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介紹

有關西醫方面,歡迎於此貼!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控制「三低」及備妥藥物 糖尿病患樂自在
軍聞社
記者孔繁嘉台北十三日電



對糖尿病的患者而言,要如何吃才是健康?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黃維人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血糖,平時應以低油、低鹽、低糖來料理食物,白開水或茶代替飲料,切記絕不吃零食,如此才可有效控制血糖正常含量,保有健康的身體。

黃維人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除了飲食要控制以外,也要注意慢性藥物是否足夠,特別是在特定日子,例如:連續假期醫院休診或要出國旅遊,以及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的病人,更不可中斷藥物治療。

黃醫師也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正常作息,每日保持廿至卅分鐘的步行運動,千萬不可熬夜,因為熬夜對血壓或血糖等慢性病的控制都不好;也要固定做血壓和血糖的監測,以及測量體重,以確保自己的身體狀況。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避免第二型糖尿病 多吃葉菜及整顆水果
(路透紐約11日電)



新研究顯示,希望避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婦女應該多吃綠色葉菜類蔬菜及整顆水果,但是也許要避免飲用果汁。

「護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在18年間,研究7萬1346為婦女,發現每天額外食用3份完整水果,或多1份菠菜、甘藍或類似的葉菜類綠色蔬菜,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低有關。

紐奧良(New Orleans)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 )公共衛生及熱帶醫療學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Tropical Medicine)的巴薩諾(Lydia A. Bazzano )醫師說:「如果你有許多、許多風險因子而且過重,這無法讓你免於糖尿病,這是預防策略中的一項工具」。

巴薩諾及同僚分析「護理健康研究」參與者的飲食,其中4529人在追蹤期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他們根據蔬果攝取量,將婦女分成5群,並根據果汁攝取量來將他們分群。

他們發現,一天額外食用3份完整的水果,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減少18%,每天多吃1份葉菜類綠色蔬菜,可以將罹病機率減少9%。然而,每天多喝1份果汁,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18%。

雖然這項發現還需要重複驗證,巴薩諾表示,果汁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這項機制,似乎是可信的。她特別指出:「果汁糖分高,因為是液體,人體吸收快」。中央社(翻譯)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避免潰瘍截肢 糖尿病患要選雙適合的鞋子
中央社
記者張榮祥台南市十五日電



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瘍截肢時有聽聞,奇美醫學中心建議患者要妥善照顧自己的腳,每天用37度C溫水洗腳,還要用乳液擦拭,最重要是選一雙合適的鞋子,莫讓足部產生水泡感染。

奇美醫學中心傷口護理師黃文珮、莊玟玲指出,台灣四十五歲以上人口罹患糖尿病盛行率約百分之十二,其中八成六足部潰瘍,這些潰瘍病患中,二成七組織壞死或截肢。

糖尿病患的足部照護非常重要,每天應以37度C溫水洗腳,再用乾毛巾拭乾及檢查足部有無傷口或硬皮,假如發現硬皮,就得用溫水軟化硬皮,及用浮石輕磨硬皮。

趾角過長,也得修剪,不可剪得太短或過尖,以免受傷,足部每天得擦拭乳液保護。

臨床顯示,大多數患者常穿不合適的鞋子走路,使足部產生水泡,嚴重時還會感染,所以患者最好選雙合適的鞋子,鞋頭要夠寬,容納整個腳掌,鞋底要夠硬有彈性,綁鞋帶的鞋子比較不會滑脫,足底才不會和鞋底磨擦。

若是病患發現足部皮膚紅腫、有傷口、傷口久未癒合、組織變黑、傷口流膿、分泌物增加、異味增加、長雞眼等時,得儘速就醫,避免面臨潰瘍或截肢的威脅。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疼惜您的腳 糖尿病患者小心足部保護
NOWnews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覺遲鈍,皮膚上的觸覺較不敏銳,奇美醫學中心傷口護理師黃文佩與莊玟玲指出,當皮膚破損或紅腫時,患者往往不自覺而導致傷口惡化或截肢,尤其當足部不乾淨時,更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與不易癒合。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45歲以上人口罹患糖尿病的盛行率為12%,其中有足部潰瘍的患者有86.7%,有潰瘍病患中26.9%產生組織壞死或截肢,因此;正確的「足部照護」對於預防糖尿病患者產生足部傷口,是相當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平時該如何作足部自我照護呢?奇美醫學中心傷口護理師黃文佩與莊玟玲表示,包括每天以37℃的溫水洗腳,洗完腳後以乾毛巾拭乾;接著以可調整角度的鏡子置於足底,檢視足部有無傷口或硬皮;若發現足底有硬皮,可以先以37℃的溫水泡腳軟化硬皮,再以浮石輕磨硬皮;為了預防趾甲嵌入趾縫,需修剪過長的趾甲,修剪時要注意沿著指尖的邊緣採平行修剪,不可修剪過短或過尖,以免受傷,最後以乳液擦拭。

