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結核病 大家一起來!
◎龔善美/報導
繼李前總統感染肺結核住院治療訊息後,近日北市台北車站地區也傳出某街友染病,且疑似傳染6名基督教街友義工、幹事、傳道人,顯示肺結核的防治刻不容緩。
曾參與美國紐約市肺結核防治工作,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何明蓉博士表示,欣見政府已正視目前國內最大的傳染病──肺結核,並投注經費致力於防治。她建議主政單位應及早找妥公共衛生關懷員(或公衛護士),以強化並促使病患持續服藥達到根治疾病與杜絕傳染的效果。
以紐約經驗為基礎,何明蓉指出,公衛關懷員落實送藥到肺結核患者手中,確定患者吞服藥物後再離開的模式,是紐約市也是目前世界各國公認有效的方式,國內運用類似模式於結核病防治,首要任務是能迅速找到具備認真、熱忱、不怕困難、能突破病人排拒心態、可和病人溝通無礙等人格特質的關懷員人才,加以培訓後出勤,並藉以累積經驗、調整培訓內容與建立相關資料。
同時公衛部門應撥出人力擔任專責公衛人員,以免因身負繁重業務,分散對肺結核防治的注意力,影響成效。此外,她建議應長續性編列預算,而非僅藉一筆費用進行階段性防治。
國立陽明大學教授暨人權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周碧瑟指出,結核病只要規則服藥兩個星期後,就不具傳染力,持續服藥六個月以上,就可把病治好。只是病人常因症狀消失就不再服藥,殘存體內的細菌產生抗藥性,反使治療更加困難。
「肺結核的防治光靠醫護人員是不夠的!」周碧瑟強調,「必須大家一起來。」結核病患應享有基本人權,隱私權更應獲得保障,使能安心服藥,免於畏懼他人異樣的眼光。如果親友或鄰居得病,不要歧視或予以標籤化、污名化,以免病人不敢就醫,耽誤病情,賠上性命,甚至傳染給最親近的人。應多鼓勵、支持與陪伴病患,完成6個月的用藥療程。人權教育就是要把尊重與包容的理念,落實於生活中。
周碧瑟並提供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簡易篩檢方法︰咳嗽兩週(2分),有痰(2分),體重減輕(1分),沒有食慾(1分),胸痛(1分);如果上述症狀達5分以上,建議儘速就醫檢查。台北市可到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聯絡人:徐慧芳護士,電話:02-23889595分機2138)或林森院區(聯絡人:周艷秋護士,電話:02-25916680分機1122)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