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養生特輯】

介紹養生藥膳、養生茶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夏秋交替過敏期 宜溫補潤肺
民視新聞
洪紹裕林雅惠台北報導



秋意漸濃,夏秋交替之際,最容易引發的是過敏現象,呼吸道的疾病往往跟著蠢蠢欲動,中醫提醒,這樣的天氣適合溫補,重點在[潤肺],像是麥冬,沙蔘等中藥材,都是秋天補身的選擇天氣漸漸涼,不少人的鼻子,喉嚨,也跟著發癢,中醫師提醒,夏秋交替,有過敏體質的要注意想要潤肺,可以用遠志,沙蔘,甘草,麥冬,各一到三錢,配上三到五百CC的水,煮個十到十五分鐘,當茶喝,補身又解渴,但是體質濕膩的,可就不適合針對容易哈啾哈啾的小朋友,醫師則建議,將粉#x5826;x及川貝,以一比一的份量磨勻,一天不要超過一公克不過,粉#x5826;x偏涼補,如果正在發燒感冒,可得緩一緩,此外,攝取充足的水份,保持正常作息,都可以幫你秋高氣爽過一季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意濃溫差大 小心呼吸道疾病
中廣
徐韻翔報導



天氣轉涼秋意明顯,醫師表示,早晚溫差大是呼吸道疾病好發期,容易感冒,此外,包括氣喘患者以及過敏患者也容易舊疾復發,更要特別注意保暖;醫師提醒,氣喘患者要隨時監測自己呼氣流量,不要等到身體明顯不適才就醫,隨身藥物要備妥。

台灣秋天早晚溫差大,一般民眾較易感染還是呼吸道疾病,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姚建安表示,包括感冒、氣喘以及過敏患者,在這個時節都有明顯增多的現象。

姚建安指出,特別是氣喘病患者在天氣忽冷忽熱的時候最容易發作,因此有氣喘病史的人,以及過敏體質例如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在這個季節要注意保暖,早晚與天氣冷時要適時添加衣物;醫師提醒,溫差大時,支氣管容易收縮誘發氣喘,除了隨身藥物要備妥,平日就應該利用呼氣流量器監測,檢視自己的最大呼氣流量質是否在安全範圍內,切莫等到自己有明顯的氣喘症狀才就醫。

至於其他過敏症狀病人,例如鼻部過敏患者,要注意保暖原則,平日可戴口罩,一方面讓鼻子的溫度與外界空氣溫差不會過大,也能夠避免直接接觸到冷空氣,此外,也可利用溫溼毛巾,熱敷口鼻三到五分鐘,透過熱蒸氣保養鼻通道的暢通,此外,醫師也提醒,民眾萬一自覺有感冒喉嚨痛的輕微症狀,可先多用鹽水漱口,身體不適,儘早就醫。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醫定要注意/季節交替 過敏結膜炎入秋病號多!
東森
記者:鍾筱如、王瑞璋/台北報導



時序入秋,天氣也漸漸變涼,除了預防感冒,有過敏體質的人也要小心過敏性結膜炎發作。和最近流行的急性結膜炎不一樣,過敏性結膜炎雖然不會傳染,也不一定會有紅眼症狀,但嚴重起來,眼睛就像矇上一層霧,眼皮還會遍布濾泡,也是相當難受。

大大的眼睛紅紅一片,擔心感染最近流行的紅眼症嗎?急性結膜炎還沒退燒,季節交換,過敏性結膜炎也開始發威。

和急性結膜炎不同,過敏性結膜炎是因為體質引起,兩者最大差別在於過敏性結膜分泌物呈水狀,不會傳染,但會非常癢,有灼熱感,患者忍不住一直柔眼睛,反而容易使病情加重,還有人眼皮一翻開,長滿濾泡,眼睛腫得跟雞蛋一樣大。

眼睛癢可以冰敷舒緩症狀,而藥物治療就是點眼藥水,過敏性結膜炎通常是兩隻眼睛都會一起發作不像急性結膜炎可能只有一隻眼,但不管是急性還是過敏性,眼睛不舒服,盡快就醫最保險。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意濃 憂鬱症易生憾事
自由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秋意漸濃,是憂鬱症的好發時刻,衛生局昨天推廣如何對身旁憂鬱的人進行關懷,以免憾事發生。

