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日前藝人丁柔安傳出因眩暈發作而被送進醫院。其實眩暈症是多種症狀的集合,常有天旋地轉的感覺,不過大部分患者會和一般頭暈搞混。除分辨造成眩暈的病因外,中西醫各有不同的保健法防復發。


先了解 合併症狀辨疾病
西醫治療眩暈是針對造成的病症加以診治,常見的眩暈是梅尼爾氏症,也就是內耳病變或壓力過大導致平衡功能失調而引起。首次發生者應先透過血液、聽力、腦波檢查找出病因再治療。

圖檔

西醫診斷

●記錄發作頻率
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仁澤說,常感到頭暈的人要記錄發作的頻率,包括發作時間、間隔時間、持續多久、好發的狀況,例如特定姿勢或因壓力大而頭暈等。

●造成眩暈病因
伴隨的症狀可以在接受治療時,幫助醫師了解眩暈是否為疾病所造成,如常發生耳鳴就可能是梅尼爾氏症的併發症狀;另某些藥物的副作用會令人頭暈,如末稍神經系統用藥。通常慢性病患發生頭暈時,除告知醫師個人病史,也應記錄自己曾服過什麼藥,方便醫師判別是否為藥物副作用引起的頭暈。


中醫保健
中醫認為眩暈是因為腎、肝、氣血調理不足,造成肝火過旺、氣虛血虛、陰虛和脾濕中阻,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陳朝宗依此4類型,建議對症飲用茶飲、預防眩暈復發。作法均先將藥材放進棉布袋,入鍋裡用1000c.c.水燜煮20分鐘,但飲用前最好先找中醫師詢問。

●天麻鉤藤可去火
適合:肝經火旺的人會耳鳴、頭脹痛、暴躁易怒等,常合併血壓偏高的情形。
作用:天麻可降火氣;鉤藤可降血壓、抗痙攣;玄參助清熱,改善血壓偏高的症狀。
材料:天麻4克、鉤藤4克、玄參7克。
注意:只適合火氣大、便秘的人飲用。

●黃耆川芎補氣行血
適合:氣血虧虛的患者,常伴隨臉色蒼白、心悸或胃口變差等,最常見患者頸動脈狹窄、血液循環不良。
作用:黃耆可補氣,川芎可活血,丹參可活血補血、緩解血瘀,有助增進體內的血液循環。
材料:黃耆7克、川芎7克、丹參7克。
注意:不適合火氣大、易便秘、口乾舌燥的人。

●熟地淮山滋陰補腎
適合:精腎不足的人會有失眠、多夢、健忘及腰膝痠軟等症狀。
作用:熟地滋陰補腎、淮山滋陰補氣,補足了氣有助緩解氣滯;丹皮可活血散瘀、使氣血流暢,有助舒緩精腎不足。
材料:熟地11克、准山7克、丹皮7克。
注意:易腹瀉者不適用。

●白朮茯苓健脾利濕
適合:脾濕中阻的患者會伴隨頭昏重、胸悶、噁心、倦怠等症狀。
作用:當身體代謝物無法排出,就會阻滯脾胃,白朮、茯苓、甘草健脾利濕,薏仁利尿,有助排除體內廢物。
材料:白朮4克,薏仁7克、茯苓4克、甘草4克。
注意:體力較差、水分攝取不足的人不宜飲用。


提醒你 正常作息少發作
在飲食上,眩暈患者應避免抽菸或喝酒,也要盡量減少太辣或太油膩的食物。眩暈發作時,病患應該選擇合適的姿勢,或坐或臥休息,臥室要保持安靜,並讓空氣流通。


專家說

常發作找醫師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 陳朝宗)
反覆再發性的眩暈,除應經醫師診治了解是什麼病因造成,平時可依症狀飲用茶飲,有助緩解發作頻率。
 
眩暈診斷不易
(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陳仁澤)
眩暈症中最常見的是梅尼爾氏症,發作時間可能數分鐘到數小時,但也有梅尼爾氏症患者不會頭暈,故不易診斷。


(Apple Daily)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眩暈原因多切忌亂用藥



  眩暈是一種症狀,引起眩暈的疾病很多,大致有以下幾類:

  眼源性眩暈 由眼部疾患所致的眩暈症狀一般較輕。在火車內向外看近處飛快「後退」的樹木時,容易出現眩暈,而閉上眼睛後即可緩解。常由於屈光不正、視力疲勞、眼外傷等所致。

