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undred-Year Lie:How Food and Medicine Destroying Your Health
(我看簡體版的,台譯版看標題就覺得翻得不好所以)
藍道.費茲傑羅
目錄: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0B0dYy ... WxiYkxkN0E
p63 第三章 百年謊言的歷史
標誌著百年謊言開端的合適時間是1906年,這一年,美國國會頒布了《純淨食品和藥品法》,這項法律第一次給予了美國人一種食品和藥品的安全幻象,並為日後世界上的其他大部分政府提供了法律標準。早在1906年初通過該法律之前,美國化學局(U.S Bureau of Chemistry)的首席化學家哈維‧韋利(Harvey Wiley)就敦促國會,建議控制各州之間藥品和食品的商業銷售,因為"我發現我們每天的食品充滿了本質上致害的細菌,以至於我都不敢去餐桌。"細菌被認為是"頭號公敵",而食品和藥品中的合成化學物質被譽為"對付細菌威脅的救星"。
也許和世界上其他人相比,我們北美人民更加接受"讓化學改善生活"的思想。作為一種真正的口號,它的源頭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在那次世界性的衝擊中,化學公司通過生產毒氣和其他軍需品獲利匪淺。針對外界賜予的"死亡商人"頭銜,杜邦公司的行政主管們聘用了公關顧問,甚至還有心理學家,力圖通過市場營銷來重建化學產業的形象,這項公關活動的結果之一,就是廣告標語:"讓化學……用好產品締造好生活。"幾十年之後,正是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將"合成物等於天然物質"的思想推到了極致,用下面這句話來吹噓它的轉基因食品:"……大自然母親製造的食品和那些人造品,的確並沒有多大的不同。它們之間的僅有差別就是人造成分。"
從嬰兒到墳墓,我們的飲食和健康現在都被三大經濟部門所左右:食品加工公司、醫學/製藥巨頭和化學工業,這些經濟利益體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信仰體系,將合成物宣傳為良性的,並且優於天然食品和藥品。我們大部分人都天真地接受了這種信念。野心、進步精神和商業蒙蔽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無意間創造出一股無法遏制的力量。接下來的這份紀實年表,記錄了過去百年間我們目睹的變化,記錄了令我們滑向深淵的探索發現、工業發展、政府行為和惡化的衛生問題,讀完這份年表,那些百年謊言的背後真相就會浮出水面。
災難滑坡的索引
第一階段:1900~1939年,合成物信仰體系出現
在20世紀伊始,我們的食品供應成為了一個早期試驗場,用以檢驗"讓化學改善生活"這一信仰體系中出現的各種科技革新。化學家與食品加工公司共同工作,創造出人造增甜劑、黃油替代品、增味添加劑(如味精)和最早的部分氫化蔬菜酥油。這些合成物為後來的食品加工革命建立了一個舞台。
1900年 癌症是美國第十大死因,僅有3%的死亡與它有關;到了20世紀末,美國人20%的死亡將由癌症所致。
糖尿病影響了不到美國人口的千分之一;到了20世紀末,幾乎20%的美國人都會患I型或II型糖尿病。
哮喘和相關的免疫系統疾病幾乎聞所未聞;到了20世紀末,全世界至少有1.5億患病者。
婦女得乳腺癌的病例非常罕見;到1969年,每20個婦女中就會有1人得乳腺癌;到2005年,1/3的婦女會得乳腺癌。
在亨氏公司(Heinz)和坎貝爾(Campbell)公司的率領下,美國食品加工商用他們的保鮮食品和罐裝食品,占到了全國生產量的20%。
