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定要注意/食品添加物 低鹽食物反而更多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醫定要注意/食品添加物 低鹽食物反而更多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醫定要注意/食品添加物 低鹽食物反而更多
NOWnews
記者徐玉英/桃園報導



很多人都會有錯誤的認知:「食品添加物,偶爾吃進一些應該沒什麼大不了吧!」其實只要是加入了食品添加物,或多或少都對人體有危害的。尤其是不合規定的食品添加物或過量的食品添加物,就算符合國家訂的標準,不知不覺的累積,相當驚人!

以火腿來說,100公斤的豬肉塊,做成120~130 公斤的火腿。那麼,增加出來的2、30公斤是什麼?為了增加火腿的份量,最便宜、最方便的法寶就是摻水。但如果把水直接加進去,肉就會變得稀稀爛爛的,賣相不佳。因此,就要使用加熱就會凝固的「結著劑」。方法是,用針筒把專門的「肉用結著劑」注射到豬肉裡。接下來,要仔細搓揉,讓注入的結著劑平均分佈在豬肉組織裡。依據豬肉的總量,要相對注人20%~30%的結著劑,肉就會變得非常柔軟,但將這柔軟的肉加熱,結著劑就會因熱而凝固,最後就出現火腿的形狀。

「肉用結著劑」的原料主要是大豆及蛋白,但也會使用乳蛋白及海藻抽取物等。總之,除了份量增加,還要加入其他添加物,使火腿的色澤漂亮,保持彈性。另外最近流行的「無添加物火腿」(宣傳標語是:不使用保色劑及化學調味劑),大多只是將「亞硝酸鈉」及「化學調味劑」拿掉而已,其他的添加物還是照常使用。

所以聰明的消費者應先看清商品「背面」的「原料標示」,在常識範圍內做判斷,這樣就足夠了。標籤上用細字寫著密密麻麻、莫名其妙的原料名稱。全都是你過去從末聽過、看過的東西。而明明是火腿,為什麼要使用「大豆蛋白」、「蛋白」、「乳蛋白」呢?

另外「低鹽」比「高鹽」的食品對身體更不好!過度攝取鹽分會導致高血壓的問題,十分受到重視。所以腦筋動得快的人便趁勢看能不能利用低鹽來大撈一筆。鹽不只是調味而已,還具有防腐、防褪色以及保有口感的功能,如果要低鹽,減少鹽量,就需要其他東西來補足這些功能。因此,就加入甘草、甜菊、糖精等甜味料來抑制鹹度,讓食用者的舌頭產生「鹽分減半」的錯覺。就這樣,「低鹽酸梅」完成了。 另外為了呈現出鮮豔的色澤「合成色素」也要用兩三種,至於酸度,則是靠「酸味劑」帶出。

至於要如何辨別?民眾可將超市販賣的「低鹽醃漬食品」翻過來,看看原料標示。酒精、調味劑(胺基酸等)、PH調整劑、甜菊、糖精、抗氧化劑、己二烯酸、著色劑、 酸味劑、磷酸鹽、黏稠劑、甘草等。你會發現,裡面使用的添加物,多得今人咋舌。「因為是低鹽,似乎對健康比較好。」本來是這麼想才買的,卻反而攝取了好幾種「有害」的添加物。「低鹽」的代價就是添加物的大量攝取,而承受這個代價的,仍是消費者的我們自己。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