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苓湯(傷寒論)
組 成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
說 明
本方出自傷寒論。有滋陰利水之作用。主治淋疾膿血,尿道炎症。適用療治小便不利 ,排尿疼痛,下腹部脹滿,淋瀝,伴有口渴、發熱、咳嗽、嘔吐、不眠、心煩及脈浮等症。
適 應 症
膀胱炎、尿道炎、腎臟炎、血尿、腸炎、淋疾、浮腫。
運用參考
腎結石、膀胱結石加芍藥甘草湯。各種出血或尿血加槐花、側柏葉。
辨別比較
本方用治血尿及下腹部或膀胱部有顯著之熱感症例,並兼有輕微的口渴等。五苓散用治口渴甚,並伴有胃炎,胃部常有振水音、頭痛、目眩、噁心、嘔吐等症。
http://www.ch-angmp.com.tw/0235.htm
名稱 豬苓
性味 氣味甘、平,無毒。
功效 主痎瘧,解毒,蠱注不祥,利水道。久服輕身耐老。陳修園曰:豬苓氣平,稟金氣而入肺;味甘無毒,得土味而入脾。肺主治節,脾主轉輸,所以能利水道。又攷此物,出土時帶甘,久則淡然無味,無味則歸于膀胱。膀胱為太陽,其說有二:一日經絡之太陽,一曰六氣之太陽。何謂經絡之太陽?其腑在下而主水,得上焦肺氣之化,中焦脾氣之運,則下焦愈治,所謂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俾決瀆之用行於州都,則州都中自有雲行雨施之景象,利水如神,有由來也,且不獨利水道也。六氣之太陽,名曰巨陽,應天道居高而衛外,乃心君之藩籬也。凡風寒初感,無非先入太陽之界,治不得法,則留于膜原而為瘧,久則為痎,即傷寒雜病,似瘧非瘧者,皆在此例,但得豬苓之通利水道,水行氣化,水精四布,溱溱汗出,則營衛和而諸邪俱解。仲景五苓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非于此得其悟機乎?若陽明之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少陰之咳嘔而渴,心煩不眠,熱瘧多兼此症,總于利水道中,布達太陽之氣,使天水循環,滋其枯燥,即仲景豬苓湯之義也。且太陽為天,光明清湛,清湛則諸毒可解,光明則蠱注不祥自除。又云:久服輕身耐老者,溺得陽氣之化而始長,溺出不能遠射,陽氣衰于也,溺出及溺已時頭搖者,頭為諸陽之會,從下以驗其上之衰也,此皆老態,得豬苓助太陽之氣,而可耐之,然此特聖人開太陽之治法,非謂豬苓之平淡可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