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6
文章: 3336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上士道(3) 《附二》三十八攝頌略釋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上士道(3) 《附二》三十八攝頌略釋
現在我把前面所有說過的道理再統攝起來,為大家復習一下。宗喀巴大師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略論》,他還把整個《廣論》最精要的修行步驟濃縮起來,集成三十八個偈頌,那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總祈加持生諸功德」。由於它總攝一切修行綱要,而且每一個偈頌最後都是祈求加持,所以又叫「攝修求加持頌」。   
現在我們看這個文義,先把它唸一遍,前三個偈頌是:
•  「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依止違法善根斷,如理事師求加持。」   
•  「一切時處普攝護,諸善知識真佛身,但觀功德毋尋過,並念大恩求加持。」   
•  「殷重敬信為意樂,身命財物如教修,殊勝供養作加行,唯令師喜求加持。」   
這是關於親近善知識部分的。下面是依著善知識修行的時候勸取心要:   
•  「八難既離十圓滿,小大顯密總能修,後恐此身難再得,願受心要求加持。」   
這個就是道前基礎中的暇滿。有了道前基礎,正式進入修學,從共下士的念死開始:   
•  「死仇決定終須到,容或今日便降臨,死時世事均當捨,速修妙法求加持。」   
•  「無始所集不善業,死墮惡趣不自由,若墮當受寒熱等,思苦難忍求加持。」   
這是由念死而推進到念惡趣苦。   
•  「能除眾怖作依怙,真實不虛無他方,虔皈三寶受學處,總別遵行求加持。」   
這是由於畏懼受苦而尋求皈依之處,以及皈依以後應該學的學處。再下面   
•  「黑白業感苦樂果,各別應受勤止作,別於無始所集罪,四力對治求加持。」   
這個是從皈依佛到正皈依法,法最主要是說明業感緣起之理,這裡特別告訴我們要四力對治懺悔往昔所造之罪業,到此為止是共下士。再下去是共中士。   
•  「此生勤修白業因,一得人天賢善身,自性之苦不能越,願出輪迴求加持。」   
•  「有海飄流不自由,作此惡劇是惑業,業復依於煩惱起,誓誅惑仇求加持。」   
•  「業惑增上成流轉,結生相續繫縛堅,離此當得無漏樂,勤希解脫求加持。」 
•  「為脫有苦依三學,出家身德佛所稱,生生願持解脫戒,如護眼珠求加持。」 
•  「但求解脫雖可得,惜於自利且未圓,願修能滿二利行,入大乘道求加持。」
共中士最主要的是出離心,這是三乘的共基,是整個佛法下腳的第一步。沒有出離心就沒有佛法;不過這只是一個基礎,並不圓滿,我們要從這個出離心上進一步策發菩提心,下面就是講菩提心,也就是上士部分。   
菩提心又分兩部分:一個是阿底峽尊者得自金洲大師的七因果法,還有一個是寂天菩薩所傳的自他相換法。先是七因果: 
•  「恩怨中庸今雖現,思量各各無決定,不應虛妄分愛憎,勤修捨心求加持。」   
在修七因果之前要修平等捨,先要把對冤親的愛憎心調伏。正式進入,就從知母念恩開始: 
•  「生死流轉無其始,入胎受生亦無初,故知有情皆是母,願生斯見求加持。」 
•  「今生愛我母為最,眾母愛護亦如是,思此厚恩未能報,憶念母恩求加持。」 
•  「若知有恩猶捨棄,似我下劣更有誰,是故圖報當拔苦,並與勝樂求加持。」 
•  「有恩母等乏安樂,我以身財善根施,願諸有情皆得樂,一切圓具求加持。」 
•  「母等眾生苦所逼,苦因苦果願盡離,縱有餘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  「一切世間諸有情,獲無漏樂斷苦根,我應決定如是作,願速堪能求加持。」 
•  「任運成辦自他利,世尊而外更有誰,以此為利有情事,願速成佛求加持。」   
就是從知母、念母恩、報恩一直到增上心,再由增上心而發成佛的這個願心,也就是大菩提心,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自他換,依寂天菩薩所傳的修菩提心法。 
•  「自他於苦皆不欲,願得安樂此心同,他之求樂亦如我,自他等視求加持。」 
•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自他相換求加持。」 
•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此發心求加持。」 
•  「為令發心長不退,念其勝利日六修,斷四黑法依白法,如理勤行求加持。」   
第四個偈頌是發了心以後,念念在增上菩提願心的行持,所以也通於上面二種發心法。   
有了菩提願心以後,下面就進入行心,受菩薩戒。 
•  「成就利他發弘誓,為速圓滿此誓願,進受大戒起大行,勤勇修學求加持。」   
受了菩薩戒以後,就要行六波羅蜜的菩薩行。下面七個偈頌,前六個是六度,自成熟的部分,第七頌是四攝,他成熟的部分。 
•  「身命資具三世善,各隨所願施有情,從心變現以布施,捨心增廣求加持。」   
這是布施波羅蜜。 
•  「別解脫等諸律儀,捨命不犯眾惡行,若遮若性微細罪,羞恥防護求加持。」   
這是持戒波羅蜜。再下面是忍辱波羅蜜: 
•  「人及非人四大種,所作損惱多相逼,斷除瞋恚不與較,觀業忍受求加持。」   
再下面是精進波羅蜜: 
•  「既為利他求菩提,無量艱辛經劫海,於諸難行無怯倦,著精進鎧求加持。」   
再下面是禪定波羅蜜: 
•  「念知堅固除沉掉,心緣一境生輕安,身心於善有堪能,隨意得止求加持。」   
這一個偈頌已把整個奢摩他的重點說明了。不過這一次奢摩他的部分,是講《略論》的內容,這是因為我們還在建立基礎當中,基礎不穩固,要學《廣論》的止,可能不一定懂。真正學止的時候,最大的兩個毛病是掉舉及昏沉,要想淨除它最主要是靠正念、正知。再下面是「觀」: 
•  「以分別智觀法性,即由觀力引輕安,復從輕安發深觀,願生此慧求加持。」   
