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中時電子報
記者: 尹德瀚/綜合報導




英國科學家廿八日宣布,新發現四種和乳癌發生有關的基因。此項發現被譽為對抗乳癌領域十多年來最大的醫學進步。

迄今在所有被懷疑可能導致乳癌遺傳的基因中,大約只有二五%經科學家辨識,現在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團隊新發現四個基因,分別是FGFR2、TNRC9、MAP3K1和LSP1,使辨識致乳癌基因的比率增加四%。

五萬婦女DNA篩檢結果

研究團隊挑選近五萬名婦女,其中一半健康,一半罹患乳癌,然後檢驗兩組婦女的DNA。結果,罹患乳癌婦女的DNA中,發現上述四個特別凸顯的基因。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英國《自然》期刊。

研究報告說,大約每六位婦女就有一位擁有兩個變異的FGFR2基因,這些婦女終其一生發生乳癌的機率約六分之一。而擁有兩個正常FGFR2基因婦女發生乳癌的機率約十一分之一。婦女擁有其他三種變異基因發生乳癌的比率約十一分之一至十六分之一,比擁有變異FGFR2基因更低。

報告指出,比起已知會引發乳癌的變異BRCA1基因和變異BRCA2基因,擁有上述四種變異基因的婦女雖然較普遍,但引發乳癌的機率相對低很多。根據以往研究,婦女如果擁有變異BRCA1基因或變異BRCA2基因,終其一生罹患乳癌的機率達八○%。

藉由BRCA1和BRCA2基因的檢查,可預測乳癌患者的女兒得到乳癌的機率,了解有無家族遺傳性基因變異情況,對乳癌預防有重大意義。

有助設計基因檢測及治療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說,由於擁有上述四種新發現變異基因的婦女相當普遍,發生乳癌的機率也相對較低,現在針對個別基因進行檢測並不妥當。

但該中心也表示,等到將來對這四種基因有更多了解,或許可設計一種綜合的基因檢測,幫助醫師做出有關預防、診斷及治療的決定。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全面癌症篩檢 15年內可建立
中時電子報
記者: 尹德瀚/綜合報導



英國《泰晤士報》指出,英國科學家宣布新發現四種可能導致乳癌的基因,將為癌症防治帶來革命性的進展。英國科學家相信,一套全面的癌症篩檢計畫可望於十二至十五年內建立,為每個病人評估發生癌症的遺傳性風險。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團隊針對近五萬名婦女DNA進行篩檢,從中發現四個可能導致乳癌的基因。《泰晤士報》說,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癌症研究中心」團隊的成功關鍵在於使用新的電腦「拖網技術」(trawling technique)。

以往研究人員尋找哪個基因可能和癌症的發生有關時,只能一個一個比對,就像漁夫拿了一根釣竿出海,在茫茫大海中等待魚兒上鉤。

「拖網技術」就像捕魚的大型拖網,讓科學家可以在人類基因組(genome)上大塊大塊掃描,一次可以比對八百位婦女的二十萬段DNA。

主持此一研究的劍橋大學教授龐德說,過去科學家要尋找新的致癌基因時,只能一次一個慢慢檢視,但他們一次就能檢視基因組的三分之二,不但更有效,且可避免以往科學家往往只檢視他們略有所知的基因段的缺失。

研究團隊除現上述四個可能導致乳癌的基因之外,另外還發現第五個基因所在的基因組位置-科學家暫時命名為8q-這幾乎等於之前發現可能導致乳癌基因的總和。未來科學家也可使用這套技術,尋找其他可能導致攝護腺癌、大腸癌、肺癌的基因。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這項研究並顯示,醫學界不再以發現單一基因的突變為滿足,因為大部分的疾病-例如乳癌,並不是單一基因變異,而是不同基因變異結合而造成,每個基因變異只稍微增加發病的風險。未來的研究將更重視某些看似低風險的基因變異。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未閱讀文章 MissC »