衛生局根據北市自殺防治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報告指出,經濟問題如失業、低勞動參與及貧窮;心理社會壓力,如職場壓力、摯愛親友過世等;藥物濫用或生理疾病,如慢性病或癌症等重大疾病等因素,都是民眾罹患憂鬱症的危險因子,嚴重的憂鬱症若未經治療,往往又會導致自殺問題。

因此,衛生局與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昨推出關懷心情四步驟:一察覺、二詢問、三傾聽、四求援,若察覺身旁親友容易情緒低落,或是生活起居作息混亂、睡眠與飲食狀況異常,最好即時詢問及早發現問題,才能適時伸出援手,走出生活壓力,避免憾事發生。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涼秋溫差大 老菸槍注意呼吸道避免感冒
中廣
徐韻翔報導



最近溫差大,有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老年患者要當心感冒。醫師表示,秋冬是這類病人的急性好發期,尤其長期吸菸者更容易出現肺部慢性病變。因此呼籲病人,要注意保暖、增強抵抗力,避免感冒。

肺氣腫與慢性支氣管炎統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據過去調查統計,國內每一百人約有六到七人罹病,估算這類疾病患者超過百萬人,特別是長期吸煙者,出現肺部慢性病變機率更高。

醫師表示,一般中老年肺功能會逐漸衰退,但是吸菸者肺部的抵抗能力會較差,衰退速度更快,許多有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老年患者,常是年輕就開始抽菸,到了四十歲起便容易出現咳嗽症狀,特別是在清晨較嚴重,平時痰多、走路會喘、呼吸也不順暢。

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指出,冬季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好發期,如果不慎罹患感冒,病人的氣管變窄,痰量增加或病況嚴重就會引起肺炎、氣胸等,會嚴重咳嗽、呼吸急促,甚至導致呼吸衰竭,就得住進加護病房了。

除了高危險群應盡快注射流感疫苗,避免併發症,醫師提醒病患要注意保暖,平常維持運動習慣、飲食均衡,增加抵抗力,並避免出入人多公共場所和低溫、空氣稀薄的高山。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天冷中風猝死多 醫師:多喝水按時服藥
中廣
徐韻翔報導



天氣明顯轉冷,醫院急診出現心肌梗塞、中風個案。醫師表示,溫度低,血管容易收縮,如果水分又補充不足,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醒民眾,要多補充水分,以免血液太濃稠而阻塞,高血壓慢性病患,注意病況穩定度,適時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調整藥物因應氣候。

天氣變冷,民眾可要多注意健康。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邱德發表示,天氣冷排汗少,許多民眾比較不覺得渴,攝取的水分量也容易不足,因此增加了人體血液中的濃稠度,再加上天氣冷溫度低,血管收縮阻塞,便大幅增加了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

邱德發說,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患,或是過去曾經有類似中風症狀但已經恢復的病人,以及有心絞痛紀錄的都是高危險群,溫度低血壓會跟著升高,他提醒,民眾要多喝水,此外,慢性病藥物要按時服用之外,也應該適時與醫師討論,是否要調整藥物因應氣候與身體的變化。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蔡卓城則表示,每年11到12月份,往往是中風與心血管急症發病高峰,全台的急診床位常見客滿、加護病房一位難求的情形,因此提醒民眾,雖然現在還不到嚴冬,應該就要及早提高警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對於自己用藥與身體狀況,要多加監測注意。

至於民間認為中風應該放血救命,醫師強調,放血的行為雖然對於病情不會有好或壞的影響,但卻可能因此延誤送醫急救時間,如果發現中風,應該第一時間就是儘速送醫,以利在黃金時間內搶救,減少後遺症。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健康警訊》天氣轉涼 高血壓病患小心
時報
記者:【張翠芬/台北報導】



天氣轉涼,高血壓病患若未控制好血壓,將增加中風的機會。

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主任葉伯壽醫師提醒民眾,秋末冬初早晚溫差大,有腦中風危險因子的病患,要注意飲食、保暖、及定時服藥等,日常生活作息要正常,以減低發生腦中風的危險。

■血壓不穩易致中風

葉伯壽說,每年入冬,門診有不少因血壓不穩導致中風的案例,腦血管疾病死亡目前佔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症、冠狀動脈或末梢動脈疾病患者都是高危險群,應特別小心。