這就是毘缽舍那。這一次講的也只是《略論》部分,詳細的內容,要等到我們將來完整的基礎建立穩固了以後再講。以上是六度,屬於自成熟的部分。下面就是成熟他的四攝,屬於饒益有情戒裡面的內涵。
•  「由施攝眾成眷屬,說如法語示利行,以身作則現同事,四攝利他求加持。」   
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上面就是我們學大乘的行者所應該學的,再下面就進入金剛乘。 
《廣論》對金剛乘並沒有詳說,只是說當你有了前面共道的基礎,能夠善加積聚資糧,調柔身心,如果想快速成就的話就走金剛乘。實際上下面這幾頌,也正是《法華》的龍女、《華嚴》的善財,為什麼能一生圓曠劫之因,真正內在的特質、密意。 
•  「已修共道成法器,當求具德阿闍黎,為入秘密勝上乘,受四灌頂求加持。」   
這個共道分兩部分,一個是共下、共中,作為上士的共同基礎。還有一個是上士部分;雖然它對中、下來說是不共的,但上士有兩種走法,一種是顯教波羅蜜多大乘,還有一種是特別的金剛乘;不管是這兩類當中哪一個,從發菩提心到六度四攝這一段都要學。   
《廣論》中也特別說明:假定你前面的共基修習成就,已經是個法器了,如果你想快速成佛的話,那要重新去求具德的阿闍黎,也就是善知識,這裡特別說要「具德」,是要具足圓滿德相的。真正要進入密法當中最秘密、殊勝的法門,必須先從阿闍黎求受四灌頂,這裡邊有深刻的內涵在。真正說起來,宗喀巴大師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容,最終都歸屬到金剛乘,這一點稍後會簡單說明。 
那麼關於金剛乘有些什麼內涵呢?就是餘下來的這幾個偈頌。   
•  「所受真言諸密戒,若善守護易成就,不守決當墮地獄,捨命珍護求加持。」   
在受灌頂之前一定要受三昧耶戒,任何一個金剛乘的特別法門都有它相關的戒,這個戒是非守不可的。如果你能夠很精細、善巧地守護的話,要成就是很容易的;反之,如果不能守的話,不但不得成就,而且一定墮金剛地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寧捨身命,一定要非常殷重、謹慎地保護持守;因為就算生命送掉了,最多只是喪失一生的生命,但是一墮地獄的話,那不得了,不要說修行沒有成就,而且要受無量無邊的大痛苦。如果有了護戒的功德,它能夠保護你下一世得到可以如理修學的暇滿人身,又可以得到善知識的攝持,差別如此之大,所以這一點特別重要。   
把密戒持好了以後,從這個基礎上才可以修金剛乘特別的法--這個地方是指無上密。下面說:  
•  「密部肝心二次第,達精要已起勇進,一日四座無間斷,依師教修求加持。」   
在密教裡最高的是無上密,「肝心」是指它的中心部分;「二次第」就是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這個內涵不特別介紹,因為我們條件不夠,只要先有一個常識就夠了。在正確地得到了灌頂,得到了這二次第重要的內涵後,要真正勇猛精進地努力修行,一天要修四座,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間斷。這個不間斷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每天都要修四座,還有就是上座固然不可以馬虎,下座還要繼續用功。總之無時無刻不是努力精進地依照著師長、真善知識的教誡修行。   
前面說善財童子去參善知識的時候,文殊菩薩告訴他,一定要依靠善知識的教誡,一點都不可以馬虎。現在我們就了解了,原來文殊師利菩薩在《華嚴經》當中教善財童子的這個特質,在《廣論》上到了這裡才圓滿地派上用場。前面的部分不是不要,絕對要!不過前面是作一個基礎,標準比較寬;現在究竟結果了,同樣的需要善知識,而且要求更嚴。《華嚴》上也說:一開頭的時候固然要善知識,到後來信解行證,要進入修證部分時仍然要善知識;他參訪的第一位善知識固然已為他說明了這些道理,最後在開彌勒樓閣之前,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又特別提醒他,對善知識要如何依止,這個地方有它特別的意義,所以我先簡單地說明。   
下面是發願: 
•  「示茲妙道善知識,如理薰修同行人,願持正法久住世,內外災息求加持。」 
•  「願我生生遇明師,飽餐妙法甘露味,十地五道功德滿,速疾證得金剛持。」   
最後這個願妙極了!「願我生生遇明師」,我們整個的修行,必定要依靠大善知識,如果沒有大善知識,根本不可能成就。在《廣論》甲三的聽聞軌理中說,聽法之前要生六種想,當中病想就特別說明了我們在無明當中,唯一真正能夠引導我們的,一定是要得到智慧的明眼人。所以從一開頭就說「萬善根本從師出」,最後歸結的時候又這樣發願,我們要了解這個特質以及它的重要。以上是總攝《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綱要,最後有段話說:「此頌自『萬善根本從師出』至『速疾證得金剛持』共三十八頌,如能全誦,至誠請求加持,尤為圓滿,倘行者萬分不暇,亦聽其便。」這三十八頌是從法尊法師的文集裡邊引證出來的。   
下面我再把這三十八頌略加說明,把它的內涵再回歸到前面所學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頭去。本論總共有三個綱要,第一個是出離心,就是從前面到共中士道為止。這在三十八頌中是從第一偈「萬善根本從師出」起,一直到第十三頌為止,這個部分最主要的中心就是學出離心。由出離心再推廣推深,就會策發菩提心。很多修學佛法的人,因為不了解,總覺得出離心跟菩提心是兩件事情,把它看成是大小兩乘各別不同,所以很多人覺得自己發的是大乘菩提心,不要出離心的。學過《廣論》就了解,這種見解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出離心是菩提心真正的綱架,沒有出離心就絕對沒有菩提心。儘管我們說是學大乘,也讀了《法華》、《華嚴》,但是卻沒有辦法真正地深入,如理如量地去修持能夠感得圓滿果報的因,就是由於對它真實的內容不了解。所以要從真正根本的出離心,再深廣推及法界一切眾生,也要幫助他們出離生死的大痛苦,這就叫做菩提心。   
