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無毒生活
從電蚊香、樟腦丸、洗碗精、抽油煙機、塑膠袋、保鮮膜、殺蟲劑,到大型家具、電腦,都隱藏著各種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毒物;這些毒短期大量接觸會造成急性中毒,長期累積也會影人體健康。前陣子,大陸就曾有一位小孩因短期內大量吸入「甲醛」而引發白血病的案例。
甲醛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葛謹及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生活隱藏著各種毒物,只是一般人不自知,以「甲醛」為例,常見於室內裝潢材料、木質家具、化纖地毯、發泡塑膠墊、香菸、殺蟲劑、牛仔褲及免燙襯杉等,其中室內裝潢材質裡,由於量過大,民眾在短時間內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不舒服症狀;長期持續吸入則可能出現神經、免疫系統及肝臟疾病、也可能造成上呼吸道及腸胃道癌症。
林杰樑說,民眾預防甲醛對人體的傷害,只要運用一些小技巧就能防止毒入侵。
解決方法:
●室內裝潢時,可以要求業者使用低甲醛或不含甲醛的裝潢材料。
●買新車時,可多使用室外循環,讓車內的甲醛可以散發出去。
●家裡如需使用殺蟲劑,最好先緊閉門窗,一段時間後,打開門窗通風,人再進入屋子裡。
●牛仔褲及免燙襯杉買回家後,多下水幾次再穿。
溴化二苯醚
另一個常為民眾忽略的有機發揮物則是溴化二苯醚,也會引起神經、呼吸道的慢性中毒。林杰樑強調,隨著社會愈來愈進步,這類的有機發揮物會愈來愈多,較令人憂心的是,它們的濃度都不高,所以常為一般人所忽略。溴化二苯醚常存於家裡的塑膠容器、電視、各式家電與電腦外殼、家具充填泡棉,以及防火性的地毯與窗簾等都含有多溴二苯醚。
多溴二苯醚只要遇高熱,就會大量揮發到空氣中,形成一股怪味,無形中透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多溴二苯醚與多氯聯苯、戴奧辛有類似的化學有毒性,也可能影響生育能力。人暴露多溴二苯醚主要經由食物鏈如攝取遭到污染的食物;少部分由吸入各式家電附近、電腦機座及桌子表面出現含多溴二苯醚的灰塵微粒。
多溴二苯醚的動物研究發現有肝毒性、胚胎毒性及甲狀腺功能低下。對於剛出生的幼鼠則會影響腦部發育及行為發展。會發生永久性的行為、學習與記憶障礙,並隨著年齡增長而惡化。多溴二苯醚也會引起老鼠多種癌症,五、八、十溴二苯醚都有干擾正常荷爾蒙的毒性。
很多人會一邊打電腦一邊吃飯,這樣很容易吃進多溴二苯醚,吃飯時最好遠離電腦桌。此外,英國的研究發現,素食餐點的多溴二苯醚含量較雜食餐點低百分之三,因此,避免含高油分之素食等,並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高纖食物,也可減少毒素的攝取。
解決方法:
●買新的電腦、各式家電應放置在空氣對流良好的地方使用,因為保持室內通風,才能降低有毒氣體微粒濃度,及對健康的傷害。
●家庭內的粉塵因使用家電,也含多溴二苯醚,因此清理家庭電器或電腦設備時,宜使用吸塵器,避免灰塵飛揚,並使用N-9 5口罩,可避免吸入毒。
●使用電腦或家電後,最好以肥皂洗手後再進食,並避免一邊打電腦一邊吃東西,以防食入多溴二苯醚。
●多溴二苯醚也會隱藏在肉類及家禽裡,故應避免高油脂食物,包含肥肉、雞、鴨、鵝皮等。
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
油煙、二手菸、燒香、檀香等燃燒產生的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也是一般民眾常忽略的毒。林杰樑強調,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女性罹患肺癌機率高於其他國家,研判可能跟經常暴露在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的環境下有關,而廚房的油煙及拜拜用的香可能就是元凶。預防之道就是,少燒香拜拜、正確使用抽油煙機,多吃深綠色蔬果。
而家庭裡常用的清潔劑、強力去污劑、洗髮精中含有王基苯酚,長期使用會對身體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像不孕、精子濃度下降、乳癌、攝護腺癌。醫師表示,雖然王基苯酚會對人體帶來不可逆的傷害,但民眾也不必過度恐慌,平常只要運用一些小技巧就可以預防。
這些生活中的毒物,雖不會立即危及人體健康,但長期累積下來也會對人體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因此,葛謹及林杰樑建議民眾,平常只要多留意一點,善用一些小技巧,就可以預防「毒」入侵。
解決方法:
●洗碗時戴手套,避免清潔劑直接跟手接觸。
●洗頭髮時,最好用水多沖幾次,避免化學物質殘留在頭皮上。
●少吃深海魚或淡水魚的內臟及魚頭。
●正確使用抽油煙機,高度須距離爐面60公分,排煙管不超過5公尺,轉折不超過3處。
不可不知的小常識
●不宜以塑膠容器裝熱食,以防氯乙稀單體釋出。
●在碗的內面與食物接觸的地方,不可有任何彩釉或顏色,以防加熱使重金屬釋放。
●不宜以保鮮膜密封食物加熱,以防有機錫溶化出來。
●不宜以保麗龍或再生紙容器裝熱食,以防致癌毒素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