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警訊》這也痛那也痠 看你還敢不敢歪歪坐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健康警訊》這也痛那也痠 看你還敢不敢歪歪坐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08.24  中國時報
健康警訊》這也痛那也痠 看你還敢不敢歪歪坐
張翠芬/專題報導



  容易疲累、常腰痠 枕頭怎麼換還是睡不舒服 如果有這些症狀 你的脊椎可能出問題了

  姿勢不正、體態錯誤不只影響美感,對健康危害更超乎想像。退化性關節炎、骨刺、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這些關節變形問題不用說,就連失眠、頭痛、胸悶、胃痛、生理痛,許多莫名的疼痛和疾病,可能都和生活習慣不良、體態錯誤有關。

  同時擁有美國及加拿大兩國脊骨神經醫師執照認證的脊骨神經科醫師黃如玉表示,舉凡站姿、坐姿、睡姿、步態和運動,都對脊椎有深遠的影響。當身體不平衡時,體內的自癒力會先進行修復,加上初期症狀或不適感易被忽略,所以一般人常常未察覺脊椎已經開始產生問題。

  想要知道你的脊椎健不健康,不妨利用右邊表格自我檢測一下。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健康警訊》這也痛那也痠 看你還敢不敢歪歪坐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08.24  中國時報
《自我檢測》你的脊椎健康嗎?
張翠芬/專題報導



黃醫師提供幾個簡單的自我檢測指標,請大家自我評估一下,你的脊椎狀態是否平衡、健康。(符合以下敘述者請打勾,每勾選一項算一分)

★頸椎和胸椎

□不管用什麼枕頭,都不好睡。睡到一半易醒,醒了又睡不著。

□常常有落枕現象。

□不時感到頭痛、頭脹。

□肩頸經常痠痛,會不自覺聳肩。

□工作時電腦不在視線正前方,頸部常往同一方向轉動。

□肩膀越來越舉不起來。

□肩胛骨兩側易感到痠痛。

□覺得需要做深呼吸,否則會喘不過氣。

□身體好像越來越厚,被人說是「虎背熊腰」。

□容易感到疲累,精神不易集中,體力越來越差。

★骨盆及腰椎

□裙頭或褲頭會一直往某一邊跑。

□下雨時,一邊褲管溼的比較嚴重,或者容易踩到一邊褲管。

□走路時感覺雙腿沉重,抬不起來。

□很努力運動瘦身,看起來也不胖,小腹卻還是突出。

□無論怎麼運動,臀部還是很扁。

□常常腰痠,無法久站、久坐。

□早晨起床時,腰椎有僵硬感。

□生理期時,經痛、腰痠的感覺很嚴重。

□常常閃到腰。

□站著的時候,重心常傾向一邊。

★膝蓋和足部

□走路時膝關節會有喀喀聲。

□很難買鞋子,穿什麼鞋都不舒服,無法走太久。

□常扭到腳或絆倒、踢到東西。

□鞋子穿沒多久,鞋底鞋跟就磨壞了。

□走路有外八或內八傾向。

□腳底長繭。

□上下樓梯膝蓋很吃力。

□只能穿高跟鞋或平底鞋,否則不會走路。

□小腿肌肉發達,有蘿蔔腿。

□下班脫鞋後,腳大拇趾側邊紅腫。

脊椎健康解析

◆總分3~6分:錯位現象產生

總分在3~6分的人,也許目前還沒有疼痛感,但脊椎已經有錯位現象產生,需要做預防性的脊椎保養。這些初期的警訊不需太過擔心,建議平日多做伸展和運動來維持脊椎的活動力。

◆特定區塊3~6分:關節開始磨損

在頸椎胸椎、骨盆腰椎、膝蓋足部等某一特定區塊,如果出現3~6個警訊,表示該區塊的受力已經失衡,必須做詳細脊骨神經檢查,從根本著手徹底改善問題。還好問題只集中在某個區塊,其他的區塊尚未被影響,最好訂定個人運動處方來矯正。

