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禿頭了?」理髮師的一句話,消費者就緊張的去買廣告裡的生髮水使用,但卻不知道生髮水可能只是保養品,其實一點療效也沒有。消費者基金會今(19)日表示,有禿頭疑慮或認為自己掉髮異常的人,最好先諮詢專科醫師,才可以針對問題對症下藥。
消基會醫療糾紛委員、皮膚科醫生蔡仁雨指出,以東方人平均約10萬根的頭髮而言,每日掉髮量不超過100根都算在正常範圍內,如果超過這個範圍,且持續一段時間,未就醫則有禿頭的可能,而且年紀愈大,頭髮生長速度會愈慢。
蔡仁雨醫師表示,從外觀來看,禿頭的形態可分為三種:侷限型禿頭,包括俗稱的鬼剃頭,及手術後的疤痕性禿頭;另一種是型態型禿頭,即為男性的雄性禿;還有一種稱瀰漫型禿頭,為廣泛性的掉髮,整體髮量會變得稀疏,後期甚至看得見頭皮。
至於造成禿頭的原因,大多為內分泌異常、新陳代謝異常、感染梅毒、服用藥物造成,而女性則會因為缺鐵性貧血而導致禿頭,或是壓力性禿頭、雄性禿,而使髮量整體減少。
蔡仁雨醫師指出,禿頭能否復原,「要看毛囊是否異常。」有些禿頭部位毛囊並未被破壞,毛囊若無異常,只要找出引起大量掉髮的原因,即可找出解決禿頭問題的答案。但若毛囊已遭破壞或老化,恢復原有髮量的機會小,卻也是最多人面臨的禿頭問題。
消基會此次也進行坊間的毛髮治療騙術大公開:某些廠商推出「生髮水」的商品,可能只是登記為保養品;而禿髮部位塗生薑、大蒜,不是每個人體質都合適;另外,健髮中心提供相關藥物及高收費宣稱療效,效果並不會優於醫師所開的處方。
對於有禿頭困擾的消費者,消基會呼籲,很多人常以為治療禿頭不外乎服藥或擦藥,但造成禿頭的原因很多,有禿頭疑慮或認為自己掉髮異常的人,但無論是哪種藥,使用前最好先諮詢專科醫師,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可能的副作用。
東森新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