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參茶 喝多猛長痘
冬天痘痘長不停,擦了藥、打了雷射卻還是一直冒出來,要小心問題出在飲食!台灣中醫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潮宗提醒,天氣冷的時候大家喜歡吃補品,但燥熱體質的人應控制攝取量或替換食材,不然就會猛長痘痘。而開業皮膚科醫師宋奉宜也說,門診中曾看過有患者一到冬天,臉上的痘痘怎麼治療都不見「斷根」,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每天都喝一杯黃耆人參茶,停喝之後再加上塗藥、雷射治療,臉上「痘災」緩和許多。
黃耆補氣會發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師廖婉絨提醒,黃耆有補氣作用,如果是已長膿的痘痘,或粉刺多、正要冒痘痘的人就不適合吃黃耆,因為會讓痘痘長得更兇,除非是凹陷暗瘡型的痘痘,才可吃黃耆,所以冬天進補前最好先請教中醫師。陳潮宗醫師建議體質燥熱的人,可將當歸等燥熱食材以生地、玉竹、何首烏來替代,若想吃參,則可選擇花旗參這種較平性的參類。
補品多燥熱
陳潮宗醫師提到,燥熱體質的人有可能只要每天喝一杯薑母茶,就開始長痘痘,更有些人會因此嘴破、口苦,建議這些人若要吃補品,以羊肉爐為例,吃一兩塊肉即可,薑少放,並在湯裡多加一些青菜,讓整鍋補品變得不那麼燥熱,不過湯底絕對不可喝。若想喝參茶,建議用參鬚替代參體,可減輕熱性。
FROM~蘋果日報
黃耆參茶 喝多猛長痘
版主: MissC
黃耆介紹
﹝黃耆﹞
【基源】
豆科植物黃耆之乾燥根。
【性味】
甘溫無毒。
【歸經】
入脾、肺二經。
【功效】
補氣固表,止汗利尿,生肌止痛,排膿托瘡,強心強壯,制糖降壓。
【主治】
自汗盜汗,虛弱貧血,營養不良,脾虛泄瀉,氣虛下陷,癰疽腫毒,水腫血痺,小便不利,糖尿病,一切元氣不足之症。
【用量】
0.5~2.0。
【禁忌】
陰虛火旺及邪熱實症忌用。
大家都知道「當歸補血,黃耆補氣」也是藥膳中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到底黃耆有什麼特色呢?很多本修習中醫葯物學的教科書介紹的第一味葯都是黃耆。所謂耆者,諸葯之長老,由此可見黃耆是非常重要的一味藥。
黃耆是中醫最廣泛使用的葯材,性味甘溫,屬豆科植物,取用其根莖入葯,入脾經與肺經,故能補益脾胃、呼吸系統、提高免疫功能治療所有虛弱性所引起的疾病。能提升陽氣,預防感冒,固衛體表不受邪氣侵襲,也有利水退腫的作用、托毒生肌功用,癰疽傷口久不痊癒、用於自汗、盜汗、貧血內傷勞倦、脾虛瀉泄、脫肛及一切衰退及血虛之病症。
依研究分析黃耆主要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質、氨基酸、苦味素、膽鹼、甜菜鹼、葉酸等。以現代醫理來說,黃耆對心臟有加強其收縮作用,若因為中毒或疲勞而使心臟衰竭時,其強心作用更加明顯。黃耆具有擴張血管作用,並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及供給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也能降低高血壓、治療糖尿病、高血脂症、冠狀動脈硬化以及心肌梗塞等症,也證明有利尿作用,有治療尿蛋白的功用,對於腎炎也有相當療效,據研究得知黃耆具有保護肝臟,並對許多種細菌有抗菌之作用。
一、強健補身:
1.精神萎靡、氣短懶言、面色清白、頭昏神倦、舌質淡、黃耆配合白朮、茯苓、炙甘草等量煎煮服用,能增強體質,立即改善;或平時可取用黃耆一兩,紅棗十個去核加水三至五碗熬煮十五分鐘,取湯去渣當茶飲用。
