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記憶力】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7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活化記憶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調查:國人自覺腦力差 學者建議補蛋白質B群
中央社
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日電



你覺得自己的腦力好嗎?一家補品業者發表亞洲八國的調查指出,泰國人自覺腦力最好,台灣人只比墊底的日本人好一點。營養學者建議國人,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不妨補充維他命B群,吃優質蛋白質提振腦力。

這項調查中,超過八成的台灣受訪者認為腦力左右競爭力,影響個人工作表現,對腦力下滑有危機意識,樂於吃補腦營養品;相較之下,近年來展現旺盛企圖心和競爭力的東南亞各國,如泰國、新加坡,上班族對腦力表現的滿意度則遙遙領先。

調查顯示,台灣上班族認為休息或睡眠時間不足是影響腦力表現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老化和壓力等因素影響。在各項腦力表現指標中,台灣上班族則是較希望改善自己在記憶力、專注力和創造力的各項表現。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院長謝明哲指出,根據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報告,早餐進食後的十五鐘就有增強記憶力的表現,此時補給適當營養,腸胃吸收力最佳,能夠快速消化吸收營養,促進新陳代謝,進而補充腦部能量,讓大腦清醒過來。

他說,能活化頭腦的優質食物是含有優質蛋白質、脂質、維生素B群的食物,特別是優質蛋白質,可以促進腦部的靈敏度、判斷力與注意力;並且把握四個原則:選擇早晨進行健康補給、適度運動、充足睡眠、避免飲酒過量,就能讓大腦思緒清晰。

這項「台灣上班族腦力表現大調查」研究共在台灣、中國、香港、印度、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混合採用網路及面訪兩種方式進行,調查期間自去年九月二十二日到十月五日,受訪者為二十二到四十五歲全職工作者,有效樣本數共一千七百二十六人。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7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活化記憶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食物中維生素或可預防阿茲海默症
美國之音
記者:赫本2008年2月20日華盛頓報導



醫學研究人員發現,食物裡的維生素或許具有減緩患阿茲海默症的功效。

在發達國家以及若干發展中國家,由於一般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阿茲海默症(又譯為老年癡呆症)也成為一個問題。據估計,70歲以上的人,每7個人當中就有1人是阿茲海默症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比率也會上升。研究人員一直在設法延緩或者預防阿茲海默症。這種疾病的症狀是記憶力減退和體能變弱。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藥理學教授莎莉.葛瑞說,關於阿茲海默症,有一項理論是:這種疾病是人體細胞長期感受壓力的結果,人體新陳代謝過程當中所產生的自然化學氧化作用是造成這種壓力的原因。

莎莉.葛瑞教授說:「人體裡面有些分子具有很強的反應性,能夠摧毀腦部薄膜,導致記憶和思維的問題,所以有一個想法是,服用維生素E或者維生素C之類的抗氧化劑可以對這些分子進行中和,防止對腦部的進一步傷害,或者從一開始就對這種傷害加以預防。」

但是莎莉.葛瑞說,維生素E和C是否能夠減少患阿茲海默症的危險,相關的資料是有矛盾的。她和她的同事對3000名65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了研究,這些老人並沒有患阿茲海默症,他們先對這些老人做一次腦力檢驗,然後每兩年再檢驗一次,總共檢驗8年。

和維生素丸不同

莎莉.葛瑞說:「在研究開始的時候,我們要這些老人回答有關服用維生素補充劑的問題,這樣我們可以知道,他們所服用的是單純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C,還是多種維生素。」

莎莉.葛瑞說,研究人員預期服用維生素E和C或者同時服用這兩種維生素會減少患阿茲海默症的危險,但是「我們基本上沒有看到任何危險性減少的跡象,這使我們感到驚奇。」

莎莉.葛瑞說,從食物當中攝取維生素的人顯然會降低患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她說,來自食物的維生素可能和維生素丸有所不同。她說:「就維生素E來說,在藥房所購買的維生素補充劑可能只是一般食物當中所含有的8種維生素E之中的一種。這可能說明,為甚麼來自食物的維生素E和制做成補充劑的維生素E之間所存在的差別。」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7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活化記憶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3.10  中國時報
防止記憶力衰退 運動、學習不能少
湯文璇