乳癌要不要化療 一滴血決定
聯合新聞網
記者:李樹人/美國芝加哥報導



幾乎每個乳癌患者都畏懼化療,歐美研究最近一兩年發展出基因晶片,只要一滴血,病人就能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接受化療,不過,篩檢費用可不便宜,一次得花上10萬元,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準備引進這項新技術。

第43屆美國腫瘤學會正於芝加哥舉行,國內治療乳癌權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侯明鋒也前來參加,他表示,個人化醫療、個人化評估,將是未來乳癌治療的主要趨勢。

他說,最近歐美研發出基因晶片,今年美國腫瘤學會年會都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一旦篩檢出某種基因,代表患者容易復發,就需要接受化療,如果篩檢結果為陰性,病人即可免除化療的痛苦。

侯明鋒認為,從基因去研判病人未來的預後狀況,已經成為治療乳癌的一種趨勢,儘管基因晶片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率,卻是目前最好的預測方式,只不過,篩檢費用實在太高,可能只適合一些經濟能力許可的病患。

除了基因晶片之外,本屆美國腫瘤學會年會也有多項有關乳癌治療的新發現,一旦乳癌轉移至腦部,即無藥可用,但研究顯示,「泰克」(Lapatinib)及「結瘤達」(Xeloda)兩種新藥合併使用,讓晚期乳癌患者有了一線生機。

臨床顯示,約有兩成病人在合併接受兩種藥物之後,腦部腫瘤縮小了一半以上,四成患者的腦部腫瘤可以縮小四分之一,有效延長存活期。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新的磁振造影可幫助篩檢更多乳癌病例
法新社
記者:F52盧瑞珠



在全球最重要的癌症會議中所呈現的研究結果指出,科學的進步有助於診斷和治療更多的女性乳癌患者。

華盛頓大學腫瘤科助理教授葛蘿在芝加哥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中指出:「我們在偵測和治療許多婦女特有的癌症上,獲得驚人的進展。在今天所討論的研究中,已經接近可能是最好的結果,副作用也最少。」

儘管在研究上有大幅度的進展,全世界每年仍有五十萬名婦女死於乳癌。

在大會中提出的研究結果顯示,利用磁振造影(MRI)比傳統利用乳房x光攝影,更能有效的偵測出乳癌腫瘤。

根據一項在德國以六千位婦女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磁振造影可以找出百分之四十被乳房x光攝影所忽略掉的惡性腫瘤,其中百分之七十八被歸類為高侵略性。

乳房x光攝影偵測的是腫瘤週遭的鈣化堆積現象;但磁振造影卻能掃瞄出不正常的血管增生現象。

負責這項研究的波昂大學放射線醫學教授卡爾指出,雖然磁振造影似乎更有效,但在臨床上使用它來測試極早期乳癌─乳管原位性乳癌 (DCIS)前,應再做更多的研究。

新研究同時証實,由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所生產,專門針對末期乳癌的藥物Tykerb,在一項以二百四十一名癌細胞已擴散到腦部的患者研究中,得到令人振奮的效果。

服用過六個月的Tykerb藥丸後,有百分之七受試病人的腫瘤至少減少一半,百分之二十的病人腫瘤減少比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下。

另一項在大會中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服用一種阻斷乳癌腫瘤細胞HER2蛋白的藥物賀平癌(Herceptin) ,長期而言,並不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危險。

研究顯示,和其他的癌症相比,特別是在一些指標性的治療上,對抗乳癌疾病的效果已得到更多的進展。

但在存活率上,雖然乳癌死亡紀錄在近幾年已降低百分之二點三,但在非裔美籍女性患者和美國白人女性身上,卻沒有得到相同的結果。

根據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從一九八八年到二零零三年的研究結果顯示,白人乳癌婦女的平均存活期限是二十七個月,黑人婦女只有十七個月,相差百分之八。

io:
附加檔案
bc.JPG
bc.JPG (45.11 KiB) 已瀏覽 100 次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美研究:男人得乳癌後平均壽命僅6年 比女性少三倍
東森新聞報
記者:李怡慧/編譯