鞋子的選擇,以鞋頭寬度夠,可容納整個腳掌,鞋子的深度可以讓腳趾頭自由的伸展,鞋底要夠硬有彈性,綁鞋帶的鞋子較不易滑脫,走路時足底與鞋底才不會產生摩擦;襪子以白色、棉質吸汗、透氣為佳。

患者每天穿鞋子前,需先檢查鞋子內是否有異物,以免因神經遲鈍,異物壓迫導致傷口產生,糖尿病造成的神經病變會影響到走路時需要用到的肌肉,造成受力處的皮膚硬度增加形成硬皮,俗稱繭。足底的繭若未作適當的處理,硬繭下的組織容易形成壞死,皮膚抵抗力下降,因而產生神經病變性的潰瘍。

傷口產生時該如何處理?奇美醫學中心傷口護理師黃文佩與莊玟玲表示,患者不知道足部有傷口也可以洗腳,往往傷口上是一層又一層的舊藥膏覆蓋在傷口上,導致新藥膏無法接觸到受傷的組織,或者紗布沾黏在傷口床上,導致患者每次換藥時,新長出的組織又被破壞且疼痛與流血。

多數的民眾不知道傷口的敷料,除了紗布以外,還有多種現代性敷料可供選擇,以減少傷口換藥過程產生的不舒適以及加速傷口的癒合,比如人工皮、泡棉、玻尿酸、含銀制菌性敷料。

黃文佩與莊玟玲強調,在臨床經驗中,大多數患者因為穿不合適的鞋子走路,導致足部產生水泡,患者常常經一年半載的照顧,仍未見癒合,嚴重時還會感染,到醫院經由傷口護理師的處置,應用適合患者傷口的敷料,傷口才日漸好轉。

黃文佩與莊玟玲提醒民眾,當足部皮膚出現紅、腫、傷口產生、傷口久未癒合、組織變黑、傷口流膿、分泌物增加、異味增加、足部長出雞眼、硬繭,以及指甲向內長時,患者均需提高警覺及早就醫,以預防糖尿病足潰瘍與截肢。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糖尿病患罹肺結核 風險增3倍
蘋果日報
【劉怡女、邱俊吉╱綜合報導】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肺結核的風險是非糖尿病患的三倍;國內專家針對此呼籲,糖尿病患應每半年就接受一次胸部X光檢查。
路透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綜合台灣、南韓、美國、英國等國共十三份研究,與超過一百七十萬個人資料做分析,結果顯示,糖尿病患感染開放性肺結核的風險,約是沒有糖尿病者的三倍。研究人員還發現,中國、印度的結核病例,有一成可能與糖尿病有關。結核桿菌通常為空氣傳染,例如咳嗽或打噴嚏。全球約三分之一人口體內有結核桿菌,但多數在免疫力下降、或健康惡化時才會發病。

每半年應照X光
國泰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劉文正說,糖尿病會使免疫力下降,當血糖值達到一百八十至兩百以上,人體白血球的吞噬力及活動力都將大幅減弱,因此糖尿病患積極控制血糖,還可增強預防疾病的能力。
防癆協會第一胸腔病防治所醫師索任則說,國內以往有類似研究,發現糖尿病患染肺結核風險是非糖尿病患的七倍,還高於國外研究;由於糖尿病可能影響免疫力,建議患者每半年就照一次胸腔X光。

