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
根據一項新研究顯示,神話中描繪的美女多半膚色白皙似乎有科學依據,因為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分種族的男性潛意識中似乎都較受膚色較淺的女性所吸引,但女性卻較喜歡膚色較深的男性。
根據英國獨立報十六日報導指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所有種族中,膚色淺的女性都被視為理想對象,而男性的這種偏好則是來自有關道德價值的假設,男性潛意識中把淺色皮膚與純真、純潔、謙虛、處女、易受傷害與善良等特質聯想在一起。但對女性而言,膚色較深的男性則代表著性能力、男子氣概、神秘、邪惡與危險。
研究人員針對逾兩千張廣告照片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白種女性的膚色要比白種男性淺上十五.二%,黑人女性膚色也比黑人男性淺十一.一%。
道德價值偏好 影響審美判斷
據主持研究的社會學家包曼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審美偏好其實反映出的是道德價值偏好,自古以來文化就對女性的長相與舉止有許多理想,淺色與深色也象徵著特定意涵,因此人們會在潛意識中把這些道德觀偏好與女性聯結在一起。
分析發現,如果廣告模特兒全為白種女性,其中膚色最深者更容易被要求穿著較清涼的服裝,如露出腰腹,或僅著內衣及類似服裝。膚色較白的模特兒則多半穿著保守,擺出友善、快樂和誠實形象。
包曼教授認為,這些反映出美學與道德價值判斷的關連,一般而言膚色較白女性為最主要美麗典型。也有少數人較偏好膚色較深女性,這種審美觀似乎與把這類女性視為較性感的觀點並存,膚色較深的女性常被視為行為較不檢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