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種老藥新用治凍瘡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十二種老藥新用治凍瘡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十二種老藥新用治凍瘡


西藥

硝苯地平:有人治療凍瘡患者109例,口服硝苯地平10毫克,每天兩次,多數患者用藥後72小時奏效,疼痛和癢症狀3~5天消失,效果很好。硝苯地平治療凍瘡的機理目前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但臨床效果還是不錯的。
山莨菪鹼:口服山莨菪鹼5~10毫克/次,3次/天,或肌注10毫克/次,2次/天,或外用0.3%~0.5%的軟膏治療凍瘡很有效,且治癒時間多在7天內。對有潰瘍形成者應與抗生素聯用,如紅黴素、新黴素。

肝素凍瘡膏:肝素凍瘡膏系肝素鈉與維生素E組成的複方製劑。肝素具有抗凝作用,可降低局部血液黏度,配合維生素E治療凍瘡,療效較樟腦類製劑好。

雙嘧達莫乳霜:雙嘧達莫(潘生丁)有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人用此乳霜治療286例凍瘡患者,經5~7天,痊癒279例,效果很好。

中成藥

七釐散:適合治療未潰凍瘡。取七釐散適量,加白酒少許,調成稀糊狀,攤在消毒紗布上,敷貼患處,每日早晚各換藥1次,連續用藥3~5天,能消除紅腫硬結,使凍瘡痊癒。

跌打丸:適合治療未潰凍瘡。取跌打丸3~5粒,搗碎,用白酒少許,調成稀糊狀,外敷患處,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早晚各換藥1次,連續用藥3~5天,能使紅腫退、硬結消,凍瘡得愈。

傷濕止痛膏:適合治療未潰凍瘡。先用熱開水待稍溫清洗患處後,另取紅辣椒末少許撒在傷濕止痛膏的中央,貼在患處,每天換藥1次,連續用藥3~5天,可加快凍瘡痊癒。

雲南白藥:適合治療已潰凍瘡。取雲南白藥粉末適量,撒在凍瘡潰爛處,一日3次上藥,不需敷料覆蓋,連用5~7天。

京萬紅藥膏:適合治療已潰凍瘡。患處進行常規消毒後,取京萬紅藥膏適量,塗在凍瘡潰爛處,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用5~7天,有止痛消炎、生肌解毒作用。

樟腦製劑:樟腦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常常與辣椒酊、桂皮油、冰片、顛茄酊、苯酚等組成的凍瘡膏、凍瘡涂膜等複方製劑,治療凍瘡有一定療效。

蛇油凍瘡膏:此藥用途範圍廣,由凍瘡引起的紅腫、疼痛、癢、乾裂、潰瘍,均可使用,效果良好。使用前,將凍瘡患處用溫開水加少量食鹽浸泡15~20分鍾,擦乾,取蛇油凍瘡膏均勻涂於患處,輕揉2~3分鍾,每日4次 。

十滴水:將凍瘡患處用溫水浸泡洗淨後,用乾淨的棉球或紗布蘸上十滴水,反覆擦拭患處至發熱,早晚各一次,一般三五天即可見效。凍瘡初起時使用效果更佳。對已形成潰瘍或繼發感染者,用十滴水的稀釋液(相當於原液的2%。)浸濕紗布敷,2次/天,每次20~30分鍾,也有很好的收斂作用。也可先用紅黴素軟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後再用十滴水來治療。另外,冬天出遠門時,用十滴水擦在易凍傷部位,亦可禦寒防凍。

來源:六味論壇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