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想體系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 ... /india.htm
王鈺鍇
弁言
大概而論,大乘佛教在印度發展得並不如漢土那般複雜;主流的只得兩派:即分別是『空宗』和 『有宗』,亦即常被稱為『中觀』和『唯識』。 另外還有一系『如來藏』思想的經典,曾於公元五世紀左右在印度相繼出現,典籍中有<涅槃經>、<勝鬘經>等。不過,『如來藏』思想在印度並未能開花結果,被創立成宗派,但這種學說(即指在顯識攝藏著各種染淨功能的觀念),被後期『唯識』或『瑜伽行派』所引入,衍化而成『阿賴耶識』的思想。此種思想傳入中國後,很快就廣被接受,故能大放異彩,成為天台、華嚴及禪宗的思想基礎。
此外,大乘佛教在印度的思想發展中,流播的過程是先顯(即指『中觀』和『唯識』)後密。故現在分別略說『中觀』、『唯識』、『如來藏』及『密宗』的思想。
(一) 中觀學說
約於公元二世紀時,南印度之龍樹,撰 <中論>、<十二門論>等,以一切法皆『緣生無實自性』來闡釋<般若>諸經的『空』義,藉以契應佛陀<阿含> 經教。
<中論>一書的基本思想是:『一切現象皆為緣起的、性空的、無自性的』,其書通篇所破的是外道小乘。而這個基本原則,又可歸納為一個「空」字,就如<十二門論> 所說:『大分深義,所謂空也。』
有學者認為,龍樹所撰的<中論>,目的是顯揚『中』義,所謂『中』者,乃指不著二邊,不偏故正;此中有少許執著都不可,執著於佛固不可,乃至執著於法亦不可。由於無所執著,因此才能把般若的空理完全顯示出來,然後通達世間法,通達出世間法。此間『中』字,要把『空』亦要消除才能稱為『中』。若破有見後,仍存有空見,則此空見又變為有了。 所以此『中』義不能用語言、文字或思維來揣摩,否則當語言、文字或思維用上時,不是『有』便是『無』,此皆非此『中』義。此『中』其實是假名施設,並非說有一『中』在此,而是要把『中』亦要去掉才能叫『中』。此『中』的秘方是『破一切法』。『中』為能破,所破為一切,凡所有相、物、語言、文字等,皆被列入所破之範圍內。所以《金剛經》<如理實見分第五>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謂『破』者,並非是消滅,若云是消滅,即是有物。此是要用自己直覺,領會其空理才得。若說由因緣生法,所以是空,此為小乘說法。必須明白因緣皆無實性,因緣亦不可得才是根本空。因此大乘行人修行時若執有四聖諦之法,亦是不妥;執著就變成有,此則又可在被破之列。所以經論有云:『須陀洹不作是念:我是須陀洹;菩薩不作是念:我是菩薩;發菩提心者不作是念:我發菩提心;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將四聖境界都放在可破之列。
《中論》的破法則在於一法不立。一法不立之『中』並非不談因果,在俗諦上是可以有各種語言、文字、思維、因果;但在實性中,世間所有一切現象,皆無實性。所以此『中』的道理,只可意會,不可以用言語表示出來。
然而,若不能說之出口,又如何談呢﹖佛法不能用正面說,只能從側面談,說出來只為會其意,會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謂『離言』、『不可說』,能說得出口則為有物,有物則可以破之;所謂『亦不可思維』,能用心想得出的亦為有物,亦可破之。若謂見有『空』,『空』亦為在可破之列,所以無有不可破,破無可破,甚至將『破』都消除,然後方能稱為真解脫。倘若仍有少許法可得,都不能稱為解脫,仍舊受其朿縛。
中觀學派又側重發展了二諦:俗諦和真諦。俗諦者,是指就世俗的經驗立場來說的真理,又稱世諦或世俗諦;真諦者,是指究竟的,超越的立場來說的真理,又稱勝義諦或第一義諦。所謂『諦』者,是不變的真理。一般來說,俗諦就是世人的普遍認識,就諸法的特殊性質言,是作為現象的理法,即經驗一面。而真諦是般若性空的特殊觀點,是出世間的真理,只有獲得『般若』的聖賢才可透徹瞭解。諸法就其本性言,是無自性、是空,這是其究竟的真理。其實對於作為同一現象的諸法,一般人不知其本性是空,而執以為實,在其上安立種種道理,而成就俗諦。聖者則知其本性是空,而不執著,因此而立真諦。故二諦只是分別對聖者與世俗為諦;對世俗為諦的,亦不必對聖者為諦。由此觀之,真諦固然可以全部否定世俗所肯定的一切,但俗諦也可以把真諦所否定的一切全部再肯定回來。二諦其實不是區分存在的範疇,而是施教的範疇,目的是使人的思想能夠升進,以到達超言絕慮的最高境界。
