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台灣約有一百五十萬偏頭痛患者,光是因為嚴重偏頭痛無法上班,一年便損失逾三百萬個工作日。最新國外研究發現,除了吃藥、打針,在偏頭痛即將發作時,給予適當的磁脈衝,讓大腦「來電」一下,可能讓疼痛提早解除。
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頭痛醫學會發表該項研究成果。
共兩百零一名偏頭痛患者分為兩組,分別將大約三磅重、兩端有把手的手持式「穿顱磁振刺激器(TMS)」,以及外表看起來一樣但事實上沒有功能的假儀器拿回家。
四成受試者 感覺疼痛提前消失
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在偏頭痛預兆出現時,將機器緊貼腦後,按鈕兩次,並在自我治療後的三十分鐘、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以及二十四小時、四十八小時,分別記錄疼痛的情況與嚴重度。
結果發現,使用真正的「穿顱磁振刺激器」的患者,有三十九%在兩個小時後疼痛消失,相較使用假機器的對照組,只有二十二%能在兩個小時內就不痛。顯示「穿顱磁振刺激器」確實能讓疼痛提早消失。此外,「穿顱磁振刺激器」對於偏頭痛發作時的光敏感現象以及噁心嘔吐等症狀也有減輕。
這項儀器的原理是透過患者按下按鈕時,讓電流通過機器中的金屬線圈,使其發出短暫的磁性脈衝,透過顱骨,促使相對位置下的腦皮層產生微量電流,進一步調節疑似因為腦神經過度活化所造成疼痛。
研究成員之一Mohammad認為,偏頭痛起始於位於後腦的神經細胞過度反應。這些不正常反應,導致了偏頭痛預兆,而該儀器則可阻斷其傳導。
北榮:只適用預兆性偏頭痛患者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翁文章指出,要利用穿顱磁脈衝進行治療,最重要的是要確認病灶的部位以及使用的劑量等,弄錯了位置會適得其反。而這項研究成果看來,似乎目前仍侷限於「預兆性偏頭痛」的患者,或許是因為這類偏頭痛的成因相對明確,至於其他偏頭痛是否有效,需要觀察。
一般來說,預兆性偏頭痛患者在偏頭痛出現前會有眼冒金星、閃光等現象。不過,有預兆的偏頭痛患者相對少,約莫只占兩到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