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減肥法 作者:陳朝龍醫師
我相信你絕對沒有看過肥胖的野生動物吧!所以你只要將自己用最自然的方法,視自己如野生動物,回復到人類最原始的本能,體重必定自然下降,身材也必定苗條且健美,野生動物減肥法簡單的說就是效法野生動物原始的生活模式,達到減肥效果的方法。。
肥胖是文明的產物,從有印象以來,我們不曾見到「肥胖」的北京猿人、山頂洞人、或其它原始人的畫像出現,充其量也只能稱為壯碩,或從Discovery、Animal Planet頻道看到的大型野生動物如河馬、大象、北極熊、虎鯨、海象、駝鳥,就算再巨大,我們也不曾以「肥胖」來形容,為什麼?因為它們沒有被文明洗禮,沒有經過圈養,保留原始獵食、求偶及躲避天敵的本能,熱量的攝取與消耗達成相當程度的平衡,所以能維持適度的身長與體重的比例及玲瓏有緻的身材曲線。
減肥的不二法門就是「少吃多動」。野生動物攝取食物絕對不會過量,也沒有機會過量,因為它們除了必須拼命去尋找獵物、躲避天敵外,還要考慮同類的競爭,所以很少有充裕時間悠哉地飽餐一頓,能攝取的熱量當然不會過多,並且必須藉由運動來獵食、求偶及躲避天敵,這是文明的肥胖者(包括寵物、家禽及家畜)無法設身處地體會的。
攝食是獲得熱量的唯一途徑,那該何時吃?吃多少?吃什麼?野生動物強調就是自然,所以「不餓不吃,餓了才吃」,代替三餐定時的觀念,因為三餐定時只是為了「方便管理」,絕對不是動物本能,你聽過按時捕殺獵物或準備被捕殺的野生動物嗎?那麼你也一定沒看過吃到撐著,或胖到跑不動的猴子、老虎、獅子或游不動的鯊魚、飛不起來的老鷹,所以稍有飽足感就應該準備離開用餐的地方,「淺嚐即止,不餓就停」。肥胖者都是太過於感性,被食物的色香味誘惑,往往不知不覺中便吃得過量,這跟人的思維與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老子說:「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要一次準備太多食物,或避免參加應酬是相當重要的方法之一,因為野生動物沒有聚餐。
吃的內容方面,依人類牙齒的結構排列推論,我們屬雜食性動物,所以葷素不拘,但「少肉多蔬果」為基本原則,脂肪和蛋白質不宜太多,烹調以清水蒸煮為主,避免加油炒炸,炒炸不但增加熱量更破壞食材原味,使味蕾受傷,味覺退化,慢慢口味越來越重,形成三多一高(多鹽、多糖、多油、高熱量)不良的飲食習慣,是破壞健康的原凶。
運動是肥胖者的夢魘,但運動這件事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而困難,試問你見過犀牛、金剛猩猩、巨蟒、鱷魚上健身房嗎?它們在打高爾夫或踢足球嗎?頂多伸懶腰、做瑜珈罷了,它們必須獵食、求偶及躲避天敵所以不得不移動自己的身體,這就是最自然的「運動」,那麼人類最簡單而自然的運動當然是步行,因為人類由匐匍而直立,演化至今步行是最符合人體工學的運動,即使爬山、跑步、游泳都不是最理想的,能再加上一些伸展,活動一下日常生活中不易活動到
的筋骨關節就已經綽綽有餘了。
胖子怕運動,醫師也怕胖子運動,因為肥胖者運動非常容易受傷,受傷後不易痊癒,所以步行、水中漫步或游泳是最佳選擇,運動的時間則以隔日不會產生酸痛為原則,初起可以設定15或20分鐘,再循序漸進增加至1至2小時,就能把你一天中沒有辦法消耗掉的熱量釋放出來,甚至消耗掉以前屯積的脂肪,達成減重的效果。
你曾在大白天見過翱翔天際的貓頭鷹或夜鷺?還是夜裡精神抖擻奔跑亂竄的斑馬或羚羊?因為各種野生動物體內賀爾蒙分泌的差異,造成生活習性的截然不同,但畢竟它們都還是依循著自然的法則在運作,但是人類有了文明、懂得照明以後,身體這個部分相對也變得容易受到干擾而紊亂,內分泌及自律神經失調,新陳代謝異常,病態性肥胖及許多奇奇怪怪的疾病因應而生,所以人類還是應該回歸到「日出而作,日落而習」的生活形態,無論減肥或養生一輩子都受用。
熱量攝取的多寡是體重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所有食物都有熱量,即便是蔬菜水果,所以身為醫師、營養師的人絕對不會相信「喝水就會胖」的說詞,你也不要用這樣的話來為自己脫罪,或把責任推給你的先人。減肥最重要的是要改變你的「習慣領域」,以智慧領導你的行動,假設自己是原始人,如同野生動物一般回歸到蠻荒時代,那麼減肥還有什麼難呢?
http://www.we-care.com.tw/p3-1.asp?Sn=76
野生動物減肥法
版主: Mis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