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紅麴對健康的好處多一椿!台大研究團隊經過長期動物實驗,證實紅麴的發酵產物有抗氧化、抗發炎及抑制阿茲海默症類澱粉樣蛋白沈積的作用,可延緩病程惡化,並有改善記憶學習功效。這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發現,已刊登在國際知名科學期刊上,引起醫學界關注。
台大生命科學院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所長潘子明研究團隊,長期對紅麴進行研究,上述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的《神經科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潘子明表示,台灣和許多已邁入老年化社會的國家相同,阿茲海默症引起的大腦退化疾病增加,未來是社會極大負擔,如何預防及治療,各國都積極投入。
台大團隊實驗 老鼠記憶力較佳
台大研究團隊針對紅麴與阿茲海默症進行一系列研究,在老鼠大腦海馬迴注入類澱粉樣蛋白,讓老鼠罹患阿茲海默症。再將老鼠分組,連續廿八天為老鼠注射類澱粉樣蛋白,再比較每日餵食一倍劑量和五倍劑量NTU568菌株生產的紅麴米,和未吃紅麴米老鼠的記憶學習能力。
結果顯示,吃紅麴米的老鼠確實比較聰明,碰到危險時懂得迴避,參考記憶和工作記憶較好,能在較短時間內找到目標。解剖老鼠的大腦,吃紅麴米的老鼠腦中類澱粉蛋白沈積明顯較少,雖然大腦繼續受類澱粉蛋白破壞,但紅麴發揮保護效果,阻止類澱粉蛋白纖維化,並減少在大腦海馬迴組織的沈積。
由於膽固醇與高熱量飲食會造成阿茲海默症病情加重,研究團隊也發現,紅麴可提升神經保護因子的生成,改善記憶學習能力。這些研究今年已陸續刊登在《Applied microbiology & technology》應用微生物與生物技術雜誌網站,並再次受到神經科學研究雜誌青睞。
開發保健食品 先研究降低毒性
潘子明表示,中國人對紅麴應用在膳食及醫療已有千年以上歷史,目前紅麴醫療保健功效在醫界極受重視。紅麴菌含許多具生理活性的代謝物,目前研究較完整的成分包括降膽固醇合成功效的monacolins、降血壓功效的γ-胺基丁酸(GABA) ,加上它含有抗氧化物質,多元效能未來可做預防阿茲海默症之用。
依潘子明的動物實驗推算食用劑量,相當於每人每天食用二公克NTU568紅麴米,即可發揮保健功效;台大目前正進行技術轉移,未來可望開發成保健食品。
潘子明強調,紅麴有許多種菌株,並不是所有種類都有保健功效;發酵方法也影響功效,因為紅麴中含有一種抗菌物質citrinin,對腎臟有毒害作用,如何降低毒性,提高有效成分才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