啟發菩提心以後,再行菩提行,從第十四頌開始,一直到二十一頌為止,是自金洲大師傳來的七因果教授;接下來的三頌是寂天菩薩傳的自他換。第二十五頌是為了堅固發心,所以仍舊是屬於發菩提心的部分,到這個地方為止,就是菩提的願心。從第二十六頌開始是行心,就是所謂成就菩提的資糧:依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後面這個偈頌,是得到真正的正知見,換句話說,能夠證入真如實相、空緣起;不同的派系用不同的名詞,可是內容是一樣的。整個佛法可分為這三部分: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所以三十三以後的幾個頌也包含在這個裡面,只是因為顯密二教去圓滿它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別。這三十八個偈頌,只要一一對照著前面所學的《廣論》,就可以正確地了解了。   
現在請大家翻開《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我要說明的是第十一頁第七行,「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這段話前面已經說過不止一次,在這個地方再提醒一次,因為我們已把本論從頭至尾學過,而且用《華嚴》、《法華》來證成,這個意義對我們就又不一樣了。前面只是膚淺的了解,而現在我們可以把它的深義決擇出來。這段話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分類,比如涅槃四因,就是在《涅槃經》上說:如果我們要證得圓滿的大般涅槃,需要具備幾個條件--第一個是親近善知識,從他聽聞正法,然後如理思惟,法隨法行。   
《廣論》這段話是告訴我們要依靠善知識,對於他告訴我們的正確的道理,要生起確定不疑的見解。這個地方有它很重要的意義在,我們可以回憶《廣論》上,乃至於《妙法蓮華經》、《華嚴經》當中,快慢成就不同的原因,我們立刻可以得到一個很明顯的結論:就是如果在一開頭時,能夠把成佛所有圓滿的道理,依著善知識聽聞、了解了,然後按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去走的話,那是最快的直路,因為我們不會執著自己的看法,由於得少為足而停滯的現象,整個就消除掉了。起初雖然好像是走得慢一點,因為你得花很多時間認真去學這個東西,最後卻是佔了絕大的便宜,這個便宜絕對不是我們世間能夠想像的。   
因此這段話對我們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在找到了善知識後,不要忙著馬上去修證,必定先要對最圓滿的內涵正確完整地認識,而且要生起定解。這部分是聞思相應的;聞是從善知識來的,儘管聽懂了,但你是不是能夠在內心中確定不疑,不為外面的任何事而動搖呢?這必須經過自己如理思惟。在道前基礎一開頭就說明了這個關鍵,如果條件夠的話,前面學的時候就能夠把握住重點;如果條件不夠,也沒關係,我們把整個內涵圓滿地認識以後,再回過頭來,仍舊可以走最快速的路。   
那麼從哪裡下手呢?下面就是我們現在下手之處:「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很多人不了解這一點,往往說現在是末法了,修一個法門就好,其它的什麼都不要了。《廣論》告訴我們:現在能修的就要去修,不能修時也絕對不能排斥它,因為這個排斥的因種下去了以後,將來的惡果就是注定要走遠路。所以要有正確的認識,現在之所以不能修,正因為障礙未除,資糧未具,怎麼可以再排斥它,增加自己的障礙呢?我們修行無非是要淨除障礙、積聚資糧,當障礙除掉,資糧積聚了,慢慢地就能夠一步一步深入,眼前正是為一步一步增上做準備。所以說「諸現未能實進止者」,絕對不可以因為不能做而棄捨它,應該要在內心發願:我現在好好的努力,希望將來能夠去做。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沒有做到之前,就已經積了這個因,有了因將來才能感得能夠做到的果。這個因就是積聚資糧,淨除罪障,廣發大願!能夠這樣努力的話,漸漸罪障就除掉了,資糧也積聚了,所以不要太久就會增長智慧的能力,到那時什麼都能學。由於你的願力在這個地方,所以很快地就能夠像龍女或善財童子這樣的成就。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一看才了解,原來《廣論》的的確確是說明《華嚴》、《法華》中最究竟圓滿的道理。   
現在再看五百五十六頁第五行:「此復若能修習下下,漸於上上增欲得心,聽聞上上而於下下漸欲修行,是最切要。」這個以前講過了,現在我們整個《廣論》學過了,回過頭再來溫習,就會發現確是如此!以前聽人家講是人家的,如果我們聽了以後,自己如理思惟、觀察,而且隨分隨力去行持,那時再看這兩句話的內涵,感受就完全不一樣!所以這個次第是這麼重要。   
下面接著說,「若於前者全無所有,專修心住專樂見解,難至宗要,故須對於圓滿道體引生定解。」這幾句話馬上派得上用場。剛才我們看的《法華經》、《華嚴經》,儘管佛也說這是經中之王,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等等,有很多人也天天唸誦,有沒有功德呀?當然有!但是這樣最多只是累積一些善根福報,而《法華》真正的用意是要你很快成佛,你有嗎?沒有!為什麼呢?問題就出在這裡!所以假定你不懂得這個必然的次第,不從前面的基礎一步一步地來,單單停在某個地方,或者修定,或者是學很多理論,這都是很難得到令你最快速成佛的這個心要。   