在普通美國人的飲食中,精糖取代了糖蜜。糖的消費量將從人均每年10磅以上開始增加,到了20世紀末,它將達到人均每年147磅以上。研究人員最終發現,糖的精煉過程會損失90%的甘蔗成分,喪失的成分是最有價值的營養物,而剩下的只有卡路里。「飲食中精糖含量過高,就會導致糖尿病、心臟病、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感染和蛀牙」(註:「」用以表示西醫認為)
1901年 一位化學家成立了孟山都公司,生產最早的人工增甜劑糖精。
1902年 在聖路易斯,12位兒童在接種白喉疫苗後死亡。該市衛生部門自己開出的這些疫苗被破傷風病毒所汙染。
1906年 國會通過了《純淨食品和藥品法》,授予聯邦政府權力,使之能在食品或藥品被證明不安全時將其撤出流通領域。但食品加工商和藥品生產商沒有被要求證明他們的產品是否安全;在產品撤下之前,是由政府來承擔責任,証明他們的危險性。
1908年 一位日本化學家在一種叫kombu的海藻中發現了能增味的化學物質谷氨酸單鈉(MSG,即味精)。
1909年 德國化學家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發明了化肥,方法是利用氨水來分解氮氣分子。
寶潔公司獲得了室溫下液體植物油固化技術這項英國專利的美國所有權。
1910年 人造黃油(植物油的化學合成物)作為黃油替代物被引入;到1950年時,普通美國人一年要消費8磅人造黃油,這是通過加工食品讓高飽和反脂肪(highly saturated trans fats)進入美國人飲食的開端,它也帶來了高膽固醇。
1911年 最早的部分氫化植物油"Crisco"進入美國的大眾生活。
醫生們幾乎還沒聽過由冠心病導致的心臟病發作。
人們發現新的穀物碾磨法,能將小麥穀粒的細菌和外層去掉(這樣一來也不知不覺除掉了維他命E和B的來源),並發明可以製造白麵包的精緻麵粉。
1915年 德國化學家弗里茨‧哈伯發明了氯氣化學武器,首先在比利時城市伊普爾(Ypres)附近的戰壕中對法國士兵使用。
1920年 從那時起到2000年,美國生產的合成化學物質將從每年不到100萬磅增加到每年1400億磅以上。
1921年 通用磨坊公司(General Mills)創造出一個叫貝蒂‧克羅克(Betty Crocker)的人物,用她來勸服一代代美國人食用加工食品。
在此之前,世界範圍內共有20例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的報告;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幾乎全美20%的育齡婦女都患有子宮內膜異位。
1923年 儘管人們擔心存在威脅,但四乙鉛(Tetraethyl lead)還是被加進美國銷售的汽油當中。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空氣中的鉛毒害土壤、水和食物。鉛會遺留在人骨中,並對兒童大腦造成先天性損壞。
1929年 最初人們生產聚氯聯二苯(PCB)是用於電子變壓器、液壓機液體、增塑劑和黏合劑。到了1977年,研究人員發現聚氯聯二苯會作為毒素在人體組織中進行生物積累,全國取樣的魚中,有94%含有聚氯聯二苯殘餘物;大部分受試婦女在乳汁中都檢測到了聚氯聯二苯殘餘物。
人們發現用於疫苗防腐劑的添加劑水楊乙汞(水銀的一種形式)會導致研究是受試對象的死亡。儘管有了這一發現,但該添加劑還是會在20世紀繼續用于大部分兒童疫苗等。
1930年 在全美1.23億總人口中,大約有3000人死於心臟病;到了1997年,在2.48億人口中,每年至少有72.7萬人死於心臟病。
1931年 一位名叫弗吉尼亞(Virginia)的女孩出生,她成為目前最年長的被確診患有一種名為"自閉症"的新病的人;她出生那年也是水楊乙汞用於疫苗的第一年。
1933年 羅氏(Roche)製藥公司找到了一種人工合成維他命C的方法,並使之獲得了商業成功。