  神經源性眩暈 多由大腦、小腦及腦幹病變所引起。腦動脈硬化是導致老年人發生眩暈的最常見原因,以頭暈和輕微的站立不穩為主症,不一定有「旋轉」的感覺。小腦動脈血栓形成常使患者突然發生嚴重的眩暈,並伴嘔吐、站立不穩,而神志卻是清醒的。

  耳源性眩暈 它由耳部疾病引起。梅尼爾綜合征是引發嚴重眩暈的常見原因,發作時表現為突然陳發性眩暈、耳鳴、耳聾、共濟失調。此外,迷路發炎或受外傷、內耳血管痙攣或出血也會出現類似表現。有的人在乘坐車船時,因為迷路功能失調,也可出現眩暈症狀。

  頸源性眩暈 頸椎病導致椎基底動脈受壓時,由於腦供血不足,可使病人突然出現眩暈,並有視力障礙、四肢無力、站立不穩症狀,多在頸部活動幅度大時發生。

  全身性疾病很多全身性疾病可發生眩暈,但大多無「旋轉」感。如高血壓病、高血壓危象、低血壓、心動過速或過緩、主動脈瓣狹窄、頸動脈竇過敏、嚴重貧血、糖尿病、低血糖、尿毒癥、甲狀腺功能減退、更年期綜合征等。

  藥物中毒 服用某些藥物發生中毒時,可出現眩暈症狀。在常用藥中值得注意的有鏈黴素、慶大黴素、苯妥英鈉、撲癲酮、水楊酸及某些降壓藥等。

  顱內腫瘤 由於顱內壓增高和腫瘤浸潤腦神經,除了出現眩暈症狀外,還可表現耳鳴、耳聾、眼球震顫、共濟失調、複視、吞咽困難、面部癱瘓等複雜的症狀。此外,癲癇、偏頭痛等疾病也可能伴有眩暈症狀。

  總之,眩暈只是一種症狀,可引起眩暈的原因繁多,既可能是「小毛病」,甚至是生理因素,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現,所以病人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向醫生詳細敍述病史及發作的具體經過,還必須接受一系列檢查,以明確引起眩暈的原因。這些檢查專案包括血液、尿液檢查,眼底檢查,頸椎攝片,心電圖,電測聽,前庭功能檢查,超聲心動圖,腦脊液檢查及腦血管檢查,頭顱CT,磁共振檢查等。當然,以上檢查專案必須根據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進行。

  在未找出病因前,不能隨意購藥服用,以免貽誤病情,只有針對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來源:21CN健康頻道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05.12  中國時報
天旋地轉 眩暈的中醫療法
■陳旻苹/台北報導



生活步調緊湊,出現眩暈者漸增,且分布各年齡層,小自功課壓力大的學生到50歲將退休的上班族都有,原因複雜。根據中醫臨床發現,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或情緒失和等因素而誘發。中醫師蘇聰明指出,這種突如其來的天旋地轉,常讓人痛不欲生,求助西醫之餘,也可嘗試中醫療法。

眩暈是許多疾病的重要表徵,病理表現有虛、實之分,虛者是髓海不足或氣血虧虛、腦部失養而引起;實者為風、火、痰、瘀,擾亂頭竅所導致。

中醫以補虛瀉實,調整陰陽為原則。眩暈症臨床辨證分為四種情況:肝陽上亢型的患者,有頭暈脹痛、面赤、口苦、失眠、耳鳴,容易生氣、且生氣時暈痛加劇,易併有高血壓或自律神經失調,治療重點在平肝潛陽、清肝瀉火,常用石決鉤藤飲等。

心脾兩虛者除了感覺頭暈、眼花、心悸、胃口變差外,還伴有失眠、面色蒼白、疲倦無力、懶於說話等現象,較常見於女性及勞心為主的上班族。治療原則以補益氣血,健運脾胃為主,加味歸脾湯等中藥材是常用藥方。

腎精不足型的患者會常感眩暈、耳鳴,另外伴隨有精神不振、腰膝痠軟、記憶力減退、遺精、陽萎等症狀,是許多老人家常發生的頭暈症狀。治療首重補腎填精、充養腦髓,臨床常用杞菊地黃或右歸丸加減治療。