中觀思想是從般若空觀開發出來。龍樹於《中論》已開宗明義彰顯其義理『八不中道』:『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此中,龍樹以四對相對的範疇的否定,來表示緣起法的實相。範疇的四對八個數目,並無必然性;其基本意義是,對於緣起法的實相, 生、滅等範疇都不能說;即是指它們都不能表示緣起法的實相。此外,龍樹說生、滅等是以自性的立場而說;緣起法的不生不滅,是指緣起法並沒有自性的生、自性的滅。他雖未有明顯地說明這點,但他曾運用兩難方式來否定自性的因果關係:『若法從緣生,不即不異因,即故名實相,不斷亦不常。』(觀法品十八);『因果是一者,是事終不然。因果若異者,是事亦不然。若因果是一,生及所生一。若因果是異,因則同非因。』(觀因果品二十)。換句話說,作為實相之緣起法則,其原因與結果不能是絕對的相同,亦不能是絕對的相異。這兩者對解釋因果關係來說,都有困難;而絕對的相同與絕對的相異,預認了自性的立場。因自性是單一的,不能分為部分,原因與結果若有自性,則兩者只能有絕對相同與絕對相異的關係;這兩關係與因果關係皆有矛盾。故在因果關係中,我們不能設想有具自性的結果在生,有具自性的原因在滅,這即是『不生不滅』。
這種否定自性的『不生不滅』的說法,其實可以回歸到空義自身。這即是說:緣起是依於空義的。倘若沒有無自性的空義,緣起的實相即不可能。故此<<中論>>之<觀四諦品>有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
( 二 ) 唯識學說
在印度佛教史上,與「般若中觀」並駕齊驅的是「唯識」,它是大乘佛學的一支,也是大乘雙輪之一。
龍樹及提婆之後,大乘思想日趨豐富和龐雜。華嚴經類中早出者約在公元三世紀,其中重要的理論「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是源出於該經中的「十地品」。此外,在「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中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這是提出了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新學說。從這點看來,唯識觀點早在《華嚴經》中已初見端倪。繼之而出現的大乘經典如《解深密經》、《楞伽經》、《密嚴經》等,將這一學說深入發揮,為形成全部佛教中最龎大的哲學體系,提供了經典依據。大乘瑜伽行派及其所著諸論,也都是以這些經典為基礎的。
首先要闡述的是瑜伽行派的八識學說:即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這是用以論證「唯識無境」的中心教理。前五識乃依五根了別五境,而第六意識具推理、判斷、思維記憶及了別一切內外境界等作用,以第七末那識為所依之根,故名意識。第七末那識以「思量」為其特性。此識以第八識為所依之根,而念念不斷地思量,錯誤地堅執第八識是實有的常存的自我。第八阿賴耶識乃有情的根本心識,是產生一切現象的根源,意譯為「藏識」;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能藏是指阿賴耶識能攝藏一切善惡諸法的種子。所藏是指此識是一切善惡種子儲藏的地方。執藏是指第八阿賴耶識無間地被第七末那識迷執為內在的自我。唯識派學者認為此八識已包攝世間一切現象,即離開此八識以外,並無任何事物存在,此乃所謂「萬法唯識」。因此八識學說強調的是「無境有識」,只承認作為主觀精神的「識」的存在,把「識」作為世界的本體。八識都有變現認識對象的功能,外在世界都是「識」的產物。
此外,唯識學者認為:識的潛在力量現實化,而成為諸事象,這諸事象的餘力或餘勢(影響力),復又存留在潛在意識中。在這現實化中,呈現主觀的心識與客觀的對象的對峙局面,而形成現象世界,稱為諸識轉變。根據瑜伽行派的見解,識轉變包括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前七識現行過程;現行前七識的諸法熏習其種子於第八識內的過程;及第八識內的種子生種子的過程等。此三種過程有循環的連續性,絕不會有任何一部份可以單獨存在,並且阿賴耶識的轉變與前七識的轉變是相互為因果的,這種循環的活動,是無始無終地不斷的進行,這就是識轉變的原理。後期的唯識學者認為,阿賴耶識的種子轉變成現行的諸法時,八識均顯現成四分:即相分、見分、自證分及證自證分。