以我來說,以前也是這樣。剛出家的時候,有一個人很認真,天天拜《法華經》,他對我說:這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當初我是一心一意念佛,可是心裡面的確會想:有機會我也這麼拜一下。乃至於看到有人拜《華嚴經》,我心裡面也這樣想。拜了的確會有感應,可是一直等到我學了《廣論》以後,才曉得《法華》、《華嚴》真正的重點,是要你以最快的方式成佛;以前我怎麼看,就是不懂。我自己還有一部《華嚴疏鈔》,一共十本非常厚,那是二十幾年前,因為我看了《華嚴》以後很感動、很想學,我師父他老人家就特別請來送我。現在看起來不稀奇,但在那個時候,請一部《華嚴疏鈔》好不簡單哪!我很珍重地去看,看了半天也看不出頭緒來,等到把《廣論》從頭至尾學過了,才曉得問題在哪裡。大家經過這樣層層學上來以後,我再重提這兩句話,就有很不同的內涵。我們就曉得應該怎麼聽聞,怎麼思惟,使得自己對這個圓滿的道體,產生決定不移的定解,有了這個定解以後,才真正談得上修。   
我們繼續看《菩提道次第廣論》五百五十六頁的文:「修彼等時,亦當聰利令心平等,謂於引導修道知識,敬心微劣,則斷一切善法根本,故當勤修依師之法。」一直到五百五十七頁第二行,前面是簡單扼要地說明《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重點,也就是共道部分。   
下面「第二特學金剛乘法」,這裡我要說明一下進入金剛乘的關鍵在哪裡。「如是善修顯密共道,其後無疑當入密咒,以彼密道較諸餘法最為希貴,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若入彼者,如《道炬論》說,先以財敬奉教行等,令師歡喜。較前所說尤為過上,然是對於能具咒說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前面的共道已經善巧地修學了,這時毫無疑問要進入金剛乘,金剛乘是所有的法當中最稀貴的,因為它有最快的方式能夠圓滿兩種資糧。我們心裡面總有這個懷疑--平常都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實際上,往往是無量阿僧祇劫;現在密乘這樣快速就圓滿,有可能嗎?透過《華嚴》、《法華》的印證發現它真實的內涵,也是教我們以最快速的方式成佛。《妙法蓮華經》當中的龍女,和《華嚴經》當中的善財童子都是實例,尤其善財童子,有特別詳細的說明。   
有人會懷疑,那個龍女到底她成了什麼佛?因為根據圓教所判,只要十住以上,或者別教的初地以上,都是可以八相成道,這個我們先不談。但以《華嚴經》來說,善財童子參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確實是百分之百達到等覺,乃至於成妙覺位。普賢菩薩親自跟善財童子說:「你現在經過了文殊師利菩薩大善知識的攝持以後,由於你自己發的願心,勇猛精進地行持,以及五十幾參,經過百城煙水,得到一一善知識的指授、加持,你現在所證得的內涵與我相等,與諸佛相等。這對一般修大乘的行者,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才能證得,你卻在一生當中證得了。」所以實際上顯教當中也完全說明了。我剛才說《法華經》、《華嚴經》上面沒有提如何行持,其實是有的,只是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整個的教授就歸納在密教當中。我們有了這個認識之後,才不會拿自己的知見來排斥它,因為凡夫的知見都是和無明相應的。所以得到了正知見,然後如理去決擇那就對。反過來如果說:「那我們不要聽自己的,總歸聽善知識的就好了。」你若沒有正確的知見,就沒辦法判別是不是善知識,萬一是惡知識而你跟了他,那又完了。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將來無疑地要進入密乘,因為密乘能夠最快速地圓滿兩種資糧,而那個時候,第一個還是要依靠善知識,善知識太重要了!下面又特別叮囑我們一句話,「然是對於能具咒說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要依善知識沒錯,但是必定要依止具足德相的才可以。在《廣論》上面告訴我們是八分之一為下邊際,這個條件是針對前面的顯密共道;而現在這個地方必須要合於密教所說的最起碼的條件,這個條件就非常高了,這都是要具有證量相應的內涵。有了這樣的善知識,你再去依靠他,那就對了。   
下面這段文,我把重要的地方再說一下:「其次先以清淨續部能熟灌頂,成熟身心。次當聽聞了知守護,爾時所受三昧耶律。」這個就是《三十八攝頌》當中的:「所受真言諸密戒,若善守護易成就,不守決當墮地獄,捨命珍護求加持。」「若為根本罪犯染著,雖可重受,然於相續,生道功德最為稽留,故當勇猛莫令染著。又當勵力莫犯粗罪,設有誤犯,亦當勤修還出方便,彼等皆是修道基礎,若無彼者,則如牆傾,諸危屋故。」戒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什麼都談不到,就像牆倒了,房屋一定會塌下來一樣。下面引證:「《曼殊室利根本教》云:『佛未說犯戒,能成就諸咒。』此說全無上中下品三等成就。」不管是什麼樣的成就,連最起碼的都不成功。   
下面《無上瑜伽續》就是最高的無上密的經典,上面說:「若不守護諸三昧耶、下劣灌頂、不知真實,此三雖修終無成就。」修學密教需要三個條件:第一要能夠善巧守護三昧耶戒。密教的戒非常嚴格,我們在講阿底峽尊者的時候曾經提過。不要以為隨便灌了一個頂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善巧受持密戒的話,反而有害。而三昧耶戒的基礎是別解脫戒、菩薩戒,有很多人隨便去灌了頂,不知天高地厚,還覺得自己是學密教的。如果依《廣論》去衡量的話,我們怎麼夠資格!得不得三昧耶戒都不知道,前面的基礎我們就能得了嗎?實際上連菩薩戒都談不上,乃至別解脫戒也很難得到,這是值得我們停下來觀察一下的。   
灌頂還要圓滿的灌頂,下劣的也不行!灌頂以後,所修的內涵你不知道還是不行,所以一定要具足三個條件:第一要守護三昧耶戒;第二,灌頂要圓滿;第三,對所修的內容要一點無誤地把握得住。沒有這三個條件,再怎麼修都沒有用。下面告訴我們,假定不能善巧守護三昧耶戒而自以為是修道的話,「是極漂轉咒理之外。」你根本連它真正的道理都不知道,完全是個外行!談修行,那不是開玩笑嗎?   