 記憶力不佳不等於退化,台安醫院腦、脊椎神經內科醫師張秀文說,有很多老年人的記憶力還是很好,要想記憶力好,除了不可抗拒的疾病所造成的記憶力衰退外,其他還是要靠自己注意飲食、多運動、曬太陽、多做學習刺激。

 ★少動 導致思考模式出狀況

 張秀文指出,門診有愈來愈多人抱怨記憶力衰退,有老人也有年輕人,希望醫師能開點維生素B群或銀杏來幫助記憶力。不過,維生素B群吃多可能肝功能不好,銀杏促進微血管血液循環,但也不是什麼都能夠治,亂吃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人為動物,張醫師說,要想記憶力好,不動是不行的。運動和記憶力有關,如果坐1小時即起身走動一下,或做個簡單的柔軟操,都有助於思考。現代人常抱怨工作多、壓力大、記憶力差,其實都是無法做好自我管理,每天一坐在電腦桌、辦公桌前就不起身了。不動,會累積疲勞而不自知,短期還好,中長期就開始有視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講話思考模式行為出現狀況。

 張醫師說:「我們一直強調要運動,但要怎麼動、記憶力才會好?小孩子只要在戶外隨意跑跳運動。青壯年每小時離開座椅伸伸懶腰、轉動脖子,上下班盡量坐大眾捷運系統,採少量多餐式的運動法。老年人打太極拳、氣功,做點對關節組織結構有益的肢體活動,沒事到小公園和附近的老人閒話家常,都有助於記憶力。但是在做這些活動時都要放鬆心情,拋開一切公務雜物,效果才會更好。」

 ★部分疾病會影響記憶力

 張醫師說,除非患有阿滋海默症、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缺乏維生素B12、洗腎患者、糖尿病、肝腎功能欠佳,恐易造成認知缺陷,及疾病所造成的失智或記憶衰退,必須臨床診斷治療,其他民眾不論年紀,想要防止記憶力衰退,並非難事。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7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活化記憶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銀髮族,小心記憶力減弱!
uho
uho編輯部



一般而言,老年人在七十歲後,記憶力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減退。不過,老年人在短暫的記憶(即由數秒至一、兩分鐘)、久遠的記憶(如多年前發生的事件細節)和程序性的記憶三方面(如打太極的步驟)還能夠保持相當程度的記憶力。

此外,如果老年人仍然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尤其是掌握概念和技巧方面的學習,如下棋、烹飪等,對於防範記憶力的減弱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新店耕莘醫院老年專科醫師 劉惠賢表示,日常生活中會影響老年人記憶力減弱的因素,有下列幾項可能:

1.) 精神上不專心、心不在焉或是受到外界的干擾,以致分散了注意力。

2.) 身體過度疲倦,無法集中精神去接收資料。

3.) 平時缺乏運用及練習的機會。

4.) 自身的心理壓力與情緒方面的問題(如抑鬱、焦慮等)。

5.) 缺乏自信心,例如覺得自己蠢、無學識以及對接收新事物有所恐懼,因而過份消極。

而要注意的是,如果本身是罹患失智症的老年人,除了會有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外,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的能力也都會受到影響。

為避免老年人出現記憶力減弱的現象,老年人要維護及擁有良好的記憶力,首先,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維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助保持良好的記憶力;其次,透過重複的練習和運用適當的技巧可以改善和維持記憶力;最後,如果發覺老年人記憶力急劇衰退,影響到日常生活,甚至家居安全,一定要儘早求醫診治。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7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活化記憶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懷舊療法 能延緩老化
摺紙 繪畫促腦靈活

