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與穴位的概念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紫蝶兒
珍珠拔毒悅顏者
珍珠拔毒悅顏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10086
註冊時間: 2006-01-03 , 18:42
個人狀態: 忙碌!
貼心留言: 忙歸忙~心~還是唸著大家的^^
性別: 可愛的女生

經絡與穴位的概念

未閱讀文章 紫蝶兒 »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的含義,經脈買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有網絡的含義,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繫成一個有機整體,並借以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的平衡。推拿臨床治療時的辨證論治、循經取穴,手法補瀉,無不以經絡理論為依據。故(靈樞。經別篇)說:「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一 經絡及其組成

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的,其中經脈包括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以及附屬於經脈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絡脈有十五絡,浮絡、孫絡等。

其基本內容如下: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頭像
紫蝶兒
珍珠拔毒悅顏者
珍珠拔毒悅顏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10086
註冊時間: 2006-01-03 , 18:42
個人狀態: 忙碌!
貼心留言: 忙歸忙~心~還是唸著大家的^^
性別: 可愛的女生

Re: 經絡與穴位的概念

未閱讀文章 紫蝶兒 »

(一)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將人體內外連通起來,包括手三陰經(肺、心包、心),手三陽經(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經(胃、膽、膀恍)、足三陰經(脾、肝、腎)。

十二經脈的名稱是根據臟腑、手足、部位而定的,分別隸屬於十二臟腑,結合循行於手足、內外,前後的不同,根據陰陽學說而給予不同名稱。其中隸屬於六臟,循行四肢內側的稱陰經;隸屬於六腑,循行於四肢外側的稱陽經,並根據陰陽衍化的道理而分為三陰三陽,這樣就確定了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等十二條經脈的名稱。

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規律:它們左右對稱地分布於頭面、軀幹和四肢,縱貫全身,陰經分布於四肢的內側與胸腹,陽經分布於四肢的外側與腰背,三陽經在四肢的排列是陽明於前,太陽在後,少陽居中;三陰經在四肢的排列是太陰在前,少陰於後,厥陰居中。

十二經脈循行的走向是: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這樣,通過十二經脈的互相聯繫。氣血在經脈中互相貫注,始於肺經,終於肝經,循環往來,同流不息。

(二)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的總稱。它們不直屬於臟腑,除任、督脈外,沒有專屬穴位,錯綜於十二經脈之間,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中與臨床關係密切是任、督、衝、帶四脈,任脈循行於人體胸腹部正中,督脈循行於人體背部正中,衝脈挾臍旁上行,絡口唇,帶脈環行於腰間。

奇經八脈溝通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並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與滲灌的調節作用。

(三)十二經別
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在胸、腹及頭部的重要支脈,起著溝通臟腑。加強表裡經聯繫的作用。

(四)十五經脈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引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合稱十五絡。十二經絡脈加強了陰陽表裡經的聯繫,任脈別絡溝通腹部經氣,督脈別絡溝通背部經氣, 脾之大絡溝通側胸壁經氣。絡脈中浮行於淺表部位的稱為「浮絡」,最細小的分支稱為「孫絡」,其主要作用是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組織。

(五)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於筋肉關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外周連屬部分。十二經筋的分布與十二經脈的體表循行通路基本一致,其循行走向均從四肢末端走向頭身,行於體表,不入內臟,結聚於關節、骨骼部。

經筋的作用主要是約束骨骼,利於關節屈伸活動,以保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經筋之為病,寒則筋息反折,熱則縱弛不收,經筋病的治療,「以痛為俞,以知為度」,一般不講究循經取穴。

(六)十二皮部
體表的皮膚也是按十二經來分區,稱作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經脈之氣散布的所在。皮部居於人體最外層,是機體的衛外屏障。

二 經絡的生理功能

(一)聯絡作用
經絡具有聯繫臟腑和肢體的作用,把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不同的組織器官互相聯繫成一個有標的整體,各種生理功能活動保持協調統一。

(二)濡養作用
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必須依賴於經絡的傳注,才能運行周身,輸布上下,以溫養滋潤臟腑組織器官,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