我把關於學密教的特質略作說明,因為近代密教在這裡漸漸盛行起來,很多人不了解而排斥它,也有很多人不懂,卻莫名其妙地跟著它,隨便灌了個頂,就以為自己是密教的根性,在那裡學密了。這是很根本的錯誤,不要說不能快速成就,連慢都慢不起來,最多只是結個緣在外面空轉而已。我們學了《廣論》以後,能夠真正圓滿了解應該用什麼方式,如理如量、次第無誤地走上去,從基礎一步一步深入。   
有了整體的概念以後,我們再把三十八攝頌扼要地說明一下,每一個偈頌都有它的特點,我們能夠相應的,就照著去修持。最好每天唸一遍,因為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從這地方步步上去,始終將這個圓滿的輪廓擺在腦筋裡不要忘記,遇到任何情況,只要那個大目標在,你就不會弄錯。這是很重要的,平常我們很容易就會跑到哪裡執到哪裡,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氣,真正完全不執要圓滿成佛。以我們凡夫而言,唯一的方法,就是以這個諸佛圓滿的教授為目標,隨時隨地警惕自己,策勵自己淨化內心的執著。   
不管從《廣論》也好,用《法華》、《華嚴》來印證也好,都說明要學佛的話,善知識是最重要的,所以這三十八頌中單單依止善知識的部分,就佔了三頌,從「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到「殊勝供養作加持,唯令師喜求加持」。依止善知識,要先了解依止的殊勝利益以及不依止的種種過患;依止的時候,意樂要以華嚴九心,分四個項目去修,這一點我們再把它重新溫習一下。這對我們非常重要,因為修行開頭要善知識,中間要善知識,最後也要善知識,善財童子所以能夠那麼快成就,根本原因就是一直照著這個道理,沒有離開過善知識,乃至於最後證齊諸佛,還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因為還要依止善知識啊!而我們下腳第一步居然就不要善知識了,這就是我們怎麼弄也不行的原因。   
請看《廣論》第二十四頁的科判: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識之相,二、能依學者之相,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四、依止勝利,五、未依過患,六、攝彼等義。我們先看能依學者之相,在二十八頁上面告訴我們能依的學者需要幾個條件:正住、具慧、希求、恭敬。剛開始學的時候,不了解這個真實的內涵,現在雖然了解了,但是內心很難生起相應的量來,現在重新溫習,對我們有進一步的功效和價值。試問:我們正住了沒有?所謂正住是什麼樣的條件呢?是拿我們的想法去衡量嗎?一旦有了這個心,前面的器過根本都沒斷,還談得到正住嗎?除了正住,還要具慧,要能夠辨別正道善說或似道惡說,我們有這個本事嗎?就算具足這兩個條件,我們是不是一心希求佛法呢?如果希求心不夠,原因在哪裡?我們一定要把它找出來。乃至於恭敬,我們不能恭敬的原因何在?   