至於阿賴耶識這名詞,是相應梵語的音譯,意譯為藏識。在護法系統中,它被列為第八識,這是唯識學說中所表示的最為根本的識,是一種被覆蓋著的潛在意識,匿藏在心中的最底層,故為下意識。在我們生命中活動着的七識,是現行識;它們的生起,即以阿賴耶識為基礎,故後者又稱為根本識。人在前一剎那的心識作用,不管清淨或虛妄,其影響不會消失,而以習氣或種子的姿態,貯藏在這個根本識中,作為引生下一剎那的心識作用的原因。心識的作用是一切現象基礎。故這根本識貯存着作為一切現象的原因的種子,而成為人生與世界的根源。它又能為第七識(末那識)所執持,而生起自我,故它是自我之本。它又執持藏于自身中的種子和諸色根,以其果性的異熟作用引生起生、死、善、不善等業,使輪迴轉生為可能。換句話說它是輪迴的主體;人死後,色身雖毀壞,但阿賴耶識內所藏的精神涵養的種子,並不消散,卻積集成一個精神團,或習氣團,繼續在世界中淪轉;故這是輪迴學說所必須假定的主體。這根本識本身又依附著清淨成分的無漏種子,由此可生起轉依,故它又是修持可能的根本。故<<唯識三十頌>>有云:「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唯捨受。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恒轉如瀑流,阿羅漢位捨。」
把唯識理論與宗教實踐進一步密切結合起來的「三自性」學說,由此構成了唯識學家分析「法相」的骨幹內容。唯識諸經認為,認識對象在性質上很不相同,大體可分三類:即「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此中「依他起自性」乃指對象生起必須依因托緣的條件性,這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緣起」性質。但此處所說的「因」,實指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謂「緣」,則指「識」所變現的「所緣」和體現「識」自身運動特點的「等無間」等,所以「依他起」的「他」,也就是「識」。假若能夠在「依他起」上如此認識「唯識所現」的,唯有識性的叫「圓成實自性」,也就是真理性認識。相反來說,把「依他起性」的對象當作客觀的實在,叫「遍計所執自性」,這就被認為是虛妄顛倒的認識。這「三自性」分別表達了唯識學家對於現象、真象和假象的看法,由此形成他們確定謬誤與真理的標準。唯識諸經由此創立了「唯識性」,取代以「空性」來解釋一切的中觀學說。
(三) 如來藏學說
有關如來藏思想的學說,是出現於較後期流行的大乘契經:如<<如來藏經>>、<<大般涅槃經>>、<<央掘魔羅經>>、<<勝鬘經>>、<<楞伽經>>、<<不增不減經>>及<<大乘密嚴經>>等。論典方面如<<寶性論>><<佛性論>>及<<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等出現於更後期。不過如來藏的思想有一說於小乘經典中早已萌芽,例如<<南傳大藏經>>中的<<增支部>>便有「比丘眾,此心極光淨,為客隨煩惱所雜染而不如實解」的說法。因此小乘大眾部便有「心性清淨,為客塵染」的主張 (如<<舍利弗阿昆曇論>>所引)。經言「心極光淨」,論說「心性清淨」,都與如來藏思想中所顯示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的說法相契應。這種「心性清淨」說已為大乘經典所繼承,而<<大方廣佛華嚴經 . 如來性起品>>云:「無眾生身如來智慧不具足者,但眾生顛倒不知如來智。」又言:「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眾生,覺悟聖道,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如是意謂「於一切眾生身(心)中,具足本具如來智慧德性,與佛無異」,其實與「一切眾生有如來藏」說,已是無異無別,只是尚未拈出「如來藏」這個術語而已。至<<大般涅槃經>>卷七釋常、樂、我、淨的佛德中,明確指出「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於是正式提出「如來藏」一詞,而與「佛性」同義,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涅槃經>>言「如來藏」,只從其與「佛性」同義而說。真正回應小乘「心性清淨,客塵所染」而建立「如來藏」說者,可見於 <<大方等如來藏經>>。經言:「一切眾生於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如來藏」本是「如來的胎藏」義;「眾生有如來藏」意謂眾生本具「如來胎藏」,將來可以成佛如來。但 <<如來藏經>>進而清楚說明一切眾生當下便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具足清淨德相,與佛無異」,不假外求,只為客塵「貪欲、恚、癡諸煩惱」所蔽,尚未體證而已。