痰濁阻滯型者常頭額昏重、胸悶不舒、嘔吐噁心、胃口變差、倦怠或嗜睡等情形,是許多現代肥胖者常見的症狀。治療上要健脾燥溼、化痰熄風,臨床常用定眩湯等藥方。若針灸則可扎針於頭部百會、頸部風池、手部合谷、足部太沖、太溪、三陰交等穴道,或用耳針,手針都可以改善暈眩,但易復發,須配合中藥。

蘇醫師表示,患者除了要找出真正病因對症求診外,重要的是,規律生活、多運動、睡眠充足、多吃蔬果、低鹽飲食、放鬆心情,戒除菸酒及含咖啡因飲食,才是保健之道。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終止眩暈 恢復身體平衡
不再天旋地轉



眩暈會讓人有覺得天旋地轉,病因與腦神經及內耳平衡失調有關係,輕微的只會偶發性頭昏暈眩,但嚴重的話,卻可能是嚴重疾病前兆。你會眩暈嗎?快來聽聽醫師的建議。

頭暈分為「昏暈」與「眩暈」,「昏暈」可能只會覺得頭重重的,走路不穩,但「眩暈」卻有天旋地轉的感覺,同時可能伴隨眼球震顫、噁心嘔吐、發冷汗,每次發作可能持續數分鐘甚至數小時。


形成原因

中樞系統問題
大腦的神經損傷,讓眼睛、耳朵、感覺神經接收外界訊息,並由腦神經傳達至腦部的過程錯亂,無法執行協調身體的指令,導致平衡感失調,產生眩暈,這種情形的眩暈較難根治。如中風、腦瘤。

週邊系統問題
眼睛、耳朵兩器官是影響平衡感覺的週邊系統。如果內耳、前庭等耳朵構造,遭受感染或外來刺激,干擾神經的正常運作,便有可能形成眩暈。大部分的眩暈,如動暈症、梅尼爾氏症、良性陣發性頭位暈眩、前庭神經炎、基體動脈循環不全症都屬於這一類。


症狀分類

動暈症
是由於視覺、本體感覺及內耳平衡覺三方不協調所致,引發原因包括身處晃動的交通工具,或身體不動,但看著快速移動的景象等狀況。
治療方法
服用組織胺或抗乙醯膽鹼的藥物,來鎮定自律神經。如果是容易因乘坐交通工具而眩暈的人,至少在在搭乘交通工具前30分鐘,服用抗暈藥物才有效。
生活保健
★按摩穴道:開始有不適感覺時,按摩手腕橫紋下3橫指的「內關穴」約2分鐘,有止暈的效果。
★放寬視野:乘坐交通工具時盡量坐在前座,把視線放遠一點,不要在車上閱讀。
圖檔

梅尼爾氏症
大多數眩暈患者屬於這種,會反覆眩暈、耳鳴、聽力障礙、噁心嘔吐、眼球震顫。可能與內耳積水有關,誘發原因包括腦部外傷、病毒感染、新陳代謝障礙、壓力、遺傳等。
治療方法
★因為病因有許多種,所以治療時須針對個別症狀對症下藥。
生活保健
★遠離刺激:辛辣食物、咖啡、菸酒會刺激血管,影響內耳功能。
★少吃鹽分:過多的鹽分會造成水腫,內耳積水也可能增加,建議每日食鹽量限制在1到2公克。
★減輕壓力:不要太過疲勞,眩暈時不妨平躺休息。
★小心服藥:梅尼爾氏症可能會造成耳鳴,避免服用阿斯匹靈類的藥物,可以降低耳鳴機率。

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
由於頭部外傷、年紀老化、發炎生病等因素,造成影響平衡感的耳石脫落,發作時間短,約30秒,甚至更短,不會造成噁心、嘔吐或耳鳴。頭轉向單一側時,比較容易發生眩暈。
治療方法
★物理治療:在醫師的協助下,為患者進行「耳石復位法」,這是一種物理治療,醫師轉動患者頭部,將脫落的耳石回到半規管中正常的位置。
生活保健
★放輕動作:下床、從椅子上站起來時,動作盡量放輕放慢,降低眩暈發生機率。

前庭神經炎
「前庭」是內耳平衡器官,包括半規管、耳石器。常見患者因為感冒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細菌入侵前庭,以致感染發炎。此症好發於20到50歲之間,特點是不論躺著、坐著都會暈,持續時間可能長達數天或數週,會噁心嘔吐,但不會耳鳴或重聽。
治療方法
★服用抗生素、止吐劑、止暈藥等藥物。
生活保健
★補充水分:會伴隨嚴重嘔吐,故建議多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
★適當休息:臥床休息可改善症狀。