我們常遇見一個問題,很多人聽見了《廣論》,的確很歡喜,然後認真地去懺悔,理論上他也曉得懺悔時要恭敬至誠,但是恭敬心就是生不起來。什麼原因呢?我也不妨告訴大家,如果真的能夠聽懂了照著去做,那恭敬心必然產生。我們希望「跟法相應」,所謂相應至少要聽懂,然後照著去做。懂不是懂得文字,要懂得文字所指的義理。我們凡夫都在無明當中,儘管道理好像認識了,但還是隨無明而轉,這個不算懂,要認識無明才算是真正的懂。   
無明是很深細的,但是我們從它顯現出來的行相,認識這個是貪,這個是瞋,然後拿佛法來對治它,這才叫智慧。對治了以後,內心會產生跟法相應的喜樂,假定真正能夠如理如量生起這樣的內涵,你自己會覺得,內心不像以前一樣被煩惱轉了,由調伏了這個煩惱使內心得到清涼,解脫了煩惱的繫縛,這也就是戒的功效。所以一定要先得到正知見,然後如法去做,那時你心裡會很歡喜。這個法喜是誰給你的?佛陀。當你想到佛陀的恩德,不知不覺感恩的心情就起來了,有了感恩心,恭敬心就會隨著而來。   
所以凡是內心能夠真正如理如量地生起這種跟法相應的狀態,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會有這種經驗:以前說要恭敬,說來說去就是做不到;一旦跟法相應了,叫你不恭敬也做不到,這的確不是空話。如果我們還沒有如理做到,就應該回過頭來,從《廣論》這部分去仔細反省,看看自己的缺點何在,這是說能依學者之相。   
下面看二十九頁的科判「如是應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依止的方法分意樂、加行二部分。意樂又分三部分:一、總示親近意樂,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第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先看第一個,《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善知識,這是善財童子參大善知識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時,這二位十地菩薩告訴他的。實際上《華嚴經》舉了二十一種,其中最主要的有九種,能含攝全部的意義。《廣論》上又把九種歸納成四大類,第一個叫「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華嚴經》上面只是說「如孝子心」、「如金剛心」,並沒說明理由,我們看了也不知道如何修行;本論雖然簡單扼要,卻把這個內容說出來,讓我們可以找到真正的下手之處。所以《廣論》跟《華嚴經》一配合,真是如虎添翼,畫龍點睛一般。   
現在我們看文,「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要把自己想作的棄捨掉,跟隨著所尊重的善知識,就像孝子一樣,一天到晚看父親要的是什麼,想盡辦法討好父親,依父親的教誡去做。平常我們儘管道理懂,真正要去做的時候很不容易。往往覺得:他又不是佛,我跟他幹什麼?如果真的跟著佛我一定能夠做得到。這種想法都是不懂道理的,我們的煩惱重得不得了,即使真的佛來了,對我們一點用處都沒有;你連幼稚園都還沒有上,一開始就要讀大學、讀博士,有這個可能嗎?這是荒唐到極點的事情。   
現在我把道理簡單地說一下,善知識之所以為善知識,他自己已經能夠圓滿地解決一切煩惱惑業,心心念念無非都是要解救一切眾生,使眾生究竟圓滿無上菩提,這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嗎?既然願望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要捨掉自己跟他學呢?因為雖然要求同樣的目的,可是要達到這個必須如理行持,要如理行持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而我們現在完全在無明大愚癡當中,照著我們自己的想法行持的話,只有造惡業流轉生死,不要說成佛,就是要得個人天果都不可能。所以說要知病,要捨自自在,都是同一個理由。   
以前我們不了解,沒有辦法衡量,現在學了以後就可以衡量出來,比如暇滿人身的難得可貴,我們真的懂嗎?要念死,要知苦,這種種行相我們了解嗎?要發菩提心,我們條件夠嗎?事實上沒有一樣具足。我們整個起心動念,都在貪瞋癡煩惱當中,了解了這一點,應該立刻策發警覺,不想修則已,如果想修,第一件事情就是千萬不能再讓自己的煩惱繼續現行,否則不要說救人,自身都難保。這種情況下,你不捨自己依善知識行嗎?正因為希望自己得到好處,必須把內心上累積的髒垢煩惱徹底拿掉,而唯一的辦法,只有依靠善知識。   
道理是這樣,做起來卻很難,實際上往往是根本沒真的懂;就算懂得道理要去做的時候,由於自己無始以來的習氣,稍微碰見一點障礙就不行,很容易隨順著自己的情見(見就是知見,情是指貪瞋愛憎等等),所以依靠善知識還要有確定不動搖的心,就是第二個「如金剛心」。金剛能破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親近善知識也是如此,靠著善知識的力量,能夠摧伏一切煩惱,絕不為一切煩惱所動搖而離開善知識,所以說「誰亦不能離其親愛」。內心唯一最親近依靠的就是善知識,在任何情況之下,一定想盡辦法捨掉自己,就像孝子一樣地親近供養諸大善知識。不管遇見任何困難,乃至於人家說什麼,都不能破壞你親近善知識的心。「親睦無常,情面無常」,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善知識不僅告訴你道理,還教你如法行持。如法行持沒有別的,只有兩件事:淨除罪障、集聚資糧,這卻是要花很大的努力去做的,而善知識他自己所做的也是如此。   
下面說「荷負尊重一切事業擔」,善知識的事業無非是教化眾生。你能夠擔起來,意思就是你要去教化一切眾生,這就是最好的積聚福德資糧。自己力量不夠,認識也不夠,做出來都是有錯的,雖然可能有一點功德,可是往往是得到三分功德,卻造了十分的過錯。現在如果能夠完全依靠善知識,做了一分就有一分功德,絕對沒有一點點過錯,所以要以孝子心去親近,要如金剛心堅固,然後要負擔起他所有的事業。負擔時的心要像大地一般無所不載,大地絕對不會說,我累了要休息一下。要以這種心情,沒有一點點懈怠。下面說:我們必定要有這個認識,有幸遇見真正的大善知識,這是我們最大的福報,絕對不要視為負擔,因為這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善財童子所以能夠一生取辦圓曠劫之因,其根本意趣就在這裡。此外負擔的時候應如輪圍山、如僕使、如除穢人、如乘、如犬,這個理由就很清楚明白了。   
《三十八攝頌》中第一個是「萬善根本從師出」,因為一切的善法一定從正知見開始,而正知見非要老師指出來不可。他告訴你這個道理,再給你機會讓你去行持,就像良田一樣。無論古代或現在,最基礎、最根本的利益都從土地上來的,同樣的,師長就像良田一樣,所有一切世出世間的好處,都從這上面來的。既然如此,依止善知識就要很謹慎,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如果弄錯了就會斷善根,萬一根本斷掉了,就絕不可能成就。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第一件事要如理事師,乃至連承事善知識這件事情,還要祈求善知識來加持我們。能夠這樣去作的話,自然就得到好處,這是極端重要的一個概念。   