蘋果日報
報導╱余孟芬、楊琇雯



台灣目前約有46萬人有失智問題,但常被疏於照顧,導致記憶力持續退化、喪失生活功能。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任彭英傑表示,現在有種懷舊療法是透過團體和主題引導,讓患者分享經驗來延緩退化。國外懷舊療法已施行約10年,證實能使記憶力延緩退化1到3年,與未治療的患者相比,退化速度明顯趨緩。


小辭典 懷舊療法
懷舊療法(Reminiscence Therapy)是藉由回想對自己具特別意義事件的心智過程,藉著有組織地回想及分享過去發生的生活經驗,將經驗重新組織,可提升自尊心、自信心及減輕憂鬱情緒,也可增進患者與他人的溝通來肯定自我價值。


這樣做

團體分享增自信心
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失智症患者大多被家人鎖在家裡,或請看護照顧。失智症有分程度,但無論失智症到什麼程度,都適合團體治療,不該獨自悶在家裡。須4人以上的團體進行,由精神科醫師引導分享內心感受和生活經驗,經由團體討論來刺激回想,獲得他人的認同,進而滿足自信心和優越感。

用主題或物品引導
懷舊療法會選擇老人家有興趣的主題,如婚嫁習俗、戰爭經歷等,或包粽、搓湯圓等傳統烹飪,透過熟悉的記憶和畫面,適時鼓勵與引導回憶,提升老人家自信心並感受到尊嚴。身旁的人需安靜聆聽並認同,勿敷衍、吐槽或反駁,會影響失智症患者的自信心,易引起反感和不愉快。

避免讓老人單獨在家
楊聰財醫師表示,很多家屬會選擇讓失智老人在家看電視,或獨自坐在家裡發呆,無法開口交談,沒有和人群互動,就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能力,所以和家人之間的互動相對來說也很重要。可在飯後一起聚在客廳或房間,選擇老人家喜歡的主題或物品來討論,讓他盡情地說出來,記憶力較不會持續退化。


可搭配

摺紙防智能退化
失智症後期的智能會逐漸喪失,甚至行動不便,可做職能治療保持指頭靈活度,延緩智能退化。透過摺紙、繪畫等刺激創造力和想像力,來表達情緒,並訓練手指精細動作等。楊聰財醫師表示,做手工藝或陪患者上市場買菜,能訓練肌力並有成就感。

讀報紙刺激思考
失智症最明顯的是記憶力下降,主要以近期記憶為主,多數失智症患者會記住早期生活經驗和遠期記憶,但72小時內做的事很快就忘了。楊聰財醫師表示,平時可多對話互動來刺激患者思考,如讀報紙,減緩短期記憶退化。也可教看月曆或時鐘,維持時間性和判斷能力。


報你知 選擇優良照護中心
現在有很多日間照護中心有提供失智症照顧服務,家人可依照醫師判定的患者失智程度,幫忙挑選有政府許可立案的照護中心,可上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查詢,再與合適的照護中心聯絡。
台灣失智症協會查詢網址http://www.tada2002.org.tw/index_news.php?ncid=4&nc2id=34


專家說


打牌 拼圖也可以
(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楊聰財)
輕微失智者可多下棋、打牌與拼圖等腦力訓練,或養成把事情寫在筆記本上的習慣,也有助於延緩記憶力和手部肌力的退化。

家人也要穩定情緒

(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 一般精神科主任 彭英傑)
失智症患者情緒易低落、暴躁,且疑神疑鬼、妄想,家人要適時安撫,並自行排解壓力,否則家人也可能情緒不穩。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7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活化記憶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喝茶益腦 防癡呆
中廣