基體動脈循環不全症
人體頸部左右各有一條和腦幹基體動脈相連的血管,若因頸椎骨頭變形,壓迫動脈引起內耳血路不順,就會造成眩暈。另外,年紀大,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人血管容易阻塞,也是原因之一。患者同時也會發生眼睛複視、手腳或顏面麻木、吞嚥困難、腰酸背痛。
治療方法
★服用止暈劑、血管活性劑及抗凝血劑等藥物。
生活保健
★慎食脂肪:高血脂會導致血管阻塞,內耳內的血管細小精密,稍微塞住,就會破壞感覺系統平衡,建議忌口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改以清淡、少油的餐點。

腫瘤中風
所有引起眩暈的疾病當中,以中風、腦瘤對生命的威脅最大。不過發生機率也最低,而且這個原因引起的眩暈,通常會有更其他明顯的病癥,如中風或高血壓病史。
治療方法
★對症下藥:依據病情,除了吃藥、開刀之外,也會搭配適合的物理復健。
生活保健
★定期檢查:眩暈有可能是中風前兆,或腦部腫瘤壓迫的結果,定期做好健康檢查,防患未然。
★注意保養:少鹽、少油、但營養均衡的飲食、適當運動、按時健康檢查等。
 

進行檢測
引起眩暈的症狀,表現多所類似,如天旋地轉、嘔吐噁心等,但其實細部原因複雜,必須經過許多檢測後,才能確認眩暈的病因。下面是主要的檢測,若仍無法診斷,會再加做超音波、斷層掃描等項目。


醫師建議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林鴻清)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動不動就頭昏,眩暈也是頭昏的一種表現。發作時,務必停下手邊工作,略作休息,才不會造成更大傷害。
 
(萬芳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吳佳哲)
患者不可小看眩暈的嚴重性,而隨便服用頭痛成藥,因為眩暈也有可能是中風、腦瘤的徵兆,如果因為輕忽誤判,延誤救治黃金時間,那可就麻煩了。


(Apple Daily)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頸因性眩暈原因多 即早就醫 免後遺症
中央社
記者郝雪卿台中市電



罹患頸因性眩暈的患者原因很多,台中市澄清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劉博仁今天指出,臨床上有一名徵信社人員因長期監視高樓層動靜,突然發生眩暈嘔吐,緊急就醫治療;也有情侶整夜仰頭觀賞夜星而暈眩。由於眩暈的原因很多,應即早就醫,以免造成嚴重後遺症。

一名徵信社人員,受雇監視高樓的居家動靜,由於擔心被對方察覺,只好坐在車內仰頭盯睄,幾天下來,暈眩到嘔吐緊急就醫。

還有一對情侶在夏夜清空一起觀賞滿天的夜星,幾個小時後,男生竟嚴重暈眩,嚇壞了身邊的女友,後來知道原因後,酷愛賞星星的他,避免再長時間抬頭觀星,懂得時而「低頭」細語。

另有一名四十五歲的婦女最近迷上瑜珈,但是一做有關頸部過度後仰的動作,就發生眩暈,而且每次發作都超過數分鐘,經醫師診治,應是頸部頸椎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的頸因性眩暈症,經過治療一個月已經不再發作。

劉博仁表示,造成頸因性眩暈的原因,因為後頸部的脊椎動脈向上進入後腦內形成基底動脈,然後再分出前下小腦動脈,最後進入內耳,供給內耳氧氣及養分。如果因頸部不當動作,就會造成這動脈路徑的狹窄、痙攣或是血液過度濃稠,而導致眩暈。例如那名作瑜珈的婦女頸部已經有問題了,就不宜做頸部過度前屈或後仰的動作。徵信社人員則因長期頸部過度後仰,有可能因內耳供氧不足而暈眩。

劉博仁指出,他過去在澄清醫院九年來共診治眩暈案例超過一萬例,這類頸因性眩暈患者不少,也有其他許多類似的動作而引發眩暈的案例,包括抬頭曬衣服、平躺的泰式洗頭、長時間低頭打字、讓人過度用力推拿按摩頸部、打高爾夫球甩頭太用力等