預防肺結核注意事項
.主要病因是受到肺結核患者傳染、吸入結核桿菌所致,因此每當有咳嗽症狀時,即應主動戴上口罩
.病人居住處應保持空氣流通、陽光充足,以降低空室內的結核菌濃度、減少傳染機會
.常有咳嗽、吐痰等呼吸道症狀者,應盡快送痰至當地衛生所或慢性病防治所檢查,不收費用
.糖尿病會使免疫力減弱,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最好每半年接受1次胸腔X光檢查
資料來源:索任醫師、劉文正醫師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糖尿病人健康吃
轉載自《健康快遞e電子報》
作者﹕莊世玟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吃太多與身體消耗太少,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剩餘的熱量在體內化成體脂肪囤積於身體。研究顯示,當身量指數(BMI=體重/身高公尺2)大於24時,糖尿病的相關危險性可高達4倍以上。緩慢的減輕體重比較不會有復胖的情形發生,在減重的過程中會有較充裕的時間,來發展出良好的自我控制技巧。合理的減重目標是6個月期間減輕原來體重的10%,研究顯示中度的減重(5-15%)可改善葡萄糖的耐量、降低空腹血糖、減輕高胰島素血症、改善血脂肪與降低血壓。因此,適度的減輕體重就會有很好的效益。

  實際上糖尿病人的飲食與一般人的飲食相同,藉由均衡飲食(六大類食物)配合三少一多(少油、少糖、少鹽、高纖維),並將熱量平均的分配於三餐之中,盡量不再額外攝取零食與點心,定時定量,每餐維持八分飽的程度即可。

用餐小口訣:專心用餐、小口進食、細咬慢嚥,如此才能充分體會食物的美味。

  若在非正餐時間感到飢餓時,應選擇體積大、熱量密度低的食物。為增加飽足感,高纖、低熱量食物就成為最佳的食物選擇。此外,也要避免攝取過於精緻的食物,例如:主食應多選擇五穀雜糧、吃新鮮水果不要喝果汁,亦是增加纖維質攝取量的小撇步喔!

  不可不知的低熱量食物:蔬菜、蒟蒻、洋菜、仙草、愛玉、白木耳、代糖。

  一般人在進食時,對於食物「量」的感受較為直接,較少考慮熱量密度。因為每公克脂肪在體內代謝後可產生9大卡的熱量,而每公克的醣類或蛋白質只產生4大卡。除避免高脂肪食物(如下),建議採用蒸、煮、烤、滷、燉的烹調方式來保持食物的美味,並減少油脂的攝取量。

  五個少油的妙招:少吃皮與肥肉(五花肉、三層肉、豬腳)少油炒(炒飯、炒麵、炒米粉)少油煎(鍋貼、蛋餅、蔥油餅)少油炸(炸雞、薯條、油條)少油酥(燒餅、蛋塔、蛋黃酥)糖尿病人可酌量的攝取含糖食物,但是對大多數病友人而言,醣類的代換是比較複雜的課題,因此建議病友在尚未建立好正確的飲食概念時,還是盡量避免含糖食物,改以代糖來取代甜味。因為含糖食物容易過量攝取且不利於血糖的控制,也容易導致體重的增加。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猛喝胡蘿蔔汁 膚黃血糖飆
一根胡蘿蔔 糖分相當於1/4碗飯

蘋果日報
【甯瑋瑜╱台北報導】



一名罹患糖尿病的男子誤信喝了胡蘿蔔汁,可以有助降血糖,連續喝兩個月後,不僅膚色泛黃,血糖也未因此降更低。
營養師表示,胡蘿蔔中含有黃色天然植物色素,喝多易造成膚色泛黃,且胡蘿蔔含有糖分,糖尿病患吃多了易造成血糖上升,反而不利控制病情。


天然食物無損健康
收治病例的新店耕莘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醫師連德宜日前在家庭醫學會醫學年會發表此案例說,這名四十多歲的男子,就醫時抱怨氣色差,手、腳掌皮膚泛黃,他原本懷疑是肝臟疾病引發的黃疸。但檢查之後,發現患者沒有肝脾腫大,眼白與舌下黏膜也沒有黃疸症狀,但問及服藥與生活史時,男子才說出為求降血糖,已連喝兩個月的胡蘿蔔汁。
新店耕莘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廖俊凱表示,該名男子自述每天都喝由三根胡蘿蔔打成的飲品,經告知男子停喝胡蘿蔔汁,果然膚色就不再發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陳巧明表示,攝取大量芒果、木瓜、胡蘿蔔等黃色蔬果,可能會引起胡蘿蔔素血症,不過因為來源是天然食物,不用擔心會傷害健康,但胡蘿蔔素會沈積皮膚角質層較厚處,如手掌、腳掌,但只要停用,就會恢復。


糖尿病患勿過量
陳巧明提醒,胡蘿蔔富含糖分,一根胡蘿蔔相當於四分之一碗飯的糖分,若喝三根胡蘿蔔打成的汁,等同於八分滿碗的飯量糖份,糖尿病患切勿過量飲用,以免影響血糖控制。