新加坡科學家發佈研究報告說,喝茶有益大腦,可減緩腦細胞衰老,使老年人保持頭腦敏銳。

新華網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精神醫學專家研究報導:所有茶都有這種功效。

這項研究以兩年時間研究兩千五百名55歲以上中國人的喝茶習慣,對他們的健康狀況、注意力、語言運用能力和空間視覺能力進行評估,同時監測他們的喝茶量。

研究結果顯示,三分之二喝茶者兩年間記憶力測試成績相當。相比之下,百分之三十五不喝茶的人測試成績下降了,這意味著整體認知能力下降。

科學家發現,茶葉的天然成分「兒茶酚」可以阻止有害蛋白累積,保護腦細胞,維持大腦認知能力。

不過研究人員也提醒說,想長保頭腦健康青春,只喝茶是沒用的,還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7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活化記憶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生活中小技巧有助改善健忘
大紀元綜合報導



據美國「直播科學」(LiveScience.com)科學網站報導,與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出現健忘等記憶方面的問題,且隨著年齡增長,這種差別愈明顯。

美國明尼蘇達州梅奧診所的羅斯巴德.羅伯茨教授,從2004年開始,追蹤兩千名七十到八十九歲銀髮族健康狀況,結果發現16%的人出現輕度認知障礙,10%的人有癡呆症跡象。其中男性出現輕度認知障礙的機率是女性的1.5倍。而在試驗中,男性對於生活細節,例如物品擺放位置等問題,記性更差。

研究人員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減退屬於正常,但是如果經常遺忘一些常人都能記住的事情,或者忘記一些有規律的事,像是忘掉每週例行召開的會議,那就要警惕是不是已經開始有認知障礙。一般而言,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比普通人高三、四倍。

要如何克服健忘?專家表示,對於正常老化的健忘目前並未有特殊的治療,但可利用一些方法及細節幫助克服健忘的現象:

◆養成規律的習慣
例如常用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避免東西胡亂放置,能減少健忘的發生。

◆消除干擾記憶的因素
減少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疲倦、心情緊張、焦慮或憂鬱、睡眠不足等干擾記憶的因素。

◆善用符號
符號的意義往往大於文字,一旦記住,常能歷久不忘。例如公司的商標、宗教的標誌。

◆多用聯想
可利用環境及類似的音韻來幫助學習及記憶。

◆利用提示方法
利用小抄、筆記本、請別人提醒、重覆訊息或大聲誦讀,以聽覺、視覺及語言等感覺刺激來幫忙。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7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活化記憶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老≠腦力差 資料吸收更多
中時
諶悠文紐約時報廿日報導



年紀大的人在派對上記不住賓客姓名,往往以為是老來智力減退所致。可是有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此一假設經常是錯的。

研究發現,老化的頭腦只是吸收更多資料,並試著從一堆雜亂的資訊中進行篩選,這樣做從長遠看是有好處的。新版本的神經學書籍《大腦研究的進展》(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便對這些研究做了分析。

該書指出,有些人的頭腦確實會隨年齡增加而變差。65歲以上的美國人有13%罹患阿滋海默氏症。

但對大多數老年人來說,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是注意焦點逐漸擴大,使得他們難以專注於一個姓名或電話號碼這樣單一的事情。雖然這會令人感到挫折,但卻有實際用處。

哈佛大學心理學研究員雪萊.卡森表示,注意力分散未必是壞事,這也許可以擴增意識所能取得的資訊數量。

譬如,研究員要求受試者閱讀一段文章,其中隨便插入一些意想不到的文字或成語,結果60歲以上的成年人閱讀速度會比大學生慢許多。不管插入的文字意思為何,學生組都保持一貫的閱讀速度,但長青組在碰到與文章主題有關的語詞時,速度會變得更慢。這顯示,他們不只發現了多餘的資訊,還將這些資訊消化處理。

接著這兩組接受問題提問,答案可能就是那些亂加的字詞,結果長青組的回答比學生組好很多。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林恩.哈雪指出,對年輕人來說,他們彷彿從未分心過,而年長者因為留存了所有多加的資訊,突然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他們能夠把先前吸收到的資訊轉換到另外的情境。

在現實世界,這類傾向會產生很大的助益。現實生活中,資料的重要性未必很清楚。哈雪博士表示,注意力範圍寬廣可能讓年長者比年輕人更能了解狀況,以及環境中隱含的間接訊息,而這可能是一般人認為長者較睿智的一個重要原因。