其實造成眩暈的原因很多,包括: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美尼爾氏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的併發症、前庭神經炎、基底動脈偏頭痛、頭部外傷、中風前兆、腫瘤等,一定要請耳鼻喉醫師確實診斷,每一種原因治療方式都不一樣。劉博仁強調,重要的是一旦有輕微頸部不適、頭暈,就應立即停止類似的動作,並立即求醫,找出原因,以免造成嚴重後遺症。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眩暈治療》中醫治療 藥湯可調養
聯合
記者: 施靜茹/報導



有些人發生急性眩暈,經西醫治療恢復大部分平衡功能,但有時仍感覺有點暈船的感覺。有人也會借助中醫治療,看能不能改善得更好。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說,中醫的看法,眩暈是身體水分運化不當而有的病理產物,即「痰」,但並非西醫咳嗽的痰。

如果這中醫的「痰」,運行在頭部,就可能產生內耳不平衡的眩暈;但若運行在腹部像腸胃的地方,病人也許會覺得惡心、嘔吐,可能需靠「半夏天麻勾藤湯」調養。

張家蓓說,還有一種頸性的眩暈,則需通絡,建議可用葛根湯來緩解頸部不適。而無論如何,還是要給合格的中醫師診治,切勿隨便自行購服藥物。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11.03  中國時報
天旋地轉 頭暈4類症狀
張翠芬/台北報導



    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頭暈,最重要的是不要突然變換姿勢。而更年期女性常焦慮,易產生頭暈現象。老年人頭暈,則多因心血管等問題所導致。

    最近氣溫下降,一早從被窩起來,就開始頭暈暈,整天都不對勁;頭暈和頭痛一樣常見又令人非常困擾;要遠離這令人難過的問題,就必須知道它是怎麼造成的,才能針對病因加以治療。

    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尹居浩指出,比較常見的頭暈症狀,可大略分成四大類:

    第一類     天旋地轉似的眩暈

    患者會覺得頭很暈而不舒服、周邊景物好像都在轉動似的,讓人覺得很困擾。

    第二類     頭暈得似乎連走路都不太穩

    有如在坐船或地震似的暈感,輕飄飄的好像醉酒一樣的感覺。

    第三類     暈得好像突然覺得眼冒金星

    常眼前一片黑、頭重腳輕、輕飄飄而快要昏倒的感覺。

    第四類     頭重重的、脹脹的暈

    很不清爽、不舒服的感覺。治療時,大多根據上述症狀所對應的病因,以藥物來控制。

    要預防頭暈症狀的發生,尹居浩表示,可能的病因很多,因此預防發生的方法也不太一樣。

    例如:內耳前庭神經病變者,平時姿勢的變換不要太快;心血管或腦血管病變者,必須控制血壓、膽固醇等;自律神經失調者,不要蹲或坐矮板凳太久等。

    但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頭暈,最重要的是不要突然變換姿勢,或變換姿勢時要比較小心,以免因為頭暈而跌倒。例如起床時先坐一下再下床,不要一翻身就下床;運動時不要過於劇烈、注意水分的補充等。

    至於什麼樣的人最容易發生頭暈症狀?尹居浩指出,第一類及第四類的頭暈患者,以女性居多,例如有更年期症候群的女性,也會比較容易緊張、焦慮,產生頭暈現象。

    其他兩類的患者,則比較沒有特殊的族群,但如果是老年人容易出現頭暈症狀,則大多較偏向心臟、腦血管等問題導致的頭暈,可先從這方面的病因找起。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11.03  中國時報
治眩暈的中醫對策
張翠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吳建隆醫師表示,很多眩暈患者求助中醫,通常是西醫治療無效,或是對於西藥反應不佳且病程較久者,才會求助中醫。

    中醫將眩暈分為以下幾型:

    脾虛:這類患者通常是年輕時缺乏保養,經常熬夜、常吃冰冷食品,未好好休息,以致常到4、50歲中年時出現眩暈症狀;治療原則是改善腸胃機能。

    對策:白朮、蒼朮各3錢煮500㏄水喝,可以改善腸胃水溼情況,而減少眩暈發作。

    血虛:女性月經不調及更年期前後最容易發生;患者舌頭顏色淡紅、月經不規律、較勞累且臉色多蒼白虛弱。這類單純血虛的患者只要補血即可改善。

    對策:單純臉色蒼白需補血者,只要吃四物湯即可。

    氣虛:元氣不足、吃東西不夠、體能不足,經常感覺壓力大、有氣無力。治療上,脾氣虛者補胃氣;肺氣虛者溫肺;腎氣虛者固腎。

    對策:脾氣虛者可用黨參、茯苓、白朮、甘草來改善;肺氣虛者常容易有過敏、胸悶情形,可以用苓桂朮甘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溫肺;腎氣虛者可以用腎氣丸改腰痠腿軟的情況,再加上杜仲、枸杞和牛膝等中藥來調理。

