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雜誌
記者:張慧心
認知神經學權威洪蘭建議父母,順著孩子的喜好及長處發展,
這部分的腦子會愈來愈發達,表現也優於常人!
像智力只有70的盧蘇偉,善用特長——邏輯分析及創造力,
以第一名錄取成為板橋地院法定觀護人。從他的經驗證實:
天下沒有笨小孩,重要的是,父母如何引爆孩子的無限潛能?
很多父母常發現:孩子看起來很聰明,但不知為什麼,書上的東西老記不住;考試時也常因寫錯字、少一撇或多一點被扣分,用功半天,成績還是不理想。
打罵讓孩子記得更牢?
「其實,孩子很少記憶力不好!」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說,孩子記不住的都是一些不想記的東西,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絕對瞭如指掌,例如卡通劇中多達數百隻的怪獸,電玩遊戲中複雜的人物及關係,孩子都記得清清楚楚。
她認為,與其要求孩子每天坐在書桌前,乖乖讀幾小時書,不如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偷著學,學最快!」她提醒家長,不論大人或小孩都一樣,強迫學習最沒效,一旦孩子想學,沒有學不會的。
此外,提升孩子的學習情緒也很重要。「人逢喜事精神爽嘛!」她說,所有動物都一樣,心情好的時候,記憶力也佳;相對的,憂愁時,什麼都想不起來。「憂鬱症患者對很多曾發生的事完全記不得,原因即在於情緒和記憶力是相關聯的。」
她非常反對「打罵可以讓孩子記得更牢」的說法,反而提醒家長,孩子做功課、做事之前,千萬不要打罵。很多實驗證實,孩子被打罵後,即使坐在書桌前也會因心情不舒服、腦子有氣,無法定下心來專心讀書,自然也記不住東西。
挖掘孩子「天才」的那一面
接受比西智商量表測試,IQ只有70的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官盧蘇偉,8歲時因腦膜炎傷及記憶力,課堂上老師教的,學過就忘,考試也經常掛零,直到小五才會認字,國中就讀啟智班,曾被嘲笑是隻「腦震盪的豬」。
雖然如此,盧蘇偉的父母永遠站在鼓勵的角度,只要考試沒掛零,就有香噴噴的雞腿可吃,所以他從沒想過放棄學習,甚至在讀完高職後,向父母宣布:「我要繼續考大學!」而父母也欣然同意。
「我最感謝父母的是,他們並不知道我真的能考上大學,甚至私底下做好『讓他考20年』的心理準備,卻能堅定地對我說:『孩子,父母不能為你做什麼,但可以在你決定做什麼之後,全力支持你。』或許就因著這股力量,我才能有今天。」
盧蘇偉後來一共考了7年,共5次的大學聯考,最後是靠退伍加分,考上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科。大二那年,全校舉行智力測驗,校長馬傳鎮不敢相信有學生智商70,於是特別把他找去,改以其他方式測驗,結果發現:盧蘇偉的記憶力、理解力是白痴,但邏輯分析及創造力,卻超乎常人!
馬傳鎮於是傳授盧蘇偉另類讀書法,從此,這個昔日眾人眼中的「笨小孩」,竟然像開竅般成績突飛猛進,且發揮長才,前後花2個多月,就把警大數10年無法理清楚的圖書,整編得井然有序,並排列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