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道過猛易瘀青發炎 最好由醫護操作
蘋果日報
【沈能元╱台北報導】
最近天氣炎熱,許多人都因中暑而頭昏腦脹、肩頸痠痛;一名女子最近即因中暑頭昏,自行使用坊間購買的DIY拔罐器在背部拔罐,竟造成背部紅腫、起水泡。中醫師表示,適度拔罐、刮痧有助於氣血循環,緩解中暑帶來的不適,但最好由醫護人員操作,以免力道過猛,造成皮膚傷害。
過猶不及
收治病例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這名年約40多歲女子,就醫時背部出現一塊圓形瘀青,且瘀青部位有許多水泡,她自述因中暑自行使用DIY拔罐器拔罐,之後背部就疼痛不已。
時間勿超過5分鐘
潘企岳檢查後認為,女子應是在拔罐過程,使用力道太大,以致皮膚表皮受傷,形成瘀血,又因發炎、組織液滲出,才形成水泡,經給予消炎藥物,連續治療約半個月後,女子才逐漸痊癒。
開業中醫師吳明珠指出,中暑易導致體內血氣循環變差而出現肩頸痠痛情事,而拔罐、刮痧均有助活絡氣血,但民眾自行操作時,常因力道過猛導致傷害。吳明珠指出,拔罐時約只讓皮膚隆起0.5至1公分即可,時間約為3至5分鐘,若是孩童、青少年或皮膚較薄族群,時間最好低於3分鐘。
補充水分避免中暑
吳明珠說,若有過敏體質或皮膚有傷口時,切忌採用刮痧、拔罐等方法舒緩不適,因皮膚易受到刺激,引起紅腫、搔癢等過敏反應;即使是健康皮膚,刮痧、拔罐時間也不可太長、力道不可過大,且應注意皮膚顏色變化,當皮膚顏色出現瘀青、泛紫時,即應立即停止。
吳明珠表示,民眾於夏季可多補充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或是汁多的瓜類,都可舒緩或避免中暑。童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盧立華則建議民眾,適時補充水分,可適時從事戶外休閒增加耐熱性。雙和醫院家醫科主任林英欽說,上午11時至下午2時太陽正烈不宜外出、外出時應做好防曬措施,平時盡量不要待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預防中暑注意事項
.上午11時至下午2時,因太陽正強烈不應外出,外出時也應做好防曬措施
.盡量勿待在空氣不流通的空間內
.外出前可先補充運動飲料,於太陽下也應適時補充水分
.多運動、從事戶外休閒增加耐熱性,不要一直待在屋內
.中暑可利用刮痧、拔罐舒緩不適,但須注意時間不可太長,力道也不應過大
資料來源:盧立華醫師、吳明珠中醫師
