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醫學》低溫療法 提高急症患者的存活率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急救醫學》低溫療法 提高急症患者的存活率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急救醫學》低溫療法 提高急症患者的存活率
時報
記者:【陳旻苹/台北報導】



 蝙蝠俠電影中,急凍人為了爭取時間挽救愛妻的生命,將妻子放在低溫的水槽中,維持生命機能並且減緩疾病的惡化!這樣的「低溫療法」在歐美國家中已經普遍運用在中風或是重大外傷患者的急救!

 台中醫學中心曾對11個嚴重腦傷的患者採用低溫療法治療,其中7名患者在治療後的1個月內清醒,成功率達64%。去年台中市長夫人邵曉玲車禍重傷事件,擔負急救重任的台南奇美醫院醫療團隊在第一時間也是採用低溫療法,降低腦部與身體的溫度,此療法保護了腦部功能,也減少許多後遺症的發生。

 低溫療法屬於介入性療法,利用降低體溫達到減緩新陳代謝的原理,幫助大腦提供神經保護,降低腦細胞受損,資料顯示,人體體溫每降低1℃大腦的代謝率約降低6~7%,關鍵是讓病患體溫在可控制的情形下,快速降至32~34℃,持續12~24小時之後,再以1~2天的時間,讓病患逐漸恢復正常體溫約37℃。

 在美國病患經心肺復甦術急救後,仍無法恢復意識,經判定認為有缺氧性腦病變的危險時,可嘗試採取低溫療法,優先保護腦細胞減少傷害程度與範圍,降低患者成為植物人的機率,並提高患者存活的可能性!

 過去,低溫療法的治療,是將降溫毯或冰枕覆蓋於全身降低人體溫度,目前已可電腦全程控制溫度,並提供監測紀錄。進行降溫動作時,醫護人員需將能量傳輸貼墊(Energy Transfer Pads)貼於病患身上,可將降溫速度控制於每小時1.5℃,患者挪動、照Ⅹ光並不影響冷卻效率。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