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遠離大腸癌 50歲起別忘大腸鏡檢查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晚期腸癌新療法 擴散風險降低15%
中廣新聞網
徐韻翔報導



治療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有新療法,將可有效降低擴散風險。醫師表示,依據臨床實驗發現,接受化療搭配標靶藥物(爾必得舒)治療的患者,病況的穩定度增加,特別是純粹肝臟轉移的患者,療效更好,比起一般化療患者延長約2個月的穩定月數,整體擴散風險降低約15%。

國內大腸直腸癌患者每年約新增8000名,其中有1/4在發現時已經是發生轉移的晚期大腸直腸癌,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約為4000人左右,佔台灣癌症死亡總人數的10%,其中,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率則不到一成。

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針對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治療有新方式,日前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被發表的一項臨床試驗中,以隨機、具有對照組的國際性臨床試驗研究,有超過1,000名的實驗對象,兩組實驗患者當中,一組只接受化療,一組接受化療搭配標靶藥物「爾必得舒(Erbitux*)(cetuximab)」,結果發現,搭配標靶治療的穩定月數是8.9個月,單純只接受化療的則為8個月,此外,純粹肝臟轉移的患者新療效更顯著,使用化療穩定月數平均是9.2個月,搭配標靶則延長到11.4個月,整體曲線顯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增生或擴散的風險下降15%。

不過,醫師表示,此種標靶藥物除了有和化療差不多的副作用外,使用後會讓全身明顯起疹,屬於健保給付第三線用藥,如果要提前用藥,一支約八千元左右,一個月的藥費估計要14萬元。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飲食肉多纖維少 直腸癌比例竄升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飲食肉多纖維少 直腸癌比例竄升
TVBS新聞
記者:鄭惠心 駱恩宏



台灣人因為飲食西化,肉吃太多,近年來直腸癌的比例上升,去年躍升到十大癌症的第三名,如何預防,醫師建議多吃纖維之外,定時補充益生菌,也能讓腸道更健康。

剛起鍋的大塊雞排酥酥脆脆,香到不行的味道,要人拒絕不吃真的很難,不過,就是因為大家把肉當成零食,再加上三餐的疏菜份量也太少,飲食大量失衡。醫師蕭敦仁:「我們現在攝取的肉類,整個是上升的,因為肉吃太多,我們的直腸癌是上升的,居十大癌症的第三名。」

要預防直腸癌,除了改變飲食習慣,多吃纖維之外,醫師建議,天天補充益生菌也有效。蕭敦仁:「有健康食品字號的,不管是優酪乳也好,或是益生菌的健康食品也好,都經過嚴謹的實驗,証實能夠提高腸道益生菌的濃度。」

醫師也提醒大家,一天一瓶優酪乳,雖然能補充益生菌,但要記得選低糖的產品,不然體重可能會直線上升。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大腸癌預後佳 定期追蹤最重要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07.04  中國時報
大腸癌預後佳 定期追蹤最重要
張翠芬/台北報導



   名導演楊德昌日前因大腸癌病逝於美國洛杉磯比佛利山家中,得年59歲。楊德昌在2000年即診斷出零期大腸癌,國內醫界人士對楊德昌以59歲的盛年即離世感到惋惜,因為零期大腸癌預後極好,只要定期追蹤,甚至可完全治癒,楊德昌可能是工作太忙碌壓力大,疏忽了術後的追蹤和身體調養,致使癌症復發轉移,醫界呼籲,大腸癌患者術後除了定期追蹤檢查,飲食上也必須徹底調整,拒吃燒烤、高脂的食物,多吃高纖的蔬果,只要好好調養,你其實可以向癌症說「不」!