一本揭露黑幕的書《一億豚鼠:日常食品、藥品和化妝品中的危險》出版,並成為了暢銷書。他揭露了很多例該類產品造成的傷害和死亡案例,比如睫毛眼線令婦女失明,由鼠藥製成的脫毛膏,以及導致白內障的減肥藥。
《美國醫學雜誌》刊登的一篇論文確認了一種對胰島素有抵抗力的新型糖尿病,它被叫做II型糖尿病,並開始在全美流行開來。
1935年 在之前的55年,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因紐特人中僅僅發現了一例癌症;從那時開始到20世紀70年代,在因紐特人也採用合成食品做為飲食方式後,他們的癌症發病率暴漲,已經與美國和加拿大的其他消費者不相上下了。
1936年 美國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發布了一篇報告,警告美國公眾:“你知道嗎,我們今天大部份人正在受到某些危險的飲食不足的傷害?糾正這一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讓生產糧食的貧瘠土地重新回到合適的金屬平衡。
1937年 丹麥科學家出版了一本書《氟中毒》,描述了幾百項科學研究,揭示了氟對人類和動物生活的毒害,尤其是它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1938年 羅氏製藥公司掌握了維他命A、B1、B2、E和K的工業合成方法,成為了世界上領先的維他命供應商。
一項新的聯邦法律《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生效。雖然法律授權給食品藥品管理局來強制生產商在上市銷售前証明其產品的安全性,但食品藥品管理局在執行中,只是將重點放在產品標識信息的精確性上。
瑞士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叫DDT的強效新農藥;同年,英國科學家合成出了合成雌性激素DES。
從那時起到1990年,一般男性精子數目降低了大約50%;在同期,睪丸癌的發病率增加了兩倍。
1939年 科學家首先提議在公共供水系統中加入氟化物,該科學家的經費來自美國製鋁公司。
第二階段:1940~1961年,合成物改變了生活方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我們的生活因為一系列合成化學物發現,發生了本質的改變。製藥業、農藥產業和氟化工業在該階段深深地深入經濟基礎中,而食品、服裝和家用產品中的合成物被人們當成便利必需品而廣泛地接受。
1940年 石化領域誕生。通過使用與熱裂化和催化裂化相關的新技術手段,從前根本不存在的合成化學物質從汽油中得以誕生。從那時起到1982年,合成化學物質的生產增加了350倍;每個工作日每隔九秒鐘就會有新的化學物質被發現。
(中略;我看了以後心情不好所以不想貼,有興趣去圖書館借或買一本吧)
第三階段:1962~1973年,合成毒素的遷移
1962年出版的雷切爾‧卡森的書《寂靜的春天》是公共政策領域的一個分水嶺事件。該書記錄了有毒合成化學物質是如何通過環境進入到魚和其他動物的肉中。有毒化學物的傳播並不局限於農藥,正如後期研究所揭示的那樣,還包括各種普通合成化學物質,它們也開始毒害全人類的肌體。
(中略;同上)
第四階段:1974~1997年,食品質量惡化
在20世紀70年代,大部份魚肉和乳製品如果產自工業化農場,都含有生長激素、抗生素和各種殺蟲劑等毒素。加工食品的數量在食品雜貨商店的貨架上急速增長,它們大部分都含有合成化學添加劑,比如色素、防腐劑、替代糖和增味劑。快餐特許經營店也成為了大部份美國人就餐的主要去處。
(中略;……,有興趣去圖書館借或買一本吧)
第五階段:1998~2005年,健康影響加速
這個階段是一個分水嶺時期,它揭示了與合成化學物質有關的衛生問題已經累積到了何種程度。處方藥殺死的人比從前任何時候都多,食品傳播疾病的病例比從前任何時候都多,食品中的維他命和礦物質水平比從前任何時候都低,流通食品和日用品中新增的合成化學物質比從前任何時候都多。