葉伯壽表示,腦血管意外傷害(CVA)俗稱「中風」,特徵是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導致腦組織缺血與損傷。一般而言,60~75%的中風是發生在65歲以上的民眾,約有30~50%會造成中度至重度的失能障礙。

葉主任建議,民眾可藉由頸部血管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動脈硬化、狹窄、硬化斑,再根據檢查結果用藥或手術,以及早預防腦中風的發生。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用熱水燙衣 防幼童秋疹
 

天氣變涼了,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江伯倫表示,一般人以為夏天流汗、潮濕才會長濕疹,但秋天也易長,尤其是幼童。早晚溫差大,為了預防感冒或著涼,家長常幫孩童穿上厚厚的衣物,卻可能因中午氣溫高,導致悶熱、汗液無法散發,使皮膚感到黏膩,甚至長出濕疹。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呈芳指出,這陣子忽雨忽晴,若要幫寶寶擦保濕乳液,應該要視體質評估;江伯倫醫師則建議,若覺得天氣轉涼,將衣服、被子換季前,建議用熱水燙過,或在大太陽底下曬,有助減少衣物裡的濕氣或細菌。


冬衣應先用熱水燙過

江伯倫醫師表示,除了濕疹,最近門診中也發現有些孩童的腿部出現紅疹,疑為被蟲子咬傷。因為天氣漸漸轉涼,許多人已將厚被子和冬衣拿出來,但貯放了半年左右的衣被,若不注意保持乾燥,可能會有蚤類或蟲子藏匿,例如疥蟲等,加上幼童的皮膚敏感,被叮咬後容易就長出水泡、疹子,甚至是疥瘡。江伯倫醫師提醒,天冷幫孩子加厚衣物時,應該將衣褲先用熱水燙過再清洗;如果是被子則要拿到太陽底下曬,在天氣晴朗的時候,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這時空氣中的濕氣最低,最能達到日曬的作用,消除被子裡的細菌和濕氣。


易流汗少擦保濕乳液

秋天不像夏天潮濕,已經有許多人開始擦保濕乳液,蔡呈芳醫師表示,幼童的皮膚也需要保養,但卻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擦保濕乳液。除了有過敏體質的孩童,應挑選適合的乳液之外,也要視體質評估,像是皮膚較乾燥的寶寶就可以使用;如果是容易流汗的孩子,最好就不要擦保濕乳液,因為塗上保濕乳液,可能會阻塞汗腺,而長出痱子。另外,濕疹或痱子也會出現在幼兒臀部和兩腿包著尿布的地方,小朋友長時間包著尿布,濕氣重、溫度高的情況下,也容易長出疹子,建議選擇透氣度較高的尿布,且勤更換,褲子也要選棉質成分高的為佳。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季該如何養生?
uho
記者:周琪霏/整理報導



傳統中醫認為,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敏感,尤其過了“秋分”之後,稍有疏忽,易被秋燥耗傷津液,引發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與呼吸道相關的症狀。此外,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大地萬物變色,常易使人心情較為鬱抑,有躁鬱症病史者病情易出現變化。

在秋季該如何養生呢?新店耕莘醫院 中醫部教您由飲食與日常作息來保養:要盡可能少吃蔥、薑、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燒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狀。秋燥易傷津液,引起咽、鼻、唇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症,因此飲食上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山藥、梨、藕、鴨肉、柿子、芝麻、蓮子、甘蔗、蜂蜜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以下提供三種簡易食療方法參考:

1、水梨羅漢果湯:水梨一個,羅漢果半個。將水梨洗淨切塊,與羅漢果加水合煮,煮沸後,文火煮20分鐘取汁服用。此湯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之功效。

2、芝麻烏梅湯:芝麻120克,烏梅15,克冰糖30克。將烏梅用溫開水泡一日,連湯放入鍋內,加入冰糖及洗淨的芝麻煮沸後,文火煮20分鐘取汁服用。此湯可治乾咳無痰。

3、沙參百合瘦肉粥:北沙參五錢,太子參五錢,百合三錢,蓮子一兩,淮山藥三錢,大棗三枚,瘦肉二兩,米半杯。將所有材料洗淨與瘦肉同加八碗水煮1小時。此道藥膳除了有潤肺效果外,還可補氣,提升免疫力。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醫界證實 白磺泉有益呼吸道
TVBS
記者:張琇婉



