時,痛苦感受會得到緩解。如果我們身邊沒有可以“共情”的貼心摯友,我們可以自己與自己“共情”,對於痛苦和悲傷,不要用腦去感受,而是“用感受去感受”。
找個時間大哭一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