(中略;有興趣去圖書館借或買一本吧)
閱讀"讀災難滑坡索引",有一個越來越清晰的特點不斷顯示出來:對新化學物的測試(尤其是長期健康影響的測試)不足,人體健康因此頻繁地受到傷害。在第二部分我們會看到,在經濟和政府中那根深根蒂固的體制力量會相互勾結,使得大部份公眾意識不到他們食品和藥品中存在的毒素威脅的程度。
【書籍】百年謊言 食物和藥品如何損害你的健康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前往
- 一、公開亭
- ↳ 1‧公告版
- ↳ 2‧自我介紹版
- ↳ 3‧論壇教學版(版上使用說明)
- ↳ 4‧建議區(問題反映)
- 二、岐黃懸壺居
- ↳ 1.針灸(穴道按摩)
- ↳ 2.藥物
- ↳ 中藥
- ↳ 青草藥
- ↳ 3.方劑
- ↳ 4.診斷、醫理、病理
- ↳ 5.內科
- ↳ 6.養生
- ↳ 8.婦兒科
- ↳ 西醫婦兒科
- ↳ 9.傷科、眼科、外科(按摩、刮痧)
- ↳ 傷科
- ↳ 外科、喉科
- ↳ 推拿、按摩、刮痧
- ↳ 中醫眼科
- ↳ 西醫眼科
- 三、醫學報導區(市面報章雜誌)
- ↳ 1.中醫報導
- ↳ 2.西醫報導
- ↳ 3.西醫病理、醫理
- ↳ 4.經驗分享區
- ↳ 5.健康操(健康功法)
- ↳ 6.美麗世界
- ↳ 7.綜合版
- 四、心築情巢
- ↳ 1.時光倒流
- ↳ 攝影、相機
- ↳ 湖光山色、唯美映簾版
- ↳ 個人秀版
- ↳ 珍藏版
- ↳ 2.哈拉區(我有話說說)
- ↳ 祝福(真情留言板)
- ↳ 真心話大考驗
- ↳ 世界(網路)趣聞、異聞
- ↳ 大家抱抱版(吐苦水)
- ↳ 3.星相命理
- ↳ 十二星座
- ↳ 命理、生肖、卜(卦)
- ↳ 相學
- ↳ 4.佳文共賞
- ↳ 5.生活分享DIY
- ↳ 6.音樂
- 五、琉璃仙境
- ↳ 1.木本植物區
- ↳ 2.草本植物區
- ↳ 3.水生植物區
- ↳ 4.球根區
- ↳ 5.多肉植物區
- ↳ 6.輕鬆話園藝
- 六、心靈饗宴
- ↳ 福智佛教團體|福智廣論
- ↳ 開示
- ↳ 福智僧團
- ↳ 福智訊息
- ↳ 經典、儀軌、咒
- ↳ 讚頌
- ↳ 作師所喜、正行供養
- ↳ 非官方討論
- ↳ 第17屆印度請法團視聽組
- ↳ 遠離那落迦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
- ↳ 南山律在家備覽
- ↳ 佛論
- ↳ 道論
- ↳ 儒論
- 七、參考區
- ↳ phpBB參考區
- ↳ phpBB3.3.x
- ↳ phpBB3.2.x
- ↳ phpBB3.0.x
- ↳ phpBB2
- ↳ 架站
- ↳ 竹貓星球
- ↳ phpBB 简体中文社区
- ↳ Joomla
- ↳ joomla英文官網討論區
- ↳ 電腦軟體相關
- ↳ 手機相關討論區
- ↳ 聊天室、測試版及資源回收筒
- ↳ 花坊論壇
- ↳ BNW時尚資訊網
- 友情連結網站
- ↳ 福智佛教團體網站連結
- ↳ 福智僧團全球資訊網
- ↳ 福智全球資訊網
- ↳ 福智佛教基金會
- ↳ 全球廣論 II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淺釋
- ↳ 澈見網路電視台
- ↳ 福智台北學苑
- ↳ 福智法人
- ↳ 福智之聲
- ↳ 福智文教基金會
- ↳ 福智讚頌
- ↳ 里仁為美(里仁商店)
- ↳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 ↳ 精采人生成長學坊
- ↳ 法龍寺
- ↳ 網站推薦
- ↳ 梅珍香
- ↳ 千手互助網
- ↳ 岐黃中醫論壇--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