我們重新把它看一遍,「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依止違法善根斷,如理事師求加持」。如理跟違法二個詞很重要,佛經當中有一本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有一天阿難尊者問佛:「佛說一切都靠善知識,當然大部分人都是因為依靠了善知識而得到種種好處,那為什麼有一些人卻得不到呢?」佛陀告訴他:「沒錯呀,佛陀就像良田一樣,但是你要懂得怎麼去親近承事,如果你違法去親近的話,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會有很大的壞處!」所以我們在根本上要認識一件事:自己是在無明當中,了解了這一點,不再信賴自己,一切照著佛陀的指示去做,那必定得到好處。反之,以我們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定得不到好處。在《廣論》一開頭,我就常常提醒大家:我們以為自己在學佛,實際上都在學我。自己看了很多經典,往往依文解義,結果是三世佛冤,儘管所講的好像是佛法的道理,也很努力修行,但沒有如法地依止善知識,善根根本斷掉了,還談什麼呢?這是第一件事情。   
接著又特別告訴我們,「一切時處普攝護,諸善知識真佛身,但觀功德勿尋過,並念大恩求加持」。這個要特別說明一下,尤其是「但觀功德勿尋過」,初行人往往很難做到,常常會說:他明明有過錯,這也要曉得呀!學過了《廣論》後,了解事情的好壞往往不能從事相上去判斷,你的認識不同或所站的角度不一樣,對這件事好壞的判斷就會不一樣。事實上我們所判斷的,往往是自己內心的認識透過這件事情而反應出來,換句話說,我們內心投射在這件事情上是這種狀態,並不是這件事情真的這樣。我們往往不曉得是自己的過錯而看成是別人的過錯,這是最大的一個問題。   
現在我再以十二因緣來說,十二因緣是整個佛法的中心,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一定要好好地辨別清楚。任何一個法,從它的因開始到感果,最快是二生,最慢三生,我們以前不懂,總覺得好像要無量無邊生。這是因為這個因並沒有俱有緣來助成它成熟,感果的是其他的因,這個因停在那裡,必須要等到有緣去成就它的時候才感果,所以就這個因來說,感果最慢是三生。這個在這裡怎麼用?不管他是怎麼樣,當你看他過失的時候,對你來說有什麼好處?就算你百分之百看對了,其實你是百分之百地錯了。這個道理以前講過,善知識有三種:尊長善知識、同行善知識、外護善知識。尊長善知識是把道理告訴你;同行善知識,是在切磋琢磨當中互相增上,外護善知識是護持你修行,如果能夠了解這一點,就會發現即使十惡不赦之徒,也是我們的善知識,因為只有這些人,才能成就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他是幫助你成佛的,怎麼不是善知識呢?   
佛陀在因地當中,提婆達多專門害他,可是佛看他就是善知識,今天有這麼個大善知識送上門來要他的頭,他覺得是在成就他的布施波羅蜜,種種非理之事橫加己身的時候,他覺得這是來成就他的忍辱波羅蜜,這樣的橫逆都認為是善知識,而真實的善知識,你居然看成過失,能成就嗎?真正了解這個內涵以後,你必定會只從正面看他的功德,這樣做就對了。之所以能看他的功德,是因為你如理如量地認識,假定你不認識,就會看成過失。所以不管是哪一類的善知識,只要你如理如量去認識,照著去做的話,就不會只看見他的過錯,而會感覺到他對我們的確是有無量無邊的大恩的。如果我們對善知識,能夠「但觀功德勿尋過,並念大恩求加持」,下面就容易做了。   
第三個偈頌:「殷重敬信為意樂,身命財物如教修,殊勝供養作加行,唯令師喜求加持」。真實了解以後,你知道原來一切都是靠善知識,那時候自然會至誠恭敬,而且滿心歡喜地去承事師長,所以說意樂就是這樣殷重的敬信。那時外面一切財產乃至生命一切都供養。這個殊勝供養最重要的是如法、如理的行持,不是說你行為上去侍候他,心裡卻不相應,而是要任何事情都以與法相應而無比歡喜、感恩的意樂去做。在《廣論》的六度中說過,任何情況之下都要記住我們的目的何在,總共有六種殊勝,最重要的一定不能忘記菩提心這個總意樂,這種情況是最殊勝的。   
比如前面說到歸依以後要供養,事相上面怎麼做、意樂又要如何,而意樂是離不開事相的。供養時如果內心跟法相應就比較殊勝,而法又有高低不同,最徹底圓滿的意樂就是菩提心,至少也要「殷重淨信」,要以跟教法相應的心情去行持,這就是如理的供養。我們在開始就能夠把依止善知識做對的話,下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其次我也把每一個偈頌都大概說一下,第四個偈頌說「八難既離十圓滿,小大顯密總能修」,這是道前基礎的暇滿部分,在《廣論》第五十九頁。依止了善知識以後,在進入下士之前,先要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修的時候,必定要照著廣論的次第,對每一個部分的內涵先有一個圓滿的認識。這要經過聽聞善知識的講說,了解他所說的內容,聽懂了以後還要自己思惟、稱量觀察,有疑問的地方再去諮詢、決擇,沒有疑問的地方,不斷地去思惟,讓內心當中產生如理如量的覺受。要達到隨便一提,這種心情就能現起來,有了這個再進一步深入,每一個部分都是如此。   
找到了善知識,正式進入修行次第,在對有暇身勸取心要以後,正說攝取心要。共下士的第一步是念死,《廣論》在念死之前還有道次引導,請翻到第六十六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初中分二: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這部分特別重提一下,根據《華嚴》、《法華》兩部經以及《廣論》上面告訴我們整個的道理,走得快或走得慢的真正最重要的原因是善知識,我們得不到是因為不了解善知識的重要。善知識的重要剛才已經大概說明了一些,現在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假定我們一開頭對整個佛道有一個正確圓滿的認識,照著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那就千穩百當。如果碰到一點就趕快衝過去,這不一定好,就算你做對了,但是你並不了解整個次第架構,就會像前面的比喻一樣,到一個公司裡去工作,好不容易摸熟了一部分,又換一個地方重新摸索,不曉得要花多少時間,一直這樣換來換去。如果你了解了整個的情況,知道你不是來這裡作伙計,而是要接任董事長的,那時候心情就完全不一樣了。而能夠啟發這個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一定要先了解整個真實的內涵,目標何在,以及達到這個目標的次第何在。對我們而言,《廣論》的次第架構是絕端的重要!  
