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鍋裡 身心拉警報
陳慶洲(哈佛健診中心院長)
每天生活裡有許多令人擔心的事,這些都是「壓力」,而長時間處於壓力下,不但製造情緒問題,還可能引發身體的不適症狀。因此,學習壓力管理也是健康管理的一環,認識壓力在人體與情緒上的反應,是壓力管理的第一課。
身體內因應壓力的反應機制只能提供短期使用,長期下來會造成體內各系統出現問題。進而衍生出各種疾病,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病變、頭痛、肩背痠痛、焦慮失眠、憂鬱症、免疫力下降、胃潰瘍、食道逆流、性功能障礙、記憶力減退等。
學會管理壓力的第一步,就是對壓力在體內引起的各項反應有更多的認識,才能適時接收身心在承受壓力時的警示燈,做好預防應變的保護工作。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這些疾病因為長期壓力導致,通常也會伴隨許多早期的徵兆。下面列出13項不可忽視的身心警訊,正是提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壓力的異常反應多一點認識,才能進一步掌握治療改善的契機。
1.慢性倦乏
腎上腺素不足時,容易產生疲倦,讓人有一種油燈枯盡的感覺。不僅生理上感覺疲累、心理上也振作不起精神。雖說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倦怠感、提不起精神工作。但如果連續一周都是如此,就是屬於慢性倦乏,需要特別注意。
2.對工作上的要求感覺不耐煩
面對長官或同事的要求,正常人難免也會有情緒反應,但是如果已經是經常性的感到不悅不耐煩,次數頻繁到超出過往的經驗時,就要小心嘍!
3.對不積壓工作的行為感到自責
開始出現效率不佳、積壓工作的情況,但是另一方面又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不已。
4.負面思想的人生態度
對於周遭的人事物充滿挖苦,抱著玩世不恭,凡事習慣採取負面的思考方式,並且不時出現不安的情緒。
5.感覺受到圍攻
總是覺得周圍的人都跟自己唱反調,有種被孤立的無助感覺。
6.容易對微不足道的事爆發情緒
情緒不穩定,動不動就因為一些小事情發脾氣,甚至於別人一句無心的話或舉動,也會觸發情緒上的激烈反應。
7.經常頭痛,腸胃不適
無緣無故的出現頭痛,腸胃不適。不過,頭痛、腸胃不舒服的原因很多,除了壓力,也可能是因為器官病變或其它原因,必須先求助醫生的檢查診斷,排除生理方面的原因。
8.體重急遽增加或減輕
所謂急遽增加或減輕,標準是正常作息下,三個月內,體重增加或減輕五公斤以上者。
至於本身正在實施減重或增重計劃的人則不在討論範圍內。
9.憂鬱,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包括不容易入睡、多夢、半夜容易醒等,原因很可能是大腦內的色胺酸出現異常。
10.呼吸不順
正常狀況下仍然經常使用胸式呼吸的人,容易因為血氧減少導致胸悶、疲累。
11.疑心病重
用放大鏡檢視別人的言行,很多時候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覺得每個人都對自己充滿敵意,彷彿每個人都在指責自己的不是。
12.無助感
覺得自己很無助,沒有任何人可以伸出援手拉自己一把。認為除了自己之外,誰都不可以依靠。
13.提升冒險的層次
壓力大時,人往往容易鋌而走險,像是開快車、進出聲色場所、感情出軌、賭博。以前不會做、不敢做的事情,現在都敢嘗試;或是以前只敢做五分的保守嘗試、現在卻敢於挑戰七分、九分的風險。
(本專題摘自《化壓力為動力》一書,如何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