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 身體平衡出現警訊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老人跌倒 身體平衡出現警訊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7.25  中國時報
老人跌倒 身體平衡出現警訊
張翠芬/台北報導



 老人家最怕跌倒,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調查發現,1/4的65歲以上老人,過去1年內都曾經發生跌倒,而且不止跌1次,6成以上發生在戶外,而且是在平坦地面,醫師強調,老人跌倒是健康警訊,顯示下肢無力、平衡感變差,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台大北護分院24日舉行成立4周年成果發表,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黎家銘公布台大與北護分院共同進行的老人跌倒調查,在去年10月至今年5月間,以676位老人進行健康篩檢,發現23.5%過去1年中,共發生197次跌倒,平均每個人都跌倒1次以上,最常發生的地點以戶外最多,室內的客廳、浴室、臥室、樓梯間也常發生。

 黎家銘表示,國內跌倒的老人8.9%須住院治療,平均每位住院時花9-13萬元,有一半以上的人從此無法獨立生活,1年內20-30%步上死亡;容易跌倒的老人有一些危險因子,除了高齡,憂鬱、失智傾向,自覺不健康,營養不良,下肢無力的人,或視力不良的老人都要特別注意。

 老年醫學內科部主治醫師呂奕樞提及,醫院異常事故有6成都是跌倒事件,過度約束病患行動,反而讓病患為了掙脫而受傷,他提出「請不要綁住我」的觀念,針對高危險群住院病患,建議家屬全天陪同,勿讓病患單獨進入浴廁並運用離床警示器防範。

 復健部韓德生醫師說,跌倒並不是正常老化現象,需就醫,除了持續運動、改善居家環境,老人走路不穩時,外出最好拿柺杖輔助,且柺杖高度須與臀部髖關節同高,才方便使力。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老人跌倒 身體平衡出現警訊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7.25  中國時報
平衡儀 對症訓練
張翠芬



 如何預防老人跌倒?台大醫院北護分院最新引進平衡儀,是一種重心轉移訓練器,可測出病患跌倒的原因是身體那個部位太弱,再對症加強訓練。

 復健部醫師韓德生建議老人家可單腳站,站起行走、走直線等方式自我測試,是否有重心不穩的情形,這是對沒有跌倒紀錄的老人最佳的篩檢方法;若要鍛鍊平衡感,可先從靜態姿勢再的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腳併攏,雙腳一前一後直線站立到單腳站逐步練習,行走是先以一般姿勢行走,再練習走一直線,若很熟練,再閉眼再練習。

 韓德生建議老人慎選鞋具,避免穿高跟鞋、拖鞋,不要只穿襪子不穿鞋,選擇有防滑鞋底、可調鬆緊有鞋帶或魔鬼粘的鞋。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老人跌倒 身體平衡出現警訊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每四個老年人 就有一人跌倒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醫師建議 多運動 可訓練肌力

老年人最怕跌倒,據統計國內平均約每四名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就有一人曾經在過去一年當中,至少會跌倒一次以上,跌倒的地方竟然以平坦路面次數最多,而不是山區,醫師建議走路不穩的老人家外出時一定要使用柺杖。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昨天舉行四周年成果暨老人跌倒的預防醫學新知記者會,復健部主治醫師韓德生強調,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保命防跌」,透過「平衡儀」,找出跌倒的原因,配合肌力和平衡訓練,降低跌倒風險。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最近引進「平衡儀」,可以準確評估病患跌倒的風險,只需10分鐘,即可辨識可能會跌倒的病友,加強肌力訓練,並找出容易摔倒的原因,有效預防跌倒意外。

北護分院從96年10月至97年5月,篩檢了676名65歲以上老年人,結果顯示,約有兩成四的老年人在過去一年中曾經跌倒過,其中大部分發生在戶外,又以走在平坦路面上跌倒的機率最高。

為何老人容易跌倒?韓德生指出,老人跌倒有許多危險因子,貧血、服用某些藥物、視力聽力不好、腳部肌力不夠、大腦小腦功能退化、以及糖尿病等原因。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在半年前添購了「平衡儀」評估訓練機器,受試者腳踩在一個活動式的立板上,透過雙腳的力量來控制螢幕上的黑點,只要10分鐘,就能測試平衡感的優劣。