(三)抗病作用
由於經絡能「行氣血而營陰陽」,營氧運行於脈中,衛氣運行於脈外,使營衛之氣密布同身,加強了機體的防御能力。故(靈樞‧本藏)說:「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


三 腧 穴
腧穴又稱穴位,「腧」有轉輸的含義,「穴」即孔隙之意思,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人體的腧穴分別歸屬於各經脈,而經絡又隸屬於一定臟腑,這樣就使腧穴---經絡---臟腑間的相互聯繫成為不可分割的關係。

(一)腧穴的分類
分為十四經穴、奇穴和阿是穴三類。十四經穴簡稱「經穴」,分布於十二經脈及任督二脈,具有主治本經病症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現有經穴361個。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確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經系統的腧穴。奇穴對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療作用,一部分奇穴逐步轉化為經穴。

阿是穴又稱天應穴,壓痛點,是指一類既無具體名稱,又無固定位置,而是以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治療腧穴。阿是穴多位於病變附近,但也可與其距離較遠。

經穴,奇穴,阿是穴並下是一成不變的。阿是穴取得了大家的公認,有了確切的名稱和固定的位置,就成為奇穴,奇穴的作用與周圍某些經脈之間存在著共性,又可轉化寫經穴。

(二)腧穴的治療作用

1.近治作用:這是一切腧穴所具有共同特點,所有腧穴均能治療該穴所在部 位及鄰近組織,器官的病症。如眼區的睛明、承泣等穴,均能治眼病;肘部的曲池,少海均能治肘部疼痛。

2.遠治作用:這是十四經經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規律,尤其是十四經穴在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不僅能根治局部病症,遠可冶療本經循行所及的遠隔部位的臟腑、組織、器官的病症。如合谷穴不僅能治手腕部病症,而且能治療頸部和頭面部病症;足三里穴不僅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整個消化系統的病症。

3.特殊作用:某些腧穴,不僅能治本經循行部位的病症,而且有一些本經其他腧穴所沒有的特殊治療作用,如至陰糾正胎位,足三里降壓、肩井催產等。
頭像
紫蝶兒
珍珠拔毒悅顏者
珍珠拔毒悅顏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10086
註冊時間: 2006-01-03 , 18:42
個人狀態: 忙碌!
貼心留言: 忙歸忙~心~還是唸著大家的^^
性別: 可愛的女生

Re: 經絡與穴位的概念

未閱讀文章 紫蝶兒 »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在臨床上,治療效果與取穴位置是否正確,有著密切的關係,為了定準腧穴,必須掌握正確的定位方法。穴位的位置多在肌肉和骨節的空隙所形成的凹陷處,同時按壓這些部位常特別敏感或有舒適感。常用定穴方法有體表標誌法,骨度方寸法和指量法,其中體表標誌法是取穴的基準,骨度分寸法彌補了體表標誌的不足,指量法則是骨度分寸法的簡便應用。

1.體表標誌法:體表標誌是指人體表面由骨突、肌肉、肌腱、皮膚皺折、毛髮、指甲等形成的自然標誌。可分為定型的標誌和動態的標誌兩大類。定型的標誌主要指骨性標誌,以及五官、毛髮、乳頭、臍窩、不甲、赤白肉際等標誌。動態的飆至主要指因屈伸等連動而出現的肌肉凹陷及皮膚皺折等。

2.骨度分寸法:以體表標誌作為基準,將一定部位之間的距離折做幾等分(寸),叫做骨度。在沒有明顯體表標誌的地方取穴,就以附近的體表標誌作為基準,按照規定的寸數進行折量。骨度分寸不論男女、 老少、高矮、胖瘦均按同依標準測量。(見圖3-1 圖3-2、圖3-3及表3-2)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頭像
紫蝶兒
珍珠拔毒悅顏者
珍珠拔毒悅顏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10086
註冊時間: 2006-01-03 , 18:42
個人狀態: 忙碌!
貼心留言: 忙歸忙~心~還是唸著大家的^^
性別: 可愛的女生