阿底峽尊者一生有許多了不起的大善知識,都有極高的成就,而他卻視金洲大師為所有善知識當中最重要的一位,因為金洲大師給了他兩樣東西,第一個是整個的道次第,第二個是道次第的中心--菩提心。所以善知識是決定我們快速成就,至少是不停止的真正原因。平常我們往往只是在嘴巴上唸過去,而不能把握住這三十八個偈頌的整體架構,現在把這一點提出來,今後當我們再看三十八攝頌的時候,從那個圓滿的架構上,就看到圓滿的整體需要這樣,也能了解這三十八個偈頌每一部分都絕端重要。   
譬如一棟完整的大樓,一定有下面的地基,然後一層一層上來,有大廳、會議室等等,你若能有整體的認識,就明白每一部分都是構成這棟大廈必不可少的,不會有支離破碎之感。同樣地,有了對道總的認識,下面就比較好辦了。以「念死」而言,不是停於害怕死亡,而是要把這個「死」作為修持的最大動力,使得我們不會懈怠墮落。念死以後接著是念苦,由於怖畏墮落,找到三寶是唯一可歸投之處,於是就求皈依,正皈依是皈依法,而「業」是佛法的中心。到第八個偈頌為止所包含的內容,列為共下士道,我們一定要很認真地把握住。這個根本建立起來,或者說這個基礎穩固了,絕對不可以停在這裡,一停你就慢了,所以要再繼續深入。現在還不是叫我們真正去修行,而是先讓我們有正確的認識。   
第九個偈頌是說:懂得了前面的道理,不再作壞事,而且努力懺悔;雖然修了善淨之法,但是還在三界輪迴當中,尚未跳脫生死,所以緊跟著要進入中士。下面這五個偈頌,就是說明中士的內涵,後面我就不一一解釋了,《廣論》上面說得很清楚。從中士進入上士的關鍵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整個佛法的綱要,我們絕對不要輕易地隨便去修,要先在知見上弄清楚,然後由願心而進入行心,這個叫世俗菩提心;等到能與空正見相應的時候,才能夠從世俗菩提心提升到勝義菩提心。有了這些基礎以後,如果想要走快速的道路,那麼就應該進入密乘。這三十八個偈頌含攝了整個《菩提道次第廣論》,而《菩提道次第廣論》又含攝整個三藏十二部教典,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究竟圓滿的心要。從這點來看,我們雖然生在末法之時,卻能遇見這樣究竟圓滿的無上大法,這是何等難得,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好好策勵自己珍惜。   
有了這個圓滿的認識,可以自行化他,如果自己的力量夠就多做一點,力量不夠就少做一點。不管做多、做少,我們在因地當中,一定要正確種下究竟圓滿的種子,這個很重要。如果我們能夠在心念上不斷這樣策勵自己,就算做不到,等到下一世再來,心裡面的種子一策發出來,很快就走上這條直路。反之,沒有這樣的認識,還沒做已經打了退堂鼓,心中這種萎縮的種子不斷地種下去,將來成熟的是什麼果?注定我們一定不可能走快速的路子,乃至於在輪迴中不曉得流轉到什麼地方去。最後再重說一次,不是一口氣要我們做到,最重要的是怎麼把正知見建立起來,有了正知見以後,依我們現有的能力,一步一步地走上去。   
關於這三十八攝頌,應該與《菩提道次第廣論》五百五十五頁第四行起,「道之總義」這一段配合著研習。各頌在論中的相關部分,可以作一個綱要,列在每個頌的頌文之下,當你唸那偈頌的時候,一面念,一面思惟觀察、修習,就能從這三十八個偈頌當中,把握住《廣論》整個的精要;依次第而上的整個道的總體脈絡,也就能把握住。   
最後有一點我要說明一下,這次本論的止觀兩部分並沒有講,實際上這是本論的精華,但是因為這兩部分比較深奧,如果基礎沒有打好,縱然講了也不容易懂,反而失去它重大的利益。所以我們先把前面的基礎打好了,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學上去,慢慢的障礙淨除、資糧增長,到那時候再學。 
這次我們把《廣論》的綱要,從頭至尾認真地學了一下,大家都感覺到:這部書的內容不單是說明某一部或某一系,實際上是包含了三藏十二部整個的精要。前面曾特別引用《華嚴》、《法華》這二部經來介紹、證成本論的特色,但是大部分的同學們對這兩部經不一定很熟悉,《法華》還比較容易,一共只有七卷,《華嚴》有那麼多,沒辦法很詳細地說明。而《華嚴》跟《法華》的基本精神,經過《廣論》的介紹以後,才充分顯發出來。像平常這樣去唸一下,儘管說這個是最上乘、最了不起的經典,但是對我們而言,就好像是人造衛星,覺得好,也羨慕得不得了,可是它在天上,你只有空羡慕而已,透過了《廣論》的介紹之後,你才發現原來這個是製造人造衛星的工廠,而你是這個公司老板的兒子,一方面固然可以欣賞人造衛星,換句話說,你能了解它有什麼精彩的特質,一方面也曉得怎麼照著它一步一步走上去,這是我在最後要特別跟大家提的。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