秋高氣爽的天氣最適合泡溫泉,而現在更有醫生證實,泡溫泉的確可以改善吸呼道,特別是北投白磺泉有助肺活量提升,而烏來的碳酸氫鈉泉,則有益小支氣管纖毛運動,幫助排痰。

不管是有美人湯之稱的碳酸氫鈉泉,還是號稱皮膚之湯的硫磺泉,通通聲稱富含礦物質,對皮膚臟器都不錯,而現在更有醫生研究發現,泡溫泉的確有益提升支氣管肺活量。

呼吸感染免疫科主任江啟輝:「白磺泉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它在肺活量的增加是最大的,從(最佳值)77%進步到80%,白磺泉增加血液循環的作用,似乎比較大一點,當然其他溫泉也有。」 數據會說話,比起只泡熱水,白磺泉和碳酸氫鈉泉對人體呼吸道確實有益,尤其是白磺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碳酸氫鈉泉則幫助小支氣管纖毛運動,有益排痰,只是是什麼機轉造成的,醫生表示還有待更進一步檢驗。江啟輝:「可能溫泉的礦物質經過,皮膚的吸收或(鼻子)吸進去,這樣的話,會讓我們的血液循環變好。」

但醫生也強調,想泡得健康,有心肺疾病的患者還是要注意通風,室內蒸氣溫度更不要超過40度,免得灼傷呼吸道,反而得不償失。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醫定要注意/吃百菇鍋進補? 小心引發痔瘡大出血
東森
記者:陳園淳、梁家銘/台北報導



進入秋天後,開始進補的民眾越來越多,有一位飽受痔瘡折磨的患者不知道菇類有抗凝血功效,痔瘡患者應該少吃,反而吃下一大鍋養生的菇類火鍋,結果引發嚴重出血!

熱騰騰的湯裡冒出陣陣香味,一桌滿滿的菇類,就是號稱有養生功效的百菇鍋,有民眾趁著上星期天氣轉涼,吃上一大鍋,結果還沒達到養生效果,卻讓痔瘡發作,嚴重出血。

看看常吃的香菇、草菇還有松茸菇,雖然可以增強免疫力,不過菇類的抗凝血作用對於痔瘡患者來說,卻是一大威脅,不知道的民眾一大鍋吃下肚,口腹之慾的後果,只會讓病情更嚴重。

除了菇類,像是納豆、銀杏、人蔘、葡萄籽,還有阿斯匹靈、深海魚油,也都有促進血液循環和抗凝血的作用,對一些人來說也許是保健聖品,但如果本身有痔瘡,或是出血性中風和需要開刀的患者,最好還是少吃為妙。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季節交替過敏鼻炎好發期 應保持居家清爽
中廣
賴沁沁報導



近來天氣多變化是過敏性鼻炎好發的時期,主要的過敏源來自家中的塵蹣,醫師提
醒家中如果有過敏疾病或過敏體質的人,應注意保持居家環境的清爽,降低過敏源
的刺激。

根據研究國內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氣喘甚至異位性皮膚炎百分之八
十五的過敏源是塵蹣,署立宜蘭醫院耳鼻喉科張克昌醫師指出,塵蹣主要分佈在家
中彈簧床墊、地毯、棉被、沙發、枕頭、窗簾及各種填充式玩具、棉布娃娃等物品
內,這些地方提供了塵蹣最喜歡的溫暖且潮溼的環境,因此提醒民眾應注意保持居
家環境的清爽。

而如果家中的床單超過兩個星期不清洗,可能就會有上萬隻的塵蹣。

醫師說多注意居家環境並多到戶外走動、曬曬太陽、多運動便能減少過敏性疾病的
發生。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季多吃西蘭花
大紀元
作者﹕文/張岩濤



西蘭花又名綠菜花、青花菜,屬十字花科芸苔屬甘藍變種,營養成份位居同類蔬菜之首,被譽為「蔬菜皇冠」。營養學家號召人們在秋季多食用西蘭花,因為這時的西蘭花中營養含量最高。日本最近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西蘭花的平均營養價值及防病作用遠遠超出其他蔬菜,名列第一。