2.升提功效、治胃下垂黃耆加升麻,能增強韌帶張力,使之收縮上升。腎下垂可用黃耆一兩加黨參、巴戟天、山葯、升麻等各三錢服用;子宮下垂多為產育過多、體虛、子宮韌帶鬆弛而下垂,黃耆一兩加黨參、當歸、紫胡、升麻各二錢或直接服補中益氣湯都很有療效。痔瘡脫肛可以使用黃耆加黨參等量來治療。
3.久瀉不止者,黃耆配合白朮、山葯、茯苓等比量磨成粉服用。小兒慢性消化不良,黃耆加黨參、茯苓、白朮、神?s等量研末成粉長期服用。
4.婦女月經過多或子宮出血,需急用補身止血、黃耆一兩配合當歸、阿膠、黨參、川續斷各三錢。婦女體虛白帶過多引起者,可使用黃耆一兩、山葯、白朮、芡實各三錢補氣止帶。
5.黃耆能降低血醣、治糖尿病,黃耆五錢加金石斛、天花粉、黨參各三錢能生津止渴。
二、固表止汗:黃耆能止汗玉屏風散為代表方,治體質虛弱多汗及盜汗,黃耆一兩加麻黃根、小麥、牡蠣各三錢能歛汗止汗。
三、利尿消腫:黃耆一兩加補骨脂、黨參、巴戟天各三錢、肉桂五分等對增加尿量和鈉的排泄有顯著的作用,能增強腎功能。
四、托毒生肌:黃耆用於因體質虛弱、瘡瘍腫毒不化、褥瘡瘡口不收,黃耆能強壯內托,使膿液排出,可與黃耆一兩、當歸二錢、川芎一錢,促使生肌收口。 黃耆補益功效明顯,葯性溫和,補而不燥熱,久服常對身體有益無害。但在使用上也應特別注意,若是用於補養虛弱體質應將黃耆搥扁切片後,再用蜜水炒乾,即所謂「炙黃耆」。生用固表,若是用於抵禦感冒、治療皮膚傷口不癒,則採生用。
在市面選購黃耆有二:一為晉黃耆,出產於山西、河北等地。葯材較粗肥、含有較豐富之糖質,應用在補益之功效較強。虛弱體質及瘡口不收者,大量應用一次一兩以上則效果迅速。另一品種為北黃耆,生產於東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外形較瘦小而白,糖質較少,需補氣時兼有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患者則選用之。大陸中醫師多用北耆,台灣醫師愛用晉耆,習慣略有不同,值得參考。

FROM~常用藥材選集
【基源】
豆科植物黃耆之乾燥根。
【性味】
甘溫無毒。
【歸經】
入脾、肺二經。
【功效】
補氣固表,止汗利尿,生肌止痛,排膿托瘡,強心強壯,制糖降壓。
【主治】
自汗盜汗,虛弱貧血,營養不良,脾虛泄瀉,氣虛下陷,癰疽腫毒,水腫血痺,小便不利,糖尿病,一切元氣不足之症。
【用量】
0.5~2.0。
【禁忌】
陰虛火旺及邪熱實症忌用。
大家都知道「當歸補血,黃耆補氣」也是藥膳中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到底黃耆有什麼特色呢?很多本修習中醫葯物學的教科書介紹的第一味葯都是黃耆。所謂耆者,諸葯之長老,由此可見黃耆是非常重要的一味藥。
黃耆是中醫最廣泛使用的葯材,性味甘溫,屬豆科植物,取用其根莖入葯,入脾經與肺經,故能補益脾胃、呼吸系統、提高免疫功能治療所有虛弱性所引起的疾病。能提升陽氣,預防感冒,固衛體表不受邪氣侵襲,也有利水退腫的作用、托毒生肌功用,癰疽傷口久不痊癒、用於自汗、盜汗、貧血內傷勞倦、脾虛瀉泄、脫肛及一切衰退及血虛之病症。
依研究分析黃耆主要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質、氨基酸、苦味素、膽鹼、甜菜鹼、葉酸等。以現代醫理來說,黃耆對心臟有加強其收縮作用,若因為中毒或疲勞而使心臟衰竭時,其強心作用更加明顯。黃耆具有擴張血管作用,並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及供給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也能降低高血壓、治療糖尿病、高血脂症、冠狀動脈硬化以及心肌梗塞等症,也證明有利尿作用,有治療尿蛋白的功用,對於腎炎也有相當療效,據研究得知黃耆具有保護肝臟,並對許多種細菌有抗菌之作用。