卡森等人在2003年做了一項研究,讓學生接受密集的資訊轟炸,測試他們不理會非相關資訊的能力。結果發現被認為愈有創意的學生(藉問卷調查評斷其創造力),忽略不必要資料的能力愈差。結論是,篩選和設定優先次序的能力降低,可能反而有助於原創性思考。

卡森表示,這種現象經常與腦部的前額葉皮質區活動減少有關。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受傷或病變導致這個區域活動減弱的人,對於追求創意會變得更有興趣。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7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活化記憶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持續健忘1年以上 恐患失憶症
蘋果日報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覺得自己記性差、易忘東忘西,以為自己得了失憶症,找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求診,但台中澄清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謝良博表示,記性差只是生活作息的生理反應,長期睡眠不足、壓力大、過度疲累所致,使注意力下降,記性跟著受影響。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傅中玲從門診中發現,這些認為自己記憶力不好的人,8成以上都不是真的失憶症,不過也要提醒,如果超過1年健忘、易精神渙散的狀況未因作息正常而改善,就有失憶症風險,應盡快就診。


記憶差毋需藥物控制
謝良博醫師表示,30歲後記憶力會開始下降,有健忘、迷糊的人,易覺得自己罹患失憶症。現代人睡眠不足、熬夜、失眠,加上生活壓力大、過勞,常使得注意力無法集中。謝良博醫師發現門診中,記性差者有增加的趨勢,且年齡層多集中在20到40歲。傅中玲醫師提醒,記性不好其實不需治療或藥物控制,只要調整生活作息,睡足6到8小時,放慢生活步調、減少工作量等,有助恢復記憶力。


自我檢測降失憶風險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醫師黃婷毓表示,失憶症不是疾病,只能算是一種症狀,原因包括車禍外傷、情緒刺激、身體血管病變致腦損傷等,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失憶症,並非老年人專利。傅中玲醫師表示,臨床上簡單的記憶力自我檢測法,可請旁人唸15個單字或名詞,每個名詞複述5遍,15分鐘後請測試者依照記憶依序唸出剛才背的名詞,若記得8個以上的名詞,其實記憶力還在不錯的範圍內,若低於8個,表示大腦的記憶區可能出現一些問題,但這並不表示罹患失憶症,可進一步做腦部的斷層掃描,找出引起失憶的原因,再選擇適當的治療。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7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活化記憶力】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增強記憶有良方 十項研究報你知
大紀元
記者林安柏編譯報導



維持大腦的靈活一直是上了年紀的人最關心的課題,每個人總是希望可以安然地度過他們的黃金歲月,而不願苟延殘喘度過餘生。根據美國非營利公共教育機構「美國研究」(Research!America) 2006年的調查,成年人恐懼喪失心智功能的比例,較恐懼失去身體功能的高出兩倍。

正確的生活方式可增強記憶

新書《抗阿茲海默症處方》(The Anti-Alzheimer's Prescription)作者佛坦尼斯(Vincent Fortanasce)博士表示,心智的靈活與心智的能力是有區別的。心智靈活指的是我們處理多項事物的能力與速度;而心智能力則是我們推理與運用經驗的能力。當人們逐漸變老,心智的靈活度與身體的靈活度也隨著逐漸喪失。但是只要我們多注意,即使上了年紀,心智能力也可以維持,甚至是可以增強的。

談到保持心智靈活的方法,大家都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如玩玩字謎遊戲。但一項新研究指出,生活方式的選擇,其重要性遠遠大於人們所認為的,尤其是在記憶力方面。從飲食、不當的藥物治療至賀爾蒙改變,都有可能影響人的記憶力。

錯誤的生活方式或飲食選擇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反效果,以下有關增強記憶力的十項研究,事實或許出人意外。