每100克新鮮西蘭花的花球中,含蛋白質3.5克—4.5克,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西蘭花中礦物質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鈣、磷、鐵、鉀、鋅、錳等含量都很豐富,比同屬於十字花科的白菜花高出很多。西蘭花中的維生素種類非常齊全,尤其葉酸含量非常豐富,維生素C的含量比番茄、辣椒都高,是檸檬的2倍。只要2小朵西蘭花就足以提供人體一天所需的維生素 C。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能增強肝臟的解毒能 力,提高機體免疫力。

西蘭花中所含的維生素K、維生素U為抗潰瘍因數,可以預防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些人皮膚一旦受到小小的碰撞和傷害就會變得青一塊紫一塊的,這是因為體內缺乏維生素K造成的。其實補充維生素K的最佳途徑就是多吃西蘭花。

西蘭花中的硫葡萄糖甙可有效預防前列腺癌、乳腺癌、直腸癌和胃癌。西蘭花還是含有類黃酮最多的食物之一,類黃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還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劑,能夠阻止膽固醇氧化,防止血小板凝結,因而減少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此外,西蘭花屬於高纖維蔬菜,可降低血糖,適合糖尿病人食用。西蘭花熱量很低,多吃不會胖,是減肥佳品。此外,西蘭花還有較強的美容作用,可以防止雀斑和色素沉著,延緩皮膚衰老。

西蘭花的食用方法有多種,與肉類、蛋、蝦搭配炒食,口味十分鮮美。西蘭花有一個特點,水煮後仍保持綠色,吃起來口感爽脆,因此可以涼拌,還可與香腸、火腿片、瓜片做成拼盤,同時也是做湯的好原料。

挑選西蘭花時,手感越重品質越好。不過,也要避免其花球過硬,這樣的西蘭花比較老,同時買回後不要長期存放,最好儘快吃掉,否則就不新鮮了。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秋天吃粥 補營養 增體力
潤燥藥材舒緩常見症狀

蘋果日報
報導╱黃寶玉、廖雅玉 攝影╱高世安、楊少帆



最近天氣變冷,身體需要較多熱量,可多吃含豐富澱粉食物例如粥,補充營養,但澱粉食物易致胖,最好早餐吃,代謝吸收較快,才不易增胖,1餐勿吃超過4飯碗。而氣溫低容易引發喉嚨乾癢、咳嗽等症狀,自行開業的中醫師吳明珠建議,可吃由桑葉、薄荷或川貝、水梨所煮成的粥,來舒緩喉部不適。

秋天溫度較低,若沒有穿足夠的保暖衣物,常會感到寒冷,若喝碗熱粥,可以溫暖冰冷手腳。因夏天常吃寒涼的食物,讓體質偏虛寒,入秋後許多人就會開始進補調養,但熱補太燥,寒冷冬天吃較好,秋天則是適合吃溫補粥品。比起夏天,寒涼的秋天熱量消耗較多,而粥是澱粉類食物,此時吃可以補充營養。


喉嚨乾癢
最近天氣變冷,容易造成喉嚨乾癢、乾咳,晚上甚至會因喉嚨癢而睡不著。

桑薄粥 化痰止咳
材料:白米50克、桑葉10克、薄荷10克、水1000c.c.、冰糖20克。
說明:在鍋中加水煮沸後,加入洗淨後的白米,以小火續煮約20分鐘,再放進洗淨切過的薄荷、桑葉後,續煮約10分鐘,加入冰糖後即可。此粥可驅風、化痰、止咳,適合喉嚨乾癢、想咳嗽的人。
注意:消化不良、脹氣者不要吃。

梨貝粥 舒緩乾咳
材料:糯米50克、川貝20克、大水梨1個、水1000c.c.、冰糖適量。
說明:在睡前將川貝、糯米以冷水浸泡1夜後,瀝乾水備用。水梨削皮、去心、切片備用。在鍋中加水煮開,放入川貝及糯米,轉小火煮開後,續煮40分鐘,加入水梨煮20分鐘,用冰糖調味即可。此粥能潤肺止咳,適合乾咳、無痰、咽喉癢者。
注意:腹瀉勿喝。