一、強健補身:
1.精神萎靡、氣短懶言、面色清白、頭昏神倦、舌質淡、黃耆配合白朮、茯苓、炙甘草等量煎煮服用,能增強體質,立即改善;或平時可取用黃耆一兩,紅棗十個去核加水三至五碗熬煮十五分鐘,取湯去渣當茶飲用。
2.升提功效、治胃下垂黃耆加升麻,能增強韌帶張力,使之收縮上升。腎下垂可用黃耆一兩加黨參、巴戟天、山葯、升麻等各三錢服用;子宮下垂多為產育過多、體虛、子宮韌帶鬆弛而下垂,黃耆一兩加黨參、當歸、紫胡、升麻各二錢或直接服補中益氣湯都很有療效。痔瘡脫肛可以使用黃耆加黨參等量來治療。
3.久瀉不止者,黃耆配合白朮、山葯、茯苓等比量磨成粉服用。小兒慢性消化不良,黃耆加黨參、茯苓、白朮、神?s等量研末成粉長期服用。
4.婦女月經過多或子宮出血,需急用補身止血、黃耆一兩配合當歸、阿膠、黨參、川續斷各三錢。婦女體虛白帶過多引起者,可使用黃耆一兩、山葯、白朮、芡實各三錢補氣止帶。
5.黃耆能降低血醣、治糖尿病,黃耆五錢加金石斛、天花粉、黨參各三錢能生津止渴。
二、固表止汗:黃耆能止汗玉屏風散為代表方,治體質虛弱多汗及盜汗,黃耆一兩加麻黃根、小麥、牡蠣各三錢能歛汗止汗。
三、利尿消腫:黃耆一兩加補骨脂、黨參、巴戟天各三錢、肉桂五分等對增加尿量和鈉的排泄有顯著的作用,能增強腎功能。
四、托毒生肌:黃耆用於因體質虛弱、瘡瘍腫毒不化、褥瘡瘡口不收,黃耆能強壯內托,使膿液排出,可與黃耆一兩、當歸二錢、川芎一錢,促使生肌收口。 黃耆補益功效明顯,葯性溫和,補而不燥熱,久服常對身體有益無害。但在使用上也應特別注意,若是用於補養虛弱體質應將黃耆搥扁切片後,再用蜜水炒乾,即所謂「炙黃耆」。生用固表,若是用於抵禦感冒、治療皮膚傷口不癒,則採生用。
在市面選購黃耆有二:一為晉黃耆,出產於山西、河北等地。葯材較粗肥、含有較豐富之糖質,應用在補益之功效較強。虛弱體質及瘡口不收者,大量應用一次一兩以上則效果迅速。另一品種為北黃耆,生產於東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外形較瘦小而白,糖質較少,需補氣時兼有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患者則選用之。大陸中醫師多用北耆,台灣醫師愛用晉耆,習慣略有不同,值得參考。

FROM~常用藥材選集
最後由 Enmo 於 2006-01-05 , 22:01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轉~
■ 黃耆與抗自由基
黃耆(Huangqi)被收錄於「神農本草經」草本上品,為自古迄今重要藥材之一。主治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肺墟咳嗽、吐血、便血、自汗、盜汗、水腫、血痺、久潰不散及一切氣虛血虛之証。而黃耆更適合與其他味藥或方劑搭配使用,以達效果加成之效力。年長者也要多食用黃耆以達補氣生血之效。
黃耆還有助消滅病毒、長期強化免疫力和滋補作用,尚可助於解除人體內的毒素,大大的改善膚色。
黃耆的有效成份
*葡萄糖醛酸
§粘液質
§數種氨基酸
§膽碱(Choline)
§亞油酸,亞麻酸
§ß-谷甾醇(ß-Sitosterol)
§葉酸等
黃耆的功用
*«日華子本草»:“ 黃耆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破癥癖, 產前後一切病,消渴 ,痰嗽
黃耆的藥理作用
*利尿作用,可降低生理性尿蛋白的排泄.
