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叛逆 當心是精神分裂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青少年叛逆 當心是精神分裂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青少年叛逆 當心是精神分裂
時報
記者:【黃天如/台北報導】



青少年叛逆,未必是常態。台大醫生指出,青少年如果課業突然大幅退步、或情緒異常暴躁,有可能是精神分裂前趨症狀。

台大精神部全國首創開設「思覺功能障礙」特別門診,去年十一月至今收治七、八十名病人,其中有三分之二是青少年,且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症前趨患者。

台大醫生說,精神分裂前趨患者的治療,目前醫界乃比照精神分裂症開藥,只是劑量大約只須四分之一,且多數患者只要按時服藥一、二個月後,病情就能得到明顯的改善。症狀較輕微,則只須服用抗焦慮藥物。

台大醫院 確診前趨患者

根據研究,國內精神分裂症的盛行率大約是千分之三至百分之一左右,性別比例為一比一。惟男性發病年齡平均比女性早五歲,多數集中在十五到廿五歲,女性患者發病年齡則大半集中在廿至卅歲。

台大精神部主治醫師劉震鐘表示,臨床發現,大約有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在發病前的一、二年甚至更早開始,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度敏感,甚至不確定性地被害妄想症狀。

精神分裂症與憂鬱症或躁鬱症不同,患者一旦嚴重發病之後,即使後來服藥控制症狀,腦部功能也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因此,無論從早期治療或預後觀點,及早鑑別發現、治療精神分裂先趨患者,都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劉震鐘醫師說,思覺功能障礙門診開立至今已累積有七、八十個病歷,其中約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經臨床診斷為精神分裂前趨患者,三分之一症狀較輕微,另三分之一則被排除為精神分裂。其中求診及確診的青少年患者比例,多達三分之二。

無端暴怒 必要時看醫生

台大精神部主任胡海國說,精神疾病是可以預防的;但民眾必須有正確的認知,發現子女或親人課業、工作表現不明原因地一落千丈,且經常有「不成比例」的暴怒、害怕、憂鬱等情緒反應,家人與其武斷地指責「不乖、不努力」,必要時可去看醫生。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青少年叛逆 當心是精神分裂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大腦神經元秀逗 青春期發病
時報
記者:【黃天如/台北報導】



為什麼精神分裂症的好發年齡是青春期?醫師指出,醫界曾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死後的大腦進行研究,發現與一般人相較,患者青春期時大腦神經元連結的「剪裁」作用明顯較少,可能因此特別容易亂想。

台大精神部主治醫師劉智民表示,家族遺傳基因、心理反應及環境因素三者對精神分裂症有影響,目前已是精神醫學界的共識。其中家族史更被多數學者專家視為最危險的致病因子。

經過台大研究團隊多年來與本國多個研究機構,以及日本琉球大學、九州大學之研究者合作,目前至少已發現以下六個結論:

一、人體中有六個染色體位置可能含有精神分裂症之致病基因;二、另有DISCI(1q)等數個具統計意義的致病基因;三、淋巴球內PP3CC之表現特異;四、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腦功能有障礙,含注意力與執行功能異常;五、精神分裂症的家屬中,即使沒有生病,也有呈現輕度腦功能障礙者;六、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病程由輕度病程至嚴重發病,歷時兩年左右。

台大精神部主治醫師劉震鐘並說,人一出生,大腦大約就有兩千億個細胞,此後細胞數目不變,但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神經元連結會不斷增加。直到青春期,大腦才又會自動執行腦細胞連結的剪裁作用。

他說,根據醫界曾對精神分裂症患者死後的大腦進行研究,結果驚訝地發現,與一般非精神病患者相較,患者青春期啟動的大腦神經元剪裁作用明顯較少,很可能因此導致患者特別容易亂想,且思考、認知混亂,進而發病。

至於「前趨期」的精神分裂症,與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有何不同?劉震鐘說,前者還會對自己的妄想保持懷疑,經常在內心自問:「會不會是我想太多了?」後者則是對自己勾勒出來的關係與被害妄想情境,全都確信為真,甚至堅信不移。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青少年叛逆 當心是精神分裂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小檔案》精神病、神經病及精神分裂症
時報
記者:【黃天如】



一般人口中帶有不屑、謾罵用意的「神經病」,指的其實是「精神病」,亦即俗語所稱的瘋子或失常者。至於一般醫療院所神經科醫師診治的「神經方面有疾病」患者,則包括中風、帕金森氏症、肌肉萎縮、運動功能失調等神經功能障礙的患者。

至於精神分裂症則是常見的精神病之一,其症狀是以思考障礙為主,另外還有躁鬱症(又稱情感性精神病)、妄想症,以及因為後天腦傷造成的器質性精神病,患者共通性為與現實感脫節。

另有現代文明病之稱的精神官能症,包括失眠、一般性憂鬱症、焦慮、恐慌、強迫症、心身症等,則只能算是一種「精神疾病」,其症狀在程度上遠比上述的「精神病」輕微,痊癒後也不會對腦部功能留下不可逆的損傷。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青少年叛逆 當心是精神分裂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發病徵兆 與青春叛逆略不同
中時
記者:黃天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任蔡長哲說,一般的青少年叛逆多會針對具體事項,例如要求延遲門禁時間、希望增加零用錢等;相較之下,好發於青少年之精神分裂前趨期症狀的情緒反應則經常是無原由的,兩者不難分辨。

他分析,即使為人父母者能夠意識到孩子的精緒反應及行為模式,應該不只是因為正值青春叛逆期那麼單純,但最後有勇氣帶孩子到精神科就診者,還是極少數,主因就是擔心被點上標籤。

蔡長哲認為,所謂的青春期叛逆與精神分裂前趨期症狀,有相當明顯的不同,父母、師長只要稍加留意,不會發生誤判。

蔡長哲舉例,青春期孩子人格發展成熟到一定階段,會開始嘗試挑戰權威,不再對長輩說的話言聽計從;然而他們的抗爭事項都是很具體的,例如要求更多的自由、交友空間,或者表示不想念書,不願意照著既定的框架決定自己的人生。

精神分裂前趨期青少年患者的表現則很不一樣,更甚者,其「自我限制」的負性症狀往往會更明顯,例如他們會整天關在房間裡、不與人交往、面無表情、極度冷漠,甚至不注意衛生、不愛洗澡等。

在課業方面,與一般青少年抗拒念書、考試、升學不同,精神分裂前趨期患者經常會「有心無力」,亦即發現自己即使已卯上全力,功課還是沒有進步,甚至每況愈下。

蔡長哲認為,台大醫院精神醫療團隊所設的「思覺功能障礙門診」,是想推動精神分裂症先趨期診斷治療,甚至是想免患者因擔心被貼標籤、諱疾忌醫,而創立的。

他也表示,並非每一個具有家族史或遺傳基因的人都會發病。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