說到乳癌,恐怕令不少婦女談之色變,不過可能有不少人不知道?男性也會罹患乳癌。根據美國調查,每年因為乳癌不幸去世的4萬名患者裡,男性就佔了1%,而且因為沒有檢測的習慣,男性患者罹患乳癌後的平均壽命,比女性少了3倍。

罹患乳癌的女性不少,但是提早發現,還是可以有效治療,像是澳洲天后凱莉米洛罹患乳癌後震驚全球歌迷,但是就是因為發現的早,接受化療約2年之後,再次風光復出。

而在美國就有位52歲的男性乳癌患者,在發現乳癌後,長期接受多年的治療。美乳癌患者比爾默利在接受化療後說:「化療的確延長了我的生命,而且給我了較好的生活品質。」

別以為只有女性才會罹患乳癌,根據美國統計,每年因為乳癌不幸去世的約4萬名患者中,男性就佔了1%,而且由於男性沒有檢測乳癌的習慣,更嚴重影響往後的存活率。美國的乳癌專家米契爾柏格說:「男性被發現罹患乳癌後的平均壽命是6年,但是女性發現乳癌的後的壽命,卻是平均達20年。」

其實男女性罹患乳癌的檢測和治療方法完全一樣,先接受臨床檢測,乳房x光或超音波後,再做切片檢查,嚴重者則進行乳房切除,因此不妨也多提醒您身邊的男性朋友,定期做乳癌檢測才能真正安心。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未閱讀文章 MissC »

乳癌與家族遺傳有關 女性長輩有助及早發現
法新社舊金山電
記者:盧瑞珠




美國研究人員在一項研究報告中說,他們發現家族親人中沒有女性長輩的婦女,比較不容易覺察自己帶有乳癌危險基因。這項研究懷疑目前的基因測試方式。

加州研究人員表示,乳癌的基因風險模式常會低估在父系和母系家族中,活到四十五歲以上女性親戚少於兩位的家庭,婦女帶有致命性突變基因的可能性。

這篇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由「希望之城」癌症中心所做的研究結果指出,父母雙方家族在乳癌病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基因型乳癌可能遺傳自父親或母親一方的家族成員。

如果父親沒有姐妹或姑姑、阿姨,這種危險基因偵測就等於斷了線。

經由腫瘤惡化的BRCA突變基因,使得婦女罹患乳癌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五。

對曾經罹患乳癌的婦女來說,鑑定她們是否帶有突變基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突變基因會使癌症復發,在未來十年內如果沒有進行積極的治療,復發率會高達百分之四十。

這項研究是針對三百零六名曾經在五十歲以前罹患乳癌,且在一、二等近親中沒有任何人罹患乳癌或卵巢癌病史的婦女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大約有一半的受試者,約一百五十三位婦女的家族中沒有年紀較大的女性親人。研究人員從她們當中發現,約有百分之十三點七可測出BRCA突變基因。相較於家族有許多年紀較大女性親人的病患,身體內帶有BRCA突變基因者只佔百分之五點二。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飲食西化 亞裔更年期婦女乳癌風險增
時報
記者:【黃建育/綜合報導】



最新研究指出,經常吃含大量肉類、白麵包、牛奶、布丁等西式飲食的更年期中國裔與亞洲裔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這份發表在十日出刊的最新一期《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及預防》醫學期刊的報告指出,肥胖率上升可能是導致乳癌患者人數增加的原因;身體質量指數(BMI)高於廿五的婦女風險最高。

這項由美國范德堡大學、哈佛大學和「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聯合進行的最新研究以《一九九○年代上海乳癌研究》的資料為本,對受試者做進一步訪談而得。研究追蹤近三千名中國上海地區更年期婦女的飲食習慣,其中一六○二人是乳癌患者。