慢性病患喝飲品表

.糖尿病患避免過量飲用胡蘿蔔汁,以免攝取過多糖份,造成血糖上升
.高尿酸患者應避免飲用含苜蓿芽等蔬菜製成的精力湯,以免攝取過多普林
.三酸甘油酯高患者,應少喝果汁,以免攝取過多糖份
.腎臟疾病患者,少喝茶、咖啡、奶茶等含磷量高飲料,也不宜飲用含高鉀的楊桃汁
.慢性病患應事先諮詢醫師、營養師飲品宜忌的意見
資料來源:連德宜醫師、陳巧明營養師、《蘋果》資料室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7.24  中國時報
糖尿病患7指標 打造健康生活
張甄芳



 糖尿病正於全球快速增加,如何控制血糖降低其併發症和死亡率成為醫界關注的話題。美國糖尿病醫學會近年來積極倡導AADE 7概念,以改變糖尿病患的健康行為,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血糖自我監測,規則服藥,自我解決問題,健康問題處理及降低危險因子等。藉由推行此7項認知,將糖尿病與照護管理由傳統的專業人員衛教導向轉換成量身訂做的效果導向,讓病患自己參與疾病管理過程,進而改變其行為,多年來參與實行患者的血糖、體重控制都因此而得到良好控制。

 2008年糖尿病衛教學會年會日前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現任美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主席Ms.Amparo Gonzalez與該學會執行長Ms.Lana Vukovljak兩位受邀來台發表AADE 7糖尿病自我照護行為衛教經驗。

 Ms.Amparo Gonzalez指出,影響糖尿病的相關因子很多,而對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經行為改變達到減少併發症,進而能降低死亡率。在糖尿病患的追蹤過程中需要有明確的指標,確認患者是否朝良好的健康方向發展,而AADE 7正是最好的評估指標。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恆也說,這7項改變糖尿病患的健康行為,包括指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血糖自我監測、規則服藥、自我解決問題、健康問題處理及降低危險因子等,就如同是糖尿病患每天開門必備的柴、米、油、盬、醬、醋、茶,每天確實做好每一項,就能達到理想之糖尿病控制。

 Ms.Lana Vukovljak指出,美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動這項工作約10年,而經由過去教條式的宣導,改以個人化量身訂制的衛教方式之後,臨床上已看到不少的患者期待健康的生活而積極落實飲食、運動等生活改變,達到良好的血糖的控制,證實這是有效的指標。

 Ms.Amparo Gonzalez舉一年輕病患為例,患者在飲食、運動等各方面都做的不錯,但血糖始終控制不佳,仔細詳談才發現是因為患者晚上經常忘記服藥。次是為他更改為早上服藥,並且將藥品放在漱口杯旁,確保能規則服藥,經過行為調整後,血糖就控制在標準值以內。

 Ms.Amparo Gonzalez也說,這7項健康指標也適用於其他慢性病患,鼓勵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之患者其實都可以透過這項指標改變生活行為,得到良好的健康生活。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血糖不控制 引腹腔膿瘍
聯合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濃瘍超大 如芝麻糊

血糖控制不好導致的併發症相當多,但會搞到後腹腔長出三、四百毫升膿瘍的地步,在臨床上卻極為罕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最近就接一例個案,所幸醫護人員積極將如芝麻糊般的膿瘍引流出來,同時施以抗生素治療,才僥倖撿回一命。

中興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黃麗珊表示,台灣地區目前約有上百萬名糖尿病患,其中有不少患者並未好好將血糖控制下來。這名不久前被送到該院的吳姓病患就醫時,他的血糖已飆到近500mg/dl,且無法有效控制,因而在醫師建議下住院。住院隔天,他就開始出現劇烈背痛,即使躺在床上,也痛得像隻煮熟的蝦子,蜷縮成一團。

罹糖尿病 不控制血糖

經詳細詢問過去病史發現,吳姓病患罹患糖尿病多年,但血糖長期控制不良,相當瘦弱,且合併有青光眼,加上先前骨盆腔曾嚴重創傷,身體狀況很差,幾無免疫力可言,殘留在骨盆腔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於是趁機作亂,一發不可收拾,長成好幾個膿瘍。