◆特定區塊6分以上:關節與骨頭出現結構性變化

在某一區塊超過6分的人,表示關節和骨頭已開始產生結構性的變化,例如骨刺、拇趾外翻等關節變形,需要立即處理。因為身體已進入「受力的惡性循環」,問題不會自己好起來,一定要就醫解決。

◆每個區塊都有3分以上:全身脊椎相互牽制

各部位脊椎已經開始相互牽制了,這一類的人,更需要專業醫師協助,來確定身體的問題是從什麼部位產生錯位。生活作息上要作立即改變,才能跳脫出錯誤的受力循環。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健康警訊》這也痛那也痠 看你還敢不敢歪梠/> </span> </td> </tr> <tr> <td class=

未閱讀文章 MissC »

不良坐姿招來病



對於整日「坐」在辦公室的人來說,要說「不會坐」簡直有點令人發笑。但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坐姿的奧妙,什麼樣的人該怎麼坐,坐姿保持如何的狀態最佳,這些可都是你需要知道的。

二郎腿蹺出病

  長期持續不變的坐位工作,特別是蹺二郎腿工作,會給頸、背部造成持續的負荷,使背部肌肉、韌帶長時間受到過度牽拉而受損,從而引起原因不明的腰痛,但只要保持良好的坐姿,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正常,不會有什麼問題。

  此外,蹺著二郎腿久坐,由於雙腿互相擠壓,還會妨礙腿部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腿部靜脈曲張,嚴重者會造成腿部血液回流不暢、青筋暴突、潰瘍、靜脈炎、出血和其他疾病。

  在工作中您只要做到以下兩點,就可達到預防頸、背痛的目的:一是保持良好的坐姿,二是進行正確的椅上動作。

  正確的椅上動作為:首先,不要一種姿勢久坐不變,而應在2—3種安全的坐姿中不斷變換。其次,在坐椅上彎腰拾物時,應先將臀部前移至椅沿,一腳前移,一手撐在桌面,然後彎腰。第三,轉身拿東西時,整個身體應一同旋轉。第四,打電話時,切勿用頭和肩夾持話筒,而應以拿話筒一側上肢的肘部支撐在桌面上,以保持頭頸部處於中立、放鬆位。

舒服坐姿未必好

  並不是自己感到舒服的坐姿就是好坐姿。正確的坐姿應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兩下肢併攏。如有可能,應使膝關節略高出髖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則應在上述姿勢的基礎上儘量將腰背緊貼椅背,這樣腰□部的肌肉不會疲勞。久坐之後,應活動一下,鬆弛下肢肌肉。另外,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不宜坐低於20公分的矮凳,儘量坐有靠背的椅子,這樣可以承擔軀體的部份重量,減少腰背勞損的機會。

不良坐姿引發頸椎病

  頸椎病的根源是頸椎間盤退行變性後,椎間盤鬆動,繼而壓迫神經根、脊髓或椎動脈而引起的各種症狀。長期不良的坐姿或長久停留在電腦前,最容易造成頸項肌的疲勞,引起頸肩痛、項肌痙攣,甚至出現頭暈目眩;久而久之,勢必在成年之後過早地出現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導致頸椎病。

  電腦操作的正確坐姿,請確保坐著時整個腳掌著地。使用讓您的腳部平穩著地的可調節工作台、椅子,或者使用腳墊。如果使用腳墊,請確保腳墊寬度足夠使腿可以在工作區內自由活動。經常伸展腿部並改變腿的姿勢。要經常站起來離開工作台稍微走動和經常改變腿部的位置,使人整個放鬆一下。注意不要將箱子或其他物品放置在桌下,這樣會限制腿部的活動空間。