Re: 經絡與穴位的概念

未閱讀文章 紫蝶兒 »

3.指量法:正常人手指與身體其他部位有一定的比例,故以患者手紙來測量取穴,如醫生與居者身材差不多,也可用醫生手指來測量。(見圖3-4)

手指比量所用的指寸,一般有下列幾種:

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的長度為一寸。

大拇指末節的橫度相當一寸。

食中二指合併的橫度相當一寸半。

食至小指四指合併的橫度相當三寸。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頭像
紫蝶兒
珍珠拔毒悅顏者
珍珠拔毒悅顏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10086
註冊時間: 2006-01-03 , 18:42
個人狀態: 忙碌!
貼心留言: 忙歸忙~心~還是唸著大家的^^
性別: 可愛的女生

未閱讀文章 紫蝶兒 »

四、推拿、按摩、指壓取穴

推拿、按摩、指壓治病,是利用手法刺激某些穴位或部位來完成的。腧穴的選用、組成與療效有密切的關係。

(一)穴位組成規律

推拿、按摩、指壓腧穴的選取是以經絡學說寫指導,根據病症、循經取穴,可分為鄰近取穴,遠隔取穴和隨證取穴。

1.鄰近取穴:此法是以每一腧穴都能治療所在局部和有近部位的病症這一普遍規律為根據的。多用於治療體表部位明確或較局限的症狀。如鼻病取迎香,眼病取睛明,膝痛取膝眼等。

2.遠隔取穴 此法是以中醫陰陽臟腑經絡學說及腧穴的王治功能為依據的,在離病痛較遠的部位取穴,遠隔取穴,班可取所病臟腑本經腧穴,也可取表裡經反其它有關經脈的腧穴,如胃痛既可取胃經足三里穴,也可取與胃相表裡的脾經公孫穴,或與胃有關的經脈腧穴,如肝經的太衝,心包經的內關等穴。

3.隨證取穴 近部或遠部取穴,都以病痛部位為根據,但某些部位不明確的毛身症候,如發熱、自汗、盜汗等,就不適用了。隨證取穴是根據中醫理論和腧穴主治功能提出的,是長期臨床經驗的總結,有此證即用此穴。如外感發熱取大椎、含谷、曲池;昏迷急救取人中、素,內關;陰虛盜汗取陰,復溜等。

4.以痛為俞:許多軟組織損傷性疾病,病變範圍較為局限,而局部氣血痰邪瘀結的程度又較嚴重,循經取穴的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故(靈樞‧經筋)提出:「以痛為俞,以知為度。」就是以壓痛點為重點治療部位,集中優勢兵力,消除局部的氣血痰邪瘀結。

(二)常用配穴法

配穴是將主治相同或近似的腧穴,同時配合應用,以發揮其協同作用,使其相得益彰。

1.本經配穴法:如某一臟腑、經脈發生病變時,即選取某一臟腑、經脈的腧穴,相互配合。如肺病咳嗽,取本經之尺澤,太淵;心病心悸,取心包經之內關、大陵,都是本經配穴。

2.表裡配穴法:某一臟腑經脈有病,專取其表裡經腧穴配合施治,為表裡配穴。如肺病咳嗽,取本經之列缺穴與大腸經之偏歷穴;胃病胃痛,取本經之足三里穴與脾經之公孫穴,都是表裡配穴。

3.前後配穴法:前指胸腹,後指脊背。本法是以所在部位的前後腧穴配合組成,凡臟腑病均可用此法。如胃烷痛,前取中院、建里,後取脾俞,脊中;慢性腹瀉,前面摩腹,後面擦膀胱經,都是前後配穴法。

4.上下配穴法:泛指人身上部腧穴與下部腧穴的配合組成。如牙痛取下關(上)與內庭(下),夜盲取睛明(上)與行間(下),都是上下配合。

5.左右配穴法 當臟腑經絡雙側病變時,左右腧穴同時併取。若中風偏遂,則可採取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交經繆刺」法。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