皮膚乾燥
秋天氣候乾燥,會使皮脂線與汗腺分泌減少,導致皮膚乾澀、搔癢,甚至會出現皮屑脫落、濕疹等症狀。

薏仁粥 解疹緩癢
材料:白米50克、薏仁約100克、山藥約200克、雞肉50克、水1000c.c.、鹽少許。
說明:將薏仁以冷水浸泡1夜後瀝乾備用。山藥洗淨、削皮,切成大塊狀。雞肉洗淨,切塊備用。水煮開後轉小火,加入米及薏仁煮50分鐘,再加入山藥、肉續煮10分鐘,最後拌入鹽即可。可利濕健脾、補氣和胃,適合起疹、皮膚搔癢者。
注意:腹瀉、孕婦勿吃。

紫米粥 保濕滋潤
材料:紫米50克、玉竹12克、龍眼乾4克、水1000c.c.、冰糖適量。
說明:睡前將紫米以冷水浸泡1夜後瀝乾備用。將水煮開後轉小火,加入紫米煮40分鐘後,再加入龍眼乾、玉竹續煮20分鐘,最後加冰糖調味即可。此粥可保濕、清熱、補血,適合換季皮膚乾癢的人。
注意:發燒、咽乾、脹氣勿吃。


眼睛乾澀
乾燥的秋天,讓人體的淚腺分泌減少,容易使眼睛乾澀、不舒服。

菊花粥 解眼乾
材料:白米50克、杭菊20克、紅棗10顆、枸杞子15克、水1000c.c.、決明子20克、鹽少許。
說明:將洗好的米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再轉小火續煮成粥。將中藥材加入鍋中,熬煮至紅棗變軟,加入鹽調味即可。此粥可清肝明目、滋肝養腎,適合因勞累導致眼睛酸澀的人。
注意:腹瀉勿吃。

蘿蔔粥 緩眼澀
材料:白米50克、紅蘿蔔50克、密蒙花5克、穀精草10克、水1000c.c.、雞肉約30克、鹽少許。
說明:將米與水煮成粥,再將洗淨切絲的雞肉與紅蘿蔔、中藥材加入鍋中,熬煮至肉變軟,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此粥可滋陰養胃、益氣養血,適合用眼過度、眼精乾澀、疲累的電腦族。
注意:腹瀉勿吃。


口乾舌燥
秋天氣候乾燥,唾液腺分泌減少,口腔黏膜特別乾燥,容易出現口乾舌燥,輕微咳嗽等症狀。

山藥甜粥 潤喉
材料:白米50克、新鮮山藥50克、銀耳20克、杏仁10克、水1000c.c.、冰糖適量。
說明:將米與水一起煮滾沸後,改轉小火煮約30分鐘。再將加入洗淨切丁的山藥與銀耳續煮約20分鐘,接著加入杏仁、冰糖後,煮10分鐘。此粥可潤肺、生津、化痰。適合口乾、咽喉覺得有痰者。
注意:痰多者勿吃。

蔥白粥
材料:白米40克、蔥白3根、薑20克、水1000c.c.、鹽適量。
說明:白米洗淨,蔥白切長段,薑切片。將米與水放進鍋中後煮成粥,接著加入蔥白,煮約10分鐘後,加上鹽拌勻即可。此粥具有驅痰生津的作用,適合口乾、容易過敏、感冒痰多的人。
注意:喉嚨疼痛、發炎的人要少吃。


專家說  避免用鐵鍋煮粥
(自行開業中醫師 吳明珠)
鐵鍋中的鐵成分容易和藥材起化學反應,降低藥材作用,因此要避免用鐵鍋煮粥,改採用陶鍋、不鏽鋼鍋來煮粥,較不會影響藥材效用。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00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秋日養生特輯】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防皮膚癢 天氣乾燥先塗乳液
少刺激 多保濕

蘋果日報
報導╱廖雅玉、黃寶玉



秋末氣溫漸漸下降,加上開始吹冷風,皮膚的水分容易散失。國泰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醫師詹融怡表示,一般人以為皮膚乾燥發癢在冬天才會出現,但其實從10月份天氣轉涼後,就已有人因皮膚搔癢而就醫。若要預防,應減少皮膚刺激,並多保濕,如少穿毛料衣物,或依膚質塗抹綿羊油、保濕乳液等,都能避免天氣更乾燥時,皮膚不適加劇。
 