1.豆腐

豆腐雖然總被歸類為健康食品,根據英國牛津大學最近的研究發現,多吃豆腐對老年人的記憶力有害。在700位老年受測者中,每天至少吃一次豆腐,罹患老年癡呆症或記憶力減退的風險便增加許多。研究者研判黃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對年輕人或中年人的神經有益,卻不利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

2.碳水化合物

佛坦尼斯博士說:「如果你想遠離阿茲海默症,那最好現在開始少吃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對腦的危害,就如同香菸對肺的危害。」

大量地食用精製的碳水化合物,會擾亂體內的胰島素濃度,並且造成乙型類澱粉質及其先驅蛋白質(beta-amyloid proteins)的不正常累積,毒害腦細胞而導致阿茲海默症。佛坦尼斯博士也強調,食物攝取的均衡與順序一樣重要,那就是三分之一的碳水化合物、三分之一的白質及三分之一的脂肪。

3.熱潮紅

中年婦女體內雌激素的變化,也可能是造成健忘的一項主因。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的研究首次證實了更年期婦女熱潮紅症狀越多,記憶力就越差,尤其是在語言記憶方面,如對名字與事件的敘述。而通過電子儀器的測試也發現,婦女熱潮紅的次數遠比她們所透露的要高出40%。也就是說,婦女們受到更年期症狀的影響,比她們自己所知道的要大得多。負責此研究的馬奇(Pauline Maki)教授說:「婦女應該對自己所面臨的症狀感到釋懷,因為這只是自然的生理現象。」

4.吸菸

根據《內科醫學檔案》發表的研究,中年人吸菸可能也是造成記憶力減退的原因。如果這還無法使老菸槍們戒菸的話,本研究同時也顯示,長期戒菸者在記憶與詞彙的認知能力上所受的損害較少。

5.降膽固醇藥物施德丁(statins)

另一項由密西根大學流行病學教授漢恩(Mary Haan)主導的研究有驚人的發現:服用降低膽固醇的藥物施德丁可能有益腦力,原因是此藥可降低胰島素的分泌,而胰島素與老年癡呆症有關。漢恩表示,服用施德丁五至七年,罹患癡呆症的機率減少一半。不過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並不贊同將該藥用於這種特殊用途,施德丁可能對大腦有何益處尚不明朗。

這項研究同時也顯示,我們的許多行為經常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的認知功能與記憶力。就如同佛坦尼斯博士所說的:「人擁有的控制力超過自己的想像。」

6.甲狀腺分泌失調

據《梅育醫學學報》(Mayo Clinic Health Letter)五月份發表的報告,甲狀腺功能不足常伴隨著記憶力喪失,因為甲狀腺分泌的賀爾蒙可以幫助控制許多身體機能,如心跳、心情與記憶等。老年人也可能只出現一種症狀,如記憶衰退或腦力退化,不過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藥物治療獲得改善。

7.沮喪與焦慮

2007年《神經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經常擁有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人,認知上的傷害比一般人多了40%,包括記憶力與其它認知上的問題。

8.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不僅影響人的工作、睡眠、日常作息功能,還會損害記憶力。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去年的研究發現,在24位受慢性疼痛折磨半年以上的病人中,經受測顯示有三分之二的人明顯有注意力與記憶力瓦解的問題。

9.婚姻狀態

瑞典的新研究首次指出,中年時期的婚姻狀態與老年時期的認知功能有關。而芬蘭對1400多名中年人長達21年的追蹤研究顯示,中年有伴的人比起單身、分居、離婚或鰥寡之人,認知的障礙大幅減少。

10.吃魚

《神經學》期刊上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老年人多吃魚可以預防記憶力衰退。他們針對2300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做了研究,發現每週食用三次以上富含omega-3脂肪酸的烤魚(如鮪魚、鮭魚、鯖魚、鯷魚等深海魚類)的老年人,罹患癡呆或中風的危險率降低了近26%。不過作者西斯科維克(David Siscovick)博士表示,吃烘烤的魚類比較好,而煎炸的魚類就沒有這個好處。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