    火氣:以肝火和胃火造成的煩悶頭暈最常見。肝火旺患者以中年男性為多,且經常合併有高血壓。胃火旺者經常是大吃大喝,臉上易長痘痘,腸胃、牙齦浮腫,大便乾硬,容易眩暈。治療原則是降胃火、肝火。

    對策:降肝火可用天麻、鉤藤,並有降血壓效果。降胃火可用生脈飲調理。

    另外對於找不出病因的頭暈,吳建隆建議可以用天麻來調理,切片熬煮雞湯或打成粉來服用,有治本、治標的效果;有些女性晚上睡不好,以致白天暈眩,可使用甘麥大棗湯調理。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11.03  中國時報
頭暈需要做的檢查
張翠芬/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昌明指出,造成頭暈的疾病很多,而且都需要醫師根據病史、身體與神經學檢查、內耳、電生理學及神經影像檢查,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

    頭暈相關檢查包括:

    腦血管超音波檢查:利用超音波檢查腦部血管的通暢程度。

    自律神經功能檢查(含傾斜台檢查):利用儀器檢查交感以及副交感心血管功能、交感流汗功能。

    流汗定量檢查:偵測由自律神經控制功能之檢查,例如流汗改變。

    血管動脈硬化檢查:目前有非侵入性的儀器,可檢查寫有有無開始硬化。

    聽力、內耳平衡功能:利用儀器檢查聽力以及內耳功能的檢驗。

    除了「流汗定量檢查」與某些自律神經功能之特殊檢查需要自費之外(約4000?12,000元左右),其餘的檢查大都有健保給付。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10.10  中國時報
耳鳴眩暈 小心內耳中風
張翠芬/台北報導



 天氣轉涼,有些人出現頭暈、頭昏腦脹的情形,由於擔心是腦中風前兆而拚命跑急診,結果做了電腦斷層各種檢查,卻找不到病因,專家提醒,儀器檢查沒問題但頭暈狀況一直未改善,須懷疑內耳中風的可能。

 醫學博士、台北市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指出,很多人有頭暈的困擾,而且通常暈了一陣以後,還可能覺得想吐,但除非症狀嚴重,否則大家多半不會求醫。

 李宏信最近在門診發現,眩暈的病人有增加趨勢,經檢查是內耳血管病變引起的「內耳中風」,通常病人除了感覺頭昏,還會併發耳鳴,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突發性耳聾,這是耳鼻喉科的急症,常在秋冬季節交替時發作。

 他提醒,當突然出現耳鳴,甚至聽不到聲音時,必須提高警覺,趕緊找耳鼻喉科醫師做檢查,如果延遲接受治療、或等到聽力嚴重損失才就醫,預後狀況較不理想。

 為什麼會出現內耳中風?李宏信說,血管病變是慢慢形成的,患者若曾有呼吸道感染,或自體免疫及貧血、血壓不穩、栓塞等血液疾病,或有內耳淋巴水腫的現象,都可能是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

 李宏信表示,突發性耳聾雖然也有人不經過治療而自動痊癒,不過,大部分的病患聽力會受影響或持續惡化,甚至得長期忍受耳鳴的干擾;這類因反射性血管收縮,導致內耳神經萎縮引起的耳鳴,在緊張焦慮、用腦過度、睡眠不足時,都會使症狀加重。

 他建議,除了放鬆生活步調好好休息,持續服用神經營養及神經細胞復活、再生藥物至少半年,耳鳴眩暈問題即可獲得改善。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3.08  中國時報
空間迷向也是眩暈
陳旻苹/台北報導



 夜航或在高空、惡劣天候下飛行時,各種加速度有時會影響體內平衡功能,而反應錯誤的空間位置。

 近日空軍花蓮基地一架F-16戰機失聯,既未發現飛行員跳傘,也未發現戰機蹤影,軍方與醫界從飛行高度與方向判斷,這種情況很可能是飛行員發生「空間迷向」所致。醫師表示,「空間迷向」簡單說就是「對飛機位置的錯誤知覺」,包括有4種位置錯覺,也可算是眩暈的一種。