   近年來,隨著飲食西化,我國大腸癌病患有逐年增加的傾向,在衛生署公布的國人十大癌症中,大腸癌排名第三位,據統計,每年約新增8千位大腸癌病患,但其中半數發現時都已是三、四期。

   台大醫院外科教授張金堅醫師指出,大腸癌的惡性度並不高,如能早期發現,治癒率很高,一般來說,零期癌治癒率可達九成以上,一期癌治癒率也達八成,即使是二、三、四期,目前除了手術,還可以配合化療、放療,甚至標靶治療,效果都不錯。

   張金堅感慨的說,楊德昌才59歲,又是早期發現的零期大腸癌,他應該有治癒的機會;問題是,他術後仍不眠不休的工作,2003年發現癌症轉移到肝臟;張金堅強調,大腸癌術後必須定期追蹤,通常在術後一年,應每2﹣3個月到醫院追蹤檢查,抽血檢驗血中癌胚胎抗原CEA的數值,若數值升高,就要懷疑有復發的可能,另外,每半年做一次大腸鏡,每一年做一次肝臟超音波,必要時可進一步做PET正子掃描追蹤。

   大腸癌的發生與高脂、油炸、燒烤類的飲食有高度相關,張金堅表示,研究發現,高動物性脂肪食物、缺少纖維素的飲食,缺少鈣質維他命A、C、E及礦物質硒,都會增加大腸癌的機率。

   要預防大腸癌,除了定期追蹤,飲食及生活習慣可能也要一起調整,張金堅建議,飲食上少攝取高脂肪食物,避免煙燻、醃製、醬漬及辛辣的食物,多攝取富含纖維素及維他命的新鮮蔬菜及水果,並增加鈣質攝取量,適度攝取一些乳酸菌、酵母菌,同時多運動,維持理想體重,平日保持大便通暢習慣,避免便秘。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大腸癌預後佳 定期追蹤最重要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07.04  中國時報
如何早期發現大腸癌
張翠芬



   早期大腸癌一般無自覺症狀,通常有症狀時,如血便、排便異常、腹脹、貧血或甚至觸摸到腫塊,已屬晚期,治療效果將大打折扣。所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療大腸癌不二法門。

   張金堅提醒,凡是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常規糞便潛血檢查,50歲起至少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積極篩檢才能掌握自己的健康。

   張金堅指出,大腸癌篩檢的方式要考慮價錢便宜、檢查簡易、迅速且靈敏度及特異性高,如此才符合大量篩檢的原則,40歲以上民眾應每年進行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如果呈陽性,再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或下消化道鋇鹽X光造影。

   高危險群最好每2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所謂高危險群包括:

   1.家族中曾有人罹患大腸癌者。

   2.過去曾患大腸息肉、大腸癌、乳癌、卵巢癌、子宮頸膜癌者。

   3.發炎性大腸炎患者。

   4.家族多發性腺體型息肉症候群患者等。

   由於國人非常害怕侵襲性檢查,因此無法早期診斷與治療。一般而言,大腸鏡檢查要在前一天服用瀉藥與大量開水,大便排空,以利檢查,檢查過程確實有些難受,有時會影響受檢者的意願,但為了健康,忍受檢查時的短暫痛苦是值得的。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她愛吃碳烤 28歲大腸癌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她愛吃碳烤 28歲大腸癌
聯合
記者:洪敬浤/台中報導



28歲女研究生去年血便,檢驗出第三期大腸癌,原來她嗜吃碳烤食物致病。

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說,大腸直腸癌患者激增,也有年輕化趨勢,呼籲改善飲食習慣,確保健康。

廖姓女研究生在去年5月血便,就醫誤診為痔瘡,拖了半年後,因腹痛如絞,到台中榮總一檢查,證實是大腸癌第三期,已轉移到淋巴結,開刀切除近9成大腸,只剩20公分。

患者才28歲,沒有家族病史,醫師深究後,援來她愛吃碳烤食物,每周吃烤玉米,還經常到燒烤餐廳大快朵頤,才因此致癌。

王輝明說,未滿30歲的大腸直腸癌患者越來越多,舉例來說,他以前一整年的癌症病人數約14人,現在半年就超過,年紀都未滿30歲。

王輝明說,嗜吃肉類、燒烤食物者,一旦血便或大便習慣改變,應即就醫,超過40歲應逐年驗大便潛血;如有家族病史或年滿50歲,應每年篩檢及早治療。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