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a look!睡前活動參考方式
陳依瑜以晚上9點入寢的孩子為例,大概在8點時就可以開始給予一個15至20分鐘的遊戲,玩完之後帶他去洗臉刷牙,接著躺在床上將燈熄掉準備睡覺時,再和他玩點靜態的活動(如:唱兒歌、講故事等)。在洗臉刷牙前所給予孩子的活動,不一定要在床上進行,但仍必須是緩和的遊戲(如:乳液按摩遊戲、緩和的前庭覺刺激);而若您家的寶貝是比較精力旺盛,則可再加上一些本體感覺的遊戲。
1歲多的小朋友就懂得看大人臉色,家長不能把孩子睡覺當成是工作,抱持著「孩子睡了我就比較輕鬆、可做自己的事」的想法。2到4歲的孩子正在發展探索環境的階段,他會覺得爸比媽咪要我趕快去睡,一定是有什麼好玩的,孩子會因為好奇而捨不得就寢。陳依瑜進一步說明,家長在陪伴孩子時,動作、語調都應放慢,藉由第一個活動到刷牙洗臉,而後上床玩靜態的小遊戲,每天皆要規律地進行。提醒爸比媽咪,晚上7點到9點這段時間,孩子的警覺度與活動力都要漸漸地緩和下來,因此不建議玩太激烈的遊戲,如果一定要做動態的活動,可在下課回家後、晚餐之前進行,此段時間可做些丟接球、跑步等消耗體力的遊戲。
刷牙洗臉前~跟著這樣玩!
★乳液按摩
適合年齡:0歲以上
玩法:洗完澡後即可進行,媽咪先倒些乳液在寶寶手上,讓他感受不同的觸覺材質,接著幫寶寶按摩身體,完成後請寶寶幫你按摩。2到4歲的幼兒,媽咪可和他玩認識身體的遊戲,邊按摩邊和他說:「頭在上面、腳在下面,這是左手、這是右手」,按到哪裡就說出該部位的名稱,接著告訴他:「這是肚子、這是小屁屁,哇~媽咪摸到你的肩膀囉!」
優點:塗抹的過程可讓寶寶練習運動自己的肢體、促進手部動作。1歲前的嬰幼兒開始有些感覺動作的發展,藉由乳液按摩能促進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感覺;而透過按摩的過程,可使親子關係更為緊密。2到4歲的幼兒則可藉著遊戲認識自己的身體。
★趴大球
適合年齡:1歲半~4歲
玩法:準備一顆大的海灘球或治療球(球的直徑約為孩子的手臂長度,不要太硬的即可),讓孩子趴在球上,在前方放置小凳子或小椅子,上面擺些有趣的玩具或積木(放置的玩具最好是不太需要思考的,否則孩子會很興奮),然後再準備一個盒子,請孩子向前拿起玩具並放回此盒子中。要注意的是,在這個姿勢下不建議讓孩子畫畫,應讓他單純地進行收放遊戲,或以雙手撐住、肚子在球面上,讓他趴在球上翻些顏色簡單的故事書。
優點:孩子趴在球上會有前庭感覺刺激,而在他前後拿取玩具的過程,可給予緩和的前庭感覺刺激。
★捲春捲
適合年齡:2~4歲
玩法:天氣熱時,幫孩子洗完澡後讓他穿上小內衣與小內褲,用條毛毯把孩子包起來,和他玩捲春捲、捲壽司的遊戲。家長可試著告訴孩子:「現在我要把你吃掉!」然後從孩子的腳腳開始往上抓,讓他往前鑽出,待孩子跑出來後,可問問他還要不要玩,如果他想再玩,下一次就從頭的地方往下抓,讓孩子從腳腳鑽出來。此活動要控制在15分鐘內,畢竟遊戲過程中整個身體都要出力,來回玩個兩、三次就夠了,避免讓孩子過於興奮。
優點:給予活動量大的孩子較多的本體感覺刺激。1歲多的幼兒對自己身體的擺動運用、動作計劃能力都還沒有發展出來,這可能和認知構成有關。此時的孩子很難照家長要求的指示捲起來,家長可以抱抱他,擁抱就是本體覺刺激,而拍背的動作亦能緩和孩子的情緒。
★夾夾樂
適合年齡:1~3歲
玩法:把孩子夾在父母的中間,對著寶寶說:「爸比媽咪現在是廚師,那你是什麼呢?你當熱狗好不好?」當寶寶同意後,家長可搖搖在中間的孩子,然後和孩子說:「我們現在要吃熱狗!」接著親親孩子的臉頰。注意:進行時不要讓孩子玩過頭,當他太興奮時就要停止,以安定他的情緒。
優點:藉由肢體的接觸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