 曾為飛行員做平衡功能檢查、台北宏恩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楊怡祥醫師說,人體的運動和位置訊息,是由三半規管、耳石器、視覺以及皮膚、肌鍵所組成「本體感受器」將背部及臀部的觸壓感覺,共同傳給腦幹的前庭神經核,來感知我們所在位置和方向。

 ■視界好 只需靠視覺空間定向

 他說,通常在視界良好時,飛行員只需靠視覺即能進行空間定向,而三半規管、耳石器及本體感受器只作為輔助用。但如果是夜航或在高空、惡劣天候下飛行時,沒有空間識別可供參考,此時除了靠儀表外,就必須以前庭及本體感受器來取代視覺,進行空間定向;不過在飛行中各種加速度有時會影響體內的三半規管及耳石器,而反應錯誤的空間位置,便造成所謂的「空間迷向」。

 空間迷向有4種位置錯覺,楊怡祥醫師說,包括:體旋轉錯覺、體重力錯覺、科里奧利氏錯覺及傾斜錯覺,其中以「體旋轉錯覺」最常發生,又稱為「死亡螺旋」。

 ■前庭不平衡 不適宜飛行

 楊醫師說,如果飛行員在著陸瞬間突然眩暈或出現腦血管疾病,會感覺整個跑道都在飄浮或旋轉,飛機根本無法對準跑道,甚至看不出真正的地面所在。所以,一旦檢查發現飛行員前庭功能不正常,特別是左右180度搖頭30次後出現眼振者,表示有潛在前庭不平衡現象,不適宜飛行。

 其中所謂的「死亡螺旋」的體旋轉錯覺,是指飛行員在連續轉彎後改為平直飛行時,半規管雖然已經停止轉動,但其內的淋巴液因慣性而繼續照著原先轉動方向流動,若飛行員仍只以人體本能做修正,會使飛機再度進入旋轉狀態,可能會導致在空中打轉而墜落。

 ■儀表定位 死亡螺旋機率低

 楊醫師表示,所幸現今飛行員多半已知內耳半規管不可盡信,一般都靠視覺主導做最後改正,並以儀表飛行來確定正確方向,發生死亡螺旋的機率已經很低。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頭暈 眩暈 勿混淆 中西醫保健減少復發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3.08  中國時報
怕暈機 降落時吃花生
陳旻苹/台北報導



 飛機上所發的花生米,乘客最好在降落時享用!

 耳鼻喉科醫師楊怡祥醫師說,飛機下降時,外耳道承受的壓力逐漸增大,而中耳腔仍維持在高空時的低壓狀態,以致耳膜內凹陷,歐氏管呈關閉狀態,不但耳朵聽不清楚,也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此時,要閉口、捏鼻,把氣悶入雙耳,或閉口、捏鼻、腮幫鼓氣後,將氣吞下,都可以強迫打開歐氏管,使耳膜外張而改善。有些人會嚼口香糖,但醫師建議,可以吃下肚的花生更適合,千萬別拿回家當紀念品。

 ■鼻塞宜先就醫

 如果鼻塞、感冒的旅客,最易呼吸難受,宜在出發前先就醫。楊醫師說,有乘客在飛機降落時感覺耳膜痛如刀割,可能是耳膜充血或是漿液性中耳炎。減少耳痛及中耳炎發生的預防方法,是在降落前30分鐘先服醫師提供的止痛藥及抗組織胺,或在飛機高度下降、耳膜壓力改變時,使用鼻黏膜收縮劑噴入鼻孔,以擴大呼吸道。

 有些乘客從飛機上往下看地面,會瞬間感覺頭暈,因為忽然失去水平面的視覺基準,使視覺與前庭配合不良;加上害怕掉下去的心理刺激副交感神經,因而出現手心冒汗、呼吸與心跳變慢,這是懼高症而非眩暈症。

 ■狗狗最會頭暈

 若是一般人乘坐快速交通工具,避免頭暈的方法是盡量與前進方向相同,且頭部盡量固定、勿轉來轉去。兩歲前的嬰兒,因內耳尚未發育完全,所以不會暈。至於寵物中,最會頭暈的是狗狗,所以常需探出頭喘氣、看遠方平衡;頭暈後果最嚴重的則是兔子,楊怡祥醫師說,耳部是牠的死穴,一暈頭過度即歸天。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