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患者 服藥後12周 應監測病毒量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B肝患者 服藥後12周 應監測病毒量

未閱讀文章 MissC »

B肝患者 服藥後12周 應監測病毒量
e抗原轉換率為最新用藥標準

蘋果日報
報導╱余孟芬、楊琇雯



昨(12)日在香港舉行的國際肝病會議公布最新治療指引,開始治療第12周的病毒含量非常重要,醫師可根據讀數檢測是否達預期效果,視情況換藥,也讓患者有機會停藥,緩和患者對終身服藥經濟負擔的憂慮。另外,在進行藥物治療前,可從病毒量和e抗原到40歲仍維持陽性、沒有轉成陰性這2個指標來預測肝癌持續惡化的可能,而決定使用的藥物。


先了解

台灣人對藥物反應較好
B肝病毒在體內繁殖時,製造的蛋白質稱為e抗原,e抗原陽性表示血液中仍有許多B肝病毒,同時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對抗e抗原的抗體,稱為e抗體。e抗原消失呈陰性、e抗體出現呈陽性時,表示患者對B肝引起的發炎的自身免疫反應增加,體內B肝病毒濃度和活性都降低,肝發炎情況已不明顯,所以e抗原血清轉換是重要指標,病人達到這指標時,可考慮停藥。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朝偉表示,以亞洲國家過去經驗來看,在第24周的病毒數若少於300隻,2年後e抗原消失的機率將有52%。而美國基因型不同,在第24周病毒數若少於300隻,2年後e抗原消失機率也僅有22%,機率是台灣的一半。

台灣陰轉關鍵年齡40歲
有研究指出,亞洲人在表面抗原消失率的表現明顯低於歐美,台灣地區的B型肝炎病人,大部分都是在母親生產前後垂直傳染而來,病程較長,加上病毒基因型不同等原因,較不容易治癒,療程易被拉長。台灣在40歲是治療的關鍵期,而有研究指出,歐美由於基因型的不同,陰轉關鍵年齡提前到30歲,相較之下,台灣比歐美晚了10年。

不應等抗藥性出現才換藥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高嘉宏表示,不應等到抗藥性出現才換藥,因為體內會存有原發性反應不良的病毒,在第12周時若病毒量從原本的1萬隻僅下降到4、5000隻,未減少到原本病毒數的1/10,如1000隻,就要考慮換藥或加藥。所以建議病患在服藥的第12周和第24周都應檢測病毒量;另外,在第12周檢測的另一個目的也是觀察病患的遵從性如何。到了第24周,進一步觀察病毒量是否偵測不到,若出現抗藥性或抗病毒藥效不佳,就會趕緊換藥。


提醒你

出現抗藥性應加藥
用藥後每3個月應檢測1次病毒濃度,確定藥物效果。高醫附醫肝膽胰內科主任莊萬龍表示,由於產生抗藥性位置不同,合併服用有互補作用。如服用干安能出現抗藥性,可合併用干適能;若用干適能出現抗藥性,可合併用干安能。

B肝口服藥物分類
類型/藥物
核苷酸:干適能
核苷:干安能、貝樂克、喜必福

懷孕婦女也能服藥
喜必福和貝樂克為確定染上慢性B肝的病人,提供更多選擇。對有特別需要的B肝患者如懷孕婦女尤其重要,這是治療指引首次建議婦女在懷孕後,可繼續服用B類藥物。許朝偉醫師表示,喜必福經由臨床試驗證實和通過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評估,孕婦要治療B肝只能吃喜必福,安全性最高。

B肝治療藥物適合族群
藥名/適合族群
干安能:發炎情況嚴重、有經濟考量者
干適能:適合輕微發炎情況、有黃疸、腹水或肝功能失常患者
貝樂克:緊急發炎、未接受過任何治療藥物、第一次接受治療者
喜必福:已出現嚴重發炎情況者、孕婦
干擾素:適合短期治療、急性肝炎者、女性、沒有如腎衰竭等併發症


要注意

病毒量偵測不到才可停藥
APASL建議,接受治療的病人在服藥後的第3個月、第6個月、第9個月和第12個月都要抽血做檢測,觀察病毒量和e抗原血清轉換率。莊萬龍醫師表示,對e抗原測試呈陰性病人,如連續3次、相隔最少6個月的檢測中,e抗原血清轉換呈陰性、病毒含量偵測不到,可考慮停藥。

干擾素僅適合短期治療
曾有研究指出,施打干擾素1年,e抗原血清轉換率高於干安能,適合病程短、短期治療、有急性肝炎病史者。雖干擾素有助於帶原者的e 抗原陰轉,但表面抗原仍存在,部份病人在停藥後會再復發。並非所有B 型肝炎病人都適合干擾素,如已失去代償功能的肝硬化病人就不適合。


醫師說

換肝也要治療B肝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 主任 高嘉宏)
肝臟移植前,患者須治療B肝,換完後也要預防性給藥,可讓移植後得到肝炎的機會降到5%,但須終身服用抗排斥藥。

療程短選干擾素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肝膽胰內科主任 莊萬龍 )
干安能抗藥性高、需長期服用,而干擾素療效欠佳。若治療時間1年內,可選干擾素,療效會比口服來得好。接受長期治療者才使用口服藥物。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B肝患者 服藥後12周 應監測病毒量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治B肝口服藥 新增2種
蘋果日報
【甯瑋瑜╱台北報導】



亞太肝病研究學會昨在香港舉行的「港滬國際肝病會議」中,發布最新慢性B型肝炎治療指引,在現有三種藥物外,新增兩款口服藥「喜必福」(Sebivo)與「貝樂克」(Baraclude),為慢性B肝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為免胎兒畸形,醫界原不建議患者服藥期間懷孕,新指引首度建議B肝患者懷孕後,可使用喜必福。

孕婦適用「喜必福」
舊指引的B肝藥物有三種,分別是針劑干擾素與口服藥干安能、干適能。新指引納入新藥喜必福與貝樂克。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益程說,慢性B肝無法根治,治療目標是抑制病毒繁殖,使病毒維持在低水平,降低肝臟纖維化與未來肝硬化、肝癌風險;兩款新藥抑制病毒複製效果更好,但目前健保不給付,每日服一顆,喜必福一顆一百七十元,貝樂克依劑量不同,一顆約兩、三百元。
新指引並指出,喜必福對胎兒安全,懷孕期間可服用。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許朝偉說,其他三種口服藥不宜孕婦使用,育齡婦女使用這三種藥物期間若不小心懷孕,不宜停藥以免B肝復發,此時可改服喜必福。

慢性B肝治療指引比較
資料來源:亞太肝病研究學會、陳益程醫師、許朝偉醫師
d.JPG
d.JPG (22.68 KiB) 已瀏覽 49 次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