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的煩惱之一~溼疹

喉科、皮膚病、有關癰、疽、癤、風疹、癮疹
版面規則
喉科、膚病、有關癰、疽、癤、風疹、癮疹等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皮膚的煩惱之一~溼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皮膚的煩惱之一~溼疹
作者﹕文/黃郁惠(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溼疹為皮膚科最常見的一種病,特別在氣候燠熱,或溼氣重的梅雨季節特別好發。中醫以其所發部位及範圍的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如「浸淫瘡」、「旋耳瘡」、「腎囊風」等。

臨床症狀

溼疹的表現包括皮紅起疹、搔癢無時、或成膿泡或潰瘍、可能局限於下肢、或陰部也可能全身泛發。溼疹雖屬皮膚疾病,但來源於內因,中醫著重於內治,其次輔以外治。一般多認為心火熾盛、脾胃溼熱為主,可因心緒煩擾,心火內生,導致血熱。又由於飲食不慎,導致溼從內生,溼與熱相合,便表現在肌膚。一旦遇到溼氣特重的梅雨季節,或是經常接觸水的環境,甚至不良飲食習慣,都容易誘發溼疹的表現。而時日一久,甚至皮膚乾澀、肥厚、層層脫屑、發癢搔抓即破、大便乾硬等血虛風燥的狀況,也會相繼出現。

中醫療法

治療上依據皮膚紅腫的色澤與嚴重度、癢、脫屑、流膿水與否、以及身體整體表現的特徵來給予適當用藥。例如:清利溼熱的龍膽草、黃芩、梔子 …。養血涼血的牡丹皮、生地、紫草根….等。健運脾胃兼能利溼的蒼朮、茯苓、藿香、佩蘭等。祛風止癢的僵蠶、蟬蛻、浮萍等。病延日久或因長期服用苦寒燥溼或淡滲利溼之品,容易造成傷陰耗血,往往可見皮膚浸潤,乾燥脫屑,搔癢劇烈。可用生地、玄參、丹參等滋陰養血之品,並酌加潤膚藥。溼疹往往常併見於過敏體質患者,例如過敏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針對症狀與體質表現適當給藥,注意飲食及適時給予外治法,的確有助於改善全身的不適與長期的皮膚困擾。

溼疹的護理

應注意下列幾點:
●不用熱水燙,少泡澡,少接觸肥皂。
●忌口。不吃魚腥,海鮮,羊肉等五辛發物。不食冷飲等易傷脾胃之品。
●小兒勿穿戴和接觸羊毛織物。

在飲食方面,應忌食辛辣刺激及生冷之品,如常見的白蘿蔔、白菜。以新鮮清淡飲食為原則,所以鹹魚、豆腐乳、醬瓜等醃漬品也應盡量避免。但可適量食用薏仁、山藥等以健脾利溼,或是煮食綠豆水可幫助清熱解毒、利溼止癢。

中醫外治法

中醫對於皮膚病建議併用外治法,大致可分為:

●滲水期:採用溼敷法,方用生地榆、馬齒莧、黃柏,任選其中一味或二味,各10克,水煎20分鐘,待微溫時,用紗布疊五六層(小毛巾亦可)蘸藥水,稍擰乾,溼敷於患處,隔20~30分鐘再蘸水換敷,一日敷3~4次,直至不流水為止。

●以癢為主,滲水不多時,可用蛇床子、苦參、黃柏、黃連….等藥煎湯外洗或溼敷。
 
io:
cy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1
註冊時間: 2007-07-21 , 10:08

Re: 皮膚的煩惱之一~溼疹

未閱讀文章 cy »

la: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皮膚的煩惱之一~溼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溼疹」其實一點也不溼
uho



西醫把一群以小水泡、紅斑、脫屑的皮膚病都歸在「溼疹」家族內,又依其紅腫、水泡程度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急性期以紅腫、小水泡為主要變化,亞急性期則以潮紅、落屑為主,而慢性的溼疹其實一點也不溼,而是皮膚乾燥變厚產生色素沈澱,一般民間常稱為「牛皮癬」,但民間所指的牛皮癬,也包括乾癬。

皮膚病命名的不統一,時常引起患者的困惑,「溼疹」一詞就是最好的例子。一般用法上,「溼疹」就等於「皮膚炎」,前者是英國、歐洲的用法,而後者則在美國普遍使用。

蔡呈芳 醫師表示,同一種溼疹可以有不同的命名方式,並不會糊塗,但病人往往在看了不同醫師、得到不同的診斷後,一頭霧水,甚至懷疑到底哪一個診斷才正確。溼疹的成因,大致可分為內因性〈體質性〉及外因性兩大類:內因性溼疹如異位性溼疹、脂漏性溼疹、缺脂性溼疹、鬱積性溼疹、汗犭疹、錢幣狀溼疹及部位掌、蹠溼疹,這些溼疹由於常缺乏明顯病因,往往不易治療,會反覆發病。而另一類的外因性溼疹,如接觸性溼疹、日光性接觸性皮膚炎,則在找出病因,予以避免後即可根除。

不過並不是所有皮膚發炎都是溼疹,細菌感染、黴菌感染、病毒感染都可能看來像溼疹,而且上述病症若以溼疹藥物治療,除延誤病情外,也會使病毒惡化。相反的,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常被稱為「消炎藥」,但對溼疹卻並無幫助。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913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皮膚的煩惱之一~溼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溼熱夏季好發「膿痂疹」
uho
記者:周琪霏/整理報導



膿痂疹是常見的皮膚細菌感染,溼熱的夏季是膿痂疹最好發的時候,在小孩尤其常見。當細菌只存在皮膚表層,當病灶更深入,接觸到真皮,就稱之為瘡。膿痂疹好發在頭皮、臉部、尿布處,可分為水泡或結痂型。

膿痂疹可以是原發性,只是因皮膚表面輕微的傷口,例如擦傷或癢而搔抓,使得環境中或原本潛藏在鼻腔內及喉嚨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皮膚表面滋生。另一種情形則是原本就有溼疹、疥瘡、水痘、蚊蟲叮咬、頭蝨或潰瘍,細菌因此得以附著再引起發炎,稱為續發性膿痂疹。膿痂疹靠著皮膚接觸及空氣傳染,帶有細菌的飛沫可散播至三公尺之遠。

蔡呈芳 醫師建議在治療上如果病灶只有一、二顆,只需用外用抗生素藥膏塗抹,但別忘了同時要塗抹到鼻腔內。有時即使不治療,透過本身免疫力,經過二至八周,膿痂疹也可能自己痊癒。不過可能留下局部皮膚萎縮、色素不均勻或脫毛現象。

如果因癢搔破而擴散時,則需合併口服抗生素七至十天,才能有效治療。蜂窩組織炎是最常見併發症,可高達百分之十,其他如骨髓炎、敗血性關節炎、肺炎、敗血症、乾癬、猩紅熱、腎絲球炎、風溼熱、細菌性紅皮症,甚至休克都曾被報導。

膿痂疹具有相當高的傳染力,很容易傳給其他小孩。一般膿痂疹容易在落後地區流行,但因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在先進國家增加,所以續發性膿痂疹在台灣也並不罕見。膿痂疹的治療並不困難,多數口服抗生素都有效,但目前也逐漸有抗藥菌種出現,外用則以Fucidin及 Bactroban最常用。除抗生素外,日常的優碘、消毒藥水也都有效。不過預防勝於治療,做好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皮膚破皮,才是根本之道。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700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外科、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