上述之<<如來藏經>>從眾生本具的如來清淨色身、智慧與功德來說明如來藏,到了<<勝鬘經>>、<<不增不減經>>等,則更從「涅槃界」、「如來法身」、「自性清淨心」及「大菩提」等內容來說如來藏。如<<不增不減經>>云:「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勝鬘經>>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 …..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又云:「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又云:「此自性清淨如來藏….. 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 因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故….. 然眾生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由此可見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即是善清淨心所證的「菩提」、「涅槃」及「真如法界」,體用兼賅,無始以來本具「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所以<<勝鬘經 >>名之為「不空如來藏」,以彼「如來藏」真實不虛,非空無故。又彼「如來藏」不為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染心所干擾而有所改變,恆常能夠「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以保持其本有的清淨特質,故 <<勝鬘經>>名之為「空如來藏」。此間「空」言,非謂「如來藏其體空無」,而是指一切眾生悉具的「如來藏」能「空除」擺脫煩惱染心的影響。
在印度到了<<寶性論>>出現,如來藏的學說大致完成。<<寶性論>>雖受瑜伽學派的影響,但卻能融攝前述如來藏諸經之說,而成就頗為圓善的如來藏思想系統。<<寶性論>>卷三云:「法身遍無差,皆實有佛性,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如是明確說明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實在涵攝「法身遍」、「真如無差」及「實有佛性」三重內容。如<<寶性論>>長行釋云:「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者為三﹖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諸眾生身,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體,一切眾生以無差別(真如為體),偈言「無差」故。三者,一切眾生皆悉實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如是<<寶性論>>清楚闡釋一切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其內容有三,包括下列:
(甲) :「真如實體」,此是一切眾生無差別平等共有的永恒不變的諸法實相,如彼論又言:「一切諸眾生,平等如來藏。真如清淨法,名為如來體。」不過,此論所言的「真如實體」仍未有如<<大乘起信論>>等有受薰、起用的說法。
(乙) :「如來法身」,此即指一切眾生本具「圓滿佛果」,即前述如來藏諸經所言的「菩提」、「湼槃」、「如來智德」、「如來身」等。如彼論又言:「如是眾生身,不離諸佛智,以如是義故,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丙) :「如來種姓」,此即一切眾生本具「成佛之因」,以成就「圓滿佛果」的「如來法身」,入如來家族,故此論又言:「以依自體性、如來之性諸眾生藏,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如是<<寶性論>>彰顯一切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從絶對的體邊言,具足「真如實體」。從相對的用邊言,一方面具足「如來法身」彼究竟的圓滿佛果,故雖有「客塵諸煩惱垢」,亦不減其自性的清淨的如來智德;另一方面又具足「如來種姓」,所以終能遠離虛妄分別,出煩惱藏,成就「轉依」。如 <<勝鬘經>>所謂如來藏作一切眾生的「生死」與「湼槃」的「依止」,即是此理。今既然「如來藏」具「如來種姓」,故眾生賴之以轉「生死依」為「湼槃依」,如<<寶性論>>卷四言:「如來藏不離煩惱藏所纒,但以遠離諸煩惱,轉身得清淨,是名為轉依實体。」如是「如來藏轉依」亦是不假外求,一切功德本自具足者。
