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寶貝雜誌
0~3歲是孩子成長發展快速的階段,此時各部位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尤其是外顯器官「五官」,直接接觸外在環境,需要特別仔細照顧,避免一不小心感染,讓身體其他部位的器官跟著遭殃。本單元將為您企畫03歲寶寶五官常見疾病及照護上常見的問題,讓爸比媽咪們更貼近寶寶的心,了解寶寶的需求!
眼睛Eyes
外觀及發育概述
寶寶自出生後,眼球及視力即不停發育,一般來說新生兒眼軸長度約成人的75%,而後會持續變長,直到約12、13歲時可發展到成人的眼軸長度;且寶寶出生時眼球體積約7㏄左右,相較於成人的30㏄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新生兒剛出生時,視力尚未發育完全,因此最多只能看到周圍2030公分左右的事物,對於接近眼前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尤其是色彩鮮豔及會發出聲響者,而後發展到24個月時,開始有立體及遠近感的出現。寶寶視力能見度發展過程如下:
寶寶月齡 / 度數
4~6個月 / 0.1
6~8個月 / 約快0.2 ,且對焦能力發展得更好了
1歲多 / 0.2-0.3
2歲 / 0.4
3歲 / 0.6
4歲 / 0.8
5歲 / 1.0
一般來說,立體感的發展從出生就開始,到約2歲時幾乎就可以達到成人的程度,如果照顧者發現寶寶在成長過程看東西無法逐漸聚焦;已經2、3歲了走路還時常搖晃、容易跌倒,或是6歲時,視力還不到1.0等情形,應即刻就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常見疾病
先天性鼻淚管阻塞
好發年齡:出生1歲。
成因及症狀:由於連攘眼角淚囊與鼻子的鼻淚管堵塞,使得淚液的排泄不順暢,導致寶寶常會淚水很多或眼垢堆積,如此不僅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導致淚囊炎,還容易使得分泌物增加,一般來說以單側出現此疾者居多。
治療:約9成到1歲時會好轉,因此不必特別通鼻淚管,可幫寶寶在淚囊處按摩,一天3次,一次510分鐘以緩解症狀,如果寶寶1歲以後還沒好轉,再考慮通鼻淚管。
眼瞼內翻
好發年齡:1歲以內。
症狀:眼瞼內翻是指眼瞼位置異常,眼瞼緣向眼球側翻轉內捲,睫毛也隨著向內倒,會刺激眼球表面,而有異物感、畏光、流淚以及視力障礙等症狀,且容易造成角膜破皮或角膜炎。先天性眼瞼內翻,主要見於嬰幼兒下眼瞼內側。成因大多由於內眥贅皮、小眼球、眼輪匝肌纖維過度發育,或眼瞼板發育不全等所引起。另外,有些嬰兒比較肥胖,眼皮較厚,加上鼻根發育不夠飽滿,也會造成眼瞼內翻。
治療:視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開刀。輕度的眼瞼內翻會隨年紀增長而改善痊癒,無需治療;若睫毛刺激角膜,引起嚴重的角膜炎則需要用手術方式改善。
日常照護須知
1. 有分泌物時,可用小棉棒幫寶寶清一清。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黃綠色分泌物,可能感染細菌性結膜炎,需就醫治療。
2. 如果寶寶出現結膜炎情形,需要點藥膏時,要先把手洗淨,用小棉棒把下眼皮往下扳,將藥膏點在眼球表面。
3. 當寶寶指甲太長時,要幫他修剪,避免寶寶揉眼睛,造成細菌感染。
4. 不要讓寶寶玩尖銳的玩具,避免刺傷眼睛。
5. 平時多觀察寶寶眼睛,一旦發現異狀立刻就醫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