先了解  乾性皮膚應注意
在天氣變冷、越來越乾燥的時候,皮膚發癢情況會加劇,尤其乾性皮膚的人、老年人、異位性皮膚炎及魚鱗癬的患者,會有更明顯的症狀。因為原本就偏乾的皮膚,在天冷時皮脂腺與汗腺的分泌減少,滋潤皮膚表面的作用不足,導致發癢、脫皮,甚至在搔抓後,引發紅疹的情況。而通常皮膚發癢的部位多出現在四肢,尤其以小腿最明顯。


這樣做  

依膚質塗保濕乳
市面上保濕保養品分有乳霜和乳液等,乳霜較適合乾性膚質的人使用,而老人家因皮脂腺功能退化,油脂分泌不足導致皮膚乾燥,也易在天冷時皮膚發癢,可在洗完澡後塗含油性高的保養霜,如綿羊油、凡士林等,來補充油脂;但若是年輕人或油性皮膚的人,只需在沐浴後塗保濕性高的乳液即可,以免皮膚太過油膩。

不要直接穿毛料
皮膚乾燥時,只要些微的刺激就會發癢,所以衣物的質料以柔軟的棉質最好。而若皮膚已經乾燥發癢的人,盡量不要穿著毛料的衣物,貼身衣物也應盡量寬鬆,避免太緊束縛身體,如果一定要穿毛料材質的衣服,最好先穿棉質衣物當內襯,避免讓毛衣直接接觸身體,刺激皮膚。

用溫水和中性皂
預防皮膚發癢最重要就是應避免過度地乾燥,詹融怡醫師表示,太燙的水和鹼性度過高的肥皂,都容易把皮膚表層上的保護膜沖洗掉,所以洗澡時水溫應盡量避免太高,且最好不要超過40℃。另外,應盡量選擇酸鹼值中性的沐浴乳或肥皂,才能有效預防天冷時發生皮膚發癢的症狀。

開暖氣也應保濕
無論是冷氣或暖氣,都具有除濕的作用。如果天氣太冷時開暖氣,最好同時使用濕度調節機,將濕度保持在45到55%左右為宜,或者也可以在開暖氣時,在室內放一盆水,就能有助減緩空氣中濕度的不足。


喝茶飲
在中醫的理論裡,天冷時皮膚就發癢是因為血虛、肺燥和風寒所造成,應該要袪風潤燥、補足氣血,才能減少皮膚發癢的症狀。自行開業中醫師許桂月列舉出適合的中藥材,可泡成茶飲用,或是加入雞湯、排骨熬煮食用,能促進氣血循環,緩解皮膚發癢。

首烏地黃茶
這道茶飲有助養血祛風、養陰生津、潤燥,補足身體和皮膚中的水分,預防皮膚乾燥的情況。但要注意這道茶飲較滋膩,火氣較大、容易嘴破的人不適合飲用。
材料:何首烏4克、地黃4克、白木耳2克、甘草4克。
作法:將上述材料放進杯中,加入500c.c.的熱水,蓋上杯蓋後約15分鐘即可飲用。

當歸黃耆茶
將以下5種藥材煮成茶飲用,有助於補血理氣、解表袪風,適合已有皮膚癢症狀的人,有助減緩乾癢加劇。但腸胃道功能較差的人不適合飲用這道茶飲。
材料:當歸4克、黃耆4克、麥冬7克、荊芥7克、防風7克。
作法:將上述材料放進棉布袋中,再放到500c.c.的杯子裡,加入熱水後蓋上杯蓋,約15分鐘取出藥材即可飲用。  


專家說

避免搔抓引發濕疹
(國泰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醫師 詹融怡)
若皮膚發癢靠塗抹保養品無法止癢,甚至因搔抓引發濕疹,最好就醫,醫師會開立含油性較高的治療藥膏,或口服藥來緩解皮膚乾燥發癢的症狀。

白天喝水補充水分
(自行開業中醫師 許桂月)
乾性皮膚的人在氣候乾燥時應多補充水分,且盡量在白天時多喝水,可增加皮膚表面的水分。因若在夜晚喝太多水,睡覺時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6.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