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怎麼吃? 榴槤要忌口、精緻加工食物要少吃...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糖尿病患怎麼吃? 榴槤要忌口、精緻加工食物要少吃...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糖尿病患怎麼吃? 榴槤要忌口、精緻加工食物要少吃...
NOWnews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國內約有110萬人飽受糖尿病困擾,統計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醫師表示,現代人生活及飲食型態改變,高油高糖、生活壓力及久坐少動,罹患糖尿病的年齡有下降趨勢,而透過定時監測血糖,則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第一道防線。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2006年6千多筆的抽樣調查發現,多數糖尿病患者未達理想的控制標準(糖化血色素<7%,空腹血糖90~130 mg/dL,餐後<180 mg/dL),其中僅1成病患遵循在一周內至少測量2次血糖的建議標準。

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患測量血糖的好處,在於可以觀察同一餐的餐前與餐後的變化,作為食物中醣類的分量的自我管理。他指出,食物的選擇很重要,糖尿病應選擇少油、少糖、少鹽及高纖的食物,其中糙米、蕎麥類又比麵食類為優,燕麥片又比綜合玉米麥片來得更好,總之,高纖食物比加工多的精緻食物為佳。

某些高糖量的水果,也是讓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的元兇之一。游能俊說,榴槤糖分尤其高,糖尿病患最好忌口。此外,椰子汁大約只能攝取約120C.C.,整顆椰子汁捧著喝不知不覺就會喝進4、500C.C.,非但不能降火氣,相對會加速血糖快速上升。

游能俊更進一步說,空腹及飯後測得的血糖數值差距應維持在30至60mg/dL之間,如果糖尿病患在空腹時的血糖為100mg/dL,飯後2小時增為200mg/dL,就代表血糖數值至少超過40mg/dL,就應該積極調整飲食種類了。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患怎麼吃? 榴槤要忌口、精緻加工食物要少吃...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根薯條或1碗稀飯 血糖就飆高
聯合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餓了吧,來碗稀飯。醫師提醒,這碗簡單食物卻可能是導致血糖飆高的禍首!醫師表示,薯條、稀飯、米飯、玉米麥片等食物,都容易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激升,建議糖尿病患者養成餐前餐後量血糖的習慣,藉此發現哪些食物碰不得。

沒時間運動、經常坐著工作,加上飲食時間不固定,讓替人看病的醫師也成為糖尿病高危險群,不少糖尿病醫師嘗試透過運動及飲食,配合藥物控制血糖。而固定量血糖,也是控制血糖好方法,還能找出自己不能吃哪些食物。

南部一家醫學中心副院長,每天測量飯後及飯前的血糖值,並記錄飲食內容,發現薯條是造成他血糖飆高的主因,只要兩根,就會破壞他的血糖值,讓他從此不敢再吃薯條。

開業醫師游能俊表示,測量飯前飯後的血糖值,有助於瞭解糖尿病患的血糖變化,如果餐前及餐後的血糖值相差30至60,屬於正常,但超過60,則顯示血糖控制不良。

游能俊指出,有些病患以為自己吃得少,應該不會造成血糖飆高,其實不然。臨床就發現,有人只喝了一碗稀飯,血糖卻急速飆高,有人則是喝了一杯牛奶,血糖也急速上升。

游能俊強調,稀飯、米飯、玉米麥片都屬於精緻食物,只要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速度太慢,趕不上血糖速度,就會造成飯後血糖值的急速上升。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每天測量血糖,可以幫助自己找到造成血糖飆高的食物,並盡量少吃,只要血糖飆高,就立即用藥預防症狀繼續惡化。

不過,有人測量血糖時,總覺得機器有誤差,因為一口氣測試了五根手指頭,卻出現不同的數值,游能俊認為,一般血糖機存有編碼的問題,必須經常校正,才能獲得較準確的結果。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3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患怎麼吃? 榴槤要忌口、精緻加工食物要少吃...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4.17  中國時報
免調碼血糖監測 低誤差
陳旻苹/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進行自我血糖監測要小心,美國一項調查研究顯示,使用手動調碼之血糖機誤差值可高達43%,這些誤差可能導致注射胰島素時劑量上的判斷,嚴重時可能會威脅到病患的生命健康。

 台中有名計程車司機,每天在同一處小解,久而久之竟有個螞蟻窩,經過檢查才發現是糖尿病惹的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游能俊表示,糖尿病患者只要確實透過測量血糖值,來調整飲食、規則用藥、適當運動,可控制糖尿病。

 但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2006年6千多筆的抽樣調查發現,大多數患者未達理想的控制標準,即糖化血色素<7%、空腹血糖90-130 mg/dL、餐後<180 mg/dL。

 定期量血糖,是糖尿病患自我監測健康狀況的第一道防線。香港確進糖尿專科中心醫務總監陳諾昨(16日)在台指出,香港每8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患者多半會利用血糖機監測控制血糖水平,其中,有13%使用手動調碼血糖機而致錯誤調碼。

 他說,傳統血糖機誤差值以人為疏失為主,其中以病患使用血糖機錯誤調碼最常見。目前新研發的免調碼血糖機不用手動輸入編碼,減少試紙交叉汙染或受潮,需血量約0.001cc且5秒可呈現測試結果,而得到較為精準的數據。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