研究發現,飲食習慣西式化、日常食物中肉食和甜食比例較高的女性,罹患「雌激素受體陽性腫瘤」(ER+)這種最常見乳癌的機率,是偏重蔬菜類飲食婦女的兩倍。飲食習慣較西式化的婦女,體重也普遍超重。

美國費城「福克斯.徹斯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一般而言,亞洲婦女罹患乳癌的比例比西方婦女低,那些更年期婦女如果能減少西方飲食,加上長期控制體重的話,可進一步防止罹患乳癌。

研究人員指的肉食和甜食包括各種肉類、鹹水魚類、貝類、糖、布丁、白麵包及牛奶。傳統中國飲食習慣以蔬菜、黃豆類食品及淡水魚為主。

此外,根據「中國抗癌協會」(CACA)發布的統計,一九九○年代,中國大陸各主要城市乳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分別上升三七%及三八‧九%。

但英國「突破乳癌」慈善基金會指出,目前要釐清導致乳癌的各項因素仍很困難。且這項研究似乎未考慮病患是否在年齡較大時產子、是否經常運動以及是否服用避孕丸等因素。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07.13  中國時報
基因檢測 標靶用藥治乳癌更精準
黃庭郁/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新增近6千名乳癌病患,其中有一成五到二成屬於容易惡化與復發的「第二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簡稱HER-2陽性),醫師指出,臨床已經有對這類病患的標靶藥物,除免疫化學染色(簡稱IHC)的檢體檢測外,假使能進一步加做更精準的「螢光原位雜交法」(簡稱FISH)將能更精準辨識是否適合用藥,爭取更長的存活並避免復發。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外科教授張金堅說,雖然這個檢查需要自費,但一旦釐清的確適合用藥,對病患的存活、復發率都有很好的幫助,是值得的花費。

   張金堅說,HER-2陽性是近代發現的重要乳癌危險因子,但對於罹癌超過5年以上患者,當時並不知道需要檢測癌細胞的HER-2陽性表面抗原。

   他說,雖然目前對乳癌病患的病理組織化驗已把HER-2陽性納入必要項目,但是檢驗方法以免疫化學染色法為主,也就是透過被染色細胞的數量多寡來判斷,依染色程度分為0、1、2三種程度,0的這部分代表是HER-2陰性,3則為HER-2陽性陽性,2則為不易判定的HER-2陽性弱陽性。

   但假使採取更精準的螢光原位雜交法,現有檢查中被列為弱陽性的病患,約有三成實際上是屬於HER-2陽性,換句話說會有近3百人可能因此錯失使用標靶藥物的治療機會。

   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陳訓徹說,乳癌標靶藥物賀癌平已知能預防對早期乳癌治療後的復發,一項39國、5090名病人的3年臨床試驗顯示,HER-2陽性乳癌患者用藥之後無並存活率提高三成六,整體存活率也提高了三成。

   目前建議經過外科手術、化學治療之後的HER-2陽性早期乳癌病患使用,每三周靜脈注射一次(九十分鐘),療程以一年為原則。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新療法/賀癌平獲准治療早期惡性乳癌 3年降36%復發率
東森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37歲的黃小姐是3個孩子的媽,2年多前她正懷著第3個寶寶已屆32周,偶然間自己碰觸到乳房有硬塊便到外科就醫,赫然發現已是2期乳癌,醫師立即要求她當天催生,立即進行手術及化療,進一步檢測罹患是復發率高的惡性腫瘤,才服用今年5月底才由衛生署核准罹患早期乳癌患者自費使用的賀癌平,1年半以來,未再復發。

台灣每年有超過5千名新增乳癌病患,在篩檢推廣及醫學進步之下,早期乳癌存活率愈來愈高,第一期5年存活率高達84%,第二期也達7成以上,不過,醫師表示,並非所有早期乳癌患者都這麼幸運,約有2成的早期乳癌患者都像黃小姐一樣屬於HER-2陽性類型,此類患者惡化速度快、復發率高、治療反應率也差,甚至造成化療後無藥可用的情況。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HER-2陰性的患者中位存活期有6~7年相比較,全球曾有各項大型臨床試驗證實賀癌平使用於早期HER-2陽性乳癌患者,能降低3年36%的復發率。

