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
記者:【陳慶居/苗栗報導】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在九十五年全國10大死因中排名第八,也是苗栗縣第八大死因。苗栗縣衛生局昨天邀集相關單位分享「護腎」新觀念,腎友協會理事長陳君治等病友,也分享從發現腎臟病到接受治療的心路歷程。
苗栗縣腎友協會理事長陳君治表示,由於台灣器官來源不足,有些腎友甘冒風險到大陸找腎,結果有好幾個有去無回,失敗率和風險都很高,成行前一定要經專業審慎評估。他呼籲病友不要聽信偏方,以免延誤病情。
擔任藥劑師的張小姐說,她洗腎已有10年,當初因為尿液有泡泡去做檢查,才發現自己有腎臟疾病,一開始她也很沮喪,但後來遵照醫師指示接受治療,情況好轉很多。她說,有些人自認洗腎就是「等死」,但其實不然,她呼籲病友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衛生局長羅財樟表示,全國每天有370人因腎臟疾病死亡,換算不到4分鐘就有1人,數據驚人,加上6成8國人普遍低估腎臟疾病的嚴重性,才導致死亡率居高不下。
大千醫院腎臟科醫師藺汝平說,如果發現自己排尿的次數、質與量都有改變,全身水腫、腰酸背痛、血壓升高等症狀,都可能是腎功能出現問題徵兆。
苗栗縣食品衛生課長林玉禎也提示腎臟病正確飲食保健方法,建議飲食要減輕病器官負擔,補充腎功能不佳所失去的營養,要去除不良排泄功能引起不正常物質的儲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