<<寶性論>>的出現,是如來藏思想理論系統的成熟階段。又因如來藏完成於般若中觀之後,所以必受中觀說『空』之影響。但如來藏所說的『空』,並不採用中觀『緣起性空』的含義,而同於瑜伽學派,以『空』為『空無』義,或成動詞作『空除』義。而<<勝鬘經>>亦依此義立「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又如<<大般涅槃經>>卷三所言:『解脫不空……滅諸過患,故名為空。』<<央掘魔羅經>>卷二亦言:『有異法是空,有異法不空。……如來真解脫,不空亦如是,出離一切過,故說解脫空,如來實不空。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說名空。』故知如來藏思想理論系統中所說的『空』是『有煩惱』、『有過患』義;是『虛妄』、『世諦』、『有為法』義,而非般若中觀的『緣起無自性』義;而如來藏思想理論系統中所說的『不空』是『清淨』、『解脫』義;是『真實』、『出世』、『無為法』義;而非般若中觀的『自性實有』義。因此如來藏思想理論系統中說「如來藏」的「如來法身」不空、「真如實體」不空、與般若中觀所言『如來』、「湼槃」亦空,彼此實不相違,以兩家對『空』義的理解與運用有所不同,不能妄下是非定論。
(四) 密教
站在印度佛教的弘揚來說,密教之出現,是四期中最後的一期。佛教弘揚的次第為:原始佛教(即指小乘)為第一期,般若中觀為第二期,唯識為第三期,最後一期為密教。
與小乘相對而言,密教屬大乘;與空有兩宗相對而言,空有兩宗屬顯,密教屬密。在印度,密教之興起,恰值婆羅門教復興,婆羅門商羯羅尊者革新舊教,成為今日之印度教。當時的婆羅門教給佛教很大壓力,顯宗的經師漸漸不支,婆羅門教有取代佛教的趨勢,只有密教仍然可以維持局面,然而卻不能不作某些適應。
密教的適應,是承認婆羅門教部份神祇,認為他們或為天王,或為護法;在祭禮儀式中加上一些佛教的內涵,藉此吸收信徒。故此在佛教各宗中,密教比較注重儀式,尤多祭禮儀注。有些儀注,甚至跟婆羅門教相同,例如婆羅門教重視火供,密教亦有火供,原因即在於當時的適應。因此一切儀注,都可以說並非密宗的精華,精華在於儀注內涵的佛學意義。倘若密教信徒在修習一個儀注時,卻不知其意義,是十分容易淪為外道。
密教之修持,是綜合了佛教三大系統:即般若中觀、唯識及如來藏之思想理論。因此要學密教,至少要通達三宗之理論概念。故此可以說密教是重視修持的一派,但其儀注、其內涵實俱甚深佛法義。
大致上來說,密教可分為『下三部密』與『無上瑜伽密』兩部。而『下三部密』是指『事密』、『行密』及『瑜伽密』而言。『無上瑜伽密』亦分『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及『大圓滿』三層次。
『下三部密』於唐代時由印度傳入漢土,再傳至日本而成『東密』;由印度傳入西藏者而成『藏密』。層次愈低之密法,儀注愈繁而佛法內涵亦不究竟。以修『事密』而言,光是壇埸的佈置已經是極盡豪華,幡幢遍樹,七寶紛呈。而修『大圓滿』的卻可以獨處深山,連佛像也不必安奉。從此可見二者之間之層次分別很大。
從法的意義來說,『下三部密』所修的是以『般若』為主,但吸收了婆羅門教及西藏原始宗教黑教許多儀注。至於『無上瑜伽密』,初階的儀軌,以『唯識』為內涵。如欲成就究竟的,密教儀軌則以『中觀』為內涵。故若按照層次來說, 凡吸收民俗信仰的神祇,轉為佛教者,大多為『下三部密』攝之。然而『無上瑜伽密』亦有相同情況,因為此宗主要弘揚於西藏,故教中不少『護法』是藏族原始信仰的神祇。故此修密的行人如以祈求世間法為成就目的,或密教有專以世間法來號召信徒的,是很容易偏離佛法,驅使佛教走向滅亡之路。
略述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想體系
佛陀示現八萬六千四百善巧法門,發菩提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yehrussell
- 忍辱、精進、靜慮、般若波羅密
- 主題中的帖子: 1
- 文章: 1133
- 註冊時間: 2006-01-20 , 10:19
- 個人狀態: 非常忙碌中!