久坐不適成閉尿

  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宜久坐,已為許多人所共識,但前列腺增生患者坐的姿勢也是有講究的,當人正常端正坐的時候,重心自然落於前列腺的位置,坐的時間久了,增生的前列腺必然要承受體重的壓力,因而難免造成增生的前列腺向尿道管擴張,而壓迫尿道,嚴重者會造成排尿困難,甚至閉尿。如前列腺增生患者日常坐的姿勢有意識地將重心移向左臀部或右臀部(可以左右臀部適當輪換),就可避免人體重心直接壓迫增生的前列腺,從而避免或減輕增生的前列腺向尿道壓迫。長期用此方法,對增生的前列腺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保護作用。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健康警訊》這也痛那也痠 看你還敢不敢歪梠/> </span> </td> </tr> <tr> <td class=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台灣人常見的錯誤體態
uho
記者:林曉玲/整理報導



在台灣,特別是上下班尖峰時間,許多上班族走路方式是很「多元化」的:有腹部突出、走路呈外八字形的,有肩膀一高一低、走路時左右晃動的,有彎腰駝背、突腹翹臀的,有踏步時腳底輕微抖動的......。我在搭乘電扶梯的時候,也會觀察站在我前面的人的鞋底,十個人當中,大概有八個人左右兩邊的高度相差很多,或是鞋跟被磨得很嚴重。這些問題,都是很常見的「錯誤體態」。

你曾經想過你一天要走多少路嗎?脊骨神經科醫師黃如玉表示,每走一步路,你的骨盆、髖關節、膝蓋和腳踝就要承受一次身體的重量。脊椎和骨盆,除了在行走時需要支撐上半身的力量之外,不論站立或坐著,也都處於受壓的情形,而其中,又以骨盆帶(pelvic girdle)對於人的姿勢最為重要。骨盆帶是支撐人體重心的中心點,所以如果骨盆的位置傾斜,第一時間會反映在走路、站立、躺臥各種姿勢上面,而這些動作,又是我們每天都需要做的。

痠痛、骨刺來自姿勢不正

黃醫師陸續指出,像我們使用任何東西一樣,如果沒有好好的使用、保養,東西自然容易出問題、出狀況。當脊椎有問題的時候,初期階段還不至於產生很大的不適感,主要的改變是在重心的轉移。此時,身體會先用自己的「自癒力」(innate intelligence)嘗試解決,也就是用另一個區塊的力量,來輔助身體較為虛弱的區塊。過了一段時間後,身體會習慣這個錯誤的方式,於是那些些微的不適感(有時候甚至只是變得比較容易疲勞而已)就會慢慢的消失,但是這時候身體用力的方式和施力的肌肉群組已經有所偏差,所以會影響到站立姿勢、走路姿勢和脊椎的位置,體態和姿勢自然就會變得奇怪。

再過一段時間,身體才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警訊」,例如較頻繁的痠痛、頭痛等,通常我們還是會忽略這些訊息,以為跟先前的情形一樣,不舒服的感覺會慢慢消失。等到時間拖久了,疼痛的感覺越來越嚴重,我們才終於開始正視脊椎的問題。但是因為長期受力的不完整,脊椎的弧度、關節和骨骼早就已經變形,所謂的退化、老化、骨刺等,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生理痛和骨盆位置息息相關

黃如玉表示,對女生而言,生理痛可以說是揮之不去的惡夢。關於生理痛的發生原因有許多說法,包括心理層面的壓力過大、負面情緒;或是生理層面的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如以中醫的理論,就是人的身體太寒等等。從脊骨神經的角度來看,我們發現骨盆不正的女生特別容易有生理痛的困擾。因為骨盆保護著子宮,如果骨盆傾斜,就會間接影響到神經的傳達;神經傳達的訊息不正確,自然會有不正常的收縮。

事實上,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但很少人會去聯想到,生理痛的發生會和體態不正有關。其實,任何疼痛都是來自身體的直接訊息,即使是很普遍常見的疼痛,我們也不應該將之視為「正常」,而習慣性的忽略它。


(資料內容部份擷取自「體態決定健康」一書)
io: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