*強壯作用,可使血清白蛋白及總蛋白增加.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擴張血管達到降壓作用,增加心輸出量.
*降低血糖
*抑制胃液分泌防止胃潰瘍.
黃耆的臨床
*利尿作用,對腎病綜合症,能增快尿蛋白的消退
*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反應,減少病毒的致病性,增加末梢白細胞總數.
*抗自由基損傷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
*降低血壓,擴張血(降壓的有效成份為r-氨基丁酸)
黃耆的抗病毒作用
*以下是黃耆對各種病毒抑制作用的比較
*摘自:<孫曉娟,等.貴陽醫學院學報,1991,16(4):309> w<穆美云,等.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93,28(1):38> w<楊英珍,等.中華心血管雜誌,1991,19(3):186>
黃耆對心血管和腎臟的影響
*黃耆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增強心肌收縮力,振幅明顯擴大.黃耆降壓作用,與黃耆所含有r-氨基丁酸 有關,這可能是降壓的有效成份 .
*黃耆能減輕腎臟病變,降低尿蛋白排泄,其利尿作用類似氨茶鹼
黃耆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黃耆對處於抑制狀態的免疫功能具有調整作用,並能增強內皮系統的呑噬和殺菌能力
*黃耆+靈芝:對脾臟的殺菌功能明顯增強,對免疫系統有雙向調節作用.
黃耆的抗腫瘤作用
*黃耆富含微量元素Se(硒)元素是某種癌腫的天敵,同時,硒又是體內酶類自由基損害防禦物質谷胱甘肽過氧化酶(GSH-px)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耆(Huangqi)被收錄於「神農本草經」草本上品,為自古迄今重要藥材之一。主治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肺墟咳嗽、吐血、便血、自汗、盜汗、水腫、血痺、久潰不散及一切氣虛血虛之証。而黃耆更適合與其他味藥或方劑搭配使用,以達效果加成之效力。年長者也要多食用黃耆以達補氣生血之效。
黃耆還有助消滅病毒、長期強化免疫力和滋補作用,尚可助於解除人體內的毒素,大大的改善膚色。
黃耆的有效成份
*葡萄糖醛酸
§粘液質
§數種氨基酸
§膽碱(Choline)
§亞油酸,亞麻酸
§ß-谷甾醇(ß-Sitosterol)
§葉酸等
黃耆的功用
*«日華子本草»:“ 黃耆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破癥癖, 產前後一切病,消渴 ,痰嗽
黃耆的藥理作用
*利尿作用,可降低生理性尿蛋白的排泄.
*強壯作用,可使血清白蛋白及總蛋白增加.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擴張血管達到降壓作用,增加心輸出量.
*降低血糖
*抑制胃液分泌防止胃潰瘍.
黃耆的臨床
*利尿作用,對腎病綜合症,能增快尿蛋白的消退
*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反應,減少病毒的致病性,增加末梢白細胞總數.
*抗自由基損傷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
*降低血壓,擴張血(降壓的有效成份為r-氨基丁酸)
黃耆的抗病毒作用
*以下是黃耆對各種病毒抑制作用的比較
*摘自:<孫曉娟,等.貴陽醫學院學報,1991,16(4):309> w<穆美云,等.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1993,28(1):38> w<楊英珍,等.中華心血管雜誌,1991,19(3):186>
黃耆對心血管和腎臟的影響
*黃耆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增強心肌收縮力,振幅明顯擴大.黃耆降壓作用,與黃耆所含有r-氨基丁酸 有關,這可能是降壓的有效成份 .
*黃耆能減輕腎臟病變,降低尿蛋白排泄,其利尿作用類似氨茶鹼
黃耆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黃耆對處於抑制狀態的免疫功能具有調整作用,並能增強內皮系統的呑噬和殺菌能力
*黃耆+靈芝:對脾臟的殺菌功能明顯增強,對免疫系統有雙向調節作用.
黃耆的抗腫瘤作用
*黃耆富含微量元素Se(硒)元素是某種癌腫的天敵,同時,硒又是體內酶類自由基損害防禦物質谷胱甘肽過氧化酶(GSH-px)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