不過,國內對於早期乳癌患者是否為HER-2陽性的檢測,目前健保給付僅有IHC的免疫化學染色法,但,張金堅指出,以觀察被染色細胞數量多寡判斷,誤差較大,而另一種更精準、可量化的螢光原位雜交法(簡稱FISH),則可確實呈現陽性或陰性2種結果,但目前健保並未給付。

張金堅進一步指出,根據國內外經驗,曾使用IHC檢測的乳癌患者,若進一步使用FISH檢測,還會篩檢出約3成HER-2陽性的乳癌患者,對此,他強調,能準確檢測出是為否HER-2陽性,更能控制日後乳癌的復發率。

過去賀癌平多使用於化療後的標靶治療,目前使用於早期乳癌治療成效明顯,副作用也小,甚至不會出現常見的掉髮或白血球降低等副作用,使用賀癌平療程為每3周注射1次,每次約90分鐘,最少需維持1年療程,劑量依照患者體重計算,每年花費約70到80萬元。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英發現4致乳癌基因 醫學大躍進

未閱讀文章 MissC »

BRCA基因引發乳癌死亡率與一般患者相同
中央社
記者張蕙燕亞特蘭大專電



讓女性聞之色變的致癌基因BRCA,又有最新研究指出,並非親人身上沒有BRCA,就代表自己不會擁有該遺傳基因,而且就算因BRCA基因突變引發成乳癌,死亡率與沒有該基因的乳癌患者是相同的。

大部分的人在面對醫生問診時,會被問到家中血親是否有罹患癌症的病史。研究與治療癌症聲譽卓著的機構「希望之城」刊登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上的文章指出,大部份的醫生都同意乳癌可以藉由基因測試探知,其中特別是BRCA突變基因,發生乳癌與卵巢癌的機率極高。

研究進一步指出,由於八百個人之中才有一人帶有BRCA突變基因,醫學界傾向於家族血親之中有人罹患第一度、第二度乳癌時,才建議進行BRCA突變基因的測試。

帶領這項研究的「希望之城」癌症基因部主任韋滋發現,五十歲以前的婦女可以藉由BRCA基因的測試,及早防範乳癌或卵巢癌的侵襲,而不應取決於親人是否罹癌才做該項基因測試。

他同時指出,在早期乳癌的婦女身上可以發現BRCA突變基因,而非僅限於第一度與第二度乳癌病患。

這項研究以一千五百四十三名在一九九七年四月到二零零七年二月間,篩檢出癌症基因與BRCA基因的婦女為對象,發現其中有三百零六名在五十歲前罹患乳癌的人,並沒有第一度與第二度乳癌或卵巢癌的血親。

韋滋表示,BRCA突變基因的測試不能端視親人是否罹癌才進行,因為家庭罹癌結構無法作為正確了解突變基因的指標,他希望研究結果能夠改變醫學界對基因測試的觀點。

另外,一項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的研究也指出,女性擁有BRCA1或BRCA2基因而造成的乳癌,其死亡率與沒有該基因而得乳癌的婦女死亡率,兩者大同小異。

BRCA突變基因和女性的乳癌、卵巢癌、輸卵管癌以及男性的攝護腺癌,有密切的關聯性。有百分之五到十的女性罹患乳癌,是因為擁有遺傳基因BRCA-1及BRCA-2發生突變。而且罹患乳癌比例,為一般沒有這兩項遺傳基因婦女的三到七倍。

乳癌是美國婦女僅次於皮膚癌的第二大常見癌症,每年新發現的病例高達十八萬起,並且每年造成死亡的病例達到四萬五千人。另外,乳癌也會發生在男性的身上,但罹患率不到百分之一。960715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