再拖 恐敗血症

負責為他做腹部超音波檢查的該院腸胃科主治醫師高銘海,看到後腹腔這些超大超多的膿瘍,直說這是他行醫近20年來少見的嚴重個案,若再拖下去,可能併發敗血症等急重症而死亡。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糖尿病患者失控 引發後腹膜腔膿瘍
中時



44歲的吳先生,本身患有糖尿病,因血糖飆到近500mg/dl,前來門診求治,但在一週後回診,血糖仍無法控制於標準值內。醫師建議辦理入院手續,患者在住院一天後,開始有劇烈背痛,患者即使是躺在床上卻猶如蝦米般卷曲。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黃麗珊表示,三、四個月前曾因嚴重創傷而在他院就醫。在來院門診後,經其協請該院骨科會診,確認沒有骨科新問題,因而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右側後腹腔有膿瘍,之後在電腦斷層檢查之下並給予引流,細菌培養結果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經詳細詢問患者過去病史發現已罹患糖尿病數年,由於血糖控制不良,導致患者身形極為瘦弱,且合併青光眼,但透過引流治療後,疼痛漸漸改善,甚至可自由行動,目前患者一天接受四次胰島素注射及抗生素治療,並使用引流做局部治療。

在臨床上,後腹腔膿瘍是極為罕見,但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如血糖控制不良往往會發生一些令人相當意外的事情。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時應注意血糖、血脂肪和血壓,需控制於標準值中,以避免引發其他併發症。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美哈佛研究:日飲一杯柳橙汁 易罹糖尿病
自由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最新研究顯示,柳橙汁缺乏纖維質糖分又高,每天只要喝上一杯,就可能大幅增加一些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吃水果可降罹病機率

英國每日郵報二十三日報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所作的這項研究顯示,被許多人視為能讓人展開健康一天的果汁,會提高第二型糖尿病的罹患機率最多達二十五%;然而,食用整顆水果,卻能降低罹患這種糖尿病的機率性。

第二型糖尿病又稱成年型糖尿病,多與飲食習慣不良及肥胖有關。約佔整體糖尿病患的九成,英國就有兩百五十萬名患者。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追蹤七萬名女護士在十八年間的健康與飲食習慣,藉以建立第二型糖尿病與果汁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每天食用三份水果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罹患機率達十八%,但只要喝一杯果汁,就會提高得糖尿病的風險。

這項發表於「糖尿病照護」期刊的研究指出,相較於一個月喝不到一杯蘋果汁的人,那些每月喝三杯蘋果汁的人,罹患糖尿病機率高出十八%;每天喝一杯柳橙汁,罹患糖尿病風險更會增加二十四%。

專家認應非單一因素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糖尿病的罹病風險增加,不太可能單單是喝果汁造成,諸如身體過胖,尤其是腰圍過粗等因素,都可能增加罹病風險。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洗腎病患的運動
文/郭美嫻(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




在現今社會中,糖尿病患及洗腎患友的增加已是一個國人不可不重視的問題。本文就運動對糖尿病患及洗腎患友的幫助以及併發症的預防做一個介紹,並且示範一些基本的運動。

一.糖尿病患的併發症有:

(一)慢性併發症

眼部病變;如視網膜病變。

末梢神經病變:手腳麻木疼痛及感覺遲鈍。

自律神經失調:易昏倒、便祕、姿勢性低血壓、下痢。

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和腦中風的罹病率,且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會比一般健康人高十倍,有五到八成糖尿病患死亡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足部循環不良:皮膚易感染壞死而截肢。

(二)急性併發症

血糖過高:易造成酮酸中毒。

血糖過低:即低血糖症,也會使人陷入昏迷狀態。

易受細菌感染:產生肺炎、尿道炎、結核病、菌血症和皮膚經常化膿等。

二.運動對糖尿病的好處

(一)加強胰島素的利用: 運動可增加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加強身體對胰島素的利用。

(二)促進葡萄糖的利用: 長期運動可使體內肝醣含量較多,不易發生低血糖,也可改變血中葡萄糖濃度,使血糖降低。

(三)預防併發症: 糖尿病的併發症中,心血管疾病是很嚴重的致死原因。因此預防肥胖是很重要的事情。東方黃種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最好維持在21。

運動可以預防肥胖、增強心臟、血管及呼吸功能,也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肺、腎病變等併發症提早產生。

