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早期療育」
所謂的「早期療育」是指對具有特殊需求的嬰幼兒,提供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針對其需求予以專業性的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及福利等協助,以充分開拓孩子的發展能力。
完全解析4&6個月發展檢核表
陳玉蘭說明,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為95年12月由台北市衛生局委託台北榮總心理師及其他早療工作人員一同修編而成,為第二版。內容以基本嬰幼兒發展為藍本,包含兒童基本資料發展、發展遲緩高危險因子、發展里程檢核表等三個部分。設計重點包括:各個發展階段的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功能及語言的發展里程碑。適用年齡為4個月、6個月、1歲6個月、2歲、2歲6個月、3歲、3歲6個月、4歲及5歲。
洪千婷則表示,以0~6個月的寶寶來說,發展並不是那麼複雜,檢核表可合併一起看。此次便分別針對4個月及6個月的發展檢核表作討論。
Check~4個月(3個月16天~5個月15天)
兒童基本資料
此部分需填寫兒童姓名、身份證字號、性別、檢核日期、出生日期、(早產)預產日期、實足年齡等相關資料,特別提醒家長,若寶寶為未滿36週出生的早產兒,務必詳細註明。舉例來說,1歲的寶寶如果早產2個月,他的實足年齡應為10個月,在使用發展檢核表時,必須以10個月的發展狀況來看,不可以用1歲的發展標準去檢視孩子。
註:各階段發展檢核表之兒童基本資料皆相同。
發展遲緩高危險因子
1、早產(懷孕期未滿36週)、出生體重未滿2500公克
2、先天性異常: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特納氏症等)、頭顱顏面異常(如唇顎裂、外耳異常等)、先天性新陳謝異常(如苯酮尿症、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水腦脊柱裂、頭骨提早密合、先天性心臟病、手足缺損畸形等。
3、產前、產程或產後問題:孕期前3個月感染德國麻疹,母親妊娠期有不正常出血、安胎、糖尿病、妊娠毒血、梅毒、酗酒、抽煙,產程有胎心音下降、吸入胎便、呼吸窘迫、窒息缺氧須急救、住保溫箱(詳細天數),Apgar分數過低:5分鐘後<7(或小於等於6,請參考母子手冊的出生紀錄),出生後有痙攣、無呼吸、反覆嘔吐、低體溫或哺乳不良等,重度黃疸需換血者等。
4、腦部疾病或受傷:水腦、出血或缺氧、腦部感染、癲癇、腦瘤等。
5、家族史或環境因素:近親有視聽障礙、智能不足、精神疾病,社經不利狀況,孤兒或受虐兒等。
註:各階段發展檢核表之發展遲緩高危險因子皆相同。
發展里程檢核
兒童符合該項目描述的現象圈選「是」,若不符合或沒有該項目描述的現象圈選「否」。
1.(仰)仰躺時雙手手掌均能自然地張開,不再一直緊握(小叮嚀:2個月內的寶寶會有抓握反射,但若至4個月時仍未消失,則表示孩子可能有問題,必須進一步檢查) 是 否
2.(仰)仰躺時雙手會在胸前互相靠近,但不一定要碰到(小叮嚀:比較胖或是手比較短的寶寶,比較難做到此動作,只要寶寶雙手會在身體的中線處做出想靠近的動作即可) 是 否
★3.(仰)頭不尋常地一直歪一邊,無法回正或自由轉動 是 否
★4.(仰)仰躺靜止不動時,身體的姿勢經常歪向固定一側,無法維持在中線上 是 否
5.(仰)換尿布時感覺雙腿有明顯不尋常的阻力,不容易打開、彎曲 是 否
★6.(仰)使用左右手或左右腳的次數和力量明顯地不平均 是 否
7.(仰)仰臥拉起時頭無法跟著身體抬起來,一直向後仰(滿5個月90%通過) 是 否
8.(仰)即使跟他玩,也很少發出聲音 是 否
★9.(仰)眼睛可以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來回追視沒有聲音的移動物體(可使用玩具發出聲音或碰觸臉吸引兒童注視,再移到眼前20公分左右不出聲地移動,觀察兒童反應) 是 否
10.(趴)趴著時能以雙肘支撐,將頭抬起和地面垂直,且能維持數秒鐘後頭慢慢放下(如果頭掙扎抬起、重重掉下則不通過) 是 否
11.(直)抱在肩上直立時,頭部和上半身能撐直至少10秒鐘,不會搖來晃去 是 否
★12.面對面時能持續注視人臉,表現對人的興趣 是 否
註:1.滿5個月90%通過之題項,指的是若4個月測驗時未通過,可等滿5個月時再觀察。
2.若有任何2題答案是圈選在網底欄內,或有上列表內題號前有★之任何1
題答案是圈選在網底欄內,抑或填寫人認為兒童有其他不尋常的功能或行為表現,請至各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