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也能做成塑膠袋!由澱粉大豆發酵取材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細菌也能做成塑膠袋!由澱粉大豆發酵取材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細菌也能做成塑膠袋!由澱粉大豆發酵取材
中廣
徐韻翔報導



細菌也能做成塑膠袋!國科會今天發表一項由國內化工學者團隊進行的新開發研究,利用澱粉、大豆等農產品,培養出微生物,藉以大量生產製造塑膠袋所需要的「聚酯類塑膠」,由細菌生成的原料,可以加工製成化妝品與盤子杯子等容器產品,最大特色在於生物可分解性,能夠大幅降低塑膠對環境的負荷。

方便、耐用的塑膠製品,一直是民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幫手,不過,不能在環境中自然分解的塑膠廢棄物,卻也成為破壞環境的兇手之一。一項由國科會推動、淡江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教授董崇民帶領團隊的研究開發,塑膠袋可以使用環保材料製成,就是利用「細菌」。

到底細菌如何成為塑膠袋?董崇民解釋,許多細菌在過量碳源以及缺少某些營養素時,會產生一種PHA物質,作為儲存能量或是碳源的物質,如果控制條件適當,培育微生物,就可以藉以大量生產聚酯高分子,經過萃取純化,最後就能夠得到符合要求的聚酯類塑膠,細菌則取自於澱粉、米糠與大豆等發酵生產。

他指出,把細菌進一步加工,不但可以製成塑膠袋,還可以製成化妝品、洗髮精罐等瓶瓶罐罐,也能做成盤子、杯子,運用範圍大,最大特色是,生物可分解,回歸大地,廢棄物不會對環境造成負荷污染。

一般泛用的塑膠是以石油原料生產,不易分解,國科會表示,這項塑膠原料的開發,除了環保,在原油價高的情況,也能降低對石油原料的依賴,未來如果提昇產品耐用性、降低成本,量產順利,相較於石化塑膠,更能降低節省石油裂解能源,符合永續發展趨勢。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