(四)維持健康的體能: 運動可增強肌力、肌肉柔軟度,加強骨骼硬度,維持理想體重,有助減緩併發症的產生。

(五)減輕焦慮心情: 一般洗腎病患常會伴隨焦慮問題,建議進行運動以有助穩定情緒、減少憂慮;一方面也可藉由運動擴展人際關係。

三.運動應注意的事項

在運動前、中、後應量測血糖。運動前一般血糖值高至300 mg/dl以上則不適合做運動。血糖小於100 mg/dl以下須先進食點心再運動。每次運動的時間應固定。且在運動前應考慮適量補充醣類,運動後則酌量調整胰島素劑量。

運動中與運動後,如發生低血糖症狀需要補充容易吸收的糖類點心, 一般來說,飯後1至2小時最適合從事運動,千萬不要在飯前或飯後1小時內。運動前後一定要做暖身運動。 應避免黃昏與睡前運動且不在運動的主要肌群部位注射胰島素。

四.如何選擇運動及運動應達到何種程度

為了達到運動效果,一般來說建議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腳踏車。遵循333原則;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達到心跳率約130下/每分鐘。但是對於有後期洗腎病患,因為有嚴重的神經方面的併發症,不建議進行如此激烈的運動,只需要從事較緩和的運動,如:散步、甩手功、太極拳等等。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糖尿病福音 台獨創牙微創植牙 無齒變有牙
台視新聞報導



台灣的微創植牙技術紅到美國,有人專程飛到台中來,就因為以前糖尿病患者,因為凝血功能差,容易流血不止,但現在加入高科技的微創手術,讓患者可以吃牛排,啃芭樂,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拿起芭樂,大口的咬下去,這在以前可是癡人夢話,但現在,六十八歲的朱澄立老先生,可是輕而一舉。以前是全口無牙,現在是明眸皓齒,糖尿病患的他,現在的生活品質改善很多,全因為有了好牙齒,可以品嚐人間美味,而這位徐老先生,也是糖尿病患者,更是拿著美國護照,遠從美國飛到台中市來找醫師植牙。

在以前,糖尿病患者因為凝血功能差,容易血流不止,幾乎所有醫師都不願意幫患者植牙,現在除了技術進步,再加上高科技輔助,像朱澄立老先生就一口氣植了八顆牙,不過,這項新技術,健保並不給付,植八顆牙的代價高達七十四萬元。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加研究:妊娠糖尿易導致第二型糖尿病
中央社
記者禾楓云溫哥華二十八日專電



加拿大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懷孕時若出現妊娠糖尿,日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也明顯較高。

一項刊登於加拿大醫學會期刊上的報告指出,懷孕時出現妊娠糖尿的婦女中,百分之十八點九的人在懷孕後的九年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相對於此,在未曾出現妊娠糖尿的婦女中,只有百分之二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這項研究是由多倫多大學、西奈山醫院及臨床及評估科學研究中心三個單位合作完成。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規模龐大,光是有妊娠糖尿的婦女即達二萬一千人,追蹤時間更長達九年。

他們也指出,這項研究與過去不同之處,主要也在於它清楚涵蓋一塊總人口一千三百萬的地理區域,讓研究得以對妊娠可能帶來的第二型糖尿風險,能做出比以往都更清楚的評估。

這項研究的對象都來自安大略省,研究人員也發現,當地懷孕婦女出現妊娠糖尿的機率正逐漸上升,原因可能是當地婦女懷孕年齡升高所致。

研究人員也承認,這項研究的缺陷之一,在於未能同時評估族裔背景及這些婦女懷孕時的體重和血糖程度,對於日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機率的影響。這些原本就都是引發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不過,研究人員也建議曾有妊娠糖尿的婦女,產後應繼續定期接受篩檢,確定未罹患第二型糖尿。他們也建議醫師,要向婦女加強宣導防範糖尿病的措施,包括改善飲食習慣,並多運動。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每天多走45分鐘 可控制糖尿病
自由
記者王萱儀



英國新堡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含量有個很簡單的方法:每天多走四十五分鐘。

研究團隊挑選二十位志願者,其中十位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在為期八週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給他們一個計步器,要求他們每天走超過一萬步(一般人每天的活動量約是六千步),之後研究人員測試後發現,志願者平均多燃燒了兩成的熱量,肌肉內也儲存了更多的糖分。肌肉是糖分主要的儲放倉庫,一旦它們無法好好吸收糖分,糖就會釋放到血液中。

研究人員表示,此法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相當有效,簡單、不用吃藥、也不需上健身房,只要幾週,症狀就能減輕。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西醫病理、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