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記者楊思瑞台南縣十日電
醫師指出,隨著工業化及環境的污染,膀胱癌的發病率逐漸增加,除了染料工業、油漆或印刷工人等職業接觸者外,吸菸者及曾有烏腳病流行的地區罹患率也較高。近年來研究發現,同步性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有時與膀胱切除一樣有很好效果,提供患者在手術之外的選擇。
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建良今天表示,膀胱癌最常見的初始症狀是血尿,特別是無痛性血尿,超過八成的膀胱癌病人皆因血尿出現而前往接受檢查,因此若年紀較大的人發現這種症狀,就要考慮膀胱癌的可能性。
他說,在國內外的各項研究中發現,吸菸者罹病機會比不吸菸者高出五倍之多,經常接觸芳香胺和相關複合物者,發病率為平常人的三十倍;另在嘉義的布袋、義竹、台南縣北門、將軍、學甲等地好發率也較高,早期認為可能因長期飲用含砷量過高的地下水所致,但在自來水普及後仍是如此,原因還有待深入研究。
除了不要吸煙外,林建良指出,由於芳香胺也存在於工業染料或油漆內,民眾可避免長期性接觸;另外,不濫用止痛藥、避免使用來路不明中藥、不要憋尿,高危險群應定期前往醫院檢查尿液。
林建良表示,一般侵犯到肌肉層的膀胱癌就需進行膀胱切除手術,但在歐美國家多項臨床研究中發現,病人在作完經尿道腫瘤切除術後,接受同步性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後,約有三分之二的病人能保有完整膀胱,且其五年和十年無疾病存活率並未降低,長期副作用也僅在少數病人身上發生。
他說,近來也發現多項新藥在臨床上有很好的反應,對膀胱癌患者來說,在切除整個膀胱之前,也可先尋求同步性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