- 性別: 公仔
前往
- 一、公開亭
- ↳ 1‧公告版
- ↳ 2‧自我介紹版
- ↳ 3‧論壇教學版(版上使用說明)
- ↳ 4‧建議區(問題反映)
- 二、岐黃懸壺居
- ↳ 1.針灸(穴道按摩)
- ↳ 2.藥物
- ↳ 中藥
- ↳ 青草藥
- ↳ 3.方劑
- ↳ 4.診斷、醫理、病理
- ↳ 5.內科
- ↳ 6.養生
- ↳ 8.婦兒科
- ↳ 西醫婦兒科
- ↳ 9.傷科、眼科、外科(按摩、刮痧)
- ↳ 傷科
- ↳ 外科、喉科
- ↳ 推拿、按摩、刮痧
- ↳ 中醫眼科
- ↳ 西醫眼科
- 三、醫學報導區(市面報章雜誌)
- ↳ 1.中醫報導
- ↳ 2.西醫報導
- ↳ 3.西醫病理、醫理
- ↳ 4.經驗分享區
- ↳ 5.健康操(健康功法)
- ↳ 6.美麗世界
- ↳ 7.綜合版
- 四、心築情巢
- ↳ 1.時光倒流
- ↳ 攝影、相機
- ↳ 湖光山色、唯美映簾版
- ↳ 個人秀版
- ↳ 珍藏版
- ↳ 2.哈拉區(我有話說說)
- ↳ 祝福(真情留言板)
- ↳ 真心話大考驗
- ↳ 世界(網路)趣聞、異聞
- ↳ 大家抱抱版(吐苦水)
- ↳ 3.星相命理
- ↳ 十二星座
- ↳ 命理、生肖、卜(卦)
- ↳ 相學
- ↳ 4.佳文共賞
- ↳ 5.生活分享DIY
- ↳ 6.音樂
- 五、琉璃仙境
- ↳ 1.木本植物區
- ↳ 2.草本植物區
- ↳ 3.水生植物區
- ↳ 4.球根區
- ↳ 5.多肉植物區
- ↳ 6.輕鬆話園藝
- 六、心靈饗宴
- ↳ 福智佛教團體|福智廣論
- ↳ 開示
- ↳ 福智僧團
- ↳ 福智訊息
- ↳ 經典、儀軌、咒
- ↳ 讚頌
- ↳ 作師所喜、正行供養
- ↳ 非官方討論
- ↳ 第17屆印度請法團視聽組
- ↳ 遠離那落迦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
- ↳ 南山律在家備覽
- ↳ 佛論
- ↳ 道論
- ↳ 儒論
- 七、參考區
- ↳ phpBB參考區
- ↳ phpBB3.3.x
- ↳ phpBB3.2.x
- ↳ phpBB3.0.x
- ↳ phpBB2
- ↳ 架站
- ↳ 竹貓星球
- ↳ phpBB 简体中文社区
- ↳ Joomla
- ↳ joomla英文官網討論區
- ↳ 電腦軟體相關
- ↳ 手機相關討論區
- ↳ 聊天室、測試版及資源回收筒
- ↳ 花坊論壇
- ↳ BNW時尚資訊網
- 友情連結網站
- ↳ 福智佛教團體網站連結
- ↳ 福智僧團全球資訊網
- ↳ 福智全球資訊網
- ↳ 福智佛教基金會
- ↳ 全球廣論 II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淺釋
- ↳ 澈見網路電視台
- ↳ 福智台北學苑
- ↳ 福智法人
- ↳ 福智之聲
- ↳ 福智文教基金會
- ↳ 福智讚頌
- ↳ 里仁為美(里仁商店)
- ↳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 ↳ 精采人生成長學坊
- ↳ 法龍寺
- ↳ 網站推薦
- ↳ 梅珍香
- ↳ 千手互助網
- ↳ 岐黃中醫論壇--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