如果螢幕上黑點的偏移量越小,就代表平衡感越好,要是黑點呈現不穩症狀,偏移量大,就顯示平衡感不好,就算走在平地,也容易跌倒摔跤。

韓德生表示,走路不穩,與人體的耳朵、眼睛和神經、肌肉等都有關聯,如果有跌倒病史,最好請醫師評估,給予適合的藥物,並持續運動、慎選鞋具以及保持居家無障礙環境,多方面來預防跌倒。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老人跌倒 身體平衡出現警訊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骨折微創手術 降低傷口癒合併發症
中時健康
湯惠玲台北報導



骨折一般常發生於運動、跌倒、交通意外或天然災害等,民眾在發生意外骨折時,受傷部位會非常疼痛,同時常會呈現不自然的彎曲及明顯腫脹,因而需要住院接受手術治療,是一件相當頭痛的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宜潔表示,傳統開刀骨折復位及骨內鋼板固定手術,除要擔心骨折處疼痛及癒合問題外,還會擔心傷口癒合、美觀問題,現今外科開刀趨勢都朝向微創手術發展,骨折開刀復位及骨內鋼板固定手術也以這個目標前進。

骨折微創手術治療骨折開刀復位及骨內鋼板固定手術的好處在於,可避免破壞骨折部位組織血液供應,增加骨折癒合機率,更可減少手術部位皮膚、肌肉、組織血液供應的傷害,以減少手術傷口癒合併發症,增加傷口美觀。

郭怡潔進一步指出,近年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部,積極朝著微創手術發展,目前對於骨折微創手術治療,已累積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也獲得相當成功治療成果。

郭宜潔提醒,骨折微創手術雖有提高骨折患者骨折癒合機率,減少手術傷口癒合併發症的好處,不過並非任何骨折都符合此種手術,患者需和手術醫師進行討論,並配合術後照護,才能達到增加骨折癒合、並減少手術傷口癒合併發症。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5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老人跌倒 身體平衡出現警訊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老人防跌復健 平衡儀和電玩遊戲共效力
中央社
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四日電



老人跌倒會要命,防跌輔具除了手杖、助行器,別忘了資訊科技,國內有醫師用任天堂wii遊戲輔助老人活動,也有廠商代理老人電玩,若經醫師的評估,慎選適合老人的電玩遊戲,老人復健防跌可以從醫院延伸到安養機構及住家。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指出,去年嚐試以wii輔助復健,發現老人家玩保齡球差強人意,跟不上網球的快步調,wii-fit遊戲由偏重下半身肌肉運動,如果沒有旁人在場,老人家不要嚐試瑜珈系列,以免失衡而跌倒。

為什麼這麼小心預防跌倒,這是有原因的,北護分院內科主治醫師黎家明指出,國內一年有七成二老人發生跌倒,其中百分之八點九需要住院,每次住院費用達九到十三萬元,且未來一年再度跌倒機率達到五成。

髖關節骨折又稱死亡骨折,萬一老人跌斷髖關節,黎家明說,一年內死亡率達二到三成,僥倖不死,也有一半以上摔成殘廢,從此無法獨立生活。

韓德生指出,老人跌倒原因可多達三百種,不外乎是疾病、退化等內在生理因素,以及藥物、環境的外在藥物環境因素,院方為上引進「平衡儀」協助病患進行平衡測試,也可訓練病患的穩定度,減少跌倒事件。

北護分院內部主治醫師呂奕樞說,醫院的異常事件,病人跌倒佔其中的三到六成,對於老人等跌倒高危險病患,醫院應該要提供繫於病人腳踝、床墊、床側應有下床警示器,浴廁要有地燈及扶手,以免老人單獨下床摸黑如廁時,不慎跌倒或滑倒。

呂奕樞說,有人認為把老人綁在床上約束手腳,就不會跌倒,事實並非如此,有位七十歲的陳阿嬤插了鼻胃管後,覺得不舒服,一掙脫四肢束縛,就跌下床去,這並非特案,值得家屬、看護和老人安養機構警惕,而且老人臥床愈久,肌肉愈無力,一起身更容易跌倒。

韓德生和呂奕樞都提到,不少老人安養機構因為照護人力有限,都面臨復健資源不足的挑戰。韓德生說,已有軟體代理商看到其中的商機,代理輔助性質的老人電玩,讓老人樂在復健,把復健電玩和打太極拳一樣,當成健身防跌的好運動,院方也計畫爭取經費採用。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